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WIFI项目的方案概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WIFI项目方案概述

一、项目介绍:

1、郑州地铁试点情况简介:

项目概况

●一期线路长26.2km,均为地下线;设站20个,最大站间距2353.71m,

最小站间距944.2m,平均站间距1.325km。

●1号线一期工程配置列车数:初期25列,最终规划47辆车

●最大车速80 KM/H,最小列车发车间隔3分钟。

●与公网无线信号合路后共用漏缆,单向隧道中配备2条漏缆

业务需求

●车站区间/到车辆段的宽隧道/U型槽业务需求:

☐每辆车上行2路视频监控,4Mpbs,下行PIS信息8Mbps

●停车场/车辆段的业务需求:

☐停车场/车辆段内可以同时调2路视频监控信号上传,上行

XMpbs

☐在非运营时段,通过无线通信下载录播信息到车辆,下行

XMbps

2、无线覆盖方案(漏缆):

共建共享

●系统与民用通信系统共用漏缆,靠右侧2根漏缆,分别在1.9米和3米高

度处,车顶高4.15米

●无须在隧道中另外布设天线,节省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RRU和漏缆的连接

●4path RRU采用单向2path方案覆盖,RRU两端的漏缆覆盖属于同一小区

●RRU的射频信号通过多频合分路器,与其它系统的信号合路后一起连接到

漏缆

3、隧道覆盖漏缆合路设计方案:

●该系统与商用系统信号合路后共用漏缆

●为保证系统提供足够的带宽,提高用户的整体宽带体验,上下行隧道设计

为两个小区。由于POI无法将系统的两路信号隔离后与公网信号合路,因此需要额外的合路器,将RRU与POI合路后的信号进行二次合路

●系统与民用通信系统共用漏缆,靠右侧2根漏缆,分别在1.9米和3米高

度处,车顶高4.15米(郑州地铁)

4、隧道覆盖方案:

隧道覆盖

●RRU与BBU配置在一起,部署在各个车站;

●如果车站间距大于相邻车站RRU的覆盖能力,在隧道中进行加站,采用

光纤将RRU拉远到隧道中

5、覆盖规划

(1)小区覆盖规划:上行受限,根据业务带宽需求,经链路预算后得出小区单边覆盖距离为708.6米

(2)切换带规划:切换的迟滞为2dB,切换的时延为120ms, 列车速度按照最大80公里/小时,传播模型按照漏缆每100米损耗4.3dB计算,切换带计算如下表:

(3)车站区间覆盖规划:考虑留有一定冗余,站间距按1.2km规划,大于1.2km的地

方需要加站,大于2.4km的站间考虑加2个站

5、特殊场景覆盖(一):车站到通往车辆段的隧道口

●覆盖特点:

☐多条轨道在一个大的隧道中,列车不一定会挨着铺设在两侧墙面上的漏缆走,列车走到中间道岔时信号强度较差。且在宽隧道终点需要将漏缆1

分2耦合到两个隧道中去,这个场景在链路预算上除上面因素外需要增加考

虑隧道的宽度因子,耦合器的损耗两个因素。

☐避免误切换然后掉话。

●起点站的相关区段是长度163m,终点站的相关区段是172m,分别利用

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基站延伸覆盖

6、特殊场景覆盖(二):U形槽覆盖

●起点站U形槽长度大约140m,终点站这段长239m,与U型槽相连的

隧道共用RRU,在隧道口使用平板天线进行U型槽覆盖,这部分的覆盖主要目的是和后面一段的无线覆盖平滑切换。

●可以覆盖到U型槽外220m

7、特殊场景覆盖(三):车场覆盖

覆盖特点:

车场有棚,为一块矩形面积,为了信号的均匀,采用室分方式进行覆盖,车场内部采用吸顶天线覆盖,靠近车场入口处采用定向天线向外覆盖,保证和前面宏站的平滑切换。

8、车载无线覆盖方案

●单极化列车车载天线尺寸260x100x90mm(长x宽x高)

●需安装2个,在列车中心线上安装,天线间距2米,天线间连线与列车长

度方向一致

方案简介

●车头和车尾的车载终端TAU互相备份,同时只有一个TAU在收发数据

●采用2个天线能够多发多收,提高数据流量

9、车载终端TAU与PIS设备接口

二、实施步骤:

1、每节车厢部署一台AP设备(按常规上网人群密度和宽带需求测算);该AP设备部署在列车车

厢中部,引出3条2.4G与5G合路馈线和定向天线,天线分别部署在列车车厢车顶纵面大约1/6、1/2、5/6的位置,从车顶侧面实现车厢的三段有效覆盖

2、在车头和车尾各部署一台AP,不用于乘客覆盖,而用于Wi-Fi车地漫游时与轨旁AP对接

3、车厢与车厢之间组成环网需要车厢接驳弱电槽提供两根连接网线;如果只能提供一根连接网线,

可采用简单的网络对接方案

4、如果部分老旧车厢不支持车厢间有线组网,可以提供车厢间AP的WDS无线桥接组网方案

5、轨旁AP每隔150米至200米部署一个AP,每个AP外接两根定向天线,使用不同频点的5G频段

分别指向不同的相反方向

6、列车车头、车尾各部署一个AP(车头、车尾分别使用不同的5G频点,与轨旁AP使用的频点对

应),两个AP的天线方向分别与轨旁AP的两根天线实现对接

7、车站上行接入:车站子系统仅提供网络接入和转发功能,将用户的网络访问流量通过AP接入后,

通过车站交换机路由转发到中心子系统,用户的网络访问控制由中心完成。

车站Wi-Fi覆盖:分为站厅覆盖和站台覆盖

8、在每个车站分别部署接入交换机,同一条线路上的车站站内接入交换机组成交换环网;在接驳站

部署汇聚交换机,各汇聚交换机连接到控制中心的核心交换机,组成典型的三层交换网络

三、方案分析:

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促进作用,而其高质量的运营和高品质的服务背后更离不开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作为支撑。但是,无线网络作为车地通讯的重要载体,却因为技术瓶颈的存在,无法满足车厢内'低头族'和控制室'大屏幕'的需求,这也是地铁无线网首先应该解决的'痛点'。

剖析轨道交通中的Wi-Fi"痛点"

据了解,在已经建成的一些地铁项目中,控制中心只能同时调用2~3路车厢内监控视频,下发车载视频信号中也屡屡卡顿延播。针对这一情况,专家认为:"环境干扰和突发事件安全等问

题,是运营者始料未及的,也是'痛点"的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