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文艺》对《日出》主题思想的集体评论
曹禺《日出》评析
曹禺《日出》评析曹禺《日出》评析剧作选取了一个豪华大饭店和一个三等妓院作为强烈对比的场景,前者围绕一个交际花陈白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围的银行经理、富婆、面首、洋教授,展开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后者,则环绕着妓女翠喜以及一个被卖到宝和下处的女孩“小东西”的命运,揭示了人间地狱般的黑暗。
曹禺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
《日出》没有传奇性的故事。
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
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
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
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
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
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
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日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雷雨》更成熟,更显露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作者利用陈白露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宝和下处”有限的空间,召来了三教九流,全声色地表现了魑魅魍魉盘据的旧世界,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制度的本质,因而使《日出》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深广的历史内容。
在艺术上,作者“试探一次新路”,他舍弃了《雷雨》中“太象戏”的结构和“用的过份”的“技巧”,采取了与表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横断面的描写”。
用“片断的方法”,用“色点点成光彩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的技法,写出“社会的真实感”,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开放、真切、自然。
人物形象的刻画,仍是《日出》最成功之点。
对于陈白露和李石清,作者主要是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他们被窒息被毒化的心灵历程。
而对胡四、顾八奶奶、张乔治、福生等形象的刻画,则是着眼于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用夸张、重复、强调的手法,使它更突出,更鲜明,如:胡四的“贱”、顾八的“俗”、张乔治的“洋奴相”。
萧干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萧干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一九三七年元旦来临之际,作为曹禺的一位朋友,萧干在其主持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用三个整版的篇幅对《日出》进行了一次“集体批评”。
对于在文坛上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一位新人的一部新作,能够及时地展开如此规模的“集体批评”,在中国现代戏剧史和现代文学史上,不失为一例空前之举。
●曹禺曾说过:“萧干是文化界熟识的人,他很聪明,能写作,中、英文都好。
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圆滑、深沉,叫人摸不着他的底。
过去,他曾在混水里钻来钻去,自以为是龙一样的人物,然而在今天的清水里,大家就看得清清楚楚,他原来是一条泥鳅。
”●随着文革的告一段落,被斥为“洋奴政客”的萧干也可以重新拿起笔杆子继续写稿子发文章了,那篇被巴金评定为“觉得平常,不算精彩”的《鱼饵·论坛·阵地》,就这样发表了出来。
萧干写这篇文章时虽说不上是出于秋后算账的报复心理,不平则鸣的心思还是有的。
一、青年时代萧干与曹禺萧干出生于老北京(北平)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家庭,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十一岁时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
少年时代就走南闯北,疲于奔命,直到一九三三年因投稿而结识沈从文,才算正式交上好运、登上文坛。
关于自己的文坛经历,萧干本人在《我这两辈子》中写道:“一九三三年,我也在北平《晨报》上写过稿儿,可那时候的北平文学界可老气横秋,是苦雨斋的周二先生和清华园的吴宓教授两位老头儿的天下,没有我们毛孩子的份儿。
但是,一九三三年我打福州一回来,北平好像变了个样儿。
郑振铎、巴金和靳以都打南边儿来了啦。
他们办起《文学季刊》和《水星》,在来今雨轩开起座谈会。
他们跟老熟人杨振声和沈从文联合起来,给憋闷的北平开了天窗。
”“您说多巧,我就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论《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论《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作者:胡盛林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07期《日出》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又一部经典话剧名著,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曹禺先生引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来为作品开篇。
作品以交际花陈白露被银行家潘月亭包养的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醉生梦死的生活和底层人士备受欺凌的悲惨命运,控诉了被金钱扭曲的人性,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这一主题。
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窥见一二。
女主角陈白露在与前夫离婚后,因生活窘迫,不得不投靠关老太太,并在她的指点下成为一名舞女。
在被银行家潘月亭包养之后,她沉醉于丰衣足食、夜夜笙歌、水乳交融的糜烂生活。
作为潘月亭的情妇,她靠着出卖肉体得到了锦衣玉食,却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她沦为了潘月亭的附属财产,又不得不在潘月亭的安排下取悦大恶霸金八,她就像一个男人们的玩物,没有身份地位,只能献出肉体供男人们蹂躏。
从这个层面来说,她是在“奉有余”。
与此同时,她的身上又闪烁着着母性的光辉,她竭尽全力护身世可怜的“小东西”周全,在危难时刻对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小东西”施以援手,显示她悲悯弱者的“补不足”的一面。
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的翠喜,同样靠出卖肉体给“有余者”,来补助自己贫困多难的家庭,只不过她的服务对象是素不相识的男嫖客,她赚的钱都是用在自己有病的丈夫、瞎眼的儿子和瘫痪在床的婆婆身上。
尽管全家的生计都是靠她卖淫来维持,但还是得不到婆婆和丈夫的尊重,内心有苦无人诉。
她是善良又重情的女子,只是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她已经被糟蹋得麻木不仁,手无缚鸡之力。
正如曹禺对翠喜的评价:“在这堆‘人类的渣滓’里,我怀着无限的惊异,发现一颗金子似的心,那就是叫做翠喜的妇人。
她有一副好心肠,同时染有在那地狱下生活各种坏习惯。
她认为那些买卖的勾当是当然的,她老老实实地做她的营生,‘一分钱买一分货’,即便在她那种生涯里,她也有她的公平。
日出读后感
日出读后感
在阅读完《日出》之后,我深深地被这部作品所打动。
曹禺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整部剧本以“日出”为题,充满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它暗示着一种新时代的到来,一种旧社会的消亡。
在剧中,陈白露和潘月亭代表着新旧时代交替的两种人。
陈白露是一个矛盾的角色,她既渴望自由,又无法摆脱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而潘月亭则代表着旧时代的力量,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当剧中出现“日出”的场景时,它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象征,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旧时代的消亡。
在人物塑造上,曹禺先生也下了不少功夫。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例如陈白露,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
她既渴望自由,又无法摆脱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
这种矛盾使她在剧中不断地挣扎,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而潘月亭则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商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他的命运也最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终结。
此外,《日出》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元素。
例如,剧中的音乐和舞蹈都为剧情增色不少。
这些元素使得整个剧本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日出》是一部充满深刻思想和情感的作品。
它以生动而鲜活的画面展现了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交替,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曹禺先生对于
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优秀的日出读后感
优秀的日出读后感当拿起《日出》的剧本,必须要整理好自己的心绪,把自己代入到那个年代,才有办法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与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个扭曲心灵的形成,也才有办法真正体会到曹禺老先生写这个四幕悲剧剧本的真正含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日出读后感,欢迎查阅。
日出读后感1说起来,能买到曹禺的这本《日出》,足可以称得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自去年上函授,听了教授对《日出》的介绍,我便再也不能忘怀了。
当时搜遍了淄川的大街小巷却也未见书影。
倒是这一次,偶然地记起临淄新华书店三楼的图书是打折的,便要去看看。
想想初衷也不是为了《日出》,却在这不经意间得到了它。
这小册子是在一大堆蒙了尘的旧书卷里斜挤着的。
大概它已久不遇知音了,里面竟没有借书卡,连扉页也是未曾翻开的样子。
手里捧着它,我欣喜地像个孩子,全然不顾身侧人的惊诧。
读完它,用了四个小时,漫长得像一个世纪,未曾落泪,却心痛难忍。
不由得要怪曹禺竟让我牵挂着的人物全在日出前“睡”去了,真够冷酷的!别人尤可,小东西的死却让人太惊心悚目,接受不了!在那样一个朝代,那样一个苍白弱小的少女,恰是在芳华正茂时颓败了的。
她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不幸,以至黑三那鞭子倒像是响在我耳边,甚至是扬起在我的身边的。
我单单听着那蛇皮鞭子凄厉地噬咬着那个惨痛而绝望的女子,却无法伸手拉过她,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她悬死在子夜——光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我无法告诉她,苦难不是永久的,请你再忍忍,再忍几年!狂躁侵袭着我的全身。
甚至方达生踏着日出的光芒走向未来时,这种狂躁也难以平复。
陈白露、李清白、潘月亭……都被黑暗埋葬了。
造成黑暗的,金八却仍然纸醉金迷地狰狞着。
方达生是走向光明,去和“拼一拼”了,但未来怎样?在没有组织、没有指挥、孤军单人的情况里,他能见到真正的日出吗?说来,又忍不住要怪曹禺,让所有人物的命运太惨烈,竟会一个不剩了。
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更要珍视这寸寸和平了!日出读后感2前几天看了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人艺演出的话剧《日出》,这是曹禺先生经典四部曲之一,讲述了交际花陈白露因沉浸于上海的纸醉金迷而最终堕落、破产、走向死亡的故事。
论曹禺话剧_日出_中的_诗意的灵魂_
2011年第5期安徽文学论曹禺话剧《日出》中的“诗意的灵魂”◎郝兴霞(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曹禺的戏剧作品是诗与戏剧的有机结合,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他的话剧《日出》,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舞台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他把诗意的发现和现实的揭示有机熔铸起来,使剧作的题旨具有诗意化的象征意义。
诗意的潜流在主题、背景和人物身上流淌,诗意的对比渗透在戏剧结构的血躯之中。
而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大师笔下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戏剧语言体现出来的。
曹禺的戏剧语言中洋溢着他的诗的兴奋,诗的激情,蕴藏着诗意的灵魂。
关键词曹禺话剧《日出》诗意灵魂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5-094-0320世纪30年代以来,曹禺先生陆续发表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剧作精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多少年来,曹禺先生的剧作在国内外舞台上一直保持着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无数次被不同肤色的人们饱含深情地演绎着、解读着,一举将中国话剧推到了最热烈的颠峰时期。
别林斯基曾说:“戏剧应是‘最高一类的诗’。
”曹禺的戏剧作品正是诗与戏剧的有机结合,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他的话剧《日出》,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舞台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他把诗意的发现和现实的揭示有机熔铸起来,使剧作的题旨具有诗意化的象征意义,诗意的潜流在主题、背景和人物身上流淌,诗意的对比渗透在戏剧结构的血躯之中。
而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大师笔下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戏剧语言体现出来的。
曹禺的戏剧语言中洋溢着他的诗的兴奋、诗的激情,蕴藏着诗意的灵魂。
1近似朦胧的诗歌创作状态曹禺不仅是“爱美剧的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诗人。
中学时代的曹禺就曾经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和《南风曲》等多篇诗作。
诗人的素质使得曹禺在进行话剧创作时,不像其他剧作家那样先有一个主题然后进入创作,而是有了某种莫名的冲动或灵感时,在近似朦胧的、诗歌或音乐旋律般的感受与想象中,开始他的戏剧构思。
批评对《日出》经典性地位的确立及意义
批评对《日出》经典性地位的确立及意义作者:王刘梅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5期内容摘要:曹禺的《日出》在文坛上被公认为成功的收获,对它的评论也有很多。
但《大公报·文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是最早对其作出批评的刊物。
本文试从1936年12月份与1937年1月份《大公报·文艺》对《日出》的集体批评,以及曹禺对这次集体批评的回应出发,来探究《大公报·文艺》集体批评对《日出》最初面世经典性地位的确立作用。
作家与评论家之间良性的互动,对于当今这个不太纯粹的文学批评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评论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日出》《大公报·文艺》经典性文学批评界借鉴《日出》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大公报·文艺》是萧乾主持的。
萧乾组织了十五位评论家,对《日出》进行集体批评,分两次刊出。
第一次是在1936年12月27日天津《大公报·文艺》上刊登的,评论家包括谢迪克、李广田、杨刚、陈蓝、李影心、王朔。
第二次是在1937年1月1日刊出的,有茅盾、孟实、叶圣陶、沈从文、巴金、靳以、黎烈文、荒煤、李蕤。
这次阵容的强大在中国戏剧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基本上集中了当时最有影响的新文学作家。
在戏剧正逐步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学者怀着鼓励的态度,对曹禺的《日出》给出了中肯公正的评论。
曹禺也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写了《我如何写》(《跋》),还因其作品《日出》被评为大公报廿五年度文艺奖金当选人。
目前学界大多是将《大公报·文艺》对《日出》的集体批评作为对曹禺的《日出》引起重大反响的一个重大标志而一笔带过[1],但它与曹禺的回应《我如何写》,对于《日出》一刊出之后就大获成功的推动作用方面,显然还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所以我想借此来深入研究其对曹禺的《日出》经典性地位的确立,以及当时的作家与批评家们这种良好的互动模式对我们当代的文学批评的借鉴作用与意义。
对曹禺的戏剧《日出》的赏析
对曹禺的戏剧《日出》的赏析曹禺的戏剧《日出》创作于二十世纪年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是中国社会最为黑暗的时期。
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最突出的政治和经济的现象,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寡头统治和垄断资本的形成和集中。
他们凭借特权操纵金融,把魔爪伸向各个领域。
他们掀起的投机事业,使全国金融界都卷入投机狂潮之中。
这不仅使民族资本家身受兼吞之灾,更把全国人民推入苦难的深渊。
四大家族统治集团的魔影笼罩全国,操纵亿万人民的命运。
《日出》戏剧中的金八就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社会支柱,反映出四大家族金融垄断的某些侧影。
《日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并反映了这段时期的历史,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日出》中对现实的真实而深刻的揭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漆黑的世界”的图画,深刻的揭露了最黑暗的卖淫制度,揭露了金钱统治的罪恶、金钱制度的残酷,以及由此造成的人间的种种惨剧。
从小东西被逼身亡,黄省三全家的服毒自杀直到陈白露的死,这大大小小的悲剧,都昭示着是社会制度的窳败。
造成社会的大大小小悲剧的根源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以及国民党官僚资本的黑暗统治。
这个时期的贫富分化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出》可以说是三十年代的社会的一面镜子。
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就是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代表。
各种人物处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心灵的扭曲。
人伦道德被抛弃,代之出现的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
不择手段的捞钱,不择手段的玩钱,成了金钱拥有者和崇拜者生活的至高无上的信条,形成了一种拜金主义。
人性的扭曲达到了至高点。
《日出》整个戏剧中,充满了鲜明的对比和种种矛盾的冲突。
对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贫富分化的揭露,主要通过“不足”与“有余”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来实现。
在作品中,潘月亭、李石清和黄省三,不但很好地表现了“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对立和变化,而且还构成了一个既互为对照又互为补充的“三段式”人物链。
《日出》读后感
《日出》读后感《日出》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戏剧作品,由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日出之前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震撼,对作者曹禺的创作才华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作品中,通过以陈白露为中心的一系列人物的生动刻画,揭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黑暗。
陈白露这个角色,既是交际花,又生活在某个大旅馆的华丽的休息室,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
她所生活的环境,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那些上层社会的腐朽势力在黑暗中肆意妄为,把剥削、压榨当做家常便饭。
这种景象在《日出》这部作品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不禁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感到痛心。
更为难得的是,《日出》这部作品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即使在那个被黑暗笼罩的时代,仍有一群人在努力地追求光明和希望。
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义的坚守,成为作品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日出》不仅仅是对社会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颂歌。
读完《日出》,我深感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曹禺先生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将一个时代的风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
同时,《日出》所传递的思想内涵也让我深受启发。
它教会我们要珍视现在的生活,坚守正义与良知,努力追求光明和希望。
总之,《日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戏剧作品。
它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成为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我相信,《日出》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和而不同——“集体批评”视野下的《日出》
史上 自然主义~派 ,就是这种 创作观 的极端 表现 。但诚如曹 禺所言 : “ 作戏的人确 实也 有许 多明知其不可 ,而又不得 已为五 斗米折
腰 的……中国的话剧运动 ,方兴未艾,在在 需要提携 。怎样拥有广大的观众 ,而 揭示 出 来 的又 不失 ‘ 人 生世相 的本来 面 目’,是 颇值得 内行 的先生们严肃讨论的 问题 。”
豳姻
1 8 7
剧作 家 J戏 剧 研 究 『 D r a m a R e s e a r c h
朱 光潜 强 调艺 术创 造 的真 实性 应 当客 观 、冷静 ,这 自然也是一种创 作方法 ,戏剧
“ 不是 ‘ 日出 ’ 的路, 而是 ‘ 日入 ’ 的 路 ”。
此种看 法显然完全背离 了作 品的原意,不足
和 而 不 同
— —
“ 集体批评”视野下的 《日出》
■ 沈 后 庆
早在上世纪 四十年代 ,就有论 者把 曹禺 称为“ 中国剧坛 的不朽星座 ” 。 … 自处女作 《 雷 雨》 问世 以来 ,曹 禺的作 品可谓耗尽 了众 多 批评家 的精力 ,而通过无数 的批评 、辩 争, 其 剧作 已然 被 公 认为 中 国话 剧史 上 的最 高 峰 ,亦证 明以 “ 不朽星座 ”来盛赞 曹禺绝非 虚言 。1 9 3 6 年 6月起 , 《 日出》开始在 《 文 月季刊》上连载 ,这是继 《 雷雨》后 曹禺的 又一经典作 品。 署名“ 天平 ” 者认 为:“ 从《 雷 雨》产生 以后 ,阴霾而消沉 的中国剧坛 ,像 是受到一点轻度的刺激而稍稍地抬起头来 。 《 日出》的产 生, 它所给予 的刺激 ,比 《 雷雨 》 要更大 了一些 。”虽然此剧 “ 手法 巧妙但未 作到好处 ”,然在 “ 质的方面 ,它并不是一 篇平淡而无聊 的东西 。由各方 面看来 《 日出》 在没落的 中国剧坛上可 以说是一个伟大 的巨 构了 ”。 批评家 的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 , 但 从后来 《 日出》在 中国剧坛上 的地位看 , 认为它是 “ 一个伟大的 巨构 ”确是事实 。 同为曹 禺的作 品,加之又是先后创作 , 对 《 日出》 的批评多采取 了与 《 雷雨 》比较 观 照的形式 。此外 ,与 《 雷雨》主要受到批 评家个体关注不 同,对 《 日出》 的批评相对
谈《日出》电影改编的得失
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也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
三、不足之处
首先,影片增加了当铺这一场景。在这里,当
尽管《日出》电影改编整体上是成功的,却仍
铺将李石清与黄省三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人物联系 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对电影结尾的处理,
在一起,两人实现了本质上的共通。李石清为了挤入 增加了金八为陈白露还账这一情节,虽然再一次制造
心的矛盾,为她最终选择死亡埋下了伏笔,使这一形 红缎带系在了“小东西”头上,当它再次出现,却是
象变得立体丰满。
在“小东西”自尽被抬出,而陈白露与方达生在寻找
(三)社会生活场景
她时。如果这条红缎带第一次出现代表着陈白露的一
四幕剧《日出》将时间集中在一个星期,将地 丝希望被燃起,它的再次出现则代表着陈白露仅有的
一点,是话剧《日出》所不具备的。其次,在情节安 画从而更具感染力。首先是诗集《日出》,它从影片
排上,影片开头不是陈白露所在旅馆内华丽的休息室, 开始便在特写镜头下出现,直到陈白露选择结束自己
而是增加了剧本中没有的为灾区义捐的晚会现场。在 的生命时,这本诗集一直陪伴着她。这一镜头的反复
这里,陈白露为赈灾筹款献舞甚至献吻,突出了她深 出现使其具有了象征意义,也使观众清晰地看到陈白
(二)人物形象 首先,与原作相比,影片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而不是突出某一个人物。正如朱杰在一 篇文章中讲到:“影片《日出》正是在这一点上超越 了原作。它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特点,调动各种电 影手段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使原作中 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变得丰满、鲜活起来。”在电影 《日出》中,成功塑造了内心善良却无法摆脱眼前困 境的陈白露、企图拯救社会却幼稚无力的方达生、庸 俗乏味的顾八奶奶、寄生虫式的面首胡四、隐忍过活 的翠喜以及失去亲人不堪折磨的“小东西”等各具特 色的人物形象。 此外,除了展现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电影《日 出》突出了陈白露这一线索性人物,其他人围绕她而 展开。为了凸显这一人物形象,影片通过情节的变动
分析《日出》的思想
分析《日出》的思想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
《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
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
“小东西”被卖进青楼;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
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平性。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日出》中的光明与黑暗
日出:光明与黑暗的交织引言《日出》是一幅由印象派画家莫奈所创作的名画,描绘了日出时分的美丽景色。
在日出的瞬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光明和黑暗的交织,这种对比是人类文化中常见且深具意义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日出》中呈现的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关系及其象征意义。
光明、黑暗和视觉效果《日出》以印象派艺术风格表现,渲染了太阳冉冉升起时刻的壮丽景象。
画面中太阳产生耀眼到极致的光芒,照亮大片海面;同时,在太阳背后则有大片墨黑色的影子覆盖着。
这种对比产生了强烈而饱满的视觉效果,突显了光明与黑暗之间鲜明对比。
光明与希望在文化中,光常常被用作希望、幸福和正能量的象征。
《日出》中, 太阳逐渐升起代表着新开始、希望和未来。
希望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而光明的出现则象征着那份希望。
黑暗与挑战相对于光明,黑暗代表着困难、阴影和挑战。
《日出》中所描绘的太阳背后那一大片墨黑色的影子形象化地呈现了黑暗力量。
而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历过许多挑战和困难,这些黑暗时刻常常需要我们勇敢面对。
光明与黑暗的辩证关系光明与黑暗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依存且辩证统一的。
没有黑暗,我们无法体会到光明的美好;同样地,没有光明,我们无法认识到黑暗的存在。
《日出》以其强烈对比描绘了这种辩证关系,在探索人类存在意义和生活真谛方面给予了深思。
结论通过对《日出》中的光明与黑暗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艺术作品中承载着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
正如生活中一样,我们经历了光和黑暗的交替,这些经历与挑战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因此,《日出》中光明与黑暗的交织不仅在视觉上给我们带来震撼,更在心灵深处引起我们对人生意义和存在方式的思考。
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
语言㊃文学研究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24.02.020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段金龙1,汪子原2(1.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处,河南郑州450046)摘 要:‘日出“作为曹禺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乃至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㊂学界对于‘日出“的论争历经几个阶段:首先在其公开发表伊始,萧乾便邀请众多作家㊁评论家对其进行评论,加之曹禺本人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作品的纵深研究;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日出“又展开过几次大讨论,这些讨论对其从文本到舞台的经典化生成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㊂同时,关于‘日出“颇具价值的学术论争对当下的戏剧评论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㊂关键词:曹禺;‘日出“;学术论争;经典化O S I D :中图分类号:I 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24)02-0135-06 ‘日出“是曹禺继‘雷雨“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力作,1936年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学季刊“连载,后于1936年1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㊂该作品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时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㊂然而,‘日出“经典化的生成,除了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品格之外,与学术界对其及时展开讨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新时期延续的数次论争密切相关㊂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关于‘日出“的争论多数文学史著作只是在相关章节简略地提及,较少详细叙述,而专门的学术论争史以及论辩丛书,如刘炎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1]413-428㊁田本相主编的‘中国戏剧论辩㊃上册“[2]151-175㊁505-510,虽对‘日出“的相关学术论争进行了细致梳理,但并未探讨这些论争与‘日出“ 经典化 生成之关联㊂另外,王刘梅‘批评对<日出>经典性地位的确立及意义“[3]15-16一文,虽简述了20世纪30年代关于‘日出“的集体评论与其经典地位确立的密切关系,并论及其意义,但缺乏对‘日出“论争进行历时性梳理以及论争各阶段与其 经典化 历程的关联考察㊂因此,关注这一独特的戏剧评论案例,既可以了解‘日出“经典化 生成的内在机理,又为当下的戏剧评论提供有意义的启示,同时也为如何优化当下戏剧评论生态环境提供镜鉴㊂一㊁‘日出“ 经典化 的 起点 :20世纪30年代的 集体评论1936年‘日出“公开发表伊始,便受到了与‘雷雨“完全不同的待遇,由萧乾主持的天津‘大公报㊃文艺副刊“邀请了茅盾㊁巴金㊁叶圣陶㊁朱光潜㊁荒煤㊁谢迪克等当时文坛上知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对‘日出“进行集体评论,可谓盛况空前㊂随后,曹禺发表长文‘我怎样写<日出>“[4]作为对集体评论的回应㊂ 整个评论界为一个剧本如此迅捷地兴师动众进行研讨,这在中国话剧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5]424,也 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戏剧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空前之举[6]119㊂(一)关于对‘日出“集体性评价的论争1937年2月‘日出“一经上演,英国学者㊁燕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哈罗德㊃谢迪克就评价道: ‘日出“在我所见到的现代中国戏剧中是最有力的一部㊂它可以毫无羞愧地与易卜生和高尔绥华绥的社会剧的收稿日期:2023-10-08;修回日期:2024-01-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21C B 172);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2XWH 261)作者简介:段金龙(1987 ),男,甘肃静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戏剧史论;汪子原(1996 ),男,河南信阳人,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㊂引用格式:段金龙,汪子原.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4(2):135-140.D U A N J i n l o n g ,WA N G Z i y u a n .D r a m a C r i t i c i s m a n d t h e C a n o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S u n r i s e [J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2024,44(2):135-140.㊃53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第44卷 第2期 2024年3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44N o .2M a r .2024杰作并肩而立㊂ [7]王朔认为: ‘日出“不仅是现代中国戏剧界一个空前的猛进,也是我们整个文坛上的一宗光荣㊂ [8]巴金认为‘日出“ 和‘阿Q正传“‘子夜“一样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最好的收获 [9],将其与早已成名的鲁迅㊁茅盾的代表作并立㊂茅盾甚至说: 将这样的社会题材搬上舞台,以我所见,‘日出“是第一回㊂ [10]以上都从‘日出“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进行评论的,并将它置于中外文学发展史中来肯定其成就及地位㊂这些评论显得既有深度又有高度㊂当然,对于‘日出“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㊂比如,荒煤认为‘日出“ 只画出了那些罪恶的表面,而没有给我们把那些罪恶的根掘出来 [11],因此‘日出“从揭露社会黑暗的深度而言不及‘雷雨“㊂孟实(朱光潜)认为作者流露出的是 打鼓骂曹 式的义气 [12]㊂基于这些批评,1937年2月曹禺在‘我怎样写<日出>“中做了回应: 一个弄戏的人,无论是演员,导演,或者写戏的,必须立即获有观众,并且是普通的观众,只有他们才是 剧场的生命 ㊂ [4]其实,基于以上批评以及对批评的回应,我们可以感受到批评者与作者之间的戏剧观念的差异㊂无论是荒煤温和的批评,还是朱光潜尖锐的批判,都是立足于剧作文本,以文学的审美视角对其思想内涵㊁人物形象等进行 阅读式 赏析与评价,并且遵循了传统戏剧的美学原则㊂而曹禺作为一位 不尚热闹,却精于调遣,能够透视舞台效果 [13]的 自觉地艺术者 ,他懂得戏剧必须是立于舞台并呈现于观众面前的剧场艺术,而非束之高阁或置于书桌的案头读物(文学)㊂因此,作为 一个弄戏的人 ,他的创作本就是带着浓郁的观众意识,剧中的一切精巧设计和剧情安排都是以观众为中心的㊂曹树钧对曹禺这一观点也加以附和: 在处理艺术的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上,‘日出“也是一个典范㊂它 既不重复自己 ,又不脱离 剧场的生命 观众 ,做到了深刻意义上的雅俗共赏,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影视㊁戏剧创作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㊂ [14]131当然,除了戏剧观念的不同之外,迎合观众的趣味对于剧作家来说也是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㊂‘日出“发表之时,虽然左翼戏剧运动的较快发展和剧作㊁剧团的大量涌现,但是真正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剧目并不多,甚至许多剧团以竞相演出历史剧和改编外国剧以求生存㊂我们从田本相先生所描述的1937年初轰动上海的春季联合公演的盛况可以看出,当时五大话剧团演出的剧目除阿英的‘春风秋雨“外,其余均是改编外国作品的㊂这种尴尬状况,正如美国戏剧家亚历山大㊃迪安所说:在近代上海剧院 已失去中国剧场的面目,因所排演者均为西洋戏剧 [15]㊂张庚也曾指出当时的话剧创作把精力放到 外国剧本的改编 和 写历史剧 上而忽视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倾向[16]㊂加之当时电影的流行,对传统剧团冲击巨大,致使很多剧团面临破产境地㊂然而‘日出“以其反映中国社会现实而对竞相演出历史剧和改编外国剧的窘境予以了反拨,为传统戏剧剧团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些许光亮㊂(二)关于‘日出“第三幕是否删留的论争在这场关于‘日出“的集体评论中,剧作第三幕的删留也成为评论者所关注的一个重点㊂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有些评论者认为第三幕是游离于全剧之外,并不是全剧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㊂持此观点者如哈罗德㊃谢迪克认为‘日出“的第三幕 仅是一个插曲,一个穿插,如果删掉,与全剧的一贯毫无损失裂痕 ㊂孟实(朱光潜)也主张把 第一幕后部及第三幕 删去㊂针对这种意见,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黎烈文认为: 把三等妓院搬上舞台,更是颇为大胆的手法㊂如果不是对于自己的艺术有绝对信心的人,大概不会这么作的㊂ [17]再如欧阳凡海为‘日出“结构的辩护更加直接: 不管‘日出“在外表看起来如何没有起伏,如何没有故事的发展,然而事与事㊁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依我看来,绝不是任意的,或互不相关的㊂所谓结构,不事张扬造作的结构才是真正的结构㊂ [18]其实,曹禺早在1937年2月2日由欧阳予倩导演㊁上海戏剧工作社在卡尔登大戏院首演‘日出“应邀前往观看并与演职员见面时,就已经对演出删掉第三幕表示过遗憾㊂而面对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曹禺对为什么创作‘日出“第三幕进行了辨析: 如果承认我所试用的写法,(自然,不深刻,不成熟,我应该告罪㊂)我就有权利要求‘日出“的第三幕,还须保留在戏里㊂若认为小东西的一段故事和主要的动作没有多少关联而应割去,那么所谓的 主要的动作 在这出戏里一直也并没有 说是删去第三幕,这个戏就变成一个独幕戏,说我为了把一篇独幕剧的材料凑成一个多幕剧,于是不得不插进一个本非必要的第三幕,这罪状加在我身上也似乎有点冤枉㊂ [4]其实,主张删去第三幕的观点也难以令人信服,正如田本相所言,是 没有从作家的整体构思的内在联系上去认识‘日出“结构的独创性 [19]135㊂因为第三幕与其他三幕正好形成一个鲜明对比,而在这个对比之下的 悲惨世界 最能体现作家对那个 损不㊃631㊃第44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3月足以奉有余 社会的激烈抨击,也体现了作家对生活在这个 悲惨世界 中的人们表达了深切的同情㊂田本相接着说: 他的整体构思,在很大程度上是以 可怜的动物 血泪来控诉和暴露那个极为不公㊁不合理的社会的㊂失去了第三幕,‘日出“的抨击力量就失去了它深厚的人民性的基础㊂ [19]135我们再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第三幕中翠喜似乎是一个独立形象,但 从剧作的总体构思来看,作者是把她作为陈白露命运的一种补充和象征来描写的 [20]174㊂虽然陈白露在第三幕缺席,但是她的形象和命运完全与翠喜的形象和命运重叠了㊂曹禺极力为第三幕辩护,不仅是他为第三幕付出了太多心血,更是因为 第三幕确实是能够体现曹禺艺术构思及其审美立场的核心和关键 [19]132㊂曹树钧认为曹禺对‘日出“第三幕的设置是开拓舞台空间的新尝试: 传统话剧舞台空间强调一台无二戏,一个景反映一种生活㊂在‘日出“第三幕,作者大胆尝试了 一台二戏 的新颖手法㊂这一手法的采用有两个根据:一是生活根据㊂北方妓院有一种特殊的处置,叫作 拉帐子 ㊂用这种手法,一间屋可当两间屋用㊂作者利用这一生活习惯,将戏台隔成左右两个演区,在同一时间可以演出两面的戏㊂二是艺术根据㊂在美国奥尼尔的话剧‘发电机“中也有类似的处理方法,演出时获得了成功㊂这一尝试,结合宝和下处环境气氛的渲染,可以造成境界奇异的和谐㊂ [21]31出现关于‘日出“第三幕删留的巨大分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艺术观之差异㊂曹禺在‘日出“中,力图用 复杂人生之多方侧面的穿插 [22]来达到艺术创新,因此第三幕寓意深刻;而主张删除第三幕的评论者则仍囿于传统的戏剧观念,认为应该保持戏剧结构的单一性㊂所以二者对当时戏剧的认知㊁理解以及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自然在新的尝试面前彼此表现出了不接受甚至对立的态度㊂以上论争虽然彼此各持己见,但是在遵循学术规范前提下进行的对于‘日出“整部作品而言还是以肯定为主的,且整体上呈现出 超捧场和超攻讦 [23]的特点,为‘日出“的 经典化 生成起到了一个好的铺垫㊂二㊁‘日出“ 经典化 的 反面助推 :关于黄芝冈的批评和周扬的反批评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集体评论中,也有超越学术评论范畴的论争㊂这主要表现为黄芝冈对‘日出“的批评以及周扬对黄芝冈 批评 的 批评 ㊂黄芝冈在‘从<雷雨>到<日出>“一文中认为:‘日出“里似乎要人们 从一种生活退避到更陈旧的一种生活里去 ,这 不是 日出 的路,而只是 日入 的路 [24]㊂对于这种指摘,周扬对黄芝冈的批评进行了 反批评 ,进而肯定了‘雷雨“和‘日出“ 无论是在形式技巧上,在主题内容上,都是优秀的作品,它们具有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意义 [25]㊂周扬的论断,对黄芝冈的片面之论起到了较好的反拨作用,值得肯定㊂但针对‘日出“的结尾,周扬却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 虽是乐观的,但却是一个廉价的乐观㊂ [25]由此可见,无论是黄芝冈的 批评 还是周扬的 反批评 ,其实都已然超越了文学创作评价与学术探讨的范畴,虽然后者对前者的粗暴批评给予反驳,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其观点与思想的独到之处,但充满政治意味的强势介入,扭曲了对‘日出“的艺术阐释㊂他们已经把 批评 转为 批判 ,尤其是周扬在党内的特殊地位,使得他对于‘雷雨“和‘日出“的批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起到了定性的作用㊂后来曹禺遵从周扬的批评意见对‘雷雨“和‘日出“进行了几乎是颠覆性的修改,从而出现了现当代文学史上被公认为修改失败的开明书店1954年版本,并导致 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这样一个充满政治功利的批评模式,一直主宰着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旋律 [6]127㊂所以,反思之余我们应该认识到, 有时看来振振有词的理论,一旦被实践所检验,不但显示出它过分的张扬和武断,也显示了它的苍白无力 [2]155㊂对‘日出“这种充满政治功利的批评模式应该被摒弃㊂正是这种 越界 的批评以及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客观上反倒促使人们对于原著的进一步开掘㊂作为 反面典型 的1954年修改本,与原著形成的对比文本,就成为作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作改编的心路历程之见证,也是一代戏剧大师晚年心态与精神研究之独特凭据,在客观上 反面助推 了‘日出“ 经典化 的历程包括对曹禺本人的研究㊂三㊁‘日出“ 经典化 的 缓慢持续 :关于陈白露形象的评论关于‘日出“的 经典化 历程,在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集体评论后,虽然前行缓慢却能够得以延续,主要表现在1960年关于陈白露形象的论争上㊂首先有陈恭敏提出陈白露是悲剧性形象的观点,认为其存在着 理想与现实㊁人性与奴性㊁尊严与屈辱㊁同情与麻痹 等矛盾㊂她的悲剧是 不想死而不得不死 的悲剧,是对 旧制度道德的人性的抗议 ,因而不赞成把陈白露说成是 一个玩世不恭㊁自甘堕落的女人 [26]㊂徐闻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陈白露是 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人生观的软弱和颓废的㊃731㊃段金龙,汪子原.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 她对这个社会丝毫没有反抗的行为,相反,她还起了散布承认这黑暗现实的合法性,和企图使人忍受这黑暗现实,调和和阻碍斗争的消极作用 ㊂她救小东西不过是 一种连同情都说不上的那种廉价的怜悯 和 交际花的一时冲动 ㊂她是 一个不值得同情的人物 ,也是毫无悲剧性可言的㊂因此,陈白露是 应被批判和被否定的形象 [27]㊂对于陈白露人物形象的探讨到了新时期得到持续和深化㊂其中,学者晏学认为陈白露在其短促一生中 对 自由 和 爱情 作过勇敢的探求,但在现实的打击下,依然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 [28]㊂朱栋霖认为在陈白露开始走上堕落道路时, 个性解放思想脆弱的一面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 使她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保持灵魂不堕落的,恰恰是个性解放思想㊂是个性解放思想使她终于最后战胜了金钱社会物质刺激生活的引诱,为人的希望遭毁灭而殉身 ㊂基于以上认识,朱栋霖是不赞成 个性解放思想是悲剧根源之一 [29]的说法㊂总之,由于陈白露性格的复杂性,对这一人物形象不能做出绝对的正反评价㊂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对其解读出新的内涵,正是读者的多角度介入和多元解读,才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㊁丰满㊁鲜明地立于现当代文学人物长廊之中㊂同时,陈白露形象的论争也进一步助推作品的 经典化 生成㊂四㊁‘日出“的 经典化 生成:基于文本和舞台‘日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品㊂当然,剧作的经典化生成和经典性地位的奠定最根本的原因当属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品格,但对于‘日出“而言,其经典化的历程和最终生成也无不与历次的学术论争密切相关,这在‘日出“的接受史上形成了与其他经典化作品有别的一面㊂其中基于文本与舞台两个方面的论争对‘日出“的经典化起到了 推波助澜 的作用㊂(一)集体评论对‘日出“生成为经典文本功不可没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对于刚刚发表的‘日出“进行的集体评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经典的个案㊂自中国话剧诞生以来,到目前还没有一部剧作像‘日出“一样,一经面世便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并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㊂萧乾在解释这次集体评论时说: 这样讨论的出发点是避免由一位权威对作品一锤定音 ,使评论 立体化 [30]132㊂最终结果也如萧乾所预期的那样,在众多作家㊁学者的思想碰撞中,将‘日出“的主题㊁思想㊁人物形象以及所采取的编剧艺术都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解读,使‘日出“最大限度地散发出其艺术魅力㊂1937年3月,曹禺的剧作‘日出“㊁卢焚的小说‘谷“和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一起荣获了由萧乾设立的 大公报文艺奖金 ,而‘日出“也由此成为五四以来第一部荣获文艺奖的戏剧作品㊂1937年5月,由叶圣陶㊁朱自清㊁杨振声㊁巴金㊁靳以等人组成的文艺奖金审查委员会对曹禺创作的‘日出“评价道: 他由我们这腐烂的社会层里雕塑出那么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贬责继之以抚爱,直像我们这个时代突然来了一位摄魂者㊂在题材的选择,剧情的支配以及背景的运用上,都显示着他浩大的气魄㊂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一位自觉地艺术者,不尚热闹,却精于调遣,能够透视舞台效果㊂ [13]‘日出“的获奖本身就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高嘉奖,而文艺奖金审查委员会给出的高度评价,一方面为此次的集体评论做了一个总结,另一方面为其 经典化 的生成奠定了基础㊂后来关于‘日出“第三幕删留问题和陈白露形象的论争,都是对‘日出“的艺术结构㊁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次深度采掘,而正是这些极具价值的学术论争和对‘日出“文本做的多元而立体的解读,引导读者更有兴趣去对这 有意味 的文本进行 咀嚼 ㊂这些对‘日出“生成为经典文本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㊂(二)评论时的真知灼见对‘日出“的演出有所助益在曹禺以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大多数剧本都是 案头剧 ,供读者阅读欣赏,而曹禺的‘雷雨“‘日出“因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和历年来不间断演出的影响,具有促进话剧从 案头剧 向 剧场剧 发展的意义㊂而在历次的论争中,学者们有针对性的批评,对‘日出“舞台演出的经典化生成也是所有裨益的㊂例如,关于第三幕的删留问题,张庚曾说: ‘日出“第一㊁二㊁四幕虽是许多零星事件,始终以陈白露做中心而发展,但第三幕却换了小东西做中心,这已经不是一个横断面,而成为两个横断面了㊂在舞台上所收的效果,恐怕是给观众两个印象而不是一个㊂而且第三幕的刺激极强,自成一个高潮,到了第四幕,白露的自杀,全剧的主要结束,恐怕反而会收不到强烈的效果㊂ [20]虽然,曹禺本人以及后来的许多改编者㊁导演都不太赞同删去第三幕的观点,但张庚㊃831㊃第44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3月对这一问题的揭示和真知灼见,也为后来的改编者所接受,之后许多‘日出“的演出版本都对第三幕自成的高潮进行了削弱处理,这样便有力地保证了全剧终时陈白露自杀所带来的震撼和悲剧效果,从而巧妙地解决了张庚所指出的问题㊂因此,基于学理性的学术论争,是剧作‘日出“从文本到舞台 经典化 的一个强力 助推器 ,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㊂五㊁戏剧评论视野下的‘日出“经典化生成的启示在‘日出“研究史上的学术论争助力该剧从文本到舞台的经典化生成,不仅促使学界重视并研究这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戏剧评论案例,而且对当下的戏剧评论乃至文学评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为如何优化当下的戏剧评论生态环境提供镜鉴㊂启示一:当下的戏剧评论需建立作家与评论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㊂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关于‘日出“的集体评论中,众多学界的知名评论家和学者对‘日出“进行了认真而严肃的学术批评,在总体上对剧作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并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刚出茅庐的曹禺能够因自己的第二部作品而受此种待遇应该感到自豪㊂但曹禺秉持自己的艺术创作的理念与自信,对来自评论家的各类评论都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回应甚至抗辩,从而坚守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追求㊂反观当下的戏剧评论和文学评论生态,似‘日出“集体评论中 批评家的优越和霸气,曹禺这种富有生气的抗辩,几乎再也不见了 [2]173㊂取而代之的是许多作家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以及评论家的谄媚与赞歌,很大程度上是对萧乾所主张的 持论客观,不捧不骂 [31]427-428的书评原则的背道而驰,甚至每有新剧发表或上演,剧作家㊁剧团为了给新剧造势提前请一些所谓的剧评家写叫好的 剧评 ㊂因此,剧评实质上变成了剧作家㊁剧团与评论家的一次无艺术良知的 合谋 ㊂这其中,剧作家丧失了自身的艺术理念和创作自信,剧团丧失了对 舞台 这一神圣空间最基本的敬畏,评论家则是丧失了自己的职责和尊严㊂三者全然忽视了戏剧的艺术价值,也忽视了戏剧人所应具备的观众意识和专业精神㊂因此,‘日出“的经典化生成便显现出其镜鉴意义和启示作用㊂启示二:对当下戏剧评论中的轻 评 重 论 现象应予以重视㊂所谓 评论 ,自然是有 评 有 论 ㊂ 评 指的是点评㊁品评㊁批评; 论 则指的是论述㊁论理㊁论证㊂对于评论而言,最重要的就在于 评 , 评 是首要任务,其次才是 论 ㊂正如王进玉所言: 只有 评 的准确㊁精彩, 论 才有价值,才有可能出彩㊂ [33]关于评论中 评 与 论 的关系在‘日出“的历次论争中体现得非常充分㊂批评家能够坚持独立思考,以自身对学术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提出较为尖锐但极具价值的批评意见,从而对剧作做出独特而有积极意义的评判㊂而在 评 之余则结合古今中外的艺术思想㊁方法㊁观念等进行恰当的 论 ,形成对 评 的有效补充,进而促使‘日出“ 经典化 的有序生成㊂基于 评 与 论 的辩论关系和‘日出“论争的样板意义,反观当下的多数戏剧评论, 评 的少了, 论 的多了,甚至完全偏离 评论 的基本原则, 唱赞歌式 的评论泛滥㊂当下许多戏剧评论㊁文艺评论都表现出轻 评 重 论 的批评倾向,即对新问世(发表或上演)的剧作只给予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导致 评论 重心的错位,自然也不会起到文艺评论所能达到的效果㊂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日出“的历次评论㊁论争及其效果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㊂当然,基于学理性的交流㊁批评与论争应以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为前提,不能超越学术范畴进行粗暴式的 批判式 批评,尽可能避免对剧作本身和剧作家的伤害㊂而类似‘日出“论争中出现的被政治强势介入的批评以及由此带来的惨痛历史教训,也应引起高度重视㊂综上所述,作为曹禺代表之一的‘日出“,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话剧史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之一㊂而‘日出“的经典性地位除却其自身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外,还源于学界对其进行的历次批评与论争的助推㊂正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集体评论,使得‘日出“的 经典化 历程有了一个高 起点 ,而其时发生的黄芝冈对‘日出“的 批评 与周扬对黄芝冈 批评 的 反批评 ,虽对‘日出“以及曹禺后来的戏剧评判与创作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也对‘日出“的 经典化 起到了 反面助推 的作用㊂之后60年代和新时期关于陈白露形象的论争成为‘日出“ 经典化 历程中的缓慢延续㊂这些颇具价值的学术论争,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日出“从文本到舞台的 经典化 生成,使之成为一部不朽的剧作;另一方面对当下的戏剧评论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在客观上亦可促使当下戏剧评论界的反思㊂㊃931㊃段金龙,汪子原.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
《日出》:爱与死的暗示
《日出》:爱与死的暗示1. 引言1.1 概述《日出》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它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每天清晨,当太阳升起时,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一天。
然而,《日出》这个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
本文将探讨日出所象征的爱与死的暗示,并深入挖掘这些主题之间的联系。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中,我们将明确阐述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标;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日出作为象征意义、爱的表达以及与死亡之间的联系;最后,在结论中,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深入解读爱与死亡这两个主题的深层含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日出作为一个隐喻所隐含的爱与死亡暗示,并通过对相关现象和事件的解读,进一步理解这两个主题之间复杂而有趣的联系。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早晨第一缕阳光的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同时也能探索人类情感和生命的本质。
2 正文:2.1 日出的象征意义:日出作为自然界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它代表了希望和新的开始。
每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带来了新一天的曙光,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日出也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更新,它是大自然展示其无穷魅力的瞬间。
同样重要的是,日出还被视为力量和能量的象征。
太阳作为我们生存所依赖于的能源之一,在日出时释放出强大而温暖的光芒和热量。
这种能量不仅给予我们身心愉悦感,同时也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激情与动力。
2.2 日出中爱的表达:在日出中,我们可以找到对爱情美好表达的元素。
当太阳冉冉升起时,它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金色辉煌之中。
这种美丽景象常常使人联想到爱情中纯洁而温馨的感觉。
正如太阳融化雪花一般,爱可以融化人们的心,并将温暖和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人。
此外,日出还象征着爱的希望和恢复。
无论是夜晚的黑暗还是困境中的沮丧,日出总能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挑战。
爱情也有类似的作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失望时,它能给我们提供支持和安慰,使我们重新变得坚强和有信心。
《大公报·文艺》对《日出》主题思想的集体评论
《大公报文艺》对《日出》主题思想的集体评论李群【摘要】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大公报·文艺>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主编萧乾组织了由当时文学界著名作家、评论家参与的对<日出>的集体评论.曹禺也发表了<我如何写<日出>>,对这些评论进行回应.此次评论对于<日出>中"光明"与"希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文章通过对此次集体评论的梳理,还原出<日出>主题形成及其批评的历史语境,为今天解读<日出>提供新的视角.【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5【总页数】4页(P469-472)【关键词】大公报·文艺;日出;主题;集体评论【作者】李群【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4《日出》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
《〈日出〉跋》是解读其作品的一把钥匙,这篇跋正是曹禺先生为回应《大公报》组织的集体评论而作。
目前,学界对于《大公报》组织的那次重要的文学批评的关注明显不够,大都将其作为《日出》引起重大反响的一个标志而一笔带过,没有将其对《〈日出〉跋》以及作品本身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
萧乾主持的《大公报·文艺》(以下简称《文艺》),从展开集体批评到刊登曹禺的《我如何写〈日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曹禺戏剧的真实的历史语境与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一、超攻讦、超捧场的集体评论《文艺》主编萧乾曾说:“三十年代编《大公报·文艺》时,我曾利用编辑职权,花了好大力气,想提倡一下书评。
”[1]他充分利用报纸出刊快捷、读者面广泛的优势,把文学和新闻结合起来编辑这个栏目,他自己也称书评是“介乎新闻和文学之间”[1]160的一种文体。
浅谈曹禺《日出》的结构特色
浅谈曹禺《日出》的结构特色摘要:《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
《日出》在思想上,注重现实,把眼光伸展到社会,明确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社会。
在艺术上,力求创新,《日出》的结构与《雷雨》不同,它不是把剧情集中在几个人身上,而是用众多的人生的零碎来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现实,让剧中人物各自按照生活的逻辑活动,穿插式结构的巧妙运用,更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作者把第三幕穿插于第二幕和第四幕之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被损害被压迫者与金钱化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冲突,构成了剧作的基本矛盾,作者正是从这里切入,审视金钱社会的人生世相,暗示着一个伟大、公平、合理的社会即将到来。
关键词:日出、深化主题、结构创新、巧妙穿插。
目录一、开放式结构,连环扣布局 (2)(一)截取了当时半殖民地大都市群众生活的某些画面 (2)(二)常见的“人生零碎”贯穿在一起 (3)(三)以“高等旅馆”的起居室为背景 (4)二、用喜剧来表现悲剧的人生 (5)三、框架创新 (6)(一)采用的是人像展览的形式,进行横断面的描写 (6)(二)情节刻画的是人生的零碎,减少情节的起伏 (6)四、穿插式结构的巧妙运用 (7)(一)具有揭示社会黑暗的现实意义 (7)(二) 对于表现作者在剧作上的创新有很重要的作用 (8)(三)时间的安排巧妙起到了连接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8)参考文献: (10)。
二三十年代的曹禺是一位既年轻又有广泛影响的接触剧作家。
《日出》是曹禺早期继《雷雨》之后的又一代表作,也是我国三十年代话剧舞台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剧作。
《日出》一剧在戏剧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则不仅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同时也标志着曹禺现代戏剧艺术的成熟。
《日出》力图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新的追求。
思想上,把眼光伸展到社会,明确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社会;艺术上,追求一种新的结构方式,采用有多少人物便安排多少相关的剧情来安排结构,以一幅相关的社会画面来阐明主题。
《日出》中的意义与信仰:通过戏剧理解生命价值与对抗命运的力量
《日出》中的意义与信仰:通过戏剧理解生命价值与对抗命运的力量
引言
•介绍《日出》是一部由索菲亚·安琪洛普创作的哲学戏剧,探讨了生命的存在和人类对抗命运的力量。
主要内容
1. 剧情概述
•简要介绍《日出》的剧情,主要围绕着两个人物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并将这个故事置于宇宙和人类存在的背景中。
2. 生命的意义
•探讨《日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究,通过角色对话、行为和思考来呈现。
•强调戏剧中生活中充满挫折和痛苦,但也有希望和乐观面。
•讨论角色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影响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 对抗命运的力量
•分析戏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对抗困境和命运力量的勇气和决心。
•强调角色们不断努力克服逆境,并试图改变他们的命运。
4. 信仰的探索
•探讨《日出》中人物对信仰的追寻,包括宗教、科学或其他形式的信仰。
•分析人物如何通过信仰来找到希望和力量,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痛苦。
5. 哲学思考与观众反思
•提醒读者或观众思考《日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
•引导观众在戏剧结束后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结论
•总结《日出》中意义与信仰的主题,强调其对人们理解生命价值和对抗命运力量的意义。
•强调戏剧作品如何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并与其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产生共鸣。
注:本文内容为机器生成,可能与原著有所不同。
建议读者参阅原著进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标志 而一 笔带 过 , 没有将 其 对 《 1出 ) 》 ( 3 跋 以及 作 品 本 身结 合起来 进行 深 入细 致 的 比较 分 析 。萧 乾 主持 的
《 大公报 ・ 文艺》 以下 简称《 ( 文艺》 , ) 从展 开集体 批
评 到刊登 曹 禺 的《 我如 何 写 ( 出) , 我们 提 供 了 一 3 1 》为
21 0 0年 9月
Sp 0 0 e .2 1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J U N LO I N I N V R IY ( O I LS IN E ) O R A FTA JN U I E ST S CA C E C S
第 1 2卷 第 5期
Vo. 2 N . 11 o 5
家 , 《1出》 行 集 体 评 论 , 谓 盛 况 空 前 。此 次 集 对 3 进 可 体 评论 在 1 3 9 7年元 旦 前 后 分 两 次 刊 出 。而关 于作 品
一
、
超 攻 讦 、 捧 场 的 集 体 评 论 超
的 主题思 想 与艺术 手 法是 评论 者探 讨最 多 的话 题 。 关 于《1出》 主题思 想 , 禺在 剧本 开 头 引用 了 3 的 曹
称 书评 是 “ 乎 新 闻 和 文 学 之 间 ” 。 介 。 ∞的 一 种 文 体 。
老子《 道德经》 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 人之道 则 不然 , 损不 足 以奉 有 余 。 黎 烈 文 据 此认 为 , 3出》 ” 《1 就是一个描写“ 损不足 以奉有余” 的这种 “ 人之道” 的 剧本 J 。然而, 大部分 的评 论者却从作 品题 目出发 ,
中 图 分 类 号 : 2 7 3 I0 .4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3 9 2 1 )50 6 - 0 8 3 (0 o 0 -4 90 4 4
《1出》 现代著 名 剧 作 家曹 禺先 生 的经典 名 著 。 3 是 《 3出) 是解读 其 作 品 的一把 钥匙 , 篇 跋 正 是 曹 (1 跋》 这
萧 乾 曾组 织 了多 次 关 于 文 学 问 题 的集 体 评 论 , 于 对
《日出》 的集 体 评论 就是 其 中之 一 。
以往 文学 史 上 提 到 《日出》 生 后 所 引起 的 社 会 诞 反 响时 , 会 提到这 次 评论 , 众 多名 家 的评论 作 为 当 都 将 时文艺 界对 作 品给 予 充 分 肯定 的标 志 而作 简单 介 绍 。
学界对于《 大公报》 组织 的那次重要 的文学批评 的关
注 明显不 够 , 大都将 其 作 为 《1出 》 起 重 大 反 响 的 一 3 引
白嚼 的木头 虫 。 这样 的 批 评 家 显 而 易 见 不 是 真 正 的 ” 批 评家 。“ 评 是一 个 独 立 的存 在 , 他 自己 的宇 宙 , 批 有 有 他 自己深 厚 的 人 性 做 根 据 。 l 这 次 评 论 正 是 在 这 ”2
《 大公 报 ・ 艺 》 《日出》 文 对 主题 思 想 的集 体 评 论
李 群
( 黑龙江大学新 闻传 播学院 ,哈尔滨 10 8 ) 50 0
摘
要 :对任何 一部经典 作品的解读都 离不 开其独特 的历史语 境。《 大公报 ・文艺》 是现代 文学史 上重要 的文 学
副刊, 主编萧乾组 织 了由当时文学界著名作 家、 评论 家参 与的对《日出》的集体 评论 。曹 禺也发 表 了《 我如何 写(日 出) 对这 些评论 进行 回应。 此次评论 对于《日出》中“ 明” 》, 光 与“ 希望” 一 主题 展开 了深刻 的探 讨。文章 通过对 这 此 次集体评论 的梳理 , 还原 出《日出》 主题形成及其批 评的历史语境 , 为今 天解读《日出》 提供新 的视角。 关键词 : 公报 ・ 大 文艺 ;F出 :三 十年 代 编 《 公 报 ・ “ 大 文 艺》 , 曾 利 用 编 辑 职 权 , 了好 大 力 气 , 提 倡 一 时 我 花 想 下 书评 。 … 他 充分 利用 报 纸 出刊快 捷 、 者 面 广 泛 的 ” 读 优 势 , 文学 和新 闻结 合起 来 编辑 这个 栏 目 , 自己也 把 他
将 “ 阳出来 了 , 暗 留在 后 面 , 太 阳是 不属 于我 们 太 黑 但
的, 我们 要 睡 了” 作为 作 品 的主题 , 为 《1出》 认 3 在揭 露 社 会黑 暗的 同时 , 预示着太 阳升起 , 明来 临 。基 于 还 光
这 一判 断 , 论者 在痛 恨各 种 罪恶 与丑 陋 的同时 , 评 也在
收 稿 日期 : 0 91 —4 2 0 —12 .
思考 造成 这 一切 的原 因是什 么 , 图寻求 一条 出路 , 试 期 待太 阳和 光 明出现 。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大 学 博 士 后 研 究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龙 江大 学 博 :启 动基 金 资助 项 目 黑 t
禺先生 为 回应 《 公报 》 织 的集 体 评 论 而 作 。 目前 , 大 组
实 际 上 , 些评 论 客观 而 中肯 , 励赞 扬 中也指 出 了其 这 勉
不 足 与缺憾 。李 健 吾 指 出 : 有 的 书评 家 只 是 一 种 寄 “
生 虫 , 的只是 一种 应声 虫 。有 的更坏 , 有 只是 一种 空 口
个研 究 曹禺戏 剧 的真 实 的历史 语境 与 可 资借鉴 的研究
视角。
萧 乾邀 请 了茅盾 、 巴金 、 圣 陶 、 叶 沈从 文 、 以 、 靳 李
广 田 、 光潜 、 刚 、 煤 和燕 京 大 学 西 洋 文学 系 主任 朱 杨 荒
“ 国通 ” 迪 克 等 当 时 文 坛 上 众 多 知 名 作 家 、 论 中 谢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