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基于伦理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硕士论文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篇1浅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摘要: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权在一国所受的保障情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概念与性质出发,在对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现状与其它国家的宪政实践,得出了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完善策略。
对我国社会保障权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修宪从社会保障权的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标志。
而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权的确认与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已有的社会保障权缺少宪法的有利保护。
因此,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层面出发对社会保障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得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而该制度的核心,即社会保障权,也成为了公认的公民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P。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定性、复合性、非对等性以及母体性等法律特征。
社会保障权之所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因为:首先,社会保障权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存在的,社会保障权是维系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必备组成要素,因而其应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次,社会保障权随着人类历史进步而逐步确立,同时社会保障权在权利保障方面与其它的公民基本权利存在着区别,社会保障权的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作为保障义务的主体确保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二、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的原因分析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权利受到宪法的保障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历史进程与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中所提倡的人权主要指的是社会权。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对于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完善这一重要制度。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核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制度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现行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三个部分。
目前,该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统筹层次较低、转移接续困难等。
完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提高统筹层次,规范转移接续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目前,该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等。
改进医疗保险法律制度需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医保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中国其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保障等。
失业保险法律规定了失业人员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金待遇,但对于农村失业人员的保障仍存在不足。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完善空间。
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对于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需加强住房保障的精准度和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体系,它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制定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政策。
基于社会保障视角的社会风险管理探讨
社 会风险 理 管 探讨
■ 汪连 新 ( 、 中国人 民大学 劳动人 事学院社 会保 障研 究 中心 北京 、 1 1 0 7 2 0 8 2 、北京工商大 学嘉 华学院金 融与 贸易 系 北京 1 1 1 ) 018
◆ 中图分类号 :F 4 文献标识码 :A 80
义 。2 0 。 0 2)
( )社 会 风 险 二
和有效 的可持续 发展 。
( )社 会 保 障 四
风 险加 速 积 聚 ,化 解 社 会 风 险 并 进 行 有 效 管 理 已经 成 为 政 府 的 当务 之 急 。 本文从社会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入手 , 分 析 现 阶 段 我 国社 会 风 险 的 种 类 及 管 理 现 状 。剖 析 社 会 风 险 聚 集 的 深 层 根 源 。 对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化 解 社 会 风 险 的
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
次 的形式 表现 出来 ,并且 显 现 出对市 场 经济 良性运 行 的一种 障碍 及 危害 ,客观
上要 求 以社会 制度 方式 进行 大范 围和必 要程 度 的有效 协 调 ,才 能够 维持 和推 进
关于 社会风险管理 的相关概念
( )风 险 管 理 理 论 一
庭 困难 等种 类 , 由于 自然 灾害 、 是 经济 因 素 、技术 因素 以及社 会 因 素方 面 的原 因
而 可能 引 发 的社 会 失 序甚 至 社会 动 荡 ; 黄英 君 ( 0 2 1 1)指 出社会风 险是 导致社 会 非和谐 状 态 的重 要 因素 ,这些 社 会风 险 的累积 ,对社 会稳 定 和社 会秩 序 构成
和不 确定性 增加 , 国社会 与经济各 领域 我
硕士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硕士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硕士论文的思路和方法因具体专业和题目而异。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模板,用于帮助您构思和设计硕士论文的思路和方法。
请根据您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改。
1.研究领域和目标:首先,明确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
确定您感兴趣的主题和问题,并理解该主题的现有研究和知识。
2.文献综述:进行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了解已有研究的现状、发现和不足之处,并找出可以扩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
3.研究问题和假设:根据文献综述,明确您的研究问题和基本假设。
确保问题明确、具备研究性和创新性,并能够在论文中得到实证和回答。
4.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根据研究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
这可能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
确保您的方法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来回答您的研究问题。
5.数据分析和解释:采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确保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验证或证伪您的研究假设。
确保对数据的解释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6.结果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结论和讨论部分。
解释您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比较您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的结果,讨论其一致性或差异,并探讨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
7.结论和展望:总结您的研究工作,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强调您的研究的创新性和贡献,并阐述它在学术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选择应符合您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确保方法选择合理、可行且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
-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时,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当您发现研究进展不顺利或遇到困难时,要灵活调整您的方法和思路,并寻求指导和建议。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模板,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还需要根据您的专业和题目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有关大学生的建设措施也不断推出。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对居民提供的重要保障,其所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在大学生社会保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现状1.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但是,在大学生社会保障中,这些制度并不尽如人意,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 大学生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大学生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险覆盖不足。
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未就业或在校学生,并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因此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问题。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工作,因此可能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在遇到紧急医疗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3)公共服务不足。
大学生经济状况相对较为困难,需要得到比较低廉的公共服务。
但是,在一些地区,大学生公共服务不足,就餐、住宿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4)意外伤害抚恤金缺失。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意外伤害抚恤金,尤其对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大学生家庭来说,意义重大。
但是现在大学生意外伤害抚恤金制度尚未建立,造成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二、大学生社会保障的解决方案1. 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分阶段对大学生社会保险进行完善和改进。
对于大学生,可以建立针对学生的社会保险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社会保障需求。
2.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建立适用于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制度,允许在校大学生购买医疗保险,以保证其在突发医疗事件时得到及时的治疗。
3. 完善公共服务大学生经济状况相对困难,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大学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住宿、就餐、文体娱乐等,缓解大学生生活负担,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
4. 建立意外伤害抚恤金制度应建立大学生意外伤害抚恤金制度,帮助大学生应对一些因病或意外导致的突发事件,避免因经济困难而走向尴尬。
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社会保障论⽂1 同撑⼀⽚蓝天构建和谐社会——关于近郊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随着⼯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个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其数量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吸纳能⼒。
如何解决⽇益增多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当前摆在各级政府⾯前的⼀个⼗分重要⽽紧迫的稳定问题。
⼀、铸造“调节器”,建⽴健全素质教育培训机制 由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化素质和知识技能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农民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分有限,⾯临着极⼤的风险和挑战。
提⾼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有利于失地农民尽早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活保障问题,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稳定问题,促进南充建设百万⼈⼝⼤城市⽬标的实现,因此,铸造提⾼失地农民综合素质的“调节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是要建⽴健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实施,明确各部门⼯作职责;⼆是要注重针对性、实⽤性和有效性,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来进⾏,形成“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好机制;要加⼤失地农民培训的宣传⼒度,以调动失地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有过硬的政策措施和经费保障,如实⾏分层负担培训费⽤、免费开展培训服务等;三是在提⾼他们就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正确的就业观念,⿎励他们⾃主创业、⾃谋职业,多途径实现就业。
注重提⾼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科技⽂化知识⽔平,实现从务农到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研究
2009.2(中)Legal Sys t em A nd Soc i et y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研究苏桉摘要古今中外的社会保障实践证明,高效而有序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是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
本文在总结文官制与新公共管理的利弊,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完善文官制为前提,吸收新公共管理的精髓,适度发展企业化运作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新型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关键词文官制新公共管理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F8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56-0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在经历199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后,基本确立起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领导机构的分部分层、集中运作的管理模式。
它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具备了西方文官制的某些特点。
从分散管理逐步走向集中统一管理;从行业统筹逐步走向省级统筹,并进一步迈向全国统筹;从大范围粗线条管理逐步走向分部门、分项目管理,为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现行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文官制不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和严格统一的制度规范。
各部门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纷纷涉足社会保障事务。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现状社会保障管理与经办涉及到劳动、人事、卫生、民政、财政、工会、妇联、银行、保险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所处地位不同以及利益的驱动,认识很不一致。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矛盾,难以综合规划和统一协调。
在管理决策上,各订各的办法,各有各的政策界限,难于统一政策;在资金管理上,各有各的条块壁垒,资金过于分散,不能统一挑拨,调剂余缺,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差;在监督机制上,仍缺乏严格制度规范并存在较大的漏洞。
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所带来的高额管理成本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
我国实行的具备一定文官制特色的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方式决定了我国各级别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都属于政府机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论文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考籍号:姓名:电话:专业:公共事业管理通讯地址:湖南省益阳市益阳职业技术学院邮编:邮箱: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2)1、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存在的问题 (4)2.2原因的分析 (6)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7)3.1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7)3.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8)3.3 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 (9)3.4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10)4、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考 (12)4.1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2)4.2 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15)4.3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15)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6)参考文献 (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经基本形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处在远未成熟的改革过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在今后的改革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问题,对策,完善,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义务。
作为“安全网”和“减震器”,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问题探讨提要:在我国计划生育逐渐取得成效的背景下,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
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其正常运行逐渐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但是,在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人们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城镇的养老保障制度因此而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实际运行情况,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现状基础上,探讨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方式。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一〕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劳动力减少。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情况下,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劳动人口的数量因此不断减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XX 年的时候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在9.7亿左右,但是这个数据将会在2050年的时候变成8.7亿。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的拐点在20XX年,因为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9.98亿左右。
但是在20XX年之后,这一数据将会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将在2055年的时候降低至7.1亿。
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30年的时候,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锐减,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会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这样就会因用工短缺而导致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企业的经营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多首先,我国将逐渐进入“人口冬天〞。
我国对老年人的划分以60岁为界限,而随着我国60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现象将会不断加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XX年的时候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为1.85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3.7%,并且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而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在2050年的时候我国的老年人数量将会达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在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老年人的赡养和医疗等都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个人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等众多方面。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便为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的研究文献。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就业是劳动者通过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从而获得工作和收入的过程。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等。
例如,Smith和Jones(2015)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另外,Brown (2017)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第二部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劳动法律是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关系的发展与劳动法律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
例如,Morgan(2016)的研究发现,工会的存在可以平衡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从而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另外,Johnson(2018)的研究表明,劳动法律的改革对于促进公正就业和减少不法用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Jackson(2017)的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另外,Wang和Li(2019)的研究表明,医疗保险的普及可以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结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政策等诸多方面。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4.06.23•【字号】浙人社发[2014]92号•【施行日期】201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92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课题负责人要按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一般课题,请各单位务必于2015年5月30日前报送结题。
结题材料包括:申报材料的基本情况表、立项通知中的立项号和标题页复印件、课题成果(成果名称必须与立项标题一致,以发表论文结题的须提交刊物原件供验审),一式3份装订成册并同时报送电子稿,L2014开头的报送省劳科院,R2014开头的报送省人科所,逾期不予受理。
未能按时完成课题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通讯地址:杭州市古翠路50号省人力社保大楼(邮编:310012)。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徐红梅联系电话:85211016邮箱:*************.cn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联系人:童素娟联系电话:88399638邮箱:******************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6月23日附件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类(一)一般项目L2014A001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陈谷纲,浙江大学L2014A002数据标准化对医保服务提升作用研究,梁俊,浙江大学L2014A003浙江省大病保险与长寿风险相关性研究,刘晓婷,浙江大学L2014A004大学生职业未决影响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陈国宏,浙大城市学院L2014A005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调研分析,胡哲,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6在杭高校大学生创业企业存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叶城均,浙江财经大学L2014A007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效应研究,吴莉云,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8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周炳,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09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何星舟,浙江工业大学L2014A010双重产业转移中长三角地区代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对策研究,王晓萍,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1大学生就业创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周翔,浙江工商大学L2014B012基于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吕阳,浙江工商大学L2014A01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立体模式构建,周钰,嘉兴学院L2014A014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及其治理研究,潘敏,绍兴文理学院L2014A01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胡芳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6浙江省大学生小微型创业风险评价模型及管理方式研究,陈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7区域性创业文化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机制研究--以浙商文化为例,邱雷鸣,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18基于“两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谢云锋,丽水学院L2014A019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郑秀梅,丽水学院L2014A020基于法律风险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研究,林朽,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1基于“虚拟学院”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实践研究,方义桂,宁波城市职业学院L2014A022文化产业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研究,吕朝亚,浙江科技学院L2014A023高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匹配的比较研究,王媛,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4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基于融入度测评视角,黄小灵,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5文化学视角下体育行为对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余新苗,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4A026浙江省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叶丽娜,杭州万向职业技术院L2014A027应用大数据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路径研究,陈红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8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29基于校企互惠式合作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途径研究,范黎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0高校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设计研究,陈林,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1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王一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2和谐视阈下民企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的研究,王立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3企业年金的法律支持制度研究,王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4“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吕侃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4A035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6浙江省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王益尔,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37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包卫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8浙江省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体育硕士为例,张艳,杭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4A039浙江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体系研究,姚向珍,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0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姜明伦,浙江万里学院L2014A041浙江地方政府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的职能定位研究,赵洪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2我省90后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3收入来源对浙江居民收入增长贡献度研究,王生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A044医疗保障对重大传染病诊疗补助状况及对策研究,陈松华,省疾控中心L2014A045“用工荒”背景下的柔性化管理研究,张建华,广厦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6浙江省高校微信就业平台建设研究,李佳佳,浙江传媒学院L2014A047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王凌,宁波市委党校L2014A048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于施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49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研究,张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朱伯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1浙江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王瑞荣,绍兴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2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王海红,浙江越秀外语学院L2014A05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创业模式与平台研究,袁江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4“售后服务”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5教育生态理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4A056完善创业制度环境促进青年群体创业,董叶英,省就业局L2014A057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问题研究,黄佳莺,省劳科院L2014A058浙江省技工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王丽慧,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L2014A059创新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研究,曹永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0完善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研究,曹挺,临安市人力社保局L2014A061初创业者创业导师选择“双向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王海波,长兴县人力社保局(二)资助项目L2014B001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张林,杭州市就业局L2014B002浙江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研究,胡晓东,江干区人力社保局L2014B003浙江省创业促进就业政策体系评价--以绍兴市为例,邵泓,绍兴市就业局L2014B004创业生态链、创业聚集与创业发展研究:机理分析与案例比较,黄宾,浙江水利水电学院L2014B005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于海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4B006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学院二、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类(一)一般项目1.公共行政管理与服务R2014G001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市场边界界定与公立医院发展,程小平,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R2014G00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适度规模探索--以杭州市12333为例,郑晓哲,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咨询服务中心R2014G003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政府投入人才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翁曦勉,浙江工业大学R2014G004政府化解网络舆情能力研究,方海涛,嘉兴学院R2014G005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和措施研究--以宁波为例,张陶然,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06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比较及优化研究--以浙江省地方政府购买社区服务为例,马隽,浙江工商大学R2014G00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胡榕,浙江农林大学R2014G008基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视角的基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韦余东,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2014G009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研究,洪赞,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G0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典型案例,崔起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4G011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失位研究,韦晓蓓,浙江财经大学R2014G012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研究,邵阳,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2014G01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以宁波为例,葛红军,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G014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机制及协同发展研究,蔡伟,宁波工程学院R2014G015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新探讨,杨宁,浙江海洋学院R2014G016城市品牌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陈翔,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G017大学生“村官”成长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严勇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人才与人才队伍建设R2014R001校企联盟互动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为例,胡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2基于战略缺口理论的“职业适应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梁辰浩,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2014R003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孙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04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李东华,浙江工业大学R2014R005基于CBE模式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吴晓涵,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6浙江省旅游企业人才安全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田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7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基于产学合作视角,周鸣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08温州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及其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研究,董黎晖,温州大学城市学院R2014R009高校公益创业人才培育及国际经验借鉴,王扬眉,浙江万里学院R2014R010浙江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主体的互动与协调研究,贺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2014R011职业教育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祝蕾,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2基于外贸风险防范的高层次外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邵作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3基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胡俊,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4“五位一体”促进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研究,杜金玲,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5基于转型升级的浙江高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刘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4R016基于胜任力体系的浙江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研究,魏晋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7高端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嘉兴市为例,刘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18校政企研协同参与的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王妙娟,浙江公路技师学院R2014R019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宁波市为例,许锁迪,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0浙江外贸型人才结构变化趋势研究,耿浩,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4R021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陈秀,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2电子商务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成路径研究,龚松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3浙江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协同成长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陈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4杭州IT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和校企深度合作实证研究,李清平,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5高职院校工业设计类人才培养研究,钱慧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6小微企业软件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对策研究,朱涛,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7浙江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傅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R028基于“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体系研究,温雷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29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赵晶,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4R030区域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朱淑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1人才集聚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张鹏,浙江传媒学院R2014R032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措施的测量、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廖中举,浙江大学R2014R033浙江省中小企业人才开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陈汉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4人才增长因素在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体系中的定量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朱丽萍,宁波大学R2014R035浙江动漫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供给机制与人才成长环境优化研究,张月月,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6义乌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动态对接的策略研究,崔轩玮,浙江财经大学R2014R037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建设研究,李茂松,绍兴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38高校跨文化人才素质提升策略研究,谢怡,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39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一,浙江理工大学R2014R040 “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罗水秀,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4R041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评估研究,陈水良,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2 “人才特区”建设与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潘源源,温州龙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3舟山群岛新区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研究,钟淼,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4R044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龚琦,安吉县社保局R2014R045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管瑜珍,浙江警察学院R2014R046企业高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研究,鲍国荣,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7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与效能研究,丛国栋,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R2014R048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研究,夏江峰,杭州师范大学R2014R049企业人才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章迪平,浙江科技学院3.人事工作与制度改革R2014S001推进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研究,陈荣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2014S002 EAP在浙江民办高校的应用研究,原伟霞,浙江树人大学R2014S003浙江省属高校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童珊珊,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4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罗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4S005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成效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为例,任强,湖州师范学院R2014S006基于能力和业绩评价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陈慧,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4S007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崔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08博士后研究人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齐嘉阳,浙江中医药大学R2014S009高校人力资本绩效考核研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林慧,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0岗位设置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张道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1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高校职工激励研究,张妮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2高校人事代理制度优化管理探析,范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3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过程化”培养与鉴定模式研究,王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4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驱动研究,黄莉,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发展中心R2014S015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大学英语教师为例,黄乐丹,中国计量学院R2014S016岗位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准入及退出机制研究,姜艳,浙江理工大学R2014S017基于产业升级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郑文君,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2014S018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信用评级方法研究,陈树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2014S019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马晓芸,浙江农林大学R2014S020宁波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林雅莲,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资助项目R2014Z001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保障理论研究,米红,浙江大学R2014Z002政府推动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杨晓刚,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03企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创新能力研究,瞿孝志,杭州城市学研究会R2014Z004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研究,童嘉,浙江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R2014Z005高层次人才向创新驱动一线集聚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颜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6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研究,张湖东,浙江财经大学R2014Z007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流动、竞争、激励机制研究,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4Z008官产学研协同的创新驱动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黄菊火,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R2014Z009浙江产业集群对高层次人才驱动聚集效应研究,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4Z010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研究, XXX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2014Z011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研究,梅胜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4Z01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标准研究,殷宝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保障论文范文3篇
社会保障论⽂范⽂3篇社会保障改⾰研究论⽂中国现阶段正处于⼀个特别重要且意义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全⾯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代之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时展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客观上构成了整个经济改⾰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改⾰实践推动着中国社会保障改⾰理论研究的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为社会保障制度改⾰提供着理论背景与指导。
⼀、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及分歧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问题的研究,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与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基本⼀致,并伴随着中国社会保障改⾰的推进⽽发展。
⽬前讨论的热点如下:1.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在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社会保障制度?中国需不需要建设⼀个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建⽴⼀个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理论学术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客观上存在着分歧。
不过,绝⼤多数学者对社会保障制度持肯定态度,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制度安排,⽽且是利国利民的⼗分重要的制度安排。
长期从事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宋晓梧、冯兰瑞、郑功成、何平、胡鞍钢等多数专家、学者均主张中国应当建⽴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中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成为⼀个多层次的体系亦已成为学术界与政策层⾯绝⼤多数⼈的共识;但也有陈平等⼈对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建⽴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
在赞成建设全国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前提下,不同学者的具体看法亦不尽⼀致。
刘福垣主张⼤⼀统论,即以国家财政为基础,提出应尽快统⼀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将农民纳⼊这⼀体系之中,宋晓梧是城乡有别论,他将建⽴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中国社会保障改⾰的中长期⽬标;冯兰瑞主张尽快通过实现省级统筹来过渡到全国统⼀;何平坚持长期持续发展论,认为实现这⼀⽬标“需要⼀个艰苦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约需要30-50年”郑功成则是渐进统⼀论,他认为需要在化解养⽼保险历史债务、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强化国家财政与劳动者个⼈的责任并缩⼩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的条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公共领域的思考——基于科斯定理视角的分析
十 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Feb..2O11 V o1.24N O.1
对 我 国社 会 保 障 管 理 体 制 公 共 领 域 的 思 考
— — 基 于科 斯 定 理 视 角 的分 析
保 障可持续 发展 都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际是组 织 内部交 易),那 么组织 内部 的交易 自然也 存
一 、 我 国社 会保 障 管 理 体 制公 共 领 域 的 在 费用 。例如 ,菲 吕博 顿就 把 交易 费 用 明确 分 为市
科 斯 定 理 分 析框 架
场 交易成 本 、管 理交 易成 本 和 政 治性 交 易成 本三 种
张光 先
(浙江财 经学 院 财政 与公共 管理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10024)
[摘 要] 从 经济 学角度 用科斯 定理分析 了我 国社 会 保障 管理 体制 的 公共 领域 ,表 现在 社会 保 障事务 管理政 出 多门、政 事不 分,部 门分 工及其 职 责不明确 、交叉重 叠等方 面 ,增加 了社会保 障 管 理 的交 易成 本 ,导致 了社 会保 障资源配置 的效 率低 。借 鉴科 斯定理 有关理 论 ,建议从 正确 处理政 府 与 市场关 系、加 大社会 保障机 构整合 力度 、理 顺社会 保障 管理机构 间关 系 以及加 强社会保 障法 制 建设 等方 面来完善我 国社会保 障管理 体制 。 [关键 词] 科斯 定理 ;社 会保 障管理体制 ;社会 保 障资源 [中图分 类号] D632。Fo62.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008—4738(2011)01—0032—04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2)(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含义 (2)(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2)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3)(一)不同群体类型间的社会差距加大 (3)(二)不同区域间的社会保障差距不均衡 (4)(三)城镇化进程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课题 (4)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4)结论 (5)参考文献 (6)摘要:社会保障体制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课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制的研究和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建设科学的社会保障体制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社会保障体制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在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障广大群众生活的幸福福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衡等问题也日趋凸显,这些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科学发展,因此,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针对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科学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实行的一种给予广大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社会和国家对于资源进行集中进行再分配和分配的一种政策,它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等,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的核心是政府通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对群众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其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一项制度,各国根据自我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而言,各有特色,有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体系较为庞大复杂,有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单一简单。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_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第14卷第3期V ol.14No.32023年6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Jun. 2023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陈志永,林高用,王德志,李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 学位论文质量直接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系统介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进成效。
从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思政教育、学位授予标准修订、学位论文预审体系构建和学位论文督导模式构建等四个方面开展综合改革与实践,在中南大学的“学校—学院—学科方向—导师—学生”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课题组—学科方向—学院”为基本结构的学院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引入学科方向督导机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严格预审,对双盲评审结果不佳论文进行精准指导。
改革实施三年,取得明显成效,为工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督查督导提供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思政教育;预审;学位授予标准;督查督导[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3)03−0117−06一、引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20年9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工商管理论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精选范文3篇
工商管理论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精选范文3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精选范文一:我国创业板科技型企业资本结构研究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 选题背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已得到了较为迅速的成长,其已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科技型企业,其维护着社会稳定,引导着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其也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
资金是支撑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资本结构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型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导致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致其形成了独特的资本结构特征。
目前,关于资本结构的探索大部分集中于主板上市公司,对创业板科技型企业的相关探索相对不足。
再者,科技型企业资本结构研究的样本主要是制造业中的科技型企业,无法准确反映科技型企业资本结构的普遍特征。
最后,目前大量资本结构研究是基于静态模型的探索,但是企业资本结构实际上是不断变化着的,与实际不符。
因此,基于动态模型研究创业板科技型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对解决目前科技型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具有正向导向作用。
1.1.2 研究意义资本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命题,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其和企业资本成本相关,最后同企业价值联系在一起,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1958 年,Modigliani 和Miller 基于若干严格假设建立了MM理论,其得出“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无关”的结论。
但是实际上,因受到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市场低效率和税收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是必定相关的。
至此以后,研究者对MM 理论假设条件进行逐渐放宽模拟现实以至逐渐逼近现实,日渐形成了权衡理论、顺序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观点迥异的资本结构理论。
这些理论基于各自设定的假设下,分析了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筹资行为。
二十一世纪初资本结构研究方向又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静态研究转为动态研究。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的伦理考虑与研究保密性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的伦理考虑与研究保密性心理学硕士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对于实现研究目标和提高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然而,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伦理考虑和研究保密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硕士论文中伦理考虑和研究保密性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伦理考虑的重要性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伦理考虑是必要的。
首先,心理学涉及到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对被试者的权益保护负责。
例如,在进行实验研究时,研究者必须确保被试者的知情同意,并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被试者的伤害。
其次,伦理考虑还涉及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不道德的行为,将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心理学硕士论文中,研究者应该明确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程序,遵守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方针。
此外,研究者须对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有所准备,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如何处理那些无法继续参与研究的被试者,以及如何储存和处理研究数据等等。
二、研究保密性的重要性研究保密性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保密责任。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研究者面临着许多需要保密的问题。
首先,研究者需要保护被试者的隐私,保证被试者的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或滥用。
其次,研究者还需要保证研究数据的保密,以防止数据被他人非法获取或篡改。
最后,研究者还应对研究结果的保密负责,避免未经许可的披露。
为确保研究保密性,研究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使用匿名编码,以此来保护被试者的个人身份和隐私。
其次,研究者可以限制研究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授权给有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研究者可以在研究结果的披露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例如选择合适的论文出版渠道和对敏感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三、解决方案为了确保心理学硕士论文中的伦理考虑和研究保密性,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研究者应该在研究计划阶段就开始考虑伦理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监督和调整相应措施。
心理学硕士论文的伦理考虑与道德问题
心理学硕士论文的伦理考虑与道德问题摘要:心理学研究是一项关注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研究者应该始终牢记伦理考虑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硕士论文研究中的伦理和道德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讨论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伦理原则,包括知情同意、保密和隐私、谨慎使用数据和正确引用以及避免伦理冲突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应对研究中的道德问题,比如虚假研究和诱导性实验等。
1. 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和重要性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研究者应该遵循研究伦理的准则并尊重被研究者的权益。
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就是确保研究项目符合伦理标准并保护被研究者的权益。
伦理审查委员会常常会要求研究者提交伦理审查申请并审核研究计划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2. 伦理原则2.1 知情同意在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应该在征得被研究者的知情同意后才能进行实验或收集数据。
研究者应该详细解释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风险,并确保被研究者理解并自愿参与研究。
2.2 保密和隐私研究者应该保护被研究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只将数据用于研究目的。
在发表论文或报告研究结果时,研究者应该保护被研究者的隐私并不泄露其身份。
2.3 谨慎使用数据和正确引用研究者应该谨慎处理和分析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者应该正确引用之前的研究成果,并避免抄袭和虚假引用。
2.4 避免伦理冲突在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应该避免潜在的冲突利益,例如与被研究者存在利益冲突的关系,或者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其它利益冲突的情况。
研究者应该在研究计划中明确说明冲突利益,并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研究的中立性和诚信性。
3. 应对道德问题3.1 虚假研究研究者应该避免进行虚假研究或发布虚假结果。
虚假研究不仅会误导社会和学术界,还会损害被研究者的权益。
研究者应该始终根据实际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并在发现研究结果与之前的假设不符时,要诚实地描述这种偏差。
社会保障制度学的研究方法_社会保障概论_[共2页]
社会保障概论二、社会保障制度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1)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与基本理论相结合。
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研究特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服务,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决策依据和政策选择。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社会现实目标并不排斥基本理论研究的地位,相反,还需要有比较坚实的基本理论研究作为其基础。
没有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必然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深度和可持续性发展,也必然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现实目标的实现。
过分功利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而忽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论研究,必将使社会对策研究成为“空中楼阁”,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事业。
(2)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在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时,既要研究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也要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历史发展进程,更要研究不同阶段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特别是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国别特色的形成过程与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发展规律和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别特色,才能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更加具体的借鉴。
(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是一项综合性社会调控和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也必然涉及许多学科,应该是一项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达到较高的水平,其研究角度不仅包括经济学研究,还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甚至哲学方面的研究。
(4)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包括构成研究与责权关系研究相结合。
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
在对社会保障制度对象的研究中,社会保障制度对象享受社会保障制度权利和履行社会保障制度责任的关系,应该是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F81 密级:公开UDC:300 学校代码:11832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历硕士)基于伦理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ethics angle作者姓名:邵盟指导教师:段国旭教授学科专业名称:财政学论文完成日期:2013 年 3月二〇一三年三月一日中图分类号:F81 密级:公开UDC:300 学校代码:11832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历硕士)基于伦理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ethics angle作者姓名:邵盟指导教师:段国旭教授学科专业名称:财政学论文完成日期:2013 年 3月二〇一三年三月一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基于伦理视角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确认(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经贸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河北经贸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旧存在,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有了具体的阐述和科学的定义,我们应当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用科学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经济问题。
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些都需要社会保障来发挥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文明和发展的产物,是一项以人为本、具有深厚伦理意蕴的制度体系。
因此,我们应以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厘清社会保障中的伦理原则,认清社会保障的伦理价值,并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主要是站在伦理学的视角对社会保障进行分析,将伦理与社会保障很好的结合,把制度作为伦理与社会保障的中介,把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以伦理作为基本准则来深入研究合理有效的价值准绳和建构导向并引导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目的是从伦理的角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进行指引,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基础、价值目标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界定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应当涵盖的伦理理念以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并以伦理目标作为参考标准提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新的制度框架和政策思路,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做出贡献。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为指导,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章借鉴了西方的正义论、福利经济学、制度伦理等的相关内容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具体的指导。
文章从伦理和社会保障伦理概念的界定出发,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引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并且在写作过程中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厘清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的要求,构建了以伦理为准则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以伦理为标准提出符合伦理准则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应然框架。
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道德影响的分析,为目前社会保障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在这个新的视角下引出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并将二者很好的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的时期,伦理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伦理学角度上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与公民道德建设事业相互协调和促进。
关键词:伦理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正义AbstractConten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14th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cause of socialism.However, we must se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balanced, uncoordinated and unsustainable problem still exists,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s expatiated and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we should tak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pplied to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ook at economic problems with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Eighteen general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a new level, at the same time requirements "to safeguar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to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These all need to play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a product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is a people-oriented, system has deep ethical implication.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odern society, social security as a starting point clear ethical principle in the social security, identify the ethical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stands in the ethical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social security, combined with the ethic and social security is very good, the system as an intermediary ethics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group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clue.Ethics as a basic principle to in-depth study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values and building orientation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urpo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thic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ethical bas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value target for in-dep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Identify the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include the ethical ideas and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w, how to promote each other between them supplement each other.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nd ethical goals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put forward new system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amework and policy think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to better contribut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In the writing process is used to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 as a guide,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based on the related content of western justice theory,welfare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thics and other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ake specific guidance development theory to China's social security.This article from the ethical and social security ethics concept, framework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ou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rough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dea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eth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of the eth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thics as the ideal framework standard put forward in line with the code of eth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th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s and morality at present.Lead discussion abou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is new perspectiv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good.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all-rou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period, a new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bachelor, propo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conducive to social security and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of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Keywords: ethic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airness and justi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I 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1 国内研究综述 (3)1.2.1 国外研究综述 (4)1.3.1 论文的重点 (5)1.3.2 论文的难点 (6)1.3.3 论文的创新点 (6)1.4 写作进度计划 (6)2 伦理与社会保障伦理 (7)2.1 伦理概念的界定 (7)2.2 社会保障伦理 (7)2.2.1 社会保障伦理 (7)2.2.2 社会保障伦理的理念 (8)2.3 伦理与社会保障伦理的关系 (8)2.3.1 伦理是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9)2.3.2 社会保障对伦理具有推动作用 (9)3 社会保障制度伦理框架 (11)V3.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11)3.1.1 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11)3.1.2 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准则 (12)3.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以及现状 (15)3.2.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进程 (15)3.2.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7)3.2.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9)3.3 社会保障制度的应然框架 (26)3.3.1 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主体 (26)3.3.2 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目标 (26)4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 (28)4.1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思路 (28)4.1.1 坚持以人为本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指引 (28)4.1.2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指引 (28)4.1.3 坚持社会和谐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导向 (28)4.2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29)4.2.1 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 (29)4.3.2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和评价机制 (30)4.3.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31)4.3.4 加强对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教育 (31)5 结语 (32)参考文献 (33)后记 (35)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6)V IVII1 引言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1.1.1 研究背景伦理是社会经济实体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无形资本,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要素,是一个社会组织存续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