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顶精文《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9)第1号修改单.doc
[实用参考]《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简称新锅规
![[实用参考]《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简称新锅规](https://img.taocdn.com/s3/m/1837cfaab9d528ea81c779af.png)
(3)超高压锅炉,13.7MPa≤P<16.7MPa;
(4)高压锅炉,9.8MPa≤P<13.7MPa;
(5)次高压锅炉,5.3MPa≤P<9.8MPa;
(6)中压锅炉,3.8MPa≤P<5.3MPa。
1.4.2B级锅炉
(1)蒸汽锅炉,0.8MPa<P<3.8MPa;
不限
≤520
12Cr1MoVR
GB 713
不限
≤565
13MnNiMoR
GB 713
不限
≤400
2.3.2锅炉用钢管材料
锅炉用钢管材料见表2-2。
表2-2锅炉用钢管材料
钢的
种类
牌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MPa)
壁温(℃)
(注2-2)
碳素钢
Q235B
GB/T 3091
热水管道
≤1.6
(3)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额定热功率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额定热功率Q≤4.2MW。
1.4.4D级锅炉
(1)蒸汽锅炉,P≤0.8MPa并且30 L≤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V≤50L;
(2)汽水两用锅炉(注1),P≤0.04MPa并且额定蒸发量D≤0.5t/h的锅炉;
2.2性能要求
(1)锅炉受压元件和与受压元件焊接的承载构件钢材应当是镇静钢;
(2)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KV2不低于27J;
(3)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A应当不小于18%。
2.3材料选用
锅炉用钢板、钢管、锻件、铸钢件、铸铁件、紧固件、拉撑件和焊接材料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选用。
TSGG0001XX《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TSGG0001XX《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34b39bbd64783e08122b4d.png)
TSGG0001XX《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一、增加了锅炉设备级不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动身,突出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
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方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和炉膛爆炸。
锅炉爆炸开释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越大,爆炸造成的缺失和危害越大。
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不。
二、规定了专门情形处理渠道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纳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形,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
鼓舞创新,但创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咨询题应当由专家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既可突出专家的作用,又可回避风险。
三、增加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近些年由于电站锅炉的迅速进展,原规程所列材料差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的需求。
本次修订结合我国锅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等方面的实际体会积存,经锅炉制造单位、电力单位、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方面充分协商,在参考国外材料标准及应用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并规定了这些材料的适用范畴。
四、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随着我国锅炉用材料,专门是常规用材料制造水平的提高,从材料的制造源头提高了锅炉用材料的质量。
因此,本规程修订时增加了对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一定的要求后,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
同时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增加了材料使用单位人员在材料制作单位源地验收后,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如此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地减少制造成本。
五、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考虑到近些年立式锅炉爆炸事故,本次修订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专门是立式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部位,做出采纳氩弧焊打底的规定,以保证此薄弱部位的焊接质量。
同时为检修方便,下部必须开设3个及以上的手孔。
六、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水平专门是常规用材料的焊接质量已大幅提高,并依照多年来实际焊接试验检验进展咨询题的概率极小的情形,本次修订大量减少碳素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23)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23)](https://img.taocdn.com/s3/m/95ec380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7.png)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23)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修改条款修改前修改后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以按照GB/T 16507.4-2023《水管锅炉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者GB/T 16508.3-2023《锅壳锅炉第3部分:设计与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
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小于或者等于600℃的受压元件连接(不受烟气直接冲刷的部位不受此温度限制),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以按照GB/T 9222《水管锅炉受压元件3.3.2 强度计算标强度计算》或者GB/T 准中的第一款 16508《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
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小于或者3.7.2 T形接头的等于600℃的受压元件连连接中的第一款接,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 4.5.4.6无损检测选用方法和比例中(1)外径大于108mm,外径大于108mm的全焊第(1)项的表4-1100%超声检测;透结构的角接接头,100%超“检测部位”为“锅(2)外径小于或者等声检测;其他管接头的角接筒、集箱上管接头的接头应当按照不少于接头数角接接头”的“A级于108mm,至少接头数的的20%进行表面检测锅炉检测方法及比20%表面检测例” (2)B级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4.5.4.6 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表4-1中选用方法和比例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第(2)项求,C级热水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10%的射线或者超声检(2)B级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4-1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求,C级热水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10%的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对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修改条款测;修改前修改后件的环向对接接头以及角接接头可不进行无损检测;续表修改条款修改前 (1)以部件型式出厂4.5.6.2.2 零部件的锅筒、启动(汽水)分离水压试验中的第(1)器为其工作压力的1.25项倍,保压时间至少为20min; (1)液相传热系统以及液相强制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至少应当安装两台电动循环11.4.5.1 循环泵泵及冷凝液供给泵,在其的选用中的第(1)项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循环泵或者供给泵的总流量应当能够满足该系统最大负荷运行的要求;修改后 (1)以部件型式出厂的锅筒、启动(汽水)分离器为其工作压力的1.25倍,且不低于其所对应的锅炉本体水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至少为20min; (1)液相传热系统以及液相强制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至少应当安装两台电动循环泵及冷凝液供给泵,在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循环泵或者供给泵的总流量应当能够满足该系统最大负荷运行的要求;对于热功率不大于0.3MW的电加热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如果其传热系统配备有效的温度联锁保护装置,可以只安装一台电动循环泵;。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https://img.taocdn.com/s3/m/7a6a1cbc360cba1aa811da80.png)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樯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
1.2.2锅炉范围内管道
(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以及锅炉启动系统等。
(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分为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和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GB/T 9711.1
热水管道
≤2.5
10,20
GB/T 8163
受热面管子
≤1.6
≤350
集箱、管道
≤350
GB 3087
受热面管子
≤5.3
≤460
集箱、管道
≤430
20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20MnG,25Mn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1)工作压力不超过2.5MPa的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可以用锅炉用钢板制造;
(2)各类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及用于亚临界及以上锅炉的锻件,可以采用与适用范围相应的钢管材料;
(3)各类空心圆筒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一般应当锻制成形,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时也可以用轧制或者锻制圆钢加工而成::
①加工后的管件经过无损检测合格;
1.8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第1修改单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第1修改单](https://img.taocdn.com/s3/m/8e62b087a300a6c30c229fa3.png)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3个安全技术规范及4个修改单的公告(2017年第4号)2017-01-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个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实施情况,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现予批准发布施行。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自2017年8文档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5-2011)第2号修改单3.《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第1号修改单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第1号修改单质检总局2017年1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一、将1.1修改为:目的“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将1.2修改为: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固定式(注1-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三、将1.3修改为:不适用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3)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 的热水锅炉;“(4)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5)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2019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word资料28页
![2019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word资料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a32502f46527d3240ce0c2.png)
≤520
12Cr1MoVR
GB 713
不限
≤565
13MnNiMoR
GB 713
不限
≤400
2.3.2锅炉用钢管材料
锅炉用钢管材料见表2-2。
表2-2锅炉用钢管材料
钢的
种类
牌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用途
工作压力(MPa)
壁温(℃)
(注2-2)
碳素钢
Q235B
GB/T 3091
热水管道
≤1.6
见表2-1。
表2-1锅炉用钢板材料
钢的种类
牌号
标准编号
适用范围
工作压力(MPa)
壁温(℃)
碳素钢
Q235B
Q235C
Q235D
GB/T 3274
≤1.6
≤300
15,20
GB/T 711
≤350
Q245R
GB 713
≤5.3(注2-1)
≤430
合金钢
Q345R
GB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400
15CrMoR
GB 713
(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升的蒸汽锅炉;
(2)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
(3)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1.4锅炉设备级别
1.4.1 A级锅炉
A级锅炉是指额定工作压力P(表压,下同)≥3.8MPa的锅炉,包括:
(1)超临界锅炉,P≥22.1MPa的锅炉;
1.2.1锅炉本体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樯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
(34)TSGG0001-2012/XG1-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7.06.01
![(34)TSGG0001-2012/XG1-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7.06.01](https://img.taocdn.com/s3/m/b8141fa3da38376baf1faee1.png)
情况等。”
十六、将 11.4.5.1 ( 1)修改为:“液相传热系统以及液相强制
循环节流减压蒸发气相系统至少应当安装两台电动循环泵及冷凝
液供给泵,在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循环泵或者供给泵的总
流量应当能够满足该系统最大负荷运行的要求;对于热功率不大
于 0.3MW 的电加热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如果其传热系统配备有
“( 1)蒸汽锅炉,p≤ 0.8MPa ,且V> 50L (V 为设计正常水
—1 —
位水容积,下同) ;
“( 2)热水锅炉,p< 3.8MPa, 且t < 120 ℃;
“( 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0.1MW≤ Q≤ 0.7MW;液相有机
热载体锅炉, 0.1MW≤ Q≤ 4.2MW。”
五、将 1.4.4 修改为: D 级锅炉
批准。”
七、将 1.6 条修改为:“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
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 ,与本规
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
报,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技
测…… ”
将 4.5.4.6 ( 2)修改为:“级B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
及方法应当符合表 4-1 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求; C 级热水锅炉集
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向对接接头以及角接接头可不进
行无损检测,其他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当进行
10%的射线或
—3 —
者超声检测;” 十二、将 4.5.6.2.2 注 4-4 修改为:“敞口集箱、无成排受热面
十三、将 6.1.4 ( 2)修改为:“额定工作压力为0.1MPa 的蒸 汽锅炉可以采用静重式安全阀或者水封式安全装置,热水锅炉上 装设有水封式安全装置时,可以不装设安全阀;水封式安全装置 的水封管内径应当根据锅炉的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和额定 工作压力确定, 并且不小于 25mm, 不应当装设阀门, 有防冻措施。”
TSGG0001 2012/XG1 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010601
![TSGG0001 2012/XG1 20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010601](https://img.taocdn.com/s3/m/3ba3b323284ac850ad0242e2.png)
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一、将1.1修改为:目的“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将1.2修改为: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固定式(注1-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三、将1.3修改为:不适用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3)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 的热水锅炉;“(4)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5)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四、将1.4.3修改为: C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V为设计正常水— 1 —位水容积,下同);“(2)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4.2MW。
”五、将1.4.4修改为: D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Pa,且30L≤V≤50L;“(2)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且t≤95℃。
”删除注1-4。
六、将1.5修改为:进口锅炉“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要求进行技术评审和批准。
”七、将1.6条修改为:“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与本规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99575f4431b90d6c85c7d7.png)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2013 年5月第一部分编制说明第一章修订过程第二章修订原则第三章主要变化第二部分条文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材料第三章设计第四章制造第五章安装、改造、修理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第七章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第八章使用管理第九章检验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第十二章铸铁锅炉第十三章 D级锅炉第十四章附则第一部分规程编制说明第一章修订过程一、规程历史演变一)规程诞生的时代背景1、1955年4月30日20时10分天津毛纺厂一台20 t/h锅炉爆炸,死8人,重伤17人,轻伤52人。
2、锅炉爆炸原因:苛性脆化引起。
3、苏联专家建议,民政部设锅炉检查局。
4、参考苏联规程,着手制定我国锅炉规程。
二)六0规程的诞生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规程2、文函:劳动部(60)中劳护字第102号3、颁布:1960年10月2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内容:共12章 160 条附则12条6、评价:苏联规程翻版三)六五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65)中劳锅字第98号3、颁布:1965年10月1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内容:共12章146 条6、修订:增2章材料胀接减2章给水泵事故处理7、十年文化大革命8、七九年南阳柴油机厂事故四)八0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国家劳动总局(80)劳总锅字第23号3、颁布:1980年7月11日4、实施:1981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0章152 条6、修订:水质管理与使用管理合并,附则改为附录共5条7、改革开放开始8、引进国际标准五)八三年部分条文修改1、参考ISO/R831和ASME标准2、共修改13条重点修改材料附录修改1条3、1983年5月24日颁布4、国务院4号的颁布5、国务院在天津召开会议宣贯六)热水锅炉规程的诞生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劳人锅(1983)字第4号3、颁布:1983年6月3日4、实施:1984年7月1日生效5、内容:共10章124 条附录共5条6、评价:蒸汽规程的翻版七)八七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1987)劳人锅字第4号3、颁布:1987年2月17日4、实施:1987年10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0章200条2个附录6、修订:修改121条占57%新增19条占9%未变72 条占34%删除7条附录:作文字调整八)九一热水锅炉规程的修订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劳锅字(1991)第8号3、颁布:1991年5月22日4、实施:1992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2章155条无附录6、修订:1)新增铸铁锅炉的特殊要求2)强调卧式锅壳式外燃锅炉必须解决管板裂纹泄漏和壳式肚皮鼓包问题。
TSGG0001-202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G0001-202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12215ca1c7aa00b42acb04.png)
3)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额定热功率≤4.2MW。
1.4.4 D级锅炉:
1)蒸汽锅炉: P≤0.8MPa并且设计正常水位时水容积≤50L ;
2)汽水两用锅炉(注1):P≤0.04MPa并且额定蒸发量 ≤0.5t/h的锅炉;
3)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并且额定出水温度≤95℃ 。
2.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如:材料入厂验收条款,免 做产品环缝试板条款。
3.分类监管原则:将锅炉按照不同风险程度进行分 级,并按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 监管内容。如:NDT 比例按A、B、C、D 4个级别 及不同部件规定。
三.主要变化 16 条(NDT有关5条)P5 1.增加了设备级别;
2.大量增加锅炉用材; 3.简化材料验收程序; 4.大量减少焊接试板 ; 5.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TOFD,总体减少NDT比例。
TSGG0001-2020锅炉安 全技术监察规程
2021年5月5日星期三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一.修订过程P2
2007.5开始起草 ~2012.10.23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 。2013.6.1正式实施。
二.修订原则P4
1.整合了4大锅规:《蒸规》《水规》《有机规》《 小型规》。
接焊缝无咬边,其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管子焊 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 注: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咬边均属于疲劳裂纹源,直 接影响锅炉寿命。
4.5.4 无损检测
4.5.4.1Leabharlann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①进行考核,取 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方法和技术等级的无损检测 工作 P110。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9简称新锅规.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9简称新锅规.](https://img.taocdn.com/s3/m/36400ed931b765ce050814f4.png)
缝熔敷金属及热影响区夏比V型缺口室温冲击试验;(3)焊接试件的材料为合金钢时,A级锅炉锅筒的对接焊缝,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9.8MPa或者壁温大于450℃的集箱类部件、管道的对接焊缝,A级锅炉锅筒、集箱类部件上的管接头的角焊缝,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当进行金相检验4.3.2.3 试验结果评定附加要求(1)全焊缝金属拉力试样的试验结果应当满足母材规定的抗拉强度Rm或者屈服强度Rp0.2;(2)金相检验发现有裂缝、疏松、过烧和超标的异常组织之一者,即为不合格;仅因有超标的异常组织而不合格者,允许检查试件再热处理一次,然后取双倍试样复验(合格后仍须复验力学性能),全部试样复验合格后才为合格4.3.2.3 焊接工艺评定文件(1)施焊单位应当按照产品焊接要求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编制用于评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PWPS),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制订焊接工艺规程(WPS)后才能进行焊接;(2)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应当经过制造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存入技术档案,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至少应当保存5年4.3.3 焊接作业4.3.3.1 基本要求(1)受压元件焊接作业应当在不受风、雨、雪等影响的场所进行,采用气体保护焊施焊时应当避免外界气流干扰,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当有预热措施;(2)焊件装配时不得强力对正,焊件装配和定位焊的质量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后才能进行焊接。
4.3.3.2 氩弧焊打底下列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1)立式锅壳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焊缝;(2)有机热载体锅炉管子、管道的对接焊缝;(3)油田注汽(水、油)锅炉管子的对接焊缝。
(4)A级高压以上锅炉,锅筒和集箱、管道上管接头的组合焊缝,受热面管子的对接焊缝、管子和管件的对接焊缝,结构允许时应当采用氩弧焊打底4.3.3.3 受压元件对接(1)锅筒(锅壳)纵、环缝两边的钢板中心线应当对齐,锅筒(锅壳)环缝两侧的钢板不等厚时,一般应当采用中心线对齐,也允许一侧的边缘对齐;(2)名义壁厚不同的两元件或者钢板对接时,两侧中任何一侧的名义边缘厚度差值若超过本规程4.3.4.4规定的边缘偏差值,则厚板的边缘应当削至与薄板边缘平齐,削出的斜面应当平滑,并且斜率不大于1:3,必要时,焊缝的宽度可以计算在斜面内,参见图4-1;图4-1 不同厚度钢板(元件的对接)4.3.3.4 焊缝边缘偏差锅筒(锅壳)纵、环向焊缝以及封头 (管板)拼接焊缝或者两元件的组装焊缝的装配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纵缝或者封头(管板)拼接焊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0%,且不超过3mm;当板厚大于100mm时,不超过6mm;(2)环缝两边钢板的实际边缘偏差值 (包括板厚差在内)不大于名义板厚的15%加1mm,且不超过6mm;当板厚大于100mm时,不超过(a)纵缝(b)环缝δ—名义边缘偏差;t1—薄板厚度;t2—厚板厚度;L—削薄的长度。
《固容规》第1号修改单
![《固容规》第1号修改单](https://img.taocdn.com/s3/m/e25ca605e87101f69e31951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127号关于发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2个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修改单的公告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5003-2008)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现将上述2个规范的第1号修改单予以公布。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修改内容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锅炉化学清洗规则》修改内容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第1号修改单。
2.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5003-2008)第1号修改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五日《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第1号修改单(对2009年9月第1版的修改)一、2.1中(6)和(7)修改为:“(6)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7)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所取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二、2.9.1中(3)的内容修改为:“材料质量证明书应当符合本规程2.1的规定;”(4)的内容修改为:“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进厂材料与材料质量证明书进行审核,并且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验证性复验,符合本规程及其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投料使用;”(6)的内容修改为:“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以及用于压力容器设计温度低于-40℃的低合金钢,材料制造单位还应当按照本规程1.9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其材料方可允许使用。
”三、2.9.2修改为:“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钢板(带)“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带),应当符合本规程2.9.1的各项要求。
(整理)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1]送审稿.24
![(整理)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1]送审稿.24](https://img.taocdn.com/s3/m/b447e26e16fc700abb68fcef.png)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1年月日前言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的立项计划。
2007年9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制(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召开各分小组讨论会议。
2008年4月,工作组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锅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8] 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2009年12月,工作组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对第一次征求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0] 号文第二次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2010年5月,工作组召开第四次会议,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
在制(修)订过程中,还多次邀请锅炉厂和电力部门专家召开材料等专题讨论会议。
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
年月,本规程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向WTO/TBT进行了通报。
年月,工作组回复了WTO/TBT的咨询意见,并且于年月在召开了《锅规》定稿会,最终确定了《锅规》报批稿的内容。
年月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将原有的四个锅炉规程和局长令(原劳动人事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颁发)、《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年颁发,1997年修订)、《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3年颁发)以及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颁布的《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等四个锅炉规程和局长令全部整合;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在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检验等方面提出基本安全要求,基本保留原来的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使之成为我国锅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基础和出发点;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锅炉分类内容纳入,并进行新的锅炉分级和调整;结合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基本国策,吸纳成熟的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成果,提出有关的基本要求;适应当前锅炉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吸纳我国电力、机械、钢铁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增加大型发电锅炉的有关内容,同时着力调整小型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借鉴国外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基本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和简化审批程序,促进经济发展;为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时俱进,实时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特殊问题留有出路和渠道;根据锅炉安全监察体制的变化,变更安全监察主体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号修改单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号修改单](https://img.taocdn.com/s3/m/ae0c76774b35eefdc9d33335.png)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第1号修改单一、将1.1修改为:目的“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将1.2修改为: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固定式(注1-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三、将1.3修改为:不适用范围“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2)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3)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4)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5)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四、将1.4.3修改为: C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V为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下同);“(2)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4.2MW。
”五、将1.4.4修改为:D级锅炉“(1)蒸汽锅炉,p≤0.8MPa,且30L≤V≤50L;“(2)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且t≤95℃。
”删除注1-4。
六、将1.5修改为:进口锅炉“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要求进行技术评审和批准。
”七、将1.6条修改为:“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与本规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完整word版)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完整word版)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1c237bcc22bcd127ff0cef.png)
一、GB150相关概念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即安全阀起跳时的压力,为了弄明白安全阀整定压力的确定方式,我们必须了解压力容积中关于压力温度的定义.查阅GB150 1998 3。
4章节:✓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计算压力:计算压力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试验压力:试验压力指在压力试验时容器顶部的压力。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查阅GB150 1998 B2。
1章节:✓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指在设计温度下容器顶部所允许承受的最大表压力该压力是根据容器壳体的有效厚度计算所得且取最小值.二、文献中相关计算方法✓压力容器用安全阀整定压力值选取,查阅GB150 1998 B4.1章节:容器装有泄放装置时一般以容器的设计压力作为容器超压限度的起始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分别按B6。
2或B7。
2确定。
需要时,可用容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作为容器超压限度的起始压力。
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对容器的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相应地取1。
25倍1。
15倍和1。
0倍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值,并在图样和铭牌中注明。
查阅GB150 1998 B6。
2章节:压力容器装有安全阀时容器的设计压力按以下步骤确定:✓锅炉用安全阀整定压力值选取,查阅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于锅炉用安全阀,在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第6。
1。
9 条中对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的安全阀整定压力,以及直流蒸汽锅炉过热器系统、过热蒸汽系统、再热器、外置式启动(汽水)分离器的安全阀整定压力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具体见表1.✓压力管道用安全阀整定压力值选取,查阅在《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备自带安全阀整定压力值选取,根据《安全阀整定压力和密封试验压力的取值探讨》:对于注水泵及输油泵的设备自带安全阀,则在相关标准规定中未有明确说明整定压力的取值方法及范围。
(完整word版)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检查表TSG G0001-
![(完整word版)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检查表TSG G0001-](https://img.taocdn.com/s3/m/d8b949370c22590103029dab.png)
序号
检查项目
及内容
依据标准
检查情况
检查
结果
1
电站锅炉锅筒应当设置紧急防水装置,放水管口应当高于最低安全水位。
《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第3.13条
2
B、C级需要配置锅水取样器,对蒸汽质量有要求时,设置蒸汽取样器。
《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第8。1。5条
29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包括组织方案、责任制度、报警系统及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方案。
《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第8。1。13条
30
锅炉定期检验周期如下:(1)外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2)内部检验,锅炉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成套装置中的锅炉结合成套装置的大修周期进行,电站锅炉结合锅炉检修同期进行,一般每3年~6年进行;首次内部检验在锅炉投入运行后一年进行,成套装置中的锅炉和电站锅炉可以结合第一次检修进行;(3)水(耐)压试验,检验人员或者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水(耐)压试验;因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时,应当没3年进行一次水(耐)压试验。
《锅炉技术安全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
第3.22条
7
微正压燃烧的锅炉,炉墙、烟道和各部位门孔应当有可靠
TSG G0001-2012
第3。23.1.3条
8
操作人员力作地点距离地面(或者运转层)高度超过2000mm的锅炉,应当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等设施。锅炉的平台、扶梯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关内容解读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相关内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3af3ccb04a1b0717fd5dd7c.png)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修订过程: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下达修订《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立项计划。
200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全体会议,讨论形成修订原则、主要内容,并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
2008年1月,各小组形成初稿,在北京召开了小组讨论会。
2008年4月,在杭州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形成了《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2008年4月~2012年6月,历经多次讨论修改,征求意见,报批等等。
2012年10月23日,《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历尽艰辛,终于横空出世,真可谓六年磨一剑!《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一些主要变化:①、对锅炉设备级别进行了明确,即:A级锅炉B级锅炉C级锅炉D级锅炉对锅炉进行分级,目的在于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全的思想,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模式是爆炸,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密切相关。
这在以前的各规程历次版本中都对锅炉设备的级别进行划分;而且这里的A、B、C、D 级锅炉与制造许可中的制造级别不是同一概念。
以前所划分的锅炉级别,也只是引用了《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22号)附件1中有关制造许可的级别划分,并非锅炉的级别;例如容器制造分A1、A2、D1、D2但容器的类别却是第Ⅰ类、第Ⅱ类和第Ⅲ类。
②、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对B级一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相关条件要求的,不再强制要求入厂后的复验。
③、大量减少了产品焊接试板随着焊接水平特别是常规材料的焊接质量大幅度提升,根据多年来实际焊接试板检验发现问题的概率很小的情况,本次修订大量减少了碳素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
④、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本次修订增加了超声波检测的适用范围,同时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做了较大的调整,但总体上是减少了工业锅炉产品的检测比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235ef2c8d376eeaeaa3120.png)
第二部分条文释义说明:在本释义中,按照新版的《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或《锅规》的条文顺序对规程内容加以逐条释义,并对新版《锅规》条文均加线框。
为阅读方便,将1996年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1991年颁布1997年修订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1993年版《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有机规》)、2000年版《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以下简称《小型规》)对比列出。
第一章总则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本章共有9节,由“1.1目的”、“1. 2适用范围”、“1.3不适用范围”、“1. 4锅炉设备级别”、“1.5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 1. 6特殊情况的处理”、“1. 7监督管理”、“1.8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1.9章节关系说明”组成。
本章的主要变化为:●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划分的内容;●调整了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二、条款说明与解释原条款:《蒸规》第1条、《水规》第1条、《有机规》第1条、《小型规》第一条.。
《蒸规》第1条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水规》第1条为了保证热水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安全,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有机规》第1条为了提高有机热载体锅炉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保证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要求,制定本规程《小型规》第一条为加强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的安全监察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职能,制订本规定◆条款解释:本条款明确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依据。
本条款对《蒸规》第1条、《水规》第1条、《有机规》第1条、《小型规》第一条规定的修改,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改为“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将“保护人身安全”改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加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3个安全技术规范及4个修改单
的公告(2019年第4号)
2019-01-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个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实施情况,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GG)、《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Y0005-20GG)、《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 -20GG)、《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现予批准发布施行。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GG〕57号)自2 019年8月1日废止。
名称编号批准日期施行日期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9 2019-01-16 2019-08-01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9 2019-01-16 2019-08-01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TSG N0001-2019 2019-01-16 2019-06-01 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
TSG G0001-20GG 2019-01-16 2019-06-01 程》第1号修改单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
TSG Y0005-20GG 2019-01-16 2019-06-01 技术监察规程》第2号修
改单
《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TSG ZF003-20GG 2019-01-16 2019-03-01
1
名称编号批准日期施行日期监察规程》第1号修改单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第1号修改单
国质检特函
〔20GG〕84号
附件2
2019-01-16 2019-08-01
附件: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GG)
第1号修改单
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Y0005-20GG)第2号修改单
3.《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GG)第1号修改单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考核大纲》第1号修改单
质检总局
2019年1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GG)
第1号修改单
一、将1.1修改为:目的
“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
2
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
二、将1.2修改为: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固定式(注1-1)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
三、将1.3修改为: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
“(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
“(2)额定蒸汽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
“(3)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
“(4)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5)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
四、将1.4.3修改为: C级锅炉
“(1)蒸汽锅炉,p≤0.8MPa,且V>50L(V为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下同);
“(2)热水锅炉,p<3.8MPa,且t<120℃;
“(3)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0.7MW;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Q≤4.2MW。
”
五、将1.4.4修改为: D级锅炉
“(1)蒸汽锅炉,p≤0.8MPa,且30L≤V≤50L;
3
“(2)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且t≤95℃。
”
删除注1-4。
六、将1.5修改为:进口锅炉
“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要求进行技术评审和批准。
”
七、将1.6条修改为:“有关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引进境外技术、按照境外标准制造、新结构等),与本规程不符时,或者本规程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
八、将 2.3.1表2-1注2-3修改为:“GB 713中所列的其他材料用作锅炉钢板时,其适用范围的选用可以参照GB 150《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
”
将2.3.2表2-2注2-5 增加一项:“(3)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符合GB/T 16507《水管锅炉》和GB/T 16508《锅壳锅炉》的耐硫酸露点腐蚀钢(09CYCuSb)等材料可以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
”
九、将3.3.2第一款修改为:“锅炉本体受压元件的强度可
4
以按照GB/T 16507.4《水管锅炉第4部分: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或者GB/T 16508.3《锅壳锅炉第3部分:设计与强度计算》进行计算和校核。
当采用试验方法、可对比的经验设计方法或者其他设计方法确定锅炉受压元件强度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6的规定执行。
”
十、将3.7.2第一款“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以及贯流式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小于或者等于600℃的受压元件连接,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修改为:“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贯流式锅炉和锅壳式余热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大于600℃并且受烟气直接冲刷的部位,不可以采用T形接头,其他部位在满足以下条件下,受压元件的连接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得采用搭接连接:”
十一、将4.5.4.6 表4-1最后一行,即检测部位为锅筒、集箱上管接头的角接接头的A级一列下的检测方法及比例中的内容修改为:“外径大于108mm的全焊透结构的角接接头,100%超声检测;其他管接头的角接接头按照不少于接头数的20%进行表面检测。
”
将4.5.4.6(2)修改为:“B级及以上热水锅炉无损检测比例及方法应当符合表4-1中相应级别蒸汽锅炉要求;C级热水锅炉集箱、管子、管道和其他管件的环向对接接头以及角接接头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