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课题开题报

留守儿童课题开题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关爱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们专家、领导:大家好!我校申报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关爱教育研究》课题,经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为基础教育科研2012年度县级课题。

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评审专家指正、审议。

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1.根据国家留守儿童现状提出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人,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人,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人,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而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

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怎样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2.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提出为了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施关爱行动,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我校服务范围为草堂镇学前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儿童少年的教育。

在我镇现有生产力和生产规模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幼儿)家长涌入城市,而他们的孩子则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

作为承担全乡幼儿和儿童教育任务的我校,幼儿和儿童1232人,留守儿童542人,约占全校学生的43.99%。

调查中还发现:这些留守儿童有的留给爷爷奶奶管教;有的留给外公外婆教养;还有的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题报告
标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开题报告
摘要: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关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预期结果。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长期在外务工而被迫与父母分离生活的儿童。

这一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需要得到关注和支持。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意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和关爱这一特殊群体。

其次,通过深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通过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困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其次,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数据。

问卷将包括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预期结果:
预计本研究将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同时,预计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些结果将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科学依据,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2400字】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2400字】

开题报告书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
引言
一、农村留守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在本调查中,要选取一些典型的班级留守学生的案例,进行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考察,从而真实的展现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特点,并能给予更好的帮助和引导。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准备情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盾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等):
1 .收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为进班进行调查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 .为论文整理资料,为论文撰写作准备。

3 .选择并确定研究方法,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整理个案,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2016年11月,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
2. 2016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开题答辩,收集实证数据;
3.2017年1-3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
4. 2017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定稿;
5. 2017年5月(20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将毕业论文装订成册;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前期基础工作、本论文的意义、创新点、存在的难点和对论文的建议等):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学院选题指导组意见:
学院选题指导组组长签名:(学院章)年月日。

留守儿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留守儿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时间独自生活在农村家庭中的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扩大,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问题以及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措施,以期为改善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调查分析,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其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帮助与支持措施,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生活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饮食、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探讨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如缺乏家庭陪伴、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

2. 心理问题探究:借助心理测试、观察法等手段,深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等,揭示其原因和影响,寻找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法。

3. 帮助与支持措施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探索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如加强社区教育、亲子关系建设、心理辅导等,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四、研究意义留守儿童问题涉及社会、家庭、个体等多个维度,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政府、学校、家庭等关键部门关注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3.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与问题:详细阐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包括物质条件、教育资源、精神状态等方面的问题。

4.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方法。

5. 帮助与支持措施:提出相应的帮助与支持留守儿童的措施,包括社区教育、亲子关系建设、心理辅导等,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巨野县田庄镇中心小学申景银一、研究的背景1、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限制打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2、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长期离家外出务工,而被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他们在家庭教育和情感关系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问题陈述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孩子们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和教育,面临着心理、教育、社交等方面的困境。

这些困境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对他们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状况。

四、研究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收集数据: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收集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数据和案例。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

3.问题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深入分析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机制。

4.解决方案探索:基于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5.解决方案实施:在具体实施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合作的可能性。

6.解决方案评估:对已实施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了解其效果和改进空间。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指南。

通过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六、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揭示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将包括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教育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等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有望改善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七、计划进度本研究的计划进度如下:1.数据收集(2周):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包括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

2.数据分析(1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安农九义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课题组①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注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可以说,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涌向沿海城市就业务工,留下孩子给爷爷奶奶们带,于是大量的留守学生应运而生,据调查统计,我校的留守学生比例高达60%以上,加上电脑的普及、各种网络信息的冲击,学生的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隔代管理,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偏激,教师的教育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那么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就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值得研究的新的重大课题。

于是,经过我校老师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12月经安岳县教育局2010年度普教科研组同意安农九义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科研课题小组立项县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并展开研究。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将推进和深化我县的普教科研工作,有利于解决农村学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危害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引起教师对解决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的研究,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有助于引起教师对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的研究,切实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懂得感恩;拥有爱心;乐于助人;行为不再偏激;学习方式合理化;学习过程轻松快乐;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 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①安农九义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康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刘建君、王志刚、王昌贵、周欣函、肖庆,报告执笔:刘建君通过研究,有利于找到解决“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留守儿童开题报告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时间独自留在家中或由亲戚、邻居照顾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情感疏离、学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困扰。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影响和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并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不仅对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挑战。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1. 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是主要原因。

他们常常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亲情关怀。

2. 学业压力: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容易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习辅导。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也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1. 个人发展:留守儿童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上遇到困难。

2. 社会稳定: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增加社会治安风险。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1. 家庭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福利,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2. 学校关怀: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和增强自信心。

3. 社区参与: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怀,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4. 教育改革: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机会。

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它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留守儿童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一方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导致儿童长时间独自生活或由其他亲属照顾的一类儿童。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情感孤独、教育机会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

因此,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有效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并探索如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综述等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将涵盖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教育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

深度访谈将针对留守儿童、其父母、亲属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以了解他们的体验、观点和需求。

文献综述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4. 研究内容4.1 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将首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包括留守儿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机会、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通过对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

4.2 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教育是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将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支持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学业进步、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等方面。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索如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包括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等。

4.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支持留守儿童常常面临情感孤独和心理健康问题。

本研究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包括焦虑、抑郁、自尊心等方面。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索如何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包括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团体活动和培养亲子关系等。

5. 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预期成果包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全面描述和分析、对教育和心理健康支持的具体建议以及相关政策和社会实践的改进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开题报告
调研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院 系: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时 间绩:______________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尤其是经济
困难的农村山区。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城镇、城 市打工、就业。1985 年中央 1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颁布, 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于是逐渐产生了“农 民工”阶层和农民工问题。然而我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 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作为社会 的弱势群体,大部分的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进打工的城市生活、学习,所以他们大多 数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 童。
〔一〕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的调查问卷,并 采取适当的方法发放、回收调查问卷。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手工检索与电脑检索等手段查阅、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在图书馆查阅有关 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知识。 3、实地观察法
主要任务:1、 确定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开题讨论会。
2、确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 4、撰写研究课题实践方案、编制实践研究计划并准备实践前有关事项,如问卷调 查表、行车路线等。 〔2〕调查、实践研究阶段〔2015 年 1 月—2015 年 3 月〕 主要任务: 1.、按编制的实践研究计划步骤,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实地观察、和家长面谈等。 2、记录实践活动过程的相关信息、语录和资料,并加以整理。 3、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找出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 应的对策。 4、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的效果。 5、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形成阶段成果。 〔3〕探索提高阶段〔2015 年 3 月——2015 年 4 月〕 主要任务:1、对研究课题的效果进行预期分析。 2、建立资料、档案,并进一步调查研究。 3、进行实验阶段性检测,形成阶段成果。 〔4〕总结阶段〔2015 年 4 月——5 月初〕 主要任务:1、完成各项主要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课题研究实践 报告。 2、把课题研究实践报告交给老师评审并等待指导。 3、与同学们分享本次课题研究的收获。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开题报告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开题报告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开题报告一、选题原由日前农村劳动力日益剩余,许多学生家长把孩子长期交由老人或者亲戚代为照应。

由于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即使受到伤害,也往往不易被人发现。

有些留守儿童有蛮、恶、刁的现象,有的还染上流氓习气,甚至与流氓团伙有染。

这些学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艰难,这也是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课题研究假设现如今农村的劳动力正在呈现着剩余的情况,大部份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将小孩交给家里的老人或者亲戚照看。

因为这些孩子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使得其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就算受到伤害后,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有些留守儿童性格粗暴,甚至染上流氓习性。

这些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带来巨大的难题,同时这也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

文中从现如今部份的农村外出务工居民,把孩子交由老人或者亲戚照看而浮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方式。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1.明确课题的内容: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搜集相关资料。

2.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程。

学习研究新旧教材中关于课题研究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对照;调查以往关于课题研究内容教学成功之处和存在问题。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

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并进行分工;参预课题的人员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步骤,并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

四、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过程,学习理论,成立组织,拟订研究方案,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通过调查制定实验方案,组建本课题调查小组。

1、优化课题实施方案,启动课题研究2、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题调研与课题研究3、定期交流4、规范研究的运行机制,形成稳定的研究模式5、积累大量、丰富的资料第三阶段:阶段小结、完善修订课题目标。

第四阶段:1、质量抽测,反馈信息,采集资料2、资料整理,分类归档3、总结:并产生与之相应的研究成果,如成果展示、调查报告、科研论文。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1)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1)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1)1. 研究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将儿童寄养在他人或祖辈家中,无法与父母正常生活在一起的一类儿童群体。

在中国,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显。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5800万。

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和应对这一群体的困境,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有效的支持措施提供依据。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并分析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情况与学习困难;4.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和人际关系问题;5.总结国内外在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6.提出改善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留守儿童问题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重点关注父母经济压力、教育资源不足、监护人能力不足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3.2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研究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测试工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

探讨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感、焦虑、自尊心低下等,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

3.3 留守儿童学业发展与学习困难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对照,研究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等。

同时,分析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3.4 留守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研究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情况。

探讨他们在与同伴和他人交往中面临的问题,如交流困难、自我表达能力不足等,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

3.5 国内外研究综述对国内外在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总结,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引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增多。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工作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其他亲属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三个方面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留守儿童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这种缺失对他们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可能受到影响。

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由于亲人的照顾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可能较为艰苦,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心理健康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上的空虚。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心理上容易感到失落和无助。

这种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自卑、自闭、焦虑等问题,甚至出现抑郁和行为问题。

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以重视,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三、学业发展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学业发展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们在学习上可能缺乏动力和目标,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此外,由于留守儿童的学校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可能不如城市地区。

这使得留守儿童在教育机会和学习资源上存在不平等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和机会,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结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

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是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本课题是民建小学课题研究组,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

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上级领导、校领导和参与课题的老师作开题报告,请上级领导、校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主要在农村)。

我校位于武胜县偏远地区,是一所乡村完小,现有在校学生接近200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也很多。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父母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角色的要求,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总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过失,说谎,攻击和破坏行为等方面更加突出一些。

这些问题在部分“留守儿童”身上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儿童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这些心理疾患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书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书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书年度编号聊城教育教研课题开题报告书课题批准号 LJ1104014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 2011 年 12 月聊城教育科学研究所聊城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LJ1104014)《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由我校申报的《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经聊城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已立项研究。

根据教科所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是社会、政府、学校的重要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取得优异的成绩。

特别是使留守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惑,得到了心灵的交流,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上级部门反复强调要求各级政府都要深刻认识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化了政府的统筹协调责任、家庭的监护责任、社会的关爱责任、学校的教育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将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学生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

但是,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还需要广大农村学校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耐心帮助他们、关爱他们,使他们觉得教师比父母还亲,学校就是温馨家园。

2、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平常不太说话,与同学交往也相对狭窄。

主要表现为退缩冷漠,孤僻内向,不善于交流,情感脆弱,经常为一点小事哭泣;也有少数留守学生自尊心相当强,极敏感,容易出现极端、过激行为,过分淘气,经常为一点小事吵闹打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课题研究的意义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生家庭(监护人)、社会环境、教师观念等多方面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全面地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学生的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现状,探究适合农村中学开展留守学生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方法。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校位于农村偏远地区,已成为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我校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实践意义(一)研究目的1.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留守儿童比例在近年来增大,其教育问题在之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留守儿童心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屏锦中学《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开题论证报告[重庆市梁平县屏锦中学]作者:Admin来源:重庆市梁平县屏锦中学录入:Admin更新时间:2007-10-29 12:58:45点击数:70389【字体:】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概念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中的儿童。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儿童的群体不断扩大,其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外延逐步扩大。

留守儿童群体包括城市的留守儿童与农村的留守儿童。

本课题研究的是生活在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的留守学生,其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德育,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

广义的德育是指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在内各方面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德育则是专指教育者通过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所进行的教育。

3、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留守儿童的和谐发展,为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

4、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同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

教育机构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儿童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儿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关注较多,但还谈不上正式研究。

国内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但对产生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不同地区往往各有特色,同一地区,留守儿童现象也有各有差别。

2004年前后,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等地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校位于农村偏远地区,已
成为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我校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
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实践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现状
留守儿童比例在近年来增大,其教育问题在之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 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留守儿童心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对其成长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方法、策略和可操作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探索出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和初步构建留守儿童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五个等级一一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两个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

2•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关于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概念。

负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负功能有助于系统调整和适应的客观结果。

家庭环境和教育及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社会化的进行也有正负功能。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一视同仁政策。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二)实践价值
我校地处偏山村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型,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产生了新的教育群体一一留守儿童。

我校现有学生16人,留守儿童就有16人,也就是说我校是百分之百的留守儿童学校。

在情感缺失和心理的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儿童产生了自卑、叛逆、性格抑郁、自我封闭、自私冷漠等不良心理。

有些甚至属于智障或患有自闭症、焦虑症、多动症等。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学习、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行此课题研究,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主要学习问题及成因,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开展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新路子。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主要研究目标:
1•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评价量标体系。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通过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儿童自主、自信、自尊、自强。

培养留守儿童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家庭负担,让外出人员安心务工,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5.通过研究,抚平留守儿童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还留守儿童一片美丽的天空,创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

(二)主要内容:
1.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的现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教育现状。

2.建立留守学生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3•进行实验、观察本学校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4.排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对策:健康心理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自我认定意识的培养;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安全意识提高的培养研究;自爱、自控能力的培养研究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实施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8月)
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课题成员进行学习讨论。

收集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访谈、调查阶段,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一一20xx年3月)
明确研究内容,全面进行统计分析。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学校对全校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学业成绩、父母情况和监护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进行登记造册。

树立班主任是关心留守儿童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强化管理意识。

(2)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进行社会调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心理咨询室,便于留守儿童倾诉、化解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3)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分析研究。

找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道德品德差异与心理差异,对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习成绩进行分析。

探究出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农
村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研究,寻找一条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的教育途径。

3•总结阶段:(20xx年4月)
将研究所得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综合、概括,逐步形成最终成果,形成研究报告,论文集。

(二)主要措施
1•调查: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

2•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事例,分析、整理资料。

3•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论文、数据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的分析
首先,国家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为课题提供了社会背景条件,国内外已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已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也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其次,课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

本课题组教师具有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主动性。

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的思路,研究活动就是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因此,在课题研究的时间上,有了充分的保证。

同时,课题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

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学校,在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开放的观念、对新事物的敏感与热诚
是我校教师重要的特色。

前期各种献爱心活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有了以上条件,加之本课题自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本课题的研究是完全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组成员每人写一份调查报告,一篇研究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李刚
负责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研究事务的相关协调,研究活动的指导与管理,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

主要成员:李苗苗、曹越楠、张闪闪、王贞、杨海燕、王丹
李苗苗、曹越楠、张闪闪负责研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并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生活状态的关系研究。

王贞、杨海燕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王丹负责全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