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言文期中复习(二)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3)
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段秀实,字成公,陇州淠阳人也。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及长,沉厚有断。德宗嗣位,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张掖郡王。
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欲行元载旧志,筑原州城,开陵阳渠,诏中使上闻,仍问秀实可否之状。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以邠宁节度李怀光兼泾原节度使,以事西拓。无何,刘文喜叛,亦不果城。
【答案】10. CIO 11. D 12. C
13. (1)段秀实认为刚到春天不能兴工动土,请求等待农闲。杨炎认为他阻止自己的计划,就任命他为司农卿。
(2)于是用象牙笏板击打朱泚。朱泚举起手臂抵挡,只打中他的额头,流着血爬行而逃。
14. ①太尉为人和颜悦色。
②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
D. 段秀实以百兽畏惧猛虎为喻,强调加强禁兵的重要性,后来泾原兵作乱,印证了这一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秀实以为方春不可兴土功,请俟农隙。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
(2)因以笏击泚,泚举手扞之,才中其额,流血匍匐而走。
14. 文本二中,柳宗元认为段实秀除了勇武之外,还有哪些个性值得人称赞?请简要概述。
(摘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文本二:
今之称太尉(段太尉,指段实秀)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开始了,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该复习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氓》——诗经1、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3、一词多义夙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采薇》——诗经1、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晚上)彼路斯何(路通辂lù,大车)孔棘(棘通急,紧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2、古今异义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不遑启居(启,古: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3、词类活用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屈原1、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2、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今:技艺巧妙)3、词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鞿羁:名作动,约束)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4、句式(1)倒装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 (2)被动句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6、一词多义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以为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虽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修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实词1、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摧藏马悲哀(“藏”通“脏”)合葬华山傍(“傍”通“旁”)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虽与府吏要(要通邀)槌床便大怒(槌通捶)2、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②名词作动词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 ③动词作名词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④形容词作动词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4、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5、一词多义①适:始适还家门:适,出嫁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适得府吏书:适,刚才适彼乐土:适,往、到②为为诗云尔(做;动词)非为织作迟(是;动词)始尔未为久(算;动词)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④若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⑤故大人故嫌迟:故,仍旧故作不良计:故,故意知是故人来:故,旧的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⑥得幸复得此妇:得到汝岂得自由:能够⑦应汝可去应之:答应六合正相应:合适零泪应声落:随着以我应他人:应许⑧举举动自专由:动作莫令事不举:成功举手长劳劳:举起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⑨区区何乃太区区:愚蠢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二、虚词1、相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儿已薄缘相(xiàng 相貌,名词)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2、且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3、自自可断来信(既;副词)本自无教训(是;副词)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2022-2023年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1.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B.可谓好学也已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士不可以不弘毅2.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3.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而:如果B.小人喻于.利于:在C.不亦重乎.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D.其.“恕”乎其:它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知止而.后有定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5.将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
高二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练习2+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文言文古诗鉴赏训练(2)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
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
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
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
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
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
七月卒,年六十四。
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
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
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
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
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2021-2022年高二语文 文言文专题二“登高作赋”与“登高”意象
2021年高二语文文言文专题二“登高作赋”与“登高”意象寻根溯源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韩诗外传》卷七)到汉代,登高赋诗成为文人士子的风习。
登高写诗的人,易被外物感动,心灵敏锐,可以与之商量国家大事,所以能做大夫。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政)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为什么登高望远能引发诗人的诗请呢?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古人是这样解释的:“登高临深,远见之乐,台榭不如丘山所见高也;平原广望,博观之乐,沼池不如川泽所见博也。
”(《韩诗外传》卷五)渐渐地,登高诗成为诗歌一个很大的门类。
江山胜迹,才人怀抱,寄托于此。
方回《瀛奎律髓》首次列出“登览类”,曰:“登高能赋,于传识之。
名山大川,绝景极目,能言者众矣。
”“登高”大约可以分为登山、登楼、登台、登阁等几类,从而形成了一组形式不同而意义相似的登临意象。
登高之作,到了汉魏六朝很盛行。
在汉代,描写宫殿、苑囿、羽猎的大赋之作众多,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可以说是登临之作的极盛。
到汉代末年及至六朝,登临诗因为其体制短小,便于即兴而发,不须“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吸引了众多诗人,诗坛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
曹操的《观沧海》、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诸作至今脍炙人口。
“魏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萧绎《金楼子·兴王》)王粲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所写的《登楼赋》是他赋中的名篇。
他看见异乡风物之美而引起的思乡怀土之情,深切感人。
“登楼”也因此有了身处乱世、壮志不伸的意味。
至唐一代,登临之作更是大放异彩:有山水诗人对自然的赞颂,有边塞作家的慷慨悲歌,还有失意者的怀古伤今的凭吊。
2020北外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课内古文(二)(含答案)
2020北外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课内古文(二)项脊轩志选择题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始洞然始:才B.迨诸父异爨迨:等到C.大母过余曰过:看望D.客逾庖而宴宴:宴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往往而是B.桂影斑驳C.室仅方丈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B.冥然兀坐,万籁有声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D.然自后余多在外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不上漏B.垣墙周庭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7.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译文: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之事,也有许多可悲之事。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译文: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在我家曾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C.比去,以手阖门。
译文:等到离去,用手轻轻打开门。
D.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如同发生在昨天,让人痛哭而不能自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一、古诗文鉴赏在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的时候,古诗文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古诗文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文艺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文鉴赏知识点。
1. 古代诗歌的格律和韵脚古代诗歌的格律是指诗的规则和规范,包括诗的字数、句式和平仄等。
而韵脚则是指诗的押韵方式,包括平仄押韵和平平仄仄押韵等。
2.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古代文学流派以及其代表作品对于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非常重要。
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对应的代表作品如《静夜思》、《水调歌头》、《西厢记》等。
3. 古代文学思想和价值观古代文学除了艺术形式之外,还承载了古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比如唐诗中的“山水田园”之美,宋词中的人与性情的表达等,都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二、修辞手法和格言警句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而格言警句则是古代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价值的思考和总结。
1. 修辞手法的常见形式气势磅礴的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感人肺腑的反问手法、富有节奏变化的排比手法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2. 经典格言和警句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经典格言和警句是流传至今的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哲理和道理。
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
三、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技巧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是考查学生对文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1. 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是理解和阅读文言文的前提。
2. 阅读文言文的常见题型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包括填空题、选词填空题、翻译题等。
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对于高效完成文言文阅读题十分重要。
3. 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文言文写作要注意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注意书写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尽量使用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进行表达。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必考点03 文言文阅读2-【变式题】高二语文期中期末精准练(解析版)
必考点03文言文阅读2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疾:病B.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
...乱物:杂乱的物品..室:家D.天下之乱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窃.异室以利其室窃.以为过矣B.恶.施不孝交相恶.则乱C.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视人国若其国,谁攻.D.不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攻之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B.必知疾之所.自起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C.若.使天下兼相爱视人家若.其家D.亏臣而.自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②故贼.人以利其身③生死而肉.骨也④父之不慈.子⑤虽至大夫之相乱.家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⑦袖.利刃行向池呼鱼A.①②/④⑤/③/⑥⑦B.①②/④/⑤/③/⑥⑦C.①/②⑦/③/④/⑤/⑥D.②/①④⑤/③⑥/⑦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①爱人若爱其身②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③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④视弟子与臣若其身⑤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⑥二、阅读《兼爱》全文(原文见教材),完成6-8题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号称显学。
B.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土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么由来的。
C.室,是堂内的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申泛指居室。
D.“子墨子”的称谓中第-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第二个“子”是弟子们对墨翟(墨子)的尊称。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第二期(含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第二期(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学科文言文专练(二)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20分)文本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文本二:(秦)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四川省绵阳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24年4月绵阳2024年高2022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人: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是根底,是骨架。
不读文言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我们很难吸收,很难理解。
先秦时代是中国文言文形成并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
那个时代的文言文虽然离所谓“今古文”还较有距离,但已经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
应该说,从先秦开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所以说,不熟读古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能抵达怎样的深度和高度。
学习古文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修养。
文以载道,经典古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
背诵和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对我们的眼界、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有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认为学了这些诗文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想到是不是还要回到古代那样的生活。
我必须告诉各位,其实这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
当然,读了古诗文,的确可能不能马上看到什么成效,获得什么收益。
但是,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
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
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顾随先生曾经说过:“学古诗文的目的是做一个现代人。
”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
一个现代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摘编自张胜强《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材料二: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时,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2·北京八十中高二期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
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大下实无材。
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大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
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
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
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大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过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处理得好C.其所异者蔑.矣蔑:微小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别:告别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患材之.不众不知老之.将至B.不患士之不欲为.为.天下笑者,何也?C.而其.将无不趋我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荣辱忧戚在我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内含2套)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一、情景默写1.按要求填空。
(1)师者,________。
(韩愈《师说》)(2)《劝学》中阐述学习不够专一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侍坐章》中表明孔子对子路言志的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
(4)《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称赞屈原《离骚》“言浅意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2.下列《红楼梦》的诗句中,不是描写梅花的一句是()。
A.桃李芬芳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B.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C.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D.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三、选择题3.下面的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2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3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4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5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A.15423B.51234C.12453D.24531四、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意义何处寻王时中古人云:“人生识字忧患始。
”意思是说,学会识文断字,固然能够给人的交流提供方便,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但也可能使人“杞人忧天”、患得患失。
这也是近期“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调查”中,“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居前列的原因。
相对于不识字的动物不会出现的烦恼与困惑,有了文字之后的人类,不得不面对难以两全的困境:一方面人的自然生命注定人有生必有死,要吃也要喝,会搔痒,会打嗝;另一方面人的文化生命又使得人不安于自然生命的满足,而总想突破固有的限制,赋予生活以价值与意义,甚至不惜与人的自然需要相对立,如不食“嗟来之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问题是,当人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为尺度呢?如果仍然用人自身的尺度,那么,尺度与对象同一,怎么能够衡量呢?用人之外的事物作标准吗?但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长,又岂肯屈从他物?因为这本身就贬低了人存在的意义。
高二语文文言文的复习知识点总结范文(2篇)
高二语文文言文的复习知识点总结范文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归有光《项脊轩志》)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姚鼐《登泰山记》)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1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孔雀东南飞》)1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2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高二语文文言文的复习知识点总结范文(二)一、文言文的特点及写作方法1. 基本特点:(1) 古代汉语表现形式,具有古老、古朴的特征;(2) 句法结构复杂,重视修辞,注重意境和形象的表达;(3) 词汇丰富,注重以意会、以词证;(4) 以文白对立,注重平衡文白。
深圳高二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2)
深圳高二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2)(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是,连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连词)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连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接,就,于是,连词)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连词)高二语文文言文《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二语文迎期中考文言文复习二
高二语文迎期中考--文言文复习《渔父》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二、古今异义词1、颜色..枯槁..憔悴,形容古义:脸色,面色今义:颜料或染料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3、何故深思高举..古义:行为高出世俗今义:把东西举高三、重点实词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以后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瘦3、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举:全是以:因此见:表被动,被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搅浑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餔:吃。
糟:酒糟。
歠:饮。
醨:薄酒。
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
为:句末语气词,不译。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洗头。
浴:洗身。
8、安能以身之察察..者乎察察:皎洁的样子。
汶汶:玷辱。
..,受物之汶汶9、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莞尔:微笑的样子。
枻:桨。
1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洗。
四、词类活用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
歌:唱歌五、一词多义1.举(1)举世皆浊我独清全(2)何故深思高举行为2.之(1) 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
(2) 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
3.于(1)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被。
(2)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
(3)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而(1) 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2) 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3)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六、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2.定语后置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省略句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4.被动句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七、重点语句翻译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语文高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语文高二期中考试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题是语文高二期中考试的重要内容,需要同学们熟悉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阅读题考点:1. 文言文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需要学生能够辨识出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2. 古代文化知识:包括宗教、历史、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理解中可能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古代文化背景进行解读。
3. 句子结构和语法:学生需要熟悉古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掌握常见的短语、成语和古代词汇的用法。
二、现代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是语文高二期中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文阅读题考点:1. 分析题:要求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和解读,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2. 作品比较:要求学生对两篇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它们的风格、主题、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3. 语言表达:学生需要理解并分析作品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三、写作题写作题是语文高二期中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进行文章的写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题考点:1. 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明确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2. 说明文写作:要求学生对一个现象、事物或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建议。
3. 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或素材,进行故事情节的构思和写作,通过对事件的描写,展示情感和思考。
四、诗歌赏析题诗歌赏析题在语文高二期中考试中常常出现,要求学生对一首古代或现代诗歌进行解读和赏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赏析题考点:1. 诗歌语言运用:要求学生理解作者运用的意象、比喻、押韵等手法,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诗歌意境分析:要求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背景。
高二语文文言文训练2
高二语文文言文训练2 班级:姓名:一、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
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
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
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
”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
人皆惜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2分)(1)文章冠世()(2)不跻大位()(3)盈其箱笥()(4)为时所排()(5)禹锡谒于德裕()(6)既启之而复卷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4分)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B.所以不欲观览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苟,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文言文期中复习检测(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解释中错误的一项()
A.华山之阳山的背面
B.有碑仆道倒在路旁
C.其文漫灭模糊不清
D.拥火以入拿着火把
2.下列解释中全错的一项()
A.有怠而欲出者懒惰无力.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B.火且尽将以其求思之深探索思考
C.不能十一十分之一夫夷以近平坦
D.既其出既然非常之观观察
3.下列解释中全错的一项()
A.宅幽而势阻住宅而无物以相之相互
B.坐于庙堂宗庙、朝廷隐者之所盘旋盘桓,逗留
C.清声而便体轻盈的体态进退百官任免升降
D.美可茹吃.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
4.下列解释中全错的一项()
A.妒宠而负侍妒忌受宠的姬妾黜陟不闻官员的降职和提升
B.妒宠而负侍自负仰仗自己的美貌奔走于形势之途地位和权势
C.翳长袖掩映、遮蔽足将进而趑趄犹豫不前
D.列屋而居排列车服不维维护
5.下列解释中全错的一项()
A.口将言而嗫嚅欲言又止的样子廓其有容能够容纳的东西
B.维子之宫束缚廓其有容轮廓
C.盘之土,可以稼耕种呵禁不详呵斥、禁止
D.乐且无殃灾祸居民鲜少稀少
6.下列选项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A.由山以上五六里于是余有叹焉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有泉侧出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7.下列选项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A.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B.奔走于形势之途
C.侥幸于万一
D.终吾生以徜徉
8.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进退百官
B.维子之宫
C.武夫前呵
D.处污秽而不羞
9.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起居无时
B.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C.濯清泉以自洁
D.膏吾车兮秣吾马
10.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D.不出,火且尽
11.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问其深
B.有碑仆道
C.至于幽暗昏惑
D.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B.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C.往往有得
D.有泉侧出
13.下列选项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随以止也
B.而其见愈奇
C.火尚足以明也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B.盘之中,维子之宫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1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名声昭于时
B.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濯清泉以自洁
D.坐于庙朝
1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B.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C.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D.无不足兮奚所望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碑仆道。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二.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4、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6、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7、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
致也。
8、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9、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
心。
10、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