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本解决方案】高考生物(新课标版)考纲专题解读 考点题组训练word:专题16.doc
专题07 生态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揭秘 含解析 精品
专题七生态专题本专题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网在每年的全国卷中,种群和群落中的各个考点都有所涉及,预计2017年高考种群和群落仍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常以曲线图、柱状图、表格等为载体,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预计2017年高考中,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仍会以图表分析、定量计算、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
1.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的比较2.食物网中生物变化的分析①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 ②常见的情况分析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3.能量流动的计算规律1.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
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下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B.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D.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3.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4.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越来越困难,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09 生物技术专题-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揭秘 含解析 精品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专题根据新考试大纲的变化,预计2017年高考对此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测定、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和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等,特别是微生物的利用,考查概率较高。
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综合性。
1.果酒果醋的制作,如表所示:2.植物精油提取过程中,提取方法的总结1.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
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
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
需控制温度为,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
(2)腐乳的制作: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减少、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2.某兴趣小组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了大肠杆菌数目的测定。
请回答问题:(1)测定大肠杆菌活菌数目时,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中为细菌提供氮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_____________。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可向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______。
(2)为了便于统计污染严重的水体中活菌的数目,需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例如取水样2 mL,加入无菌水________mL制备稀释倍数为101的稀释液,并照此依次制备更高倍数的稀释液。
2017高考生物白皮书《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部分 含解析
生物一、能力变化1.实验与探究能力2016年《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实验与探究能力(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处理2.获取信息的能力2016年《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二、内容变化生物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内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1。
必考部分2.选考内容细胞克隆一、考试能力方面由“关注对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学进展的事件”变为“关注有重大影响的与生物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个变化特别大。
由了解生物学事件变成掌握与生活中常见的热点问题的生物学知识,可见未来出题模式会与当前热点科学、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考试出处会比较随机但是落点于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这点对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考生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7年考试大纲强调了“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可见由“事件”导向提升为“成就和问题”导向,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时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思考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和生物语音尝试探究和解释这些成就和热点问题。
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
相关问题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将继续加大,难度也可能随之提高。
二、考试范围方面1.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本来就是考点,再加上“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有利于对“微生物的利用"的完整考查;那么微生物方面的知识会更多更细致,考题也会更综合更难。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和答案解析新课标3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与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与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与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与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三、非选择题:29.(8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解读(生物部分)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解读及备考提示一、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
修订考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1、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
2、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三、考纲调整对备考的影响1、考纲修订部分(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2、备考解读(考纲变化新增部分影响较小)2017年的考纲在能力要求的表述上作了一些调整,对选修一和选修三的个别内容作了一些增加和删除,对一些内容的要求更清晰。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修订说明_生物
(一)能力修订:
2、实验与探究能力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修改为“具备验证简单生 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修改为“能从提供 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考纲的修订体现了命题的趋势——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将基础知识扎实掌握,通过课上学习、课 下整理、基础练习、重复记忆、思考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等过程, 将知识基础稳固。
其次,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
第三,通过对创新题型的练习,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 实验设计的能力及知识联系和应用的能力。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 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突出成就包含了历史重大成就)
(二)内容修订:考试大纲---必考部分 有5个要求由I提高到了II,有1个要求由II降低到了I, 有两个是从内容上进行了修改。
第四,关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和探索, 学以致用。
第五,善于总结。总结考点、题型、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对于 更好的理解高考的命题特点及考查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规范答题。答题是否规范不仅体现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 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生物考试改革举措
二、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修订要求
2017年新课标1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7年新课标卷Ⅰ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之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有三种: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常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染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解析】与对照组置于蒸馏水中的叶片相比,一段时间后置于细胞分裂素(CTK)溶液中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高,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置于CTK+ABA溶液中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比置于细胞分裂素(CTK)溶液中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说明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与对照组置于蒸馏水中的叶片相比,一段时间后置于脱落酸(ABA)溶液中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光反应阶段受阻,光反应的产物NADPH合成速率将会小于CTK组,C错误;施用ABA 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专业 .专注 .2017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分析绝密★ 启用前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个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沟通的实现分别依靠于A. 血液运输,突触传达B. 淋巴运输,突触传达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达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2. 以下对于细胞构造与成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膜的完好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察看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 Cu 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复原成砖红色【答案】B【分析】细胞膜的完好性,能够选择性汲取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好,则没法进入,而损坏后则能够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 B 错误切合题意;察看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经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进的苯酚品红溶液, C 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复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复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往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落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零落酸(ABA )、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解析
得到 F 】 , F 1 表现 型为有刺 刚毛 、 灰身 、 长翅 。再 分别 用 F 做父本和母 本与 亲本 中 的无刺 刚 毛 、 黑身、 残翅 回
交, 得 到的子 代如 表 1 , 请 根据 表 中 的数据 分 析 回答 : 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 的基 因位 于— — 对 同源 染色体
和a a b b c c , 杂交子 代 F 1 为A a B b C c , 再分 别用 F l 做 父
本 和母本 与亲本 a a b b c c回交 , 亦是测交 。当 F . 做父本 时, 子代 表现型 中只有灰 身和 长翅 、 黑 身和残 翅 , 没有 灰身 、 残翅 和黑身 、 长翅 , 即灰身 ( B ) 和长翅 ( c ) 、 黑身 ( b ) 和残翅 ( C ) 总表现为连锁 不能 自由组 合 , 说 明控 制
综合 分析得 出 三对 基 因位 于 “ 2对 ” 同源染 色体 上 。
两 组 测 交 结 果 不 同 是 因为 F 做 父 本 产 生 配 子 时 , B和
子代表现型
~\
一
F 做父本 F . 做母 本 2 5 % 2 5 % 2 1 % 2 1 % 4 % 4 %
2 5 % 2 5 % 2 1 % 2 1 % 4 %
a a b b C c : a a b b c c:1 : ( 1+1+1+1+1+1 ) : 1:1 : 6 : 1 。
当三对基因都有 显性存 在时 表现 红色 , 三 对都 为隐性
纯合 时表现为 黄色 , 其余 均为 橙色 。最 终确 定是 由三
对位于三对 同源染 色体 上 的等位 基 因控 制 , 遵 循基 因
摘 要 本文对 2 0 1 7年高考理综全 国卷 I生物学的部分试题进行解析。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生物高中生物 2017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Ⅰ试题解析及简评
2017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Ⅰ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方面都有较好的体现,是一份很好的高考试题。
1.关注生态学的观点,体现立德树人的高考立场人类是生态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因此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森林遭到严重砍伐、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大量使用农药使农作物及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等等问题”被环境专家定义为严重威胁世界生态环境的十大问题。
针对“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这一类问题,全国I卷第5题以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呈S型增长家畜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素材,让考生判断“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开始捕获家畜的合适时机是什么”。
该题向考生传达了生态学的观点,同时也向考生和社会传达了在对待地球资源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求索取,无原则地索取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人类自身,为了全人类的自身利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具有保护全球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考查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服务于高考的选拔功能生物科学的素养是考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个不具备生物学素养的公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的高一层次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进行了考查。
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考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是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衡量生物学科素养的一个指标,对此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有所创新。
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及后期专题复习(2017年3月12日)
•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 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 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 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______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 应是 组。
• (2013年全国卷)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 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实验处理 观察测量 观测因变量 收集、处理数据
预期结果 是否支持假设?
实验结果
高考真题是备考的宝贵资源
• • • • 策略1:保留整卷 学生课下计时半小时完成,并与标答对照。 熟悉全国Ⅰ卷试题风格,提高解题效率,体会答题规范及尺度。 每套试题讲评1课时,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从知识、 能力、技巧、心态等方面全面提升。
“物质进出细胞的 膜泡运输 胞吞 胞吐 载体介导
协助扩散
通道介导
专题复习的任务及策略
• 任务 ——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在新情境中综合运用;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 策略: ——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信息、独特的学 科思想方法的考查融入其中,展现学科特有的研究魅 力。因此,以高考真题为载体,练习、矫正、反思、 讲评、归纳、提高。
高考真题是备考的宝贵资源
• 策略2:分类重组 • 如遗传分析题、细胞代谢题等 ——追踪命题趋势; ——提炼命题特色; ——领悟答题要领; ——体会异题同解。
2017高考大纲生物改动
2017高考生物大纲修订变化(一)能力修订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进行适当修订,如将“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修订为“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这种表述能够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要求,符合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并将其与高中生物学科知识建立必要联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生物学术语表达、分析和解释相关成就和热点问题。
(二)内容修订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内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1.必考部分考试内容的修订、调整是为了更加合理地设置选考模块与选考内容,符合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全国3,4,6分)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1.D实验组a′中含有适宜浓度IAA,通过极性运输,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大于b侧,A错误;对照组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 含量相等,B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极性运输IAA,C错误;a′的输出量除一部分在胚芽鞘中外,还有一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中,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
2.(2016·四川理综,4,6分)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2.D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时根长相对值比较,甲、乙和丙生长素类似物低浓度促进幼根生长,浓度过大时抑制生长,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组莴苣幼根长度大于丙,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 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 ppm 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幼根和幼芽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据图无法推测甲对莴苣幼芽生长的影响,D错误。
3.(2015·课标Ⅰ,2,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C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等相关知识。
幼嫩的芽、叶、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合成的原料为色氨酸,A正确;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等,其中非极性运输发生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B正确;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错误;植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D正确。
4.(2015·安徽理综,6,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4.A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相关知识。
同一植物体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是根、芽、茎,A错误;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使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所以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IBA是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
5.(2014·四川理综,1,6分)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5.B本题考查面比较广泛,知识点具有跳跃性,涉及必修1和必修3的考点。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以渗透作用方式通过原生质层且是双向的,只是从液泡扩散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液泡的水分子数,表现为细胞失水,A错误;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正确;在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肝细胞中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在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又会转化成糖原进入肝细胞、肌细胞,C错误;活细胞内ATP和ADP可相互转化,D错误。
6.(2013·大纲,4,6分)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6.B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相关知识。
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或喷洒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可得到无子果实,A正确;同一植株根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低于芽的最适浓度,B错误;单侧光可使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从而使其分布发生变化,C正确;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正确。
7.(2013·安徽理综,5,6分)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7.B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及识记能力。
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应设一组倒置的去尖端胚芽鞘;通过对照实验可知,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实验组),而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和生长,说明琼脂块本身对胚芽鞘的弯曲及生长没有影响,而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来自胚芽鞘尖端,即这种刺激应为某种化学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该实验未提及光源问题,不能证明胚芽鞘生长与光源的关系。
8.(2013·上海单科,12,2分)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
能正确表示对照组、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8.B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外界因素等知识及识图分析能力。
对照组的胚芽鞘尖端套有不透光帽,因此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胚芽鞘伸长生长是均匀的;实验组的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影响,生长素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因此实验组光照侧胚芽鞘伸长的长度小于对照组,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大于对照组,B正确。
9.(2013·广东理综,4,4分)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9.D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作用的基本知识。
由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主根长度小于正常植株主根长度”可推知去顶芽没有促进主根生长,A错误;根据题图,不能断定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B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C错误;由题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主根长度与正常植株无显著性差异”可推知外源生长素与顶芽作用类似,均能促进主根生长,D正确。
10.(2015·四川理综,10,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的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Ⅲ组;去顶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析】(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人工涂抹的IAA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部位,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O2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C3,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b组明显高于a组,且14C位于光合产物中,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
(4)根据实验二可知,去顶8 h时Ⅰ组(a)和Ⅱ组(b)侧芽附近的IAA浓度相同,都为100 pmol/g;根据实验一可知,去顶8 h时,Ⅱ和Ⅲ组的侧芽长度相同,可推测此时侧芽附近的IAA浓度相同,即Ⅲ组中涂抹的IAA还没有运输到侧芽。
故此时三组中侧芽附近的IAA浓度都相同。
根据实验二可知,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即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
【答案】(1)信息主动运输(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 抑制了侧芽的生长(3)三碳化合物[H]和ATP增多(4)等于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11.(2014·江苏单科,32,7分)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