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设计方案书说明文本书_毕业论文
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前言一、概述山西XX集团阳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XX镇XX村附近,隶属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辖,系股份制煤炭企业。
XX煤矿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矿区西北部、XX县勘探区南部,井田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XX县勘探区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的一部分。
本矿始建于1968年,原为XX县XX乡办煤矿,1991年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联办煤矿,1994年根据中央精神,总政撤出将矿井移交地方管理,现为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经营,原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8、9、15号三层煤,井田面积9.8929km2,该矿原属“一矿多井”型矿井,原有3对生产井,核定生产能力共540kt/a,其中一坑在井田北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90kt/a,该井现已关闭报废;二坑在井田西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150kt/a,原开采15号煤;三坑在井田东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300kt/a,原开采15号煤层。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45号文下发了《关于阳泉市XX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XX煤矿为资源整合矿井,由原XX煤矿一坑、二坑、三坑和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生产能力900kt/a。
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于2006年11月提交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945号文《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批准地质报告。
2007年XX集团委托国辰公司编制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于2007年11月2日以晋煤办基发[2007]1766号文《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矿井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XX集团委托国辰公司编制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瓦斯抽放初步设计》,阳泉市煤炭工业局以阳煤政发[2007]87号《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瓦斯抽放初步设计的批复》。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9号文《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和古交市梭峪乡李家沟煤矿进行资源重组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0kt/a。
为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委托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矿井初步设计的编制,在此基础上,为了安全、优质、快速、有计划地合理组织矿井建设,特编制《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编制依据:1.《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及附件、图纸,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规发[2010]206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2.《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行发[2010]48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3. 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并煤安发[2008]17号文关于对清徐县马峪新兴煤矿等44对矿井2007年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第二批)的批复;4.《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及附件、图纸,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太原监察分局并煤监字【2010】128号文《关于对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6.山西省《煤矿建设安全规定》(2009年版);7.《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二)设计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行业“规程”、“规范”,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中心,尽量简化生产环节,充分依托该煤矿的技术及设备力量。
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前言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XX重组办发[2009]20号”《关于XX市XX市城区、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同意山西XX无烟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已关闭)整合为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前原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XX市城区XX五门联办煤矿改制而成,位于矿区中部,始建于1983年,于1984年投产,批准井田面积1.1164km2,批准开采煤层为3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万t/a;原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3321Km2, 批准开采3号煤层,于1983年建井,1985年投产,生产能力9万t/a,现已关闭;原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9734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于1984年建井,1985年投产,生产能力9万t/a。
2009年11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公司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XX,批准该公司开采3#—15#煤层,井田面积为7.4176km2,开采深度标高775m~640m,生产规模60万t/a。
为尽快使矿井投入正常生产,产生经济效益,保证矿井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就业问题,依据省煤炭工业厅【2010】1596号文对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井田内的3号煤层达到勘探程度,并按省煤炭厅XX办基发【2009】83号文的精神,应矿方委托,我院编制《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设计委托书。
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XX)。
3、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XX重组办发【2009】20号“关于XX市城区、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4、XX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立项设计方案说明文本
前言一、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的核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后矿名及隶属关系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批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的单保矿井。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 (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企业名称变为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金晖煤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为资源整合矿井,晋煤整合办核[2006]70号文批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方山县大武镇下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t/a)和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批准生产能力为30万t/a 。
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3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规字[2007]240号文批复。
我公司于2007年6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363号文批复。
我公司于2007年7月编制了《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经吕梁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以吕煤监监字[2007]143号文批复。
2007年7月30日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经字[2007]501号对方山县山西凯川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项目开工报告进行了批复。
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5号煤层,井田面积3.621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1、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2、2009年11月26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1400002009111220045101号《采矿许可证》;3、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5月编制的《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0号《关于吕梁市方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5、山西省工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176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6、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7、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668号文《关于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8、矿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调研资料。
(整理)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前言一、概述山西XX集团阳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XX镇XX村附近,隶属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辖,系股份制煤炭企业。
XX煤矿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矿区西北部、XX县勘探区南部,井田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XX县勘探区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的一部分。
本矿始建于1968年,原为XX县XX乡办煤矿,1991年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联办煤矿,1994年根据中央精神,总政撤出将矿井移交地方管理,现为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经营,原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8、9、15号三层煤,井田面积9.8929km2,该矿原属“一矿多井”型矿井,原有3对生产井,核定生产能力共540kt/a,其中一坑在井田北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90kt/a,该井现已关闭报废;二坑在井田西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150kt/a,原开采15号煤;三坑在井田东部开采,核定生产能力为300kt/a,原开采15号煤层。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45号文下发了《关于阳泉市XX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XX煤矿为资源整合矿井,由原XX煤矿一坑、二坑、三坑和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生产能力900kt/a。
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于2006年11月提交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945号文《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批准地质报告。
2007年XX集团委托国辰公司编制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于2007年11月2日以晋煤办基发[2007]1766号文《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矿井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XX集团委托国辰公司编制了《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瓦斯抽放初步设计》,阳泉市煤炭工业局以阳煤政发[2007]87号《关于山西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煤矿瓦斯抽放初步设计的批复》。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毕设论文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前言一、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的核准文件,参与资源整合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资源整合后矿名及隶属关系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210kt/a提升至450kt/a,矿区面积不发生变化,井田面积1.244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行政区划属泽州县下村镇管辖。
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属于山西泽州天泰煤业股份公司。
2012年7月16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3330,生产规模为450kt/a,矿区面积为1.2435km2,批采3号煤层。
2010年,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188号文对该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分局晋煤监局字【2010】66号文对《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进行了批复。
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599号对《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进行了批复。
开工建设后,由于新增轨道大巷布置、首采区工作面布置及矿井轨道暗斜井辅助运输方式等原因,该矿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II)》。
2011年5月,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便字【2011】254号文对该初步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
为了进一步优化回风立井、工作面布置等,我院受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山西泽州天泰和瑞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II)变更说明》。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一、项目概况2009年9月10日,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的批复意见,同意XX市上报的XX 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根据该整合方案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3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5.6489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批准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
兼并重组整合的矿井名称为:XX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和XX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企业。
根据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XXXX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投资。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和XX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10]83号,该矿井需进行初步设计,以满足矿井建设的需要。
因此,该公司委托我院进行矿井初步设计,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并编制了《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二、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一)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14000020091112220046789)。
(二)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对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到批复意见。
(三)XX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编制的《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四)XX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规发【2010】178号关于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编制的《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抽放设计》(六)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件。
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
前言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9号文《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和古交市梭峪乡李家沟煤矿进行资源重组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0kt/a。
为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委托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矿井初步设计的编制,在此基础上,为了安全、优质、快速、有计划地合理组织矿井建设,特编制《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编制依据:1.《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及附件、图纸,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规发[2010]206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2.《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行发[2010]48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3. 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并煤安发[2008]17号文关于对清徐县马峪新兴煤矿等44对矿井2007年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第二批)的批复;4.《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及附件、图纸,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太原监察分局并煤监字【2010】128号文《关于对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6.山西省《煤矿建设安全规定》(2009年版);7.《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二)设计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行业“规程”、“规范”,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中心,尽量简化生产环节,充分依托该煤矿的技术及设备力量。
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大学论文
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言一、概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部的芹池乡境内,距阳城县城约22km,隶属于阳城县煤炭运销公司,行政区划归阳城县芹池镇管辖。
晋(城)—韩(城)公路从井田西缘经过,经此公路往西可达沁水、侯马等地,与南同蒲铁路相接;往南可达阳城、晋城,与太焦铁路相接。
侯月铁路在井田东约15km处通过,经此铁路既可与太焦铁路和南同蒲铁路相通,也可直达阳城电厂。
2006年1月我院编制完成《山西省阳城县侯甲煤矿初步设计》(0.30Mt/a),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06]39号文件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准该矿建设规模为0.30Mt/a ,采用3个立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炮采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同年,晋城煤监分局以晋煤监局字[2006]第11号文件对基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
目前该矿按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井筒和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并购置了部分机电设备。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关于晋城市阳城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重组整合后,该矿批准生产能力提升为0.90Mt/a。
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6),批准开采3、15号煤层,批准生产能力0.90 Mt/a,批准井田面积3.6381km2。
2009年8月,我院受业主委托编制《山西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修改初步设计》(0.90Mt/a),我院接受委托后派员赴现场调查研究,搜集、了解相关设计资料,并实地踏勘。
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提出矿井建设的意向性方案并与矿方领导及有关部门讨论,交换意见,取得共识,于2009年10月编制完成了《山西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修改初步设计》(0.90Mt/a)。
2009年11月18日,阳城煤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侯甲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初步设计和90万吨抽放初步设计进行了初审,2010年3月,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设计进行了审查,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精品文档267页
煤业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言一、概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部的芹池乡境内,距阳城县城约22km,隶属于阳城县煤炭运销公司,行政区划归阳城县芹池镇管辖。
晋(城)—韩(城)公路从井田西缘经过,经此公路往西可达沁水、侯马等地,与南同蒲铁路相接;往南可达阳城、晋城,与太焦铁路相接。
侯月铁路在井田东约15km处通过,经此铁路既可与太焦铁路和南同蒲铁路相通,也可直达阳城电厂。
2019年1月我院编制完成《山西省阳城县侯甲煤矿初步设计》(0.30Mt/a),晋城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9]39号文件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准该矿建设规模为0.30Mt/a ,采用3个立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炮采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同年,晋城煤监分局以晋煤监局字[2019]第11号文件对基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
目前该矿按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井筒和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并购置了部分机电设备。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关于晋城市阳城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重组整合后,该矿批准生产能力提升为0.90Mt/a。
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194536),批准开采3、15号煤层,批准生产能力0.90 Mt/a,批准井田面积3.6381km2。
2009年8月,我院受业主委托编制《山西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修改初步设计》(0.90Mt/a),我院接受委托后派员赴现场调查研究,搜集、了解相关设计资料,并实地踏勘。
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提出矿井建设的意向性方案并与矿方领导及有关部门讨论,交换意见,取得共识,于2009年10月编制完成了《山西阳城侯甲煤业有限公司修改初步设计》(0.90Mt/a)。
2009年11月18日,阳城煤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侯甲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初步设计和90万吨抽放初步设计进行了初审,2019年3月,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设计进行了审查,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言一、简况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文《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地批复》批准地由原山西朔州大恒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朔州嘉强煤业有限公司、朔州市白土窑煤矿三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地.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龙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管辖.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0月核发证号为C1400002009101220038687《采矿许可证》,井田面积6.9097km2.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180万t/a.被整合地大恒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2006年3月17日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核[2006]19号文“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地核准意见”,由朔州市平鲁区歇马关煤矿和朔州市平鲁区小岭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朔州大恒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45万t/a,井田面积3.7309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属证件齐全地基建矿井.朔州市白土窑煤矿是上一次资源整合单独保留地市营煤矿,企业性质国有企业,井田面积 1.5728km2,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7]115号文批准该矿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建设规模为60万t/a.山西朔州嘉强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晋煤整合办核[2006]19号文由朔州市平鲁区小芦家窑煤矿和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白土窑煤矿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朔州嘉强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6061km2,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30万t/a.龙矿大恒煤业根据省政府有关兼并重组整合文件要求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地依据1.《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地安排意见》(晋煤办基发[2009]83号);2.2009年10月14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地《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2009101220038687);3.《关于朔州市平鲁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地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36号);4.2009年11月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提交地《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5.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435号“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地批复》”;6.设计委托书;7.国家颁发地相关地规程、规范及行业技术政策;8.矿方提供地有关资料.三、设计地指导思想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充分利用矿井现有设施及设备,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地原则进行设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布置以采、掘、运为中心地各主要生产环节,力求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有提能潜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煤矿设计和生产地先进经验,采用新设备、应用新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工作面单产,实现集中生产,将矿井建设成高产高效地现代化矿井.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三废”治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锅炉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四、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地特点1.本次设计既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又要增加必要地工程和设施为矿井地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2.井下巷道基本沿煤层布置,这样可以做到投资省、见效快,有利于进一步探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条件.3.采煤工艺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采煤工作面设备配套尽量重型化,这样既可保证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又能适应多变地煤层结构和地质构造.4.从井下到地面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连续运输形式,为实现自动化控制创造了条件,辅助运输采用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运输.5.充分利用现有井巷工程、地面设施和机电设备.五、设计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8Mt/a;2.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91.8Mt,设计可采储量67.87Mt,矿井服务年限26.9a;3.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长度9298m,掘进体积135624m3;4.工业建筑物总体积46734.86m3,其中新增工业建筑物体积45881m3,利用原有工业建筑物体积853m3,新增栈桥总长度57m;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20097m2,总体积227265.4m3,均为新增建筑物;5.矿井在籍人数:709人;6.原煤生产效率: 12t/工;7.矿井及洗煤厂建设工程总资金共计87074.07万元.矿井建设工程总资金61601.2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85.29万元.新增建设工程造价(动态)56066.38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1170.06万元,土建工程8290.45万元,机电设备购置11866.44万元,安装工程3897.08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包括资源价款)14915.73万元,工程预备费3509.78万元,建设期利息2416.84万元.已完建设工程造价4049.56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502.31万元,土建工程398.34万元,机电设备购置1381.07万元,安装工程556.64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211.20万元.洗煤厂建设工程总资金25472.84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439.27万元,建设工程造价(动态)25033.5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3228.59万元,机电设备购置6256.88万元,安装工程2294.84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1446.06万元,工程预备费1393.58万元,建设期利息413.62万元.8.矿井吨煤投资:342.23元;9.建设工期:29个月;10.原煤吨煤成本:164.88元;11.投资回收期:6.10a.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1.8Mt/a)与上次资源整合初步设计(45万t/a)变更对照见表0-1.初步设计变更对照表初步设计变更内容初步设计变更内容六、存在地主要问题及建议1.本矿在4-1、4-2、9-1、9-2煤层中均分布有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是一大隐患,矿井生产要加强采空区探放水工作,防止造成水害事故.2.F1断层西侧煤层位于奥灰岩溶水水位之下,需加强断层地导水性探测工作,防止造成水害.3.建议申请开采8号煤层采矿权.4.本井田南北方向断层较发育,为保证综采工作面地合理布置及正常开采,必须对一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查明断层落差及导水性.第一章井田自然简况及周边煤矿和小窑现状第一节井田自然简况一、交通位置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之东南20km处陶村乡铁佐沟村一带,行政区划分属平鲁区陶村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11″—112°30′54″,北纬39°26′06″—39°28′11″.该矿西北距井坪镇20km,有村间公路可通过S206公路至朔州市,南直距朔城区20km,沿平鲁—朔州公路向南约10公里,主井工业场地通过S214公路可至朔州市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及北同薄铁路线神头站相衔接,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交通位置见图1-1-1.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呈中山丘陵地貌,地表大部为黄土覆盖.谷中有少量基岩出露,井田内黄土冲沟发育,相间分布有黄土梁峁,地形比较复杂.井田总地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为东北部山梁上,标高1325.0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西南部冲沟中,标高1165.0m,最大相对高差160.0m.三、河流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排泄,向西南流出井田汇入马关河.马关河在大平易乡东汇入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四、气象及地震情况井田位于晋北高寒地带,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秋天气凉爽,春季则多风沙,属典型地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32.0℃.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8.0℃.平均年降水量462mm,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地67-75%以上.年蒸发量2080-2516mm之间,平均2351mm左右.全年无霜期100—120天.霜冻结冰期为10月下旬到次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1.50m.本区风沙大,八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7.2m/s)约25天.风沙日在290天以上,且多集中在冬春季节.风向以西北风最多,最高风速可达21m/s以上.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烈度属7度区.第二节周边煤矿和小窑兼并重组整合井田周边分布有3座生产煤矿和4座关闭矿井,生产煤矿分别为北侧地兴陶煤矿,西侧地芦家窑煤矿和南侧地杨涧煤矿.4座关闭矿井均位于井田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麻地湾煤矿、大咀沟煤矿、铁佐沟煤矿和白陶煤矿.相邻关系详见图1-2-1.现将各相邻煤矿基本情况简述如下:一、兴陶煤矿位于整合井田北侧,井田面积 2.0153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采用斜井开拓,矿井核定生产能力60万t/a,现开采4号煤层,采煤方法为壁式炮采,井下涌水量500m3/d,为低瓦斯矿井.根据本次重组整合方案,该矿与相邻地洪泉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整合后地煤矿名称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兴陶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井田面积4.25km2,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150万t/a,采空区距本矿300m,对本矿煤层开采无影响.二、芦家窑煤矿位于整合井田西侧,根据本次重组整合方案,该矿批准为单独保留矿井,该矿井田面积为8.5827km2,批准开采4、8、9、11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t/a,属基建矿井.采用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长壁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井下瓦斯相对涌出量0.92m3/t,绝对涌出量为0.90m3/min,为低瓦斯矿井.现开采4-1号煤层,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为30 m3/h,该矿分布地采空区相距本矿井田边界约500m,对本矿煤层开采无影响.三、杨涧煤矿朔州市朔城区杨涧煤矿属朔城区地方国营煤矿.位于整合井田南侧,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相邻杨涧煤矿开采情况对本井田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整个矿井涌水量不大,4号煤层矿井涌水量700m3/d,雨季最大约900m3/d;9号煤层矿井涌水量300m3/d,雨季最大约500m3/d,每天排水5—8h.四、麻地湾煤矿、大咀沟煤矿、铁佐沟煤矿、白陶煤矿麻地湾煤矿、大咀沟煤矿、铁佐沟煤矿、白陶煤矿位于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东部,其煤层底板等高线均高于本井田,上述四矿均属村办小煤矿,曾开采4号等煤层,开拓方式为斜井,矿井生产能力6-9万t/a.已于2005年前先后关闭,具体开采情况不详.上述四矿开采中形成地采空区积水、积气是本矿开采中地主要隐患之一,本矿开采中一定要搞好探、放水工作,防止透水事故发生.第二章兼并重组整合地条件第一节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1、2006年8月4日-2006年9月12日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为原嘉强煤矿,施工有2个钻孔(ZK1、ZK2号钻孔),钻探总进尺为496.88m.提交了《山西朔州嘉强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地质报告》朔州市煤炭工业局以朔煤发[2006]19号批复该报告.2、2006年5月—2006年10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在井田北部原大恒煤矿井田内施工有4个钻孔(补1、补2、补3、补4号钻孔),总进尺为1027.79m,提交了《山西朔州大恒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山西省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296号文批复该报告.3、2007年10月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公司编制了《山西省朔州市白土窑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8]385号批复该报告.4、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编制地《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435号文批复该报告.二、矿井地质1、地层井田内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局部见基岩出露.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对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含煤岩系基底,埋于井田深部,X1号钻孔揭露本组厚度272.25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在井田内无出露,根据钻孔资料,本溪组厚度为22.0-43.32m,平均31.78m.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据钻孔揭露,本组厚度75.75—113.57m,平均厚91.02m.主要由砂质泥岩、泥岩和9层煤层组成,其中4-1、4-2、8、9-1、9-2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11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10、12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井田内含煤地层之一,中下部发育1—3层薄煤层,分别为1、2、3号煤层,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主要为灰黄色及淡黄色厚层状中粗砂岩与青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本组厚度70.00—132.50m,平均98.87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本组岩性主要由紫红、黄绿、淡绿色泥岩、砂质泥岩,黄绿、淡黄色中、粗粒砂岩组成,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资料,最大残留厚度约120m左右.(7)上第三系上新统(N2)厚度0-20.00m,平均 5.00m棕红色亚粘土,砂质粘土,含多层钙质结核.(8)第四系上更新统(Q3)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层,广泛分布于井田各处.厚度0m—90.00m,平均37.00m左右.2、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山西组.(1)太原组(C3t)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含4-1号、4-2号、8号、9-1号、9-2号、11号6层可采煤层及10号、12号两层不可采煤层.(2)山西组(P1s)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其中下部发育3层薄煤层,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含煤性较差.3、井田构造本井田位于区域构造宁武向斜北段东翼,受次一级构造影响,本井田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向斜轴位于井田西南部,轴向北北西,井田大部属于向斜东翼.东翼地层北部较缓,倾角3°左右,南部稍陡,倾角4-6°,西翼倾角约3°左右;另外,本井田共发育7条断层,现叙述如下:(1)F1断层:位于井田中部,为正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75°,落差19—70m.该断层纵穿全井田,井田内延伸长度3530m.为马关河东普查勘探中发现.(2)F2断层:位于井田东北部,为正断层,走向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75°,落差18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1270m,井下巷道揭露断层.(3)F3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正断层,该断层由兴陶煤矿延伸而来,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75°,落差3—5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400m.为马关河东普查勘探中发现.(4)F4断层:位于井田北部,正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85°,落差8—13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600m,原大恒煤矿井下开采中发现.(5)F5断层:位于井田北部F3断层以西,正断层.走向大致与F3断层平行,倾向西,倾角85°,落差8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620m,原大恒煤矿井下开采中发现.(6)F6断层:位于井田中部F1断层之西,由原白土窑煤矿井下开采中发现.为正断层,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73°,落差3m,延伸长度550m.(7)F7断层:位于井田中部,F1断层之东,由原白土窑煤矿井下巷道揭露,亦为正断层.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72°,落差3m,延伸长度500m.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及岩浆岩活动.综上所述,本井田构造总体属简单,偏中等.除F1、F2断层落差大,对煤层开采及采区布置有一定地影响外,其它断层落差小,对煤层开采影响甚微.4、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赋存地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次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现将含煤地层地含煤性分述如下:1)山西组(P1s)本组含煤3层,为1、2、3号煤层,均属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0.59m,本组平均厚度为43.16m,含煤系数1.4%.2)太原组(C3t)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9层,自上而下分别为4-1、4-2、5、8、9-1、9-2、10、11、12号煤层,其中4-1、4-2、8、9-1、9-2、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及基本可采煤层,11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30.67m,本组平均厚度为91.02m,含煤系数为33.7%.(2)可采煤层井田可采煤层为4-1、4-2、8、9-1、9-2、11号煤层,现分述如下:1)4-1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4号煤层本井田分叉为4-1、4-2号煤层,4-1号煤层厚度5.80—18.81m,平均10.28m,属全区稳定可采地厚煤层.该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0—6层,夹矸岩性多为高岭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本煤层顶板为中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中、细、粉砂岩、泥岩.井田中北部原大恒煤矿和白土窑煤矿整合前开采此煤层.2)4-2号煤层:位于4-1号煤层之下,为4号煤层分叉煤层,上距4-1号煤层5.65-9.05m,平均7.22m,煤厚2.47—8.35m,平均4.90m,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1—2层,偶见3层夹矸,全区稳定可采,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井田南部原嘉强煤矿曾开采此煤层.3)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4-2号煤层7.50—15.25m,平均10.38m.煤层厚度0.76—3.55m,平均 1.47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有时含一层夹矸.该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4)9-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为9号煤层地分叉煤层,上距8号煤层0.71-12.25m,平均4.30m.井田西北部为合并区,其余地段均为分叉区.分叉区9-1号煤层厚度3.15—10.95m,平均6.88m.煤层结构复杂,大多含夹矸2—3层,局部为1层或4层.井田内该煤层层位稳定,分叉区均达可采.顶板岩性为中、细、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底板岩性为中、细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井田内各煤矿整合前均曾开采此煤层.5)9-2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9-1号煤层0.50—20.23m,平均8.89m,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6层.煤层厚度4.74-13.50m,平均7.17m,在分叉区内9-2号煤层均达可采,其厚度4.74—8.75m,平均6.21m.井田西北部与9-1号煤层合并为一层.合并区厚度12.30-13.50m,平均12.90m.合并区内补2号孔9号煤层相变为炭质泥岩,故合并区内9号煤层大部分不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砂质泥岩.6) 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9-2号煤层4.80—11.85m,平均7.81m.煤层厚度0—5.79m,平均3.03m.井田内除补2号孔该煤层尖灭外,其余地段均达可采,为井田内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较简单,大部含夹矸1—2层,偶见有5层夹矸,夹矸岩性为高岭岩或炭质泥岩.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1.可采煤层特征表5、煤质(1)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根据肉眼鉴定,本井田4-1、4-2、8、9-1、9-2、11号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似,外观颜色为褐—黑色,沥青—玻璃光泽,致密坚硬.4-1、4-2号煤层上部以镜质组、丝质组为主,壳质组含量较少.4-1、4-2号煤层下部以丝质组、镜质组为主.8、9-1、9-2号煤层以镜质组为主,丝质组次之.11号煤层以镜质组、丝质组为主.(2)煤地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根据煤芯、煤样分析结果,对井田各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2-1-2.各煤层煤质特征(3)煤地可选性各煤层可选性等级见表2-1-3.各煤层可选性等级表表 2-1-36、煤类及煤地用途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以浮煤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划分指标,井田内各煤层煤类分布情况如下:4-1、4-2、9-1、9-2号煤层煤类均为长焰煤(CY).8号煤层煤类大部为长焰煤(CY),北部分布少量气煤(QM).11号煤层煤类大部为长焰煤(CY),南部分丰少量气煤(QM),西北部有少量不粘煤(BN).根据煤质特征,各煤层可作为良好地动力用煤及炼油用煤.7、矿井水文地质(1)地表河流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河流,各沟谷平时基本干涸无水,仅雨季时才汇集洪水沿沟排泄,向南流出井田,然后向西南汇入马关河.(2)含水层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以浅灰色、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另据井田南侧杨涧煤矿水源井资料.由X1号水文钻孔资料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约为1078.50-1086.50.2)太原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太原组、山西组砂岩相间于各地层之间,分布在3-4层中.具有一定含水条件.一般富水性弱.3)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上、下石盒子组地层中,赋存有6-8层中、粗粒砂岩,总厚度达26-42m,局部裂隙发育,具有一定地含水条件.该含水层一般富水性较弱.(3)隔水层井田内主要隔水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厚43.32m.(4)采空区、古空区积水井田内各矿整合前分别对4-1、4-2、9-1、9-2号煤层进行了部分开采,分布有部分采空区.据本次调查,井田采空区、古空区共分布积水区19处,总积水量约305625m3.分布邻矿采空积水区1处,积水量80000m3.具体积水情况详见表2-1-4.采(古)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表2-1-4(5)奥灰岩溶水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约为1078.50-1086.50,而井田4-1、4-2、8、9-1、9-2、11号煤层在井田西部向斜轴部地最低底板标高为960-1020m,即井田西部各可采煤层均分布一定范围地带压区,用奥灰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对井田西部带压区开采各可采煤层地最大突水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1-5.采用公式:Ts=P/M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地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井田西部奥灰最大突水系数计算成果表表2-1-5上述奥灰突水系数计算结果均小于受构造破坏地段奥灰突水系数临界经验值0.06MPa/m和正常地段奥灰突水系数临界经验值0.10MPa/m.在无导水构造沟通地情况下无奥灰突水威胁.值得注意地是井田内F1正断层最大落差70m,使得断层两侧煤系地层与奥陶系灰岩直接对接,在断层附近开采时应防范奥灰水沿煤层突入巷道造成水害事故.(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属中等类型.(7)矿井涌水量及预算整合前各煤矿分别开采4-1、4-2、9-1、9-2号煤层,原白土窑煤矿开采4-1、9-1号煤层,实际生产能力为15万t/a,矿井4-1号煤层正常涌水量360m3/d,雨季最大约432m3/d;9-1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8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450m3/d;原大恒煤矿歇马关坑口开采4-1号煤层,矿井实际生产能力为45万t/a,矿井正常涌水量432m3/d,雨季最大约480m3/d.原嘉强煤矿开采9-1号煤层,矿井实际生产能力30万t/a,井下正常涌水量3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360 m3/d.现以原大恒煤矿开采4-1号煤层涌水量和原嘉强煤矿开采9-1号煤层涌水量为参照,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对矿井整合后生产能力达到180万t/a时地井下涌水量预算如下:计算公式为:Q=P/P0×Q0式中:P0——为现矿井生产能力,万t;Q0——为现矿井涌水量,m3/d;P——为扩大后地生产能力,万t;Q——为扩大后地涌水量,m3/d.计算求得:若开采4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80万t/a时,则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为1728m3/d,最大为1920m3/d.若开采9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180万t/a时,则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为1800m3/d,最大为2160m3/d.(8)供水水源目前该矿生活用水取自附近村庄浅层水井,属第四系砂砾层水,水质尚好,水量尚可满足矿区生活用水要求.井下防尘及地面煤堆防尘降温则使用井下排水,完全可满足用水需要.当上述水源出现困难,不能满足矿井用水量时,可考虑打深井采奥陶系灰岩水,奥灰水水质好,水量足,为理想地远景水源.8、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1)生产煤矿顶底板维护情况整合前,井田内各矿井分别开采4-1、4-2、9-1、9-2号煤层.据了解,4-1、4-2号煤层顶板大多为细砂岩,比较坚硬,平整,裂隙不发育,无冒顶现象,容易管理.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未发现有底鼓现象.9-1、9-2号煤层项板大多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属中等坚硬岩石,局部为中细砂岩,裂隙不发育,无冒顶现象,较好管理.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未发现有底鼓现象,容易管理.2)顶底板条件4-1号煤层直接顶板为中细砂岩或砂质泥岩,平均厚度3.85m,顶板较坚硬不易冒落,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平均厚度6.36m左右.4-2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细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平均厚6.36m,为半坚硬岩石,属中等坚硬顶板,不易冒落.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局部为砂岩,平均厚度6.44m左右.8号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7)第一节井田自然概况 (7)第二节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8)第二章兼并重组的条件 (14)第一节资源条件 (14)第二节外部条件 (41)第三章井田开拓 (45)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45)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52)第三节井田开拓 (53)第四节井筒 (60)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62)第四章大巷运输和设备 (64)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64)第二节矿车 (6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66)第五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73)第一节采煤方法 (73)第二节采区布置 (78)第三节巷道掘进 (80)第六章通风和安全 (84)第一节矿井通风安全情况 (84)第二节瓦斯抽放 (87)第三节矿井通风 (102)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111)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55)第一节提升设备 (155)第二节通风设备 (164)第三节排水设备 (168)第四节压风设备 (173)第五节瓦斯抽放设备 (176)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188)第一节煤质及其用途 (188)第二节煤的加工 (188)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 (188)第四节辅助设施 (192)第九章地面运输 (194)第一节概况 (194)第二节场外公路 (194)第十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96)第一节概况 (196)第二节平面布置 (197)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199)第四节场内运输 (200)第五节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 (201)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 (202)第七节工程建设项目用地 (202)第八节防洪排涝 (203)第十一章电气 (204)第一节供电电源 (204)第二节电力负荷 (204)第三节送变电 (204)第四节地面供配电 (208)第五节井下供配电 (210)第六节监控与计算机管理 (212)第七节矿井通信 (217)第十二章地面建筑 (220)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 (220)第二节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 (222)第三节行政、公共建筑 (225)第十三章给水排水 (228)第一节给水 (228)第二节排水 (231)第三节室内给排水 (235)第四节消防及洒水 (236)第十四章采暖、通风及供热 (237)第一节采暖与制冷 (237)第二节井筒防冻 (238)第三节锅炉房设备 (238)第四节室外供热管道 (238)第十五章节能减排 (240)第一节节能 (240)第二节减排 (249)第十六章职业安全卫生 (250)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50)第二节主要防范措施 (252)第三节主要防范措施 (257)第十七章环境保护 (258)第一节概述 (258)第二节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262)第三节地表塌陷治理 (267)第四节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 (268)第十八章建井工期 (270)第一节建井工期 (270)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 (273)第十九章技术经济 (274)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274)第二节建设项目资金概算 (274)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 (277)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 (279)第五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0)附录:一、设计委托书。
二、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
三、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2日为本矿井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
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8138号。
五、晋市煤局规字【2008】1058号关于《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变更生产系统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六、煤层煤样监测报告。
七、土地征用协议及土地使用证明。
八、供水情况说明。
九、矿井供电意向。
十、矿井救护协议。
十一、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安【2008】1194号文《关于晋城市2008年度30万吨/年以下二轻及乡镇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十二、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035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十三、晋煤瓦发【2010】1418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
十四、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十五、承诺书。
十六、矿长资格证及矿长安全培训证。
十七、晋煤重组办法【2010】71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
附件: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2、概算书图纸目录前言一、项目背景及隶属关系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根据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9月18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2009〕42号“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决定由XX煤炭运销集团作为主体,对原XXXX梁庄煤业有限公司、原XXXX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原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原XXXX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矿井)等四矿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名称为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0月1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批准开采3~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9.9191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批准开采深度为+775m~+465m。
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XX煤炭运销集团。
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XX县城西北约10km处XX乡一带,行政区划隶属XX县XX乡管辖。
XX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XX煤销集团”)是2007年7月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国资委和11个市国资委出资,在原XX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改制,组建以煤炭生产、煤炭物流为主业,辅之以煤炭加工转化、煤化工、房地产、旅游酒店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大型煤炭产业集团。
XX煤销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10月的XX煤炭运销总公司(简称“煤运总公司”)。
其主要职能是对我省地方煤炭实施“五统一”管理(即计划、合同、调运、票据、结算统一管理)和全面经销,同时肩负全省地方煤炭专项基金收缴工作。
自1983-2007年,煤运总公司累计销售煤焦30多亿吨,实现利税275亿元,上缴煤炭专项基金750亿元。
XX煤销集团现下设11个市级子公司,98个县级子公司,25个控股企业,165座煤矿,144个铁路发运站,53个出省煤焦管理站,284个煤焦销售营业站,378个储配煤场,69个煤炭交易大厅,1家上市公司(太工天成,控股20%)。
现有员工8万多名。
截止2009年底,集团资产总额为662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85位,位居2009中国煤炭工业100强第2位,XX省100强企业第2位,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
为了确保XX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的合理性,同时为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兼并重组后需对矿井进行重新布置和规划,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开发本井田的宝贵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生产。
为此,XX煤矿委托地质公司编制地质报告瓦斯预测、抽放,在此基础上委托我院编制《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设计委托书;2、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10年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批复;3、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4、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5、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10月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及批复;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0年11月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7、晋煤重组办法【2010】71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
8、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0月1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9、国家和行业有关规程规范;10、原矿井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及设备,节约矿井兼并重组投资,缩短矿井建设时间。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大设计改革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减少行政福利设施,因地制宜选择矿井开拓系统,生产系统力求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
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性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适中,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地方矿井。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1、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的原则,并结合目前矿井平整场地的情况,设计确定利用原清池煤矿工业场地。
2、井田采用了斜井开拓方式。
井田内共布置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及回风立井。
主斜井装备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及架空乘人器、实现煤炭连续运输和人员的升降;副斜井装备JK-3×2.2/30型单绳缠绕式单滚筒提升机,担负矿井所有辅助提升任务;进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进风任务;回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
3、井田共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565m,开采井田内的3号煤层;二水平标高+450m,开采井田内的15号煤层。
4、各号煤沿煤层布置开拓巷道,在其两侧直接布置工作面生产。
合理减少巷道掘进费用,将开拓大巷与采区准备巷道合并共用,减少了井巷工程量、简化了井下运输系统和环节,将回风大巷布置于顶板岩层中,减少了开采时绕道和联络巷的“钻”、“跨”问题,减少了岩巷工程量。
5、矿井以一个生产采区、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6、依据工作面的年推进度和掘进方式,设计以两个综掘工作面来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接替,采掘比1:2。
7、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8、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辅助运输方式所存在的用人多、设备多、事故多、费用高、效率低、效益差等弊端,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