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案
四年级音乐教案杨柳青
一、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杨柳青》的歌词和曲调。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正确演唱和节奏感。
2.歌曲的乐器伴奏。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电子乐谱或乐谱卡片。
2.材料:乐器伴奏器材(如钢琴、小提琴等)。
3.录音设备。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杨柳青地方特色音乐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3.学唱歌曲:教师向学生逐句教唱歌曲《杨柳青》,注意歌曲的正确发音和韵律感。
可以先段落分解,再整体演唱。
4.合唱练习:学生进行集体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和声。
5.乐器伴奏:教师介绍乐器伴奏的重要性,选择几名学生演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伴奏。
其他学生可以用体鸣或敲打乐器来伴奏。
6.整体表演: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将歌曲演唱和乐器伴奏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表演。
可以录音或视频留作班级展示。
五、教学延伸:1.理解歌曲:教师给学生讲解《杨柳青》这个地名的由来和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在学习《杨柳青》过程中进行创作,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或编排新的乐器伴奏形式。
3.参观音乐演出: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音乐演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评价学生的歌曲发音和乐器演奏技巧。
3.综合评价学生对歌曲《杨柳青》和乐器伴奏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以上是一份四年级音乐教案《杨柳青》的教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本地地方特色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杨柳青》
4.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练习,使学生学会倾听、配合,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江苏民间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4.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
5.通过学习《杨柳青》,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杨柳青》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间音乐的鉴赏力和兴趣。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情、动作等表现形式,提升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举例解释:
-在学习旋律时,教师可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唱,关注歌曲中的音高、音准问题。
-通过对比其他地区民歌,让学生分析江苏民歌的独特之处,加深印象。
-在合唱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指导学生调整音量、音色,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2.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旋律跳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歌曲中的旋律跳跃可能是个难点,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杨柳青》相关的音乐问题,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简谱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实验。通过编写简单的旋律,让学生亲身体验简谱的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大家共同评价、交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杨柳青》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简谱知识。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达春天美好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4年《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杨柳青》的内容和意境。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背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杨柳青》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这首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诗歌讲解(1)介绍诗人及创作背景。
(2)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分组背诵,检查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4.诗歌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5.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杨柳青》。
(2)写一篇关于《杨柳青》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2.在诗歌讲解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在诗歌朗读与背诵环节,我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和分组背诵,检查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4.在诗歌欣赏与感悟环节,我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有些过于关注,导致课堂节奏有些紧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表达。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提问要更具启发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本节课在诗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教学方法、教学节奏等方面进行改进。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杨柳青》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杨柳青》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柳青》是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歌,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乐趣。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江南民歌尚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杨柳青》,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江南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2.歌曲《杨柳青》的旋律和节奏。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和对比,让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分组演唱和合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杨柳青》的旋律、歌词和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合唱架:用于分组合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然后播放歌曲《杨柳青》的录音,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杨柳青》,学生跟随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演唱歌曲。
其他组同学认真聆听,找出演唱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对每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他们改进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在合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杨柳青》人音版(简谱)(2023秋)
-文化背景理解:学生能够了解《杨柳青》所蕴含的民间文化特色,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举例解释:
-在简谱识读方面,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熟练地读谱,如识别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音符,以及相应的休止符。
-在歌曲情感表达方面,重点是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来感受春天的喜悦,并在演唱时将这种情感传达给听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分析如何通过演唱表达情感,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杨柳青》的简谱识读、歌曲情感表达以及合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创新发展:鼓励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音乐,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简谱识读: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演唱《杨柳青》的简谱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拍子。
-歌曲情感表达: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描绘的春天景象,通过音乐传达出欢乐的情绪。
2.教学难点
-音准控制:对于小学生来说,准确地唱出旋律中的每个音是难点,尤其是音高的准确把握。
-节奏与拍子的协调:学生需要克服节奏和拍子不一致的问题,确保合唱时节奏感强,拍子稳。
四年级音乐上册《杨柳青》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杨柳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提琴、二胡两种乐器的形状和音色,并了解它们分别属于西洋音乐、民间音乐的范畴。
2.通过学习民间曲艺《杨柳青》,感受汉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并领略布鲁斯、爵士等西洋音乐的特色。
3.能口头模唱《杨柳青》的主旋律和和声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提琴、二胡两种乐器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方式。
2.熟悉《杨柳青》的歌词和曲调,能口头模唱主旋律和和声旋律。
3.理解并欣赏布鲁斯、爵士等西洋音乐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老师用两张图片分别展示小提琴和二胡的外观,介绍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然后让学生试试画出它们。
接着播放小提琴和二胡各1分钟的演奏画面,让学生聆听、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2. 歌曲学唱1.老师播放《杨柳青》唱片,让学生感受、理解这首音乐的情感和特色。
2.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杨柳青》的歌词和主旋律。
让学生跟着主旋律唱一遍。
3.老师指导学生跟着和声旋律唱一遍,并加强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鼓励学生试着口头模仿这首音乐的特色和风格。
4.老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唱,直到所有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3. 了解布鲁斯、爵士等西洋音乐特色1.老师播放布鲁斯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感受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色。
2.老师介绍爵士音乐的特点及其发展,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其代表作品。
四、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练习,学生能口头模唱《杨柳青》的主旋律和和声旋律。
2.学生了解小提琴、二胡两种乐器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方式,了解民间音乐、西洋音乐的范畴,并能欣赏和领略其特色。
3.学生对布鲁斯、爵士等西洋音乐特色有所了解,并能应用到对《杨柳青》的情感体验和唱法中。
五、教材参考1.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2.《杨柳青》唱片及歌词3.《布鲁斯演唱》音乐片段4.《爵士历史图册》六、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学习《杨柳青》,让学生认识民间音乐、西洋音乐的范畴,理解它们的特色及对乐器、声音的体验和感知。
杨柳青教案
杨柳青教案杨柳青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选用了杨柳青的作品《杨柳青》。
本文主要描述了杨柳青的形象和他的生活状态。
通过本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杨柳青的作品风格,对他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哲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杨柳青的作品风格和生活状态。
2.了解杨柳青的生活哲学。
3.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杨柳青的作品风格和生活状态。
难点: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杨柳青的作品《杨柳青》,引起学生对于杨柳青的兴趣。
2.分析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分析杨柳青的作品特点和生活哲学。
3.讨论让学生讨论杨柳青的作品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欣赏让学生欣赏杨柳青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5.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欣赏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杨柳青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杨柳青教案一、教材分析1.选用作品:《杨柳青》2.主要内容:杨柳青的形象和生活状态二、教学目标1.了解杨柳青的作品风格和生活状态。
2.了解杨柳青的生活哲学。
3.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杨柳青的作品风格和生活状态。
难点: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杨柳青》的作品和杨柳青的故事。
2.分析分析杨柳青的作品特点和生活哲学。
3.讨论讨论杨柳青的作品和生活。
4.欣赏欣赏杨柳青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
5.总结总结学生的讨论和欣赏,对杨柳青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杨柳青的作品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艺术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欣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学生对他人的观点也有了更加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
《杨柳青》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七章《明清小说》第二节《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杨柳青》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小说的作者简介、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杨柳青》的作者、作品背景,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 掌握小说中的关键词语、成语、俗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艺术价值。
2.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杨柳青》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杨柳青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导入新课。
步骤一: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步骤二:教师简要介绍杨柳青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杨柳青》原文,分析小说的作者、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艺术价值。
步骤一: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步骤二: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步骤三:讲解关键词语、成语、俗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步骤四: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内容,提高鉴赏能力。
步骤一:分组讨论,各小组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针对小说中的难点、重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步骤一: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二:教师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步骤一: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二:教师批改,反馈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杨柳青》作者、作品背景2. 板书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3. 板书三:关键词语、成语、俗语4. 板书四:小说语言特色及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介绍《杨柳青》的作者、作品背景。
第2课《杨柳青》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家乡的特色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2课《杨柳青》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课《杨柳青》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Hale Waihona Puke 杨柳青镇简介:了解杨柳青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课文阅读:学习《杨柳青》一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语言表达: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学习使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杨柳青的历史文化、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传承家乡的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观察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杨柳青相关的文化现象,如年画的制作、风筝的放飞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察方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小学音乐《杨柳青》教案
《杨柳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乐曲,感受乐曲对春天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哼唱、聆听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乐曲清新明快的情绪,增强音乐感知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族器乐“笙”。
二、教学重点:根据乐曲的情绪,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奥尔夫乐器为乐曲伴奏。
三、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的乐器,并认识“笙”,并巩固对其他民族乐器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古诗谜语导入。
老师出示谜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学生在答案“柳树”中感知古人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咏叹,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用中国传统乐器表现对大自然的赞美,会是怎样的呢?从而导入新课,民乐合奏《杨柳青》。
(二)教授新课1.体验歌曲(1)多媒体初听乐曲,并提问:“这首乐曲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欢快活泼、热情风趣),后拓展乐曲的创作背景(根据江苏民歌《杨柳青》改编的民乐合奏曲)。
(2)老师有感情的弹奏乐曲,引导学生击拍感受强弱,并抛出问题:“歌曲的节拍为几拍子”(2拍子),体会乐曲轻快跳跃、热情而风趣活泼的音乐特点。
2.深入了解(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古筝、琵琶等),后多媒体呈现以上乐器,并请学生模仿其音色与演奏姿势。
(2)再次聆听乐曲第一段,引导学生对照多媒体中的乐器,猜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从而引出民族乐器“笙”,并做介绍。
(3)引导学生用“lu”跟着多媒体哼唱旋律,并自由加入演奏模拟动作和声势,感受旋律中印象最深刻的节奏型,从而引出(×××),并在此节奏上加入敲击桌面和拍手,感受欢快的氛围。
3.整体感受视频播放民歌版《杨柳青》、《姑苏风光》的视频片段,感受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美丽景色、美好生活的充分表达。
(三)音乐活动组织男生用奥尔夫乐器对乐曲进行伴奏,女生进行歌词创编并表演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杨柳青》音乐教学设计5篇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杨柳青》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杨柳青》、《红旗颂》、《救国军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大班下学期打击乐教案《杨柳青》
大班下学期打击乐教案《杨柳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杨柳青及其特点。
2.学习杨柳青的演奏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杨柳青》乐谱、打击乐器。
2.教学设备:音乐播放器、投影仪、钢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杨柳青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这段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习乐曲
(1)教师出示《杨柳青》乐谱,向学生介绍杨柳青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主要用于表演杨柳青杂技艺术。
(2)教师播放杨柳青的演奏视频,让学生观察杨柳青演奏者的动作和演奏技巧。
(3)教师逐步教授乐曲的各个部分,并示范演奏。
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演奏整个乐曲。
(4)学生分组合作练习,互相帮助,加深理解和掌握。
(5)学生表演成果,教师指导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演奏和改编。
3.展示与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杨柳青的集体演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四、总结与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杨柳青及其特点,学会了演奏杨柳青的基本技巧。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合作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和演绎杨柳青的艺术。
七年级音乐杨柳青教案优秀
七年级音乐杨柳青教案优秀七年级音乐杨柳青教案优秀「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幼儿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来进行演奏。
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二、教学准备:节奏型卡片,打击乐器人手一份。
三、教学过程:(一)在《杨柳青》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音乐按节奏自由舞蹈,要求做出与众不同的动作来。
(二)游戏“看谁拍得好”老师出示几张节奏型卡片。
如XXXXXXXXX|要求幼儿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脚动作正确地拍出来。
(三)游戏“看谁编得好”。
出示XXX|XXX|XX|X—|的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编出与该节奏型相符合的语言节奏来。
如:小蜜蜂|花蝴蝶|飞来|了—|,长鼻子|长鼻子|卷起|来—|(四)根据音乐《杨柳青》创编新节奏1.欣赏音乐,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旋律。
提问:1)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2)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3)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2.欣赏音乐,随音乐拍手来感知音乐的旋律与乐句。
3.创编新节奏师:“如果你来给这段音乐伴奏,你想给它配上什么节奏来演奏呢?”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编,也可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师:“你是用什么节奏来演奏的?”老师逐句哼唱,幼儿自由创编出各种节奏型,老师在黑板上作记录。
师:“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全体幼儿看黑板上的.节奏型,一一练习。
(五)拿乐器进行演奏1)自选一样乐器进行齐奏。
2)看节奏型选乐器进行轮奏。
(六)复习舞蹈《丰收舞》。
要求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变换做出不同的符合音乐节奏的手部动作。
附一种幼儿创编的节奏谱:1653|165|6156|5331|2.321|2—|XXXX|XXX|XXXX|XXX|XXXX|X—|2355|165|553|235|3.532|111|XXX|XXX|XXX|XXX|XXX|XXX|5356|111|3561|111|XX|XXX|XX|XXX|6165|6165|1116|5356|121|6532|111||X—|X—|X—|X—|X—|X—|XXX||活动反思:这个活动是我借鉴来的教案,因为喜欢《杨柳青》活泼欢快的旋律。
幼儿园中班音乐《杨柳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杨柳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杨柳青》2.学唱民歌《杨柳青》3.理解民歌《杨柳青》的意境4.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音乐能力二、教学重点1.学唱民歌《杨柳青》2.理解民歌《杨柳青》的意境三、教学内容1.音乐素养培养:通过唱《杨柳青》开展音乐活动,训练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唱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等。
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与音乐互动,增强幼儿自信心。
2.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通过班会唱一首《杨柳青》(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歌曲,并能够初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并且通过给幼儿听一些小文本描述杨柳青的形象(目的是用生动形象而不是抽象言说让孩子们更好理解歌曲及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唱《杨柳青》,由老师带领全班孩子学唱《杨柳青》,并与动作(扭腰、摇头、晃臀),让孩子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情感与节奏感。
第三课时:绘本欣赏和创意绘画(让孩子在听讲解的情况下,看着图片与自己的感知融为一体,并对绘本图画进行理解及重绘)第四课时:歌谣表演(小朋友自己用歌曲中的片段编排成一个小的歌舞节目,并在表演中体现出精神内涵)四、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法:《杨柳青》这首歌并不属于高档的音乐,更多的是传达一种情感,社会氛围。
通过创设现实场景,让小朋友们喜欢这种民间歌曲和器乐。
2.整体感知法:通过唱歌、动作、舞蹈、绘画等样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并理解这首歌。
3.游戏教学:通过编排舞蹈、游戏情景等活动,更好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当中。
五、教学时长此次课程共设置四节课,每节课约45分钟,总共180分钟。
六、教学评估此次教学主要考察幼儿是否会唱《杨柳青》,是否了解《杨柳青》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评价教学成果,及时修改并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的最终效果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首恩在教学上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了解民歌的氛围与文化底蕴。
《杨柳青》教案
《杨柳青》教案《杨柳青》教案《杨柳青》教案1教材分析《杨柳青》是一首在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啊杨柳青”而得名。
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歌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
第一、二两个乐句均为六小节,其中结尾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对音乐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积累,对于他们而言,音乐学习是在好奇、好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属于小学音乐学习的第二个阶段。
对音乐学习已由初步的了解、认识升华到更进一步的探知音乐领域的调式和曲式、尝试合唱、掌握一定的音乐学具的演奏等。
对此,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为他们打开学习音乐知识的大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从而喜欢音乐。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体验、探究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2.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并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
教学难点1.准确运用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表现歌曲。
2.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乐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送同学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教师范唱歌曲《杨柳青》,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一样吗?师:我们中国有很多的民歌,因为地域的不同,运用的又是各地的方言,所以就产生了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
师:《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
(出示课题江苏民歌《杨柳青》)设计意图:教师“送礼物”,引起学生的好奇,紧接着教师的范唱更让学生对江苏民歌有了浓厚的探究欲望。
《杨柳青》教学设计(通用9篇)
《杨柳青》教学设计(通用9篇)《杨柳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同学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同学增加对民歌的熟悉,并宠爱民族文化。
4、通过学习歌曲《杨柳青》,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喜爱;通过创编歌词,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转为对自己家乡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1、初听歌曲思索:歌曲与我们平常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方言、速度、心情)2、介绍江苏地域及方言特点:“吴侬软语”3、再听歌曲思索: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4、引出并学唱最终一句“杨柳叶子”要求:“软”、各歌词之间的时值长短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二、教学歌曲1、听全曲思索;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2、思索: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衬词?(能使歌曲更加活泼轻快,更加能体现江苏民歌的特点,方言演唱的衬词让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个是江苏民歌)。
(一)第一部分1、听第一乐句思索:歌曲中方言的唱腔咬字与我们平常的一般话歌曲有什么不一样?2、学唱第一乐句跟唱法,师生接龙3、听其次乐句,找方言咬字4、学唱其次乐句5、完整演唱第一二乐句在正确的“软语”基础上留意歌词特点(二)其次部分师:要想歌曲变的更加有江苏味,除了方言和我们悦耳的唱歌之外,还有最能体现苏州味的什么?(衬词)1、听衬词部分思索:歌曲的衬词部分又有什么特点每句结尾的衬词都不一样2、听师范唱歌谱思索:歌谱中又有什么特点每乐句结尾都是“1113、师生接龙演唱歌谱生唱“111“,师唱其他部分4、完整演唱歌谱在“111”处加拍手5、教唱衬词(三)完整学唱歌曲1、完整听歌曲,轻轻跟唱2、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要求:江苏味3、情感处理分析歌词:露水、柳叶。
要求唱的时候声音位置及情感处理4、出示双响筒听第一段歌词,思索:如何用双响筒与拍手分别为歌曲伴奏?5、完整出示两段歌谱第一段演唱歌词,其次段用双响筒及拍手为歌曲配乐(没有乐器的同学用口技仿照)三、歌词创编师引:江苏人民喜爱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么一首奇妙悦耳的杨柳青,那你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地方方言也来歌颂一下自己的家乡1、生试练,全体学唱2、出示歌片,同学集体用方言朗诵3、用石浦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四、小结同学们唱得真好!今日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观赏扬州这座城市的美景。
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
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精选11篇)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篇1一、活动目标:1、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x|xx|,和xx|xx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3、初步养成爱护打击乐器与同伴相互配合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1、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音乐。
2、铃鼓、碰铃、圆舞板。
三、活动重难点:1、重点: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x|xx|,和xx|xx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难点: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四、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春天来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春天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了解乐曲名称《杨柳青》。
2、听音乐,按节奏拍手。
(1)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你想做些什么动作呢?(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熟悉曲调。
听辩不同的节奏型。
(3)指导幼儿听辩各小节的伴奏节奏型并合着音乐拍出来。
3、身体动作节奏练习。
(1)放慢速度,教师用拍手动作指挥幼儿齐奏。
(2)放慢速度,幼儿边看指挥边合着音乐做自己的身体模仿动作。
(3)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幼儿进行分声部练习,幼儿根据教师的指挥随音乐做身体模仿动作。
4、节奏游戏。
(1)“你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它还带来了一张节奏谱呢,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出示节奏谱“x —| x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拍打节奏)(2)“下面这只小动物可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
它想先请你们来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吗?”(幼儿:xx | xx |)“你们演奏得真棒,通过这个节奏,你们觉得它是谁吗?”(幼儿猜)出示小兔。
(3)“看看,大嘴巴青蛙也带来了一张节奏谱,我悄悄的提醒你们一下哦,它的节奏谱是叫出来的,那青蛙是怎么叫的?”(幼儿xx ︱xx x |xx︱xx x)那我们来演奏一下。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3杨柳青,探究中国民乐
本教案所探究的音乐作品是《杨柳青》,是中国传统的民乐作品。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杨柳青的音乐特点及其文化背景,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民乐。
一、教学目标:1.学生够听懂《杨柳青》的基本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并了解其文化背景。
2.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乐理知识,演奏《杨柳青》。
3.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杨柳青》的音乐特点(2)运用简单的乐理知识,演奏《杨柳青》2.教学难点(1)《杨柳青》的文化背景(2)体验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演唱法、观摩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中国传统音乐或展示一些中国传统乐器,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音乐或乐器有哪些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2.学习杨柳青(1)听音乐老师播放《杨柳青》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音乐特点。
(2)了解杨柳青的文化背景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杨柳青的文化背景,比如它最初出现的地方、它表现的内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等。
(3)学习乐理知识通过带领全班一起学习,让学生熟悉乐理知识,如节拍,音符等。
(4)演奏《杨柳青》通过学习乐理知识,让学生根据提示,使用教室里已有的乐器,演奏一段《杨柳青》。
(5)展示成果让每组学生依次报告自己演奏的内容,并评选出最佳表现。
3.体验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美通过唱响经典《茉莉花》,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民乐,学会了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演奏一段《杨柳青》,同时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民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后续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和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柳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通过欣赏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4、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三、教学准备:
准备: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可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江苏扬州
1、诗句
师: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你们谁去过扬州?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生:……
师:谢谢你的介绍!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播放《茉莉花》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师:扬州美吗?
生:美!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有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
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说得真好。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生跟音乐用"lu"哼唱一遍。
3、体会强弱
师: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可以是除草、割麦)
师:看一下拍号。
(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注意要有所体现。
(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再轻轻地哼唱(可以哼鸣、也可以唱谱)。
4、了解歌名与歌曲内容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歌词,找找歌曲题目与内容之间有没有关系。
(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歌曲最早的歌词的确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本课中的杨柳已经和歌词毫无关系了。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
(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5、难点解决
师:有难唱的地方吗?
生:……
师:(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师: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三、表现新歌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生:……
师: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
《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师:我找着了一首用正宗的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你们来
品味品味。
生:(听录音)
师:觉得扬州方言有什么特点?(……)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
我们一起学一学?(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有一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觉得你们要向这句话作一次挑战:"唱的比说的好听!"行不行?
生:行!(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哎呀乖乖隆地东,不错啊你们!(用扬州方言说)
师:再唱一遍。
师:你们唱得很开心啊?(是的)现在我要请你们同桌来讨论一下,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生:那一大段衬词。
师: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师: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
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
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生:……(1、领唱、齐唱;2、加动作演唱;3、加上一些打击乐器唱)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
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生听歌曲
师提问:1、这首江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2、两种演唱形式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3、和《杨柳青》相比,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有哪些新鲜的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
生再听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感受、体验合唱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
都知道了什么?
生:扬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扬州方言的特点;衬词能烘托气氛;民歌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