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计70分)1. 火塘是连南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
这种习俗源于A. 图腾崇拜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世袭制【答案】B【解析】“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可知,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来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逐渐形成一个家族。
这与宗法制符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图腾崇拜、分封制度以及世袭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对都城边长的严格限制,说明了分封制之下严格的等级关系,C项正确;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不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国们的自顾不暇、不予理睬等字眼意在强调分封制已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子权力早就削弱而非开始削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彻底,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度遭到破坏,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 )A. 巩固专制统治B. 和谐人际关系C. 维护社会秩序D. 确立儒学独尊【答案】C【解析】材料“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结合课本知识,孔子思想核心强调“克己复礼和仁者爱人”可知,目的为维护社会秩序,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源,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确立儒学独尊,故D 项错误。
2.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孔子的《春秋》不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 项错误;儒学汉代时才被统治者所推崇,当时是已是官僚政治,故C 项错误;《春秋》是编年体,故D 项错误。
3.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父权挣脱宗权B. 宗法观念淡漠C. 礼乐制度瓦解D. 小农经济确立【答案】A【解析】由材料“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到“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说明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日益衰微,父权挣脱宗权,故选A ;B 不符合材料主旨,。
【精品】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45分)1.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的这一观点A. 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B. 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C. 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D. 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3.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尤获。
”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4.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
”下列思想主张最符合这种“自觉的精神”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C. 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6.“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下列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7.《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A.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4、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③为无为,则无不治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6、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7、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发出灾害以谴告之。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计70分)1.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
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A. 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B.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C.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D.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表明,战国时期的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因此C项正确;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这与题干中“战国时期”不符,因此A项错误;男耕女织、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因此BD项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曲辕犁的推广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高转筒车的出现【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A项正确;B是唐朝时期出现;C是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D是唐朝出现。
3.《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现象可知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A项正确。
B项,材料既有家庭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有个体农耕模式,故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C项,材料无法证明妇女的地位提高,排除。
D项,题干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
4.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详解】民间对土地占有者的称呼由“豪强”变为“田主”,这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故D项正确;租佃制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无法看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不代表小农经济的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民生活的艰难,故C项错误。
【高二】陕西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月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
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材料的主旨是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C.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C.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3.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4.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填空题(2x30=60分)1.自西汉“独尊儒术”以后,孔子的地位扶摇直上。
魏文帝下令孔庙,立“夫子像”;唐玄宗追封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为“玄圣文宣王”又谥“至圣文宣王”;元朝又加“大成”二字;但明世宗却下令撤两京及天下孔庙塑像,于是“废像设主”,降孔子为“先师”。
这说明A. 受宋明理学影响B. 孔子地位急剧下降C. 君主专制的强化D. 西学冲击传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一反前朝常态,降低孔子的地位,这与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关。
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引导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与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意图严重不符,君主不满足于世俗世界的统治者,更想要确立自己在思想领域的权威,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对孔子地位的变动,故选C。
宋明理学以孔孟为正宗,应该高扬孔子的权威,排除A;材料中的孔子地位下降,但不至于急剧下降,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西学的信息,排除D。
2.有学者在研究宋明理学学派在方法论上的区别时指出:一个主张“道问学”,一个主张“尊德性”。
则“道问学”指的是A. 心外无物B. 格物致知C. 经世致用D. 诚意正心【答案】B【解析】【详解】“道问学”即指人通过学习后天知识,主张通过读书而“明道”,“尊德性”即指尊重、遵从人在“学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天性。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_含答案 师生通用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B.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2.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3.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
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 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4.《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 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 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5.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由此可以推断()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7.“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
【高二】陕西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过犹不及”C. “仁者爱人”D. “有教无类”2.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B. ②C.③D. ④3.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6.明末期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7.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高二上·射阳月考) 2009年12月2日,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在天津公布了该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
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
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 . 仁者爱人B . 人之性恶C . 人之性善D . 以人为本2. (2分)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 . 天行有常B . 人性本恶C . 礼法并用D . 民水君舟3. (2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因此“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方案是()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 经世致用C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 . 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4.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A . 韩非子孔子B . 韩非子老子C . 孔子老子D . 老子庄子5. (2分)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 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B . 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C . 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D . 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6. (2分) (2018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 . 民贵君轻B . “天人感应”C . “三纲五常”D . 性本善7. (2分)“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含答案
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实验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周礼》曾规定,只有王侯卿士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只能路祭。
明代嘉靖皇帝年间允许民间“联宗立庙”,民间建立宗祠获得了合法地位。
这种变化反映了A.生产方式的变革 B.宗法伦理的淡化C.社会发展的需求 D.君主专制的强化2.“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诸侯们封建而未割据,独立而非王国。
”这说明分封制A.以巩固宗法血缘为依据 B.强化了国家整体意识C.以维护边疆稳定为目的 D.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3.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
这表明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 B.等级秩序森严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刑法趋于完善4.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力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君主专制至高无上C.宗法观念逐渐弱化 D.近亲重臣权力失控5.《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
……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
这说明秦律A.公正严苛 B.程序规范C.等级分明 D.轻罪重刑6.湖南省湘西考古出土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统治范围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 B.秦朝郡县制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人口迁徙到达湘江流域 D.秦普及制度引起矛盾冲突7.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陕西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平行班) 含解析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家族血缘关系B. 中央集权意识C. 家国同构观念D. 安土重迁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由农民心中“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君父”等说法,可知这里讲的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观念,C项正确;材料中家与国是联系在一起,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分析中央对地方管理,B项错误;安土重迁强调的是乡土意识,D项不符合题意。
2.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 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 丞相掌握大权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
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
AC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
因此ACD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A. 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 脱离现实,学不致用 C. 考试内容规范合理 D. 制度具有公正合理性 【答案】D 【解析】【详解】从题干中“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认为科举制虽有弊端,但还是培养了大量人才,具有公正合理性,故D 项符合题意;材料讲“所试科目不合时用”但“制度则昭若日月”,其强调的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故A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培养了人才,B 不是其强调的重点,故B 错误;材料未体现科举考试内容规范合理,故C 错误。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试卷(理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60分)1.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言论能反映孔子智慧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治民无常,唯法为冶C.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
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D.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3.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B.《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C.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D.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4.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不属于材料中董仲舒教育主张的是( )A.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B.主要对象是全体民众C.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D.人才培养为国家服务5.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2.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这一流派是A.儒家 B.墨家C.法家D.道家4.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5.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6.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7.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8.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试卷(文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某某、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陈独秀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A.倡导以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B.主X以某某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某某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3.X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雀成怨府。
”X观应感叹的是()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外商挤压民族工业4.《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5.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该运动产生的因素有()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③个人主义的成长④城邦制度的衰颓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X()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
陕西省西安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
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2.“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意:安定)则尽其力。
”持这一主X的学派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以下材料体现道家思想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兼相爱,交相利”4.《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X是()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5.“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6.宋淳熙二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论及教人,元晦(朱熹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鹅湖之会”对此争论的主要分歧是()A.“理在气中”和“气在心中”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C.“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和“致良知”7.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完整版)陕西省西安市_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60 分。
)1.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 ,意思是,治国好像烹小鱼,不可以急,不可以用大火,不可以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合烹调。
这反应了老子A.以德治民的思想B.神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养精蓄锐的思想D.反对社会改革和战争2..《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切合这一思想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孟子指出天子能够征伐诸侯,同样级的诸侯之间是不可以够互相征伐的。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德政B.徳治C.守礼D.非攻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期间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对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应了当时A.百花怒放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一致的实现 D .各样学派的诘难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应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场面的结束 B .统治公司内部权利与利益的矛盾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 .恢复国力到增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祸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独特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以致。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 重申保护等级次序的重要C. 宣扬公理为万物的来源D.意在拘束君主的统治行为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其实不只是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从头发展,部分是崭新的创建。
”“崭新的创建”是指A.重申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突显人性的尊严B.交融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汲取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真谛化、思辨化D.增强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保护封建专制统治8.南宋有相当多的平常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开导公众依据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遵守安分等生活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
)1.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
这反映了老子A.以德治民的思想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休养生息的思想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2..《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仁政 B.徳治C.守礼 D.非攻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D.各种学派的诘难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统治行为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8.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据此可知,南宋时期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9.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A.《论语集注》 B.《道德经真义》C.《孟子集注》 D.《本草纲目》10.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
”“幼稚”的根源是A.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儒家纲常思想的束缚作用C.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11.《宋史》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为二十四史之冠。
其主要原因是A.宋代书院教育普及 B.宋代注重格物致知C.宋代文官制度的影响D.唐宋中央集权的加强12.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D.繁到简的变化趋势13.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
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
”这说明A.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14.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
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
这一倾向是A.怪诞化 B.脸谱化C.世俗化 D.功利化15.《三国志》关于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记载。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表明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 D.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16.普罗塔哥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17.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B. 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C. 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D. 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18.中世纪罗马教廷炮制了一个被称为《君士坦丁赠礼》的文件,并以此作为教皇权力的凭证。
长期以来人们—直信以为真,1440年,学者瓦拉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
这一个案例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诉求是A.要求取消宗教B.否定教权主义解放人性C.抨击神学禁欲主义D.批判一切权威崇尚理性19.15世纪后期以来,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由上述材料推断A.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C.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思维 D.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20.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21.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这种观点A.正确。
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
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
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
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22.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倡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23.卢梭在《爱弥儿》里写道:“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
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到。
”这表明卢梭A.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求重订社会契约 D.要求实行均贫富24.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 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 进化理论的倡导者25.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
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A.认为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D.强调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26.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27.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28.“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可能是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29.19世纪晚期,有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不仅解答了中国为何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
该理论的引入者是A.魏源 B.严复 C.陈独秀 D.王韬30.陈独秀在《敬告靑年》中宜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A.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B.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D.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二、非选择题(31题27分,32题13分,总计40分。
)31.(2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90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熟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院。
传教士白晋在写给路易十四的报告中说:“康熙帝需要招聘您的臣民——熟悉科学和艺术的耶稣会士,是为了让他们同已在宫中的耶稣会士在宫中建立起一个像法国皇家研究院那样的一个研究院。
”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
欧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
白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
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斯卡计算器。
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日趋衰微。
——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材料二1666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
其成员享受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
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