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圆柱和圆锥”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表面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柱模型、直尺、剪刀、彩纸等。
2.学具准备:每人一份圆柱模型、直尺、剪刀、彩纸等。
3.教学课件:圆柱的表面积计算相关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物体,如饮料瓶、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引出圆柱的表面积。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各个部分,如底面半径、高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教具和学具,动手操作,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1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圆柱体积、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引入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圆柱形状的物体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过程,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卡片、剪刀、胶带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带等。
3.课件:圆柱表面积的动画和实例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状物体,如饮料瓶、圆柱形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学生可以发现这些物体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柱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中的《圆柱的表面积》进行设计。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具备一定的面积计算能力和基本的几何概念。
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物来加深对圆柱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个圆柱的实物或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等待学生回答)学生:是圆柱形的。
教师:很好!对于圆柱形的物体,你们能否描述一下它的特点?学生:它有一个圆形的底面,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非常棒!圆柱确实由一个圆形的底面和一个矩形的侧面组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圆柱的表面积。
请大家注意听,我们要探索一下圆柱的表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Step 2: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柱的图片)教师:请大家看一下这个图,它展示了一个圆柱。
我们知道,圆柱有一个圆形的底面和一个矩形的侧面。
那么,底面和侧面各自的面积是什么呢?学生:底面的面积是圆的面积,侧面的面积是矩形的面积。
教师:非常好!底面的面积就是一个圆的面积,侧面的面积就是一个矩形的面积。
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底面积和侧面积组成的。
下面,我们将分别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Step 3:学习圆柱的侧面积3.1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介绍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能依照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明白圆柱侧面展开后能够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点的认识,进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运算方法,把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运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运算公式。
教学用具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爱好。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那个茶叶罐是如何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伙儿猜猜侧面是如何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二、自主探究,发觉问题研究圆柱侧面积: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看对比:观看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运算它的面积吗?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差不多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假如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那个地点要强调沿着高剪)那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 侧== C h假如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能够写成:S侧=2rh假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剪开的,因此可能差不多显现了这种情形。
现在能够让差不多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伙儿拿出预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研究圆柱表面积:1.现在请大伙儿试着求出那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电脑动画展示【学具准备】圆柱形茶叶罐、自制的圆柱体纸盒2个、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同学们曾经自己研究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一下,当时大家是怎样推导这些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学生会想将图形表面展开)2、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求这个茶叶罐用多少铁皮?(体会就是求圆柱表面积。
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活动)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研究圆柱侧面积拿出自制的圆柱体纸盒,1.猜想将它的侧面展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独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验证刚才的猜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可能会出现很多种可能,比如斜着剪、拐弯剪等,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处理方式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3.观察对比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4.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5、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πr×h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2《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通过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圆柱的表面积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剪刀、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如饮料瓶、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能否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呢?2.呈现(10分钟)讲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圆柱模型,发现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与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出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然后拼接起来,测量圆柱的表面积。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自主发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柱的特征、体积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各有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形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柱模型、直尺、圆规、剪刀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直尺、圆规、剪刀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的讲解、实际问题的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柱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有时要计算全部面面积的总和,有时是计算一个底面面积加上侧面积,还有时只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要根据实际灵活地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此练习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侧面展开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明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柱的半径。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学生回答,并口头列式。
侧面积:3.14×2×10×30=18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1884+314×2=2512(平方厘米)
答:做圆柱形纸盒需用2512平方厘米的纸板。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水桶的侧面积:3.14×4×5=62.8(平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4÷2)2=12.56(平方分米)
需要铁皮:62.8+12.56=75.36(平方分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75.36平方分米的铁皮。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圆柱的侧面积:18.84×10=18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18.84÷3.14÷2)2=28.26(平方厘米)
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2 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面积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习了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通过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面积的概念、圆的基本知识都有较好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原理,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实例、PPT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用于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实例,如易拉罐、圆柱形的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导出这个公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个圆柱模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的教案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它有什么特征?2.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纸板呢?(接口处忽略不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再次让学生明白圆柱的特征,同时提出“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纸板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出学数学的价值。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2.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揭示并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3.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猜一猜圆柱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预设:⑴圆柱侧面展开后看似什么图形,剪开图形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⑵把圆柱滚动一周,所滚动轨迹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⑶用纸把侧面包围,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小结:方法真多!下面根据你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合作操作,看能发现什么?(验证)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研究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规律。
⑴滚动法。
(学生利用滚动法,把圆柱侧面滚动一周后,滚动过的轨迹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⑵展开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对圆柱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圆柱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柱的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表面积与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不同。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圆柱模型,根据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1)一. 教材分析《1.2 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圆柱的表面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物和图形的观察,以及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能够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观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表面积公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柱模型、长方形和圆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模型,以及纸张、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形状,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个圆柱,你们能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圆柱的底面、侧面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长方形和圆形卡片,展示圆柱的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图的特点,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个展开图,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可能会回答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介绍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和圆柱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柱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模型,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圆柱物体,如饮料瓶、圆柱形的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底面的面积和一个侧面的面积组成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圆柱的表面积,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不仅涉及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包括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圆柱模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圆柱模型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用一个圆柱模型,按照计算方法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并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北师大版圆柱的表面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圆柱的表面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圆柱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识别圆柱的特征。
2. 掌握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柱表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圆柱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识别圆柱的特征。
2. 掌握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柱表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PXX-XX。
教具:白板、黑板笔、教师演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在班级中向学生展示圆柱,让学生观察、描述圆柱的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圆柱的特征,如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等等。
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黑板或白板,绘制一个简单的圆柱的示意图,并标注出底面的直径和高。
2. 教师讲解圆柱的概念,给学生解读示意图中的各个部分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三、训练与巩固(20分钟)1.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3. 学生自主或分组完成一些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 学生进行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和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技巧。
2. 学生进行反思,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及时向教师请教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_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_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教学目标:经历圆柱展开与卷成圆柱等活动,明白得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明白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能够是一个长方形,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运算方法,并把握圆柱表面积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运算圆柱的表面积。
培养学生观看、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运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运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预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来源:]检查复习,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体的特点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那个曲面叫什么?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叔叔做那个茶叶罐是如何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请大伙儿猜一猜圆柱侧面是如何样做成的呢?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积×2=表面积)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第一应该运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测量直径,运算圆柱的底面积。
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如何样运算它的面积吗?(S=πr2)需要明白什么条件?2.现场测量茶叶桶的底面直径。
(注意方法指导:量出底面最长的线段即直径的长度。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运算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运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如何样运算它的面积呢?[来源:学+科+网][来源:]想一想,能否将那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摸索发觉它的侧面积该如何样运算呢?学生动手操作。
(剪圆柱形纸筒)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摸索,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觉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3圆柱的表面积(一) 教案
第3课时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材第5页)二、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经历探究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求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学生准备:纸圆柱模型、学生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题目)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圆的半径是2 cm,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是什么?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它们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分别指的是长方体、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师:它们都是立体图形,那圆柱的表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2.教学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2问)组织学生将纸圆柱模型按不同方式展开,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的形状。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种回答。
师:怎样使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展开又是平行四边形呢?引导学生回答:沿高展开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不沿高展开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下面我们重点来探究展开为长方形的情况。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那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纸也能卷成圆柱形(用长方形纸演示卷、展开)。
观察卷、展圆柱形的过程,你发现长方形的长与圆柱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3问)引导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师:非常正确,那长方形的宽呢?引导学生回答: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2 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版 (2)一. 教材分析《1.2 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底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等知识,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圆柱的表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底面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剪刀、胶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如易拉罐、圆柱形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引发学生对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展开,观察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表面积》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5~7页的内容。
2.本课时主要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进而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3.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圆柱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3.在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并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教学重点】探究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纸质圆柱形物体剪刀长方形纸板◆教学过程第1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一、提出问题、设疑导入1.说一说。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谁能和大家说一说?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想一想。
课件出示情境图: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师:要制作这个圆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至少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是一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3.汇报。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求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
4.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师: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也叫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感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联想猜测。
(1)圆柱的表面积与什么有关?①出示两个高矮不同、底面积相同的圆柱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与圆柱的高有关。
②出示两个高矮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圆柱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与圆柱的底面半径有关。
(2)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师: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得到的图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2.操作验证。
(1)小组合作,剪一剪、量一量,验证猜想。
(2)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预设生1:可能是一个长方形。
我们用剪刀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后再展开,发现它的侧面正好是一个长方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生2:平时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所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应该是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生3:不一定要沿着圆柱的高剪开,斜着剪开后再展开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3.质疑提升。
(课件演示把圆柱的侧面沿一条高展开成长方形及长方形围成圆柱侧面的过程)师:在圆柱的侧面展开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侧面积的大小没变)4.总结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侧面积。
①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圆柱的侧面积=长×宽=底面周长×高。
②教师介绍。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引导学生进一步将公式变形:S侧=2πrh。
(2)圆柱的表面积。
①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上、下底面的面积之和+圆柱的侧面积。
②教师介绍。
圆柱的表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表=S侧+2S底=Ch+2πr2。
5.解决问题。
师:想试一试自己的探究结果吗?你能算出这个圆柱形纸盒的表面积吗?(1)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2)汇报交流。
侧面积:3.14×10×2×30=1884(cm2)底面积:3.14×102=314(cm2)表面积:1884+314×2=2512(cm2)答:至少需要用2512 cm2的纸板。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猜想、验证、质疑提升、总结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尽量发挥创造潜能。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完成教材6页“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6页“练一练”2题。
3.冬天,护林工人在圆柱形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树干的( )。
A.底面积B.侧面积C.表面积D.体积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7页“练一练”6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S表=S侧+2S底=Ch+2πr2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一、温故引新,巧妙入境1.填一填。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得到一个( ),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 )。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2)圆柱的表面积=( )+(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生活中,计算物体的表面积时,经常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需要计算哪些部分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圆柱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下一步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作铺垫,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6页上面情境图: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为4 dm,高为5 dm,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1)学生独立思考。
(2)尝试计算。
(3)汇报交流。
(求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就是求水桶的表面积,因为水桶无盖,所以它的表面积应是一个底面积加侧面积)(4)解决问题。
3.14×4×5+3.14×(4÷2)2=75.36(dm2)(5)拓展提升。
圆柱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例说一说吗?(烟囱、笔筒、通风管等)2.课件展示教材6页中间情境图:把一个圆柱形薯片盒的商标纸展开,是一个长18.84 cm,宽10 cm的长方形。
这个薯片盒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呢?(1)小组讨论:求这个薯片盒的侧面积就是求什么?怎样求薯片盒的表面积?(2)学生汇报。
(长方形的面积就是侧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根据周长可以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用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3)解决问题。
半径:18.84÷3.14÷2=3(cm)底面积:3.14×32=28.26(cm2)侧面积:18.84×10=188.4(cm2)表面积:188.4+28.26×2=244.92(cm2)设计意图:通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用已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知识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油桶需要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需要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笔筒需要多少硬纸板要计算圆柱的( )。
2.挖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底面直径是4米,深20分米。
在这个蓄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总结:运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计算两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的,也有计算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的,还有只需要计算侧面积的,因此,同学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明确各种不同的圆柱所求出的表面积不同,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综合运用,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7页“练一练”4题。
(引导学生理解压路机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2.完成教材7页“练一练”5题。
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是16厘米,高是20厘米。
(1)将这根木料锯成两个—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2)沿着它的底面直径,从上到下把这根木料分成相同的两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通过观察、比较横切与纵切剖面的不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橡皮泥圆柱,小组合作,先按要求切一切,再互相说说表面积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计算,教师巡视)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第(1)小题把圆柱横切,增加2个底面的面积。
第(2)小题把圆柱纵切,增加2个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的长方形的面积。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1.教材7页“练一练”7题。
2.教材7页“练一练”8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2)无盖水桶、笔筒等: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烟囱、通风管等:侧面积油桶、薯片盒等:两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