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龙养生法:明理调神
刘沧龙养生法:以玄学调心境
刘沧龙养生法:以玄学调心境玄基二现在天灾人祸不断大家都知道,每人都有三个毛病:一个是贪心、一个是恨、还有一个是愚痴。
很多人学过佛知道这些就是贪瞋痴。
大家知道贪瞋痴会对事业、国家和整个世界造成什么样的灾难吗?你们都不知道。
一个贪心很重的国家、整天要侵略别人的国家,他们会有水灾,经常会发大水;一个国家所有的人整天都很恨别人,这个引来的是火灾;一个国家的人都很愚痴,就是整天想要这个想要那个还说想要做世界的霸王,引来的是风灾。
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
天气根据人在动,人也根据天在变。
天时在不停地变化,所以就造成了自然灾害。
而人的恶行很重就影响了天时。
过去的皇帝经常要到天台上拜祭祖先去求雨,要不去拜祭的话老百姓受苦,就像你的家里要受苦一样。
所以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
所以大家不要去做这些贪瞋痴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功能。
举个简单例子要去看新房子了,你到了新房子里面感觉不舒服后背脊着凉两手汗毛直起这个就是阴气很重的房子,这个就是每个人的感觉。
就像在坐的每个人一样,对你笑一笑你对他笑一笑,你说这个人挺好,他为什么好啊?第一从表面上这个脸是好的。
第二你能看到他心里是不是善良。
坏就坏在现在骗人的人表面上这个脸是好的装出来的,我教大家会看、做预测是希望大家多做善事,能多看出一些坏人而不上当。
至少我们已经上当了,但是千万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上当了。
要是再让我们的孩子上当的话就真的对不起自己了。
还有很多人以为孝顺就是对父母亲好给他们买东西啊吃的什么的。
其实你们知道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是孝顺啊,因为你的骨头是爸爸给的,你的肉是妈妈给的,如果你们损害自己的身体,爸爸妈妈很难过,比你们自己还要难过。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时候最难过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妈妈,所以说孝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脾气不好的确身上有鬼,还有的确是房子里面有东西,所以很多男人回到家里就发无名火,没讲几句话就不开心、砸东西,他不知道啊,不知道为什么说的好好的一句话就翻脸,现在的人翻起脸比天气转的还快,都是这个道理,因为有气场影响他。
刘沧龙养生法:佛学养明(二)
刘沧龙养生法:佛学养明(二)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提出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好处来谈谈:净化人生:因为现代的科学昌明,工艺发达,工厂到处设立,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健康,这是少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但是,人类内心的烦恼污染。
实在是时时刻刻都在严重地影响人类心灵的安宁,可是没有研究佛法的人,却很少知道的。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明阳先生,因为他的理学是从佛理中摸索出来的,所以他就知道,烦恼是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心灵,控制着人类的思想,于是他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烦恼被形容为贼,这正说明烦恼的厉害;其实,我们的心灵所以不能安宁,就是烦恼在扰乱,在作祟;我们的行为所以违背真理,也是烦恼在驱使,在鞭策。
佛经上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就是指我们心中的恼烦。
充满着恼烦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
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
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涂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烦恼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适成为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了。
从前,印度憍萨罗国有一国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多岁?”老公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四岁。
”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出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
”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到疑惑,就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我听到了佛法,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今年才四岁。
刘沧龙养生法:以学玄调心境
刘沧龙养生法:以学玄调心境玄基一玄学,乃是国学,是千古心理积聚而下的真理。
世界为什么有阴阳,其实很简单。
比方说太阳就是阳的、那么月亮是阴的;那么男人就是阳的、女人就是阴。
但是阴阳为什么不调和,不调和之后会产生什么问题?如果一个女的她阳气很足遮住她的阴气了,她的性格就像男人一样,所以她做事情很坚决,就是说在家里,就算她的先生也是属阳的,但是这个女的也是阳气很足的话,他们两个就会经常碰,就会在家里经常吵架。
所以同样来讲如果一个女的她阴气很重她整天不舒服啦,不开心啦,讲话的时候声音也很轻,那个男的长的也很唯唯弱弱的,他什么事情也不敢做决定,就是说这个男的阴气大于阳气,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在家里生活谁都不能解决谁的问题,谁都不能说我们两个商量决定一个问题,这样就无法解决问题。
这其实已经牵扯到玄学里面了,一家之中,阴阳制衡。
什么叫玄学。
大家知道的:算命啊,还有风水啊,还有摸骨啊,还有是译梦啊,还有是抽签啦,还有是看面相、手相、还有包括脚相。
台长在电台讲一命二运三风水讲了很多时间了,已经有八年了。
现在想问大家,命占人的一生当中百分之多少啊?这里有人知道吗?对,是40%。
如果整个命运是100%的话,它就是40%。
那么第二个就是运。
运也是占了你的命运的40%。
所以很多人从小生出来的时候就找人去算命,算命的人就说:“哎呀,这个孩子好啊,以后大起来不得了,这个孩子大起来肯定很有运气的。
哎呀,很好很好。
”但是为什么当这个孩子大了以后到了该发财的时候没发财、该走运的时候没有走运呢?因为命不能动但是运是可以动的,因为你40%的运一动就把你40%的命遮掉了,比如说40%是命很好,5年当中一个转运非常好,这里又有40%是运程;如果你40%命是很好的,你做了坏事了那么40%的运就把40%命遮掉了,剩下来20%就是风水了,当命和运相互抵消的时候,你家里的风水、办公室的风水就对你起很大作用。
一定要记住风水虽然是很重要的,主要还是要靠你的命和运。
刘沧龙养生法:养浩然正气破心结所塞
刘沧龙养生法:养浩然正气破心结所塞信佛是一件好事,从佛法上讲,你前生和佛有缘,今生才能更好地去为佛法而生,养浩然正气。
只要你真正觉悟了,你才能取得他人所不能有的真正解脱和欢畅。
倡导自然信仰、科学信仰。
自然信仰就是打破旧规陋俗,诵经在不耽误工作生活的情况下诵经,特别是我们在家的居士,你总不能为了信仰,天天到寺院里去诵经,去做佛事。
信仰就是让人们去做好人好事,别做坏事,多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佛信徒。
科学信仰就是不论你诵什么经,都是与科学分不开的。
经书说的是大知识、大智慧,用我们现代就是科学,你要悟出经书的真正含义。
有些信徒有病了,不去医院检查看大夫,而是忏悔自己是否经文诵好啊!心不够诚啊等等,这样不但没有治愈他的病疾,反而使自己的病由小病发展成大病了。
这时,佛菩萨是不会救你的,因为你太痴了。
你为什么不去悟呢?大知识多解善术,你只会诵经,不去觉悟他的真实意义,你所受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去承受。
人生处在难和易之间。
有悟性的人难事易做,悟性差的人易事难做。
当你把身体调养得舒适,心如止水,容光焕发时,你会发现周围的事一事百顺;反之,五脏不合,心烦气燥,目倦神疲,周围的事情必然杂乱无绪。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世界万物,阴阳居内,中正和谐,事物方兴。
人的身体好比一部手机,只有性能好,才能与通信网连接得当,发挥良好的效应。
反之,效果就很差。
所以要想幸福美好地度人生,首先要学会调养身体平衡。
这个可视的物质身体健康,才能形成一个等量的、无形的、顺利的“生物场”,人们俗话称它为“运气”。
运气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谁有健康的身心,谁就会有好的“运气”。
刘沧龙养生法:每日养生汤水8
刘沧龙养生法:每日养生汤水母鸡滋补汤本日给大家介绍的刘氏养生推荐汤水是母鸡滋补汤。
母鸡肉:老母鸡的补益之功效更高,许多久病、瘦弱之人用来补身,尤其是畏寒风重,虚不受补者,老母鸡不但能补气补血,还可祛风,故比鸡项(指未生过鸡蛋的雌鸡)优胜得多。
按照一般人的习惯,多喜欢吃鲜嫩的鸡项,不爱吃肉粗骨硬的老母鸡。
但从祛风补气补血的功效来看,母鸡愈老,功效越好。
因为老母鸡肉多,钙质多,用文火熬汤,最适宜贫血患者及孕妇、产妇和消化力弱的人补养。
黄芪:黄芪,又名绵芪。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山药: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称“光山药”。
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党参: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纹,中央有淡黄色圆心。
周边淡黄白色置黄棕色,有纵皱纹。
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生党参片益气生津力胜。
常用于气津两伤或气血两亏。
党参味甘,性平。
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1] 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刘沧龙养生法:动则体行
刘沧龙养生法:动则体行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运动养生正式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的信息容易、记忆容量和形象思维能力都打打超过左脑,运动锻炼可以使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另外,体育锻炼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和听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可见,运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另外,运动还有助于情感和情绪的调节,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等等。
总之,运动可以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外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这同我国清代的教育家颜习斋所说的“养生莫善于习动”。
“一身动则一身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走为百练之组,坚持走步锻炼,就是运用脚掌与地面的机械接触来刺激脚掌的穴位,激活经络,借以运行血气,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对正常人而言,无论男女老少,走的运动强度度是相对较小的,因而可以持续较长的运动时间。
日本研究人员在《国际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成年人如果每周至少行走两次,每次至少20分钟,并不断增加行走步率。
如此运动32周,其耐力、活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均会得到显著改善。
研究人员把200名42岁至75岁成年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成员除走路外,每4周还参加一次两小时的运动课。
结果显示,32周后,运动组成员的行走耐力及30秒内坐下站起次数有显著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男性在综合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改善更明显,女性则在身体机能、综合健康和活力方面提高得更快。
刘沧龙养生法:佛学养明(一)
刘沧龙养生法:佛学养明(一)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提出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好处来谈谈:认识人生: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要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
为了满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
但是“人生恰似采花峰,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终日忙著向外追求,从来没有想到去研究这些问题的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中国清朝第一代的顺治皇帝,对佛法很有研究,他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经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懂得佛法的人,虽然做了皇帝,也会在寻求研究人生的问题;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糊涂中过生活,糊里糊涂的来,糊里糊涂的去,从来不会去想这个问题,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个过程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二个问题:“未曾生我谁是我、是生的问题——生从何来?“合眼朦胧又是谁”,是死的问题——死往何处去?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佛教的名词“业力”。
“业力”,印度的梵语叫羯磨,巴利语叫迦马,意思是行为或造作。
原来我们的一切行为、动作之后,都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于心中,这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业力留存于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我们的影子,跟随着身体一般。
这业力从它性质来说,分为善业和恶业。
善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处,得到舒适的享受,恶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恶劣的去处,得到坎坷的遭遇。
刘沧龙养生法:禅思哲学(六)
刘沧龙养生法:禅思哲学(六)《阿毗达摩》所说四智中的第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一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这一论据,起码亦须得天眼通,见鬼人天不同境界,方能确立。
护持佛法,应修禅定得现量智,方足以自悟悟他。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法中若起比量智者,斯即不能护持正法。
”得现量智始可护持。
而欲得现量智,又岂能离开禅观的修习?佛教哲学源于禅观,具实证性,宗门大德的悟境,可作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古来禅门宗匠,颇有目不识丁,不通经教者,一旦参禅彻悟,见经教之说,如自家屋里活计,其所说所行所教,若加以逻辑外化,与经论中的哲理无不若合符契。
说明佛教哲学确从禅思中来。
佛学还说,禅定境界之不同,形成哲学上见地的歧异。
其间佛外邪正之分,极为细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长阿含·梵动经》谓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力发宿命通,小忆若干劫数,遂立十八见乃至六十二见。
《楞严经》中,详说修禅那者想阴已尽、识阴未尽,所知障未破之间,依所发有限的天眼宿命等通所知见,穷研万物的因果本末,还可生无因论、遍常论、有边论等十种“禅那狂解”,凡二十余种邪见。
可见此事绝非草草,佛教哲学见地所依归的禅境,有相当严格的标准,一般须得明师的印证,并与经教相合。
佛教哲学不仅源于禅思,由禅思实证的文字般若、佛教哲学,还是禅定修习的指导。
依佛言祖语由闻慧而得思慧获决定正解,依解起修,是佛家修学止观的通途。
《华严经》卷三五云:“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善巧决定观察智;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大智度论》云:“非禅不智,非智不禅”,缺了佛学闻思修的指导、印持,出世间的智观便无法修习,而缺了慧观的止,只属世间共外道法,难以成就出世间的功果。
是故欲修禅定,须先学通佛教哲学。
刘沧龙养生法:禅思哲学(一)
刘沧龙养生法:禅思哲学(一)佛教哲学,终归源于佛陀禅思的体验。
佛陀由禅思而成佛,嗣后四十余年以言教身教示现所说法,旨在开示从禅思所得如来知见。
佛陀多次表明:他实际证知者,甚深难解,难以言宣,“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用言说表述的法,不能不适应听众的机宜而采取方便。
运用当时人可以接受的哲学原理——缘起法则,推论四谛十二因缘,即属方便之一。
要讲佛教哲学,则应首先说明佛学的超哲学性;其次,应看到佛教哲学不仅是运用一般哲学的思辨方法所得出的结论,而多分是在禅定实践中体悟、实证真理的结果。
后世诸乘诸宗哲学,莫不宗依佛陀遗教而发挥阐释,堪称为佛教哲学家的大师门,多数深入禅观,获得证悟,再把禅思内证的体验逻辑外化,形成哲学体系。
中国教下的台、贤、三论等诸宗的祖师大德,无不依禅观而建立一宗之学。
天台宗哲学渊源于北齐慧文禅师禅定的证悟。
二祖慧思,坐禅入法华三昧,因而“大乘法门,一念明达”(《续高僧传》卷二一),显现宿命,神足等通。
三祖智,行法华三昧发旋陀罗尼,总结自悟及师传,以止观为纲而建立一宗之学。
华严宗初祖杜顺,乃禅师,以禅功治病等神异著称。
三论宗源于三论师法朗、僧诠,朗、诠皆定慧双修,其后学吉藏虽以讲说、著述名,亦颇重禅修。
唯慈恩宗人稍疏于禅行,然其所阐法相唯识义,本来源于禅观。
至于禅宗,更是不立文字,以修祖师禅证悟佛心为宗。
太虚大师曾说:“禅观行演成台贤教”,可谓点出了中国佛教哲学的实质。
藏传佛教诸派祖师大德,如莲华生、无垢友、玛尔巴、弥拉日巴、卓弥、种敦巴、隆钦饶绛巴等,亦皆定慧双修,得大成就。
依禅观行建立佛教哲学,当然只是起主要作用的内因。
时代哲学思辨水平、与他家思想的交涉等社会文化条件,作为外缘,在佛教哲学的建立上,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佛陀时代的无我论,就带有批判婆罗门教神创论、神我论的意义;印度中观派、瑜伽行派哲学,与外道、小乘进行理论斗争的色彩甚为明显。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3)养生之到饮食先行,人的生命是需要能量来维持的,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饮食,道家认为饮食具有寒、热、湿、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且各归其所生的脏腑,和经络。
这更加进一步说明养生和饮食的重要性。
寓医于食、寓补于食,不无道理。
在这里我要提到“风水”二字,一提到“风水”,也许有很多人就认为这是迷信。
那么先谈谈何谓迷信,迷信即指一个人缺乏理智,遇事不加以深讨,已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一味的盲目与相信。
何谓风水?顾名思义,就是有风也有水,古时所指的风就是空气,水就是水质。
空气和水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造物者的精心杰作,用以照顾天下苍生的重要物质,因此愈新鲜的空气和愈良好的水质则愈有益人体健康。
古代先圣贤们早已彻悟了这种真理,所以十分重视风与水,为求取的最佳的风与水,必须考虑风向与住宅的方位,水源的品质或取水的方便,以及风与水的流向所产生的磁场问题等等,这些都与人体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终于演变成今天的堪舆学。
(注:堪舆:(1)天地之总称(2)相地看风水的学问。
)说到这里我们有理由认定风水在人生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接着我还想把养生的饮食方面做些感想和浅谈,常言道:粗茶淡饭可养生。
先谈:“粕”字是由“米”、“白”为粕,粕即糟粕,系指废弃之物、垃圾之意。
古代圣贤早已预料后人必将食用白米,而导致不健康。
再谈:“糠”:欲求健康则必须食用米糠,因米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人体乃因所需的营养素不足,使细胞无法再生存,才会致病。
续谈:“糙”、粕、糠;食用糙米人体才能生肌造血,故“糙”乃“米”旁有个“造”字。
由于糙米已去掉外壳而流失20℅的营养,久食人体亦将因缺乏这20℅的营养而生病,当生病时人体必将不快乐,这时必须吃草来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人体就会快乐;所以繁体字的“药”乃“草”字头的底下一个“乐”字,草系指青草、青菜、果类,因此如:狗、猫等动物,甚至青蛙等小的动物,有病时或受伤时都去吃草,其实这不需要他们的父母去教,这就是天下万物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
刘沧龙养生法:斋堂礼
刘沧龙养生法:斋堂礼道众排班时间,以典造持梆捶击梆三声为号令。
开饭时,典造怀抱梆捶,戴冠,腰扎围裙(不穿大褂)到梆前对梆一躬,击梆三声,名为:“打住火”。
道众听到打住火前去排班,执事去请监院,堂头衣冠整齐去请供,两名经师执引磐,一名护供,一名站在班内。
举供齐眉,到斋堂前,从道众两排中间正道入斋堂,供于灵祖像前,持香一炷插于灵祖炉内,击磐三声,这时典造(或专设的梆头)接梆三响,接法是:斋堂内磬“当”,接梆“梆——梆——梆梆梆”,再磬,再接梆,三磐三接完,发长梆,堂头持香出斋堂插于孤魂像前,站立“点”架边,俟接“点”。
典造发长梆三阵,道众进斋堂。
两名执引经师先进,然后监院、侍者、执事、道众依次进。
进斋堂要两两并进。
进门后同时转身并立,齐向上一躬,打躬举手要整齐,不可一高一低,或一快一慢。
打躬毕,转身二人成背向分赴两边入座。
道众、执事、监院、待者、经师各有位置,不得乱坐。
典造发长梆子道众进入三分之一时头阵梆完,进入三分之二时二阵完,待全进入后三阵梆完。
长梆、阵与阵之间并无间断,只是由俱到快,到极快时再转慢到快。
长梆完交点,其交接法是:交梆“梆一梆——梆梆梆”,接点:“当”。
如此交三梆,接三点,是为点接“三清”,点接过“三清”即滚三翻,三翻也是按“紧七慢八平十二”的打法,最后“落四御”交给经师引筹。
引磐接过“三清”滚一个七星点,即朗诵“供养咒”。
朗诵供养咒,名曰:“念供”。
两名经师的引磐一替一击,两名经师一替一字的念,二人要音韵协调,正月初一至五日要“念大供”,念大供是在供养咒前加念“玉皇心印经”,结斋咒前加念“弥罗浩”。
经师念供,堂头进斋堂于供盘内取筷子夹饭少许(米不过五、七粒,面不过一寸)放于水盂内。
等念至“香厨妙供天出时,于“天”字上击一磐,堂头指块画供(过大堂由方文或监院化供),退后三躬三步时,经师引等“哑击”三声。
堂头转身出斋堂至“寒林所”出食。
出食毕,进斋堂进步三躬,经师击“哑磐”三磐。
堂头扣水盂于拜垫中央,起立归位。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1)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1)人们常说,天地有道,人有道。
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
实际上我们道家先人很明白修身养性,对长寿和健康的秘密,甚至已经提出了不食人间烟火,便是神仙的定义。
在修身养性中凝练了重要几点:一、修,修者就是树立科学正确的养生观,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即是合天地人之道。
二、练,练者就是懂得练的方法、练的时间、练的地点、练的方位、以及练的结果。
——收获。
三、养,养就是回归自然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生理习惯、心理习惯和崇尚归真。
四、生,生就是让生命在自然回归中,不断在延伸过程中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五、活,活就是在生命的延续中,让人活出品位、活出格局、活出境界、活出道道来。
我们弘扬归真养身,实在上是为了解除人生痛疾扶邪扶正,已致中和,倡导归真养身:净心、守神、养元、保精、守气、方合自然之道,修者方可健康、快乐、长寿。
养身之道即是养心之道,妄想越少,心保持清静,保持慈悲的状态,保持节检的品德,遵循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你的身心就会健康。
养生就是调养,润泽我们的生命,使生命的机能保持在一种,协调、安定、健康的状态。
放下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人的命运是各不相同,对幸福的认知也各不相同,但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已及认知都是相同的。
人赖百谷以养身,调五味以悦口,大患也此而生,荤腥臭气足以乱吾人之神明,致使胎中所受之先天之元气凋零殆尽。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茶,这是人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柴是用来生火,米是中国人的主食,古代人吃的是糙米。
油、盐、酱等是属于调味料,古代的人大多以生鲜蔬菜为主,鱼、肉类吃的很少,只有偶尔逢年过节祭拜神明或祖先时才能吃到鱼或肉,甚至有的人一生难得吃得上几次,因此古代人的体质大多属于碱性体质,所谓碱性体质就我们所说的阳性体。
道亦强调:“阴阳失调谓之病”。
中医学亦强调:“身心平衡,以致中和,乃治命、治病之最高准则。
”中和系指阴阳调和,亦涵盖了西洋医学的酸碱平衡,这种学说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十分明白阴阳平衡的关系所在。
刘沧龙养生法:无为大空(一)
刘沧龙养生法:无为大空(一)一般认为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与道合一或“同于道”,然而道是最高的和谐体,因而归根结底老子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是“和”或和谐。
“和”或“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和价值取向。
我们看到,先秦其他各家的学说均以社会政治生活为论述的中心,其中的和谐思想局限于构建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理想化关系,而老子及道家的和谐思想则在论域上作了进一步拓展,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之外,又多论及个人的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国际关系的和谐,从而构成了社会和谐理论的完整系统。
一般认为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与道合一或“同于道”,然而道是最高的和谐体,因而归根结底老子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是“和”或和谐。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老子哲学是和谐哲学。
老子认为,和谐是天地万物的常态,不和谐是暂时的;社会人生的不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从历史长河看,这种现象也是暂时的;世界上存在两种状态的“和”,应维护好,处理好。
老子说:“和曰常,知和曰明。
”(《老子》五十五章,郭店简本。
以下凡引《老子》,不再标注书名及章次)意思是说,“和”是天地万物的常态,能认识和谐是天地万物常态的,就是明达事理。
老子认为“和”是道的本质性体现,与此相反的阴阳完全对立的状态不是道的从而亦不是事物的常态。
关于“和”是天地万物常态的论断,已为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所证明。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是说,自然界的规律是趋向平衡和谐的,而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不和谐的,这是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的原则大行其道。
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和谐不但不是自然界的常态,而且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因为从人类历史长河看,私有制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小插曲。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道依次所”生“的一、二、三,皆是”道“在形而上范围内的展开)。
0612桑拿天累累的?刘沧龙教你吃出精气神!
桑拿天累累的?刘沧龙教你吃出精气神!“桑拿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过高,人体出汗量非常大,而汗液蒸发慢,体温调节更为艰难。
营养素和水分损失大,消化系统功能变差,更加重了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觉。
怎样才能健康地度过酷暑呢?在夏季,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一些人夏日贪饮甜饮料,每天大量吃甜味瓜果,却很少认真吃咸味正餐,出汗量大时便可能会缺钠。
如果喝盐水、吃咸菜,却没有补充足够多的水果蔬菜,则容易缺钾。
当体内缺钾时,人对中暑的抵抗力会下降。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
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
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
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喝点鲤鱼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高键称,在淡水鱼中,鲤鱼的营养和食疗功效都是“出类拔萃”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鲤鱼有健脾开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功效。
而从西医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很适合吃。
湿热天气里,吃鲤鱼可以适当加一些去湿的食材一起煲汤,比如陈皮、冬瓜、葱白等。
咳嗽时则可以用鲤鱼与少许川贝末一起煮汤食用,可止咳平链接:喘。
而赤豆鲤鱼汤是一道缓解肾炎水肿的经典食疗方,两者配在一起食用,可以增强利水消肿的功效。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2)
刘沧龙养生法:道家本省(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永远不劳心力,顺应自然。
没有任何私意造作和妄为,但天下事物,各有条有理,皆是道之所成。
整个大宇宙和人体这个小宇宙,都由“阴”和“阳”所构成,且于“阴阳消长”永无止镜的不平衡状态下,而使宇宙万物得以维持生命。
阴阳消长之中,若阴长阳消时,往往无任何明显的征兆,细菌侵入人体或白昼转变成黑夜,都属于阴长阳消,则无任何讯息。
每当黎明即将来临之前,大地气温必将急速下降,因为于阳长阴消之际,阴阳必将有一番挣扎。
我们人体于阴阳消长之中也是如此,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
如今社会,人类如此之聪明,科学、医学如此发达与进步,一系列营养学、养生学等等、许多人都懂的不少,而疾病却愈来愈多,为什么?为揭示人类生命之奥谜,一切本源皆应要顺从宇宙的大道自然规律,维持阴阳平衡,归真到人的自身调节,平衡修复功能方和道。
也许很多人会问,人究竟能活多长?根据河图的演推,古人的原始寿命为1480岁,根据圣经的记载:造方舟的诺亚活了950岁,中国古代的彭祖也活到了820岁,根据考证,确有彭祖其人,而且孔子对他十分尊敬。
以现代人难活到上百岁的情形下,或许将认为这些记载只是天方夜谭而已,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认为人类的寿命可达140岁,有的科学家认为应该达到250岁以上,假如人类可活到250岁以上的话,那么孔子说的:“人生70才开始”。
这句话应该有其道理吧!曾经有世界最健康的民族之称的爱斯基摩人,在种种科学资料证明,爱斯基摩人在冰点以下的恶劣环境下,人体机能极易失调,可是却属于全世界体格最好的民族之一,当时有位著名的探险家史德芬森在北极居住了数年,终于知道爱斯基摩人良好的健康,主要是来自于生食;该民族一生吃不到蔬菜,照理说应该导致营养失衡,可是由于他们都是吃生鱼和生熊肉,所以还能摄取到完整的营养。
史德芬森特地带了一群年轻人到北极做了种种膳食实验,当人体摄取天然、生的肉类时,尿液中则不含有未消化蛋白腐败酸,体力、精力充沛,较不畏寒;而后,给这群年轻人吃了煮熟的肉类后,反而引起消化不良,体力、精力也愈来愈差,而且较怕冷。
刘玄重教授的6句养生真经
文 /王 锋
4.要 把 食 物 当药 物 , 别把 药 物 当食 物 。
多 吃 天 然 食 物 和 “彩 虹 食 物 ” ,即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等 颜 色 的 食 物 。食 品一 成 “精 ” ,就 不 是 好 东 西 。
三 个 “口 ” , 堆 积 成 山 就 是 癌 。一 口污 染 的 空 气 ,一 口不 清 洁 的饮 水 ,一 口有 问题 的食 物 , 当这
6.不 要 说 十 分 快 乐 ,任 1. -I事 情 都 做 不到 十 分 。
快 乐 只 要 八 分 . 留 分 , 该 ,卜 气 、该 发 怒 、该 发 愁 、该忧 虑 、 该 伤 心时 ,就 脏 六 腑 ,甚 至 我 们 的 脊 椎 原 本 是 适 应 于 非 洲 的 采 猎 生 活 的 ,而 不 适 应 一 天8个 小 时 的 伏 案工 作 ,我 们本 来应 该 东跑 西跑 。可是 你 看现 在 ,改革 开放 才 40 年 ,中旧 人高 强度 的 体 力劳 动一 下子 没有 了。40年前 大 街上 都是 骑 自行 车的 ,4()年 后满 大街 跑 的都 是轿 车 。三 层楼 都 不想 爬 ,双腿 倒 是解 放 了 ,但 身体 不适 应 了。而 不适 应 的结果 就是 惹病 上 身。
2.稳 住 心 ,才不 容 易得 病 。心 动 ,则 五脏 六腑 皆摇 。 现 代 人 整 天 忙 忙 碌 碌 ,慢 不 下 来 的 一 个 原 因是 心 态 问 题 。只有 将心 稳 住了 ,五脏 六 腑才 不容 易得病 。要做 有 益 、 有意 、有 趣 的事情 ,在 忙碌 中浑然 忘我 ,这样 的忙碌 是 不 累 心 的 。 情 绪波 动在 正常 范 同 内 ,对 身心健 康 是有 益 的 。即使 是 负性 情绪 ,淡淡 的哀 愁 、隐隐 的心 痛 、适 度的愤 怒 、理 智 的 恐惧 ,只 要在 合理 范 同 内 ,都对 身心 健 康有 好处 。
调神养生总结范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调神养生被视为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结合中医理论,对调神养生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养生指导。
一、调神养生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调神养生就是通过调整人的精神状态,使脏腑功能协调,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精神状态对健康的重要性。
二、调神养生的具体方法1. 清静养神清静养神是调神养生的基础。
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具体方法包括:(1)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以陶冶情操。
(3)适当练习气功、瑜伽等,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 立志养德立志养德是指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品德。
具体方法包括:(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2)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团队精神。
(3)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开朗乐观开朗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
具体方法包括:(1)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沟通,分享快乐与忧愁。
(2)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3)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
4. 调畅情志调畅情志是指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具体方法包括:(1)学会倾诉,将内心的烦恼倾诉给亲朋好友。
(2)进行心理疏导,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旅游、运动等,放松心情。
三、调神养生的注意事项1. 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营养均衡。
3.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总之,调神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通过清静养神、立志养德、开朗乐观、调畅情志等方法,我们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迈向健康长寿的美好人生。
刘沧龙养生法:何为养生
刘沧龙养生法:何为养生在繁如牛毛般的养生打法中,人总会望之生疑。
何为养生,这是最核心的,也是最难理解的。
养生,从字面理解就是养护保养生命,以达长寿。
养生是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手段护养人体生命的行为,即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
既包括生理层面的养生,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康复;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养生,腔调内在精神的平衡和祥和。
按照层次划分,生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颜、养体、养老;心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心、养性、养神。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养生,它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
求简求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退隐的养生智慧。
换现代思维方式,那就是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主动经营健康,是对个人和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在西方国家,许多保险公司都会给客户找健康管理公司。
西方社会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成本核算:即在健康管理投资1元钱,将来在医疗费用上可减少8至9元钱,因此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现,健康保险公司的直接医疗开支通常可以减低30%。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保健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至今已有7700万美国人在大约70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美国人成为PPO(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s——优先选择提供者组织)计划的享用者。
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在中国,个人健康管理也将迅速成为维护健康、预防与控制疾病的主流。
养生活动理应融入传统保健知识。
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包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它认为养生是一种预防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法阴阳,畅情志,节饮食,并通过适当的活动,来达到“治未病”、“消未患”的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繁衍生息的目的。
调神养生知识
调神养生知识调神养生,是现代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调神养生呢?为什么这种养生方法如此重要?如何正确进行调神养生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调神养生?调,就是调节、调整、调治的意思。
神,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灵、人格等精神方面的东西。
调神养生,就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状态,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这种养生方法与吃药、针灸等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同,不需要依赖药物或器械,只需要依靠人的自身体力和精神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调神养生的意义和重要性1.增强免疫力:调神养生的第一重要意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人的免疫力越强,就越能够抵抗各种疾病的侵袭,保持身体的健康。
而调神养生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调节情绪: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压力和挑战,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恐惧等问题。
而调神养生可以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达到减压、缓解疲劳的目的。
3.提高工作效率:身心都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都会大幅度提高。
调神养生可以帮助人们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专注力,从而让人在工作中更加出色。
4.提高生活质量:调神养生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个健康、快乐、充满活力的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如何正确进行调神养生?1.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是调神养生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每天晚上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2.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加强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风险。
但是,运动时也要适度,不要过度消耗身体的能量,导致体力不济。
3.保持心态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调神养生的核心之一。
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情绪失控,而是要冷静分析问题,积极应对,从而保持心态的平衡。
4.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调神养生的基础。
中医养生调神
中医养生调神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其理念和方法在养生调神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中医养生强调平衡人体内外的阴阳、五行,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调神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中医养生调神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调节饮食习惯中医养生非常注重饮食的调节。
根据中医理论,饮食与人体的阴阳、五行相对应,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中医建议多吃新鲜、有机的食材,避免过多的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品。
同时,中医注重吃饭的时间和方法,提倡有规律地进食,细嚼慢咽,不过饱不过饥,以保持身体的充沛能量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调养情绪心态中医养生强调人的情绪和心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情绪不良会导致气血不畅、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调节情绪心态是调神的重要一环。
中医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减少压力和焦虑。
中医养生也注重心理调节的方法,如冥想、太极、气功等,有助于平衡身心,提升生活质量。
三、运动养生中医养生推崇运动作为调神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调理气血、舒缓压力,并且对调节情绪、改善睡眠也有积极的影响。
中医认为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气虚体质适合太极、瑜伽等柔和的运动,而阳虚体质适合跑步、打篮球等有氧运动。
无论何种运动方式,均需在适量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适得其反。
四、中药调养中医养生广泛应用草药调养身体,以达到调神的效果。
中药是利用自然草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制成的药物,具有独特的药效和作用。
中医根据个体情况,配制不同的中药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脏功能等。
例如,人参、黄芪等药材可补气养血,当归、川芎等药材可调经活血。
中药调养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有效。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医养生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休息都对身体调神有益。
此外,中医还推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熬夜等有害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沧龙养生法:明理调神
在儒教里,天是一位有意志的永远最高最大者。
儒教是受到天保佑。
天的定义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不同的方向往上看,直到无穷尽。
天无处不在,天是永远最大者。
《易经.系辞上》提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儒教角度可以理解,“是故《易》有太极”这一句话代表了有意志生命活力能量的天在按照道的法则中而产生活动,而道是与天的身体(无穷尽空间)共同依附存在,两者都是无穷尽的。
无穷尽空间产生活力动能且在道的法则作用中(可以理解为在道的怀胎里)而生出“太极”(“一”)(可以理解为混沌状态)。
道以无穷尽的方式存在于无穷尽的空间里,这无穷尽的空间依着道的法则运行,道和无穷尽空间是不能分开的。
道以无穷尽空间互相依存下,这个无穷尽空间里有着活力和动能,而通过在道的运行法则方式里产生出“一”,可以理解为道怀胎产生“道生一”。
而具有无穷能量的无穷尽空间在道的法则中运行且具有意志的整体就是儒教的天。
即是还没有“一”(没有混沌状态)以前的无穷尽空间就是原本的天。
这符合了“是故《易》有太极”反映了天的含义。
另一角度理解,即是现代科学观念就是宇宙本体加上宇宙本体外的无穷尽空间二合一且具有意志及活力和动能的一整体就是儒教的天。
而这种被道生出的“太极”(“一”),在道教里认为“一”生出一气为:盘古(盘古又称为盘古氏、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鸿钧老祖;更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而在其他宗教里,“一”就是耶教的耶和华,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印度教的梵天,及萨满教的长生天!
道教中的“道法自然”就是指道按照自自然然而然的规律和法则运行。
这里也同意!因而可以得出,儒教和道教是有着多处相通之处。
其中例如:天道。
可以理解为天是无限的身体(无穷尽空间),道是无穷尽的空间里的规律和法则。
天、道两者也是无穷尽而并存为一体(无穷尽的身体空间里有着无穷尽的规律和法则,而无穷尽的规律和法则的道并不是从数量上看,而是从影响性的无穷尽广阔度和深远度去看)。
而在儒教角度也视为一体:天。
天就是道(这点也符合老子对天和道的其中一种看法)!天、道两者所合成的一体天,成天道。
儒教资料提及:“中国古代的天道,就是天之道,上天之道。
而天或上天,就是儒教的至上神。
因此,天道,就是天或上天的处事方式。
由于天是世界的主宰,所以天的处事方式就是人处事方式的榜样。
”
天道产生运作,就是我们科学上所得到的一切万物产生的法规和来源。
从儒教和道教一致所得:一切万物的来源和源头都是来自于天!我们人类的源头也是来自于天!根源同一!所以,我们必需钦崇天,敬天!多谢天赐给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