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追忆叶老先生:一件是15岁那年叶老为“我”精心修改作文,我为之深深感动;另一件事是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里做客,这次见面对我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似乎懂得了作家是怎么做的,作品是怎么写的,抒发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
在教学过程,向老师设置悬念,启发联想,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向老师的课堂精彩,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学生学习效果好。
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从文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在引入课题后,向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写了“我”和叶老之间的哪几件事?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以读为本,理解课文。
向老师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易。
这节课读贯穿了整个课堂。
三、抓住关键语句感悟。
向老师抓住了“楷模”“密密麻麻的”词,等关键词来分析为什么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让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感知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
四、理解字词的方法形象直观向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板书的时候,就问学生“爬山虎”的“虎”第三笔看起来像什么,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在讲“删”字的时候,向老师先是呈现出“删”字的古体字写法,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删”字的写法、来源以及意义。
“密密麻麻”这一词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好理解的,在这节课上,向老师将修改一百多处的作文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样就有利于让学生从直观是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在同学们对“密密麻麻”的意义理解之后,再让学生从“密密麻麻”中去感受叶圣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作者通过对爬山虎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他观察细致,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想象,引人入胜,激发想象,从而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细致的观察和淋漓尽致的描写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涵了听说读写的相关语文活动。
在新课标中着重指出:要求规范书写好汉字,是每个学段的重点,这在向老师的课中得以体现。
在细读文本,习得方法这一环节上,教师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深入挖掘,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如春风拂面”这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落实。
再者,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深入理解,如“密密麻麻,到处”。
总之,整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情感,能力都得以提升,学文与生活、做人紧密结合,这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从这次观课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上课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课堂上采用的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收到最好的效果。
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从而加强了对课堂的注意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创造条件尽最大努力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课堂中运用了相关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向老师这节课实实在在地指导孩子写好汉字。
在细读文本,习得方法这一环节上,教师紧紧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虽然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落实。
教师让学生来思考,拿出叶老给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并写出感受,学生在交流中抓住了关键词句如“密密麻麻,到处”...等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总之,整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在培训中我感觉受益匪浅!。
《那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高栋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感觉磨课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下面我就从教学方法上谈谈自己的感受。
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以读为本,理解课文。
授课老师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2、首尾呼应,一条线。
抓了本课中的重点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来贯穿全文,课伊始就依据这句话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让学生谈谈一开始的疑问解决了吗,真正把问题落到实处。
3、抓重点词句段。
在品读体验环节,重点采用的是抓住重点词句段来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程序是: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再在句子中抓重点词理解体会---最后指导朗读。
方法很得当,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4、借助生活实际和实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授课老师出示了作文的原稿帮助学生理解“密密麻麻”,既形象又生动。
再就是结合平时的说话习惯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张”为什么改成“幅”。
让学生拿出实物来理解“书皮”和“包书纸”,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能明白。
5、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整节课中,授课老师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边总结写作方法,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一目了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写作方法的熏陶。
6、小练笔一箭双雕。
最后设计的小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感恩”教育在其中,充分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再好的课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本课的教学中,感觉读的形式不够多,个别地方深度不够。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这句话写得很精彩,作者的心情学生能体会出来,但是读得效果不够理想。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在今年的研修中,我认真的学习了每一个课例。
每一堂课都有它的精彩之处,尤其是向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向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
抓住本课叙事性文本的特点进行讲授,并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以下是聆听后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首先,向老师板书“爬山虎”三个字,请学生看着“虎”字的第三笔,看它特别像什么?(生1答:“虎”的第三笔像老虎的爪子特别锋利。
生2答:“虎”的第三笔像老虎的牙齿尖尖的。
)师:我们特别要注意“虎”的第三笔“横钩”,让学生齐读“爬山虎”。
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一篇关于爬山虎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生答:写物)。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爬山虎的课文,师出示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揭示课题,生读课题。
这样的导入方式新颖而有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
二、关注文本,品读感悟向老师的视频中我们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默读课文,书平放这样便于你学习”“读完的同学,我们一起交流交流,把你的语文书立起来。
”我们看到向老师在教学第一部分时安排了自学的环节,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向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
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即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最后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用心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与平和。
2016年远程研修作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看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泗水县泗张小学张化春本次研修,我认真观看了向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我从教师“教什么”的维度进行观察,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成功之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向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向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1、开头向老师板书就板书出“爬山虎”,提醒学生注意“虎”字的第三笔,然后回忆复习学过的《爬山虎的脚》,提醒那是写物的一篇文章,引出本篇文章,并板书课题,让学生明白这一篇不是写物,而是写事,相机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向老师提问“这篇文章写了叶老的哪几件事”,学生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课文写了“批改作文”和“请我做客”两件事,并让学生划分段落,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这样的设计,符合叙事性文本的特点。
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叙事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感知,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
教师指导“删”这个字时,先出示古体字,然后讲解删的来历,然后出示带删的词语,学生由易到难,兴趣盎然。
教师还抓住了文中“楷模”这个词语,先猜和谁有关,然后出示楷树和模树的图片,讲解树蕴含的内在精神,然后理解“楷模”的意思水到渠成。
紧接着找出课文中带有楷模的句子,说出第一件事给我带来的感受,理解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
在了解了叶老是如何给肖复兴修改作文之后,教师出示了一张叶老修改肖复兴作文的PPT,从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学生可以形象地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如此忙碌的一位教育家、大作家,竟然能够如此认真地对待一个孩子的习作,学生对叶老先生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观课报告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贾兆明在今年的远程研修学习中,我认真反复观摩了各年段、各类别的教学课,感受颇深。
其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做到了:一、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在引导学生初读文章时,教师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我们还看到了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则评语写的全是我的优点,别忘了叶老修改了一百多处呢,你有什么疑问吗?”……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授课老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了质朴、高效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教师通过关键词语“楷模”一词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叶圣陶先生是怎么样的人,以及怎么样的做事做人。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叶老先生是一位作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作家呢?”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回归文本,感悟体会人物情感。
三、重视了朗读方法的指导。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有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如“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有通过对比指导朗读;有联系生活实际指导朗读;还有师生对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观课报告
江西师大附小向老师教授的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肖复兴先生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写下的回忆性文章,课文追忆了叶老和“我”的两件事,一件是叶老为“我”精心批改作文,另一件事叶老请“我”到他家做客,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本。
向桂幸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叙事性作品的特点以及阅读教学中相关的要求,在这一的教学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一是从文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
向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与《爬山虎的脚》作比较,让学生明确了本文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了解梗概是学习叙事性文章的重要目标,也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该问题的设计关注了叙事性文体的特点。
整体感知环节中老师提出了“课文写了我和叶老的那几件事”的问题,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叙事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感知和把握,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精读环节,教师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把握人物特点。
教师抓住了文中“楷模”这一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叶老先生是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通过引导学生细读第一件事情,借助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连接资料等这些方法来感受叶老的人品。
学生通过抓住“密密麻麻”这个词语进行品味,感受到叶老先生在批改作文时是那么的认真,而再读一读叶老先生写给肖复兴的评语,链接叶老先生的资料,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国家教育部的部长、80多岁的老人如此细致的为一个初中生批改作文,老人是那么的平和,做事又是那么的认真,通过这样的品读,叶老先生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学生对叶老先生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另外,向老师课堂中的一些细节做得很好。
比如在字词教学时,她有意识地分组分类教学,在教学“删”字时,给学生解释古时人们把字刻在竹简上定成一册,不好的用刀刮去,就是“删”,这样不仅从文字根本上解释了“删”的本意,更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习中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我评价的是向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向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环节进行学习,做到过程明了、目标明确。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学生学会了理解和运用。
从技能方面看,学生学会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从情感态度上看,学生懂得了作文先做人,要做质朴认真的人。
教师还强调了课堂上要注意倾听等习惯。
1、自主中学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以多媒体出示自学方法和设计的学习卡为载体,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学习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朗读中学教师注意了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有学生的个别读、小组读、齐读,也有教师的范读。
特别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题时,运用引读的方法生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师再引:当肖复兴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候,他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学生再一次有感而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开放中学教师注重深度挖掘文本,对文本进行了恰当的拓展,使学生视野变得开放。
比如,在学习肖复兴与叶老的见面时,教师将文本中并未安排的谈话内容以白板展示,学生瞬间明白了这对忘年交为什么会有整整一个下午的融洽沟通,并从叶老的话中懂得学习语文的两个一定要:一定要多读书;一定要了解历史。
1、教师的朗读指导还有待完善本节课有一定程度的朗读安排,但是朗读的时间还不够,朗读的指导不明显,朗读的评价没有导向。
比如在朗读“我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这样的长句时,教师的指导轻描淡写,如果能抓住中间的“这样、堪称楷模”等关键词,并教会学生如何断句,将句子读通读顺,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2、学生的参与度有待宽泛据我的观察,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不到30%,其中王珂可、李佳一的名字听得过多,如果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关注那些边缘群体,课堂将会更完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当代作家肖复兴于1992年写的回忆文章,文章着重记叙了叶圣陶老先生为“我”“批改作文”、“邀我做客”两件事。
通过观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的视频,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观课体会。
一、良好的教姿教态。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姿教态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本课中张老师普通话标准,表情亲切丰富,微笑贯穿课堂始终,动作和谐,态度轻松自然,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里思维更活跃,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
二、指令明确、清晰、具体。
例如从一开始上课的“上课”、“请坐”、“请看虎字的第三笔,你觉得它特别像虎字的什么呀?”到后来的“齐读”再到后来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起”等等。
语言明确清晰具体,让学生通过这些一个个明确具体的指令清晰的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张老师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个个明确具体的指令来控制课堂节奏,并能随时将学生发散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法恰当合适。
比如在让学生了解文体时采用了比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回忆幷回答《爬山虎的脚》是写的是物,而本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的是事,从而清晰的明白了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文体。
四、问题设计巧妙精准。
在本课中,张老师通过设计了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且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例如“课文写了我和叶老之间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个问题的设定及解决实现了“让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了解了文章梗概”这一教学目标。
五、善于抓关键词进行深入品读。
比如在感悟叶老的认真时,就重点讲解“密密麻麻”一词。
张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密密麻麻”的所指,最后出事叶老的修改稿,通过直观的教学法让学生对“密密麻麻”有了更深层和直观的理解,进而感悟到了叶老的认真。
我观评课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在1992年,作家肖复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写下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
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从中表现了叶老先生对写作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
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
向教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句,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带给学生的是阅读和言语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在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对话中完成和实现的。
一、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向老师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课文所写叶圣陶的两件事: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赞扬叶圣陶的句子——“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这样一来整篇课文层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重点词句,感悟人品。
向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语,如:“楷模”既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本意,也是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叶老的人品。
向老师非常注重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感受叶老的人格魅力。
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平和、认真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抓住这句中的重点词语,仔细体会叶老的平和、认真。
从叶老的“修改文”体会叶老的认真。
再如:从“修改文”,体会“密密麻麻”所表达的含义,感受叶老在修改时认真斟酌,仔细推敲,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细读品味,知晓事理。
向老师将课文分为“修改作文”和“邀请做客”两个部分来学习,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老先生的人品。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她让学生反复品味叶老对肖复兴文章的批改,再通过谈感想,朗读等方式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叶老不仅是文学的大师,其人品更是堪称楷模。
四、难点释疑,加深理解。
借物喻人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向老师从课题入手,欣赏两幅爬山虎的图片和两段美文的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记忆中叶老与肖复兴初见时的代表性事物——爬山虎之美,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一、初读,抓住主题。
课的开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即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最后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用心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
向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一直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使整节课紧扣主题,让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更有整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精读,以读感悟。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向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情感引导,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
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
抓住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认真?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哪个词最能体现认真。
用心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认真和平和。
三、联系上下文感悟。
向老师在处理叶老是如何认真的批改作文时,为了表现出叶老的认真态度,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先让学生找出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叶老的认真。
找到密密麻麻这个词。
让学生讨论联系上文密密麻麻指的是什么?再让学生了解联系下文密密麻麻指的是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对于叶老的认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写作与教学互融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他们才是学习、交流的主角!时时辅以组织、点拨、引导、提升、归结,和学生一起学习,提升,真正的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课堂上老师丰富的语文素养、清晰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落实、精彩的学生发言,一点一滴,都深深的烙在我的印记中,回味无穷。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远程研修中,我观看了优课《那篇绿绿的爬山虎》。
向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设计清晰,又环环相扣,一节课上下来行云流水。
尤其是抓住了课文的文体特点,是教授叙事性课文的优秀范例。
一、教授知识于无形。
向老师上课语言简洁、指向明确。
在写板书“爬山虎”时,提问学生这个“虎”的第三笔像什么?“虎”这个字以前学过,但是学生常出错,老师在这里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形象性的提醒,学生的记忆便十分深刻。
此外,叙述性文体的课文需要四年级的学生能概括出文章大意,而概括文章大意这是学生学习头疼之处。
我在讲授本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概括文章大意,学生纷纷表示很难。
但是本节课,向老师调换顺序,先问“课文讲了哪两件事?”然后再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样在已知道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后再概括文章大意,就十分简单了。
二、关键词语贯穿,以生为本。
向老师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抓住了“楷模”这个关键词。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楷模”的意思,老师从字形和字义上进行了解释。
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让学生了解关键词的含义,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时把握文章重点十分重要。
在关键词的指引下,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能较深入的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章、自我思考,不是流于形式的进行课堂展示,真正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三、朴素中显露教师智慧。
本节课,不同于其他的公开课、展示课,但是给我的震撼更大。
本节课的环节设计比较朴素,没有花哨的学生素质展示、没有激情澎湃的配乐朗读,但是对于一线教师的指导意义却更大。
向老师这节课,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把常态课上的更优质,而且是叙事性文体课文讲授的优秀范例。
抓住文体特点,贯穿以事写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文本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层层深入,又不着痕迹。
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课文教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学习中贯穿文体特点,也极大地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向老师结合课标中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及其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从挖掘文本提取有价值的语文因素到教学策略的运用,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最终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有了一定的收获。
这堂课一开始,板书课题后就让学生交流一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与《爬山虎的脚》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了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和请“我”到他家做客的两件事,是写事的文章,而《爬山虎的脚》主要是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的脚是如何爬的。
是写物的文章。
这就帮助学生明白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在整体感知环节,向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和叶老先生的哪几件事呢?并且抓住主要事件引导学生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课文写了“修改作文”和“邀我做客”两件事,并让学生了解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这样的设计,符合叙事性文本的特点。
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叙事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感知,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解文章梗概是学习叙事性文章的重要目标,也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向老师对于该问题的设计,关注了叙事性文章学习的特点。
在抓关键词、深入品读环节,向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感悟叶老的认真。
抓住“密密麻麻”、“到处”等几个重点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并借助修改稿的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这个时候,向教师引读课文,并且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了以读促悟。
让学生深入其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进而体会到“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向老师就这样层层深入,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补充相关材料等多种策略,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这样,学习叙事性文章的第二个任务,从表层理解到深层体验得以实现。
简简单单教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简简单单教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江西师大附小向桂辛老师在这节课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向老师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导入环节,明确文体。
向老师在导入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拿《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比较,让学生知道,《爬山虎的脚》写的是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的是事。
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文是一片写事的文章。
这就为下一步针对文体特点展开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高效。
首先,向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删”字的学习,首先向老师课件出示古字“删” ,让学生认识。
然后教师讲解,古时候,人们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 。
所以这“删”字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
最后通过组词“删除” 、“删去” 、“删改” ,进一步了解“删”的意思。
向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
再如“楷模”一词的学习,可谓独具匠心。
向老师在学生认读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然后教师边课件出示楷树的图片边讲解,引出万世之表孔子。
进而课件出示模树图片,引出模树是各种树的榜样。
学生既对“楷模” 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对理解下文“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这句话,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事。
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
全文篇幅较长,叙事的脉络很清晰,着重记叙了“改文、做客”两件事。
通过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这件事,作者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平和。
听了向老师这节课,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准备充分。
首先,向老师在着装上做了精心准备。
绿色上衣配深卡其半身裙,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课桌面和地板都是绿色的,桌洞是卡其色的。
这样,向老师的衣服与环境融为一体,显得非常和谐、自然。
再加上向老师始终都带着甜甜的微笑,所以整堂课学生学的很轻松。
其次,向老师课堂中的一些细节做得很好。
比如在字词教学时,她有意识地分组分类教学,在教学“删”字时,给学生解释古时人们把字刻在竹简上定成一册,不好的用刀刮去,就是“删”,这样不仅从文字根本上解释了“删”的本意,更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习中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向老师将课文分为"修改作文"和"邀请做客"两个部分来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修改作文”,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老先生的人品。
在这个环节中,向老师让学生反复品味叶老对肖复兴文章的批改,再通过谈感想,朗读等方式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叶老不仅是文学的大师,其人品更是堪称楷模。
最后,向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向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尊重学生。
如在教学“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这个片段时,向老师问学生:“密密麻麻是什么意思?从密密麻麻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回答感受到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作文,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的习作的?向老师又将叶老修改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叶老是多么认真,多么仔细的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近日观看了向桂辛老师的语文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感受颇深的成长经历。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向老师高超的执教水平,优秀的语文教师素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令我十分佩服,体会颇深,也深深感染我今后向优秀的语文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现谈一下对本课的观看感想:一、生动形象新旧贯穿向老师在板书写出“爬山虎”中“虎”字后,问学生,看看这个字像什么,学生兴奋的回答到像老虎的爪子,像老虎的牙齿,这样能够让学生饶有兴趣的记住汉字的结构,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内容上的铺垫。
还有后面的“删”和“楷”字的学习,更是精妙。
当老师导入课题以后,提出我们以前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什么文章时,学生回答到《爬山虎的脚》,这样能够迅速激发联想,同样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同样是关于爬山虎的文章,在写法上、风格上及文章内容上会有相互融通,可以借鉴的地方,为学生打开旧知识联想的通道,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出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重视朗读,加强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舍得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读,本课中向老师就大量运用课堂朗读指导,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出示课题后,组织学生齐读,然后出示课件“课文写我和叶老之间哪几件事呢?”安排学生放松愉悦的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还有后面关于叶老的介绍,组织学生齐读,效果很好,学生读书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悟,入文达意。
三、直击重点,批注学习向老师在学生思考感悟基础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分别发生了几件事,学生很快梳理出“批改作文”和“做客”,教师立即问到分别在哪些段落,学生回答在第五、六等段落里,这样的教学设计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磨课终于画上了句号。
在这一时期的备课、磨课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一节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体现出“实效性”?在这节课上有所体现。
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在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发展上面,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鉴于此,最终呈现给大家的是这样一堂课。
我个人认为,这堂课的35分钟是有效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得到了落实:学生能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品词析句,畅谈感受;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等阅读方法学生也得到了运用;并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下面综合老师们的意见,从几个维度对该课进行分析:
维度一:课堂性质
郑春燕老师说:蔡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讨论,而且以讲授为主,讲授的过程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有效达成了目标。
但把时间放给学生的太少,一节课大部分
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只有一次讨论,而且是关于修改方法的。
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是主体”的理念。
另外,本课老师没有采用活动、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也没有练习题及时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明晰。
在教学过程中,蔡老师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科书和多媒体:利用教科书进行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片段和相关资料,不仅直观,而且节省了一部分时间,使课堂容量相对更大。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关于“肖复兴”的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了作者,而且这样的课外资源容易获得,学生在课下可以继续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肖复兴,进行课外拓展。
张文斌老师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谓课堂评价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对发言和朗读等表现,给予即时评判。
蔡春燕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体上从学生认读词语和叶老为肖复兴修改作文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认读词语和发言进行了评价。
在认读词语时,蔡老师让学生分行读,用学过的方式识字,每每学生读和发言后,给予“很
好、读得认真、洪亮”等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从中获得“加一加、猜谜语、换一换”的识字效果。
理解词语中运用“掌握的不错”获得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蔡老师教学叶老为肖复兴修改作文时,在出示了叶老为肖复兴修改的作文后,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
用句子比较的形式,从中获得用词准确有气势的效果,体现了规范性,从叶老整篇的修改中学生学会了改、断、删、增的修改方法。
拓展中不断运用“学的认真、读得不错“等语言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学到写作要具体事实和修改符号的运用,对叶老产生敬佩之情,感受叶老是个很用心的人。
维度一:学生学习
赵金萍老师指出,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节课上,蔡春燕老师力求通过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但可能学生初次面对这种情况,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29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涉及到的面表较广。
集体交流次数只有一次,从第二个统计图更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坐在教室左边、右边、后边的学生没有忽略,反倒是刻意的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多。
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关注每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对于他们的听课情况、小组合作情况都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2、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提高这些同学的自信心。
纵观整节课,教师对于整个课堂调控的比较好,大部分同学都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希望继续努力!
维度二:教师教学
张兴珍老师的总结写道:蔡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从教学维度二,教师教学反馈况看,蔡老师在“是否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学习活动给予了评价?”这方面做得较好,整个课堂都能对学生进行恰当评价。
如:“看到了修改后的作文后,肖复兴的感受怎样?”在学生回答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后,在读中领悟“如春风拂面”般的感觉,并及时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深刻体会叶老工作的认真态度,以及“我”对叶老深深的敬意。
学生很好的读出之后,蔡老师没有草草评价了事,而是热情准确的进行评价,趁热打铁让学生再带感情读,让重点更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蔡老师在这节课中总的来说评价得当,准确,课文设计重点较突出,达到了教学任务。
张士强老师指出,这次我听取了蔡春燕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
蔡老师丰富的语文素养、清晰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落实、精彩的学生发言,
一点一滴,都深深的烙在我的印记中,回味无穷。
赵红霞谈到,蔡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蔡老师整堂课做到了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方面规范化;使用标准普通话教学,吐字清晰,比如口型、舌头的位置、牙齿开闭等都非常到位。
课堂教学时音量也做到了以安静时末排学生听清即可,语速以略慢为宜,让学生便于听清及留有消化思索的余地。
还善于运用了高低快慢变化形成和谐的语调和节奏,更好体现语言的表情达意效果。
蔡老师在这节课中总的来说恰当用词,规范语法,形成了“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喜闻乐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课堂不是完美的艺术,总会留下无尽的思考。
相信在磨课过程中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
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
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反观本堂语文课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课堂的主流,生生互动还有待加强。
此问题表现最突出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说:“老师,我对……深有感触”。
在这里,重视了老师,却忽视了全体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他们才是学习、交流的主角!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尽量地退居幕后,在学生交流时,时时辅以组织、点拨、引导、提升、归结,以一种新型的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学习。
其次,教师的评价应能迅速捕捉学生语言表达的正误,并有效指引学生去感悟。
每一位老师都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游刃于万变的课堂之中。
这种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应变的思维意识,还要有应变的语言储备。
再次,教师对本学段的课标认识欠清晰,在识字教学部
分处理欠妥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独立掌握,不必再像一二年级那样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应该相信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一笔带过即可。
蔡老师的处理,要求过低,不太恰当。
再有,课堂上基本是老师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前行,没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消化的空间,课堂上预设多,而生成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