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学》材料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育学————————————————————————————————作者: ————————————————————————————————日期:ﻩ地理教育学第一章绪论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地理教育系统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3、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1)社会性、(2)边缘性、(3)概括性4、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1)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2)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3)应用性理论学科5、了解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理论基础(1.)以地理科学为理论基础(2).以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3).以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4.)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5.)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实践基础(1).以学校地理实践为基础(2.)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基础(3).以社会教育实践为基础(4.)以高师教育实践为基础第二章学校地理教育1、学校地理教育概念:是由地理教师、学生、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教育系统。
2、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1)“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3)公民素质教育功能、(4)地方发展教育功能、(5)综合思维教育功能、(6)社会实践教育功能3、学校地理教育的地位:(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2)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3)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4)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5)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6)在产业教育中的地位4、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1).空间性与区域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3)综合性与生态性(4)实践性与参与性(5)具体性与形象性(6)边缘性与多样性5、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功能充分发挥原则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5.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6.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6、了解中外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一)古代地理教育(二)近代地理教育(三)现代地理教育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2.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3.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4.地理教材结构更加新颖5.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7、以下为识记内容:(1)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2)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于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地理教育学年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地理教育学的未来与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地理教育学年会组织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地理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理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地理教育实践不断创新。
在此,我愿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见解。
一、地理教育学的内涵与价值地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教育现象、揭示地理教育规律、指导地理教育实践的学科。
它以地理科学为基础,以教育学为框架,探讨地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等问题。
地理教育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地理教育质量:地理教育学通过对地理教育现象的研究,揭示地理教育的规律,为提高地理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2. 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地理教育学关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地理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3. 丰富地理教育资源:地理教育学通过对地理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地理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二、地理教育学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我国地理教育学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地理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地理教育实践不断创新。
然而,地理教育学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2. 挑战:随着地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教育学面临着以下挑战:(1)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地理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地理教育实践,导致研究成果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
(2)地理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不高:部分地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难以胜任地理教育教学任务。
(3)地理教育资源匮乏:地理教育资源不足,限制了地理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地理教育学的未来与发展1. 加强地理教育学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地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教育学理论体系。
2. 深化地理教育实践研究:关注地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指导。
3. 提升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地理教师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学的教育地理学学
教育学的教育地理学学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地理环境、地理条件、地理资源等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教育地理学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从教育地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地理学的定义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地理学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对教育发展、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的影响,以及教育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二、教育地理学的历史教育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和英国。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地理学”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教育学和地理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分布与利用研究: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地理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2. 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研究:研究地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
3. 教育地理学课程研究:研究教育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提供支持。
4. 教育地理学实践研究:研究教育地理学的实践应用,如通过地理探索、户外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环境素养。
四、教育地理学的意义教育地理学在教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2. 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均衡发展:通过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教育地理学可以为教育公平和资源均衡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教育地理学可以通过教育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介绍和体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学的教育地理学
教育学的教育地理学引言: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教育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地理学旨在探索地理环境对教育实践和学习成果的影响,并通过合理的地理资源配置来提升教育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实践意义。
一、教育地理学的定义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学习和教学,并探究通过地理环境改善教育质量的方法。
教育地理学通过地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二、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影响。
比如,地理位置的远近、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都会对学校的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或促进或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2. 地理资源的配置:教育地理学还关注地理资源在教育实践中的合理配置。
合理利用和配置地理资源可以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教学条件,提高教育的效果。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学校分布,使学校分布均衡;在农村地区配置优质教师和教学设施,提升教育质量。
3. 地理知识的教育:教育地理学还探讨如何通过地理知识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授地理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并在地理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三、教育地理学的实践意义1. 提升教育品质:教育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地理资源和改善地理环境,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2. 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地理学研究地理资源的配置,可以帮助政府和教育部门合理规划学校的分布,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3. 培养环境意识:教育地理学通过教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这对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教育地理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教育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1.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P11)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认为本学科的教学对象只是教师,教师的教;而学生,学生的学并不属于研究对象。
2)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至20世纪80年代):陶行知基于“教学作合一”的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间的联络。
3)地理教材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地理教材法”的研究对象明显地是指对地理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探讨。
把“地理教学法”的“法”字理解为方法,完全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整个地理教学。
与地理教学法同时并存,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4)地理教育学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北京市地理学会着急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学法教师和有关专家,在通县召开座谈会。
会议提出:把“地理教学法”改为“地理教学论。
”时任湖南师范学院地理教学法教师的杨尧先生首次提倡将本学科定名为“地理教育学”。
不论是从研究范围,还是理论高度来考虑,“地理教育学”都应当是本学科最高层次的命名。
5)地理教学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就课程性质而言,在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本科中开设“地理教学论”比开设“地理教育学”更合适在于:①地理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②地理教育学的特性决定其难以指导具体操作性的教学实践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
3.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P51)总任务是:研究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活动。
具体的说,就是要解决地理学科中“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学)”、“教(学)得如何”等一系列教与学的问题。
进一步说,它们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2)具体任务:①研究地理学科在学科教学中的功能、地位与任务,明确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地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②研究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国外地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需要、与地理学科发展水平需要的关系,为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地理教材编写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育学第一章1、地理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明确的认识过程:(1)以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为研究对象的阶段。
当时的地理教育水平比较低,以单纯传授地理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师只要能了解地理教材的内容就可以“教书”。
因此,地理教学法也相应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研究水平,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2)以地理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的阶段。
地理教学方法在注重教材建设的同时,也由单纯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发展到研究传授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过程。
(3)以地理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的阶段。
对地理教学法的改革和提升工作拉开序幕,地理教育学的建构日臻完善和成熟。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育系统。
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和为实现地理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3、教育是一种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4、素质教育的特点在理论上可概括为:①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几方面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②塑造受教育者完美人格的教育,将青年学生培养成有高尚完美人格的现代社会公民;③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原有的素质基础,进行启发式教学,因势利导,实现教育目标;④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潜能的教育,师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5、地理教学论。
着重研究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它一方面依据地理教育原理研究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要对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予以理论和原则上的指导,其研究成果可适应于解决地理教学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课程教材的和谐化建设研究
作者: 黄京鸿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页码: 97-101页
主题词: 地理教学论;地理教育学;课程;教材;和谐;建设
摘要:《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是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但目前两课功能不清、层次不明、内容混同、协同不力、应用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
着眼于当代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地理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的要求,从改革实践出发.厘清两课功能,辨析两课特点.优化两课教材体系.使其在不同学习层次中交相辉映.不仅有利于两课的扣谐化建设.促进其功能更好发挥,对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也有裨益。
地理本科教材
地理本科教材
地理本科教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本科教材:
1. 《人文地理学》(作者:Fellmann, Getis, and Getis,译者:李云飞):这是一本介绍人文地理学的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人类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2. 《地球环境科学》(作者:陈宝春等,主编:王绍炎):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地球环境科学教材,涵盖了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理学、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地理教育学》(作者:Michael Solem,译者:王静):这是一本介绍地理教育学的教材,涵盖了地理思维、地理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4. 《地球科学导论》(作者:李崇智):这是一本介绍地球科学的入门教材,涵盖了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
5. 《地理信息系统》(作者:李艳辉等):这是一本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教材,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常见的地理本科教材还包括《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
这些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适合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学习。
《地理教育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地理教育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地理教育的起源和分类(一)、地理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地理教育现象,这时的地理教育是零散、朦胧的,常常与神话、甚至与迷信相伴而生。
奴隶社会——地理书籍涌现、地理知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但独立形态的地理教育还没有形成,往往与商业、航海等融为一体。
封建社会——产生了学校地理教育。
单独设科的地理教育,西方始于17世纪,我国一直到1904年才开始(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
(二)、地理教育的分类——从获取地理知识渠道的来源出发,可以把地理教育分为两大类:即学校地理教育和社会地理教育。
学校地理教育地理课堂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是当前的主渠道地理课外教育(地理课外教学、地理课外活动)。
社会地理教育社会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具有教育功能的,例如:科技馆、少年宫等社会机关团体的地理教育——有全国性、国际性的节日,进行宣传活动大众媒体和网络的地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理教育——例如:旅游家庭的地理教育——家人、同事、朋友之间二、地理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地理教学法是随着学校地理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
刚开始时,人们只是摸索、积累自己的经验或零碎的学习他人经验。
师范教育出现以后,产生了“教授法”课程(1925年改为教学法),师范院校地理系均开设地理教学法,并作为必修的主干课程。
三、地理教育学的产生——或是“地理教学论”产生的背景:(1)地理教学法本身的局限性,无法适应现代地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我国要建立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0世纪80年代建立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筹建,90年代初期诞生地理教育学,正式取代了地理教学法课程。
地理教育学建立时间很短,但发展空间很大。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教学法的关系:地理教学法是地理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理教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地理教育学是地理教学法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升华。
地理教育学课件.ppt
(1)以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为研究对象
(2)以地理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新中国成立之后) (3)以地理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80年代至今)
§1-1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演化
古代相关的地理书籍
我国地理教育:
中国--《山海经》、《禹贡》 埃及--《大地的记载》 希腊--《地理学》
“老三论”与“新三 论”
“老三论”指的是系统论(或系统学)、信息论和控制论。 系统论是认识事物整体与联系的方法论,应用表现多为各种类 型的系统工程。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认识、描述、度量的学问, 主要应用于通讯。控制论是关于信息的利用、处理、控制的理 论,主要应用于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新三论”是指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论、协同 论及突变论。耗散结构论主要回答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 序的问题。协同论研究各种不同的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走向稳 定有序结构转化的机理和条件。突变论则运用数学工具,描述 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显然,“新三 论”是“老三论”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深化。
竺可桢
§1-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2、研究对象的表述
研究对象指的是 研究什么?
研究地理教育系统—— 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由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 动的有机整体。
概念是指 地理教育学是什么?
是研究地理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在职中学地理教师进修高等师范院校地 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适用于 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 教育专业的学生。
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最早设置了“地理”(舆地)课程
光绪29 年(1903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经、文、
地理教育学 复习提纲
第一节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一、研究对象和任务体系(一)研究对象1、对研究对象识的发展:具体方法、技巧教材、教法以地理教学过程以地理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2、研究对象的表述----是地理教育系统,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地理教育活动(现象)为实现地理教育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2、研究方法理论演绎方法----一般原理推论个别经验概括方法 ----个别推论(概括出)一般的方法(注意两忌)实验方法----方法制定科学、可行----重视实验实证的科学性、实效性一、世界地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地理教育发展三个阶段1、古代地理教育初期---口传、书籍及与其他教育融合进行。
13世纪到15世纪北欧商业学校开设“商业地理”、“殖民地理”学课程。
17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论证了地理作为学校独立学科教育的必要性,确立了中小学地理学科的地位。
初创阶段内容复杂,现象为主,缺乏科学分析,方法--讲授、死记硬背。
2、近代地理教育洪堡、李特尔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基础,对地理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了几种基本的地理课程(地理概论、本国地理、外国地理),及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区域地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
以因果论为理论基础,来描述、分析、解释地理现象,阐述地理规律。
教学观念上,已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欧洲国家德、意、英、美、法等很重视地理课。
德国地理课时占总学时达7%以上。
十分重视乡土地理;电化教学发展快。
3、现代地理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理学的“理论革命”“计量革命”推动地理教育大改革。
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
知识—知识、能力—知识、智力、能力、道德、审美全面素质。
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
“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唯意志论)—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教育内容不断更新。
突出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及时引入新理论;系统地理、区域地理为主;地理教材结构更加新颖。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一、填空1、地理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八要素。
2、地理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艺术性)。
3、从地理课程理论角度分析,地理教学形式呈现方式可以划分为(显性地理课程)和(隐形地理课程)。
4、活动性课文的基本特征是(互补性与灵活性)、(开放性与参与性)。
5、地理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演绎法)、(经验概括法)和(实验实证法)。
6、常用的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有:(讲解)、(自学)、(引导)、(咨询)。
7、说课的功能有:(加强交流)、(提升研究)、(反思成长)。
8、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9、地理教育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艺术性)。
10、地理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背景分析(课标要求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11、自学—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提出要求)→(独立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12、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论性)。
13、(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阐明了地理作为独立学科学习的必要性,确定了学校地理教育各个阶段应学习的地理内容和教学原则。
14、地理教学设计的特征是地理性、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多样性五方面。
15、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是(地理课程),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16、说课的类型有(研究性说课)、评比性说课、(示范性说课)。
二、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潜课程: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的概述
2.地理教育学的重要性
3.笔记中的主要内容
4.笔记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正文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是一部关于地理教育学的重要著作,作者袁书琪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他的这部作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理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地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门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地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地理教育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详细地介绍了地理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其中,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地理教育的方向和效果。
袁书琪在笔记中指出,地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观念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笔记的实际应用和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笔记中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被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笔记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第1页共1页。
地理教育学教案
地理教育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1.1.1 地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教育现象的学科,旨在探讨地理教育的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
1.1.2 地理教育学对于提高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1.1.3 通过对地理教育学的深入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地理教育的本质2.1.1 地理教育是一种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思维和行为的教育。
2.1.2 地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1.3 地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地理教育目的2.2.1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2.2.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2.3 培养学生的地理行为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3 地理教育原则2.3.1 科学性原则:地理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2 实用性原则:地理教育应该注重实用性,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3 启发性原则:地理教育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地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1.1 地理教育学的定义和内涵3.1.2 地理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3.1.3 地理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3.2 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3.2.1 地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3.2.2 地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3.2.3 地理教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和区别3.3 地理教育方法和策略3.3.1 地理教育的常用方法和技巧3.3.2 地理教育的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3.3.3 地理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地理教育学的定义和内涵4.1.2 学生能够掌握地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4.1.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地理教育问题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地理教育学习的能力和效果4.2.2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地理教育思维和实践能力4.2.3 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和评价的方式,提高地理教育学习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理教育的兴趣和热情4.3.2 学生能够理解地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3.3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地理教育学习和实践,培养地理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章: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地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5.1.2 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理解与运用5.1.3 地理教育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与实施5.2 教学难点5.2.1 地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5.2.2 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深入理解5.2.3 地理教育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与实践第六章: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地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地理教育学的实践基础
摘要:地理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与实践基础至关重要。
本文从地理教育的本质、地理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地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以及地理教育学的实践途径等方面,对地理教育学的实践基础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地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教育现象、地理教育规律及其教育实践的科学。
地理教育学的实践基础是地理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地理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从地理教育的本质、地理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地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以及地理教育学的实践途径等方面,对地理教育学的实践基础进行探讨。
二、地理教育的本质地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地理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地关系观念的活动。
地理教育通过传授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 地理教育是一种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活动。
地理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地理教育是一种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活动。
地理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地理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地理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 研究对象广泛。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理教育现象、地理教育规律、地理教育方法、地理教育评价等。
2. 研究方法多样。
地理教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3. 研究领域交叉。
地理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具有交叉性。
四、地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地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地理教育学通过研究地理教育规律,为地理教师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2. 促进地理教育改革。
地理教育学关注地理教育实践,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3. 培养地理教育人才。
中学地理教育学李晴笔记
中学地理教育学李晴笔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2.李晴的笔记内容概述
3.李晴笔记中的重点知识点
4.如何有效地学习地理
正文
中学地理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学科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环境,也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习地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李晴的地理笔记详细记录了中学地理教育的各个方面。
她的笔记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的各种现象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李晴的笔记不仅整理了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还加入了一些课外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得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在李晴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点知识点,例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形成、地形地貌、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
这些知识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有效地学习地理呢?首先,我们要认真听讲,掌握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
其次,做好笔记,整理归纳重点内容,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应该多阅读课外资料,参加实地考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中学地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和人文环境,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而李晴的笔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最新地理教学论课件(电子版)
最新地理教学论课件(电⼦版)新地理教学论课件(转换为⽂档版)0课程导⼊⼀、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思考:1.你是如何看待地理科学专业的?2.你觉得地理学科具有哪些教育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次把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起列为5门核⼼课程。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2000年的⽬标:美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地理及其他6门学科指定为必修教学。
1993年《美国教育法》把地理纳⼊核⼼课程,这反映了美国⼈民的普遍认识:作为⼀个有知识负责任的公民,接受地理教育是很重要的。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提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有作⽤和有兴趣的科⽬,并有助于终⾝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深信地理教育为今⽇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
”⼆、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思考:在新课程改⾰背景下,作为⼀名即将⾛上⼯作岗位的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美国著名的教师发展研究专家舒尔曼提出教学需要七类教师知识的⽀撑:学科知识、⼀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及其学习特点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的和价值的知识。
我国专家观点:本体论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素养性知识思考:1.⼤学四年课程的设置与上述四种知识的关系?2.《地理教学论》是为了培养我们的那类知识?1.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核⼼课程2.研究内容地理教学论研究什么?第⼀章绪论1.1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癸卯学制,在“⼩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学地理程。
(P38/39)《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初级和中等师范学院分别设置“各科教授法”课程。
“地理教授法”由此正式产⽣,可称之为我国早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1919年陶⾏知提出了“教学做合⼀”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和学⽣学的法⼦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地理学科教育学
地理学科教育学1.地理学科教育学的概念与意义地理学科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还涉及到地理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估、学生学习行为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地理学科教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推动地理教学不断发展和改进。
通过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地理学科教育学能够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其次,地理学科教育学还能够促进地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地理学科向着深入细化、多元化发展。
2.地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地理学科教育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地理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原则、策略、方法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2.地理教材编写与教学评估:主要研究地理教材的编写原则、设计过程、定位与适应性等问题,以及地理教学评估的方法论和实践。
3.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主要研究地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兴趣和动机、学习策略等。
4.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地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教育技能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5.地理课程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地理课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标准的制定及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3.地理学科教育学的应用与展望地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优秀的地理教学模式和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科学的教学评估方法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地理课程的深度和细化能够提高地理学科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促进地理学科向着更加科学和实用的方向发展。
未来,地理学科教育学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1.探索PBL和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深入研究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挖掘出更多适合地理教学的教学模式。
3.研究地理课程和地理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和教材评价标准,推动地理教材标准化和优化。
4.研究地理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挖掘出更多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地理学科教育学
地理学科教育学地理学科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地理学科教育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地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教育学的重要性在于,地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方式,包括空间思维、系统思维、综合思维等。
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地理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使他们能够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地理学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教育的基础,它包括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等。
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
例如,通过教授地理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经纬度、地球上的大洲和海洋等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和人口分布等具体情况。
地理学科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所需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记录、分析和解释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来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例如,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我们可以教授学生使用地图、地球仪和遥感技术等工具,帮助他们获取和解释地理信息。
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地理学科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地理教育的起源和分类(一)地理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地理教育现象(这时的地理教育是零散、朦胧的,常常与神话、甚至与迷信相伴而生。
奴隶社会——地理书籍涌现、地理知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但独立形态的地理教育还没有形成,往往与商业、航海等融为一体。
封建社会——产生了学校地理教育。
单独设科的地理教育,西方始于17世纪,我国一直到1904年才开始(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
(二)地理教育的分类从获取地理知识渠道的来源出发,可以把地理教育分为两大类:即学校地理教育和社会地理教育。
1、学校地理教育又可分为地理课堂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和地理课外教育(地理课外教学、地理课外活动)。
2、社会地理教育又可分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社会机关团体的地理教育、大众媒体和网络的地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理教育、家庭的地理教育。
二、地理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地理教学法是随着学校地理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
刚开始时,人们只是摸索、积累自己的经验或零碎的学习他人经验。
师范教育出现以后,产生了“教授法”课程(1925年改为教学法),师范院校地理系均开设地理教学法,并作为必修的主干课程。
三、地理教育学的产生1、产生的背景:(1)地理教学法本身的局限性,无法适应现代地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我国要建立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建立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筹建,90年代初期诞生地理教育学,正式取代了地理教学法课程。
地理教育学建立时间很短,但发展空间很大。
3、地理教育学与地理教学法的关系:地理教学法是地理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理教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地理教育学是地理教学法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升华。
第二节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从地理教学方法和技巧→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育系统地理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的系统——教师和学生;物的系统——教材和设施等课程资源)。
二、研究任务①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②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③教导研究和学习研究④内容研究和形式研究⑤常规研究和改革研究⑥现状研究和发展研究三、研究内容①地理教育学概论(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等)②地理教育目的论(包括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③地理教育内容结构论(包括德育结构、智育结构和美育结构)④地理教育方法论(包括地理教学的原则、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⑤地理教学测评论(包括对教的测评和对学的测评双方)⑥地理教师论⑦地理学习心理论第三节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一、学科属性社会性;边缘性;概括性二、学科地位1、高等师范地理科学(教师教育类)专业主干课程2、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课程3、应用性理论课程三、发展基础1、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2、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重,且相互结合。
(一)理论基础地理科学;教育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二)实践基础学校地理实践;学校教育实践;社会教育实践;高师教育实践四、研究方法1、理论演绎方法(从一般到个别)注意:①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或理论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
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课题或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
2、经验概括法(从个别到一般)注意:①切忌由经验到经验的简单描述与总结。
②切忌研究课题过大而笼统。
3、实验实证法注意:①制定实验实证的实施方案。
②重视实验实证的科学性、实效性。
第二章地理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理教学过程概述一、地理教学过程的内涵1、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互动统一的过程。
2、地理教学过程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提高相统一的过程。
3、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阶段性和师生心理活动有序性相统一的过程。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外延1、从协调人地关系出发开展人口和环境课程教学。
2、用全球性重大问题和综合分析方法推动教学过程综合。
3、以广泛性、实践性和乡土性介入选修课程教学和课堂外教学活动。
4、针对地理信息传媒多样性,合理利用地理信息传递教学过程。
5、利用地理学科的社会功能方便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6、利用地理学科的职业教育功能开展职业教育活动。
第二节地理知识教学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地理知识就不可能培养地理能力,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地理知识的构成(一)按认知层次构成的地理知识感性知识——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和地理演变。
理性知识——包括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二)按学科要素(部门)构成的地理知识自然地理知识——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和土壤环境知识等。
人文地理知识——包括资源、灾害、人口、经济、聚落、文化、旅游、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等。
(三)按学科分支构成的地理知识系统地理知识——部门地理、综合地理。
地理技术知识——地图、地理实践、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地理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四)按认知心理构成的地理知识陈述性知识(相当于感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相当于理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偏重于操作)(五)按课程标准(大纲)要求构成的地理知识大纲对地理知识的要求——初中(知道、记住、理解、应用)、高中(了解、理解)。
课程标准对地理知识的要求——描述、说出、说明、指出、找出、识别等。
二、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教学(一)地理感性知识教学1、地名必须依附于地图。
正音正形。
了解语源,利用语意。
利用谐音、口诀等帮助记忆。
地名的惯用结构不能变动。
2、地理景观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地理景观的步骤和方法。
地理景观表象要深化——能识别、判断景观,描述景观。
多使用简化的素描图、示意图等直观媒体来突出景观的特征。
3、地理分布养成阅读地图获取地理分布知识的习惯。
使用略图概括地理分布特征,强化记忆。
根据地理事物平面形状确定其分布。
4、地理演变利用多媒体、图象、模型等直观手段展示地理演变的全过程。
掌握地理演变的文字描述方法。
5、地理数据记住少量的绝对数据重视相对数据注意数据的及时更新。
对零星分散的数据要加以归纳整理,用图表等直观方式加以表现。
(二)地理理性知识教学1、地理特征从地理感性材料中概括提炼出地理特征。
掌握分析地理特征的角度、层次,形成特征知识结构。
抓主要特征。
经常运用比较法。
2、地理概念从已知概念到新概念的学习。
注意概念的关键词。
分清概念的层次要求。
易混淆的概念要认真比较。
多举变式。
3、地理规律从分布、演变等感性材料中概括出规律。
从图上指明分布规律。
抓住演变规律的周期性。
注意地理规律的演绎使用。
4、地理成因多用示意图,多用启发式。
抓主要原因。
初中由果到因,高中由因到果。
三、区域地理知识和分区地理教学(一)区域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结构。
突出区域地理的整体特征。
贯彻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分区地理教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
除了少数的规定学习区域外,其它具体区域的学习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
对区域地理分区部分的评价,基于对学习区域地理必备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基本地理技能的掌握上,而不是基于是否掌握了某个具体区域。
1、从统一分区教学向多元化分区教学的转变区域选择的多元化转变表现在;学习区域数量不同、学习的具体区域不同、同一区域学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2、从以具体区域为基点的教学向以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基点的教学转变以具体分区为区域教学的基点:是指教学的目光主要放在某一个具体分区的相关知识上,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这个具体区域的某些知识。
《地理课程标准》把分区地理教学要求的重点转移到—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
两种基点教学的本质不同,主要是通过不同评价内容和方法呈现出来的。
对区域地理教学评价的变化:①需要从评价学生具体区域知识的掌握扩展到评价学生区域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迁移上。
②在后者的评价方式中,具体区域知识就成为学生用来说明某个地理原理、规律或关系的实例。
3、新课程理念将带来“充分”学习新课程标准规定世界地理必学的区域数量为11个(即1-5-5),比《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26个减少了15个。
每个区域学习所用时间可以增加,使学习有可能相对“充分”。
“充分”学习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至少有三层)。
第一层含义是: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学区域,至少从表面意义上看,对某个区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时间。
“充分”学习的意义并不只是单纯的增加某个区域知识的数量,而是希望通过“充分”学习,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比较深入地认识一个区域,初步树立地理区域内各要素相互影响以形成某个区域特征的概念。
第二层含义是:可以展开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机会通过不同方式获取该区域知识,而不仅仅是听教师讲授。
如:新课程教学理念影响下出现的区域地理学习方式:(1)师生对话(2)学生做“小先生”(北方好还是南方好?)(3)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区(学习地理,了解家乡,热爱故土)(4)学生编写“教材”(学生为自己编写分区地理教科书)(5)调查研究(日本)第三层含义是:学生有时间或充分练习,或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4、创造性使用分区地理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1)创造性使用教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教材的灵活应用——主要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
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辅、教具的自主研制和开发。
其次,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保障。
(2)创造性使用教材易产生的误区:1)形式化,为了更换而更换,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2)联系生活实际,却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等于对教材中学生生疏的内容的放弃。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促使学生变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创造性使用教材更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认识未知。
)。
(3)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能够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目标”。
2)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3)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为出发点。
4)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而做表面文章。
5)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以达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6)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四、部门地理知识教学(一)地形知识教学突出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