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自序》
启功楷书《启功絮语》
启功楷书《启功絮语》启功手写本大作《启功絮语》,共收录启功先生手录自作诗148首。
历时4年,时间跨度1988冬至1992年底。
包括:为友人题赠16首,名胜古迹征题8首,砚铭2首,题画59首,自画自题39首,写景述怀24首。
《启功絮语》全系列作品,是启功先生亲笔手书,精彩纷呈。
是启功书法艺术的一样极为丰富的盛宴。
《启功絮语》的目录(148首)计有:1、《启功絮语》自序2、四十年前侯坤女士偕介弟堉邀游钓鱼台,有诗纪之。
今女士白海避归来宴聚于此,席间得句3、日本「现代派」书法展览征题4、达堂属铭西洞圆砚5、题广州六榕寺藏僧今释自书诗卷,今释自号载庵6、题昼层崖朱竹7、题罗复堪先生临宋比玉江亭秋晚固卷8、题虎子固9、新加坡书学协会二十周年纪念会席上题赠10、题王石谷雪景山水11、题董香光画册次原题韵12、题王二痴小册13、吴美美女士摹簪花仕女卷属题。
女士为稚柳再传弟子14、又摹宋昼春兰次固中韵15、又摹秋葵钒扇16、吴泰摹张渥九歇圈17、中华书局《文史》杂志复刊十周年刊出三十册纪念18、自题书一蒲桃三首19、自题设色云山20、昼竹21、墨荷22、墨竹芭蕉23、曲江张九龄纪念馆征题24、王石谷狮子林固25、朱笺上金笔昼双松26、香港明报一十周年纪念征题27、惠州纪念柬坡逝世八百八十八年征题28、偶作墨笔山水............... 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2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3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4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5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6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7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8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9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1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1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1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1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2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3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4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4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5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6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7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8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59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0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1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2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3启功《启功絮语》全卷放大高清_图164。
【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启功韵语·自序
【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启功韵语·自序【转】启功先生自编诗词三语之壹启功韵语·自序启功这本小册子,是我从十几岁学作仄仄平平仄的句子开始,直到今年,这许多岁月中偶然留下的部分语言的记录。
何以说是“部分”?因为青年习作,幼稚不足存,自行删削的当然很多;浩劫前整理抄存的,也已付之一炬。
先妻逝世后,蜗居什物与脏腑心肠,一同翻覆了几次,一些心声、友声的痕迹,也有许多失落。
近些年笔墨酬应又忽增多,对面命题和当筵索句的信口、信手之作,又多无从留稿。
这些语言,可以美其名曰“诗”,比较恰当,实应算是“胡说”。
我们这族人在古代曾被广义地称为‘胡人’,那么胡人后裔所说,当然不愧为胡说。
即使特别优待称之为诗,也只是胡说的诗。
我这些胡说的语言,总舍不得抛掉“韵”我所理解的韵,并不专指陆法言“我辈数人,定则定矣”的框框,也不是后来各种韵书规定的部属,只是北京人所说的“合辙押韵”的辙和韵,也就是念着顺口、听着顺耳的“顺”而已矣!姑且不管训诂学上的专门解释如何,我只以为韵字古既作均,应即从均匀之义命名的。
声调均匀,如扬调的与扬调的相随;韵类均匀,如啊韵母的与啊韵母的相随;岂不很均匀吗?古代支遁和尚好养马,有人说和尚养马不韵。
和尚养马,有什么韵不韵之可言? 大约支遁养马是为玩好,和唐僧骑白马作取经工具有所不同。
而且,马贵腾骧,僧贵清净,那么这“不韵”二字,不难理解,就是今天所说的“不协调”。
如身着西装礼服,头戴草笠,足穿木屐,必有人说不协调。
服装制度是随着地方习惯而成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解决某种需要,即使有所不协调,也无伤大雅。
即如身着西装礼服的人,路遇下雨,借到草笠木屐,穿戴回家,以济一时之需,又有什么不得了的?但语言中如有语序不合民族习惯处,或语音应匀顺而不匀顺处,听起来,便与噪音所差无几了。
雨中怪样穿戴的人,进到屋中,那种怪样也就结束了;而不合习惯且又不匀顺的语言,印在纸上,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都会比那一时怪样服装的影响大的多。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
启功书法作品欣赏(转)楷书-流光可惜楷书-绿水行书-枯木竹石行书-题九江瑟琶亭行草-苏轼词句行书-题墨梅行草-自作诗楷书-启功七言联楷书-启功七言联26月30日凌晨,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北京师范大学。
启功先生的灵堂里,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从校门到灵堂,每个人都会看到先生书写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名,会看到先生书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会看到百年校庆时先生书写的纪念碑座上的文字:“木铎金声一百年”,字迹遒劲从容,如石之坚,似水之净。
记者与先生有过几面之缘,听他说话和发言,那轻松的语句、自如的神态、幽默的表述,让听者如坐春风,不由使人想起“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他与人见面时笑容温和、憨态可掬,还有双手抱拳施礼的可爱形象,真应了他生前欣然认可的雅号“大熊猫”。
“杂货铺”与“百科书” 先生称主业是教书育人世人多以书画家论先生,其实,他有着许多光辉的头衔: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还担任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可谓一代著名“杂家”。
尽管涉猎广泛,但是先生常说他的主业还是教书育人。
先生复姓爱新觉罗,满族人,1912年生于北京。
幼时即备尝父祖早逝的生活艰辛,高中未毕业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1933年,启功得以结识著名史学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
陈校长对他的评价是“写、作俱佳”,而启功则称陈垣先生对他有再造之恩,并用“信有师生同父子”来形容两人的关系。
在陈校长安排下,他先后在辅仁附中、辅仁大学美术系和国文系任教,从此再没有离开教育岗位。
1945年,他在辅仁大学先后教授国文、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历代韵文选等课程。
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启功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又与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等创办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基地。
启功书法欣赏.
启功书法欣赏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
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画所得20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先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无名,一齐臭。
一个中学生,当了副教授。
知识不广博,专业参不透。
大名扬天下,本事还不够。
高度达不到,低了不愿就。
被打成趋左,也被判右派。
脸是有点圆,脸皮不够厚。
妻子已先亡,至今没有后。
丧礼犹如新,我病仍照旧。
今年六十六,却也可算寿。
想那八宝山,离我也不远。
论起我生平,谥字可叫陋。
皮囊本无名,不如与同臭。
启功先生写这样一个墓志铭,可谓是看透人生,颇有道家风骨。
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又将自己说的一文不值。
最后说到,这身体本就是一幅臭皮囊,死又何惜。
(1.确能赏识。
也指真能赏识的人。
《南史·王昙首传》:“知音者希,真赏殆绝。
”金元好问《别周卿弟》诗:“苦心亦有孟东野,真赏谁如高蜀州。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玉版》於未进时,拓者甚众,世不为重,有真赏者,已知宝爱,近则杳不可得。
浅谈启功先生诗词改
浅谈启功先生诗词一、启功简介启功,字元白,号苑北居士。
全名爱新觉罗·启功,满族,北京市人。
生于1912年7月26日,病逝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享年93岁。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古典文献学家、诗人。
是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曾任北师大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启功艺术贡献突出,学术成就高,著作丰富。
最主要的是书法,自创启功体,世称“启体”,书法界评论为“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其书法作品在市场上极受青睐,如2003年北京春拍10幅全部成交,其中超过8万元的有4幅,《行书唐宋诗七幅》被拍至41.8万元,其价令人咋舌。
其次是绘画,画作的风格是构图严谨,灵活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
1999年秋拍卖他的《朱竹墨石图》以7万元成交,到2002年,同样的画作竟达10万元以上了。
启功还通晓语言文字、古书画鉴定之学,尤精碑帖研究。
其主要著作有《诗文声律论稿》、《古代字体论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启功丛稿·诗词卷》、《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等多种。
现有《启功全集》出版,共20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诗词特色1、启功诗词语言的活化技巧诗是灵魂的声音,诗歌的语言要求高度凝炼,且优美动人,所以,历来诗家都非常重视语言技巧。
除比喻、夸张、渲染、衬托等一系列文艺创作通用的手法外,起承转合、对偶、用典、比兴则是诗词最为常用的语言技巧。
启功先生诗词较少用典,其造语浅近自然,通俗易懂。
翻开诗词集,除少数早期作品用典较多,比较深奥外,绝大多数作品基本不用典故,语言明白如话,朗朗上口。
最为脍炙人口者,如其1978年所作《自撰墓志铭》可谓典型代表: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启功原著于铁江译释其十三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
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作者自注】米芾⑴。
宋徽宗⑵以当时各书人问米芾,芾历加评骘⑶。
问以“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
观此刷之一字,其笔法意趣,不难领略。
且不仅可以想象其笔尽其力,而墨在毫中,挤于纸上,浓淡轻重,亦依稀若见。
襄阳漫仕⑷不独书艺之精,即此语妙,固不在六朝人下矣。
宝晋斋帖⑸刻米临右军⑹七帖,后有米友仁⑺跋云:“此字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
”右军原帖,亦刻于宝晋斋帖中,比而观之,知小米之言不虚也。
昔东坡称米氏“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 ,米起而自辩云:“尚有知不尽处⑻” ,遂自夸学道所得。
癫语⑼,戏语,自不待深究,其书之妙,则诚有知不能尽而言不能尽⑽者也。
【译者附注】(1) 米芾:北宋书画家,详见第八首【译者附注】⑹。
(2)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 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 年(1100 年 2 月23 日-1126 年 1 月18 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 岁。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 。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3) 评骘:评定。
(4) 襄阳漫仕:米芾,米为襄阳人,自号漫仕。
(5) 宝晋斋帖:宋丛帖名。
米芾书斋名宝晋斋。
(6) 右军:王羲之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7) 米友仁: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 米氏云山" 的特殊表现方式。
启功墨迹
启功墨迹启功书法墨迹启功(1912),姓爱新觉罗,字元白。
满族。
北京人。
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法选》、《启功书画作集》等。
笔者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是70年代末在一个翻译朋友家。
这是一件意临董其昌书法的条幅,写得中正安舒,气古雅,当时令我激动不已。
此后很多年来,这件书法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以至于每见到启先生的作品,总要不自觉地与那件作品发生“意象”上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却往往令我失望,因为先生的书法到80年代中期前后越写越“熟”了。
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并不可能始终不变,其间的变化有时便是否定——肯定——否定,或者肯定——否定——肯定的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
在现代书家中,我对于齐白石和启功的书法便都经历过类似的理解过程。
启功书法的成就主要在于行楷方面。
先生于书法一直是沉浸在简牍一脉的“帖派”传统中。
二王法帖、欧阳询《九成宫》、赵孟俯《胆巴碑》、柳公权《玄秘塔》、智永《千字文》以及宋之米、黄,明之董其昌,还有《淳化阁帖》等,便是先生学书的基础和几十年的主要值对象。
以至有人称其书为“现代的馆阁体”,据说先生对此欣彩笑纳。
众所周知,启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始终以一种近乎固定冲式样面世,确实显得单调和缺少风格变化,体现了一种。
动理上的趋稳定结构。
先生书法历来主张师法墨迹反对取法碑版,对追求碑刻一脉的刀斧痕十分不以为然他有诗道:少谈汉魏怕徒劳,简陵摩享未见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
在诗中,先生明确提出“师笔不师刀”,别诗中亦有“学书别确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名句,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先生的中法便保持了一种纯正的“帖”风。
先生的人生智慧与文化眼光也此可见一斑。
从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来看,先生对于传统审美的村验与理解主要是通过唐碑、《阁帖》来进行的,区别于前人的馆阁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他还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是只从梨枣间讨消息,同时要以帖解碑,来理解探寻笔法的真面目。
启功的诗词全集、诗集(32首全)
启功的诗词全集、诗集(32首全)[当代] 启功收录:32首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1《乘公交车组词》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控脑费疑猜。
东西南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展开全文坐不上,我活该,愿知究竟几时来。
有人说得真精确,零点之前总会开。
收起2《乘公交车组词》远见车来一串连,从头至尾距离宽。
车门无数齐开闭,百米飞奔去复还。
展开全文原地站,靠标竿,手招口喊嗓音干。
司机心似车门铁,手把轮盘眼望天。
收起3《乘公交车组词》这次车来更可愁,窗中人比站前稠。
阶梯一露刚伸脚,门扇双关已碰头。
展开全文长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此车休。
明朝誓练飞毛腿,纸马风轮任意游。
收起4《乘公交车组词》铁打车箱肉做身,上班散会最艰辛。
有穷弹力无穷挤,一寸空间一寸金。
展开全文头屡动,手频伸,可怜无补费精神。
当时我是孙行者,变个驴皮影戏人。
收起5《乘公交车组词》挤进车门勇难当,前呼后拥甚堂皇。
身成板鸭干而扁,可惜无人下箸尝。
展开全文头尾嵌,四边镶,千冲万撞不曾伤。
并非铁肋铜筋骨,匣晨磁瓶厚布囊。
收起6《乘公交车组词》车站分明在路旁,车中腹背变城墙。
心雄志壮钻空隙,舌敞唇焦喊借光。
展开全文下不去,莫慌张,再呆两站又何妨。
这回好比笼中鸟,暂作番邦杨四郎。
收起7《乘公交车组词》入站之前挤到门,前回经验要重温。
谁知背后彪形汉,直撞横冲往外奔。
展开全文门有缝,脚无跟,四肢著地眼全昏。
行人问我寻何物,近视先生看草根。
收起8《乘公交车组词》昨日墙边有站牌,今朝移向哪方栽。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1. 引言1.1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是启功在其著名的《论书绝句》一书中对碑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启功对碑帖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探究了碑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碑帖的价值、审美意义、影响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论述,启功展现了对碑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启功认为,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
碑帖凝聚了历代书法大家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启功深刻意识到了碑帖对于后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了对碑帖的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碑帖的继承与发展的倡导。
通过对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启功对碑帖的独特见解和对中国书法传统的珍视。
启功的碑帖观不仅对后人书法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2. 正文2.1 启功对碑帖的研究启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碑帖学家,他对碑帖的研究非常深入和精湛。
在《论书绝句》中,启功详细地阐述了他对碑帖的认识和理解。
启功对碑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碑帖具有文字端庄、线条流畅、结构严谨等特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优美和独特之处。
启功对碑帖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根据碑帖的不同形式和风格进行了分类,如隶书碑、楷书碑、草书碑等。
启功还分析了碑帖的字体结构、笔画运势等方面的特点,为后人研究碑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启功还对碑帖的传世和保护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强调了碑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呼吁人们要加强对碑帖的保护和传承,使之能够永久传世。
启功对碑帖的研究是非常系统和全面的,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研究碑帖和学习中国书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2 启功对碑帖的价值启功对碑帖的研究虽然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更重要的是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历史价值的认可。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摘要】启功《论书绝句》是启功所著的一部碑帖论著,其中对碑帖的观点独到而深刻。
本文从碑帖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启功的审美评价、研究方法、艺术价值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探讨。
启功认为碑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其审美评价强调字体的规整和丰富的表现力。
他的研究方法注重文字和内容的结合,强调碑帖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启功还强调传统碑帖的传承和创新,指导后人在研究和创作中发扬传统、注重创新。
通过分析启功在碑帖观中的独特见解,探讨他对碑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可以更好地理解碑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碑帖观、启功、论书绝句、历史背景、意义、审美评价、研究方法、艺术价值、传承、创新、独特见解、重要意义、启示。
1. 引言1.1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是启功在书法艺术领域中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启功借助碑帖这一传统书法形式,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实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研究方法。
在《论书绝句》中,启功对碑帖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作了系统的分析,认为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启功强调了碑帖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了碑帖在艺术上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启功对碑帖的审美评价、研究方法、艺术价值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现了他对碑帖的独特见解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启功在书法领域中的贡献和对后人的启示。
2. 正文2.1 碑帖的历史背景与意义碑帖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汉代,最早出现在墓葬或公共建筑物上,用于纪念和祭祀。
随着时间的推移,碑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形式,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碑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既是书法家们的创作素材,也是书法爱好者们的学习对象。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启功《论书绝句》是一部关于碑帖艺术的经典著作,其中启功对碑帖的观点、鉴赏方法和书法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述。
在这部著作中,启功提出了“碑帖之美”,并对碑帖的价值和艺术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对碑帖的观点是以敬畏之心来研究古人碑帖,以虔心敬礼的态度尊重古人的艺术成就。
他认为只有虔诚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从古人的碑帖中汲取养分,才能真正领悟到古人的书法精神。
启功认为,碑帖不仅仅是书法的样本,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历史、文化和审美的内涵,是古人思想与情感的结晶。
对碑帖的研究要以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去对待,这是启功对碑帖观的重要表述。
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对碑帖的鉴赏方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主张对碑帖的鉴赏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和模拟。
他强调说:“不知道碑上的字什么意思,也不能作它随便诡辩,这便因为他等全是为人大自己安轻便不在意,不是真知了。
”要真正认识一块碑帖,就要深入理解碑文的内涵和古人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碑帖的艺术价值。
启功主张鉴赏碑帖要有深刻的文化沉淀和精神交融,要注重对碑文内涵的理解和领悟,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和模拟。
启功在《论书绝句》中还对碑帖的书法技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
他提出了“入胸针法”,并倡导以自然的造化作为书法创作的准则。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表达自然的语言,只有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才能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感。
启功主张书法要以自然的造化为准则,让笔墨从心灵深处流淌而出,才能体现真正的情感和境界。
启功还提出了许多书法技法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其签而飒,如车行轨”,“空当便是凌波步,不放妄想即空当”,“横折圆弯大严丽,小繁通雅不光谡”,这些原则和方法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不仅对后人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对古代碑帖的研究和鉴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
启功《论书绝句》中的碑帖观
随着书法研究的深入,碑帖作为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
启功
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他的著作《论书绝句》中,深入地探讨了碑
帖在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他独特的碑帖观。
启功认为,碑帖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是书法家从中获得艺术精神、审美境界和技艺提
高的宝库。
在碑帖中,书法家可以感受到先贤传世的艺术瑰宝,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书
法家风貌的书法文化,同时也可以在对碑帖作品的刻划和揣摩中,增进自己的艺术水平和
造诣。
对于碑帖的收藏、传承和研究,启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认为要实现碑帖的传承和发扬,就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必须加强对碑帖的收藏和保护,不断丰富碑帖资源
的积累,防止碑帖的流失和损坏。
其次,要在传承碑帖的过程中,注重珍视传统文化、弘
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推动碑帖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最后,必须通过对碑帖的深入研究
和借鉴,吸收碑帖中的涵义、技法和审美观念,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书法艺术。
启功对于碑帖的观察和认识,不仅体现了其对书法艺术的深厚理解和独特的艺术眼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从碑帖到书法,从书法到文化,从文化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启功的碑帖观具有前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是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
启功《启功韵语》
启功《启功韵语》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人。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和诗人。
启功先生自幼喜爱古典诗词﹑书法和绘画,曾随贾羲民﹑吴镜汀先生学习中国绘画,上世纪 40 年代,他的绘画作品即在画坛崭露头角,最终独树一帜,形成一家之风,被书法界称为“启体” , 他的旧诗词也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同时启功先生对古书画﹑碑帖的鉴定独具慧眼,见识卓异,造诣很深。
几十年来为整理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做作出了卓越贡献。
启功先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顾问,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
卷一八声甘州·社课题姚公綬画墨竹渺同云,飘堕自潇湘,墨雨入银钩。
想北窗凉思,东华尘土,都是阳秋。
挥尽澄心一卷,暮靄万竿稠。
唯有梅花叟,堪配湖州。
笑我频年习懶,弄柔毫但写,翠凤青虬。
对零缣断素,无语共天游。
任相疑,非麻非竹,羨云林胸次总悠悠。
神来处,笔歌墨舞,时绕丹丘。
清平乐·社课咏落叶鸾飘凤泊。
差喜无纤繳。
蔽日浓阴吹渐薄。
放眼暮云楼阁。
西风浪卷蓬壶。
长空雁陈模糊。
想见天公老笔,寒林次第成图。
临江仙·自题新绿堂图,次黄君坦先生韵如海繁英飘未尽,霎时柳已飞绵。
半窗晴日自堪怜。
高标如駿骨,比玉斗双尖。
伴我孤吟诗万首,石兄丑色依然。
不须歌舞忆开天。
琳瑯敲大叶,浓绿是明年。
虞美人·自题新绿堂图,次杨君武先生韵缥緗乍拂余尘暗。
始訝流年换。
锦园明月旧南楼。
识否当时青鬓不知愁。
墨痕翠滴浓于雨。
点点增离绪。
乱红无语过芳时。
又是浓阴密叶满平池。
卷二十六字令二首有友人自津门代人徵题“梦边填词图”,盖学词慕梦窗者。
1.词。
七宝楼台玉树枝。
心所慕,异代若同时。
2.词。
理屈而穷我自知。
一个字,枉费数茎髭。
沁园春·(中东轍)美尼尔氏综合症夜梦初回,地转天旋,两眼难睁。
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一百首》1、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2、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3、大地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4、底从骏骨辨媸妍定武椎轮且不传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5、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6、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7、砚臼磨穿笔作堆千文真面海东回分明流水空山境无数林花烂漫开8、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龙跳虎卧温泉帖妙有三分不妥当9、宋元響拓汝南志枣石翻身孔庙堂曾向蒙庄闻傥论古人已与不传亡10、书楼片石万千题物论悠悠总未齐照眼残编来陇右九原何处起覃溪11、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12、笔姿京卞尽清妍蹑晋踪唐傲宋贤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13、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14、草写千文正写经温夫逸老各专城宋贤一例标新尚此是先唐旧典型15、朴质一漓成侧媚吴兴赝迹日纷沦明珠美玉千金价自有流光悦妇人16、丹丘复古不乖时波磔翩翩似竹枝想见承平文物盛奎章阁下写宫词17、疏越朱弦久寂寥陵夷八法亦烦嚣论书宁下迂翁拜古淡风姿近六朝18、万古江河有正传无端毁誉别天渊史家自具阳秋笔径说香光学米颠19、刻舟求剑翁北平我所不解刘诸城差喜天真铁梅叟肯将淡宕易纵横20、横扫千军笔一枝艺舟双楫妙文辞无钱口数他家宝得失安吴果自知21、礼器方严体势坚史晨端劲有余妍不祧汉隶宗风在鸟翼双飞未可偏22、笔锋无恙字如新体态端严近史晨虽是断碑犹可宝朝侯小子尔何人23、石言张景造郡屋刊刻精工笔法足劝君莫买千金碑刘熊模糊史晨秃24、北朝重造夏承碑高肃唐邕故等夷汉隶缤纷无此体笔今貌古太支离25、军阀相称你是贼谁为曹刘辨白黑八分到此渐浇漓披阅经年无所得26、清颂碑流异代芳真书天骨最开张小人何处通温清一字千金泪数行27、数行古刻有余师焦尾奇音续色丝始识彝斋心独苦兰亭出水补粘时28、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头日几临可望难追仙迹远长松万仞石千寻29、江表巍然真逸铭迢迢鲁郡得同声浮天鹤响禽鱼乐大化无方四海行30、铭石庄严简札遒方圆水乳费探求萧梁元魏先河在结穴遥归大小欧31、出墨无端又入杨前摹松雪后香光如今只爱张神冏一剂强心健骨方32、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33、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34、琅琊奕代尽工书真赝同传久不殊万岁通天留响拓金轮功绩过天枢35、或言异趣出钩摹章草如斯世已无梁武标名何足辨六朝柔翰压奇觚36、永师真迹八百本海东一卷逃劫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乡老大回37、隋贤墨迹史岑文冒做索靖萧子云漫说虚名胜实诣叶公从古不求真38、真书汉末已胚胎钟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39、六朝别字体无凭三段妖书语莫征正始以来论篆隶唐人毕竟是中兴40、事业贞观定九州巍峨宫阙起麟游行人不说唐皇帝细拓丰碑宝大欧41、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42、集书辛苦倍书丹内学何如外学宽多智怀仁寻护法半求王字半求官43、集王大雅亦名家半截碑文语太夸写得阉妻颜色好圆姿替月脸呈花44、草字书碑欲擅场羽衣木鹤共徜徉缑山月夜空如水不见莲花似六郎45、书谱流传真迹在参差摹刻百疑生箴膏起废吾何有曾拨乌云见月明46、青琐蝉娟褚遂良毫端犹带绮罗香可怜鼓努三龛记乍绾双鬟学霸王?47、翰林供奉拨灯手素帛黄麻次第开千载鹡鸰留胜迹有姿无媚见新裁48、跌宕为奇笔仗精飚如电发静渊渟学来俗死何须怪当日书碑太逞能49、真迹颜公此最奇海隅同慰见心期请看造极登峰处纸上神行手不知50、敏捷才华号立成杜家兄弟远闻名正藏文轨传东国多仗中台笔墨精51、东瀛楷法尽精能世说词林本行经小卷藤家临乐毅两行题尾署天平52、羲献深醇旭素狂流传遗法入扶桑不图古墨珍三笔小野藤原并擅场53、笋茗俱佳可径来明珠十四迈琼瑰精纯虽胜牛腰卷终惜裁缣各袜材54、劲媚应从笔正论更将心正哄愚人书碑试问心何在谀阉谀僧颂禁军55、诗思低回根肺腑墨痕狼藉化飞腾满襟泪溅黄麻纸薄幸谐谈未可听56、谢客先书庾信诗早悬明鉴考功辞腾诬攘善鸿堂帖枉费千思与万思57、非狷非狂自一家草堂夏热起龙蛇壶公忽现容身地方丈蓬山是韭花59、行押徐铉体绝工江南书格继唐风名家汴宋存遗矩只有西台李建中60、编摹底本自升元王著从蒙不白冤淳化工粗大观细宋镌先后本同源61、晋代西陲纸数张都成阁帖返魂香回看枣石迷离处意态分明想硬黄62、百刻千摹逊国门昔人曾此问书源赫然一卷房中诀堪笑黄庭语太村63、失名人写孝娥碑拟不于伦是诔辞谶语毕陈仍进隐长篇初见晋传奇64、子发书名冠宋初流传照乘四明珠寥寥跋尾谁能及不是苏髯莫唤奴65、矜持有态苦难舒颜告题名逐字摹可笑东坡饶事故也随座主誉君谟66、梦泽云边放钓舟坡仙墨妙世无俦天花坠处何人会但见春风绕树头67、字中有笔意堪传夜雨鸣廊到晓悬要识涪翁无秘密舞筵长袖柳公权68、从来翰墨号如林几见临池手应心羡煞襄阳—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69、薛米相齐比弟兄薛书寂寞米孤行尚留遗派乡关着继起河东李士弘70、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祥搜旧格衡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71、傅朋姿媚最堪师不是羲之即献之草法更能探笔髓非同儿戏弄游丝72、黄华米法盛波澜任赵椽毫仰大观太白仙诗题尾富中州书势过临安73、破的穿杨射艺精赏音还在弦外声渔阳笔外无余韵难怪沤波擅盛名74、绝代天姿学力深吴兴字欲拟精金纤毫渗漏无容觅但觉微余爱好心75、细楷清妍弱自持五言绝调晚唐诗平生每踏燕郊路最忆金台乃易之76、有元一世论书派妍媸莫出吴兴外要知豪杰不因人尚有倪吴真草在77、唐摹陆拓各酸咸识小生涯在笔尖只有牛皮看透处贼毫一折万华严78、丛帖三希字万行继之一石独凋伤恰如急景潇湘馆赢得诗人吊古忙79、昔我全疑帖与碑怪他毫刃总参差但从灯帐观遗影黑虎牵来大可骑80、七姬志里血模糊片石应充抵雀珠孤本流传余罪证徒留遗恨仲温书81、黄庭画赞惟糟粕面目全非点画讹希哲雅宜归匍匐宛然七子学饶歌82、无今无古任天真举重若轻笔绝尘何事六如常耿耿功名傀儡下场人83、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84、锺王逐鹿定何如此是人间未见书异代会心吾不忝?参天两地一朱驴?85、破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86、头面顶礼南田翁画家字说殊不公千金宝刀十五女极妍尽利将无同87、耕烟画笔天瓶字格熟功深作祖师更有文风同此调望溪八股阮亭诗88、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89、持将血泪报春晖文伯经师世所稀禊帖卷中瞻墨迹瓣香应许我归依90、高邮之后有番禺安雅终推学者书一代翁刘空作态几经鸣鼓召我徒91、琳琅诗富容夷韵洞达书饶婉娈情一事惜翁真可惜误将八股榜桐城92、一般风气一乡人岁月推迁有故新四体历观程穆倩始知完白善传薪93、惊呼马背肿巍峨那识人间有橐驼莫笑研经持论陋六朝遗墨见无多94、无端石刻似蜂窝摸索低昂聚讼多身后是非谁管得安吴包与道州何95、秦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96、贬赵卑唐意不殊推波南海助安吴行回楫橹空辞费只剩衰时馆阁书97、少谈汉魏怕徒劳简版摩挲未几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98、亦自矜持亦任真亦随俗媚亦因人亦知狗马常难似不知青红画鬼神99、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100、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应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启功书法《论书绝句百首》全集
启功书法《论书绝句百首》全集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国学大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自序以诗论艺,始于少陵六绝句。
殆亦自知未必尽适众口,故标曰戏为,以示不求人之强同也。
不佞功自幼耽于习书,曾步趋前贤论述,而每苦枘凿难符。
一旦奋然自念,古人人也,我亦人也,谁不吃饭屙矢,岂其人一作古,其书其法便迥异于后世人人哉。
又有清书家论书,每从石刻立说,岂必经斧斤毡蠟,始能传棐几练裙之妙乎。
此积疑之初释也。
又见古之得书名者,并不尽根于艺能,官大者奴仆视众人,名高者生徒视侪辈。
其势其地既优,其迹其声易播。
后之观者,遂动色相嗟,以为其秘不可窥,其妙不可及。
此积疑之再释也。
于是忍俊不禁,拈为韵语,非圣无法,唐突名流。
又苦二十八言,未能尽抒胸臆,乃附以自注。
有时手挥目送,注已离题,赏音合观,每见会心一笑。
此一笑也,何啻心印长传,机锋一喝。
其为书为诗,此时俱属第二义矣。
友人见约,为之手录百首,云将附印于注本之后而未果,转为赵翔先生聘之以去。
竟蒙珍重影印,加以精装,薄海流传,不佞朽骨为之增寿矣。
盖昔人尝谓,刊人著述,其功德不减掩骼埋胔。
今捧斯冊,诵昔人深痛之言,喜慰之极,不觉涕泪之盈襟也。
启功时年第八十岁一西京隶势自堂堂,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漆书天汉接元康。
二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
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
三大地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
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
四底从骏骨辨媸妍,定武椎轮且不传。
赖有唐摹存血脉,神龙小印白麻笺。
五风流江左有同音,折简书怀语倍深。
一自楼兰神物见,人间不复重来禽。
六蝯翁睥睨慎翁狂,黑女文公费品量。
翰墨有缘吾自幸,居然妙迹见高昌。
七砚臼磨穿笔作堆,千文真面海东回。
分明流水空山境,无数林花烂漫开。
八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
龙跳虎卧温泉铭,妙有三分不妥当。
启功:平生日“陋”,声名皆“臭”
启功:平生日“陋”,声名皆“臭”历史铭记的墓志铭几行字的背后,是一人,一生,一段历史。
本系列讲述逝者的墓志铭,追溯人与时代的故事。
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及文物鉴赏家启功于2005年6月30日在北大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他被安葬在八宝山,墓碑上刻着他在66岁时给自己写下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日陋。
身与名,一齐臭。
时光回到1912年7月26日,北京什锦花园胡同的一个清皇族后裔的宅第里,一个新生婴儿清脆的哭声传了出来。
只是身为皇室旁支的他们祖荫不再,出生在辛亥革命后第二年,使这个孩子饱受忧患。
这个孩子就是启功。
中学生,副教授启功的父亲在他未满周岁的时候去世了,十岁时他的曾祖、祖父及叔祖先后去世,年幼的启功感受到了人生的艰难。
他的启蒙教育是由姑姑进行的,后来姑姑恒季华为了教养这个单传的侄子终生未嫁。
1931年,中学还未毕业的启功辍了学,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找一份工作,挣些钱奉养母亲和姑姑。
当时的他想不到,中学辍学的学历在他此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成为一大障碍。
21岁的启功急于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维持生计,他曾祖父的一个门生帮助了他,将他推荐给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
陈垣看到他小小年纪就写得一手好文章,称他为“有才华的小孩”。
启功得到陈垣的赏识,被安排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授初中一年级的国文课,由于他讲课十分生动有趣,深得学生喜爱。
然而,不久之后,启功就被解聘了。
当时辅仁中学的校长过分看重资历,他覺得启功只是一个中学都未毕业的青年,教中学不合制度,这对启功是个很大的打击。
由于启功具有出色的书画功底,陈垣在1935年又安排他在辅仁大学美术系担任助教。
命运弄人,此时掌管美术系大权的正是那位曾经解聘过启功的前辅仁中学校长,结果启功工作不到两年,再次因学历问题被解雇。
为了生计,启功不得不教家馆,同时凭借自己的社会名气,卖书画补贴家用。
启功: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
启功: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著有《启功书画集》、《启功丛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启功絮语》、《论书绝句》等。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
他的书法风格卓尔不群、隽永洒脱;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无所不容。
他专注丰富,通晓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对八股文有深厚的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其精通碑帖之学。
启功先生有一方古砚,上有铭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启先生把自己小小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为“坚净翁”,号如其人,他就是一条静谧的河流——宁静平和、慈祥安逸,不掺杂念、不图虚名。
著作等身的启老,并不以泰斗自居,对于人们冠予他的各种头衔一概不承认,你若问他是谁,他会轻描淡写的说:“我是一名教师。
”与书法结缘『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
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受了祖父的熏陶,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拜贾义民先生为师。
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介绍我认识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了一段,挺有长进。
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
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
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题写。
”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
』启功写字与诗词结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
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
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
自序
【名家档案】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
作为20世纪重要的书法家,他有“当代草圣”之誉。
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他的书法集《自序》叙述了学书的历程,对后人有启发意义。
自序/林散之兼职编辑杨发勇E-mail:jsjyshufajiaoyu@余浅薄不文,学无成就,书法一道,何敢妄谈。
唯自孩时,即喜弄笔。
积其岁年,或有所得。
缀其经过,贡采览焉。
余八岁时,开始学书,未有师承;十六风从乡亲范培开先生学书。
先生授以唐碑,并授安吴执笔悬腕之法,心好习之。
弱冠后,复从含山张栗庵先生学诗古辞,先生学贯古今,藏书甚富,与当代马通伯、姚仲实、陈澹然诸先生游,书学晋唐,于褚遂良、米海岳游精重。
尝谓余曰:“学者于三十外,诗文书艺,皆宜明其途径,若驰骛浮名,害人不浅,一再延稽,不可救药,口传手授,是在真师,吾友黄宾虹,海内知名,可师也。
”余怀然聆之,遂于翌年负笈沪上,持张先生函求谒之。
黄先生不以余为不肖,谓曰:“君之书画,略具才气,不入时畦,唯用笔墨之法,尚无所知,似从珂罗版摹拟而成,模糊凄迷,真意全亏。
”并示古人用笔用墨之道:“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
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
”又曰:“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尤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
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
”余闻言,悚然大骇。
平时虽知计白当黑和知白守黑之语,视为典文,未明究竟。
今聆此语,恍然有悟。
即取所藏古今名碑佳帖,细心潜玩,都于黑处沉着,白处虚灵,黑白错综,以成其美。
始信黄先生之言,不吾欺也。
又曰:“用笔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诗论艺,始于少陵六绝句。
殆亦自知未必尽适众口,故标曰戏为,以示不求人之强同也。
不佞功自幼耽于习书,曾步趋前贤论述,而每苦枘凿难符。
一旦奋然自念,古人人也,我亦人也,谁不吃饭屙矢,岂其人一作古,其书其法便迥异于后世人人哉。
又有清书家论书,每从石刻立说,岂必经斧斤毡蜡,始能传棐几练裙之妙乎。
此积疑之初释也。
又见古之得书名者,并不尽根于艺能,官大者奴仆视众人,名高者生徒视侪辈。
其势其地既优,其迹其声易播。
后之观者,遂动色相嗟,以为其秘不可窥,其妙不可及。
此积疑之再释也。
于是忍俊不禁,拈为韵语,非圣无法,唐突名流。
又苦二十八言,未能尽抒胸臆,乃附以自注。
有时手挥目送,注已离题,赏音合观,每见会心一笑。
此一笑也,何啻心印长传,机锋一喝。
其为书为诗,此时俱属第二义矣。
友人见约,为之手录百首,云将附印于注本之后而未果,转为赵翔先生聘之以去。
竟蒙珍重影印,加以精装,薄海流传,不佞朽骨为之增寿矣。
盖昔人尝谓,刊人著述,其功德不减掩骼埋胔。
今捧斯册,诵昔人深痛之言,喜慰之极,不觉涕泪之盈襟也。
——启功《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