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纲要[全套]新课标人教版-李严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行星的运动特征:1.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2.绕日公转轨道的共面性3.绕日公转轨道的具有近圆性。
5、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A太阳稳定的光照 B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能量来源为核聚变反映)a.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b.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d.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源来源。
2、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三层3、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光球层)和耀斑(色球层)。
周期为11年,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a影响地球气候如降水(黑子),b扰乱地球电离层(耀斑日珥)c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d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版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 _______ 和 木星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地球上存在生命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___________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 距离适中, 体积和质量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等条件。
2、( 1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 和 色球,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扰动电离层,影响 无线短波 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两极出现极光 、 引起自然灾害 。
(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________ 0 ____ 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________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由昼入夜叫昏线 _________ ,由夜入昼叫晨线。
晨线相当于日出,昏线相当于日落,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 6点,与昏线交点为18点(3) 时间计算:东力口 西 减 。
(加减)地方时:因 经度不同 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
60°E 为10时,则 80°E 为 11时20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
高中地理必修全套复习到用件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1、2、3全套复习刚要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和 木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有生物物质存在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条件、大小行星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 、 、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___和 ,表面温度为___ 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其能量以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和 。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和 ,其活动周期为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 、 。
3、(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自转 自 向 北 南 一个日一个日除 外,都是 规律:公转 自 向北 南一个 年 大约/d 。
大约 km/s规律:近日点( 月初)较 ,远日点( 月初)较(2)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
(3)时间计算:东西。
(加减)地方时:因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600E为10时,则800E为时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纽约为。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偏,北半球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如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如黄赤交角为度。
如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度,如(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存在,地球的(自转或公转)运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1.天体——①星云 ②恒星 ③行星 ④卫星 ⑤彗星 ⑥流星体 ⑦星际物质 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2.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 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与分布 ①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影响年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
②我国太阳辐射极值地区高值中心——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位置简图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普通性——运动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相似,结构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相似;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现代自然地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成的。
一、地震波——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传播速度 可传播介质 相同点纵波(P 波) 快 固、气、液体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S 波) 慢固体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3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不考)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地理学是探究地球外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改变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改变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凹凸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凹凸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积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凹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拟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减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①汲取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汲取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红外线。
对可见光汲取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局部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汲取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局部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天体与天体系统1.天体——①星云 ②恒星 ③行星 ④卫星 ⑤彗星 ⑥流星体 ⑦星际物质 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2.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 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与分布 ①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影响年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
②我国太阳辐射极值地区高值中心——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位置简图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普通性——运动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相似,结构特征与其它7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相似;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现代自然地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成的。
一、地震波——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传播速度 可传播介质 相同点纵波(P 波) 快 固、气、液体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S 波) 慢固体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3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不考)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一)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二)一、地球内部1、地壳(1)分层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2)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2、地幔3、地核二、岩石圈1、范围2、组成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三、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地理趣闻集锦越南现超级香蕉树一穗结出超3000个香蕉越南广平省一居民家的香蕉树所结的一穗果实上竟然长出了202扇(圈)香蕉。
人教版必修1地理复习提纲
1.人造天体: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太空实验室) 2.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气体和尘埃高一地理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大气层以外的东西)天体相互绕质量、体积大的天体转(地球绕太阳转,月球绕地球转)●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的排列(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又可以分为三类(按质量、体积、距离划分): (1)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 巨行星:木、土星(3)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三、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②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③有液态水④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保证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地球自转的周期规律⑥太阳能够给地球一个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1.太阳的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炙热的气球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1、 大气污染程度2、 纬度(太阳高度角)3、 海拔4、 天气状况●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 ●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周期11年)、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人教版高一地理新课程必修一复习提纲(答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 行星地球1、(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 J 银祠系 夬阳系 地月系 I 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 i _____ ;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 和木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嘅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唯一存在生命的行 星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运动有序、 安全;大洋形成,即具备温度 、大气 、水等条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氮,表而温度为6000K,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 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_____________ or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 1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成都(重庆)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一黑子 和 耀斑 。
它们是太阳活动 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干扰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极地出现极 光、产生自然灾害。
3、(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 周期角速度 线速度 转 口西向 东 __ 北逆南 顺 一个怕星 H一个恒星 日 除南北极点 外, 都是15° /时 规律:自赤道向南、 北两级递减,赤道最 大 公 转 自西向北逆南 一个怕星 年 365 H 6时9分 10秒大约1° /do 大约30 km/s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刀初)较慢 (2) 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度。
在太阳宜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3)时间计算:东 加 西 减 。
(加减)体积 适中,原始 ②地球口身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质量、地方吋:因经度而不同的吋刻。
经度每相差1度,吋间相差4分钟60°E为10时,则80°E为11 时20 分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15。
高一地理复习纲要各章节知识要点ppt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
浮游生物繁盛 3寒暖流交换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 4集中在北半球
• 海洋石油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 风险的工程
• 海洋空间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 • 集装箱船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运输的革命 • 沿海港口常辟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 • 荷兰围海造陆
自传和公转
1自传: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传一周为23时56分4秒=一恒星日 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365日6时9分10秒=一恒星年 3关系 地球自传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23度26分 太阳直射点回归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一回归年
7.鞭炮响,祝福唱;乐声起,到处逛;做新 衣,心 情棒;走 大街, 串小巷 ;朋友 家,亲 戚房;扯 国事, 拉家常;家团圆 ,子满 堂;钟声 响,新 春旺! 8.一张圆桌,满堂亲人围成圆。一道大 餐,福 禄寿财 已上全 。一杯 美酒, 喜乐甜 蜜都斟 满。一 条祝福 ,千家 万户已 传遍: 祝你2017年新 年快乐 ,喜事 连连! 9.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节来到,新 春伊始 ,祝愿 朋友: 燃希望 之火, 保一腔 热情;树 远大目 标,增 一股动 力;立坚 定信念 ,创一 番事业;持平和 心态, 守一生 幸福!
第四节 海洋环保和海洋权益
一 海洋污染 主要来源:工业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 二 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12海里的领海权,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聚落:人类各种居住地的总称,包括 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分为乡村和城
市两大类.
6.1聚落的形成
•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规模较小。
高一地理复习纲要各章节知识要点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7.2
• 主要区位因素 ①合理的布局交通网 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 京九铁路 意义 影响因素 • 国道: • 公路选线
7.3
• 上海的区位因素 ①②③ 机场条件 ①②
第八章
8.1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① ②
环境 人类社会
• 环境问题的出现 • 表现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 城乡差异 城市:①原因②——环境污染 乡村:①原因②——生态破坏
•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①双重压力 ②解决 ③转移
8.2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 1950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
实 质
人资发 口源展 问问问 题题题
8.3
• 人地关系 ㈠崇拜自然㈡改造自然㈢征服自然㈣谋求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含义 内涵: 生态、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 乡村的形成:
1 分散的乡村聚落 人类的社会大分工 2 乡村聚落的稳定,规模的逐渐扩大.
城市的产生: 条件:
第七章
7.1
• 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
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 • 交通运输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 • 图7.3 • 邮电通信 邮政通信: 定义 缺点 电信通信:定义 缺点 • 商业:
北
第二节 海水运动
• 形式 波浪 潮汐 洋流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洋流(海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
作大规模流动。 形成:①风海流②密度流③补偿流
水平 垂直 上升流
下降流
• 洋流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4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8、大部分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但中国、古巴、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又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总结:[重点记忆]拉美在战前迁入战后迁出、欧洲战前迁出战后迁入、亚洲、非洲都是迁出(西亚战前迁出战后迁入)、北美都是迁入5、[理解记忆]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①缓解人口的压力(利)②造成人才流失(弊)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利)②加速城市化进程,利于迁入地区经济的发展(利)③加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引发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弊)6、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在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交通、通信等是主要因素;在社会因素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因素[记忆]1.3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表示,重要指标是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受教育水平(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重点记忆]3、“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短缺的资源[记忆]4、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记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这就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各功能分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记忆]2、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外缘,面积较大;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是低级住宅区的分布地,环境较差。
[记忆]3、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线状分布。
(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记忆]4、中心商务区简称CBD ,建筑物高大密集是其共同特点,既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5、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需求,因而需要寻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工业区位的变化特点: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环境因素)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便于运输)[记忆]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社会因素)②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社会因素)③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社会因素)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记忆]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促使上海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在同一个区域中,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记忆]2.3城市化1、城市化的表现[理解记忆](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的增加(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4)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45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加速阶段中国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印度处于初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如:美国、英国6、过快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此外还有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就医上学困难等问题。
7、缓解过快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①合理规划城市②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③提高城市绿化程度④提高城市居民绿化意识⑤分散大城市职能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记忆]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记忆]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市场和交通)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园艺业(市场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的主要特征:[理解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联系地中海气候区不适宜种水稻的原因)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雨热同期)(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重点记忆](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4、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记忆]5、国外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经营方式是国营[记忆]6、商品谷物农业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记忆]7、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中部平原.[记忆]8、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图3.14):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记忆]9、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重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南非牧羊2、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4、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分布地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记忆]5、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及农产品[记忆]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北京上海大城市周围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饲料: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市场: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面向城市市场)8、典型分布地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记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土地、水源、原料、市场、运输、动力、政策、科技、个人偏好等3.五大导向型工业类型:(按影响布局主导因素分类)[理解记忆]4、科技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交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原料、燃料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减弱,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