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 养生防病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
• 秋天要“收气” • 早睡早起(与鸡鸣的时间相仿) • 情绪安定,借以舒缓三秋的肃杀之气 • 精神内守,使秋气得以平和 • 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通宣达理
如果违背了长气的道理会损伤心气,秋天就 会生病,适应“收气”的能力,阳气不 能在冬季潜藏,生腹泻病(完谷不化), 降低适应冬天的能力
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时气不同,相对于 我们来说应该有不同的作息时间来与 自然相适应
春三月(农历正,二,三月)
春天要“生气” • 晚睡早起 • 起床后披头散发,舒张形体,放宽步子,
到庭院里散步。 • 神智随着春天的生气而勃发 • 应该发生的事情不要扼杀,应当给予的不
要剥夺,应该增加的不要失去。
保养春天的生发之气,也是人体养生的必由 之路,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脏。
若春天的阳气不生,提供给夏天的阳气也 不会长,即出现虚寒证。
夏三月(农历四,五,六月)
夏天要“长气” • 晚睡早起 • 不要嫌恶白天太长太热,要心中无存忧郁,
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使体内的阳气向外 宣发)使腠理宣通,暑气疏泄
秋三月(农历七,八,九月)
冬三月(农历十,十一,十二月)
• 藏伏 • 早睡晚起,太阳升起时起床 • 思想情绪平静伏藏 • 避寒就温
• 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会损伤肾脏, 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病,阳气不能生长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解读】四气,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

调神,即调养精神。

大论,则说明了本篇内容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之四季养生,四气调神随笔④

《黄帝内经》之四季养生,四气调神随笔④

《黄帝内经》之四季养生,四气调神随笔④原创2022-12-16 10:35·美业一姐888四季养生体康健,四气调神是关键。

四气:指的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

调神,即调养精气神。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界的四时之气相通,必须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

精气神是人生命活动的主宰,所以人应当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并调养好精气神!春季:推陈出新,万物复苏,天地之间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

人应晚睡早起,保养生发之气。

相反,则损伤肝脏。

夏季:万物繁茂秀美,天气沉降,地气升腾,天地之气互相交融。

人应晚睡早起,精神饱满,通畅自如,保长养之气。

相反,则损伤心脏。

秋季:万物成熟,丰收之季。

天气劲急,地气清肃。

人应早睡早起,保持情绪安宁,不急不躁,保人体收敛之气。

相反,则损伤肺气。

冬季:万物蛰藏,生机潜伏。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人应早睡晚起,保人体闭藏之气。

相反,则损伤肾脏。

如果阴阳失调,逆四时之气,自然界则产生旱涝灾害,瘟疫丛生,霍乱遍地。

人体则患病不起,百病缠身!小女子总结:阴阳四时的变化,既是万物生长的由来,又是盛衰存亡的根本。

圣人不是等到生病之后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先预防。

同理,就像我们平时所讲:天晴修水路,遇事早为人一样,未雨绸缪,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愿世间百姓人人无疾病,事事遂心顺![祈祷][祈祷][祈祷]#2022生机大会#喜欢小妹的头条友友们,给小妹一个关注,一个点赞,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鼓励,小妹感激涕零,终将笔耕不辍,给你们带来更好的原创作品。

头条昵称:@美业一姐888。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是一部很重要的古代中医养生著作,其中有《四气调神大论》一篇,讲
述了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四气调神大论》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四时气”,“五脏形志”,“生气通天”和“治疗法则”。

首先,文章讲述了四时的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影响。

春季阳气生发,夏季阳气旺盛,秋
季阳气渐收,冬季阴气盛行。

各个季节对应的气候变化和健康调节方法都需掌握。

其次,文章介绍了五脏的形态和特点,还有它们与情志之间的联系。

肝主刚,心主神,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

同时,每个脏器都有个性化的情绪表现,这些情绪可以影响脏
器功能。

接着,文章讲述了生命的根源——气的来源和作用。

气分为精气和宗气,精气是人体
本源的物质,宗气是自然界中的元气。

它们通过呼吸、饮食、运动来互相转化。

气与神之
间也存在必然联系。

最后,文章阐述了医学的治疗法则,并提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这里的治
疗法则不仅适用于疾病治疗,也适用于日常养生和健康呵护。

总之,通过《四气调神大论》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掌握健康调节方法,进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四季养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中医西医都不好看病,因为人们习性不改。

有些女孩子,脸红,眼睛水汪汪肾气不好。

蒜,辣椒不入药。

蒜是走气的,入气走清窍,走小便,走眼睛。

辣椒是走味的,入血份的。

走浊窍,吃多了,口生疮,肛门疼。

肺收敛为主,宣发为辅。

春夏秋冬都可以泡脚。

补:是固摄的意思,固摄现有的气血如亡羊补牢。

习惯养成很重要。

心态养成很重要。

圣人是能掌控自己,控制全局。

四季养生注重气机和五脏神明春季养生春季常见病:一、痿厥(肌肉无力手脚冰冷)二、老病根(坏的东西也在生发)春天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好好的散步,让阳气慢慢的生发)春天吃粮食,夏天吃羹剂(解暑暖胃),最容易消化的。

秋天食酱剂,用发酵的东西助消化。

冬天食饮剂。

温酒驱寒,通经脉。

谷物,果类,肉类。

鱼虾类是发性,生发偏盛春天吃。

牛羊肉来自西北,年轻人不能多吃,秋冬天吃。

面:甘温入脾。

米:甘咸微凉,偏凉性,除烦渴,可煮粥。

药总是有偏性的。

核的收敛气机比皮类还要好。

菊花是走收敛收藏的,而一般的花都有宣散瘀结的作用。

果实一般有降气的作用。

放风筝:抒发肝气。

在无为中去做。

而不好的东西要主动避免。

夏季养生夏至一阴生,结果是由于阴气造成的。

夜卧早起,情志上不能憋着。

皮大于毛,所以人的收敛大于宣发。

得皮肤病的原因:一、情志上过度焦虑,想事情钻牛角尖。

二、空调房。

三、夏天冷饮。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恰恰要吃温热的东西。

萝卜清凉顺气,夏天配合羹剂。

上床萝卜下床姜晚上吃个大萝卜。

秋季养生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养收敛,忤逆之则飧泄。

秋天酱食。

小便数而欠,为肺气虚。

冬季养生(上文件损坏)冬天重视酒剂(米酒)冬至一阳生(夜是最长的)冬天喝酒不烫的话容易有问题。

一阳生,天气会更冷,天地之机的收敛更强。

少阳生,厥阴强。

节气转换,要平安转换。

旧立伤骨,旧劳伤肝。

宁可蹲下不弯腰。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如何四季养生,《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节选)一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万物欣欣向荣。

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

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

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所以一切植物都已开花结实。

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

这就是与夏季相适应的保护长养之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

这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一般起居时间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

黄帝内经全文完整版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全文完整版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全文完整版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翻译《黄帝内经》中讲到“四气调神大论”: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的生化特点;调,调理、调摄;神,指精神情志活动。

主要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以调摄精神情志,保持机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春季三月,万物复苏,自然界欣欣向荣。

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环境,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起床后到庭院里散步,披散开头发,穿着宽松的衣物,不要使身体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承受春天万物的生发而舒畅活泼,充满生机。

对待事物,也要顺应此时的生长之性,不应该抑制其生发。

这正是顺应“春生”的养生法则。

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则会伤及肝脏,以致夏天容易发生寒性病变,出现阳气不足的病症。

夏季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相互交汇,自然界一片繁荣秀丽。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

这样能够使阳气充分宣泄。

这正是顺应夏季的养生法则。

如果违背了这种法则,就会损伤心脏,以致秋天易发疟疾,减少了供养秋天的精气,致使冬季也较易生病。

秋季三月,秋高气爽,暑湿消失,自然界丰收平定。

此时,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起居上,人们应早睡早起,大体以与鸡活动的时间一致为宜。

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平静,以缓解秋凉对人体的伤害;内敛神气而不外泄,可保持平定,有助于肺的清肃。

这就是秋季的养生法则。

如果违背,则会对肺脏有损伤,以致冬天容易发生完谷不化所致的泄泻,从而减少了供给冬天贮藏的精气。

冬季三月,水冷成冰,地寒而裂,自然界草木凋零,万物伏藏。

这时人们要减少活动,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要早睡晚起,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再起床,才能避免寒气侵袭。

精神情绪要保持平静,同时还应当躲避寒气,注意保暖,不要轻易使皮肤开泄而出汗,以免阳气散失。

这就是冬季的养生方法。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伤害肾脏,以致春天会发生痿病和厥病,而且供给春天的生发之精气就减少了。

1.2四气调神大论

1.2四气调神大论

1.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景象。马莳注: 1.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景象。马莳注:“阳 闭藏 气已伏,万物潜藏,故气象谓之闭藏。 气已伏,万物潜藏,故气象谓之闭藏。” 2.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志内藏, 2.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志内藏, 使志若伏若匿 安静自若,得意之情不表露于外。 安静自若,得意之情不表露于外。 3.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3.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频繁,屡次。即勿多动 无泄皮肤 频繁,屡次。 汗出,而频繁耗伤阳气。 汗出,而频繁耗伤阳气。 4.痿厥:即痿病,主症为四肢软弱、无力运动, 4.痿厥:即痿病,主症为四肢软弱、无力运动,可伴 痿厥 四末不温。 四末不温。
现象: 现象:容平 自 然 界 特点: 特点:收
起居调节:早卧早起, 起居调节: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 养生方法 三 月 失养后果
神形调摄: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神形调摄: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
直接损害:伤肺 直接损害: 间接损害:奉藏者少, 间接损害:奉藏者少,冬为飧泄

点:起居、行为、精神、意志应与秋天的收敛 起居、行为、精神、 之气保持一致
自然界
现象: 现象:闭藏 特点: 特点:藏 起居调节:早卧晚起, 起居调节: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神形调摄: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无泄皮肤 神形调摄: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无泄皮肤 直接损害:伤肾 直接损害:
养生方法
冬 三 月
失养后果
间接损害:奉生者少, 间接损害:奉生者少,春为痿厥

点:起居、行为、精神、意志应与冬天的闭藏 起居、行为、精神、 之气保持一致
《内经》从“上医医国”出发,谓治病与治国的道理相 内经》 上医医国”出发, 皆须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优于病后施治, 内经》 同,皆须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优于病后施治,是《内经》 养生学的主旨。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优势, 养生学的主旨。“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优势,预防为主 的思想贯穿于数千年的防治实践之中。 的思想贯穿于数千年的防治实践之中。 另外,《内经》他篇所提出的“治未病”除未病先防含 另外, 内经》他篇所提出的“治未病” 义之外,还有既病防变、早期治疗的内涵。 素问· 义之外,还有既病防变、早期治疗的内涵。如《素问·剌热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剌之, ……病虽未发 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剌之, 名曰治未病也。 灵枢·逆顺篇》 上工治未病, 名曰治未病也。”《灵枢·逆顺篇》:“上工治未病,不治 已病。 灵枢·八正神明论》 上工救其萌芽…… ……下工 已病。”《灵枢·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 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中医养生思想

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中医养生思想

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中医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典,记载着中医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气”调节人体机能保持健康。

《黄帝内经》提出,人体具有四气,即阴阳气、内外气、上下气,它们共同调节着人体机能的平衡,只有维持四气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二、关注饮食作息,修身养性。

《黄帝内经》强调,要养生保健,必须关注饮食作息,要求饮食简单清淡,配以合理的体力劳动,对于自身道德修养,要求节制言行,用自身行为配合调节机能。

三、阴顽症辨治原则。

《黄帝内经》指出,阴顽症要从机能出发,通过辩证判断病因,用药疗法综合治疗,根据病机状态分渐进式处理,旨在达到调节四气的目的。

四、行气活血。

《黄帝内经》指出,动活血气,活血化瘀,以祛风散寒、和痹活血、活血活络为主,以活血理气,以理气调经为主,提出了按病实施的治疗策略。

[徐文兵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

[徐文兵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

[徐文兵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篇一:[四气调神大论]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一、具体叙述了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

而适应气候变化,是养生方法中的重要关键。

二、指出了违反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春三月,此谓发陈①。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②。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篇二:[四气调神大论]读《黄帝内经》,学养肺抗霾“养肺之道”《灵枢经卫气篇》:“重寒伤肺。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篇》:“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想要肺部安宁,首先要遵循养生之道,起居有常。

人有七情六欲,呼吸出入不定,肺就不清;想要肺清纯,还要调理好呼吸。

呼吸调理好才不会患病。

养肺小窍门之一:起居有常,情绪开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可见,早睡早起、起居有常,这个背离现代生活节奏的祖训,对护肺、养肺的重要。

《黄帝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导致疾病的主因。

所谓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心情开朗。

养肺小窍门之二:调息。

《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一种呼吸的方法,叫闭气法;就是闭住呼吸,叫闭气不息七遍。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未病先防,预防疾病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未病先防,预防疾病

黄帝内经养⽣智慧解密:未病先防,预防疾病黄帝内经养⽣智慧解密未病先防,预防疾病是故圣⼈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犹渴⽽穿井,⽃⽽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调神⼤论》)本条原⽂是说,疾病的关键是预防重于治疗,所以⾼明的医⽣“上⼯”“上医”“良医”他们不主张治疗已病,却⾮常重视预防未病,这就如同治理国家⼀样,不要等到出了动乱再去治理,⽽是在动乱之前就考虑防备,预防重于治理。

所以,假如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动乱之后才去平定,这就好像是⼝渴了才去掘井,发⽣战争之后才去铸造兵器,那就太晚,太迟了!“治未病”是《内经》提出的防病养⽣谋略,后世多有发挥,其既是养⽣保健的原则,亦是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介绍“治未病”的内涵与应⽤:1.“治未病”的内涵《内经》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后世对此多有发挥,⽬前⼀般认为“治未病”应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与“瘥后防复”三个⽅⾯,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养⽣保健的真谛。

⾸先,“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患病之前采⽤预防的⽅法从⽽避免疾病的发⽣,适⽤于未病的健康⼈群与亚健康状态的⼈群。

包括祛除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主动养⽣、锻炼⾝体。

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包括环境因素、⼯作压⼒、⼈际关系、家庭或社会负担等,内因包括⾃⾝抗病能⼒、健康意识、不良⽣活⽅式、感情挫折等。

增强健康意识,积极⾏动,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作,可以提⾼机体抗病能⼒,防⽌病邪侵袭。

其次,“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当机体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时,要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防⽌疾病转变殃及其他未病脏腑或危及⽣命。

《黄帝⼋⼗⼀难经》即《难经》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故先实其脾,⽆令得受肝之邪,故⽈治未病焉。

”未病早防为上策,已病早治为中策,以败为戒为下策。

因此,东汉史学家荀悦《申鉴杂⾔》说:“先其未然谓之防,发⽽⽌之谓之救,⾏⽽责之谓之戒。

养生-四气调神

养生-四气调神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图)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

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

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今年春天发过一春季养生贴,就是来自黄帝内经的。

黄帝内经对人体技能和养生之道的阐述,精确入微,字字珠玑。

可惜文字古涩,即使直译成白话文,如果不加注释,仍是极难读懂。

内经第二篇就人体如何应四季的变化来调神养生,做了很精辟的叙说,极力推荐大家一读。

现在正值夏天最热的时候,很多人热的心烦气躁,巴不得钻进冷气房吹个凉快。

却不知道夏天是阳气生而长(zhang3声)极的季节,人要顺应夏天,不要厌烦烈日,要让自己的志意放宽,阳气才得以长极而外泄。

夏季是养阳的季节,不把阳养好,秋冬再怎么进补都无济于事了。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此篇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阳上升,发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言天地万物一于生发。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欲阳气升发同于春气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予,与同。

恐伤天地之各,故亦顺时而为政也。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天道发生,人事应之,故曰应。

是之谓养其生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长,上声。

逆,谓反其升发之令也。

肝象木,王于春,肝气既伤,则夏火为木之子,无以受气,故病生于夏而为寒变。

四时之气,春生夏长。

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于夏长之令也。

解释一下,万物的阳气遵循着春生夏长(zhang),秋收冬藏的规则。

人体的阴阳自然也不例外。

春天的三个月,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人要顺应天地万物,晚睡早起,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一起发出来,早上在庭院里宽缓地散步,以运动生阳之气;头发披下来,行动要和缓,头发披下来,是疏通肝木之气,肝属木,是春的脏象,肝木的性质就是要疏达,不能郁结。

春是生的季节,人顺应天地的法则,对天地万物要采取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的态度,因而君子不杀刚苏醒的幼虫,不折刚长出来的嫩芽。

以上就是顺应春气,养生之道。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智慧)9944">[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則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春天的三月,是草木发芽、枝叶舒展的季节。

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一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人应当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时解开头发,伸展伸展腰体,用以使情志宣发舒畅开来。

天地使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扼杀,赋予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权利一定不要去剥夺,勉励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行为一定不要去破坏。

这乃是顺应春气、养护人体生机的法则。

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因为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春天生机不旺、以致供给身体在夏天茂长时所需的正气缺少的缘故。

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

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

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

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

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

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是一部古代中医的宝典,它讨论了自然环境、天地运行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这部书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中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中医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其中“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象变化,而“调神”则强调人体心灵的调整。

书中将自然界与人体相联系,说明每个季节的自然气息会影响人们的神、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

例如,在春季人体活动量应当相应增加,以适应春季气候的变化,预防一些积习难除的疾病。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提出了中医调理身体健康的方法。

在中医里,治疗疾病不仅是医治病症,更重要的是改变整个身体环境,恢复身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中医强调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在《四气调神大论》中,作者提出了如何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调节等方式来调整身体,预防疾病和提高免疫能力。

通过读这本书,我也明白了“治未病”的理念,预防重于治疗的道理。

总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是中医的经典之一,它常被视
为中医养生、调理身心的指南。

阅读它,让我更好地认识到了人体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医对于身体健康的预防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健康地生活。

养生之道之四气调神

养生之道之四气调神

养生之道之四气调神
养生之道,遵循四时之气。

四时之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节不同,养生调理不同。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时节养生应该夜卧早起,经常在庭院里散步,穿宽大的衣服,舒缓身体神志,以顺应此时节生发之气。

夏天,万物茂盛的季节,这个时节养生应该夜卧早起,保持心情舒畅,容光焕发。

感受夏热,能出汗保持皮肤畅通,使阳气能宣泄于外,以顺应夏长之气。

秋天,万物结实的季节,这个时节养生应该早睡早起,心气平稳,不急不躁,保持自己的精气神,以顺应秋收之气。

冬天,万物枯萎的季节,这个时节养生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再起床,多穿衣物,注意保暖,不剧烈运动不出汗,保持阳气,以顺应冬藏之气。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养生之道,因此,俗话说的“早睡早起身体好”也不是全对的啊,要分季节的。

违背节气,就容易生病,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四气调神的养生方法

四气调神的养生方法

四气调神的养生方法
四气调神,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概念。

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能量,调神是指通过调节气来使精神状态保持稳定,达到调节身心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四气调神的养生方法。

一、调节呼吸
调节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调节气的方法。

人们应该保持自然呼吸,呼吸要深、缓、均匀。

可以进行深呼吸训练,练习较长时间后有助于清除体内垃圾,使身体更加健康。

二、运动
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瑜伽、太极拳等,都可以调节气,使人体内的气流通畅,精神状态更加健康。

三、饮食
饮食也是调节气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保证身体健康,还可以调节情绪。

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控制摄入脂肪和糖分的量,不能吃太多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四、精神调节
精神调节是四气调神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应该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疲劳、压力等不良情绪,黄帝内经说“乐、怒、哀、思、悲、恐、惊、痛”为病之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尽可能避免烦恼忧愁的情绪,开阔自己的心胸,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气调神养生法重要养生法则

四气调神养生法重要养生法则

四气调神养生法重要养生法则
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养生越来越看重,并且积极的了解一些养生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

养生是贯穿我们生活的,积极进行养生对人体有益。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四气调神养生法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养生理论,认为四季气息不同,顺应季节气息进行人体的调节。

首先是春季,春季万物复苏,万物都焕发着生机。

在这一季节,必须要顺应春季的生气,不要扼杀和剥夺生机。

因此,在这个季节,早睡早起,经常进行舒展和锻炼,能够养护人体的生机。

如果在这一时机违背了春器,会伤害到肝气,并且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气,到了夏季还容易由于身体虚寒而患病。

夏季的气息是比较早热的,但是如果春气的调节已经做好,那么大多不会对夏季的炎热感到厌倦。

还有,夏季的时候人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心境自然凉。

并且良好的心态能够让体内的阳气得到宣泄,保护体内旺盛生长的机能。

夏气调神对人体的益处非常的大,强健身体的好时机。

顺应秋气,要求人们早睡早起,情志安定平静,可以将夏季宣泄阳气进行收敛。

秋季人体的氧气可以缓冲肃杀之气对人体的营养,保护肺气。

秋气可以养护人体,帮助冬季远离寒冷。

冬季调神要注意远
离严寒之地,注意保暖,但是又不要让身体因为太热而出汗,否则会导致四肢冰冷。

万物万事讲究阴阳变化、调和,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养生贯穿每一天、每一月、每一个季节,只有运用四气进行调神养生,才能够保持人体健康。

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提高身体机能,让人能够更好的适应四季,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四气调神读后感

四气调神读后感

四气调神读后感【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

中医养生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在历代名家的阐述下不断完善。

其中,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养生指导。

本文将围绕《四气调神论》的内容,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养生原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四气调神论的主要内容概述】《四气调神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生活习惯、保健身体。

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调神则是调整心态、保持精神愉悦。

文章强调,顺应四季变化,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是养生的关键。

【对四气调神论的理解与应用】1.春季养生:春季气温渐暖,万物复苏。

此时养生应注重保持肝脏功能,避免情绪波动,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户外活动,以促进新陈代谢。

2.夏季养生:夏季气温升高,人心易烦躁。

此时养生应注重保养心脏,避免过度劳累,多吃清淡食物,注重防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秋季养生:秋季气温逐渐转凉,万物收敛。

此时养生应注重保持肺脏功能,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避免过度悲伤,增加锻炼,增强免疫力。

4.冬季养生:冬季气温严寒,人体内阳气收敛。

此时养生应注重保养肾脏,多吃温热食物,注重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读后感悟与启示】阅读《四气调神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养生不仅仅是吃什么、做什么运动,更是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根据四季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态,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此外,文章还启示我们要注重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在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发生。

【总结】《四气调神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四季养生方法。

我们要顺应四季变化,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实现长寿健康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调神养生防病
*导读:常说,药补不如食疗,食疗不如神养,可见养神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养神呢?四气调神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四气调神的具体内容。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中《素问》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 一是春季调神。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说,在春天的三个月
里,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

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