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地理 人口迁移和环境人口容量(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配套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配套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1.3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

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

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正接近极限,其环境人口容量首要的影响因素是()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B.科学技术水平C.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为0.35%,2010年常住人口1961万,常住人口增加604万。

规划专家提出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约为2300万。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平均寿命延长C.人口基数大D.大量外来人口迁入3.据专家分析,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2300万B.3000 万C.1961万D.604万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C.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5.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6.有人认为,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考虑了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所增加。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①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①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一、单选题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市迁入人口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入是国家有组织进行的C.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

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3.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4.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偏落后B.经商返温人员多C.外出打工人数多D.在外学生人数多2018年广东省、山东省常住人口均破亿,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

专家表示,未来二三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

下表为2017~2018年度部分省市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原因是①城乡经济差距增大②人口调控政策严格③本市经济活力欠佳④疏解非首都功能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2018年人口流动状况对广东省、山东省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市民居住面积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城市管理难度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④8.近年来,大量叙利亚难民逃往欧洲,其产生的原因是A.②B.④C.⑤D.⑥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分布(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分布(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题,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

第2题,巴西高原东部处于热带,但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加之地形平坦,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区。

2.D下表示意各大洲或地区某年人口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各大洲或地区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B.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C.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D.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4.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目的是()A.以税养老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鼓励生育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3题,新增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通过计算,亚洲的新增人数最多,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C项符合实际,A项不符合实际;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B 项符合实际;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D项符合实际。

故选A项。

第4题,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

而对独身者收税,有利于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C项正确,B项错误;该法律与以税养老、平衡人口性别差异无关,A、D两项错误。

故选C项。

4.C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5~6题。

5.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6.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总体密度较小,A、B两项错;图中显示,距河2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7—1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项错、D项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1章 人口 第3节 人口容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课后习题 第1章 人口 第3节 人口容量

第三节人口容量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对外开放程度低C.人口素质较高D.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程度高,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弥补了本国的短板资源,D项正确,B项错误;气候适宜、人口素质较高不是主要因素,A、C两项错误。

2.下列关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可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则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①正确;科技越发达,人们可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②错误;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③错误;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其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有影响,④正确。

故选D项。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下图示意不同因素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相互作用。

读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4.据图判断,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大量增加耕地面积B.扩展科技应用领域C.增加人口迁移规模D.不断完善道路交通4.B3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4题,读图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从增加耕地和扩展科技应用领域两方面来采取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地理教材习题答案新教材
系方便ꎬ消费人口多ꎬ多经营日常消费品ꎬ故西市比东市繁荣ꎮ
3.提示 布局特点:东市和西市均位于居住区的中部ꎬ有利于接
近消费人群ꎮ 思想:既体现皇权至上的秩序性、规范性ꎬ也便
于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ꎮ
教材 P28 思考
3.提示 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ꎮ 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
塞ꎬ110 指挥中心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ꎬ另外找较近的且有
教材 P19—20 活动
1.提示 2013 年 12 月 28 日ꎬ«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
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ꎬ“ 单独二孩”
政策正式实施ꎮ “ 单独二孩” 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ꎬ
第一胎非多胞胎ꎬ即可生二胎ꎮ 2016 年 1 月 1 日ꎬ我国正式实
施“ 全面二孩” 政策ꎬ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工返乡就业ꎮ
(5) 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ꎮ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材 P24 节引入

方面:
(1) 个人经济收入是决定住房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ꎮ
(2) 社区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也是居民住房选择需要
考虑的因素ꎮ
(3) 个人的喜好ꎮ 有的人喜欢居住在繁华热闹的地方ꎬ便
于社交和联系ꎻ有的人平时人际交往很少ꎬ喜欢居住在安静的
地方ꎮ
教材 P52 知识拓展 资料 2
1.提示 (1) 伴随城市经济飞速发展ꎬ居民收入有了很大幅度的
1.提示 距市中心越近ꎬ地租越高ꎬ由市中心向外ꎬ地租随着距
问题研究
离的增加而递减ꎮ 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着空间的
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ꎮ
2.提示 OA 可能成为商业区ꎬAB 可能成为居住区ꎬBC 可能成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 1 -第二节人口迁移.......................................................................................................... - 6 -第三节人口容量........................................................................................................ - 12 -章末检测 ....................................................................................................................... - 19 -第一节人口分布基础巩固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题,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

第2题,巴西高原东部处于热带,但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加之地形平坦,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区。

2.D3.有关各大洲或地区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B.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C.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D.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4.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目的是()A.以税养老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鼓励生育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3题,新增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通过计算,亚洲的新增人数最多,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C项符合实际,A项不符合实际;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B项符合实际;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D项符合实际。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迁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人口迁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a1→a2B.a1→b1C.b1→b2D.c1→c22.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

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A.a1→a2、a1→b1B.a1→b1、b1→b2C.a1→a2、b1→b2、c1→c2D.c1→c2、a1→c11题,国际人口迁移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A、B、C表示不同的国家,结合图示可知a1→b1、a1→c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故选B项。

第2题,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迁移。

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判断a1→a2、b1→b2、c1→c2属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故选C项。

2.C“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镇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迁移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舒适型移民”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项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无关,与经济水平及迁移政策的关联性小,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价格,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对迁入地增加劳动力和大力开发资源不正确,故选B项。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课后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第三节人口容量一、单选题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A. 水资源B .土地资源C .经济结构D .生活水平2.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

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天津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A .环境人口容量B .环境承载力C .人口合理容量D .土地承载力4. 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 .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A .小于0.04亿B .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C .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D .大于33.34亿4010 OJO 0.0^图 图15 10 ⑨0.20■w*上地资腔囁狀力邯拌现打模式 査柱产业旅诟业册现 務力发展支柱产业 杵丿血恥蹄业 J3.J424.98C.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400万,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1500万”的数值是()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宜人口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D.确定不变的6.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B.就业紧张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7.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A.控制人口的增长B.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C.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二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二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分层作业(二) 人口迁移A级·学考达标练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肯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已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

近年来,多个大城市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

下图为2012~2017年某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改变图。

据此完成1~3题。

1.2012~2017年,该城市( )A.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户籍人口增速持续上升C.常住人口增速波动下降D.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2013年之前,该城市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值,其主要缘由是( )A.诞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户籍政策严格,户口迁入较少C.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迁出较多D.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少3.据图推断该城市落户门槛放宽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A.2013~2014年B.2014~2015年C.2015~2016年 D.2016~2017年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领土面积7 692.024万km2,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两南”沿海地区,即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

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内陆迁移呈增多趋势。

如图为澳大利亚各州人口数量(单位:人)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两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缘由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暖和C.森林广布 D.日照较长5.推想近年来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缘由是内陆地区( )A.社会经济发达 B.交通运输便利C.矿产资源开发 D.人口政策开放6.澳大利亚东部人口迁入内陆地区将会导致东部地区( )A.幼儿人口削减B.女性占比下降C.青年学生增加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5年9月,欧洲正面临二战后最大难民潮。

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局势动荡地区。

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2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2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后作业提升2 人口迁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91页【基础演练】[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期末]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B.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会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资源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解析:第1题,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口较密集,故D正确。

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A 错误。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B错误。

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C错误。

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经济因素是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

答案:1.D 2.C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完成3~4题。

年龄段/岁0~14 15~29 30~44 45~59 ≥60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3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29岁、30~44岁年龄段迁入人数最多,说明以青壮年人口迁入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三)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三)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三)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构成表。

材料二 201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北京市是否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京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

(3)简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

(4)近20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_,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

答案:(1)不存在。

北京市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为74.2%,说明劳动力充足。

(2)(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3)利: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减缓人口老龄化;等。

弊:治安混乱、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

(4)从农村到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北京市是否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主要看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比重。

从材料一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表中可知,北京市2170.5万,常住人口有1610.9万人处于15~59岁,相当于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4.2%,说明劳动力充足,因此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

(2)题意表明,北京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应根据材料二进行归纳描述。

从201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图中可知,河北省占比21.1%,比重最大,表明北京市的外来人口中邻近省份比例高;河南、山东、四川、湖北等省份为人口大省,这些省份在北京市外来人口比重较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湖北、山西、辽宁、吉林等省份在在北京市外来人口比重较大,这些省份位于我国中东部。

(3)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叙述。

从有利方面来看,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外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入减缓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1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6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 12 -章末综合测验................................................................................................................ - 18 -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基础巩固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重图,完成1~2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1题,读图可知,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大洋洲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最大。

第2题,读图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重均较大,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集中于沿海地区。

2.C读图,完成第3题。

3.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海拔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亚洲、欧洲5.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题,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人类不适宜在低地居住,因此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较高,甲表示非洲;欧洲平均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较低,丙表示欧洲;亚洲人口分布的平均海拔在欧洲和非洲之间,乙表示亚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和人口合理容量题一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农村迁移到城市B.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使人们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迁移C.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的人口迁移属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D.自然原因引发的人口迁移都是可预测的题二下列人口迁移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A.伊拉克难民的迁移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役到美洲C.上海赴庐山旅游的游客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题三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据此回答: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题四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4亿。

下表是“2007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07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读表回答20~21题。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流出流入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乡村75.6% 22.8%城市24.4% 77.2%1.2007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较稠密地区流向人口较稀少地区B.从城市地区流向乡村地区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②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③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④人口流入地区的矿产资源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题五图3为“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 B.自然因素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题六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该自治区地处内陆,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南部黄土丘陵,中部台地平原,北部平原,其余为山地和沙漠。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你可以看到“水乡绿稻、林翠花红”的景象,这里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全年日照达3 000小时,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该自治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居民整体移民到北部,回汉各族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友情提示:自然舒适度指某地点“冷热,阴晴,干湿等影响人们舒适的状况”。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A城市是我国西北内陆“自然舒适度”较高的城市,据A城市周围地理环境,分析其主要自然成因。

(2) 从地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该区域居民从南部迁移到北部”的理由。

题七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1、2题。

1、b地区是()A.东部沿海B.东北三省C.中部D.西南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题八读“某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图”: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题九图3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级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3,回答1~3题。

图31.造成图中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A. 收入水平高B. 远离东部C. 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 棉花B. 甜菜C. 橡胶D. 青稞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级人口迁移状况是()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 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 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题十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题十一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④P 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题十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超出了其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0亿人之内C.10亿人之内是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D.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无限扩大2.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科技水平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⑤实行计划生育⑥鼓励向国外移民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题十三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D.合理容量是比较确定的,可定量估计题十四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小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大小没有影响课后练习详解题一答案:A解析:人口迁移的方向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方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原因是不可预测的.题二答案:D解析:战争引起的难民往往是迁往国外躲避战争,属国际人口迁移;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役到美洲,也已跨越了国界,属国际人口迁移;游客只是暂时改变住所,不属于人口迁移;三峡移民是跨省并长期改变住所,为国内人口迁移。

题三答案:A解析:经济布局的改变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经济条件改善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题四答案:1.C 2.A解析:1.我国跨省人口的流动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贫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人口流动对人口流入区与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题五答案:1、D 2、D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性别比例的情况,故A错;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并无本国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实际人数统计,故B错;人口年龄结构图中青年人口比例大于老年人口比例,故C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来移民人口以青年人口为主,故可缓解当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答案是D。

题六答案:(1) 光照充足,晴天多;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以西,阻挡了沙漠的东移,消减了冷空气的侵袭,是A市的天然屏障;有来自黄河的水源,城市周围植被覆盖率高,增加了大气湿度,降低了温差。

(2) 一方面,从自然条件看南部为高原山区(六盘山区及黄土高原区),自然条件恶劣;北部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而且灌溉条件优越;另一方面,随着人群北迁,南部人口密度变小,利于留下人口脱贫致富,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结合材料一中地理环境状况,联系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地形、水源、气候等自然因素可以分析出,A城市气候温和、光热条件好且水源充足等。

该自治区南部自然条件差,且生态问题突出,人口迁至北部有利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题七答案:1、A 2、C解析:第1题,b地区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国的绝大多数,说明其就业条件好,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大,应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第2题,c地区有大量人口迁出,会减轻该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题八答案: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加大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迁移带来的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要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人口迁移的利弊。

题九答案:1. D 2. D 3. C解析:1.读图可知A省高迁出率低迁入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2.通过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和人口密度最小这两个特征,可以判断出该省是西藏藏族自治区,进而判断出典型农作物为青稞。

3.从图中可以得知迁出率最大约为6.5%,迁入率最大约为18%,A错;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就A一个,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有三个,都比较少,得出答案C。

题十答案:1、A 2、D 3、A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最大。

【小题2】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东北地区人口流动量最小。

【小题3】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促使我国人口向东部地区大量涌入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

题十一答案:(1)B (2)D解析:(1)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表示,包含有人口最大值的意味,最佳人口规模是指人口的合理容量。

(2)在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口规模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没有正或负相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