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志》-和硕怡亲王允祥谥贤
《碑传集》-和硕怡亲王允祥传
《碑传集》和硕怡贤亲王允祥传《和硕怡贤亲王允祥传》——彭绍升和硕怡贤亲王讳允祥,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二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世宗即位,封王为怡亲王。
领户部兼理三库事。
圣祖朝屡议减东南浮赋,为部臣所格,至雍正三年,王具疏以请,世宗称善,即命减苏松赋四十五万两,嘉兴、湖州、南昌共减十七万两。
其年冬,总理水利营田事,浚畿甸河渠,辟荒地数千里,募民耕种,期年而有收。
时部帑亏额,命王按数稽核,王以历年久,典守代更,请概予豁除,上意末允。
王乃以平余饭食银,代偿十至八九。
尝奏言:当今用法稍严,宜以宽济之。
其后,上以悯旱忆王言,尽免雍正三年以前,内外官应追积逋,并开复絓误,时雨立沛。
王屡承诏决大狱,多所宽释,因奏言:听讼之道,求之辞色,以察情伪,设诚以待之,据理以折之,未有不得其实者。
若概用刑讯,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此冤抑之所以难伸也。
世宗诏以其言示直省有司,刻木榜于堂。
四年七月,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以赐,条析王善行,宣布中外,前后屡颁诏奖王,不下数千万言。
王每承恩,礼益加谦畏,故上眷遇日笃。
八年五月以疾薨,诏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为王立祠。
——《碑传集》卷一《思贤咏·和硕怡贤亲王》皎日照清秋,天高百物肃。
卿云扬其华,代天调玉烛。
播谷复明刑,洵美麟之足。
悬榜照官衙,毋使穷黎哭。
——《测海集》卷二彭绍升(1740-1796)法名际清,字允初,号尺木,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居士佛教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学思想方面,为近世佛教兴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彭绍升江苏长洲人。
祖父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状元,官侍讲。
父亲为雍正五年(1727)状元,官至兵部右侍郎。
绍升自幼聪颖,16岁为县诸生,翌年中举,未及弱冠即进士及第,然辞官不就。
他早年习儒,通宋、明理学,善古文。
二十九岁时转而信佛,自号知归子,生平致力净土之弘传,撰述宏富。
逝于嘉庆元年正月,世寿五十七岁。
著有:《居士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传》、《二林居集》、《一行居集》、《观河集》、《测海集》、《一乘决疑论》、《华严念佛三昧论》、《净土三经新论》等。
清朝和硕亲王名录
清朝和硕亲王名录清朝和硕亲王名录第一世显祖宣皇帝塔克世(1543-1583)第二世太祖高皇帝努尔哈齐(1559-1626),显祖宣皇帝第一子,母显祖宣皇后喜塔腊氏。
追封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1564-1611),显祖宣皇帝第三子,母显祖宣皇后喜塔腊氏。
因谋图分裂后金,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
顺治十年(1653年),追封和硕庄亲王。
第三世褚英(1580-1615),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母为元妃佟佳氏。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下令处死褚英,年仅三十六岁,葬于东京陵。
清太宗即位后,改封其为广略贝勒。
01 礼烈亲王代善,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次子。
崇德元年(1636年),封礼亲王,世袭罔替。
顺治五年十月,薨。
康熙十年,追谥烈。
共传10代15位亲王,其中9位称“礼亲王”,2位称“巽亲王”,4位称“康亲王”。
其中2位被降爵,1位被夺爵。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1592-1643),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07 已革英亲王阿济格(1605-1651),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母大妃阿巴亥。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
崇德元年(1636年),进封武英郡王。
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
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
顺治五年(1648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
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有十二子。
02 睿忠亲王多尔衮,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崇德元年(1636年),封睿亲王。
顺治七年(1650年),薨,追封皇帝,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夺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睿亲王封号,追谥忠。
获世袭罔替。
共传13代8位睿亲王。
此外,有5位被追封为睿亲王。
03 豫通亲王多铎,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五子。
崇德元年(1636年),封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薨。
《八旗通志初集》之怡亲王胤祥传
《八旗通志初集》之怡亲王胤祥传旗通志初集卷之一百三十四宗室王公列传六怡亲王胤祥正蓝旗和硕怡亲王胤祥,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二子也。
生秉粹质,至性过人。
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庭,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
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
及长,祗服慈训,先意承志,靡不周悉。
圣祖钟爱甚笃,省方巡幸,恒命扈从,恩宠优渥。
而王谨度循礼,恪慎有加,不立党援,不邀名誉。
所属人众,承奉约束。
公私政事,一无扰累。
阿其那妄觊非分,数以诈术诱惑诸王,王独不为所动。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世宗宪皇帝肇登宸极,总己以临。
稔知王忠孝纯挚,特授封怡亲王,命总理事务。
当是时,阿其那包藏祸心,隆科多威福自恣,怀挟奸私,图乱国是。
王屹然镇静其间,不动声色,而佥邪顾畏慑服,已隐然有社稷功矣。
世宗念国储为民命所关,十二月,命王领户部,管理三库事。
王莅任后,则以国家休养蕃息,民物康阜。
成赋岁入既多,经费浩繁,簿籍益冗,蠹弊从集。
于是稽核精密,出纳有经,径窦为之肃清,府库岁有余羡。
国用益饶。
维时世宗宵旰勤劳,日以四海苍生,安富乐寿,物各得所为念,抚财用之丰裕,实足以覃敷阖泽。
凡良法美意可加恩中外者,百务具举。
江南、浙江、江西浮粮,圣祖屡欲减除,以廷议异同,未果。
王推本圣祖德意,仰体世宗弘仁,斟酌奏请。
既上闻,乃大嘉悦。
命岁减江南正额,苏州三十万两,松江十五万两。
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亦次第减除。
通计岁减六十一万两有余。
直省正供递行蠲免者,亦数百万。
他若兴大役以广惠利,建大工以资捍御,膏泽普于黎庶,优赉遍于臣工,叠沛德音。
王实亲见世宗痌瘝弗释怀之至意,又适当可以有为之时,凡圣心所欲施行者,无不矢竭公忠,赞成盛治。
京畿不讲水利,旱潦无蓄泄之备。
雍正三年十二月,特命总理水利营田事务。
王建议兴修,疏浚河渠。
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画沟塍。
复躬亲巡视,往返辄经旬月。
栉风沐雨,寒暑靡间,务成万世永赖之利。
期年,粳稻丰年稔,民益趋事。
甸服以内,数干里之沮洳枷污莱,悉成沃壤。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清朝世袭铁帽子王家谱1、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2、和硕睿亲王(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德长:仁寿子,和硕睿亲王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3、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5、和硕肃亲王(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著、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蕴著: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6、和硕庄亲王(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7、多罗克勤郡王(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8、多罗顺承郡王(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载坊:奕勋子,和硕怡亲王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溥静:载敦子,和硕怡亲王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10、和硕恭亲王(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11、和硕醇亲王(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12、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和硕理亲王[清朝王爵封号之一]
和硕理亲王[清朝王爵封号之一]理亲王世系理密亲王胤礽已革理亲王弘晳爱新觉罗·弘晳(1694-1742),胤礽次子,康熙帝长孙,胤礽侧福晋李佳氏出。
子凭父贵,自幼深受祖父喜爱,养育宫中。
在其父被废黜太子后,时有传言因“皇长孙颇贤”而有三立胤礽为太子的可能。
康熙帝去世第二天,28岁的弘皙被雍正封为郡王,累加多罗理郡王。
雍正八年晋和硕理亲王。
乾隆四年因事夺爵,被革爵幽禁。
乾隆七年卒,无谥。
1739年—1780年:理恪郡王弘㬙允礽十子,谥号恪1780年—1788年:贝勒永暧弘㬙一子,降爵为贝勒1789年—1801年:贝子绵溥永暧二子,降爵为贝子1801年—1830年、1838年:已革奉恩辅国公奕灏绵溥一子,降爵为奉恩镇国公,1830年革退,1838年复袭奉恩辅国公,同年革退1830年—1838年:奉恩辅国公载宽奕灏三子,降爵为奉恩辅国公(3-P92)1839年—1874年:奉恩辅国公载岱载宽族兄1875年—1896年:奉恩辅国公溥丰载岱一子1896年—?:奉恩辅国公毓照溥丰四子弘晋支系追封:奉恩辅国公弘晋允礽三子,1717年追封1736年—1787年:奉恩辅国公永璥弘晋三子弘曣支系1728年—1750年:奉恩辅国恪僖公弘曣允礽六子,谥号恪僖1750年—1787年:奉恩辅国恪勤公永玮弘曣一子,谥号恪勤1788年—1806年:奉恩辅国公绵佐永玮五子1807年—1817年:不入八分辅国公奕质绵佐一子,降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绵俊支系1770年—1790年:三等奉国将军绵俊永玮一子,1790年告退1790年—1848年:奉恩将军奕泽绵俊一子1849年—1885年:奉恩将军载普奕泽三子1885年—?:奉恩将军毓宽载普孙,溥荣二子绵侃支系1770年—1797年:奉恩将军绵侃永玮二子,无嗣绵佐支系1779年—1788年:三等辅国将军绵佐永玮五子,1788年袭奉恩辅国公奕赞支系1812年—1869年:奉恩将军奕赞绵佐三子,无嗣弘晀支系1734年—1769年:已革奉恩辅国公弘晀允礽七子,1769年革退弘晥支系1738年—1775年:奉恩辅国公弘晀允礽十二子1775年—1778年:不入八分辅国公永浩弘晥二子,降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永增支系1757年—1779年:奉恩将军永增弘晀一子1780年—1802年:已革奉恩将军绵瓞永增二子,1802年革退永璒支系1761年—1770年:三等奉国将军永璒弘晀四子1771年—1832年:奉恩将军绵瓝永璒一子1732年—1839年:奉恩将军载岱绵瓝孙,奕芝一子,1839年袭奉恩辅国公(3-P17)永(石攵)支系1761年—1764年:二等奉国将军永(砇)弘晀五子1764年—1811年:奉恩将军绵䫬永(石攵)二子1816年—1851年:奉恩将军奕锦绵䫬三子,1851年告退1851年—1861年:已革奉恩将军载绩奕锦一子,1861年革退永遐支系1761年—1821年:二等奉国将军永遐弘晀七子绵烈支系1784年—1816年:奉恩将军绵烈永遐一子1817年—1842年:奉恩将军奕亶绵烈二子,无嗣弘㬙支系1736年—1739年:奉恩辅国公弘㬙允礽十子,1739年袭理郡王永暧支系1770年—1780年:三等辅国将军永暧弘㬙一子,1780年袭贝勒永育支系1775年—1794年:三等奉国将军永育弘㬙二子1795年—1858年:奉恩将军绵沄永育三子1858年—1888年:奉恩将军奕堂绵沄三子1888年—1888年:奉恩将军载钰奕堂二子永准支系1790年—1817年:一等辅国将军永准弘㬙五子,无嗣奕魁支系1809年—1818年:三等镇国将军奕魁绵溥二子1818年—1827年:辅国将军载锈奕魁一子,无嗣载受支系1831年—1848年:辅国将军载受奕灏一子1849年—1888年:奉国将军福存载受二子1889年—1909年:奉国将军毓均福存一子,无嗣溥丰支系1850年—1875年:二等辅国将军溥丰载岱一子,1875年袭奉恩辅国公溥盛支系1821年—1891年:二等辅国将军溥盛载岱二子,1891年告退1891年—1923年:奉国将军毓佑溥盛三子溥征支系1857年—1889年:辅国将军溥征载岱三子1889年—?:奉国将军毓鏛溥征一子溥锐支系1886年—1895年:一等奉国将军溥锐载岱六子,无嗣。
中国历史故事-胤祥怡亲王爵位传给谁了?最后一位怡亲王是谁?
中国历史故事-胤祥怡亲王爵位传给谁了?最后一位怡亲王是谁?“康乾盛世”是清朝经济高度发达之时,虽然以康熙和乾隆合称命名,但是却不能否认雍正帝在这对祖孙两之间所做的承上启下作用。
雍正帝为康熙第四子胤禛,经历了残酷的九子夺嫡时期,最终成功登基。
后世有很多涉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剧,在塑造四阿哥胤禛的时候,往往定义为冷面皇子,心机深成,是腹黑的代表。
雍正继位之后,对八阿哥等骨肉至亲的处置,更被人批判无情。
实际上雍正不是无情,只是对于敌人毫不手软而已。
看他对十三阿哥胤祥,就好的没话说。
在刘诗诗、吴奇隆主演的穿越剧《步步惊心》中,十三阿哥就是作为雍正的铁兄弟好哥们存在的。
甚至于电视剧中,胤祥之所以从一个颇受康熙宠爱的皇子,突然被圈禁。
也是因为胤祥给胤祯被了黑锅,所以等到雍正继位之后,对胤祥多有重用。
胤祥被圈禁的原因,史书记载不明。
是不是替胤禛受过我们不知道,但他和雍正十分要好,雍正上位后赐其铁帽子王,加以重用倒是事实。
虽然历史上对于雍正和胤祥早期的关系记载不详,但是从一些资料片段中还是可以知道,两人的感情应该在幼时起就很好。
雍正写给胤祥的祭文中说:“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
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
”也就是说在胤祥还很小的时候,雍正就曾奉康熙之命,教授胤祥算学。
如此可见,小的时候两人就常在一块儿,至今雍正都能回忆起当初的情景。
另外雍正还将他与胤祥唱和的诗作,收集在诗文集中。
两人虽然有时候不能在一起,也会书信往来,关心彼此,可见兄弟两的关系特别好。
雍正继位之后,诸如八九阿哥之类,都很快就被处置。
其余阿哥也不见多受重用,受到压制,许多到乾隆朝才得以复位。
而十三阿哥胤祥却不一样,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他就被雍正任命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并且晋升和硕怡亲王。
而亲王爵位不够,还直接给予世袭罔替的优待,成为清中期第一位铁帽子王,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之一。
和硕怡亲王共传8代历9王,胤祥去世之后,爵位传到了第七子弘晓手中,最后一位和硕怡亲王为爱新觉罗·毓麒。
试论怡亲王胤祥
试论怡亲王胤祥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2197更新时间:2015-6-30裴宇辰摘要:怡亲王胤祥,乃康熙皇帝第十三子。
在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以前,为康熙所钟爱,但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废太子事件,使其骤然失宠,从此离开人们的视野14年之久。
直到雍正继位,才又被重新重用,其政治才华得到充分发挥。
在雍正朝的各个领域都做出重要的贡献,雍正帝始终对其信任有加。
不仅对其厚加赏赐,而且恩及子孙后代。
终雍正一朝,荣宠有增无减,对雍正帝新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怡亲王;胤祥;雍正一、康熙时期的胤祥1.一废太子前的胤祥怡亲王胤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于雍正八年(1730年)。
幼年日寸,“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1]3603。
孩童时期便亲吻其父足迹,其孺慕之情即使身为帝王的康熙也为之感动,深受康熙帝喜爱。
自“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
自是有巡幸,辄从”。
①胤祥13岁时,康熙便带其去盛京谒陵,相信胤祥在这次出巡中表现优秀,自此10年中康熙出京巡幸,都会带胤祥随行。
康熙四十一年(1701年),“命皇十三子胤祥,祭泰山”。
②祭泰山象征着海内升平,国泰民安,是帝王统治下盛世的象征。
康熙命胤祥祭泰山,可见胤祥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废太子之前的胤祥,备受康熙帝的宠爱。
在康熙帝众多子女当众,胤祥脱颖而出,有一定的原因。
首先,因为胤祥对康熙的孺慕之情,使康熙深受感动。
前文所说,幼年胤祥就亲吻父亲的足迹,这样的孩子,即使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也会深深喜爱。
其次,胤祥本人,精通诗书,文采出众。
康熙帝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问题,也对皇子要求非常严格。
经常亲自考校皇子的功课。
而胤祥不论文史武功都非常出色。
在《八旗通志•初集》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尝从猎,猛虎突出林间,王神色不动,手利刃刺之,见者服其神勇。
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1]3607。
《八旗通志初集》之怡亲王胤祥传
《八旗通志初集》之怡亲王胤祥传旗通志初集卷之一百三十四宗室王公列传六怡亲王胤祥正蓝旗和硕怡亲王胤祥,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二子也。
生秉粹质,至性过人。
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庭,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
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
及长,祗服慈训,先意承志,靡不周悉。
圣祖钟爱甚笃,省方巡幸,恒命扈从,恩宠优渥。
而王谨度循礼,恪慎有加,不立党援,不邀名誉。
所属人众,承奉约束。
公私政事,一无扰累。
阿其那妄觊非分,数以诈术诱惑诸王,王独不为所动。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世宗宪皇帝肇登宸极,总己以临。
稔知王忠孝纯挚,特授封怡亲王,命总理事务。
当是时,阿其那包藏祸心,隆科多威福自恣,怀挟奸私,图乱国是。
王屹然镇静其间,不动声色,而佥邪顾畏慑服,已隐然有社稷功矣。
世宗念国储为民命所关,十二月,命王领户部,管理三库事。
王莅任后,则以国家休养蕃息,民物康阜。
成赋岁入既多,经费浩繁,簿籍益冗,蠹弊从集。
于是稽核精密,出纳有经,径窦为之肃清,府库岁有余羡。
国用益饶。
维时世宗宵旰勤劳,日以四海苍生,安富乐寿,物各得所为念,抚财用之丰裕,实足以覃敷阖泽。
凡良法美意可加恩中外者,百务具举。
江南、浙江、江西浮粮,圣祖屡欲减除,以廷议异同,未果。
王推本圣祖德意,仰体世宗弘仁,斟酌奏请。
既上闻,乃大嘉悦。
命岁减江南正额,苏州三十万两,松江十五万两。
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亦次第减除。
通计岁减六十一万两有余。
直省正供递行蠲免者,亦数百万。
他若兴大役以广惠利,建大工以资捍御,膏泽普于黎庶,优赉遍于臣工,叠沛德音。
王实亲见世宗痌瘝弗释怀之至意,又适当可以有为之时,凡圣心所欲施行者,无不矢竭公忠,赞成盛治。
京畿不讲水利,旱潦无蓄泄之备。
雍正三年十二月,特命总理水利营田事务。
王建议兴修,疏浚河渠。
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画沟塍。
复躬亲巡视,往返辄经旬月。
栉风沐雨,寒暑靡间,务成万世永赖之利。
期年,粳稻丰年稔,民益趋事。
甸服以内,数干里之沮洳枷污莱,悉成沃壤。
清代十二王:怡亲王胤祥(原创)
清代十二王:怡亲王胤祥(原创)看过的人一定对他很有好感,他为人仗义,性格耿直,多次帮助雍正皇帝除去危难.清正廉洁.他出身高贵,乃是圣祖康熙皇帝的十三子,雍正皇帝的最器重最依为干城的亲信和死党.他被人称为“侠王”“拼命十三郎”.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简历:姓名:爱新觉罗.胤祥生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1686年11月16日)卒日: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1730年6月18日)兄弟子侄:雍正皇帝胤禛(四哥)廉亲王允禩(八哥)乾隆皇帝弘历(侄子)最得意:辅助兄长登位建功最失意:遭囚十年,英年早逝.住址(旧府)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后改为贤良寺(新府)朝阳门内(孚王府)对了,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胤祥了,他出身为皇子,和其他那些靠军功而封的王爷不同,他是很努力的辅佐父兄两代,尽忠职守,当得起”鞠躬尽瘁”这四个字了.清朝300年中不靠军功而是依仗执政能力而封的王爷总共才四位,除了主人公外,还有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而那些人大都不是德行有亏,就是才能有限.只有胤祥算是德才兼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事迹:一, 幼年丧母,少年英姿勃发,奋进努力胤祥的一生很有戏剧性,他在父亲康熙皇帝时期本是个闲散的王爷,还曾一度被责罚.但在兄长雍正皇帝时期却麻雀变凤凰,成一跃成为亲王,又为国尽忠职守,勤于执政.而在死后被雍正和其子乾隆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胤祥出身于一个大家庭中,康熙皇帝的后妃有很多,有55位之多.所以他的母亲也有很多,但是生身母亲是章佳氏,章佳氏出身一般,没什么背景.她的父亲是镶黄旗佐领海宽.她入宫初为妃,后来于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子胤祥,后来又生了皇十三,十五女.所以我们能看出章佳氏还是很受康熙宠爱的.可惜红颜薄命啊.章佳氏早早的就故去了.小胤祥那时才14岁,还是个初中生的年纪呢.于是他就被别的妃子结果去抚养算是养母了.接养的他的母亲是德妃乌雅氏,德妃此时已有了皇四子胤禛皇十四子胤祯.这也早早的把胤祥和胤禛两个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两个人彼此关照,胤禛比胤祥大八岁,两个人朝夕相处,感情甚笃.当哥哥的雍正经常教导胤祥学数学,一起研究讨论.从康熙皇帝木兰秋狩时,两人也是形影不离.平时一起吟诗作对,唱歌吃饭.很温馨.这种密切的手足之情,伴随了他们的一生,也经受了很多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储位之争达到白热化时,胤祥也始终忠实的支持四哥胤镇.胤祥的一生悲喜,荣损,起落都要以此来贯穿.像这种亲切的皇子关系在清皇室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同时期的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
爱新觉罗胤祥简介
爱新觉罗胤祥简介爱新觉罗·胤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1686年11月16日),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1730年6月18日),康熙帝第十三子,第一代怡亲王。
胤祥的一生颇具戏剧性。
前36年,他一直默默无闻,且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受到圈禁。
后8年,是在其兄长胤禛(雍正帝)即位后度过的。
他从一个闲散皇子骤升亲王,得到了各种特权和殊荣,长期受到压制的才华也得到充分施展。
可惜他只活了45岁,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
他身后备极哀荣,追谥“贤”。
这是对一位死去王爷品行的最高评价。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
就章佳氏为康熙生儿育女的数量和时间看,她还是挺得宠的。
可是在胤祥14岁的时候去世。
胤祥在一废太子之前是除太子之外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从13岁起只要康熙出巡必定带着胤祥,他也是唯一一个跟着康熙南巡达四次之多的皇子。
尤其康熙四十一年第四次南巡的时候,撇下随行的太子和四阿哥,命胤祥单独一个人祭拜泰山。
泰山在古代就是权力的象征,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数次封禅泰山以示最高皇权,这个意味不能算不深,第二年索额图就被康熙斥责“天下第一罪人”,康熙对太子信任大减。
八阿哥的老师曾经在康熙四十三年写信给家人,说十三殿下是皇上最宠爱者,前途不可估量。
老八的老师都这么说,可见当时十三阿哥的圣宠如何。
再有,二月河的书中说胤祥是一个好武带兵的阿哥,但从有限史料看,胤祥从没有带过兵。
虽然有记录说他曾打死过一只老虎,而且善于骑射,但基本上看胤祥是偏文的,并且好藏书字画,在书画等方面的艺术修养很高。
一废太子时候发生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如今最原始并且相对可信的资料就是雍正给怡亲王的悼词中说的,被太子牵连,被大阿哥陷害。
可是雍正为尊者讳删掉不利于胤祥的史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给三,十三,十四阿哥三个人的请安折子的朱批上说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
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清朝世袭亲王和硕豫亲王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和硕豫通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1614年—1649年),母为清太祖太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初九日(阳历2月24日)出生。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大妃乌喇那拉氏被逼殉葬。
十三岁封贝勒,统正白旗,参与礼部和兵部政事。
天聪二年(1628年)从兄皇太极(后金汗)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等部,因功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天聪三年(1629年)从兄皇太极攻明,进入长城,逼临北京。
天聪五年(1631年)参加围困明军的大凌河城战役。
天聪六年(1632年)随大军远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
天聪九年(1635年)兵围大凌河,首次为帅。
崇德元年(1636年)封和硕豫亲王,从兄皇太极攻朝鲜,于南汉山大败朝鲜援军。
崇德三年(1638年)十一月,因明大将祖大寿率部袭击多铎部后路,伤清军九人,使多铎部失马30余匹。
次年正月,清室王公大臣聚崇政殿,共议多铎之罪,夺多铎正白旗牛录的三分之一,降为多罗贝勒,只命管摄兵部。
崇德六年(1641年)松锦大战之中,先数次率兵筑城,围困锦州,决战中,率伏兵截杀明松山溃军,继与肃亲王豪格等围困松山,俘蓟辽总督洪承畴,封为多罗豫郡王。
顺治元年(1644年)从摄政王多尔衮入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北京,进封为亲王。
十月授定国大将军,并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满汉军两万余人,由河南入陕西追击大顺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一月克潼关,占西安。
二月奉命南下,钱谦益出降破扬州。
四月陷扬州,杀史可法,屠城十日,史称“扬州十日”。
续渡长江,五月占领南京,遣军生擒南明弘光帝朱由嵩。
六月遣贝勒博洛等趋杭州,败大学士马士英,降潞王朱常淓。
淮王朱常清亦自绍兴来降。
至此,浙东浙西全部为清军控制。
满汉文《和硕怡贤亲王行状》考释
A textual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A Brief Biography of Heshuo Yixian Prince in Manchu Scrips
and Chinese
作者: 裴宇辰[1]
作者机构: [1]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2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清代;《和硕怡贤亲王行状》;允祥
摘要:《和硕怡贤亲王行状》为雍正年间张廷玉奉敕草拟,并由世宗钦定后翻译成满文.它详
细记载了怡亲王允祥(原名胤祥)的生平事迹及主要功绩,表达了雍正皇帝对其弟仙逝的悲恸与追悼.流传至今的《和硕怡贤亲王行状》皆为雍正年间内府刻本.结合其他史料比对,《和硕怡贤亲王行状》内容基本属实,但有夸大其功绩德行之处.通过将《和硕怡贤亲王行状》与允祥相关的祭文、传记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理解清代丧仪的变化,并可进一步窥得清代社会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
《皇朝文典》-封和硕怡亲王册文
《皇朝文典》
封和硕怡亲王册文
礼重酬庸,贵贵必先列爵;情殷同气,亲亲乃建维城。
聿隆茅社之颁,股肱是赖用作屏藩之卫,疏附斯凭式序天伦,爰遵国典。
咨尔允祥,乃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第二十二子,朕之弟也,性本和平,行尤谨饬,笃孝思于夙夜,念竭真诚,敦友爱于
宫廷,久弥肫挚,亮绩而益彰勤慎,和衷而恪尽寅恭,爰沛恩膏,诞膺崇秩,授以册宝,封尔为和硕怡亲王,永袭勿替。
於戏!宣力皇家,荆树棣华而并茂,乃心王室,河山带砺以长蒙,永期令闻之昭,勿替嘉修之懋,袛承明命,用迓淇庥,钦哉!。
清宗室系列·和硕怡亲王
清宗室系列·和硕怡亲王【始祖】和硕怡亲王为圣祖仁皇帝脉下宗支,清代“铁帽子王”之一。
始祖为圣祖仁皇帝第十三子允祥。
允祥,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辰时生,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恩封和硕怡亲王,命总理事务。
雍正元年正月,管理宗人府事务。
四月,总理户部事务。
三年二月,予议政。
加恩封一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
五年,世宗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匾。
七年十月,以“协赞”之功,增仪仗一倍。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午时薨,年四十五岁,谥曰贤。
世宗诏复“胤”字,配享太庙,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谥之上,建京师贤良祠,以允祥入祀其中。
(图为清后期追绘的允祥朝服像)【支系】允祥共有九子,其中未有名之第二子、第五子弘?、第六子弘昑、第八子绶恩、第九子阿穆珊琅均夭折,只剩下四个儿子。
第一子弘昌,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作为庶长子,在雍正元年被封为固山贝子,后晋多罗贝勒,本来将会成为怡王府的别宗,结果在乾隆四年十月因故革爵,后代闲散。
第三子贝勒品级弘暾,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未封爵而早卒,七弟弘晓的第四子永蔓为嗣。
作为承继的后代,本来只是闲散,后来因为怡王的别宗宁王一支继承了怡王大宗的爵位,故而承袭了原本宁王一支所遗的奉恩镇国公,可算“喜从天降”。
第四子弘晈,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生,雍正三年,世宗特赐一个额外的郡王,让允祥在诸子中指封,便是弘晈的这个爵位,即宁郡王,成为了怡王府的别宗。
宁郡王这个别宗四传至奉恩镇国公载敦时,因为怡王大宗获罪,而承继怡王大宗的爵位,宁王支的原爵位则由弘暾脉下之载泰继承。
第七子弘晓,也是嫡福晋兆佳氏所生,是允祥的嫡幼子,在允祥去世后继承大宗,四传至载垣,被列文宗“顾命八大臣”之一,遭遇祺祥之乱,赐自尽,怡王大宗转予宁王支脉继承。
此支后仅遗奉恩将军两支。
(图为允祥吉服像)【旗籍】怡王一门在获封时领旗便在正蓝旗。
由于是入关后的封爵,故而终清一世没有变动。
因此,怡王、宁王一脉的后裔,旗属均为左翼近支正蓝旗。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请万安折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请万安折雍正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和硕怡亲王臣允祥等恭请皇上万安。
切臣等于二十二日恭折请安,皇上批曰:朕躬甚安。
臣等见此,喜悦之至。
且又谕曰:尔等安好?臣等见此,不胜感戴。
臣等皆系承蒙皇上隆恩之人,又叠沾嘉谕恩泽,何胜欢忭,委实安好。
圣主办理天下之万事,而臣等遵照训谕尽行游猎,除沾恩之外,并无他事。
皇上若不为我众奴才而圣意有所忧虑,则我众奴才之福矣。
谨此顶戴具奏。
和硕怡亲王臣允祥、和硕庄亲王臣允禄、领侍卫内大臣公臣马尔赛。
朱批:朕躬甚安,尔等安好?朕确为尔等忧虑。
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报赴围众人学习游猎身体健壮折雍正二年八月初四日和硕怡亲王臣允祥等恭请圣主万安。
切臣等于七月二十七日具折请安,皇上朱批谕曰:朕躬甚安,尔等安好?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
钦此。
臣等当闻此谕,确不知应如何奏闻。
此次赴围众人,特蒙圣主殊恩,务必学习游猎,且臣等之旧疾,亦得清除,身体亦将肥壮。
倘若确实发胖,而不甚寓目,(朱批:甚好。
)则将如何好。
臣等待为此事惶惊奏闻。
和硕怡亲王臣允祥、和硕庄亲王臣允禄、领侍卫内大臣公臣马尔赛。
朱批:朕躬甚安。
尔等安好么?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
惟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
著怡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赐于马尔赛。
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报发胖马尔赛已赏给脚力强马匹折雍正二年八月十四日和硕怡亲王允祥等恭请圣主万安。
臣等于本月初四日恭折请安,奉皇上朱批谕曰:朕躬甚安。
尔等安好么?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
尽量发胖,愉快而回。
惟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
著怡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给马尔赛。
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
钦此。
臣等恭聆之余,心中甚觉快慰。
仰赖圣主殊恩,即便发胖后如何不堪寓日,臣等亦无顾虑。
清宗室系列·和硕定亲王
清宗室系列·和硕定亲王定王府【始祖】和硕定亲王为高宗纯皇帝脉下宗支,始祖为高宗纯皇帝第一子永璜。
永璜,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乾隆十三年三月,高宗元后孝贤纯皇后丧,永璜于礼未尽,得高宗申斥:“今遇此大事,大阿哥竟茫然无措,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
”其后亦多有斥谕。
乾隆十五年患病,三月十五日申时薨,年二十三岁。
当日高宗临奠,钦命第五日发引,辍朝素服五日。
三月十六日,高宗、孝圣宪皇后临奠,追封为和硕定亲王。
十七日、十八日,高宗均临奠。
十九日,高宗临奠后亲视移往静安庄暂安。
二十六日谥曰安。
其后至乾隆十七年九月永璜奉安园寝之前,高宗每年均前往静安庄奠酒,在奉安后还曾在园寝奠酒。
【封号释义】永璜的封号“定”,满语为“tokton”,意为“安定”、“坚定”。
值得注意的是,永璜的封号为其死后追封,并且与其谥号“安”语义相近。
“安”的满文是elhe,意为平安,平和。
这里可以有两种引申解释,其一是希望早逝的永璜得以平安安定,其二是希望作为长子的永璜支系得以平安流传。
【支系】定王府的始封王永璜二十三岁便去世,只留下了两个儿子,即嫡福晋所出的第一子绵德和侧福晋所出的第二子绵恩。
在永璜去世之后,本身是由其第一子绵德继承大宗,但是在乾隆四十一年获罪革爵,大宗由其弟绵恩继承。
而绵德在乾隆四十二年又重新封入八分的爵位,成为了小宗。
所以定王府后来分成了绵恩系的大宗和绵德系的小宗两支。
大宗一系的绵恩原生有四子,但是只有第二子奕绍成年。
奕绍生有二子,只有第一子载铨成年。
而载铨却没有生出男性后裔,这就导致了绵恩一脉无嗣,只能从绵德一系过继了绵德的曾孙溥煦为载铨的承继子。
与此同时的,小宗绵德一系的大宗(小宗内的爵位承袭支脉)也面临了数次绝嗣,大宗从绵德独子奕纯的第一子载锡系也逐渐移动到第三子载铭系。
换而言之,最终定王府的大宗和小宗实际上都是绵德的血脉,而且只有两大支血脉流传下来,一支即载铭第六子溥和的后裔,承袭小宗的爵位,另一支即出继到绵恩支的载铭第五子溥煦后裔,承袭大宗的爵位。
漫谈君臣与兄弟:雍正皇帝与怡亲王允祥
漫谈君臣与兄弟:雍正皇帝与怡亲王允祥导语雍正皇帝曾在给大臣奏折的批示中说过:“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
”可见他对选人用人方面极为重视。
雍正把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他看来德才兼备的,一类是沽名钓誉、庸懦守旧的。
对于前者,雍正一般对其过失给予教导,不予严惩,这类人往往会受到重用;而对于后者,雍正则严惩不贷,甚至对有过错的官员降职罢。
雍正朝能臣治吏很多,其中怡亲王允祥是雍正执政前期最为倚重的大臣。
两人既是君臣,也是兄弟,从雍正与怡亲王的关系上也可以对雍正驾驭大臣的能力和用人之道略窥一二。
树立完美贤臣的表率允祥是康熙皇帝十三子,因为生母章佳氏很受康熙喜爱,子以母贵,允祥自然从小也受到康熙的宠爱。
从允祥十三岁开始,康熙每次出巡每次必带上允祥,他也成为唯一一个跟康熙南巡四次的皇子。
废除太子时,允祥受牵连被圈禁,一直到康熙去世。
在九子夺嫡中,允祥一直是站在皇四子胤禛一边,是雍正即位前的得力助手。
雍正继位后,允祥被封为怡亲王,地位开始得到提升。
雍正深知要振兴经济就必须整顿财政,康熙生前过于宽容,让当时的大清财政混乱,经济衰退,国库空虚。
雍正继位后便着手开始财务整顿,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允祥。
毋庸置疑,允祥是雍正信得过的人,整顿财务必须要派自己信得过的人,雍正命允祥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掌握财政大权的允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放到如何使朝廷摆脱财政困难上。
他以国家修养生息,人民生活富裕为根本标准,针对朝政的积弊,清理天下的赋税。
雍正二年,朝廷设立由允祥主持事务的会考府,专管各省事件及一切钱粮报销。
在允祥的精心整理下,清朝的财政稽核精密,出纳有序,府库充盈,国家财政状况大为改观。
除了负责财政,雍正还命允祥代表皇帝传达谕旨,处理军务,督领圆明园八旗守卫禁军。
凡是发现好的官员,允祥都会向雍正举荐。
允祥还负责监督指导雍正寝陵的建造。
可以说,允祥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都是他在参与料理。
雍正的信任和允祥的勤奋不仅改观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在雍正治理国家方面允祥也身兼数职,发挥着他的才能和作用。
清宗室系列·和硕和亲王
清宗室系列·和硕和亲王【始祖】和硕和亲王为世宗宪皇帝脉下宗支,始祖为世宗宪皇帝第五子弘昼。
弘昼,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生,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
雍正十一年正月,恩封和硕和亲王。
雍正十三年十月,管理内务府事务。
乾隆二年闰九月二十六日第成,高宗亲临看视,就藩。
其后历任都统、管理雍和宫事务、管理奉宸苑事务等职,乾隆十八年与议政。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患病,初九日,高宗临第视疾。
十三日申时薨,年六十岁。
高宗命皇八子永璇、皇十二子永璂穿孝,赏内库银一万两治丧,命諴亲王、皇六子永瑢、侍郎德成、副都御史志信经理丧事。
十四日,高宗临第赐奠。
二十八日,予祭葬如例,谥曰恭。
(此画像原被标为《和亲王弘昼常服像》,不过最近有信息认为其为弘昼之弟弘曕。
)【封号释义】弘昼的封号“和”,满语为“hūwaliyaka”,意为“和睦的”、“友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世宗一共两位封爵之子,高宗原封宝亲王,满语为“boobai”,即“宝贝”,而弘昼的“和”字则与世宗年号“雍正”里的“雍”字同词根(“雍”字满语为“hūwaliyasun”)。
可见世宗对这两个儿子的喜爱。
【支系】弘昼生有八子,其中第一子永瑛、第三子、第五子均夭折,剩下的几个儿子中,只有第六子永瑍是侧室所出,其余均为嫡出,大宗由其第二子永璧一脉继承。
永璧一门一直以门长传递大宗,到清末未变,是相当标准的传递体系。
另外,弘昼第四子永瑸一脉在奕字辈之后绝嗣,第八子永璔一脉在绵字辈之后绝嗣,所以最终弘昼传下来的后代只有大宗永璧、第六子永瑍、第七子永琨三支。
【地位】高宗与弘昼只有一岁之差,二人从小一起长大。
民间以及和王府后裔的说法,认为高宗对弘昼十分提防,弘昼自己也十分害怕,经常做出荒诞之事以求自保。
另一方面,在得知弘昼薨逝时,高宗在上谕说道:“朕弟和硕和亲王秉性纯诚,持躬端恪。
髫年共学,友爱实深。
自备位亲藩,懋昭敬慎。
方冀六旬同庆,棣萼言欢。
” 这样看来高宗跟弘昼的关系似乎是比较亲密的,和王又是世宗在宗法上唯一的宗支,所以后来对待弘昼后裔也算不错。
怡亲王在海淀
怡亲王在海淀和硕怡亲王允祥原名胤祥,雍正皇帝继位后改名允祥。
本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宠妃章佳氏所生。
此人在康熙朝默默无闻,在康熙临终前不知何原因还曾一度入狱,直至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后才有了出头之日,不仅位在其他皇子之上,还被重用为军机处首辅,这一切都缘于此人是雍正的死党,早在夺位前他们就策划于密室,结党于宫廷,一旦雍正登基,自然是鸡犬升天了。
怡亲王允祥只活了四十五岁,于清雍正八年病逝于北京,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但也为雍正皇帝做了不少事情。
其功劳在海淀区还能寻觅到一些踪迹,北京西山卧佛寺行宫就是佐证之一。
北京人说起西山卧佛寺无人不晓,但问起卧佛寺行宫就知之甚少了。
今天的北京植物园内的卧佛寺饭店是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以僧舍和新建房屋为主,而西部房屋就是卧佛寺行宫的旧址,它的建造者就是怡亲王允祥。
在此之前,在西山本已有香山行宫和玉泉山行宫,但雍正皇帝在夺位过程中做了不少对不起祖宗和父皇的事,主要是杀害了大半数的皇子,总觉得愧对先皇的教训,因此不愿意再住到康熙住过的行宫里去,甚至死后也不愿葬到遵化的清东陵,而另择地河北易县。
怡亲王允祥就是另建行宫和另择陵地的积极执行者和参与者,这两件大事都是经他手完成的。
卧佛寺行宫紧傍卧佛寺的西墙,穿过古柏,过琉璃牌坊往左即是。
行宫三进院落,宫墙绿瓦琉璃顶俨然是皇宫再造,院内遍植松柏与鲜花,春有丁香报春,夏有绿荷满池,秋有丹桂飘香,每逢十月更有红叶临窗探视,美不胜收。
第三进院的水景园和鱼池一年四季有樱桃沟的泉水泻入,水声淙淙,鸟语阵阵伴着寺内的晨钟暮鼓,大有世外桃源之感,天上神仙府,地上帝王家,果然名不虚传。
怡亲王在海淀的另一处遗迹就是西山的白家疃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秋天,我和着名诗人韩风萍先生到西山白家疃去寻访曹雪芹的故居。
时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我们俩在白家疃村北头一个古寺遗址旁只找到了一座石桥的三块条石,据说曹雪芹当年就住在石桥旁的一个小院里。
小院早已不存,连石桥也只剩下了三块条石作为遗迹,使我们觉得非常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朝通志》卷五十谥畧三
和硕亲王谥
和硕怡亲王允祥谥贤
雍正八年六月谥
雍正八年五月癸未礼部奏:和硕怡亲王薨逝,恭候
皇上特赐谥号勒石。
奉旨:怡亲王之懿德鸿勋自应锡以上谥,但恐一字不足以彰王之美善,古者有大功则赐之美号以表扬之,朕曾亲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赐王,字字皆王之实蹟,今应否于谥号之上加此八字,取古人申锡美号之义,著大学士九卿会议具奏。
六月壬寅大学士九卿等遵旨议奏:怡亲王忠孝居心恪勤为国,皇上笃念忠勋,以一字未足以彰王之美善,特欲将从前御书赐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号之上,洵乎奉天遒以彰善,合人心之至公,于古人申锡美号之义实相符契,至其一字之谥,照例请旨。
奉谕旨:怡亲王申锡美号之典与古礼相符,庶足表王之生平之美善,朕心甚慰,著依议行。
其一字之谥,著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定议具奏。
是月丙辰,宗人府奏:怡亲王一字之谥奉旨仍令臣等集议,臣等公拟谥法内可以包举众美者,敬呈六字恭候钦定。
奉谕旨:怡亲王谥号著用贤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廷臣公拟圣祖仁皇帝尊谥,朕刺指血濡笔恭定,今吾弟怡亲王谥号,朕滴泪研硃以定,特此并论,王大臣等知之。
谥法考:
《皇朝谥彚攷》(清)刘长华撰
卷一
案《会典》谥法中册之下七十五条以谥王,详载如左。
行义合道曰:贤
贤
皇十三子和硕怡亲王允祥,雍正朝,并奉有特旨,以王生前所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号之上。
《皇朝谥法考》(清)鲍康撰
卷一
行义合道曰:贤
贤
皇十三子和硕怡亲王允祥,雍正朝,并奉有特旨,以王生前所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号之上。
《汉晋迄明谥汇考》(清)刘长华撰
苏洵谥法释义
贤
行义合道明德有诚
明代通用谥法释义贤
行义合道明德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