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哲社第三期
文学社名字有寓意文学社名字大全
文学社名字有寓意文学社名字大全文学社名字1)、竹笺林文学社2)、智慧百屋文学社3)、知书答理文学社4)、知识面包文学社5)、知识的起点文学社6)、月下听语文学社7)、月沉关西文学社8)、源厚文学社9)、雨敲屋檐文学社10)、优盛文学社11)、优晶文学社12)、益文文学社13)、益广文学社14)、益安文学社15)、耀进文学社16)、耀干文学社17)、扬帆文学社18)、亚欣文学社19)、星月晨翼文学社20)、信源文学社21)、信欣文学社22)、信进文学社23)、信东文学社24)、鑫伟文学社25)、新贵文学社26)、欣永文学社27)、欣广文学社28)、心海帆影文学社29)、小博士文学社30)、文华堂文学社31)、伟中文学社32)、伟台文学社33)、伟成文学社34)、旺盈文学社35)、通高文学社36)、庭春竹文学社37)、听语文学社38)、陶然文学社39)、思哲文学社40)、书卷香文学社41)、书程小驿文学社42)、生益文学社43)、三味文学社44)、润庆文学社45)、润春文学社46)、瑞皇文学社47)、如玉文学社48)、荣丰文学社49)、仁信文学社50)、全德文学社51)、求学文学社52)、轻听风语文学社53)、谦进文学社54)、谦华文学社55)、千益文学社56)、七星文学社57)、南风文学社58)、墨香斋文学社59)、墨香文学社60)、墨染文学社61)、墨痕诗香文学社62)、墨海扬波文学社63)、墨阁文学社64)、明德文学社65)、美佳文学社66)、茂富文学社67)、落英文学社68)、留白文学社69)、猎奇天下文学社70)、康耀文学社71)、聚中文学社72)、捷祥文学社73)、捷伟文学社74)、娇娥齐羞文学社75)、佳裕文学社76)、华优文学社77)、华皇文学社78)、华洪文学社79)、花开花落文学社80)、厚润文学社81)、厚如文学社82)、黑手党执政文学社83)、荷韵清风文学社84)、合浩文学社85)、浩巨文学社86)、海上草堂文学社87)、贵优文学社88)、贵发文学社89)、光凯文学社90)、古色古香文学社91)、公久文学社92)、根号2文学社93)、高台文学社94)、干佳文学社95)、福隆文学社96)、丰瑞文学社97)、斐然阁文学社98)、德信文学社99)、德福文学社100)、大凯文学社101)、大进文学社102)、大百科文学社103)、春台文学社104)、春安文学社105)、楚地文学社106)、昌利文学社107)、博雅文学社108)、博古文学社109)、冰城文学社110)、本合文学社111)、本复文学社112)、宝隆文学社113)、半闲堂文学社114)、百文斋文学社文学社名字1)、静澜文轩2)、世纪风文学社3)、繁星文学社4)、潇湘文学社5)、陈楚风文学社6)、轩辕文学社7)、轻扬文苑8)、涅盘文学社10)、驼铃文学社11)、江花文学社12)、林花坞文学社13)、西岘山文学社14)、凤凰文学社15)、鹤鸣文学社16)、三角梅文学社17)、旭日文学社18)、思无邪文学社19)、枫林文学社20)、卧龙山下文学社21)、状元桥文社22)、玉兰花文学社23)、视阔文学社24)、石兰文学社25)、蓝岛文学社26)、浅草文学社27)、四季风文学社28)、三月三文学社29)、中隆文学社31)、裕升文学社32)、盈万文学社33)、亚永文学社34)、亚捷文学社35)、信全文学社36)、旺盈文学社37)、旺巨文学社38)、舒颜文学社39)、与文同乐文学社40)、同美文学社41)、盛久文学社42)、圣亚文学社43)、圣国文学社44)、瑞飞文学社45)、荣国文学社46)、仁谦文学社47)、庆全文学社48)、庆大文学社49)、谦寿文学社50)、千圣文学社52)、满源文学社53)、满安文学社54)、禄欣文学社55)、康晶文学社56)、佳旺文学社57)、汇江文学社58)、厚积薄发文学社59)、洪广文学社60)、宏聚文学社61)、弘义文学社62)、和本文学社63)、典范文学社64)、飞升文学社65)、德盈文学社66)、大益文学社67)、大旺文学社68)、春成文学社69)、昌高文学社70)、春回大地文学社文学社名字。
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0年第3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Sept 2010 (总第105期)Issues of Contemporary W orld Socialism A Quarterly,N o 3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张世鹏摘要:本文是作者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回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试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而撰写的一篇有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长文。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伯恩施坦其人、他的修正主义学说、社会改良主义路线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
关键词: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81;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10)03-0003-27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应如何评价,历史上就是一个纠缠不休的问题。
即使在今天的德国,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持批判态度的大有人在。
最近在国内网站上读到几篇要求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触动了本人在多年教学和科研中逐步形成的涉及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现写下来与大家讨论。
一、对伯恩施坦的评价一般说来,对一个人所创立理论的评价同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是一致的,但严格说来,两者并非一回事。
事实上,一个人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有一些差异,也就是说,他这样说了,但并不一定这样做;或者此时这样说,彼时却那样做。
对于性格多变、反复无常的人来说,这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与伯恩施坦交往很深、时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的奥古斯特 倍倍尔就曾经说过,伯恩施坦是一个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政治思想反复多变的人。
所以,在评价伯恩施坦的时候,更需要把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其理论的评价分开。
遵循这个思路,本文先谈一谈对伯恩施坦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作者简介:张世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洲社会民主党指导思想的演变!(项目号: 05JJD710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学思考解析
绪论 人学思考——对人的哲学理解
1. 从“我是谁”到“人是什么” “我是谁”中的“我”并非一种生物学个体(biological body),而是
一个意义整体(meaningful integrity)。循此问题,追问“我”从何处 来、往何处去,思考自身的存在与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一个完整的人(“自我”)还要基于自身来面对“你” (“他者”),此处的“你”既指他人,也包括天地之万物、超越之神 明。
康德的问题 我的理性的全部旨趣(既有思辨的旨趣,也有实践的旨趣)
汇合为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第一个问题是 纯然思辨的。2.我应当做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纯然实践的。 3.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我如今做我应当 做的,那么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希望什么?它既是实践的 又同时是理论的……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B833),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592页。
“张君劢说:‘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其结 果为精神文明。’……言心言性的玄学,‘内心生活之修养’所以能这 样哄动一般人,都因为这种玄谈最合懒惰的心理,一切都靠内心,可以 否认事实,可以否认论理与分析。……我要引胡适之《五十年世界之哲 学》上的一句话来做一个结论。他说:我们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 不能不承认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 去。”(丁文江:“玄学与科学”,选自《科学与人生观》,合肥:黄 山书社,2008年,第55-57页。)
在汉语文献中,“人学”一词最早见于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 (A. Leni. Giulio ,1582-1649)撰写的《西学凡》(1623)一书。该书主要 介绍欧洲天主教大学中设立的六大学科(文科、理科、医科、法科、教科和 道科),在谈到理学(即哲学)与道学(即神学)的关系时,艾儒略将其比 喻为“人学”与“天学”的关系。
从王阳明乡治实践看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2019年第2期Vol.10No.2政治思想史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总第38期Sum No.38从王阳明乡治实践看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刘志松摘要: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有其自身相对固定且成熟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王阳明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难以数计的地方官关于社会治理的思考和长期乡治实践的经验中形成的。
在国家管理与社会自治之间的长期交互中形成的这种国家公权力通过中间力量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的模式,虽然与现代国家社会二元理论存在某种相似性,但从传统中国以乡土社会为基本社会结构的背景来看,“第三领域”主体自身的特殊形成机制及其功能为中国传统乡治刻画了独特面貌。
关键词: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传统乡治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大约至宋代基本形成,国家公权与民间自治的二元格局成为其基本架构,并以诸如绅士集团、乡官系统、宗族组织、善会行会等民间力量扭结其中。
代表国家公权力的政府官员往往通过这些民间精英群体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一、王阳明及其弟子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王阳明临危受命,先后平定了作者简介:刘志松,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场域融合研究"(项目编号:14CFX027)的阶段性成果;86刘志松:从王阳明乡治实践看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为祸数十年的贼患。
在剿灭“河源贼患”之后,社会初定,他开始思考基层社会治理。
经过实际考察和分析,又借鉴先贤治理社会的成功经验,他决定采用建立社会自治组织的方式来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为了全面确立保甲和乡约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王阳明制定了保甲法,以达到睦邻里、齐姻族、规过失、敦礼让、劝德义、淳风俗的社会之治。
王阳明在平定叛乱时偶得南康吕氏家族《吕氏家约》,大受启示,在此基础上制定《南赣乡约》,通过乡约法教化民众。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老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标申报书
旗开得胜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项目批准号 13FMZ002学科分类 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名称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 2015 年 4 月 27 日旗开得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1年3月1声明本申请鉴定结项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享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
特此声明。
项目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仅适用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
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三、“主题词”栏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4个以内关键词;“最终成果简介”的写法和要求见申请书内该栏目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提示”。
四、本《鉴定结项审批书》报送1份(A4纸型,于左侧装订),并附2套项目最终成果和2份最终成果简介。
以上材料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查后,报送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
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邮政编码:100806。
六、如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请与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2京委托管理机构联系。
3一、数据表4二、总结报告56789三、修改说明1011121314注:本栏可加页。
四、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15题组一般成员的顺序填写。
可加行、加页。
(2)主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转摘、引用和应用情况可加页说明。
五、项目最终成果简介六、申请免于鉴定的理由16七、建议回避鉴定的专家名单八、经费决算表17181920九、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十、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意见21十一、成果通讯鉴定结果22十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意见十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232425。
差异分歧性共识: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启发性经验——基于学科发展史的内在视角
54 2023.4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建构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国内社会学界面临的紧迫议题。
作为一门具有思想渊源的实践社会科学,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自然离不开对该学科自身发展脉络的关注。
因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共同体采取内在反思性认知立场,从学科知识生产的特质理念、学科延续过程中的发展性危机以及学科知识生产的潜在规则三个层面获取启发性经验,在差异分歧性共识的基础之上,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生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特质理念;发展性危机;螺旋式轨迹;自主知识体系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3)04-0054-09差异分歧性共识: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启发性经验——基于学科发展史的内在视角文/姜利标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知识和情境中的新传统:关联视角下的社会学本土化知识生产”(22FSHB001)作者简介:姜利标,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市,710049。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建构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国内社会学界面临的紧迫议题。
实际上,社会学之所以能被视为一门科学且传承和延续下来,某种程度上与“该学科所客观存在的自反性传统拥有关系”,[1]即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始终没有脱离对其思想渊源的积极关注。
因此,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根植于学科传统里的本质发展特性,进而在回应具体社会现实的挑战过程中“彰显自身知识体系的全球影响力”。
[2]本研究将从社会学知识生产的特质理念、社会学学科延续的发展性危机以及社会学知识生产的潜在规则三个层面,围绕学科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现象展开论述,试图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独特性理解视角以及启发性参照经验。
人工智能可能具有想象力吗
2023年第4期(总第333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33当代哲学问题探索人工智能可能具有想象力吗?以三木清哲学为出发点徐㊀英㊀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ꎬ上海200433)摘㊀要: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正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ꎮ此类人工智能产品是否能够在人 机对话中展现出真正的想象力呢?这就需要先对 何为想象力 这个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界定ꎮ基于日本哲学家三木清的 构想力 理论ꎬ想象力的特征可以被归结为 具身性 意志性 实践性 社会凝聚性 四个方面ꎬ其中 具身性 的地位尤其关键ꎮ但作为一个大型语言处理模型的ChatGPT本身就是非具身性的ꎬ这一点在根本上决定了它无法理解那些基于身体感受的语言表达式的真正含义ꎬ遑论对基于这种感受的其他的感受样态进行合理的想象ꎮ由于人工智能与碳基生命之间在物质构成上的本质性不同ꎬChatGPT的这一缺陷也会在未来具有更多 具身性 特定的人工智能体中得到部分的保留ꎮ因此ꎬ从原则上看ꎬ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拥有完整意义上的人类想象力ꎮ关键词:ChatGPTꎻ人工智能ꎻ深度学习ꎻ三木清ꎻ想象力ꎻ具身性中图分类号:B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3)04-0017-11①㊀笔者更倾向于将三木清给出的日语表达式 構想力 翻译为 构想力 而不是 想象力 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翻译能够直接对应日语原文的汉字ꎬ也是因为日语中本是有 想象力 这个说法的ꎬ因此ꎬ如果我们将 構想力 翻译为 想象力 的话ꎬ就会造成某些混乱ꎮ另外ꎬ熟悉德语的三木清也有将 構想力 与德语表达式 LogikderEinbildungskraft 相互对应的意图ꎬ而德语中的 Einbil ̄dungskraft 的字面意思便是 构成图像的能力 ꎮ②㊀1939年ꎬ三木清出版了其哲学代表作«构想力的逻辑:第一部分»(ɛ構想力の論理第一ɑ)ꎬ而该书的第二卷直到1948年才以遗稿的方式出版ꎮ两卷在战后一般是合在一起出版的ꎮ参见三木清:ɛ三木清全集:第8巻:構想力の論理ɑ(岩波書店1966年版)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对于通用人工智能与特定文化风土之间关系的哲学研究 (22BZX031)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探索研究AI伦理对科研环境的影响 (L2124040)作者简介:徐英瑾ꎬ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ꎮ㊀㊀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聊天软件正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ꎮChatGPT的全称是 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 (含义是 预训练的聊天生成转换器 )ꎬ其本质是基于一种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ꎮChatG ̄PT目前主要以文字方式与用户交互信息ꎬ能够完成诸如自动文本生成㊁自动问答㊁自动摘要等在内的多种任务ꎬ且据说已经具备了富有一定想象力的应答方式(比如ꎬ该软件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提问ꎬ从不同角度给予灵活的应答)ꎮ这就引发了下面这些具有哲学面相的问题:以ChatG ̄PT为代表的当下人工智能软件已经具有了想象力吗?如果没有ꎬ为何没有?未来的人工智能又是否可能拥有这种能力?要回答上述问题ꎬ我们就要对 何为想象力 这一问题进行哲学预研ꎮ 想象力 貌似是一个心理学话题ꎬ却在康德㊁胡塞尔㊁海德格尔等哲学大家那里都得到过严肃的讨论ꎮ而在20世纪的所有哲学家中ꎬ以 想象力问题 为自己最大学术立足点的哲学家ꎬ莫过于日本京都学派的成员之一三木清(1897 1945)ꎮ三木清按照他自己的话语习惯ꎬ将 想象力 写成 构想力 ꎬ①并以此为主题完成了其哲学代表作«构想力的逻辑»ꎮ②与德国古典哲71学㊁现象学对于 想象力 的先验主义讨论传统不同ꎬ三木清的 构想力 概念带有浓郁的历史唯物论与人类学㊁社会学色彩ꎬ因此ꎬ从三木清哲学出发ꎬ我们更容易对人类的 想象力 本质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ꎮ考虑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当代人工智能技术是以 通用人工智能 为远期目标的ꎬ对于 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具有想象力 这个问题的哲学思考ꎬ显然也应当以自身的触及面更广的三木清 构想力 理论为哲学参照系ꎮ考虑到三木清哲学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高ꎬ下文的讨论将始自于对于其 构想力 概念的介绍ꎬ然后再迂回到对于人工智能的评论上ꎮ㊀㊀一㊁三木 构想力 哲学概述对康德哲学有所了解的读者或许知道ꎬ 想象力 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哲学问题ꎮ众所周知ꎬ康德知识论的基本观点便是预设知性与感性之间的区分:前者类似我们做月饼时候的模具ꎬ后者则类似被镶嵌到模具里的馅料ꎬ两者要互相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 月饼 (即知识)ꎮ不过ꎬ康德的麻烦也来了:知识的形式与质料既然是彼此异质的ꎬ又怎么可能毫无间隙地彼此结合在一起呢?所以ꎬ他就需要某些中介者来使得两者关系得以协调ꎮ换言之ꎬ这种像 月下红娘 一样的中介者必须既像知识范畴那样具有初步的形式ꎬ也要像感性材料那样可以在时 空形式中延展ꎮ康德最终找到的这位 月下红娘 便是 想象力 ꎬ也就是说ꎬ感性材料需要想象力的预加工ꎬ才能向知识的形式输送ꎮ若读者觉得上述说法还是过于抽象的话ꎬ我就拿教学心理学中的案例来加以说明ꎮ一个老师如果要向一名幼童展现简单的加减法ꎬ那么ꎬ他就需要在幼儿质朴的心智与抽象的数学符号之间找到某些中介者ꎮ这一中介者便是类似积木这样的教具 积木彼此累加的图景既是感性的ꎬ又能为更加抽象的符号运算提供雏形ꎮ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算术训练后ꎬ积木叠加的图景就能内化为一种想象的对象 而我们之所以有时候会说 某些天文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ꎬ恰恰也便是因为日常生活的想象力练习一般不会触及这些大数ꎮ不过ꎬ康德通过想象力为知性与感情搭桥的做法毕竟是 分而后合 ꎬ还是有 亡羊补牢 之嫌ꎮ更彻底的做法是将想象力视为知性与感性的共通根据ꎬ重构康德的知识论体系ꎮ这一努力在海德格尔的名著«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疑难»①中得到了初步展现ꎮ然而ꎬ海德格尔毕竟没有在不谈论康德的前提下独立地完成一部以想象力为主题的哲学著作ꎮ与之相较ꎬ熟悉德㊁法哲学脉络的三木清则试图将想象力ꎬ或者用他的术语来说即 构想力 的基础地位予以进一步凸显ꎮ他写道:㊀㊀在构想力中ꎬ知性成分是与感性成分结合在一起的ꎮ根据里博(Théodule-ArmandRibot)②所言ꎬ构想力总是包含知性要素和感性要素ꎬ是两者的内在的统一ꎮ在构想力自身之中ꎬ包含着内在性且生成性的知性的要素ꎬ在这一点上ꎬ构想力是同感情有别的ꎮ因此ꎬ构想力的哲学ꎬ既非单纯的理性主义ꎬ也非单纯的非理性主义ꎮ构想力的逻辑ꎬ与其说是感情的逻辑ꎬ毋宁说是形象的逻辑ꎮ形象是动态发展之存在ꎮ构想力的逻辑并非静态的逻辑ꎮ之所以说 形象是动态的发展 ꎬ是因为它本就是通过综合感情与知性㊁主观与客观而生成的东西[1]46ꎮ对于«构想力的逻辑»中这段话的解读ꎬ也可以结合三木清在1939年发表的一篇名为 历史的理性 的演讲来进行[2]249-269ꎮ三木清在这篇演讲中如此批评了那种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理论:黑格尔将个体视为世界理性展开自身时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木偶ꎬ却全然忽略了个体的热情与欲望在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ꎮ然而ꎬ在历史中真正起作用的毕竟是那些具身化的㊁能够实施行动的个体ꎬ因此ꎬ黑格尔的历史模型便是一个完全离地空转的车轮ꎮ但是ꎬ三木清也不想通过对于黑格尔的批判而直接滑向尼采式的唯意志主义ꎬ换言之ꎬ他不想由此破坏西方文化中两大要素之间的隐秘联系:其一乃是 逻格斯 (意思是81①②此书的中译本参见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ꎬ王庆节译ꎬ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ꎮ法国实证派心理学家(1839 1916)ꎮ 引者注ꎮ理论思维力 ꎬ亦与语言有关)ꎻ其二则是 帕索斯 (意思是 情绪感染力 )ꎮ由此ꎬ他的路径就是诉诸 构想力 这个概念ꎮ构想力一方面当然是带有情绪性的ꎬ但也并非与语言以及逻辑无关(譬如ꎬ作家的构想力就显然是在特定语言逻辑的约束下进行的)ꎮ此外ꎬ构想力的 造像能力 亦有能力使得被由此造出的 像 超越个体层面ꎬ而成为集体行动的黏合剂(譬如ꎬ在某些历史机缘的帮助下ꎬ一个人的梦想就能成为一个民族的梦想) 这就使得一种基于构想力的哲学可以自然地衍生出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维度ꎮ这种基于构想力的哲学甚至还能具有科学哲学的维度ꎬ因为很多天才的科学理论恰恰都是在构想力的推动下产生的(如门捷列夫在梦中对于元素周期表的构想㊁凯库勒在梦中对于苯环的构想ꎬ等等)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ꎬ在三木清的思想发展过程中ꎬ原本构成 逻格斯 与 帕索斯 之共通根源的概念并不是 构想力 ꎬ而是 基础经验 概念 此概念的出现ꎬ又明显是三木清受到作为京都学派的头号人物西田几多郎(1870 1945)的 纯粹经验 概念影响的后果ꎮ需要注意的是ꎬ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三木清一开始就试图在一个更为接近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向度上理解 基础经验 ꎬ而相关思想探索的时间则大约是在1928年ꎮ对于三木清与西田各自的 经验 观ꎬ独立学者斯庄巴克(DennisStromback)曾进行过非常仔细的比较[3]ꎮ结合他的研究成果后ꎬ笔者作出这样的判断:三木清的 基础经验 概念乃是对西田 纯粹经验 概念进行马克思主义化改造后的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ꎬ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思想与西田之间的差异ꎬ他又放弃了 基础经验 这个提法ꎬ开始使用 构想力 这个更新的提法ꎮ因此ꎬ对于西田与三木清各自的 经验 观差异的了解ꎬ便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扇窗户ꎬ以便理解三木清的 构想力 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渊源ꎮ现在先让我们来概述一下西田的 纯粹经验 是什么意思ꎮ①非常简要地说ꎬ其是一种在禅宗式的冥想练习中达到 物我两忘 的特殊精神境界ꎮ而西田在成熟期间形成的 场所逻辑 ꎬ②则是对于这种 纯粹经验 的逻辑特征的补充性描述ꎮ需要注意的是ꎬ与三木清的 构想力 概念一样ꎬ西田的 纯粹经验 亦含有统摄主 客对立ꎬ甚至是 逻格斯 与 帕索斯 之对立的意蕴(具体而言ꎬ其 逻格斯 的一面体现为 场所逻辑 ꎬ其 帕索斯 的一面则体现为与禅宗式的宗教审美体验之间的密切关联)ꎮ因此ꎬ与扮演同样功能的三木清式 基础经验 或 构想力 概念相比较ꎬ西田的这个概念便是一个恼人的理论竞争对手ꎮ三木清与该理论对手竞争的方式却也并不复杂ꎬ而是直接亮出他心目中的 纯粹经验 的阶级属性ꎬ并由此发明了一个叫 无产者的基础经验 (無産者的基礎経験)的新表达:㊀㊀使得无产者的基础经验的构造从根本上得到规定的ꎬ便是劳动(さて無産者的基礎經驗の構造を根源的に規定するものは勞働である)ꎮ无产者通过特定的交互方式ꎬ即感性的存在ꎬ同存在进行交涉ꎮ在这时候ꎬ如若劳动要维持其本质ꎬ那么那些劳动者所持有㊁并与之共同劳作的东西就不能是像 物在心中之映像 这般观念性的东西ꎮ在其存在之中ꎬ实践本质地必然地要求:实践对象乃是同进行实践者不同的独立的存在[4]ꎮ换言之ꎬ三木清所说的 经验 并不来自禅宗高僧在茶室里的那种与现实隔绝的神秘宗教体验ꎬ而直接来自普通劳动者挥汗如雨的乡间与车间ꎮ因此ꎬ两个重要的因素就进入了三木清的 基本经验 概念的统摄范围:一是具身性ꎬ作为劳动者身体之一部分的双手与相关劳动工具的实际运作ꎬ才能使得主观的意识与外部物质世界得以达到统一ꎻ二是特定的社会建制ꎬ正因为现代工业条件下的劳动肯定是在复杂的社会分工模式下91 ①②这一概念出现在西田的代表作之一«善的研究»(何倩译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之中ꎮ这一概念出现在西田于1926年发表的论文«场所»中ꎮ此论文英译本收录于:NishidaKitarōꎬPlaceandDialecticꎬtranslatedbyJohnW.M.KrummelandShigenoriNagatomoꎬOxfordUniversityPressꎬ2012.进行的ꎬ所以ꎬ劳动者所产生的基础经验内容就不可能不打上具体历史条件的深刻烙印ꎮ而这两项要素都是西田的 纯粹经验 概念所相对匮乏的ꎬ却又分别对应三木清本人所心心念念的 帕索斯 与 逻格斯 这又是因为身体的运作天然与情绪相关联ꎬ而任何分工形式又都天然具有一种内嵌式的分工逻辑ꎮ在三木清将自己的核心哲学概念从 基础经验 转向 构想力 之后ꎬ两个新的因素也进入了他的理论视野:其一是基于神话特定民族国家的历史ꎬ其二则是模仿的力量ꎮ先来看第一个要素ꎮ为了理解 构想力 与特定民族历史之间的关联ꎬ请大家先思考一下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在其名著«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5]中所提出的观点ꎮ安德森指出ꎬ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民族国家ꎬ如果没有集体想象力的参与ꎬ便无法在观念上成型ꎮ举个例子来说ꎬ尽管一个生活在北海道札幌的日本拉面师傅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住在冲绳的日本人中的大多数ꎬ但他依然会在观念上将一个住在冲绳县的与那国岛的不知名的日本渔民视为他的同胞ꎮ而前者之所以能够这么做ꎬ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 日本之为日本 的集体民族想象ꎮ从某种意义上说ꎬ安德森的这一思想已经被三木清所预报ꎬ而其具体的预报形式则是三木清对于神话问题的讨论ꎮ很显然ꎬ神话所提供的想象ꎬ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点ꎮ具体到日本这个特殊的国家案例上ꎬ«日本书纪»对于 天御中主尊 可美苇牙彦舅尊 等神之神谱的描述就对统一日本国民的民族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ꎮ而在一个更抽象的理论层面上ꎬ三木清楚地意识到神话的各种副产品ꎬ如相同的图腾崇拜㊁相同的神名㊁相同的神话叙事结构㊁相同的宗教音乐等ꎬ在凝聚人心方面所起到的作用ꎮ因为恰恰是这些作为中介物的观念副产品的存在ꎬ才能够将那些未必能够有直接物理接触的个体有机地联系起来ꎮ用三木清自己的话来说ꎬ 神话这种活动能够带来一种媒介性的力量ꎬ以便将一种不再被直接感受到的社会参与变得现实 [1]24ꎮ再来看第二个因素:模仿ꎮ三木清既然是在个体之间彼此协同的语境中讨论构想力的ꎬ他就无法不提到模仿ꎬ因为构想力所构成的 像 的社会学传播是离不开一个个体对另外一个个体的行为的模仿的 而为了使得这种人传人的模仿不至于立即变得走样ꎬ特定的社会规则(特别是语言表达的规则)就应当被确定下来ꎮ因此ꎬ与神话所带来的 天马行空 色彩 同时也便是一种 帕索斯 色彩 相比ꎬ模仿活动便天然就更具备 逻格斯 的面相ꎮ关于模仿活动所应当具有的逻格斯形式ꎬ三木清特别提到了一些貌似很符合文化保守主义者胃口的字眼ꎬ比如 习俗习惯 惯例 (日语 慣習 )ꎬ等等[1]102-103ꎮ不过ꎬ他亦强调对于法则的尊重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ꎬ因为在他看来ꎬ任何技术创新本质上都是人类的个体欲望(帕索斯)在既定社会建制(逻格斯)的帮助下所实现的ꎮ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㊀㊀尽管自然法则总是在自然界中起效ꎬ但是自然本身却不能促成电灯或者电力汽车的发明ꎮ为了使得这些东西被发明出来ꎬ关于电力的法则就必须要先被发现ꎻ而这些法则要被发现ꎬ人类的欲望就首先要被导入ꎮ这些技术形式本身之被创制出来ꎬ其实就是作为客观法则与人类主观意志的综合体而出现的ꎮ任何历史事物的出现ꎬ概莫如此[2]72ꎮ换言之ꎬ是特定民族中特定个体的求知欲ꎬ导致了相关科学规律的发现ꎻ而利用这些发现去改善生活㊁发财致富的欲望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普及(这种普及本身又会造成类似新教伦理之类的新惯例)ꎬ则会进一步推动技术革命的发生ꎮ有了上面的讨论做基础ꎬ现在我们就可以结合 通用人工智能 这个话题ꎬ对三木清 构想力 概念的以下四个面相进行概括ꎮ(甲)涉身性ꎮ 构想力 天然涉及对图像的构造ꎬ而对于图像的感知又天然涉及与感知相关的那部分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ꎮ从这个角度看ꎬ一个通用人工智能机制要具有想象力ꎬ也就必须具有类似于人类身体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于内部图像的构造能力ꎮ(乙)意志性ꎮ 构想力 体现了人类愿意投02入某事的情绪ꎮ因此ꎬ一个通用人工智能机制要具有想象力ꎬ也就必须具有类似的情绪产生机制以及意志投射能力ꎮ(丙)实践性ꎮ三木清心目中的构想力或想象力机制是在人类个体与物质世界的接触中产生的ꎬ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精神活动ꎮ在这个过程中ꎬ构想力活动会随时根据主体从物质世界中获得的反馈改变其构想模式ꎬ因此将实践加以深入ꎮ由此ꎬ一个通用人工智能机制要具有想象力ꎬ也必须具备根据外部输入的变化灵活改变自己输出的能力ꎬ由此使得自己的内部图像与外部实在之间的间距被不断缩小ꎮ(丁)社会凝聚性ꎮ在三木清的理论语境中ꎬ 构想力 通过众人对于共同构想物的分享而扮演了 社会凝结剂 的角色ꎮ因此ꎬ一个通用人工智能机制若要具有三木式的构想力ꎬ也需要通过类似的 图像分享机制 而强化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团结性ꎮ下面我就要论证ꎬ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软件是难以满足上述四项要求的ꎮ㊀㊀二、ChatGPT具有想象力吗现在我们就转向对于ChatGPT技术的哲学本质的评估ꎮ与传统的深度学习技术一样ꎬChat ̄GPT系统在哲学上预设了经验论的知识形成模式ꎬ也就是说ꎬ根据该哲学预设ꎬ只要一个认知系统获得了关于外部环境的大量数据ꎬ该系统就能通过对于这些数据内部的统计学相似性而自动获取规律ꎬ并由此预测未来ꎮ说得更具体一点ꎬ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于人类的神经元网络结构的数学模拟ꎬ将 如何对既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这个问题转化为 如何对一个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 这个新形式ꎮ至于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Chat ̄GPT技术的创新之处ꎬ则是引入了 预训练 这个新的数据处理阶段ꎮ所谓 预训练 ꎬ就是先将海量的语料 喂给 系统ꎬ却不告诉系统要完成什么任务ꎬ让系统自己琢磨不同语词的前后搭配关系ꎮ比如ꎬ系统在处理大量汉语语料后ꎬ若发现在出现短语 路遥知马力 之后ꎬ短语 日久见人心 出现的概率很高ꎬ系统就会在发现第一个短语后期待第二个短语出现ꎮ但需要注意的是ꎬ系统并不知道这个成语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ꎮ而在经过复杂的 预训练 阶段后ꎬ程序员若再训练系统完成一些目的明确的任务(如完成一个求职报告)ꎬ系统的后期训练成本据说就会变得比较小ꎮ但需要注意的是ꎬ使得这种较好的表现得以可能的 预训练 所需要的语料数量与算力消耗都是非常惊人的(目前ChatGPT-3的参数数量已经达到1750亿个ꎬ预训练需要的资料量是45TB文本ꎬ需要调用2850000个CPU以及10000个GPUꎬ训练总费用达到1200万美元[6])ꎮ这也就使得类似Chat ̄GPT之类的大型语言处理模型的开发门槛变得异常之高ꎮ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机制是否可能具有想象力?根据三木哲学的精神ꎬ答案应当是否定的ꎮ现在我们就根据前文给出的 构想力 标准来仔细比照ChatGPT在哪些方面无法 达标 ꎮ前面已经提到ꎬ 构想力 或 想象力 需要对于某种图像具有感知能力ꎮ但目前的ChatGPT平台主要还是一个大型语言训练模型ꎬ因此是无法具有对于图形的感知力的ꎮ说得更形象一点ꎬ该平台的运作方式ꎬ非常类似于心灵哲学家杰克森(FrankJackson)所提出的 黑白玛丽屋 的思想实验[7]:ChatGPT就很像该思想实验所提到的那个叫 玛丽 的女孩ꎬ从出生起ꎬ她就始终被关在一间没有任何真实颜色样本的房间里学习抽象的颜色理论ꎬ并以一种与实践脱节的方式学会了对下述问题给出恰当的答案:波长最长的人类可见光是什么?橘色究竟是处在红色与黄色之间的颜色ꎬ还是处在绿色与黄色之间的颜色?你能设想有一种玻璃ꎬ既是乳白色的ꎬ又是透明的吗?靛蓝色与蓝色是一回事吗?然而ꎬ即使玛丽能够正确地回答上述所有问题ꎬ她依然无法在心理活动中设想任何一种颜色图像ꎬ而这一点又在下面的事实中得到了相关的行为证据:假若将玛丽从上述房间中放出来ꎬ第一次进入外部世界的她显然会对生平第一次看到的颜色感到震惊ꎮ很显然ꎬ此刻的她无法将学到的关于颜色的语言知识与她看到的真实颜色相互联系ꎬ并在这种联系的基础上去成功地执行下述命12令: 当你看到红灯的时候ꎬ请立即刹车ꎮ 同样的道理ꎬ对ChatGPT来说ꎬ它当然抽象地知道 红灯亮ꎬ汽车停 的道理ꎬ但是它依然无法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自如地运用这一知识ꎬ因为它就像那位可怜的玛丽小姐一样ꎬ缺乏对于红灯的 图像知识 ꎮ因此ꎬ它就无法建立任何奠基于上述图像知识之上的对于未来行动的构想ꎬ比如假若一个国家将绿灯视为停车标志ꎬ交通状况又会变得如何呢?对于我的上述诊断ꎬ当下主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者会反驳说:只要训练数据足够大ꎬ大型语言处理模型就能够绕开对于图像构造能力的营建ꎬ而由此具备通用人工智能ꎮ具体而言ꎬ系统根本就不需要在内部视野中构造出 绿灯成为停车标志 这一图景ꎬ而只需要搜索系统是否获得了相关的语句训练资料ꎬ并由此给出合适的输出ꎮ支持这一思路背后的深层理由如下:既然语言表述本身也能包含对于未来的想象ꎬ那么ꎬ只要系统搜集的语料数据足够多ꎬ包含在这些语言数据中的人类的想象力产物也能随之被系统吸收ꎬ系统也能由此获得对于这些想象性场景的回应能力ꎮ也正是基于这种机制ꎬ目前的ChatGPT已经貌似具有对于部分构想性场景的细节描述能力ꎬ比如根据用户的描述ꎬ描写一下哥伦布假若穿越到今日的纽约会做些什么事情ꎮ然而ꎬ根据笔者的实测ꎬ恰恰因为ChatGPT缺乏对于图像的实际构想能力ꎬ它对于可能性场景的细节描述能力是非常拙劣的ꎮ笔者曾要求ChatGPT构想下面一种场景ꎬ以便协助人类用户完成古装历史剧剧本的写作:假若古罗马政治家布鲁图斯刺杀凯撒的理由不仅是基于政治考量ꎬ而且还掺杂私情因素(比如他与凯撒爱上了同一个女人)ꎬ那么ꎬ他与凯撒之间的对白究竟会是怎样的?面对这一 按要求写剧本 的任务ꎬChatG ̄PT的响应方式可谓非常 粗暴 :它让布鲁图斯直接对凯撒说出自己杀他就是因为争风吃醋ꎬ而完全不顾一个堂堂政治家在公开场合说出此话时所要面对的道德压力ꎮ看得更深一点ꎬChatGPT之所以不理解这一点ꎬ是因为缺乏人类心理机制的它根本无法 看 到 羞耻感 所带来的心理现象ꎬ只能根据行为主义的粗鄙逻辑而将用户的要求在字面上展现出来ꎮ而 羞耻感 带来的微妙性却恰恰是: 因为x而感到羞耻 这事本身却恰恰要求当事人在言语层面上回避对于 x 的提及ꎬ而不是将其表达出来ꎬ因为 羞耻 这词本身就包含有 不能被轻易公开 的语义ꎮ这一点乃是基于显白的语言描述的ChatGPT所完全不能理解的ꎮ那么ꎬ我们是否能够用更多的语言训练材料让ChatGPT理解这一点?答案是否定的ꎮ因为深度学习机制只能在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建立起统计学联系ꎬ而人类想象力的活动方向却未必是可以被统计学规律所涵盖的ꎮ具体到 羞耻感 这一问题上ꎬ因为某人耻于谈及某事而 环顾左右而言他 的现象虽在生活中很常见ꎬ但作为掩护性事项的 他事 究竟为何ꎬ却无法通过大量语料的 轰炸 而让系统获知ꎬ只能通过对于当下对话逻辑的悉心体会才能得到合理的推断ꎮ在这种情况下ꎬ体会者真正需要做的事情ꎬ便是基于少量语料而对说话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反向建模ꎬ而非对于大量类似语料进行反复的统计学处理ꎮ然而ꎬ基于少量语料作出符合人情(即常识心理学)的推断却不是ChatGPT所能做到的事情ꎬ因为ChatGPT本就只能处理语料而不懂人情ꎬ更不能施展基于人情的想象力ꎮ更何况ChatGPT的运作所需要的前提 海量的语料并不总是充分的ꎮ目前ChatGPT所依赖的语料仅仅局限于2021年ꎬ因此ꎬ任何一项超越当下训练语料训练范围的任务都会让其表现变得捉襟见肘ꎮ譬如ꎬ假设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任何一部关于 金星生活 的科幻小说作为训练语料ꎬ一个尝试写这个题材的人类科幻小说家难道能够仅依赖ChatGPT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吗?恐怕不能ꎬ因为在训练语料停止供应之处ꎬ就是ChatGPT停摆之所ꎮ这位人类科幻作家便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学习关于金星的天文学知识ꎬ并在此基础上对下述问题进行构想:人类的身体将在什么样的设备帮助下ꎬ才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恶劣的外星环境下维持生理机能呢 大气压强是地球的92倍ꎬ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00倍ꎬ几乎没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共58页文档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就是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中的新思潮、新方法、新理论、新观 点。前沿问题多指学术发展中的新领域、新 探索。
热点问题是一段时间内大家比较关注的 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在一定时期会有 一定的重合。
所谓前沿,应该是由学术本身的逻辑发 展出来的,并且能够在后来的学术发展史中, 成为人类知识积累过程的一个阶石;所谓热 点,是因应一时一地人们的社会需要引出的 兴奋点。
哲学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如哲学、文 学、历史、 语言、艺术。
社会科学: 经济学、政 治学、法学、 社会学。
今天主要讲以下问题: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二、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 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的几个重
大问题介绍 四、如何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3.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是最近人们在学 术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范畴。
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 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 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等等。
4.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视野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排 他性的情感与意识,本质上有非理性的特点。 他们反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着激烈的反 西方言论,主张中国应当军事崛起。
民粹主义:有六项主张:一是反对精英主 义,主张平民主义;二是反对间接民主基础 上的代议制民主,主张普通民众直接参与政 治决策过程;三是主张“均贫富”,要求结 果平等;四是主张道德至上;五是崇拜那些 从底层崛起的传奇型、道德型、魅力型的领 袖;六是不耐烦渐进改良,热衷于暴力和推 倒重来。
如:新儒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自由 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后现代主 义等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L22AWT033)作者简介:郭 涛(1989—),男,山西乡宁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张志元(1979—),男,山西介休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23 9No 9,2023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9月Sept.,202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郭 涛,张志元(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摘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使命。
新时代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推进路径上,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以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话语权;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国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9-0121-08 文脉、文运与国脉、国运相牵相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性地指出了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突出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期刊管理学(22种)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科学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未来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软科学预测管理工程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外管理经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行政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科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学报国有资产管理马克思主义(11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国外理论动态教学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当代思潮哲学(10种)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道德与文明周易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孔子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当代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宗教语言学(16种)古汉语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方言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中国语文民族语文外语学刊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文字应用语文建设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中国文学(13种)文学自由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新文学史料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红楼梦学刊民族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明清小说研究外国文学(4种)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电影艺术世界美术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书法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文艺研究世界电影历史学(21种)抗日战争研究清史研究历史档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民国档案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西域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史学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考古学(6种)考古学报考古敦煌研究华夏考古文物考古与文物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刊)宏观经济研究改革金融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当代经济科学会计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土地科学当代财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经济评论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投资研究国际经济评论财政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对外经贸实务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经济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经济问题探索农业经济问题财经研究消费经济审计研究国际贸易问题财经科学财经问题研究生态经济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经济纵横现代日本经济税务研究上海金融世界经济文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上海经济研究中国物价中国技术经济科学经济与信息(2000年改名为:财经界)城市发展研究保险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改名:中国投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国情国力港澳经济(2000改名为:新经济)亚太经济中国资产评估生产力研究金融科学林业经济国际经贸研究(现名:南开管理评论)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美国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台湾研究集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欧洲现代国际关系妇女研究论丛理论学刊政治学研究日本学刊理论前沿东南亚研究求是党的文献新视野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第5期起改名为:俄罗斯研究)青年研究当代亚太理论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国际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和平与发展理论与改革东欧中亚研究西亚非洲东北亚论坛长白学刊拉丁美洲研究台湾研究外交学院学报南亚研究法学(17种)法学研究法学评论行政法学研究现代法学中国法学法学著作权知识产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法学家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社会学(8种)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学刊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市场与人口分析南方人口民族学(11种)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国藏学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世界民族广西民族研究回族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新闻与传播学(13种)编辑学报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新闻界中国记者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学刊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新闻战线图书、情报与档案学(18种)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情报科学情报学报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档案学通讯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档案学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情报杂志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会刊)教育学(29种)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江苏高教上海教育科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特殊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大学教学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学刊电化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外国中小学教育高等理科教育教育评论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改名:全球教育展望)体育学(7种)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统计学(3种)统计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统计心理学(7种)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学探新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动态社科总论(30种)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略与管理学习与探索中州学刊江汉论坛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西藏研究中国文化研究读书社会科学战线云南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学术月刊北京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求索文史哲江海学刊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社会科学辑刊百年潮人文杂志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0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暨南学报(哲社版)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复旦学报(社科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南开学报(哲社版)求是学刊齐鲁学刊人文、经济地理(7种)旅游学刊城市规划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规划汇刊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科学(9种)自然资源学报环境保护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上海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港台澳地区及海外(16种)二十一世纪人文中国学报文化中国文化杂志中外论坛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中国研究信报财经月刊社会理论学报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亚洲研究澳门研究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新亚学报岭南学报族群研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癌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半导体学报爆炸与冲击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冰川冻土兵工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病毒学报波谱学杂志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研究学报草业学报测绘学报长春科技大学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沉积学报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技术催化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豆科学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气科学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纪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科学学刊(现为: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东北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动力工程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发光学报纺织学报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粉末冶金技术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辐射防护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复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感光科学与光化学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高能物理与核物理高校地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高压物理学报高原气象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固体力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广西植物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焊接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农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湖泊科学湖南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华北农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化工进展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进展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物理学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会计研究机器人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与临床激光技术激光杂志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极地研究计量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力学学报计算数学计算物理暨南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研究结构化学解放军医学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金融研究金属热处理金属热处理学报金属学报精细化工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菌物系统科学通报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空间科学学报空气动力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兰州大学学报离子交换与吸附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量子电子学报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临床检验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煤炭学报煤炭转化棉花学报免疫学杂志模糊系统与数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膜科学与技术摩擦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内燃机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南开大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泥沙研究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机械学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气象气象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情报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热带海洋热带气象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热带作物学报人工晶体学报人类工效学人类学学报软件学报色谱山地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陕西天文台台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上海环境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免疫学杂志上海天文台年刊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上海医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生理科学进展生理学报生命的化学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进展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生殖与避孕声学学报石油大学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实验力学实验生物学报食品科学兽类学报数理统计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学季刊数学进展数学年刊.A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水产学报水处理技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 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学报水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台湾海峡太阳能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天津大学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天然气化工天体物理学报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铁道学报通信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土壤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推进技术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体古生物学报卫生毒理学杂志无机材料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物理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科学与数学细胞生物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厦门大学学报现代地质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心理学报新型碳材料信息与控制畜牧兽医学报压电与声光岩矿测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研究与发展管理遥感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学学报仪器仪表学报遗传遗传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化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激光应用科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气象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数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营养学报油田化学有机化学宇航材料工艺宇航学报预测园艺学报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云南大学学报云南天文台台刊云南植物研究运筹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林学院学报针刺研究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质谱学报中草药中国病毒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草地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纺织大学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国公路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激光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科学.A中国科学.B中国科学.C中国科学.D中国科学.E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气象中国区域地质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中国软科学中国沙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生物防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兽医科技中国兽医学报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塑料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国稀土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造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南工业大学学报中南林学院学报中山大学学报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中文信息学报中医杂志肿瘤重庆大学学报铸造资源科学紫金山天文台台刊自动化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作物学报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Acta Math Appl Sin Acta Math SciActa Math Sin New Ser Acta Mech SinAdv Atmos Sci Algebra ColloqAppl Math J Chin Univ Biomed Environ Sci Cell ResChem Res Chin Univ Chin Ann Math B Chin Geograph Sci Chin J AeronautChin J Cancer Res Chin J Chem Eng Chin J Lasers BChin J Mech EngChin J Oceanol Limnol Chin J Polym SciChin PhysChin Phys Lett Commun Theor PhysEntomologia Sinica J Chin GeogJ Comput MathJ Comput Sci Technol J Environ SciJ Forest ResJ Syst Eng Electronics J Syst Sci Complexity Nucl Sci Tech PedospherePlasma Sci Technol Rare Metals Semicond Photonics Tec Trans Nonferrous Met S World J Gastroenterol。
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反转方文彬
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反转* 方文彬发布时间:2023-05-10T08:56:48.22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5期作者:方文彬[导读] 黑格尔和马克思作为仅相距半个世纪的历史哲学家,都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民族精神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摘要:黑格尔和马克思作为仅相距半个世纪的历史哲学家,都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民族精神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黑格尔认为中国永远摆脱不了固守“实体”的因循守旧和缺乏独立的精神意志。
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反转。
科学与艺术中的“中国夏宫”;语言与文字中的“野蛮印记”;宗教与哲学中的“之对思维”等精神性构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反转。
The uniqu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Chinese people—— Marx's Reversal of HegelFang WenBinSchool of Marxism,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HunanAbstract:Hegel and Marx, as historical philosophers only half a century apart, have shown great concern for Chinese history,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Hegel thought that China could never get rid of the old-fashioned and independent spirit of "entity". Marx reversed Hegel's Thought on the spiritual world of Chinese people in an all-round way. The "Chinese Summer Palace" in science and art, the "barbaric mark" in language and writing, and the "thinking to thinking" i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constitute the unique spiritual world of Chinese people.Keywords:Marx; Hegel; Chinese; unique spiritual world; reversal中华文化深厚流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三章
.
谢谢大家!请批判指正!
.
.
1.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理论是对问题 的理性解答
“矛盾”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 表现出来。
“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 “思”,就其形式来说,并不直接存在于客观 的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 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
2.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 学研究中的问题
.
3. 社会科学应当重视研究社会矛盾
研究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科学应当捕捉诸 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矛盾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研究社会矛盾应当注 重研究矛盾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矛盾呈现出以下复 杂性特征。第一,非线性。第二,不确定性。第三, 动态性。第四,开放性。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 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 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 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 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 利的思想武器。
.
1.本章主要知识点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复杂性,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矛盾张力与社会的自调节性, 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 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非主要方面,矛盾中介,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 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利益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阶层分析方法。
其一是矛盾的双方互为中介;
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矛 盾双方由此及彼的过渡阶段;
科技革命背景下社会科学新课题
党政研究 2018 3 〔作者简介〕陈思,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编辑,北京 100091。
科技革命背景下社会科学新课题陈 思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悄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已经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预测社会形态变化,预见新型国际关系,勾画全球互联网法律体系,指引人类能力培养方向,呼唤大格局中的大智慧。
社会科学要与时俱进,必须紧跟时代,着力回答这些带有政治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科技革命;大数据;互联网;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8)03-0096-07 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基础上产生的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也称新科技革命),在21世纪发展到高新技术领域,它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它的出现正在产生思想冲击,改变人类社会,给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一、预测社会形态变化科技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2〕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下,正在发生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数字技术和数据化的革命。
它主要包括大数据的开发和运用、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化制造引起的自工业化变革,以及数据医疗、数据教育、数据商业、思维控制电器等重大科技和管理模式创新。
在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社会大生产的分工模式已经日趋成熟,分布在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分工者之间,能够快速地通过互联网建立联系,然后在数字化的制造工厂生产定制化的零件和产品,最后用通达全球的物流系统配送到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把自己的创意变现的门槛越来越低了。
”〔3〕由此,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已经突破国界,形成世界性社会化大生产、各国内的社会化大生产、企业规模制造、个人制造四者密切连接的链条网。
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和等级制--马克思批判柏拉图哲学的三重维度
2021年3月第50卷第2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Mar.2021Vol.50 No.2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和等级制—马克思批判柏拉图哲学的三重维度胡志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摘要]马克思对柏拉图的主观精神成为独立于实体生活这一事实进行了批判,认为主观精神只能基于 实体生活之上,认为柏拉图从应有和目的层面解释世界,实现了对实体生活的扭曲=马克思认为柏拉图的主观精 神是为了论证世界二重化的合理性,世界二重化贬低和亵渎了自然和现象,实质上意味着同实体生活决裂。
在马 克思看来,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是为其等级制服务的,以知识作为衡量标准的等级制和基于天赋之上的社会分工 紧密关联,马克思把柏拉图的分工理论看成是被雅典式地理想化了的埃及种姓制度。
马克思反对柏拉图等级制 的设想,是为了说明民主制的合理性,只有国家制度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公民的政治独立性才能得到充分 尊重和认可。
[关键词]马克思;柏拉图;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等级制[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7623(2021)02 - 0015 - 08D01:10.3969/j.issn.1001 -7623.2021.02.002一、对柏拉图主观精神的批判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把主观精神看作是哲学的 原则。
“观念性本身通过自己的直接形式即主观 精神而成了哲学的原则”[1]66。
具体说来,马克思 对主观精神的批判包括两个方面:马克思对主观精神成为独立于实体本身这一 事实进行了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主观精神是植 根于实体生活之上的,主观精神不能摆脱实体生 活的制约与影响,把主观精神看成是一种独立的异己力量,甚至认为主观精神是独立自生的,这种说法否定了实体生活是主观精神的物质前 提。
被遗忘的一段想象:现代互联网思想的启蒙
被遗忘的一段想象:现代互联网思想的启蒙董军【期刊名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47)1【摘要】纵观现代互联网思想的形成,世界知识联盟的想象、人机关系的重建、传输控制协议的发现,成为它走向成熟的三次重要飞跃。
第一次飞跃点燃了人类对世界信息网络的想象,为互联网的出现做好了思想准备;第二次飞跃引导人们对人类与电脑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反思,并激发后来者不断探索赛博空间的各种可能;第三次飞跃成功地发现了电脑之间的合作方式,为"世界知识联盟""人机共生"的想象变成现实提供了可能。
从1932年威尔斯提出"世界脑计划"到1969年阿帕网出现,现代互联网思想的启蒙和形成经历了战争,也遭遇了冷战,却从未放弃过对信息自由和世界和平的追求。
【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互联网起源;互联网思想;信息自由【作者】董军【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相关文献】1.启蒙的吊诡与启蒙的反思——以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为中心 [J], 胡治洪2.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力作--《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研究(1895~1923)》评介 [J], 胡小林3.边缘化的启蒙者——丰子恺与中国现代设计思想启蒙 [J], 孙洪伟4.现代性中的"地方"——记忆与遗忘、认同与想象 [J], 王冬;谭雅秋5."文明社会"与"商业社会"——苏格兰启蒙思想中的双重现代社会想象 [J], 苏光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殷海光的科学观研究综述
殷海光的科学观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22-09-13T06:38:26.1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9期30卷作者:邓名志[导读] 20世纪上半期,民主与科学两大思潮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邓名志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研究生摘要:20世纪上半期,民主与科学两大思潮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殷海光作为深受五四运动的后自由主义思想的领袖之一,他在大陆和台湾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逐渐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形成了特有的科学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科学的基本认知。
因此,对殷海光科学观作进一步研究,对当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殷海光、科学观、研究现状从历史的进程来看,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科学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然而,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以至于对科学的发展和利用也就产生种种争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越来越明显,科学价值观的研究日益重要和紧迫。
殷海光是“五四”后期在中国大力宣扬“科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终生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而不是盲从和迷信,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的推广,在践行科学中形成了自有的一套“科学观”。
殷海光的研究概述从时间维度来看,殷海光在世时曾与众多学者有过交流与讨论。
例如,林毓生通过书信的方式与殷海光展开思想交流;许悼云、金耀基曾撰文对殷海光的相关著作展开评述。
新儒家学者徐复观则与殷海光在1954年、1957年、1962年有过三次论战。
总体来说,此时対殷海光思想的讨论多是不成体系的,形式上则以交流和论战形式出现,算不上正式的学术研究。
殷海光去世后,基于对其怀念之情,一部分亲朋故旧举办相关的悼念活动。
不久,対殷海光的思想体系的思考与讨论也随之展开,代表著作有林毓生的《殷海光先生奋斗的永恒意义》、张灏的《一条没有走完的路》、陈鼓应的《殷海光先生所留下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是研究宗教的本质,信 仰,教义诠释、评论及比较等相 关的问题,探讨超越现世现实生 活的未来归宿,以及人类对生命 终极价值的强烈信念和追求。
The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哲学命题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 毕达哥拉斯:数是最智慧的 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芝诺:飞矢不动 德谟克利特: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 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高尔吉亚:无物存在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思哲社第三期到此为止!
下周六7:30老地方 下次高老师答应过来指导,请同 学们准时到场!
什么是哲学?
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们 对哲学有不同的理解;每当哲学 发展到一个新历史阶段时,人们 特别是那些哲学家们,都会提出 并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这也就是 说,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本身 就是一个反复被追问,不断被重 新解释的问题。
不过总有一个大概的看法,仅供参 考!希望各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 释! 1哲学是爱智 2哲学是完整人生的知识 3哲学是宇宙及生命根本问题的 探求 4哲学是观念及语言的澄清 5哲学是价值及规范的主张 6哲学在我们每个人心 中。。。。。
4、价值论
探讨价值的本质和哪些事物具有价值。 广义来说,价值理论及各种形式的价 值,诸如美与丑的审美价值 (aestheticvalues),是非对错、义务、 美德与邪恶伦理价值(ethical value) 和缺乏证据的知识论价值(epistemic values)。从狭义面来理解,价值论探 讨的是:哪些东西是内在有价值的, 或者最终是值得的且自身就是可欲求 的,并带有与工具的、固有的和贡献 的价值相关的观念
行刑的日子到了,那狡贼在刑场 上竟面露笑容,把他在牢房里写 好的一句话的声明签上名后递给 首席行刑官。首席行刑官阅后面 露困惑,最后大吼一声,将“哲 学家”的声明揉成一团,命令将 他释放,不再施任何惩罚。
那犯人究竟在他的声明中说了 一句什么话,竟得以安然无恙?
在“绞刑审判”这故事中,那个自称 “哲学家”的犯人说了什么呢?他的 声明里只有一句话“我将在明天被绞 死”(或与此类似的话)就足够了。 这样,首席行刑官就不能对他执行绞 刑了,因为他的亲属可以声称他的话 是真话,首席执行官执行绞刑是错误 的,会把她告上法庭。同样,若首席 执行官承认这是一个问题,决定把他 押送会监狱,他很可能会马上被送回 来,因为典狱长无权收留他。典狱长 会认为这位“哲学家”显然再次对法 庭撒谎,因此仍应执行绞刑。
5、美学
美学(Aesthetics,Esthetics, Esthete),出于古希腊Aesthetikos一 字,原为感觉或知觉的意思。 美学是对美与艺术的价值研究。 Kant说:“自然之美。美在其像 艺术;艺术之美,美在其像自然
6、逻辑学
逻辑学又称为理则学,是正确思 考的研究。 逻辑学的原创者是希腊大哲家 Aristotle,他最先对三段论作有 系统的研究。 主要的方法有演译法和归纳法。
5哲学是价值及规范的主张
哲学家要寻找人生的意义、价值 和规范。哲学除了要统整科学的 知识、原理和方法以外,理性地 决定应为之事,亦即提出价值的 主张和规范的原则。
哲学的范围
1形上学(Metaphysics) 2知识论(Epistemology) 3伦理学(Ethics) 4价值论(Axiology) 5美学(Aesthetics) 6逻辑学(Logic) 7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Theology)
3哲学是宇及生命根本问题的 探求
哲学是要对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宇 宙及一切存在物的基本性质,以 及其活动的理则,做终极的探求。 哲学是学问之母。
4哲学是观念与语言的澄清
西洋哲学家自希腊以来,持续对 重要的概念、观念和信念感到兴 趣。对于常人习惯或认为理所当 然的概念、意见、观念,以及代 表它们的语言文字,哲学家喜欢 加以重新检讨,找出它们在含义 有纠纷和模糊之处,找出逻辑上 有矛盾或含义不周延、不能自圆 其说的地方,给予澄清,甚至重 新定义。
此时,杜瑞德法官看到骗子听了他 的话以后无动于衷,就补充道:“我要 警告,首席行刑官是逻辑实证主义行刑 官俱乐部会员,将视任何形而上学废话 为诺言,所以你别想在她面前玩花招。 现在,给你一天时间,让你作出你自己 的选择!” 杜瑞德法官言毕,陪审团为判决严 正而鼓掌,法庭中所有的人都瞧着那名 被告,为严惩这个撒谎成性的坏人而高 兴,还想看看他是否会发表一个讲真话 的声明而自取其辱。但奇怪的是,那 “哲学家”仅微微冷笑,让人把他押送 到死牢。
思哲社第三期
NO.1
走进哲学
12年
10月 15日
下面我们开始了! 先来个有趣的哲学故事吧!
绞刑审判(选自《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 杜瑞德法官对付过许多讨厌的人,但是 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个真叫他关疼。此人从 未读过哲学,却自封为“哲学家”。 杜瑞德法官说:“你这个罪犯,我要教 你明白诚实的价值。你有罪,因为你一贯招 摇撞骗,而且为保住你这条狗命曾累累向法 庭撒谎。听着,现在要将你绳之以法。本法 庭的判决是……(此时法官有意停顿片刻, 并戴上一副黑手套和一顶小黑帽)将你押赴 刑场,给你套上绞索,直到你咽气为止。 “……然而,本法官慈悲为怀。将再给 你一次学会讲真话的机会。到了行刑的那一 天,倘若你签名发表一个讲真话的声明,将 给你减刑,改判为10年监禁。但是,若首席 行刑官认为你的声明是假话,则绞刑将立即 执行。”
1、形上学
对实在(实体)(reality)的本质、 构成和结构的一般性的哲学研究。
2、知识论
源自于希腊字episteme(知识), 以及logos(解释)。知识论主要 在研究、讨论知识的来源、本质、 效用和范围。
3、伦理学
伦理学源自于希腊文原意为“风 俗习惯”,后引伸为品性气质。 伦理学又谓之道德哲学,是研究 道德、善、自由意志等性质,道 德价值与判断及相关的问题。
再谈哲学的基本概念:
西洋最古老、最简明的哲学定义 是“爱智”,是对智慧的热爱和 追求。 Aristotle认为有智慧的人,应广 知一切事,虽不一定知悉每一件 事的细枝末节。广知一切事之后, 应把握最精要原理,了解事物的 原因,并以之教导别人。
2哲学是完整人生的知识
科学知识是个别经验的有系统的 知识,哲学家着眼于人类知识和 人生的完整性,且致力于将各种 科学的结论和人类的经验,统合 成为一种一致的世界观。 哲学家一直都想去建造一个完整 的世界的图像,在那当中,人类 知识的每个成分,以及人类经验 的每一方面,都能找到它适当的 位置,而这些知识有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