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祁黄羊大公无私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桥玄深明大义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著名的丞相,曾在汉灵帝时任尚书令,后来又被提拔为太尉。
他为人正直善良,性格耿直,敢于和贪官污吏、盗贼劫匪作斗争,百姓都十分敬重他。
当时,常有盗贼劫匪以绑架的手段勒索钱财,许多人深受绑架勒索之苦,但往往忍气吞声,以钱财消灾,不敢与盗贼作对,使得绑架勒索之事经常发生。
一天,桥玄十几岁的儿子正独自在家门前玩耍,忽然来了三个劫贼,趁无人注意时将孩子绑架了,然后向桥玄索要钱财,并威胁说如不照办,就杀了他的孩子。
家人担心劫贼伤害孩子,希望桥玄不要把这事告知官府,花费些钱财把孩子索要回来算了。
但桥玄不听,立即报告了官府。
当地守备阳球一直敬佩桥玄的胆识与为人,马上派兵前去包围了劫贼的住处。
可是,桥玄的儿子此刻就在劫贼手里,阳球担心若贸然冲进屋去抓人,劫贼会狗急跳墙伤害孩子,甚至会做出无法预料的举动。
但是,如果不赶紧下手,到了夜晚,劫贼有可能会乘夜色逃脱。
怎么办呢?阳球一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桥玄大声喝道:“劫贼是众人的祸害,难道我今天就真的要为了自己的儿子而纵容祸害吗?我不能遇到一点挫折、阻力就停滞不前。
”于是,桥玄再三催促阳球下令动手。
士兵们被桥玄的深明大义所感动,阳球刚一下令,他们就个个奋不顾身地冲进屋内,活捉了三个作恶多端的劫贼。
不幸的是,桥玄的儿子已被劫匪杀害了。
人们都十分敬佩桥玄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对他深明大义的美德更是世代传颂。
桥玄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葬礼也极其简单,却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桥玄疾恶如仇、深明大义,面对伤子之危仍不屈服,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像他那样以大义为重、遇事百折不挠,困难就不会成为拦路虎,挫折、失败也击不垮我们。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斗子文秉公执法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斗子文,是楚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雄才,有文韬武略的奇谋,而且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
斗子文有个亲戚,认为同族中出了斗子文这样一个大官,一定会包庇亲朋,便有恃无恐地在外边胡作非为。
一次他在集市上买东西,不但不给钱,反而把卖东西的农夫打倒在地,被当时负责司法的官员廷理抓了起来。
审问的时候,斗子文的亲戚不但不服罪,反而十分嚣张,大声说:“我是令尹斗子文的堂弟,你们敢把我怎么样?”廷理本来对犯人有一肚子气,决心依法审判,一听说这犯人原来是令尹的堂弟,吓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庆幸发现得及时,否则,一旦用了刑,岂不闯了大祸!想到这里,赶忙命令手下人给犯人松绑,还连连道歉说:“误会,误会!”笑嘻嘻地一直把犯人送到门外,回转身倒把手下人痛骂了一顿,说他们有眼无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廷理放了犯人,觉得立了大功,连忙整理衣冠,兴冲冲地去报告令尹斗子文。
以为这回令尹会感谢他,赏识他,说不定还能在楚成王面前进言保举,得到提拔重用!谁知,斗子文听完汇报,不动声色地问道:“是你放的人吗?”廷理答道:“是的,是的,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斗子文猛拍几案,站起来厉声命令:“你马上给我把人抓回来!”这突如其来的愤怒,把廷理吓呆了。
他愣愣地站着,半天也答不出话来。
他怎么也不明白,令尹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斗子文又说:“楚国之所以设廷理一官,就是用来维护国家法令的。
正直的官员执行法令,灵活而不违背原则,坚决不损害法律。
现在你擅自释放犯法的人,这就没有维护国家的法律,没有秉公办事。
难道我当令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族享受特权吗?你身为廷理连这点道理也不懂!”斗子文看到廷理很难为情的样子,又心平气和地说:“你想,我身为令尹,协助楚王治国,有人对我严格依法行事有意见,但我并不因此而抛弃法令,赦免那些违法的人。
现在我的这个堂弟明明是犯了法,你却为了照顾我的面子把他放了,这不是在全国人面前展示我的私心很重吗?掌握一国之权柄,而被人在背后骂我私心自用,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大公无私成语故事
大公无私成语故事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平公问祁黄羊选谁做南阳县县长和法官比较合适,祁黄羊不仅不记仇推荐自己的仇家解狐当县长,而且还不避嫌,推荐自己的儿子做法官,孔子就称赞他“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的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
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大公无私的材料【注音】dà gōng wú sī【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相近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公而忘私【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徇私舞弊【年代】古代【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平公问祁黄羊选谁做南阳县县长和法官比较合适,祁黄羊不仅不记仇推荐自己的仇家解狐当县长,而且还不避嫌,推荐自己的儿子做法官,孔子就称赞他“大公无私”。
关于大公无私的故事、事例_作文
关于大公无私的故事、事例1、历史上大公无私的人——包拯包拯为人大公无私,不谋私利。
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包拯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
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
这一著名的家训,体现了包拯不谋一家一族之利的高尚情操。
这种情操,并不是包拯故意做出来,以示自己清高,而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
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
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
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
这样,包青天的名声大震,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官员,是少数民族,归顾了宋朝。
这个官员对宋神宗说,他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
宋神宗同意了,将他改姓名为包顺,传说边境士兵抢了一位妇女。
那位妇女急了,说自己是包拯的孙女。
那妇女病了,有一个巫女听说之后,装模作样地折腾一番,便大骂是谁欺侮了我的孙女,并且要限十天之内将那妇女放了。
人们认为那巫女真的是包拯的化身,叩头跪拜之后,立即将那妇女放了。
2、关于大公无私的故事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
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大公无私的事例:公正严明
大公无私的事例:公正严明
大公无私的事例:公正严明
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
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范仲淹喝粥苦读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到一个僧舍中去读书。
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
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留守知道这个人将来必有所成,于是就叫儿子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
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
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诚恳地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
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
”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之后,他依旧以稀粥当饭。
范仲淹由于勤奋苦学,终于学问过人,备受世人的称赞。
范仲淹不仅生活艰苦,尤其懂得艰苦奋斗的道理。
他知道勤能补拙,苦能立志,怕吃了鱼肉而不思长进了,因此才宁愿吃苦。
看来,他是懂得贫富之道的。
作为吃穿不愁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借鉴一下这种以苦为动力的精神。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尹翁岿惩一儆百
尹翁岿是西汉平阳人。
他为人耿直、坦率,不畏权势,敢于揭发奸邪,办案精明,执法严正。
尹翁岿任东海太守期间,陈纲立纪,严明法度,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事。
他经常微服出访,明察秋毫,各县吏民贤与不肖,奸邪之人及其犯罪事实他都了如指掌。
他责令各县将危害地方的黠吏豪民的罪行详细记录在案,处置之事由他一人决断,一改过去由县令负责,以防止他们与罪犯勾结串通。
遇有重大紧急的案犯,故意作出松懈的样子以麻痹对方,待罪犯失去警觉,即按名册一一抓捕归案,无有遗漏,然后分别情况依法治罪。
尹翁岿对罪犯的斗争很有办法。
他严惩案犯,总是在秋冬之际乘各地官员集中时或巡视各县时进行,以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因此,长期以来危害地方治安、鱼肉乡民的贪官污吏、豪强大族惶惶不可终日,纷纷收敛恶行,不敢胡作非为。
对于极少数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地头蛇,尹翁岿决不心慈手软,放纵姑息。
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大豪强许仲孙在当地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
但因其势力大,只得忍气吞声,前任郡守在盘根错节的恶势力面前畏手畏脚,终至养虎遗患,成为郡中一害。
尹翁岿力排干扰,将许仲孙抓捕归案,并依法在闹市区将其斩首示众。
消息传开后一郡震栗,无人敢触犯禁律。
东海郡由此得治,百姓称颂。
依法办事,重要的一点是敢于碰硬,不惧怕权势的阻挠和报复。
敢于碰硬,才能做到杀一儆百。
因为许多犯罪分子之所以很嚣张,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在盯着那个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执法者不敢碰硬,人心必不服;相反,如果那个最有势力的人也被处理了,其余的犯罪分子也必然有所收敛。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冯玉祥苦读书
冯玉祥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
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
纵观其一生,却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
由于家境贫寒,童年的冯玉祥只断断续续念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
练习写字买不起纸笔,就用一根细竹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蘸稀薄的黄泥液,在洋铁片上涂写。
公元1896年,15岁的冯玉祥在保定府五营练军正式入伍。
在兵营中,每逢操练之余,粗识一些文字的冯玉祥便开始读武侠小说,如《封神演义》、《彭公案》、《施公案》。
他说,“一半是为了看热闹,一半也是企图多识些字。
”“初看时半懂不懂,只管囫囵咽下去。
读完一遍,从头再读,读长久了,书中大意也渐能领悟。
”正是凭着耐心、虚心、恒心,冯玉祥还读完了《三国演义》。
升任本哨的小教习后,有着强烈上进心的冯玉祥开始攻读军事书籍,如武卫左军编的《操法》、《阵法》以及新建陆军七项等。
他得暇即读,有时彻夜不睡,偷偷地就着灯光读。
初时十句不过懂得三句,其余都茫然不解,于是各处找人求救。
看到冯玉祥苦读得体力不支,朋友好言相劝。
他说:“我就是念书念死了也好,免得变成一个庸碌无知的废物,消耗世界上的食粮,一点事也不能做。
”读书成了冯玉祥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青年的他涉猎的书目不断扩展。
当他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序文,得知《纲鉴易知录》一书,便立刻到北平琉璃厂书店里花了一两六钱银子买来一部,日夜苦读,时刻不离手。
一次,被他的上司王化东统领见到了,高兴地连声夸奖,说:“我们营里的年轻人居然也有看《纲鉴易知录》的,真是了不得!”随着官阶提高,冯玉祥阅读的范围也在扩展,《左传》、《易经》、《书经》、《诗经》、《群书志要》等逐渐一一进入他的读书视野。
冯玉祥曾因爱读书而结识了国学大师级的人物王铁珊、邓鉴三。
邓鉴三是冯玉祥早年最敬爱的一位朋友。
冯玉祥早年读书水平的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他的帮助。
比如说,他告诉冯玉祥,多读古文,可以触类旁通,要是熟念两三百篇古文,一定就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了。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朱元璋秉公杀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贫农之家,小时候为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受尽风餐露宿之苦,对官吏欺压百姓的事感受很深。
当了皇帝后,他曾告诫百官说:“我以前在民间时,见到州县官吏多不爱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
凡民疾苦,视之漠然,我心里恨透了。
如今要严立法禁,官吏凡是贪污蠹害百姓的,严惩不恕!”为此,他作出规定:官吏贪污至60两银子以上者斩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当时府县衙门左边的土地庙,成了剥皮的刑场,因此老百姓称土地庙为皮场庙。
有的衙门旁边还摆着塞满稻草的人皮,叫当官的触目惊心,警告他们这就是贪官的下场。
当时西北少数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与中原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
他们因平日大多吃牛肉和羊肉,因此很需要中原的茶叶化解油腻。
而明王朝为了加强北方的边防,也很需要西北地区的战马。
于是朝廷组织了茶马互市——用中原的茶叶交换西北的战马。
茶马互市,对朝廷和西北少数民族都很有利。
为了防止茶马互市出现混乱,互市一律由朝廷主持,不准私人插手。
但是一些投机商人和不法官员为了赚钱,不顾法律规定,搞起走私的勾当来。
他们把茶叶偷运至西北,高价卖给少数民族,又偷运马匹进入内地,高价在内地贩卖。
走私活动越来越厉害,朱元璋大为震怒,下了一道命令:禁止走私行为,如有违反,从重处罚!谁不知道朱元璋的厉害?谁敢拿自己性命开玩笑?因此禁令一出,投机商人和不法官员都害怕了,不敢继续作奸犯科。
只有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还在继续大搞走私活动。
别人都偃旗息鼓了,他却正好抓住这个时机,扩大“业务”范围,谋取更大利润。
禁令下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欧阳伦一次派管家周保,押了50辆满载茶叶的大车,运往兰州一带贩卖。
打算将卖的钱,换成战马带回内地。
一路上,关口的官员知道是驸马的车队,谁也不敢阻拦,因此车队一路畅通无阻。
想不到车队就快到目的地时,却在兰州黄河大桥的桥头出了“岔子”。
原来,负责守桥的小官是个忠于职守、不畏强权的人。
车子一到,他立即下令停车检查。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老舍勤俭一生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
“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
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
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
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来吃。
公元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
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
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
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
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
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
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
”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
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
可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空的。
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
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
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
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
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
”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
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
他希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恪守情操的吴隐之
东晋末年,朝纲失禁,吏治腐败。
豪门权贵,大小官员竞相以奢侈腐化为荣,以盘剥肆虐百姓为乐,甚至监守自盗,将国家必备的军需财务窃为己有。
然而,也有为官数十年一尘不染、理财数载两袖清风的廉洁楷模,吴隐之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隐之的六世祖父是曹魏时的侍中吴质,为魏文帝曹丕所信赖。
后来家道衰落,吴隐之的父亲似乎没有做过官,是最下层的寒门士族。
家中本来就不富裕,到吴隐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死,家境就更加困难了。
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
贫苦的生活,磨炼了吴隐之的品德。
他少年老成,不仅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而且孝顺母亲,敬重兄长。
他为人处世,品行端正,从不贪图非分的财物。
不久,母亲也去世了,吴隐之悲痛欲绝。
哭泣之声感动得过路行人都为之落泪。
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官拜太常。
韩康伯的母亲是位贤惠明达的老妇人,被吴隐之的操行所感动,就对康伯说:“如果你以后负责挑选官吏的工作,一定要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
”后来韩康伯果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于是提拔吴隐之为辅国功曹,随即又改任参征虏军事。
吴隐之本来为人谦和,又博涉文史典籍,善于言谈,长得仪表堂堂,所以很快就获得了“儒雅之士”的好名声。
公元385年,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聘请为卫将军主簿。
其后,适逢吴隐之的女儿出嫁,这在一般人家也是件大事,何况是官宦人家。
谢石知道他一向清贫,就派了自家的厨师带着物品去吴家帮助操办婚事。
当厨师来到吴家时,除看到他家的婢女牵着狗到市场上去卖外,其他与往常一样,根本看不出官宦人家嫁女的喜庆场面。
后来,吴隐之出任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
晋陵地处京师附近,西晋末年随迁的侨民很多,鱼龙混杂,秩序混乱,为地方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方便。
然而吴隐之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守情操,从未利用职权谋私骚扰百姓、加重过人民的负担。
他甚至连仆人都不用,砍柴烧饭做家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
任职期满后,吴隐之被调回朝中做官并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散骑常侍等职,接连迁升至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左卫将军等高级官职。
大公无私的历史故事
大公无私的历史故事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当时晋平公事无论巨细都同祁黄羊商讨,特别是对官吏的任免上。
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称职”祁黄羊说:“解狐才干敏练,通达政务,让他去一定能够胜任。
晋平公听后感到奇怪:“你对解狐的印象很坏,平时你们从不交往,你怎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县城作县令呢”祁黄羊说:“大王问我,谁当南阳县令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谁的关系好。
于是晋平公派解狐到南阳任职。
解狐到了南阳,废除许多不合理的法规,公平处理老百姓的诉讼,兴修水利,按时节督促农民种田养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南阳县的百姓对解狐非常爱戴。
南阳上缴的赋税也有大幅度增加,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感到十分满意,更赞赏祁黄羊荐举人才得当。
当时晋国的法纪很混乱,地方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富人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经常有人到京城告状。
朝中急需一名判官审理这些案件。
因此,晋平公征询祁黄羊意见说:“朝中缺一名判官,你看谁担任比较合适”祁黄羊说:“祁午当判官很合适。
他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执法严明。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你推荐他当法官,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从容地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判官,我只考虑谁当判官称职,根本没想过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祁午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他更是一名称职的判官,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虽然任命祁午当了法官,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不断地派人了解祁午的任职情况。
他了解到,祁午克尽职守,办事公正,很得众人的好评。
从此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孔子听说这件事,评价说:“祁黄羊真是大公无私呀,荐举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完全凭才能取人。
(崇尚品德的故事)生活自立的故事_董宣执法如山
光武帝年间,东汉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
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光武帝刘秀的信任,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董宣就任北海相时,当地有个臭名昭著的武官公孙丹,他仗着自己是大姓豪族,一向为所欲为,横行乡里。
公孙丹新建了一座宅院,落成入住前,请来一名阴阳先生占卜吉凶。
这个阴阳先生胡诌了一通新宅房基不吉利的鬼话,大放厥词说:住进去必将招致家人横死!公孙丹大惊,忙奉上重金以求破解之术。
阴阳先生暗暗指点:只要在宅子里放个死人就可躲过一切灾难。
公孙丹对此竟信以为真,便指使他的儿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一个无辜的路人拦截杀死,把尸体扛回宅子放了一夜,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灾攘祸、吉祥如意了。
人们闻之,义愤填膺,纷纷向董宣控诉公孙丹父子残害百姓的种种罪行。
董宣受理此案后,不顾其他人的劝说和阻挠,查明了犯罪事实后,立刻命人缉拿公孙丹父子,斩首示众。
这一大快人心的壮举,得到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董宣面对豪强丝毫不手软,在皇亲国戚面前同样是鲠骨素志,不卑不亢,令人叹服。
居住在京城洛阳的皇亲权贵,骄奢淫逸,专横跋扈。
他们的家奴也狗仗人势,胡作非为,京城百姓敢怒不敢言。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光武帝特召董宣为洛阳令,以约束皇亲权贵们的不法行为。
董宣到任不久,即有人向他控告:湖阳公主(光武帝的姐姐)的心腹恶奴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正躲藏在公主府中。
董宣闻讯,即派衙役在公主府第附近秘密监视,伺机捉拿杀人恶奴。
终于有一日,湖阳公主乘车外出,杀人恶奴依然洋洋得意地陪乘。
董宣立即率领衙役守候在公主必经之地,当湖阳公主的车马驶近时,早已“恭候”在此处的董宣拔刀挡住公主的去路,厉声斥责公主不该目无国法,窝藏、庇护杀人恶奴。
同时喝令恶奴滚下车来,并就地将其斩首正法。
湖阳公主何曾受过这等屈辱,随即掉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光武帝哭诉。
光武帝听了姐姐的一面之词,勃然大怒,发誓要把董宣乱棒打死,为姐姐出气。
董宣处决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便做好了被杀头的准备。
四年级作文叙事:祁黄羊大公无私
四年级作文叙事:祁黄羊大公无私晋国有个叫祁黄羊的大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早朝后,晋平公对正要走出大堂的祁黄羊说:“祁黄羊,你先留下来。
”祁黄羊停下了脚步,忐忑不安的走到了平公面前。
晋平公让人拿来了一把椅子和一杯水,并客气地招呼祁黄羊坐下。
祁黄羊心中的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晋平公说:“现在,朕遇到了一个难题。
”“不知,陛下遇到了什么难题?”祁黄羊小心地问。
晋平公说:“现在,南阳县没有县令,你看,谁能担当此任?”祁黄羊盯着晋平公的眼睛,想了好大一会儿才谨慎地说:“我看,解狐就可以。
”祁黄羊回答道。
平公听后,非常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你是不是给朕开玩笑?解狐可是你的仇人呀!”祁黄羊态度诚恳地说:“不错,解狐的确是我的仇人,但是,您问我谁可以担当此任,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
既然是这样,我当然说的是能够胜任此任的人才。
解狐他具有治理地方朝政的经验,我理所应当推举他。
”晋平公听罢,连连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说:“好,好!那就这样决定吧。
”(这里还应当有一个下文、派人宣旨的细节,就更自然生动。
)从此以后,解狐当上了南阳县县令。
老百姓都夸祁黄羊大公无私。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早朝时,晋平公在朝上对大臣们说:“现在国家没有带兵打仗的人,你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大臣们一听,便唧唧喳喳地讨论开了,他们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官。
平公从大臣们的议论中听出了他们的意思,非常生气,大声喊道:“退朝!退朝!快退朝!”然后又把祁黄羊留下了。
“你觉得谁可以带兵打仗?”(这里祁黄羊应该有一个犹豫的思想斗争,因为刚刚平公对大臣们进行了批评。
开始应该是试探着说:“您看祁午怎么样?”)“我看祁午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慎重的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怎么连你也这样!”晋平公有些生气地说。
“请陛下息怒,您问我谁可以担当这个职务,但没问我的儿子是谁。
我也是从这个岗位的要求出发考虑人选的,并没先考虑他是不是我的儿子。
”祁黄羊一脸严肃地说。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祁黄羊大公无私的故事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祁黄羊大公无私的故事
如今大公无私很少用到了,但是在古装剧中还是挺多的,那么你知道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吗?在古代官场其实也是非常混乱的,派别很清晰,但是也有像包青天这样的真正大公无私的人物,那么大公无私的主人公就是包青天吗?其实并不是,而是春秋晋国的祁黄羊。
一、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祁黄羊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那就是祁黄羊。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毫无私心,完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说明在当时,祁黄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在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中记载,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祁奚字黄羊,人称祁黄羊,春秋时期晋国人。
当时晋国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的大夫祁黄羊,看谁适合去当这个官,但没有想到的是,祁黄羊竟然直接说让解狐去,要知道解狐跟祁黄羊可是仇人关系,但祁黄羊毫不在意,说解狐为人公正,是最合适这个位置的,而且一定能够胜任,所以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就是这祁黄羊。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就是这祁黄羊给人做出的模范,祁黄羊说,虽然解狐是我的仇人,但这是私人恩怨,并不能否认他的才华。
晋文公也觉得祁黄羊说得很有道理,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果然解狐上任之后,办了不少好事,得到所有人的称赞,如果不是祁黄羊的大公无私,也就没有这样一个好县令了,当然祁黄羊大公无私的事情并不只是这一点。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经典故事:大公无私
经典故事:大公无私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祁黄羊的官吏,为人十分正直,做事情从来都实事求是,从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
有一天,他的大王鲁平公问他说:“南阳县缺少了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好?”祁黄羊想了一会儿,说:“臣下觉得派解狐去最适合,他有能力干好这个工作。
”鲁平公听了非常惊讶,便问他:“你不是跟解狐有仇吗?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去?”祁黄羊回答说:“您只问我什么人最合适,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鲁平公听了连连点头,从心底里赞赏祁黄羊做事的态度。
于是,鲁平公便接受他的建议,派解狐去当南阳县的县令。
解狐到任后,果然大有作为,替地方上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当地的百姓都很称赞他。
祁黄羊虽然和解狐有仇,但是当鲁平公征求祁黄羊的意见时,祁黄羊并不因为私仇而排斥解狐,而是公事公办向鲁平公推荐解狐。
感悟:祁黄羊这种胸襟坦荡、大公无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故事:大公无私的祁黄羊
历史故事:大公无私的祁黄羊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
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大公无私,胸怀天下的作文
大公无私,胸怀天下的作文
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
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
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成语典故:大公无私
成语典故:大公无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
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
”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便不推荐;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呀!”
祁黄羊办事大公无私,也就是说,不因自己的好恶抬举人,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这种举贤不避仇,亦不避亲的作风,正是胸怀坦荡无私、遵守用人准则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