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宇宙演化观的系统范式探索

合集下载

老子的宇宙观

老子的宇宙观

老子的宇宙观老子的宇宙观,是对宇宙本质和运行规律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它是一种超越常识的哲学思考,是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自然而然的存在,它拥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秩序。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存在,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或造物主的干涉。

宇宙自身就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存在体系,它遵循自己内在的规律和秩序。

宇宙的运行是自发的,没有人为的操作或调整。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

老子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

宇宙的存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宇宙一直存在,没有任何开始和结束的概念。

宇宙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它的规律和秩序也是永恒不变的。

宇宙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一切都在不断地重复和变化。

老子还强调宇宙的无穷无尽。

宇宙是无限广阔的,包含了无数的星系、行星和生命体。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的,没有任何限制和界限。

宇宙的边界是无法被人类所触及和理解的,我们只能通过科学和观察来一窥宇宙的奥秘。

在老子看来,宇宙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平衡的系统。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平衡关系。

宇宙的运行是基于这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方面的改变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宇宙的平衡是动态的,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来维持自身的稳定。

老子的宇宙观还强调了宇宙的自然而然。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和人为的目的。

宇宙的规律和秩序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和演化的,它们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

宇宙的运行是自发的,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和秩序运行。

总的来说,老子的宇宙观是一种超越常识的哲学思考,它对宇宙本质和运行规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存在,它自身拥有独特的规律和秩序。

宇宙是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它遵循自己内在的规律和秩序运行。

宇宙是自我调节和平衡的系统,它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来维持自身的稳定。

《老子》与《庄子》中的宇宙观辨析

《老子》与《庄子》中的宇宙观辨析

《老子》与《庄子》中的宇宙观辨析《老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作,两者都对宇宙观有着独特的见解,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老子》与《庄子》中的宇宙观出发,对两者进行辨析,探讨它们在对宇宙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老子》中的宇宙观主要体现在其对道的理解上。

《道德经》开篇便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一切事物生成变化的规律。

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生,而道本身又是无为无不为的。

因此,《老子》强调顺应道的运行,顺势而为,不要过分干预和强求,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以达到最佳状态。

相比之下,庄子的宇宙观则更加强调“自然”二字。

庄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其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念,主张顺应自然,放下执着,超脱尘世。

庄子的宇宙观更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认为个体应当融入整体,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上,《老子》与《庄子》也有所不同。

《老子》认为,人应当谦逊谨慎地处世,不要过分追求名利,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他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事物的发展,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而《庄子》则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超脱。

庄子认为,人应当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总的来说,《老子》与《庄子》在宇宙观上都强调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表达上有所不同。

《老子》更加强调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生;而《庄子》则更加强调自然的观念,主张顺应自然,超脱尘世。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老子》更加强调谦逊与谨慎,主张无为而治;而《庄子》则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超脱,主张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然。

两者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道法自然:《老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老子》主“无为”之思,倡“自然”之境,而“道”是《老子》一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道”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智慧哲学体系。

在《老子》81章中就有37章提到了“道”,共出现了70余次(各版本之间略有差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

他的“道”落实到现实世界和人生方面而称为“德”,“德”是“道”之用。

“德”字也出现在整整16章之中。

“道”和“德”确乎是老子论述的核心范畴,故后世以此作为书名。

[1]一般而言,先秦哲学大多谈人生论和政治论,唯有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论、本体论延伸到了人生论、政治论和语言论,从而使得老子哲学不仅去思考人类的生存和社会问题,而且将这种思考扩展到整个宇宙时空。

因此,老子的“道”不仅是他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建立的根基,也是他认识论和辩证论得以展开的基础,更是他人生论和政治论、语言论和审美论的理论支柱。

“道”这个词在老子以前就已经广泛地使用了,它的主要意义是指“道路”或“道理”等。

如在《周易》、《国语》和《左传》中的“道”,大多是指人们所行走的路或是思想行为遵循的道理。

《左传》有“天道远,人道迩”的说法。

而晚于《老子》的《论语·述而》也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表述。

大都是将遵循的路线视为“道”,而且主要指的是“人道”。

老子提出了新的本体论依据,即提出了关于世界本源的命题。

认为“道”比“天”更根本,“天”出于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这里,强调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在四章中又说:“道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老子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子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子朴素的零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子,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其著作《道德经》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析其朴素的零散观点,以期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示。

一、老子世界观的核心:道老子的世界观以“道”为核心,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在老子看来,“道”既无形无象,又无所不在,它孕育和支配着一切。

以下是老子关于“道”的几个重要观点: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揭示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体现了老子对宇宙生成规律的深刻认识。

2.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

人应顺应自然,遵循“道”的原则,以达到和谐共生。

二、老子方法论:无为而治老子的方法论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无为、无事、无欲、无私。

以下是老子方法论的一些重要观点:1.无为。

无为是老子方法论的核心,意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顺其自然。

在老子看来,只有无为,才能实现真正的治理。

2.无事。

无事是指不过分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老子认为,过多的人为干预会导致事物的失衡,甚至走向反面。

3.无欲。

无欲是指摒弃私欲,保持内心的宁静。

老子认为,欲望是导致人类纷争和痛苦的主要原因,只有摒弃欲望,才能实现内心的平和。

4.无私。

无私是指无私心杂念,以天下为己任。

老子认为,君主应以无私之心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老子世界观的现实意义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虽然朴素零散,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当今社会,老子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1.提倡和谐共生。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老子关于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提倡内心修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老子主张摒弃私欲、保持内心宁静的观点,有助于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3.提倡无为而治。

在政治治理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减少人为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规律发展,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模式

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模式

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模式
首先,老子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原则,即“道”。

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道是无形无物的,它是
一个无穷无尽的存在,无处不在。

而人们只有通过顺应道的规律才能达到
和谐和平的状态。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之间存在着无所不在的对立和矛盾。

他认为在
事物的背后存在着相反的两个面,这就是辩证的观点。

例如,道是存在的,但它又是无形无物的;事物有形有质,但也有无形无质的本质。

老子通过
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另外,老子还强调了变化和互补的观念。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
在不断地变化,它们不会永远保持不变的状态。

而且,事物的发展不是单
一的,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和变化。

例如,黑暗和光明、温暖和寒冷、高和低,这些看似对立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在社会层面,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模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他强调了无
为而治的观念,认为过度干预和控制会破坏社会的平衡和和谐。

相反,他
主张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地去改变和调整社会。

总之,老子的辩证法思维模式是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思考方式。

他通过
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
发展的变化和互补。

这种辩证法思维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
及调整和改变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老子道德经的世界观

老子道德经的世界观

老子道德经的世界观老子道德经(以下简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

其世界观具有极其深刻的哲学内涵,以下将从宇宙、人、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宇宙观《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作品,其宇宙观的核心在于“道”。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之一,是宇宙运行的动力来源。

由此,老子的宇宙观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一即为“道”,二是“太极”,三是“万物”,意思是指从“道”开始,经过演化形成了太极、万物。

《道德经》认为宇宙是无限而又永恒的,宇宙万物互相联结,相互渗透,一物与万物为一体,万物皆为道的表现。

二、人的观念《道德经》中,老子论述了关于人的思想。

他认为人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生命是宇宙所赋予的特殊礼物。

在老子看来,人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道”。

只有通过找到并专注于“道”,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而达到这一阶段的人会感到自己与万物相互融合,成为了宇宙中最完美的存在。

《道德经》中,“道”是其哲学核心。

道被认为是一种力量,它既有具体的形态,又能无限演变。

道是永恒变化的,这种变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即不是完全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是完全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世界。

《道德经》中,“道”被描述成“虚无而不屈,形象而不凌霄,渺渺兮若冥冥,远兮若远邇”。

每个人都可以挖掘自己的“道”,但道不是可以容易获得的。

需要通过超越个人利益,达到无我状态才能认识到道,领会到“道”的真实意义。

综上所述,老子在《道德经》中展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想。

他的宇宙观、人的观念和“道”的观念贯穿了整个作品,其世界观中着重强调了万物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是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解读和感悟。

略言命老子的宇宙观及融会政治思想

略言命老子的宇宙观及融会政治思想
引自《联共党如第四章第二节〉老子的以上看法,正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4) 上面的引文最后两条,即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及"道生一,一生二,
(转
三生三,三生万物其内容是论述"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
所谓"天下万物生子有,有生于无弟说天下万物都是从有形有象的东西产生出来
的,而有形育象的东西又是从无形无象的东西产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指有形有象的
略言命老子的宇宙观及融会政治思想
赵淡无
(一)若子的生平、著作及所处的时代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苦侣的哲学家.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二中罔哲学史
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老子的生卒年不可确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据马叙伦考证牛.当在定王、简王之
忻。孔子五十 岁见老子,为敬毛十八年,盖己八九十岁。其卒年虽不可知,而庄子载秦失
的,个月 lj(iJ 观点,后人有所补充.因此,可知现,行《老子》书不是老子一手写成,而是经过
他的门徒戎同学不断补充而成,约完成于战国中期孟何之后、庄周之前,这是学术界所公认
畸论卷子的宇宙现及社会政治思想
3T
的.
1973 年,湖南长沙马主堆三号?又毫也士的古用书中,有两种《老子 B 写木 z
甲木、乙
非所及也"
(同上,昭公十八年)但这还是少数人、部分人的觉悟,至于社会 t 太多数
人,还是深深地受着"天命论"思想的束缚.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的春秋时代的智者对
于天虽然取着不倍的态度. {且天的统治如周王仍拥有天子的虚位一样,仍然在惯性中维持着
的.所以当时的诸侯强凌弱,众暴寡,完全在执行着以力为正义的霸道,而声罪致 i寸的时

老子关于宇宙的学说

老子关于宇宙的学说

老子关于宇宙的学说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宇宙的学说具有极为独特的见解,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本质。

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子关于宇宙的学说,探讨其思想的精髓所在。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动力。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道是一,宇宙是二,阴阳是三,万物是无数多的。

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相、无为无生的,但却能运行整个宇宙,它是宇宙最高的原则和法则,掌管着宇宙的自然界规律。

老子认为任何物质都具有对立的两面——阴阳,这是宇宙的本质属性。

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意思是说,道是可以适应万物的,但它永远无法被填满。

这个状态,就好像高山上的泉水,它的水走向下,但泉眼却始终存在,它永远都不会干涸,也不会被填满。

阴阳是道的两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从而保持着整个宇宙的平衡和稳定。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平衡和稳定,宇宙才能持续存在不衰败。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宇宙的变化过程是无始无终、不断重生的,宇宙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是说,宇宙能够不断生长发展,因为它不是自己创造自己的。

宇宙有一个始祖,但这个始祖不只是单纯的物质、能量等等,更是包含有一种能够自我运转、自我调整的有机体。

老子的学说也涉及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价值。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道,而人在求道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光明和爱的基础上。

他说,“爱人以德,如水之下,善于养万物,无争者以天下唯馨。

”其实,这句话也是从阴阳相生、相克的属性出发的。

光明和爱就像阳一样,它们是创造美好事物的源泉。

而水则像阴一样,它们是润泽万物的养分。

因此,如果我们能在道的指引下以光明和爱去对待所有的人和万物,我们就可以使环境和谐,带来福祉。

总的来说,老子的学说深刻地反映出宇宙整体性、本体性和运行规律的本质。

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理论特征

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理论特征

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理论特征韩彩英【摘要】老子的"道"在学理上有三个层面的基本含义:"无"之"道","有"与"一"之"道","纪"之"道".老子的"道"并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起源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范畴,更主要的是预设了"自然规定性"的"法则".关于宇宙世界本体的"自然"之"道"、关于宇宙世界存在的"自然"法则和"道"之彰显的自然之"德"的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在此基础上的关于人类世界的顺从自然、效法自然和善待自然的伦理思想,构成了老子完整的自然伦理思想的逻辑体系.在"道"与"德"辩证理性的逻辑架构下,在从人类回溯到自然、从自然推演人事的双重方法论向度上,老子的自然伦理思想充满了"文化辩证法"思想.【期刊名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33)003【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自然法则;自然伦理;辩证理性;文化辩证法【作者】韩彩英【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1在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严重“对立”的今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关系,在人们的心理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二者关系中,“渺小”和“强大”的角色似乎已经调换了。

在“工业革命”之前,“渺小”的“人”所面对的是“强大”的深不可测的自然,人们面对自然时更多的是恐惧、敬畏和无奈;在自然绝对制衡人类的时代,战胜自然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奢望。

并且,心怀这种奢望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_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

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_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

“吾不知其名”, 只能勉强地 “字之曰道”了。看 来, 道是对宇宙本原的一种勉强称谓而已, 其本 质很难言表, 正所谓“道可道, 非常道” ( 1 章) 。 万物由道而生, 但我们无从认识道的面目, 因为道并没有物质常有的特征, 老子勉强把这种 情形用“微” ( 看不见) 、“希” ( 听不见) 、
暗物质目前只是停留在假说阶段上, 其验证 尚待时日。当然我们可以推测, 宇宙中一定存在 着许多不发光的天体如暗星、行星等, 星际可能 弥漫着大量尘埃。问题是, 所谓的暗物质太多 了, 大大超出了理论允许的范围。所以说, 如果 暗物质确实存在, 它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比 可见物质更重要。
更为棘手的是暗能量问题。暗能量是近年宇 宙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 它可能是宇宙 学 常 数 ( 1917 年 爱 因 斯 坦 为 建 立 一 个 静 态 的 宇 宙模型而引进的常数) , 其中包含巨大潜在的真 空能, 这种能量可以左右宇宙的演化进程; 也可 能是一种变化的动力学场的能量 ( 类似的能量如 Quintessence 精质, Phantom 幽灵, Quintom 精灵 等) 。目前天文观测显示宇宙学常数作为暗能量 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如果加速膨胀是由真空能 引起的, 那么宇宙将有可能永远膨胀下去。如果 暗能量是动力学的, 则宇宙未来将可能有更多不 同的结局。暗能量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 决, 人们等待着下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
在这个是恒星后期爆炸抛射出来的第二批星际弥漫物无限的宇宙循环过程中任何有限事物都要经历jianghantrlb288万方数据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灭亡不是死寂有无可以归纳为单纯的有也可以归它代表着一个新的进程的开始
哲学
老 子 宇 宙 观 的 现 代 诠 释*
— —— 用 现 代 宇 宙 学 理 论 与 量 子 理 论 看 老 子 思 想

《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

《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毕业论文一、毕业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毕业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毕业论文摘要:《老子》中的科技思想是我国古代科技思想的渊源,但长期以来,海内外研究《老子》的学者,除了从文化角度研究老子的思想之外,还从美学、医学、心理学和管理学角度对老子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此外,虽然有部分专家学者对老子与道教关系,老子与现代科学关系,老子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进行过研究,但是以“《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作为专题研究的课题还不多,对其当代价值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老子》中记载了古代科学与技术,或讨论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也是中国古代较早论及科学技术思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历史文献。

目前,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老子》中的科技思想对于处理自然、社会、人性的相互关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现代人教益颇大,使我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应该积极汲取《老子》的科技思想中的精髓,为当代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思想借鉴。

本文从阐述老子其人、其书以及科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切入,对《老子》的自然观、生态论、医学养生思想、科学方法论等科学思想和《老子》中的技术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发掘《老子》科学技术思想的内容以体现其当代价值,在阐述古代科技的同时,为建设当代的生态文明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毕业论文思路: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时代背景1.1 老子其人、其书1.1.1 老子其人1.1.2 老子其书1.2 老子科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2.1 历史文化背景1.2.2 丰富的工艺经验1.2.3 高超的工艺技巧第二章《老子》中的科学思想2.1 《老子》的自然观2.1.1 以“道”为本体的自然哲学2.1.2 生成论和循环论的宇宙学思想2.2 《老子》的生态学思想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2.2.2 “道法自然”的生态和谐思想2.2.3 “知足”、“知止”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思想2.2.4 “啬”和“俭”的生态型生活观念2.3 老子的生理学与养生思想2.3.1 精气之说2.3.2 经络之说2.3.3 养生保健观2.4 《老子》的科学方法论2.4.1 “象,帝之先”的朴素唯物论2.4.2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方式第三章《老子》中的技术思想3.1 《老子》一书中技术设计思想3.1.1 “大制不割”的设计理念3.1.2 “有无相生”的虚实空间设计观3.1.3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技术设计路径3.2 《老子》的技术应用观及伦理观3.2.1 “有而不用”的技术应用观3.2.2 “去甚、去奢、去泰”的技术伦理观第四章《老子》科技思想的特点和当代价值4.1 《老子》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4.1.1 经验性的科技知识4.1.2 实用性的科技观念4.2 《老子》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4.2.1 《老子》中的尚俭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型消费观4.2.2 《老子》中的“无为”理念有助于我们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2.3 《老子》中的生态和谐思想有助于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结束语参考文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丁素琴;;从技术教育角度谈荀子技术思想[J];成才之路;2008年25期2盛国荣;;笛卡儿的技术之思: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3刘克明,杨叔子;《老子》技术思想初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4盛国荣;;弗兰西斯·培根的技术哲学思想探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2期5刘克明;老子技术思想初探[J];云梦学刊;2000年05期6周邦君;;包世臣的精耕细作技术思想[J];农业考古;2007年01期7刘西琳;卡尔·马克思技术思想论纲——对马克思技术观的评述[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8何华青;;海德格尔论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及其思想蕴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9王华英;;历史发生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技术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2期10吴智;;论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与技术思想之融合——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刘卫兵;;走向全面的技术思想——评《北京宪章》的技术思想[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2卫华;;陈赓军事技术思想的意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3王志伟;;从技术的“器官投影说”谈马克思的技术思想[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4周国民;;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展望[A];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5邓建新;刘莉莉;丁明伟;;梯度功能陶瓷喷砂嘴的制备及其冲蚀磨损特性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6陈德新;杨建设;;积极推广成熟技术,尝试引用先进技术思想——多泥沙河流水轮机抗磨蚀对策探讨[A];河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年会暨多泥沙河流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7王慧玲;王诚梅;;基于E-mail数据交换的企业P2P 系统设计[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8张志毅;戈鹤川;;路堑边坡爆破开挖实用方法的探讨——准光面和准预裂爆破法[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9郭俊;连金欣;邱江新;郑国强;谢小杰;;电除尘K型微机电源的开发[A];第九届全国电除尘、第一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10郑凯锋;唐继舜;王秀伟;;全桥结构仿真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1谢清果;“中国技术思想”研究范式的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5年2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立平;精准农业技术为花卉生产保驾护航[N];中国花卉报;2008年3燕文;曙光天潮TC1700横空出世[N];通信产业报;2001年4王世伟;基于BT思想:构建战争动员新型体制[N];中国国防报;2007年5南京邮电大学糜正琨;NGN:在兼收并蓄中推动融合大潮[N];人民邮电;2006年6王巧慧;道家科技思想的当代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8年7郑第腾飞;科技思想语境下的道家[N];社会科学报;2008年8张涛;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钻石品牌”[N];中国电力报;2007年9江雪;郭毅:SYGATE公司强调未雨绸缪[N];中国企业报;2004年10本报记者王竞张秋端;光积昌:管理思想决定一切[N];证券日报;2003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陈玲;《唐会要》科技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2朱建育;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3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4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5张慧敏;技术的民主控制[D];东北大学;2005年6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7周奇才;基于现代物流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S/RS)管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8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9罗阳;机械制造车间生产作业多智能体规划原理与板材套料优化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10张海燕;虚拟现实遥现遥控远程前端的视觉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陈书;ChemCom课程研究的新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2蔡红珍;《老子》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3查巧贞;潘际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4吴书林;危险与拯救——试论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D];四川大学;2004年5张蘋一;马克思技术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6王伟;铁路钢桁梁桥的详细有限元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7武秋霞;对海德格尔“座架”说的超越[D];山西大学;2005年8王琴;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9李磊;基于Windows API的通用型缺陷植入模型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10刘寒春;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古代老子的宇宙观和当代的天文学

古代老子的宇宙观和当代的天文学

古代老子的宇宙观和当代的天文学——宇宙三大定律作者草原老牛摘要: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建立了他的宇宙观。

他从宇宙的创生,宇宙的运动,宇宙中物象的“无”和“有”的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阐明了宇宙三大定律,即:“无中生有”的宇宙第一定律,“宇宙间的物质都在作旋转运动”的宇宙第二定律,“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宇宙第三定律。

现代天文学发展,不论是观测实证还是论理分析,都可以验证老子的论述是真理。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道德经》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及其研究《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宇宙三大定律无中生有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爆炸黑洞与白洞一、引言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即《道德经》。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两千多年间,不断有人作注,可谓注家蜂起,其著作也如汗牛充栋,其观点亦见仁见智。

近代传到国外,引起世界性的“老子热”,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读起来很难懂,感到十分玄奥,加之古文字一字多义和多字一义,因此注家观点才会如此纷云。

最近我读了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后,再读《道德经》,感到很直白易理解。

尤其是对老子的宇宙观感悟颇丰。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

老子的《道德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演变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写的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不仅包容了人类社会当中的善恶观、人生观、处事观及养生之道、治国之道,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和宇宙的起源及流变。

一、宇宙的起源及发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宇宙是在150亿年至200亿年前的某一时刻,由一个体积极小、质量极密、温度极高的“初始奇点”爆炸形成。

而由于大爆炸造成的不断膨胀,又使我们的宇宙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但温度也越来越低。

由于温度的不断下降,从而使大量的热气凝聚成了星云、星系等天体,所以说我们的宇宙是由“无中生有”,而又从一个“初始奇点”的大爆炸中逐渐生出了由无数个天体组成的宇宙。

那么,今天的宇宙是否还在不断地变化呢?1916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又将广义相对论运用于宇宙天体学。

他认为宇宙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它要么是在继续膨胀,要么应该是在收缩。

1927年,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在红移,而且红移量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这意味着所有的星系都在离地球而远去,由此证明宇宙确实还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

1940年,天文学家伽莫夫又提出:如宇宙在大爆炸的膨胀中温度会不断下降,那么就应该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有温度约为5k的背景辐射。

到了1965年,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在宇宙各处存在有温度为2.7k的微波背景辐射,从而科学地证明了宇宙确实是在“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中诞生。

而这一发现又经费里德曼和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充实,形成了今天更加完善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学说。

然而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老子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就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真经注》又曰:“凡有皆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引言老子(Lao Zi)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影响非常深远。

在老子的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2. 老子的世界观老子的世界观是以道为中心的。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所有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本源。

同时,老子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起始和终结。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这一观点被称为“合一说”。

3. 善恶观老子对于善恶的看法与传统的中国思想不同。

他认为善时必然会产生恶,恶时必然会产生善,善恶二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刻意胡乱地干涉事物的发展,而是要顺应自然之道,顺势而为。

4. 方法论老子的方法论包括“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观点。

他认为,只有顺应道的方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反对过度操纵,主张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按照自然的原则去处理问题。

他鼓吹柔弱胜过刚强,认为过于强硬的方法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他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用和平、宽容和互相谅解的方式,而不是过度强调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5. 总结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宽容与和平,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老子强调只有懂得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事物的发展。

这无疑也是一个贯穿现代哲学的普遍观点。

在当今社会,人们应当吸取老子的思想精华,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切实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

老子宇宙演化观的系统范式探索

老子宇宙演化观的系统范式探索
相 应于微 弱信息组 织物质 、 能量最初分化 的过程 。“ 二生 三” 相 当于信 息与物 质能量的相互作用 的阶段。“ , 三生万
物” 相应 于潜在信息 、 , 无序物质能量 、 有序 物质能量三者 相互作 用 , 出万 物。道 的永恒 , 宇宙拥有 的潜在信 息 生 即 永 不丧失 ; 宇宙形 态在 “ 与“ 之间生生不息、 互转化。 无” 有” 相
关键词 : 子; ; 老 道 宇宙 ; 信息 ; 序量 范式 中图分 类号 :2 3 1 B 2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1 2 1 )5 10 - 0 5 (0 1 0 — 15 3 6 —0
老子 “ 道法 自然 ” 的宇 宙观蕴 含着 系统 思想。老子 将宇
本身和运 动法则 。老 子 的“ ” 凝 聚着 宇 宙活 力 的深 刻本 道 ,
质, 蕴含着 宇宙生成 、 演化 的深刻 规律 。老子在 《 德经 》 道 第 二十五章 中进 一 步 指 出 : 人 法地 , 法天 , “ 地 天法 道 , 法 自 道 然 。 宇宙演化 的根本 法则 “ ” 遵 循 的是 自然 而然 的内在 ” 道 , 规律 。同时, 在社会 规律 与 自然 规律 的关 系上 , 子也 主 张 老
老子 “ 道生万物 ” 道 法 自然 ” 和“ 的哲 学 , 中体现 于他 集
代表可观测的显在世 界 , 是万物 的显在 状态 , 有 ” 显在 的 “ 是 “ ; 无” 无” 而“ 代表潜在 的世 界 , 万物 的潜 在状态 , 无 ” 是 “ 是
潜在 的“ ” 有 。潜 在世 界 和显在世 界在一 定条件 下也 可 以相 互转 化。宇宙生于 “ ” 反过来 “ 将 “ 有 , 有” 复归于无” ( 。) 星
人道法天道 。

老子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老子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老子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当谈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时,我们肯定不能忽略老子的思考。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影响深远,为后世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从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探讨老子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老子宇宙观。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宇宙被视为一个无限的整体,而不是由离散的个体构成的。

宇宙是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它包含了一切存在于其中的事物。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

因此,老子主张人们应该顺应宇宙的自然规律,与之和谐共存。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是宇宙中的两种基本力量,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阴阳的运动和平衡是宇宙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老子强调了宇宙的相对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和绝对的真理。

他以“无为而无不为”来形容宇宙的运动和变化,意味着宇宙的发展是自然而然、无需人为干预的。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老子的人生观。

老子认为人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与宇宙密不可分。

他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控制只会破坏宇宙的平衡和和谐。

老子倡导人们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

他认为通过静心观察宇宙,倾听内心的声音,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真实本性,并与宇宙达到共鸣。

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老子提供了独特的思考。

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功利和虚荣心,摒弃名利的追逐,追求内心的安宁和平衡。

老子主张“知足常乐”,认为满足于现状的人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他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追求善行和道德的境界。

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合乎道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人们才能与宇宙共同进化,达到全人类的和谐和幸福。

老子的宇宙与人生的哲学思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贡献,也对现代人们思考人生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启示。

《老子》全文解说第十四章:宇宙观

《老子》全文解说第十四章:宇宙观

《老子》全文解说第十四章:宇宙观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第十四章:宇宙观自2岁第一个后天形成的单元——欲望容器形成到现在,在人生的第十四个年头,在这个令很多父母烦恼的13岁,人文系统的最后一个单元出现了,这个单元叫做“寻求合理性”。

随着最后一个单元的出现,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也宣告结束,人也从孩童期进入到了青春期。

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婴儿期”、“孩童期”和“青春期”,以及二十岁开始的“成人期”这些名称都是来自于人的生理特征,这些名字并不能直观反映人的心理发育过程。

如果从人文系统的角度讲,人的0到2岁是原动期,也就是人文系统还没有成长,只有先天形成的“倾向无为”单元,它使得这个阶段的人呈现不受外界干扰、自行运转的特点。

而自3岁到12岁这个阶段,是人文系统中各个单元相继出现、成长的时期,这个阶段应该称作成长期。

等到13岁的这一年,最后一个单元出现时,人文系统已经可以独立运行了,但这个系统还需要磨合。

于是,人生也就由的第二个阶段的成长期进入到了从13岁到19岁的第三个阶段。

这个被称为青春期的阶段从心里角度来看是系统为了日后的正常工作而进行实习的阶段,因此从人文系统的角度来讲,这个阶段可以被称作实习期。

一提到青春期,我们会联想到许多景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

一是人的第二性特征的发育,青年男女都会在此期间进入到性成熟期。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青春期,那么它和心理系统的实习期是基本吻合的。

也就是说,所谓青春期应该是13岁到19岁这几年的总称。

但是,青春期这个概念还会引出令一种联想,那就是性格的叛逆。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定义青春期,就会发现它有一个确切的起点(13岁),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终点。

有些孩子的叛逆程度较轻,时间较短,有些则很重,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人文系统的成长来看看这个令人混淆的青春期到底说的是哪个时间段。

这一年最大的事件就是人文系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人文系统完成了成长,各单元要在一起配合工作了。

《道德经》中所涉及的物理演化方式

《道德经》中所涉及的物理演化方式

《道德经》中所涉及的物理演化方式研究《道德经》,首先在于正名,即准确认识老子用词的内涵,把其中的名词概念认识清楚,就找到了登堂入室之门径。

比如“橐龠”,很多人解释为风箱,或者是笛子,但是从常识来说,老子时代的工艺水平有可能造出风箱来吗?答案是否定的,老子时代的“橐龠”只能是鼓风用的气囊。

《道德经》中的很多名词也是这样,需要准确的解读!《道德经》属于天道之书,由此进入哲学内容,故其哲学属于天道哲学,读懂了老子的天道,才能读懂老子的天道哲学!道生天地,道法自然,故欲识老子之道,必须立足于天地自然。

认识老子之道,必须认识自然界的存在与运动;运动的内在规律即所谓天道物理,虽然中国传统的物理与现代的物理不完全等同,但是其原理相通。

“道”就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生命!道就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运动、生命的演化、生命的过程、生命的灵魂!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宇宙天地万物,道运行宇宙天地万物,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命所在。

道是宇宙发生和存在的动力、运动、运动程序和原则的总和,宇宙天地世间万物之生命的根本就是道。

道,虽然不可见,但其所支配的天地运动可见,其所主导道生命演化可见,故识道必须通过认识天地运动和生命演化开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识老子之道从认识天地之“生”开始,天道之生首先是物质演化过程。

古今同理,古人与今人以不同的物理知识认识和解释世界,但是自然界本身不会随人的认识不同而不同。

现代物理通过分析、探测、功能分析所获得的认识的物认识,与古人的象物精信方式得到的认识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指物的内在本质,物的运动能力,物的成分的相互作用,来认识。

阴阳、五行、八卦、气候、节气、四季,都是认识自然的有价值的方式!《道德经》的核心内容是宇宙生成,宇宙生成的主要内容是物质演化,老子在文章中详细地阐述了宇宙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演化内容,把这个过程读懂才能正在理解老子的天道理论。

《道德经》中阐述的物质演化分为两个种性质,其一为“无中生有”,其二为“归根复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宇宙演化观的系统范式探索
摘要:“道”表示万物本源、宇宙终极本体和根本法则。

“道法自然”就是“道”按照自身的本质和规律运行。

老子“道”的理论,集中体现于他的宇宙生成模式理论。

“道生一”,相应于系统微弱信息本身的生成过程。

“一生二”,相应于微弱信息组织物质、能量最初分化的过程。

“二生三”,相当于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的阶段。

“三生万物”,相应于潜在信息、无序物质能量、有序物质能量三者相互作用,生出万物。

道的永恒,即宇宙拥有的潜在信息永不丧失;宇宙形态在“无”与“有”之间生生不息、相互转化。

关键词:老子;道;宇宙;信息;序量范式
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蕴含着系统思想。

老子将宇宙看作一个整体,“道”推动宇宙演化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组织物质能量的系统进化发展过程。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演化观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

“道”表示万物本源、宇宙终极本体和根本法则。

宇宙的生成、演化,也就是“道”的运动、变化、发展。

“道”既是运动的主体,也是运动本身和运动法则。

老子的“道”,凝聚着宇宙活力的深刻本质,蕴含着宇宙生成、演化的深刻规律。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进一步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宇宙演化的根本法则“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内在规律。

同时,在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上,老子也主张人道法天道。

老子“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的哲学,集中体现于他的宇宙演化理论。

“道生万物”意味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法则,“道法自然”意味着自然本身决定着宇宙的演化模式。

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天地万物创生的始基,而且推动、参与万物的运行演化。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揭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第十六章指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就是说道不仅“生”天地万物、人类,而且还“养”天地万物、人类,使天地万物、人类健康发育成长,让天地万物、人类最后以“衰亡”的方式回归于道。

近代科学对于宇宙演化的解释存在机械构成论和系统生成论之争,老子提出的宇宙演化模式基本上属于系统生成论范畴。

老子认为宇宙并不是由现成的材料机械构成的;世界万物乃至于生命都是从“道”中生长出来,并按照道的固有规律循环演化的。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其中“无”表示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有”就是万物生成演化的一种状态。

①老子的“有”与“无”与系统科学的显在世界、潜在世界相对应。

老子的“无”有两层含义,一指本体意义上的“虚无”,即道的本质;二指与“有”相对应的同一层次的存在,是另外一种“有”。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说“有无相
生”,就是天下万物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实现有无的相互转化、相互生成,这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

这是“无”的第二种意义。

“有”代表可观测的显在世界,是万物的显在状态,“有”是显在的“无”;而“无”代表潜在的世界,是万物的潜在状态,“无”是潜在的“有”。

潜在世界和显在世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宇宙生于“有”,反过来“有”将“复归于无”。


二、老子宇宙生成模式及其序量范式
老子宇宙演化理论的生成论,虽然与系统科学有着不同表述,但其思想本质是相同的。

因此可以尝试采用系统科学的序量范式去描述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

系统科学序量范式,就是用由一信息量、信息强度所决定的序量表述客体演化状态,并规定一定的形式化记号。


a(b,c)就是一个序量符号,其中a为序量(单位比特);b为信息量(单位比特);c为信息强度,也就是b信息所结合的物质能量,单位就是物质、能量单位。

a和b单位虽然相同,但本质上是不同的量。

a、b、c之间的关系符合信息效应规律④:
c≤cmin:a(b,c)0,可简单记为0(1,0)
cmin≤c≤cmax:0≤a(b,c)≤b,可简单记为c(1,0)
c≥cmax:a(b,c)=b,可简单记为1(1,1);但当b0时a(0,c)=0,可简单记为0(0,1)
cmax是使序量等于信息量的信息强度;cmin则是参照于cmax、使信息成为潜在信息的c的最大界限。

就是说:信息强度充分强则序量等于信息量,信息强度充分弱则序量等于零,信息强度在两者之间,序量与信息强度正相关。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四段式的宇宙生成模式,就可以尝试采用序量范式加以描述。

1.道生一
“道生一”是宇宙生成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细微的“神”、“精”处于没有各种物体形态的混沌阶段。


图1 道
图1中的道,范式为0(1,01)+0(0,10),01表示比0更加微弱的信息强度,10则表示物质能量的潜在状态。

道是一个深度的潜在世界。

按照王充的解释,道生万物还要经过元气的阶段⑥;元气中包含着潜在信息与无序显在的物质能量。

图2 道生一
图2表示过程道生一,大致相应于0(1,01)+0(0,10)0(1,0)。

“一”为浑然之气0(1,0),也就是潜在信息。

老子的“道生一”,相应于系统生成论的微弱信息本身生成过程。

就是说深度的潜在世界生成潜在信息,相应于宇宙学从“无”生成引起宇宙原始大爆炸宇宙的奇点。

2.一生二
“一生二”是宇宙生成的第二阶段,即从混沌演化为阴阳两仪阶段。

图3 一生二
图7 宇宙大循环
这正是恩格斯宇宙大循环预见⑧的系统范式表述。

虽然恩格斯的预见、宇宙学的一些理论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证明,然而老子宇宙大循环思想与近现代宇宙演化探索者们的思路是一致的。

若再考虑自然界由多重宇宙组成以及多重宇宙的相互作用,其演化过程将会更加绚丽多姿;这相当宇宙学中,多重闭合宇宙的循环,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循环过程。

图8 多重宇宙
一定物质密度的宇宙必定在一定半径形成闭合空间,多重宇宙是一些并存的闭合空间。

⑨⑩每个空间都进行循环演化,各自的演化阶段是相互独立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图表现老子宇宙生成模式系统范式是一种近似模拟,必然存在局限性,只能是本文抛砖引玉的一种尝试探索。

注释
①李曙华:《老子的自然哲学与科学》,《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119页。

②汪天文:《老子宇宙观的现代诠释———用现代宇宙学理论与量子理论看老子思想》,《江汉论坛》2008年第8期,第71页。

③④沈骊天:《广义信息序量范式建构初步》,《系统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36—42页。

⑤蔡红珍:《〈道德经〉的科学技术思想探析》,武汉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第10页。

⑥[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7、347页。

⑦[英]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⑧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0—24页。

⑩沈骊天:《广义相对论的超维观念与降维方法》,《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98—10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