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总结整理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内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日珥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公转自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复习提纲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习提纲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矿物、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典型代表及相互转化】(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地壳物质的循环2.2地球表面形态【板块构造学说;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宏观地形;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如何判断这些地质构造以及了解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气压带、风带和气候课时作
第三节气压带、风带和气候(2017·合肥质检)下图中阴影表示某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②地盛行风向可能为( B )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图示季节( D )A.江淮地区农民忙着播种小麦B.东非高原动物南迁C.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第1题,由于图中“60°”并没有标明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需分析两种情况。
情况一:若为北半球,则②为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情况二:若为南半球,则②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第2题,据图可知,此时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可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江淮地区种植小麦为冬小麦,秋播夏收;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动物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季节性迁移,夏季(湿季)向北迁移,冬季(干季)向南迁移;北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西向东运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自东向西流;地中海沿岸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选D。
(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读图,回答3~5题。
3.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点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C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4.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PQ间的水平气流为( B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5.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D )A.两者均加强 B.两者均减弱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第3题,M点位于陆地,N点位于海洋,海洋由于比热容较大,吸热慢,放热也慢,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比陆地滞后,选C。
第4题,根据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M、N之间的等压线应为西北—东南走向,东北方气压较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五节气温与降水课件新人教版
(2017·河北省衡水中学三调)读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 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B A.大分水岭 B.台湾山脉 C.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山脉 D.乌拉尔山 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1 000m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为a侧纬度低 B.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 率的差异导致的 C.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D.b地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地1 000m气温与a地1 200m气温相等
高大 山脉 地 形
平原
①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可以阻挡冷空气的前行,如我国冬季山体北 侧冷空气堆积,持续时间长,降温明显;而山体南侧冷空气受削弱,影响减弱,如 我国的天山、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②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 动方面平行时可以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形成狭管效应,进而加剧冷空气的移动( 风力加强),降温明显。如太行山
下垫面
重点是考虑地面反射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反射率大则气温较低,反射率 小则气温较高
人类活动 影响大气成分与下垫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 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
探 核 深度剖
心析
2.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是将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连接 起来的线。判读等温线时应注意以下信息的解读: (1)气温数值及其变化趋势:气温数值往北递减,为 北半球;气温数值往南递减,为南半球。 (2)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稀疏,说明各地气温相差 不大;等温线密集,说明各地气温相差悬殊。 (3)弯曲程度:等温线平直,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 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 (4)走向:等温线往较高纬度凸出,说明该地区的气 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凸出,说明该 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03
CHAPTER
能量交换
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能量平衡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为地球表面 带来光和热。
地球表面能量平衡
地球表面通过吸收、反射和重新辐射太阳辐射, 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气候状态。
影响因子
大气成分、地表覆盖、地形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吸 收和再辐射。
风化和风力作用
01
02
03
风化作用
岩石在物理、化学和生物 因素作用下逐渐分解的过 程。
风力作用
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 物质搬运的作用。
影响因子
气候、地形、土壤等对风 化和风力作用有重要影响。
温度和湿度的地域变化
温度变化
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地形 等因素,温度存在差异。
湿度变化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水文 等因素,湿度存在差异。
影响因子
气候带、季风、洋流等对 温度和湿度地域变化有重 要影响。
针对受损的自然地理环境,采取生态修复和重建措施,恢复生态功能, 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THANKS
谢谢
休闲与文化价值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休闲、旅游和文化体验的场所,丰富人们的生 活质量。
05
CHAPTER
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对自 然地理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与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 量交换产生深远影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结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表面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
详细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优化探究课件:第1部分 第3章 微专题强化2 气温
海陆位置
气温特征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 年较差小;
常考分析语句 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气温
②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低
①地势高,气温低; ②地势较高,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 地形 ③阳坡高,阴坡低; ④山间河谷盆地,地势相对较低,气流
多下沉,气温较高;
⑤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
气温特征影响因素
原因 A、B、C 同 纬度,B 地
影响因素
夏季气温高 海陆分布(海 于 A、C 两 陆热力性质 地,冬季气 的差异) 温低于 A、 C 两地
等温线走向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 脉走向、高原边缘平 行) 暖流流经海区向高 纬方向凸出;寒流流 经海区向低纬方向 凸出
示意图
原因 等温线延伸 到高地,急 转弯曲
答案:B
(2017· 泰安质检)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 答 2~3 题。
2.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
3.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 可能是( )
)
6.图中 R 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 A . 3~ 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2 月至次年 2 月
解析:第 4 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①地位于 1 月份闭合等温线内部, 在①地北侧(纬度低的区域)应该有一条 28 ℃等温线,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规律可以推断, ①地 1 月份温度的范围是 20 ℃~24 ℃; 再根据图中 7 月份等 温线的分布可推知,①地 7 月份温度的范围是 8 ℃~12 ℃。 由此可以计算出,①地 1 月、7 月的温差范围是 8 ℃~16 ℃, 可能为 12 ℃。第 5 题,由图中河流分布可知,②地位于河谷 地区,由于河谷地势低,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地区,等温 线向温度低的南部凸出,故 C 项正确。第 6 题,由图中经纬度 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R 河为巴拉那河,流域内以亚 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当地夏 答案:4.B 5.C 6.D 季,即 12 月至次年 2 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
思考探究 1,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的总称, 化石只可能存在于哪类岩石中?
提示:沉积岩。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1)动力: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热能。 (2)影响: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大地的沧桑巨变及地壳物 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2.岩石的转化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忆下列知识。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 CO2 所致,与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 射能较少,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AC
考点二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特岩层上下关系。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 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 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关系。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 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与周围岩石的关系。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 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 岩。 (4)与海岭的远近关系。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 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 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 地质年龄越小。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 者海沟。
提示:软流层又称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大气 气体和悬浮物, 主要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 圈 气体成分是氮和氧 成部分 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地表水、地下水、大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气水、生物水等 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 圈 存环境的总称 响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讲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基础巩固组]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1题,根据丙处气流下沉,可判断为高气压带,则可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故甲、乙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周围的风带,则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1.C 2.C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3~4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3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第4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答案:3.A 4.B(2017·宜昌四校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月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6.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5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
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1)
【提示】 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
探讨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 船远航,从 A 到 B,又返回到 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及洋流有哪些?
【提示】 北太平洋暖流。
东北信风和西风。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
[核心点击] 1.洋流的分布规律 名称 分布 组成 特点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大洋)东(侧)寒(流) 西(侧)暖(流)
探讨1:你知道德国的潜艇是如何“漂”过海峡的吗?
【提示】
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洋密度差别很大,深层海水中形成从地中
海流向大西洋的洋流,德国潜艇顺着洋流“漂”过了海峡。
探讨2:材料二中的海域位于哪一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北半球。此图为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探讨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什 么?
探讨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提示】 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核心点击] 1.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发生空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
海洋和陆地上空
海洋和海洋上空
循环过程及 环节 补给陆地水体, 但数 量很少 最重要的类型, 使陆 地水得到补充, 水资 源得以更新 水循环的量最大
【解析】
第(1)题,若此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可以确定
这是中低纬度海区,a、c、b、d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2)题,假定图示为北半 球太平洋海域,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a 是日本暖流,b 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第(3)题,从洋流位置与风带位置关系可以看出,c 所处位置为西风带,是在西风 吹拂下形成的;d 位于信风带,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第(4)题,从图中 纬度看出,图示是以热带、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此处大洋环流的流动方向与 各自半球的反气旋一致,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第(5)题,以北半球副热带海区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西北位置,是寒暖流交汇区,是形成大渔场的理想场所, 如为大西洋,则此渔场为纽芬兰渔场。若此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的太平洋,则 在图中 b 处,由于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7·山东联考)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B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第1题,根据探空气球1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第2题,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顺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
(2018·宁夏银川市二中高三月考)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读“2015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C )
A.③ B.②
C.① D.④
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D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第3题,洗车指数是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
结合生活常识,知道天气晴好,适宜洗车,雨雪天气,洗车后很快就会变脏,而不适宜洗车,所以指数低应对应晴朗天气,指数越高,该地降水概率越大。
根据图中气压形式可以看出,②处冷锋后,多阴雨天气;①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适宜洗车;③处在冷锋前,不久可能会下雨;④位于暖锋前,是连续性阴雨天气。
第4题,如果等压线维持不变,②处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
③
处在冷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此时是晴天。
④位于暖锋前,冷气团控制,是连续性阴雨天气。
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气温——冷→暖→冷;气压——高→低→高;降水——雨→晴→雨;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选D。
(2017·厦门外国语学校模拟)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14℃。
下图是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A )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19日夜间~21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7.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其原理是( B ) A.增强大气逆辐射
B.阻挡地面辐射
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第5题,1月19日前后,为冬季,影响我国主要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和高压(反气旋),选A。
第6题,读图可知,丁地距离冷锋(反气旋)距离最远,说明其推进速度最快,选D。
第7题,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可阻挡地面辐射,有效地防止冻害,选B。
(2017·淄博一模)下图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8~10题。
8.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C )
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9.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
A.冷锋 B.暖锋
C.高压 D.高压脊
10.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B )
A.连绵阴雨天气 B.强对流降雨天气
C.沙尘暴天气 D.晴朗高温天气
第8题,依据气压分布图数据读出M地为低压,O地气压低于两侧,根据气压的变化状况可知,该
地为锋面气旋的低压槽,气流状况为辐合上升。
第9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O点位于低压槽部位,从题干中可知O点位于低气压中心M为西南方向。
依据北半球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的分布规律,可判定O地是冷锋。
第10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O地为冷锋天气系统,天气特征为“大风,暴雨,降温”。
连绵阴雨为暖锋天气系统,沙尘暴多发生在北方地区,晴朗高温天气为高压天气系统,选B。
11.(2017·青州月考)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顺时针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__辐散__(填“辐合或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晴朗__。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甲锋面过境对气温的影响是__降温__,降水区域与锋面的位置关系是__大部在锋后__,乙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_由南向北(或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移动)__。
(3)B、C两地中,__C__处风力较大,判断依据是__等压线密集__。
(4)说出未来几天影响日本西海岸的锋面类型,并描述锋面过境时日本西海岸的天气状况。
冷锋。
天气状况:大风、雨雪、降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