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练习题卷:空气
2020届化学中考专题03 空气(解析版)
2020届化学中考专题03 空气1.【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C.空气质量日报中质量级別越高环境越好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选项正确;B、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所以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选项正确;C、空气质量日报中质量级別越高,则污染指数越大,空气的污染越严重,环境越差,选项错误;D、拉瓦锡利用天平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选项正确,故选C。
2.【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城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氮氧化物【答案】B【解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是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选项正确;C、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氮氧化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北京市石景山2019届一模】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答案】A【解析】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故选:A。
4.【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室内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C.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D.干冰可用作环保制冷剂【答案】A【解析】A、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洒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A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常用作电光源,故B正确;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所以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故C正确;D、干冰升华时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后无残留,所以干冰可用作环保制冷剂,故D正确。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一、选择题1.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A. 方便添加木柴B. 升高木柴的着火点C. 增大氧气的浓度D.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D.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 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 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5.几位同学在深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氯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A.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B. 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 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D. 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温度一定相同6.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m=1B. 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CaCl2C. 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D. t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7.实验室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 减少双氧水的用量B. 加热升高温度C. 增加二氧化锰的用量D. 加水稀释8.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对比实验探究影响因素A ①和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B ②和③温度C ②和④温度D ③和④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 AB. BC. CD. D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考点点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②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
这是因为动植物的呼吸和腐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锈蚀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使氧气量保持相对平衡。
③“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教材基础实验突破)知识点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2.(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二氧化硫____、一氧化碳、二氧化氮、____可吸入颗粒物____和臭氧等.3. 大气污染(1)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是形成___酸雨_____的主要物质。
(2)粉尘,如:灰尘、粉煤灰等。
(3)空气中CO2浓度增大会导致____温室效应____,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归纳总结】①监测空气环境质量的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含三项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在0~500之间,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空气质量越好。
②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同时二氧化碳也没有列入空气污染指数。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低温、高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或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够助燃或支持燃烧,利用此性质可以区别N2和O2、CO2和O2。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燃料及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P2O5B.面粉C.镁粉D.CH42.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①产生温室效应②能源的浪费③环境污染④锅炉爆炸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C.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D.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B.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C.纸张不可燃D.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B.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C.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6.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C.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7.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C.氢气D.煤8.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C.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D.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C.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11.2019年3月,四川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 / 24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2.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最好是用:A. 带火星的木条B. 灼热的木炭C. 澄清的石灰水D. 燃着的木条3.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鉴别B 、低碳生活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出行多乘交通工具②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③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C 、化学与健康D 、化学与材料 ①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②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③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①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 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③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 A 、B. B 、C. C 、D. D 、4.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 从分子的角度认识B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制取气体---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水结成冰---分子间隔改变加热试管---先预热水的电解---分子发生改变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C 物质的分类D除杂的方法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铜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由一种分子构成---纯净物CO2中混有CO---点燃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单质氯化钠中混有泥沙---溶解、过滤A. AB. BC. CD. D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 除去CO中的CO2B.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6.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环境问题(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与空气污染有关核内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C)实验方法(D)物质俗称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A. AB. BC. CD. D7.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错误的一组是()A. AB. BC. CD. D8.下列对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紧贴试管内B. 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C.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C. 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3/ 24A. AB. BC. CD. D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AB. BC. CD. D12.下列由事实或信息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D. 、氢气具有可燃性−使用前一定要验纯1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D. 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引流1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ZnSO4溶液(稀硫酸):过量镁粉,过滤B. 铜(碳):高温灼烧C. 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过滤D. CO2(CO):点燃15.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A.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B. 稀硫酸“警察”C.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D. 纯碱溶液“警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16.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B物质的俗称是______,C物质的名称是______.(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______.(3)举出B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17.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空气一、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燃烧,产生出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须易与氧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①不能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②不能用木炭、硫: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不能用镁条:因为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测定值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三、空气污染及防治【巩固练习】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作用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C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足量的汞几乎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2.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3.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 ”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宇宙航行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D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含量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平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2)汽车尾气——CO (有毒)、NO 2(酸雨) (3)化石燃料的燃烧——烟尘、SO 2(酸雨)危害以及问题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本身无毒且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 、SO 2、NO 2、O 3、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水槽中液面下降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烧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8.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D )A、本实验中所用的铜粉需要过量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10.下列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D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12.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D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由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海水、食盐水、各种天然水的等判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找出另种物质即可判断为混合物【注意事项】1、“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初三化学空气的练习题
初三化学空气的练习题首先,让我们来解答一些初三化学方面的空气相关练习题。
问题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体积的78%)和氧气(约占体积的21%)组成。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问题2:空气中有多少氧气分子?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约含有2.7×10^19个氧气分子。
问题3:冷却灭火时,为什么要用水而不是空气?当物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
用水进行冷却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物体的温度,从而减少或阻止火势扩大。
而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对火势扩大没有直接冷却效果。
问题4:当一个蜡烛燃烧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当蜡烛燃烧时,首先发生的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同时,蜡烛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也可以使水蒸气形成。
这些产物逐渐升腾到空气中。
问题5:空气中的氧气可以用来燃烧什么物质?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许多物质,比如木材、纸张等有机物质,以及煤、石油等燃料。
问题6:空气中的氮气有什么作用?空气中的氮气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但它对生物体很重要。
氮气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合成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
同时,氮气也可以用于制造化肥、氨水等工业产品。
问题7:为什么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是由于大气压力的减小。
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层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力逐渐降低,导致空气密度减小。
通过以上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气的组成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空气不仅是我们呼吸所必需的,还在社会生产和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化学的学习和实践中,了解空气的性质和组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卷: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题类型一物质组成的探究1. [2019·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 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Ⅰ. 没有变质Ⅱ. 部分变质Ⅲ. 完全变质溶液中溶质NaOH NaOH、Na2CO3Na2CO3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则说明猜想Ⅱ成立。
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2. 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3-6-6),其中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
已知,3、4、5、7号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CaCl2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下述实验:图3-6-6(1)分别取3、4、5、7号溶液于4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说明这三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4号、5号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现均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利用上述试剂,经过下述实验最终确定了两溶液的成分。
操作步骤及现象结论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3)资料:Ca(OH)2+NaHCO 3CaCO 3↓+NaOH+H 2O ;NaOH+NaHCO 3Na 2CO 3+H 2O 。
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NaOH ;Na 2CO 3; (将其他情况补充完整)。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空气(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空气一、选择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葡萄糖B.金刚石C.冰红茶D.苛性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5.今年某某市成为某某省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的是()A.汽车排放尾气 B.工厂排放烟尘 C.太阳能发电D.露天焚烧垃圾6.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7.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B.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9.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接近集气瓶口部B.伸入集气瓶中部C.伸入集气瓶底部D.伸入集气瓶内任何部位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11.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1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13.常温下,将100mL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积为()A.80mL B.60mL C.40mL D.20mL1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15.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段没有系火柴16.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17.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18.在氯酸钾里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B.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的氧气增多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成为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的催化剂19.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2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二、填空题2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1)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资源;(3)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4)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变浑浊;(5)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2.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娃哈哈”纯净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23.将一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所示,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据此回答问题:(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24.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2)有三种物质生成,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3)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三、实验探究题25.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1)仪器名称Ⅰ,Ⅱ.(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填编号),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3)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编号)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2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mL 15mL 9mL(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空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氧气占21%,故选项错误;B、氮气占78%,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葡萄糖B.金刚石C.冰红茶D.苛性钠【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葡萄糖、金刚石、苛性钠都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冰红茶由水和茶、糖等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葡萄糖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冰红茶由水和茶、糖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苛性钠都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考点】氧化反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C、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D、化学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不一定是两种,故错误.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故错误.C、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例如铁丝的燃烧,故错误.D、化学变化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蜡烛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有物理变化,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化学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概念的掌握与理解,是基础性识记知识考查题.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铁丝、红磷、木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C错误;D、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要注意火焰、光、烟雾等的区别.5.今年某某市成为某某省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的是()A.汽车排放尾气 B.工厂排放烟尘 C.太阳能发电D.露天焚烧垃圾【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解答】解:A、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微小颗粒物,会增大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不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解答】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去分析;B、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时冷凝的原因去分析;C、从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去分析;D、从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缘故去分析.【解答】解: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故错误;B、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时冷凝的原因,与水蒸气有关;故错误;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与水蒸气有关;故错误;D、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缘故,与水蒸气无关;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水蒸气的关系,学会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8.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B.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解答;C、根据氧气能帮助呼吸解答;D、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析解答.【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错误;B、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错误;C、氧气能帮助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正确;D、酒精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和氧气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熟练掌握反应的实验现象,以作出正确的判断.9.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接近集气瓶口部B.伸入集气瓶中部C.伸入集气瓶底部D.伸入集气瓶内任何部位【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解答】解:A、接近集气瓶口部,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故选项正确;B、伸入集气瓶中部,不能证明已经满了,故选项错误;C、伸入集气瓶底部,无法验满,故选项错误;D、只能在接近瓶口的位置验满,不是在任何部位都可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验满方法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结论分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可燃物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进行分析.【解答】解:A、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的,故说法正确B、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掉,故说法正确;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故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全面地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只有全面地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的事项等才能完成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11.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解答】解:A、氧气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错误;C、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错误;D、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1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常温下,将100mL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积为()A.80mL B.60mL C.40mL D.20mL【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约占)、氧气占21%(约占),故100mL空气中含有氧气的体积约为20mL;灼热的铜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将100mL 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氧气被反应掉,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积为100mL ﹣20mL=80mL.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气体的分离与除杂问题,掌握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运用工业上运用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依据: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解答】解: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故选A.【点评】本题从基础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入手考查,记忆这类知识要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抓起实质才能永久不忘.15.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段没有系火柴【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需要使用火柴引燃,以达到铁丝的着火点,所使用的铁丝必须把表面的铁锈打磨掉.【解答】解: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说明没有的燃烧现象,也是就没有发生铁丝的燃烧,所以所有分析围绕燃烧来进行,更确切地说是铁丝的燃烧条件来进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有一定的接触,且接触越充分越容易燃烧.温度越高燃烧也就越容易.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B、铁丝生锈或表面可能含有油漆时,铁丝可能不燃烧.C、集气瓶底部铺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的,与铁丝是否能够燃烧无关.D、铁丝的一段没有系火柴;铁丝可能不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方面的问题也是对燃烧条件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应用.16.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能力.【解答】解:A.高锰酸钾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制取氧气,故A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制气体,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故C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物理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制取和收集装置.17.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催化剂是反应中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的物质.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解答】解: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可使反应变快或变慢,本身化学性质及质量不会改变.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有的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故选D。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卷:化学方程式(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毒气体是Cl2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2.Cu可以和浓HNO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H2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A.N2O2B.N2C.NO D.NO23.如图装置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A..B.C.D.4.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3CO+Fe2O3═3CO2+2FeB.用含有还原性铁粉的麦片补铁:2Fe+6HCl═2FeCl3+3H2↑C.用氢氧化钠处理含硫酸的废水:2NaOH+H2SO4═Na2SO4+2H2OD.制取硫酸铜:Cu+H2SO4═CuSO4+H2↑5.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6.将2.3g 某化合物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2.7g 水,则化合物可能是( ) A .CH 4B .C 2H 4C .C 2H 6D .C 2H 5OH7.利用天平及下列物品(必要时还可用燃着的酒精灯),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8.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 ①元素种类②物质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原子种类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9.工业利用如下反应合成 SO 3:2SO 2+O 2V 2O 5¯△2SO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SO 2、O 2、SO 3、V 2O 5 四种,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表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t 1 100 5 80 5 t 2 60 55 a b t 340cd5A .参加反应的 SO 2 和 O 2 的分子个数比为 2:1B .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V 2O 5C .丙物质是 O 2D .d =1510.乙醇俗称酒精,其完全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3O 2点燃¯2CO 2+3H 2O ,根据该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反应所需条件C .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D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在化学方程式aC 2H 6+bO 2点燃¯mCO 2+nH 2O 中,各化学式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m =nB .m =nC .3n =aD .2b =2m+n12.在X+Y 2 =Z 的反应中,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56B .64C .80D .40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4P+5O 2点燃¯2P 2O 5B .Na 2CO 3+2HCI =2NaC1+H 2O+CO 2C .2Fe+6HCl =2FeCl 3+3H 2↑D .Cu+2HCl =CuCl 2+H 2↑1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克,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的质量增加了11.6g ,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2.8gB .4.4gC .5.6gD .7.2g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镁在空气中燃烧:Mg+O 2 点燃¯MgO 2B .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 2═Na 2CO 3+H 2OC .硫酸的制备:Na 2SO 4+2HCl═2NaCl+H 2SO 4D .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 2↑16.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梳理一、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的原理:2Hg+O22HgO,2HgO2Hg+O2。
2.实验装置汞槽中汞的作用是,作反应物,起液封作用,二、吸水法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橡胶管、弹簧夹。
(2)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过量。
(2)装置必须密封。
(3)导管内先注满水。
(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不占有体积。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友情提示:通过此实验也能得出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7.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要足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升不到原气体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实验装置的密封性要好。
如果密封性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进入密闭容器内,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
(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空气 氧气(讲义)(解析版)
B、人造空气”中氧气占21%,与空气中含量一样,所以燃着的木条放在“人造空气”中不会立即熄灭,故B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木炭燃烧法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C错误;
D、人造空气”中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03%,所以与空气中成分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4-1】(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D、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符合题意。
故选D。
考向
【例3】(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空气污染物
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粉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和臭氧等。
【特别提醒】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B.二氧化碳无毒,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虽不活泼,但不是没有任何用处,比如稀有气体可以作保护气,故C错误;
D.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含有的污染物越多,所以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D正确;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空气的成分、用途和保护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空气的成分、用途和保护知识梳理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3.空气的用途二、空气的保护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烟尘两大类,可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衡量。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2.污染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3.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防治空气污染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相关辨析重点考点考点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典例精析典例1 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解析】人体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需要调节的是氧气和氮气的含量。
故选B。
【答案】B拓展1.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练习卷: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含答案)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 [2019·扬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B.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C. 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2. [2019·河北]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3. [2019·襄阳]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A. HCl、Ba(NO3)2、KCl、Na2CO3B. H2SO4、NaOH、Ba(OH)2、CuSO4C. BaCl2、Na2SO4、K2CO3、NaNO3D. HCl、H2SO4、BaCl2、K2CO34. 下列各组的物质,只用水不可以鉴别的是 ( )A. 固体:NaCl、NaOH、硝酸铵B. 气体:H2、CO、O2C. 液体:酒精、植物油D. 固体:Na2CO3、无水硫酸铜、CaCO35. 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A. 尝液体的味道B. 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 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D. 看颜色6. [2019·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区分的物质食盐和纯碱涤纶和羊毛纤维空气和二氧化碳铁粉和氧化铜方法一观察颜色用手触摸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用磁铁吸引方法二加食醋,观察点燃,闻气味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加入稀盐酸,观察7. [2019·济宁]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气体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Ⅳ。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基础练习卷: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③④⑤的名称:③,④,⑤。
(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 A 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
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应为,此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的方法为。
若④换成(填仪器名称),则可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 B~G 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
3.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
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填“放热”或“吸热”)。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中是否含有CO2和CO.请回答有关问题:(1)若A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则B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2)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探究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5.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 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②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实验 1:取质量比 1:11 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1.3g,进行实验。
实验 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 1-2 装置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1)实验中酒精灯火焰处罩金属网的作用:;(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一般试管口要向倾斜,但在实验 1-2 中试管却可以垂直向上放置,这是因为;(3)实验 1-2 中,证明产生了 CO2 的现象是;(4)实验 2 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5)实验 2 没有进行质量比为 1:14 的实验,理由是;(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所需试剂是。
领跑中考(广东专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空气 氧气课时作业
第七单元空气氧气过考点考点1 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及用途1.(2015·菏泽改编)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②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因此呼吸纯氧更有益于人体健康③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④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做气体肥料⑤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⑥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 km的高空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2.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填充探空气球D.氧气具有可燃性——做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考点2 氧气的性质3.(2015·阜新)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压强为101 kPa,氧气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氧气极易溶于水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做图1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的颜色为色,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2)图2中的火焰的颜色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其目的是。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为,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
考点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5.(2014·武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 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中考化学重要考点 空气和氧气综合练习卷
空气和氧气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1.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的氧气质量最少的是A.过氧化氢B.高锰酸钾C.氯酸钾D.水【答案】B2.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A.仍处于平衡状态B.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C.指针偏向右D.指针偏向左【答案】D3.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答案】D4.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B.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C.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D.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氧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事实解释项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氧气有可燃性B 实验室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物质外焰温度比较低C汽车轮胎充入高纯度氮气可以防止爆胎、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油耗氮气化学性质极其活泼D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的水防止瓶底炸裂【答案】D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植树造林C.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D.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答案】D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如图中选取的装置最佳组合是A.(1)(4)B.(2)(4)C.(2)(3)D.(1)(3)【答案】B8.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9.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考点集训】2020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含答案)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的认识】完全燃烧是指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充足时的充分燃烧.而不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不充足时的不充分燃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来说,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充足不充足造成的,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充分,即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不充分,即不完全燃烧.2.值得一提的是,当发生不完全燃烧时,不但放热少,而且往往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A.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2.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下列关于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毒完全燃烧只生成两种产物,且都是氧化物B.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C.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D.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H3.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D.降低煤的着火点5.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升高木柴的温度D.方便加入木柴6.俗话说“火需空心“是指柴禾架空才能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更快B.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C.使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8.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通入量9.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A.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B.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10.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14.“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5.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下图),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内部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下列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B.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C.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D.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CO2和H2O.乙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17.同学们野炊时,小红往灶中塞叠很多木柴,结果火焰较小且黑烟多,小兵过来将木柴取出部分并架空了一些,火焰就旺了.小兵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18.下列与燃烧或燃料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目的是延缓燃烧时间,节约能源B.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是液态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掺有乙醇的汽油)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放出能量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Ⅰ、Ⅱ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Ⅰ.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是“大棚种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塑料大棚用的塑料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塑料大棚中要定期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3)蔬菜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Ⅱ.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0.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哈尔滨市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热电公司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减排,但还存在的问题是,你的建议是.21.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烧火时,木柴要架空放置,火才烧得更旺,原因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厂家会想尽各种方法,例如:“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等.“充气”包装时适宜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可以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3)纯净水和硬水均是无色透明的,区别这两种液体有多种方法,举两例说明.①;②.22.某校初三同学在老师组织下来到郊外野炊.(1)野炊时小红向“灶”里塞满木柴,但火焰很小.于是她将木柴架空,木柴燃烧很旺盛,这是因为(填序号).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B.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小军取清澈的井水煮沸,发现有沉淀产生,该井水属于水(填“软”或“硬”).(3)小兰用开水给老师泡茶,她发现茶杯内的网罩可以将茶叶和茶水分开,老师饮用起来很方便.化学实验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操作是.(4)中午大家的食物有豆腐干、瘦肉、凉拌黄瓜、米饭、纯牛奶.上述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糖类物质的是.(5)饭后小艳用洗洁精将油腻的碗筷洗得很干净,洗洁精去污是利用功能.(6)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应该熄灭所有的余火,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灭火的方法..23.2008年9月搭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飞船顺利回归,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一般使用的动力材料是四氧化二氮(氧化剂)和偏二甲肼(C2H8N2,燃料),C2H8N2遇N2O4后能自燃:C2H8N2+2N2O4═3N2+4H2O+2CO2;又N2O4与NO2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使用这种材料的火箭在发射中对环境会产生诸多污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B.可能会排出NO2C.可能是燃烧产生的CO2形成酸雨D.可能是剩余的燃料或N2O4有毒由于太空几乎是真空环境,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携带氧气,该物质可由飞船内电解水装置提供,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与电源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的两电极上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3)神七飞船主要通过光电硅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作为自己运行的动力,构成电池的核心材料是硅.硅在地壳中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硅酸盐的结构较复杂,化学上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SiO2;又如钾云母KAl3H2Si3O l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K2O•3Al2O3•6SiO2•2H2O;现有一硅酸盐KAlSi3O8,请你将其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25.使燃料充分燃烧,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请写出一条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具体做法?在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哪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什么?26.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考点训练】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A.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可判断.解答:解:A、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把实心煤球做成空心煤球,实际是增大了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A不符合题目的条件.B、深井中的氧气可能不多,直接下井可能导致窒息,因此首先要做灯火实验,如果灯不会熄灭,说明可以下井,故B不符合题目条件.C、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盖紧锅盖,实际是隔绝了空气(氧气),因此就会使火熄灭,故C不符合题目条件.D、煤气泄露时,首先要关闭煤气的阀门,然后打开窗户、排气扇,故D符合题目的条件.故选D.点评:掌握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着火点、氧气等,学会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起来.2.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下列关于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毒完全燃烧只生成两种产物,且都是氧化物B.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C.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D.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H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进行解答.C、根据相对质量的计算即可.D、根据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是碳元素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故A错误.B、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故B错误.C、冰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0+1×15+14=149,故C正确.D、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3.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解: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柴禾燃烧,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故选D.点评:可燃物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柴禾燃烧更旺是因为柴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了.4.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D.降低煤的着火点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解:A、“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故对B、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从而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故对C、煤充分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温室气体,不能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故错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的,所以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故错故选AB.点评: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5.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升高木柴的温度D.方便加入木柴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解:A、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故选项正确;C、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6.俗话说“火需空心“是指柴禾架空才能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更快B.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C.使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并且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柴禾架空更有利空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才能烧得更旺.解答:解: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与氧气不充分接触时,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黑烟而不能更旺地燃烧;柴禾架空更有利空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烧得更旺;故选D.点评: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热;而与氧气接触不充分,发生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放出热量较少.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通入量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生活.分析:要使煤充分燃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通过以上两点分析选项既得.解答:解:A、增加煤的用量并不能使煤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B、煤块粉碎后增加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其充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煤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D、减少空气通入量,会使煤不能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充分燃烧条件的考查,只要知道要使物质充分燃烧只需掌握以下两点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与空气接触面积.9.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A.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B.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解答:解:A、把煤炭磨成粉状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煤的燃烧.故错误;B、把柴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柴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柴油的燃烧.故错误;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错误;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1.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解: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考点一:氧气及其制取 1.已知,322MnO 2KCl Δ2KClO +3O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3KClO 和2MnO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生成2O 的质量C .固体中2MnO 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下列实验步骤:(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2)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熄灭酒精灯;(5)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1)(2)(3)(4)(5) B .(1)(3)(2)(5)(4) C .(3)(1)(2)(5)(4)D .(3)(1)(2)(4)(5)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铜制造电线 B .水晶制作光学镜片C .氧气供给呼吸D .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发生及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F装置,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可用C也可用E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序号)。
A 密度小于空气B 易溶于水C 密度大于空气D 难溶于水7.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且B 在反应和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F_____,G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其中C、D都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液体,但C、D两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8.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1)写出A、D、E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E_____。
(2)MnO2起_____作用。
(3)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B和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9.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提出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4)_________,(5)__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水泥块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不好,反应速率较慢,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7)__________来提高反应速率。
10.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并完成实验)I、将3.0g 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II、将3.0g 氯酸钾与1.0g 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III、将Xg 氯酸钾与1.0g 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实验现象分析)III 中X 的值应为_____;将实验I 和III 比较可证明_____;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 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 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III 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都不变;(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II 和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_____;(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结论)根据上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_____。
1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25g来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45g固体物质。
(1)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2)10.45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各多少克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二:空气的组成1.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按质量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B.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一种有毒气体C.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来自工厂排放的气体D.任何情况下,空气的成分都是固定不变的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放出热量B.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2019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的主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鼓励乘坐公共交通B.提高资源利用效益C.大力发展燃煤发电D.倡导环保低碳生活4.“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018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态文明的盛会。
下列措施不符合...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积极种植花草5.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
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
6.成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多少L,质量是多少?(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3g/l)考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碱B.天然气C.钢D.矿泉水2.等质量的下列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A.Mg B.Al C.Zn D.Fe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澄清石灰水C.加碘盐D.液氧参考答案考点一:氧气及其制取 1.已知,322MnO 2KCl Δ2KClO +3O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3KClO 和2MnO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生成2O 的质量C .固体中2MnO 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A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下列实验步骤:(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2)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熄灭酒精灯;(5)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1)(2)(3)(4)(5) B .(1)(3)(2)(5)(4) C .(3)(1)(2)(5)(4) D .(3)(1)(2)(4)(5)【答案】C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C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铜制造电线 B .水晶制作光学镜片C .氧气供给呼吸D .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 【答案】C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C6.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发生及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F 装置,a 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b 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可用C 也可用E 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填序号)。
A 密度小于空气 B 易溶于水C 密度大于空气 D 难溶于水 【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C 或AE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 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D7.A ﹣H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 、B 均为黑色粉末,C 、D 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 和C 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 ,H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 和B 的混合物也有H 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且B 在反应和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