高淳民谣
家乡的风俗南京高淳的作文
家乡的风俗南京高淳的作文说起我的家乡南京高淳,那可真是个充满独特魅力和浓浓风情的好地方。
高淳,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
在这里,各种传统风俗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年的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那一片片金黄的花海,仿佛是大地铺上的金色绸缎。
这时,我们高淳会举办金花节。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孩子们在花丛间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忙着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田间的小路上,还有各种特色小吃摊。
香喷喷的炸臭豆腐,那独特的味道总是能吸引众多游客。
摊主熟练地将豆腐放入锅中,随着“滋滋”的声响,豆腐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捞出来后,浇上特制的酱料,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满嘴留香。
还有那软糯的青团,碧绿的颜色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咬上一口,甜甜的豆沙馅和着清新的艾草香,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夏天,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固城湖水慢城的荷花节了。
那满池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粉的、白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人们划着小船穿梭在荷花丛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荷花的清香。
湖面上,波光粼粼,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水鸟在嬉戏。
岸边,有卖莲蓬的小贩,新鲜的莲蓬,颗粒饱满。
买上几个,剥开嫩绿的外皮,取出莲子,放入口中,清甜可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在高淳,这个时候会举行螃蟹节。
固城湖的螃蟹那可是闻名遐迩。
一只只螃蟹张牙舞爪,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蒸熟后的螃蟹,蟹香四溢。
打开蟹壳,满满的蟹黄蟹膏,让人垂涎欲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螃蟹,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而冬天,最热闹的要数过年了。
进入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
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年货,腌制腊味。
腊肉、腊肠挂满了屋檐,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孩子们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可以穿上新衣,拿到压岁钱。
到了除夕那天,更是热闹非凡。
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贴春联、挂灯笼。
红红的春联,喜庆的灯笼,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下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高淳民歌根植于民间土壤
一
1 9 5 3年 , 国家一 级作 曲家路行 、 音 乐理论 家叶林 、 李
惠连来高淳采 风 , 《 五月栽秧 》 使他们 深受感染 , 他们 以音
乐家敏锐 的触角 , 很快 就能领悟 它的特点 、 风格 、 韵味和真 谛 。1 9 5 4年 , 路行根据 《 五月栽秧》 的音调和 歌词素材 , 重 新进行了编创。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 由江苏省歌舞团青
比如 , 在对群 文活动 队伍 的管理上 , 通 过对 团队的人
的动力和根 本。
图・ 博・ 群剧 影月报
.
高淳 民歌 的种 类与 影 响
年演员管维俊 演唱的《 五月栽秧 》 一举获得成功 , 并从此成
为其演唱的保留节 目。
高 淳民歌之蕴藏极 为丰富 , 属“ 吴歌 ” 范畴, 在 苏南 民 歌 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高淳民歌 的种 类繁多 , 且形式多
样, 其 曲调丰富 , 内容极其广泛。从地域上 划分 , 可分为 山
时代 的公共文化工作 , 离 不开 “ 创新 ” 二字。只有我们时刻 关注群众 不断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 ,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 务机制 . 延伸公共文化服 务网络平 台 , 创新服务 手段 , 就会 得到思路 的改进 , 方式的更新 , 模式 的创新和文 化的创新 !
唯有创新 . 才是我们 “ 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 大繁荣 , ”
的高淳民歌大 多已入编 《 江苏民歌音 乐选集》 , 有的发表于 省和 中央的音乐刊物 上 , 有的在省乃至中央广播 电视连续
活的《 五月栽秧》 和《 采红菱》 最具代表 1 生, 有 着浓郁I 阿 江南
高淳过年的民俗活动
高淳过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包括:
1.跳五猖:这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
表演者身着古装,按各自角色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
五猖即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神,意在降妖除魔,保五方平安。
2.踩高跷:高淳地区的一种特别的民俗表演,演员们身着戏装、手执道具、踩着高跷,边走边舞,表演各种故事,如《渔翁逗蚌精》等,为春节增添了欢乐和喜庆。
3.舞龙灯、狮子灯:这些都是高淳地区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表演者通过模仿龙、狮子的形态和动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寓意着吉祥如意和驱邪避害。
4.年货售卖:春节期间,高淳的老街和景区都会举办年货售卖活动,出售各种特色年货,如特色豆腐乳、东坝萝卜干、李记腐竹等,让游客能够品尝到地道的高淳美食。
5.民俗演出:在老街和景区还会有各种民俗演出活动,如旗袍秀、武术表演、非遗展演等,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高淳的年味和文化氛围。
6.萌兔集市:在高淳的一些景区,如固城湖水慢城,会推出萌兔集市活动,集市上会有各种国风小商品出售,如兔子灯、糖葫芦、剪纸等,为游客带去浓郁的年味。
7.研学冬令营:高淳的一些景区还会推出研学冬令营活动,如森林里的童话小镇、花灯拾遗记等,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
总的来说,高淳过年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有各种年货售卖和民俗演出活动,还有针对孩子们的研学冬令营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能够感受到高淳的年味和文化氛围,也丰富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高淳民谣
高淳民间歌谣花山樵唱我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吴楚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镇。
由于处于半山半圩的特定地域,长期上山下湖,劳动人民早就创造出不少独有的民间文体活动。
看牛哥哥苦哀哀看牛哥哥苦哀哀,半夜三更爬起来。
望望东边红通通,看看西边秋濛生(濛雨)。
抓到个笠帽没有顶,拿到蓑衣没有领(笠帽是用竹与坏伞编成的能遮雨的帽子)。
翻到双草鞋没有筋,想想眼泪湿衣襟(这是自小家贫为人家帮工放牛的孩子)。
花山山歌上山砍柴的樵夫、放牛的牧童、耘田的农民为了提起精神,都会放声歌唱(俗称唱山歌)。
山歌一般有长篇《风吹杨柳绿阵阵》、《十二月望郎》、《十月陈梅》、《十里亭》等,这些山歌大都是情歌,如《风吹杨柳绿阵阵》唱调中就有“风吹杨柳绿阵阵,姐骂郎哥混账人,……我香油点掉好几灯,灯草换了好几根,不见郎哥进我门……那怕你膝头跪生根,那怕你头上磕报青,想我大姐万不能……(男的听到这话发火了,即刻站起就走……)郎哥听见吃一惊,拍拍膝头就动身……(女的又舍不得了)一看郎哥要动身,双手抓住郎衣襟……如《十二月望郎》中,女的从正月一直望到十二月,方知郎哥已死。
“十月陈梅十月朝,手托纱衣坟上烧,只见黄土不见郎,扮到坟头哭一场”。
樵夫山歌《十里亭》送郎送到一里亭,手搀我郎说恩情。
好言好语劝我郎,郎哥牢牢记在心。
我郎归家要尽孝,孝哥孝嫂孝爹娘。
世上那有尽孝人,那个孝子出了名?你说世上无孝子,我把孝子比你听:蒙正哭得冬报笋,王祥孵冰为母亲。
董永卖身安葬父,感动仙女下凡尘。
世上孝子数不清,七仙女下凡配董永。
送郎一里不足意,再送我郎到二里亭。
送郎送到二里亭,手搀我郎说恩情。
郎哥归家要孝顺,孝哥孝嫂孝母亲。
不孝哥嫂有人骂,不孝爹娘天雷打。
你娘怀你十个月,风吹草动不出门。
一阵痛来郎不知,二阵痛来汗淋淋。
三阵痛来要出生,双脚蹬开地狱门。
隔开阴阳一张纸,听见孩儿有哭声。
一岁二岁吃娘奶,三岁四岁要娘带。
五周六岁地下行,七周八岁学堂蹲。
学堂里面读五经,诗书五经读成功,科举赶考到南京,一科高中坐朝中。
说唱家乡老街方言童谣(1)
说唱家乡老街方言童谣——寻根老街淳朴方言俚语文化孔小花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高淳方言,并与普通话加以对比,感受高淳方言的魅力所在。
2、通过走访家乡老人或上网等形式,搜集高淳方言的相关资料,分组多种形式开展分享活动。
3、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方言的热爱之情,做高淳方言的传承人。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高淳方言,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方言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走访家乡老人或上网等形式,搜集高淳方言的相关资料,分组多种形式开展分享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分好组,选定好各组的汇报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工作。
各小组的小队长提前了解组员搜集的资料,选取有用的内容,适当进行整合,为汇报做准备。
教学过程:(展示课题,播放童谣背景音乐《卢沟谣》渲染气氛)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分享,了解了很多与我们高淳方言相关的讯息。
谁来说说你都了解到些什么?(课件归纳加深印象)2、原来我们的高淳方言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家乡方言,相信今天的内容大家都一定会感兴趣,它的名字叫“童谣”。
(课件介绍童谣概念,回顾课前听到的背景音乐,深化认识。
)其实在我们高淳,也有着很多有意思的方言童谣。
(课件介绍方言童谣相关概念。
)二、研究分享。
1、四人小队资料交流。
课前同学们已经按照自己的分组内容搜集了很多的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在四人小队长的带领下和你的队员分享你的资料吧!(轻声交流,不要影响到其他小队。
音乐停,交流停。
)2、大队长汇报小组研究成果。
(1)“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汇报。
A、小队成员示范读普通话词汇的高淳发言。
B、游戏:我说你来点(队长说出队员们搜集的身体部位词汇的高淳话发音,全班同学点出相关部位。
)教师小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高淳话的发音跟普通话完全不同,即使用汉字标注出来的读音也不是那么准确。
(2)“方言童谣”小组汇报。
A、小队成员拍手诵读两首高淳方言童谣。
B、队长介绍学校方言童谣社团。
老街童谣
老街童谣(一)月光光,面盆装,姐姐行嫁我担箱。
姐姐哭,我也哭,姐姐恰饭我恰粥。
①姐姐哇我乖弟仔,我哇姐姐是住客。
注①:恰饭,黎川方言,吃饭的意思。
(二)星儿崽,夜夜来,婆婆叫你带书来。
什书?经书;什经?豆金;什豆?缸豆;什缸?水缸;什水?盐水;什盐?赏伲五百钱。
(三)唧唧咯,唧唧咯,做什个,过路个。
过路莫偷我的瓜,伲的瓜有怎样大?我的瓜有枣样大。
(重复唱念:我的瓜有拳样大、碗样大、盆样大、缸样大,最后结尾句:我的瓜着人偷去了。
)②注②:此儿歌为边做游戏边念,所做游戏类似现在儿童玩的“丢手绢”。
(四)禾雀崽,尾巴长,剁掉尾巴嫁姑娘。
姑娘矮,嫁螃蟹,螃蟹八只脚,叫伲嫁蚌壳;蚌壳噜噜走,叫伲嫁黄狗;黄狗嚎嚎吠,叫伲扫地;扫地不光,叫伲烧糠;烧糠不着,叫伲教学;教学懒掸,叫伲补伞;补伞不住漏,叫伲种缸豆,缸豆不结籽,叫伲躲到门背死。
(五)顶顶锅锅,事在那锅,③那锅煮粥,井锅起突;黄篾青篾,一刀两截,截到谁个蒙眼睛。
注③:那锅,黎川人家灶台一般坐四口锅,里侧最大的一口锅叫塘锅,煮猪食用;中间两口大锅叫那锅,用作煮饭炒菜;灶门前一口小而深的锅叫井锅。
围着灶台转的主妇主要是忙那锅的事情。
(六)侵早赶凉歇,坐备当昼热;当昼热不过,还是打夜作;夜上蚊虫咬,还是明日起个早。
(七)懒懒娘,睡到日头黄,丈夫做事来,锅灶冰冰凉。
懒懒娘,完日打零荡,婆婆喊她去做事,一日还老长。
懒懒娘,睡坏床板压断椅梁。
(八)头发梳得光,面上搽得香,吃了不愿做,个个哇他脏。
(九)地主地主,赛过老虎,老虎吃人还留骨,地主吃人骨不吐。
穷人累断腰,三餐难饱肚,地主不做事,吃喝又嫖赌。
(十)三吆吆,四挨挨,④朝冒米,昼冒柴,崽鬼瘦,娘冒奶,最怕东家进门来。
注④:农历三、四月青黄不接,昼长夜短,是缺吃少穿的贫苦人最难熬的日子。
(十一)正月初一去拜年,十五元宵煮汤圆;清明烧纸钱,端午划龙船;中秋月饼香,九九是重阳,过了重阳无时节,一年做了结。
南京民歌民谣歌诀40首
南京民歌民谣歌诀40首1。
金陵古城城门大,城里城外甲天下;里十八,外十八,一道门闩外面插;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江东驯象只一家,安德凤台一枝花;双桥夹岗在山凹,高桥上坊有人家;沧波麒麟走天下,尧化仙鹤人人夸,上元佛寺无人家;童子跪拜观世音,栅栏崇潼人害怕。
2。
双桥门外菜花黄,打开城门接姑娘,东门接个花大姐,西门接个懒婆娘,吃饭吃一锅,屙屎屙两箩,撒尿冲成河,放屁敲糖锣。
3。
南京十大怪,老头怕老太,穿着裤头扎皮带,马桶当街晒,街边摆擂台,羊肠小巷出不来,石头满街卖,毛娃满月抱门外,家家吃野菜,罗卜当成水果卖。
“四件”比肉卖得快。
4。
骑马骑马冈冈,骑到肖塘,肖塘下碗面,吃到石子涧,石子涧买个瓜,一路吃到家,留半个给妈妈,妈妈不在家,摔房头晒干巴,猫来含、鹰来抓,淘米的大嫂嗳!帮我来罗罗噻!“哦兮~喔兮(赶鸡用语,常连在一起用)!(江宁)5。
念佛婆,真糊涂,不吃晕腥只吃素,早点烛,夜做课,铜钱花得无计数;到头来,家产破;儿子病,吃香灰,大人病,请巫婆,口里还不停地念弥陀;儿子死,夫亡故,没法活,去投河,念佛婆自讨苦,自讨苦。
6。
一枝园,二郎庙,三茅宫,四眼井,五间厅,六竹园,七桥瓮,八府塘,九层坡,十庙口。
上有上浮桥,下有下浮桥,当中夹个陡门桥。
天上飞的鸽子桥,地上走的四象桥。
山上跑的老虎桥,水里长的莲花桥。
头上戴的珍珠桥,脸上抹的小粉桥。
手上拿的如意桥,脚下踩的响水桥。
日出雨后赛虹桥,月圆平分文德桥。
爹娘喜欢娃娃桥,新娘门口有个门帘桥。
(南京景桥歌)7。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衫;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滴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煤基;九九加一九,巳经过中秋。
(热九九)8。
一九如九,作活添一绺(指女红);二九一十八,河里冻死鸭;三九四九,迎风插柳;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茨;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行人拿纸扇;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伸脚眠,蚊虫龁蚤出。
传承高淳民歌的意义作文
传承高淳民歌的意义作文高淳民歌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高淳就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习俗。
高淳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在渔狩、牧耕过程中,创造出了原始的劳动歌曲,如打夯号子、划船号子等。
源于高淳的《华山畿》载入南朝的《乐府诗集》中。
《乐府诗集》说:“《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
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
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歌歌曲,起于此也”。
地处江南的高淳,古称“吴头楚尾”,当然也是吴歌盛行地区。
从汉代起,高淳固城就是溧阳县治所在地,溧阳隶丹阳郡。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在高淳境内固城湖滨发现一块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的“校官之碑”(现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碑上记载了当时高淳一带“赋仁义之风”,“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人聆声景附”,“钟磬悬矣,于胥乐焉”,是一块人心向往、载歌载舞的乐土。
唐代诗人李白在《游丹阳湖》(清《康熙字典》审定为《游高淳丹阳湖》)这首诗中写道:“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康熙字典》称“少女棹轻舟”)这位“歌声逐流水”的少妇,正是当时高淳儿女爱唱民歌的缩影。
明代高淳音乐家李茂英编写了《木铎余音》、《南湖五种曲》,对高淳民歌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有路行、叶林、田宝玉、肖翰芝等中央和省内的音乐工作者来高淳采风。
1953年,国家一级作曲家路行、音乐理论家叶林、李惠连来高淳采风,“五月栽秧”使他们深受感染。
1954年,路行根据“五月栽秧”的音调和歌词素材,重新编创。
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初,江苏省歌舞团青年演员管维俊演唱“五月栽秧”获得成功,从此成为经常演唱的保留节目。
“五月栽秧”原歌曾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作为教材。
编创的《五月栽秧》后来列为历次江苏声乐比赛民族唱法必唱曲目。
1986年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民歌比赛中,《五月栽秧》获民歌改编二等奖。
这首歌曲曾被许多歌唱家灌成唱片和录制成盒带面世。
高淳的风俗小学作文
高淳的风俗小学作文
高淳,我的家乡,像个甜蜜的梦。
梦里,有高高的微微抬起的茅草屋,也有香喷喷的豆腐脑。
每年春天,街上就热闹非凡。
大人们又忙着准备“高淳豆腐脑节”。
爸爸说,豆腐脑是高淳的特产,香甜滑嫩,远远地就能闻见香味。
我激动地想慢慢品尝,梦里,我也把豆腐脑吃进肚子了,好舒服啊!
奶奶说,豆腐脑节那天,村里还会举办一次民俗表演。
我最喜欢看舞龙表演了,金色的龙在空中飞舞,像真有生命一样。
我总是焦急地站在人群里,高声喊着:“龙!龙!”看着它腾飞,我的心也跟着颤动。
我还喜欢去“桠溪古镇”。
古镇里的老房子,带着岁月的痕迹,古老而神秘无比。
我喜欢在石板路上疾奔,想像着古代人急速穿行在这里,体验着古代的生活。
高淳,我的家乡,透着温暖和快乐。
我深爱着这里的一切,它像一个温暖的怀抱,让我感到安心和幸福。
描写高淳老街的句子
描写高淳老街的句子《高淳老街,那藏不住的风情》嘿,说起高淳老街啊,那可真是个有韵味儿的地儿!一走进老街,仿佛就踏入了一个时光隧道,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
那石板路啊,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溜溜的,就像是被无数双脚给盘出来似的。
不知道走在上面的人,是不是也能沾点儿这老街的“仙气儿”。
老街上的店铺那叫一个琳琅满目。
有卖小吃的,那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勾得你肚子里的馋虫咕咕叫。
尤其是那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咬上一口,那滋味,啧啧,别提多带劲啦!还有卖小玩意儿的店铺,什么手工木雕啦、精致的小饰品啦,让你看了就忍不住想带回家。
老街的建筑也特别有意思。
那些老房子虽然有点陈旧,但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
斑驳的墙壁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翘起的屋檐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有时候我就想,这老房子要是会说话,它会给咱讲讲啥样的故事呢?说不定啊,都是些有趣的家长里短呢。
走在老街上,你还能看到不少当地人。
他们有的在忙着做生意,有的在悠闲地喝茶聊天,还有的老奶奶坐在门口晒着太阳,一脸的惬意。
感觉他们的生活真是简简单单却又快快乐乐。
我就想啊,在这儿生活的人可真幸福,每天都能被这老街的氛围给熏陶着。
到了晚上,老街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那一串串红灯笼亮起来,把整个老街都映照得红彤彤的,特别喜庆。
这时候在老街里走走,感觉就像在逛一个热闹的夜市。
偶尔还能听到从哪个店里传来的戏曲声,咿咿呀呀的,虽然咱也听不懂唱的是啥,但就是觉得挺有意思。
总之啊,高淳老街就是这么个让人着迷的地方。
它既有历史的韵味,又有生活的气息。
每次去那儿,我都感觉像发现了一个新的宝藏,让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想去探索。
如果你还没去过高淳老街,那可得赶紧去一趟,亲自去感受感受那儿的风情。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特别的地方的!。
高淳童谣
高淳童谣1、羊子羊子咩咩,喊声爹爹,爹爹没钱,杀个羊子过过年2、千家磨,拉家磨,拉个粑粑赛筛箩。
拉个把爷爷,拉个把妈妈(奶奶),拉个把爹爹,拉个把母妈,拉个把哥哥,拉个把姐姐,一家吃一个,全家笑哈哈。
3、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连夜回家学打铁。
一打打到正月中,家家门前挂红灯。
一打打到二月二,葫芦瓜子地里种。
一打打到三月三,莳菜花赛牡丹。
一打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
一打打到五月五,红豆棕子过端午。
一打打到六月六,拿把扇子打蚊子。
一打打到七月七,七根羊毛一支笔。
一打打到八月八,两张桌子八只角。
一打打到九月九,九个和尚赛喝酒。
一打打到十月十,斋妈妈敬香来拜佛。
扛把锄头带把锹,斋妈妈坟上铲毛草,一铲铲断斋妈妈着腰,不打官司不得了。
4、大头宝宝猪捏草草一口一块吃拉没菜跑到该两买低菜脱掉根裤子带把宁噶看到了罗八骇5、青年呱呱(指青蛙)赖口宝宝(指癞蛤蟆)一口一块切(吃)了没菜跑到该两(该两:街上)买低(低:点)菜牛京(南京)上海没跌卖(没跌卖:没得卖,即买不到)6、泥巴团子搓搓泥巴团子搓搓,里面(kei)蹲了个哥哥,哥哥出来耍耍,里面蹲了个姐姐(jia),姐姐出来唱唱,里面蹲了个杠杠(蜻蜓),杠杠出来飞飞,里面蹲了个乌龟,乌龟出来爬爬,里面蹲了个爷爷(ya),爷爷出来买菜,里面蹲了个老太,老太头上三面鼓,一鼓打到宁国府7、采野菱舵脚盆,小脚盆,翻翻过来采阿菱,阿菱肉,泥嘴巴,阿菱壳,拔火钵,小南湖来干八八,虾子旮米呀来旮来裹小脚8、月亮巴巴亮堂堂,照见嘎婆(嘎婆:意为家婆,即外婆)洗衣裳,嘎婆洗的白洋洋(雪白的意思),送小哥(小哥指二哥),上罚堂(学堂),罚堂(学堂)高,打把刀,刀又快,市根菜(切根菜),菜又长,换点糖,糖又甜,换点盐,盐又咸,换点饭,饭又稀,换个鸡,鸡又不会算滴子(不会下蛋),打了个臭臭死。
9、牵磨拉磨牵磨拉磨,拉个粑粑钵头大。
大粑粑,自家吃,小粑粑,送筛篓。
高淳话_精品文档
高淳话高淳话,简称“高话”,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地方方言的一种。
高淳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和淮河下游的交汇地带,因此高淳话受到上游和下游两个方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一、语音特点1. 声调高淳话的声调相对平均,演变较为稳定。
普遍使用平声、上声和去声,而阴阳双调的情况较为罕见。
2. 音素高淳话的音素系统相对简单,辅音多以清辅音为主,韵母以开合音为主,较为接近标准普通话。
3. 声调替换在高淳话中,常常出现声调替换的现象。
比如,平声字的读音常常变为去声,而去声字的读音变为平声。
这种现象在口语中更为普遍。
二、词汇特点1. 汉语方言特色词汇高淳话保留了一些汉语方言特色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特色。
比如,“烤狗”是指将面食放在炭火上烤制,“胡哨”是指夜间巡逻的人,“榺康”是指手工制作的鞋子等。
2. 借词高淳话中的一部分词汇是借用了其他方言或者外来语。
比如,“喇叭”用来指代扩音器,“高尔夫”用来指代高尔夫球等。
3. 俚语和口头禅高淳话中有一些独特的俚语和口头禅,这些俚语通常具有幽默、夸张或者讽刺的性质,能够表达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比如,“艹件儿”是指事情或物品,可以用来表示各种含义,“朝天儿”是指毫无价值等。
三、语法特点1. 词序高淳话的词序通常是主谓宾的顺序,但在特定语境下,宾语和谓语可以颠倒位置。
而且在疑问句中,常常使用倒装结构。
2. 量词高淳话中的量词较为丰富,有些量词是其他方言所不具备的。
比如,“水袋”用来表示水瓶,“脚袩”用来表示一双鞋子等。
3. 虚词高淳话中的虚词使用频率较高,比如,“嗷嗷”用来表示非常,“喔喔”用来表示代词的复数形式。
这些虚词的使用丰富了高淳话的表达方式。
四、交际方式高淳话的交际方式通常比较直接、豪爽。
当地人在交流中喜欢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并且重视语音的音调和节奏。
同时,高淳话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交际用语,比如“早嗨”用来表示早上好,“悠着点儿”用来表示慢一点等。
写南京的民谣歌曲
写南京的民谣歌曲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南京》:这是由音乐人李志创作的一首歌曲,歌词中描述了南京的历史和文
化,以及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2.《南京下的雨》:这是由刘小天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歌词中描述了南京的
雨景和城市的美景,以及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记忆。
3.《山阴路的夏天》:这是由赵雷创作的一首歌曲,歌词中描述了南京的山阴路
和夏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4.《热河》:这是由李志创作的一首歌曲,歌词中描述了南京的热河路和城市的
发展,以及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思考。
5.《秦淮》:这是由黄小峰创作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歌词中描述了南京的秦淮河
和历史文化的悠久传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民谣歌曲,这些歌曲通过旋律和歌词的方式,将南京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情感融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特别的美感和力量。
亲眷高淳话的意思
亲眷高淳话的意思
"亲眷高淳话"指的是亲戚和家人在高淳方言中进行交流的方式。
高淳话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的地方方言,属于官话的一种变体,与普通话有一些差异和独特的词汇。
下面是一些亲眷高淳话的常用词汇和表达:
1. 亲戚关系:
- 父亲:老爷
- 母亲:老妈
- 爷爷:老爷子
- 奶奶:老婆子
- 儿子:仔
- 女儿:女仔
- 姑娘:妹子
- 兄弟:哥们
- 姐妹:妹子
- 舅舅:舅娘
- 婶婶:婶子
2. 问候和寒暄:
- 早上好:你早
- 晚上好:你晚
- 你好吗?:搞咋样?
- 我很好:我挺好
- 最近怎么样?:最近搞咋样?- 天气很好:天大好
- 谢谢:多谢
- 不客气:过奖
- 再见:撒手
3. 饮食文化:
- 早餐:早坝
- 午餐:晓坝
- 晚餐:晚坝
- 饭菜:饭食
- 饺子:饺
- 面条:面
- 粥:稀食
- 烧烤:烤子
- 水果:果子
4. 日常生活:
- 睡觉:安眠
- 起床:起身
- 上班:搞工
- 下班:收班
- 休息:歇息
- 买东西:买物
- 打扫:扫地
- 洗衣服:洗衫
- 刷牙:刷牙齿
- 洗澡:洗濯
5. 地方特色:
- 高淳:老高
- 高淳区:老高区
- 高淳人:高淳儿
- 南京:南京市
- 高淳方言:高淳话
- 高淳特产:老高特产
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是亲眷在高淳方言中的常用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真寻觅 细品味 巧创编——年级学生“高淳童谣”主题阅读活动初探
真寻觅细品味巧创编——年级学生“高淳童谣”主题阅读活
动初探
陈梅
【期刊名称】《考试:高考文科版》
【年(卷),期】2015(0)4
【摘要】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笔者的家乡高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高淳话千年来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很小,保留了很多古汉语中的语音和词语,衍生出的童谣流传年代悠久,特色鲜明。
笔者在2013年申报了市个人课题《小学一年级开展"高淳童谣"主题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尝试让一年级的学生与高淳地方童谣相遇,在有趣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步入文学的殿堂,迈好阅读、说话的第一步。
【总页数】1页(P45-45)
【关键词】高淳;心灵鸡汤;金波;诗歌创作;句式特点;西祠胡同;物质文化遗产;观察生活;认读;花鹿
【作者】陈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3
【相关文献】
1.初探以学生为主的英语歌谣创编方法——以中山市东凤镇安乐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英语歌谣创编为例 [J], 任少翠
2.品味阅读教学之真感悟阅读生活之美--当前中学语文创新性阅读教学实践初探[J], 贾洪毅
3.基于在线阅读平台的小学主题阅读活动实践探究——以小学五年级"观自然,写缤纷"阅读活动为例 [J], 邓智斌;蔡晓碧
4.借童谣之力增阅读之趣
——童谣助力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J], 孔玉双
5.借力主题阅读培育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主题阅读教学初探 [J], 许黎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淳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淳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9项)一、民间文学(共计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GCⅠ-1 高淳方言县文化馆2 GCⅠ-2 高淳“四宝”的来历县文化馆3 GCⅠ-3 伍子胥和浣纱女的故事固城镇4 GCⅠ-4 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漆桥镇5 GCⅠ-5 孔子与游子山的传说漆桥镇6 GCⅠ-6 崔致远与双女坟的故事固城镇7 GCⅠ-7 卞和献玉的传说桠溪镇8 GCⅠ-8 脱尾龙的传说漆桥镇二、民间音乐(共计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9 GCⅡ-1 高淳民歌县文化馆10 GCⅡ-2 五月栽秧县文化馆11 GCⅡ-3 新四军歌曲——石臼渔歌县文化馆三、民间舞蹈(共计1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 GCⅢ-1 大马灯东坝镇13 GCⅢ-2 跳五猖桠溪镇14 GCⅢ-3 抬龙淳溪镇15 GCⅢ-4 高跷东坝镇16 GCⅢ-6 荡旱船淳溪镇17 GCⅢ-7 打水浒阳江镇18 GCⅢ-8 打罗汉(叠罗汉)砖墙镇19 GCⅢ-9 打莲湘古柏镇20 GCⅢ-10 小马灯桠溪镇21 GCⅢ-11 中马灯砖墙镇22 GCⅢ-12 打叉桠溪镇23 GCⅢ-13 狮子灯桠溪镇四、传统戏剧(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 GCⅣ-1 高淳阳腔目连戏县文化馆五、曲艺(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 GCⅤ-1 送春古柏镇、东坝镇、淳溪镇六、传统手工技艺(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 GCⅦ-1 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县文化馆七、传统医药(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7 GCⅧ-1 梁氏骨科东坝镇八、杂技与竞技(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 GCⅨ-1 龙舟竞渡东坝镇九、民俗(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9 GCⅩ-1 上梁仪式县文化馆。
“遗传”与“环境”的交响--高淳民歌《五月栽秧》当代流变解析
“遗传”与“环境”的交响--高淳民歌《五月栽秧》当代流变
解析
郭燕龙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卷),期】2022()1
【摘要】高淳民歌是高淳地区民间歌曲的简称,《五月栽秧》是高淳民歌的经典代表。
它为民族五声羽调式,节奏与结构简单,旋律级进为主,温婉柔美又极具高腔特色。
1957年版《五月栽秧》是其当代流变源头;不同“微文化”间的互相吸收和借鉴,
逐渐使其形成了新的传统;“异文化人”在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甩腔”的引入,对
旋律、音乐结构、歌词进行了再编创,加之“犯声”屈调的巧妙运用,使其完全形成
了一首极具高淳特色和苏南风格的新高淳民歌。
这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的结果。
人们高度的文化认同和集体无意识使其成了高淳民歌的经典代表。
研究还发现: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歌文化的“异文化人”主动将其进行人工“流变”,是
促进民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页数】8页(P74-81)
【作者】郭燕龙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J642.22
【相关文献】
1.当代社会发展中民歌的文化特征解析
2.帕萨卡里亚:古老体裁的当代风采——李忠勇交响诗《江吟》解析
3.数字化时代五河民歌的当代流变研究
4.数字化时代五河民歌的当代流变研究
5.关陇民歌春官说诗的当代流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民俗
江苏民俗农事和节气的风俗根据二十四个节气进行农事和安排生活。
如“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头”,元旦日如阴则“岁朝乌云秃,高低田稻一齐熟”。
立春日举行探春、采春、迎春和打春及迎春牛和送“春牛图”。
夏日有“雨打立夏,无水浇耙”、“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立夏人们吃补食、称体重。
秋季“雷打秋头,百事无收”、“八月十五云遮日,来岁元霄雨打灯”。
寒冷的冬季主要是田间管理“庄稼要收成,土地要冬耕”、“冬季清除田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
冬至大如年,人们吃年糕、做汤圆、穿新衣服、祭祀祖先。
农事的祭祀风俗清明前后下稻,下要选时辰、选经验丰富的男性老农,说话要讨口采。
第一天插秧,谓“开秧门”,除一套程序外还需祭土地神,若干旱不雨,则去城隍庙祈求降雨。
为了防治病虫害,正月半夜“甩火把”。
太湖一带如遇上虫害,将扫帚插在田中,称为“扫虫”,或将刘猛春将军菩萨请出来巡游。
中秋节后举行土地会、青苗会、稻花会和庆丰会。
手工业习俗世代相传“百作拜师”,学徒拜师要有“荐保”、“保头”,签定合约。
学徒期间尊卑上下等级分明,学业期满,要举行拜师仪式,办“满师酒”,向师傅、师母行“三拜九扣”之礼。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祖师爷,逢先师生日、过年过节和开工之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
如石匠、木匠的师是鲁班,理发业是吕洞宾,烧炭业是陈老相公,雕刻业是邱弥陀,陶瓷业是范蠡,制笔业是蒙恬,竹篾匠是泰山等等。
丝绸业十分发达,明代的苏州“家家养蚕、户户刺绣”。
机工们崇尚机神,建庙塑像。
旧时织机分为提花机和素机,只有男性织工坐提花机,织出有各图案的丝绸供宫廷官吏享用,女性织工只能上素机织绸,为平民百姓衣帛。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历代朝官府十分重视,刺绣业尊顾名世为祖师,民间的刺绣名师培训刺绣艺人。
无锡惠山的泥人深受人们喜爱,妇女买“大阿福”讨吉祥,蚕农买“春牛”祈求农事顺利,市民喜爱“观世音”,“钟馗”等期望神灵保佑。
吴县西山的碧螺茶享有盛誉,每年在春分至谷雨前后采茶女经过沐浴更衣,去山上采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脚盆,小脚盆, 翻翻过来采野菱。 野菱壳,扒火盆; 野菱肉,泥嘴巴。 小南湖里干巴巴。
点点答答
点点答答,龙头四角。 马来吃草,一枪戳到。 青菜萝卜蒂答头, 点到哪一个,哪一个守。
哭死宝,卖沙包
哭死宝,卖沙包, 卖掉了沙包买糖包。 吃掉了糖包看屎窖, 屎窖棚子倒了, 哭死宝好了。
大头宝宝,猪肉炒炒
大头宝宝,猪肉炒炒。 一口一块,吃了没菜。 跑到街上买点菜,脱掉一根裤子带, 给人家看到个心心烊烊, 烊在外婆床上。 外婆骂我, 打破个夜壶。
月亮巴巴亮堂堂
月亮巴巴亮堂堂, 照见家婆洗衣裳。 衣裳洗得白洋洋, 送小孩,上学堂。 学堂高,打把刀。 刀又快,切根菜。 菜又长,搁点糖。 糖又甜,放点盐。 盐又咸,腌个鸡。 鸡又叫,杀杀吃了睡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