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信息化:一部缺少主角的大戏
【开题报告】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开题报告金融学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WTO过渡期的结束,金融全球一体化将逐步成为现实,即溶服务竞争逐渐加剧,必须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经营决策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
金融服务创新极度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银行业信息化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势必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面临组织架构、业务战略的调整以及逐步清晰化的过程,银行业改革对信息化建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此外,在08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曾经作出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讲话。
文中提到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紧迫感的问题。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明显增强。
同时,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部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业冲击的可能性加大。
从国内看,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取消外贸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客户地域限制,更使竞争越加激烈。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金融业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此探讨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前言1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概况及发展历程1.1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概况1.11信息化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1.2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1.21业务处理电子化1.22经营模式电子化1.23管理信息化2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2.1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2.11数据大集中是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热点2.12信息化发展形成了银行业务处理的电子化基本框架2.13信息化发展拓宽了银行业的服务渠道3.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3.1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矛盾重重3.2数据集中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新问题3.3电子类银行设备的低使用率,制约了银行业服务的创新3.4银行业信息的安全形势严峻4完善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构想4.1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必须尽快进入科学发展时期4.11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观4.12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风险监管体系4.2对推进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性建议4.21银行业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4.22加强对银行业信息化安全体系的监管4.23加强银行业信息风险防范4.24银行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步伐4.3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银行业务创新发展4.31利用数据集中优势,推动金融创新4.32加速产品创新,促进银行业务发展4.33信息化的发展促使银行业发展多渠道的业务经营模式4.34健全和完善科技工作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结束语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在研究其历史演变的同时,提出今后完善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构想。
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
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意义银行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银行作为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应对信息化的浪潮。
以下是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几个方面:1. 提升效率和减少成本: 信息化建设使得银行的业务流程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可以有效地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在线银行系统,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账户查询、转账等操作,无需亲自到银行网点,减少了客户和银行的时间成本。
提升效率和减少成本: 信息化建设使得银行的业务流程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可以有效地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在线银行系统,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账户查询、转账等操作,无需亲自到银行网点,减少了客户和银行的时间成本。
2. 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银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增强竞争优势。
银行可以通过引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银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增强竞争优势。
银行可以通过引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银行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处理风险事件。
同时,信息安全系统可以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安全,保护银行和客户的权益。
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银行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处理风险事件。
同时,信息安全系统可以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安全,保护银行和客户的权益。
4. 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 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全球化。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银行可以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更多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业信息化30年回顾与总结
金 融创 新 大大
、
施 也 需 要 不 断完 善
管 理 水平 也 需 要 逐 步 跟 进
,
我们应 当
各 种 l}1问 服 务产 品 曾 … 不 穷
。
银 行卡
网上 银行等
、
客 观 地 总 结 信 息 化建 设 历 史 经 验 今 后 的 信 息 化 规 划 和 建设
向新 的 高 度
, ,
用 科学 发 展 观 制 导 我 们
迅 猛 发展
这 背 后 的 信 息化 建 设 起 到 了 关 键 的
重要 的支
继 续 将 我 围金 融 信 息化事 业 推
撑 作用
。
以 满 足 不 断提 升 的 金 融 服 务 和 金 融业 改 革 发
总 而言 之
“
,
金 融 信 息 化 是 我 国 金 融 改 革 的推 动 力
”
,
是
展 的需 求
,
,
动化
、
管 理 信 息 化 的 建设 也 得 到 了 较 快 发展
。
19 9 6
人
现 代金 融 服 务
!
,
民 银 行 就 实现 了 网络 到 县 工 程 从 上 世 纪 九十 年 代 初 的 电 子
,
商 业 银 行 也 先 后 构 建 了县
人 民 银 行 的 电 子 化进 程
支行 到 总 行 的 网 络 通 信 系统
陈静
,
:
领导重视
,
总体规划
,
统
一
建设 足关键
“
、
。
多年
、
以 来 我 国金融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始 终 遵 循
陈静 : 金融信 息化是 我 国 金 融 改 革 的推 动 力 是 科技 是 第 生产 力 在金融业 的 生动体 现 我 国银行 业 信 息化 建设 取得 的 成就 与 人 民银 行 和 各 家 银 行 领 导 高度 重 视 指导思 想明确 措施 贯 彻 有 力 分 不 开
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作者:梁明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监管信息化平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化体系;全面加强IT风险防范工作;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营和监管;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基础平台;进一步实施专业化分工整合。
【关键词】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支付结算需求的提升,以及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需求,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在人民银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相继建立了大小额支付系统、企业征信系统、个人信用数据库等信息平台。
[1]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以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系统建设完成了全国数据集中工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新的业务处理系统,为社会发展和改革提供助力。
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的银行业信息化工作还需要结合市场和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和完善。
本文认为我国今后的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重点开展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业系统的平稳健康运营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平台。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以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为依托进行联网业务集中处理的阶段。
金融风险管理主要依靠现场检查、窗口指导等线下手段,金融监管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实施。
[2]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不能完全胜任金融监管的要求。
国家有关部门正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平台的建设,未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信息化平台必将成为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相互协作,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互融互通平台,推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落地实施。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研究报告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对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根据研究结果,信息化建设对银行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一、引言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信息化建设可以改进银行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促进金融创新。
IT应用则可以为银行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推动银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了互联网银行、移动银行等便捷的线上服务,提高了客户体验。
同时,各银行之间也形成了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了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能力。
然而,一些问题仍存在。
首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均衡,有些银行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
其次,信息安全问题依然突出,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安全容易受到攻击与侵害。
此外,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银行内部往往存在技术人才的不足。
三、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IT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银行系统涉及的业务及流程复杂,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难度较大。
其次,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风险不断加大,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此外,银行内部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
四、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为了促进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银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
2.提高银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人才。
3.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创新技术。
4.完善银行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加强银行业的网络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措施和水平。
核心银行稳中求变
核心银行稳中求变作者:张贝贝来源:《软件和信息服务》2013年第10期伴随着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核心银行系统的成长之路也在不断推进,在此过程中,有人追求大而全的“胖系统”;有人追求小而精的“瘦系统”。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汉瘦唐肥楚细腰”的时代。
然而面对行业的新挑战,聚焦到不同银行的现状,这个审美观适用吗?走过二十余年,银行信息化一路高歌猛进,始终处在人们关注的风口浪尖,正如上期(9月刊)封面故事《一部缺少主角的大戏》中形容的那样:“这如同一部跌宕起伏,蕴含着强烈戏剧色彩的美剧。
”文中,作者主要梳理了中国银行信息化发展的脉络,同时阐述了IT方案商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业内现存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并讨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IT方案商正在求变、求新的路上探索。
在此基础上,本期应用专题将继续关注银行信息化,与行业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一同,探讨中国核心银行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建设的相关话题。
核心系统成长记谈到核心系统的发展史,就不得不从名字说起,作为舶来词的“Core Banking System—CBS”,在国际上有着相对标准的定义及范围:银行处理核心客户信息、存款产品、贷款产品、支付服务和财务总账的系统。
当它上世纪九十年代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就被冠以了“核心银行系统”的中国名字,并在中国银行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被誉为银行业务系统运作的“心脏”。
“作为银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系统发展与整个银行信息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可以说从银行开始业务电子化阶段,核心系统就已经发挥作用了,其基础是银行的总账系统,功能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银行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根本。
”电讯盈科企业方案金融事业部销售副总裁奎建生这样说道。
对于核心系统的成长历程,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回忆道:“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系统起源于电算化阶段,并伴随着银行业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走过了十余载。
早期银行把客户的账户信息用卡片记录,放在银行抽屉的格子里,后来录入电脑存进数据库进行管理。
银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银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高科技在银行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扩展, 推动了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高科技在给业务带来巨大方便、高效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银行信息安全是指银行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银行信息安全是银行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是银行经营稳健运行的保障。
但是,目前银行信息安全存在重视工具投资而忽视管理投资以及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这就要求银行要加快完善安全控制措施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信息安全挑战,完善银行信息安全管理以保证银行信息安全建设符合总体安全策略和安全要求。
一、银行信息安全的现状我国银行业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引入业务管理的行业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银行业在经历了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代理的单机处理阶段、联机实时处理阶段以及联机网络阶段后,目前已经发展到以数据集中、系统整合与互联网应用的新阶段。
各银行从安全组织架构入手,陆续成立了信息安全小组和委员会,在科技部门内专门设立了信息安全机构,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的投入。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随着业务系统建设的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网络传输、数据存储、技术操作等环节存在的信息系统风险问题也凸显起来。
国内信息网络的犯罪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银行信息安全领域的犯罪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二、银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安全风险意识未真正深入人心我国商业银行高管层对信息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往往看到的是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工作便利和利润的增长,但忽略了潜在的威胁。
通常只有在大的事故发生时才予以重视,没有形成持续性的关注。
由于信息安全管理看不到明显的收益,所以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对整个信息化建设来说,占比仍然过小。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系统的快速上线运行,忽略了开发建设阶段的安全隐患,测试不严格,试运行不充分,甚至有些系统带病上线。
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各种IT解决方案,
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
以下是一些中国银行业正在采用的IT解决方案:
1. 云计算:中国银行业正在逐渐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效率。
云计算不仅可以帮助银行实现快速扩展和灵活性,还能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成本。
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将一些核心业务移到公有云或者混合云环境中,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效率。
2.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管理风险和优化运营。
通过分析海量数据,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风险,提高违约预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银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例如智能客服系统可以帮助银行更快速地为客户解决问题。
另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银行进行反欺诈预测、交易监控和个性化推荐等工作。
4.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
过区块链技术,银行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清算和结算、风险管理等工作。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帮助银行加强合规监管,并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各种IT解决方案来应对
变革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相信银行业将会在IT技
术的加持下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1. 引言1.1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中国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数字化时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问题。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对银行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存在一些误区,也会带来挑战。
网络舆情对银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网络上的形象很容易受到影响。
一些虚假信息、负面新闻往往会引起公众关注,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影响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存在的误区包括对网络舆情问题的轻视和处理不及时。
有些银行可能过于自信,认为网络舆情只是一时的风波,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危机。
这种误区可能导致问题逐渐扩大,影响日益严重。
也有一些银行可能将网络舆情问题视为次要,没有充分重视,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银行业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来处理。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的源头,消除负面影响。
建立健全的舆情处理机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有效控制危机的蔓延。
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增加透明度和互动性,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
加强银行业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银行需要持续提升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做好危机公关准备。
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沟通策略,才能更好地维护银行的声誉和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误区及挑战】仍然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任务,银行业需加强管理,做好应对,保障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正文2.1 网络舆情对银行业的影响网络舆情可以直接影响银行业的信誉和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且很难控制。
一旦出现负面舆情,可能会引发公众对银行信任度的降低,进而影响银行的声誉和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业务下降等问题。
金融信息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金融信息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金融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中国的银行业中,金融信息化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成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金融信息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在金融信息化的支持下,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等多种渠道提供更加便捷、快捷的服务,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与客户进行交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金融信息化还允许银行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更好地跟进客户反馈,打造出更加高效、专业的服务模式。
二、改进银行业一些业务的流程与处理金融信息化还可以帮助银行业改进一些业务的流程与处理。
例如,现在许多银行已经实现了在线申请、在线审批与在线签约等功能,从而大大简化了业务办理的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
同时,金融信息化还可以帮助银行精准定位客户,对客户信息进行合理分类,识别出需要关注的客户群体,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服务。
三、降低银行业的运营成本在金融信息化的支持下,银行业的运营成本也得到了巨大的降低。
银行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使得银行业在运营过程中实现了大量的节省,从而使得银行的盈利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增加。
四、促进金融产业升级金融信息化对银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金融产业的升级。
通过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提高金融行业数字化水平,可以推进金融科技行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全球竞争力。
同时,金融信息化也可以引入高端人才,吸引外资入驻,提升我国金融行业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金融信息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经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从多个角度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改进了业务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金融产业升级。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金融信息化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积极推动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技术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信息技术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在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银行业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银行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更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改善了客户体验,使得银行对于客户而言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银行成本和提高了效率银行业是一个重资本、重人力的行业,尤其是在传统的纸质流程环节,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都十分昂贵。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防止了人工错误和人为造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许多流程时间。
例如银行柜员没有再记录每一笔客户交易的细节,(ATM)和移动支付的应用也使得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完成银行业务,这样就减轻了银行员工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客户体验,使得银行业务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二、壮大了银行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使得银行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更加广泛。
就比如,数字化升级、移动化、智能化等,增加了银行业务的可行性,为银行带来了更多客户,也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增加了银行的收益。
同时,银行业应用新的技术也让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更加慎重、开放。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变革,发展与壮大了银行业。
三、促进了银行业的透明、安全、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银行业更加透明、安全、便利。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球化网络一体化,使得银行业的数据管理更加高效,数据信息也变得更加安全;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商业客户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账户,在没付出实现情况以及交易明细等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实时了解,这也降低了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信任风险。
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银行业务办理的难度。
无需越过长篇的报表文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逻辑表达就可以进行快捷的业务办理。
再加上移动支付和其他新型模式的出现也使得银行在服务和实际应用方面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商业银行发展道路:从银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银行
3. 信息化时代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
应用复杂度
连续更新 & 实时查询愈变重要
操作态运用 正在发生什么?
事件触发占主导
动态 促使其发生!
Continuous Update/Short Queries Event-Based Triggering
批处理 & 灵活查询和报表
2.互联网时代对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挑战
认清两大基本趋势: 1、银行一切活动围绕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展开,信息流管理和应用能力决定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 2、对高端客户而言,提供信息服务往往比提供融资便利更加重要。 一种专家观点:未来的银行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品经营和服务商。
某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道路:“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电子化,十五信息化,十一五国际化”。
开始着手信息指导下的智能化应用(例如Event-based marketing,简称EBM)
数据仓库建设已经具备规模(>250TB数据量)
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管理活动是处理信息
3.信息化时代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3.信息化时代商业银行发展路径
大众营销 (Mass Marketing) 0.2 -- 3.1% 目标营销 (Target Marketing) 2.0 -- 4.9% 互动式营销 (Interactive Marketing) 8.2 -- 14.6% 事件式营销 (Event-based Marketing) 18 -- 34 % 整合式多重渠道 / 多重步骤 21 -- 62 % 的事件式营销 (Combined Campaign & Event driven)
谢谢!
THANKS FOR YOU WATCHING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管理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管理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发展经历了信息孤岛阶段、互联互通阶段、银行信息化阶段和()四个阶段。
A.电子银行发展B.现代化支付阶段C.信息化银行阶段D.创新发展阶段【答案】 C2、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信息披露办法》规定,()应定期按照统一模板披露详细的流动性覆盖率及其构成信息。
A.大型商业银行B.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C.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D.所有商业银行【答案】 C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是()。
A.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协调B.追求资本回报C.提升银行盈利能力D.提升银行的市值【答案】 A4、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杠杆率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杠杆率的要求可以约束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膨胀,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B.由于计算的复杂性,杠杆率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监管标准C.计算公式为:杠杆率=(一级资本一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D.杠杆率不得低于4%【答案】 C5、根据《中国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非现场监管应当贯彻()的监管理念。
A.管理为本B.稳定为本C.风险为本D.发展为本【答案】 C6、商业银行应结合本行实际,建立和完善以______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形成以______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理念。
()A.利润;政策B.市场;客户C.政策;利润D.客户;市场【答案】 D7、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万元。
A.100B.50C.40D.30【答案】 D8、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公平原则最初来源于()。
A.民法领域B.商法领域C.刑法领域D.行政法领域【答案】 A9、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财务公司可以开展投资业务,下列业务中不属于财务公司投资业务的是()。
A.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B.投资长期债券C.投资股票D.中央银行债券及票据、国债、企业债等【答案】 A10、独立董事每年在商业银行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个工作日。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问题探讨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问题探讨姜建清【摘要】中国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之路走过了20年,实现了信息大集中、运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电子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从银行信息化走向信息化银行,即在银行信息化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融汇、贯通,促使银行业经营管理产生根本变化.具体说来,就是要集中、整合、共享、挖掘.一要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实现业务集中处理,最终达到经营管理的全面集中和集约,使银行在业务量快速增长、业务复杂性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业务运营的高质量、高效率,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二要按照统一的信息技术架构将银行内部各管理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互联互通;三要突破信息传导和查控的限制,提高可用性和易用性:四要对银行或者企业非常需要的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进行收集、储存和处理,进行挖掘和归纳性梳理,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判断市场,发现价格,评估风险,配置资源,提供决策支持.中国银行业应在全球银行业剧变之时,为银行信息化建设走出一条新路.【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2(026)008【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银行业;信息化;集中;整合;共享;挖掘【作者】姜建清【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1001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一、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之路以前,我国银行业曾经有几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如果集体拨备,就是几万亿元的亏损。
经过十几年以后,如今中国金融业、中国银行业发展举世瞩目,如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赢利最多的银行,且为全球金融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高达480 多亿美元。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很多学者作了一些理论方面的分析,比如说制度方面,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不适应,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被转移到银行,如今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功等等。
银行业整体通信解决方案
容灾备份
灾备中心
基础数据网2
灾备链路 主干链路 备份链路
省分行
ISDN
地市分支机构
光纤直驱
银行信息网-接入方案(1)
当客户端需要的接入带宽较高时,采用一对单模/多模光 纤直接接入客户端设备,根据距离远近、用户设备灵敏度对 光功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光纤种类,必要时需加装衰耗器。
直接电缆/光纤接入具有系统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的特点 。
Customer
数字电路的服务承诺
AAA级 AA级 A级
电路可用率
月租费
99.99% 150%×标准资费
99.95% 120%×标准资费
99.9% 标准资费
电路可用率=(一个月总时长-电路不可用总时长)×100%÷一个月总时长
电路误码率=差错比特率×100%÷发送总比特率 < 10E-7
IT外包服务
以太网接入
银行信息网-接入方案(4)
10M/100M 以太网口
光纤收发器
10M/100M 以太网口
光纤收发器
客户端可直接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光纤收发器,使用光纤 连接至中国电信传输骨干网络。
目录
➢ 银行信息化 ➢ 银行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 ➢ 银行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 ➢ 银行信息化办公解决方案 ➢ 银行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
银行外联网
银行总部
主用网
中国电信 宽带数据网
安全通道
中国电信 基础数据网
大型企业
银行的分支机构
安全通道 备用网
其它金融行业
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安全性,采用主备路由方案。根据业 务量的大小,可以选用中国电信提供的多种手段,如SDH、 ATM、DDN、FR等类型的网络构建外联网。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引起金融理论与实务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金融体系经营、管理、服务创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居民、企业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加快,银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中、农、工、建、交等五大国有控股银行为代表的各家银行加快综合业务系统和全国数据处理大集中的建设,使创新能力、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中国银行业围绕着业务的战略转型,其科技信息化建设也正在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发展为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力图合理设计体系结构,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尽快实现集业务发展、绩效考评、渠道和过程整合、决策分析、实时监管以及信息和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于一体的,综合、集成的信息支撑平台,为中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历史发展及其演进回首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金融电子化阶段、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以及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金融电子化阶段中国金融电子化阶段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将原来的手工工作电子化,实现柜台服务自动化,进而升级为基于服务器的中型联网,实现同城通存通兑。
当时,国内银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之路。
首先在各行网点安装计算机设备,在网点实现柜员服务自动化为主的初步电子化。
然后,在中心城市安置大型机,将市内各网点连接起来,实现同城通存通兑。
经过第一次大联机,中国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
但是,总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
当时,银行业务网络局限在中心城市,虽然中心城市中各营业网点的信息孤岛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对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数以千计的银行网点仍然停留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原始的柜台电子化状态,运作慢、数据散、可控度差的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一部缺少主角的大戏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和IT方案商的发展历程,就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剧,充满了动荡、曲折,有着十分强烈的戏剧性。
从手工帐到电子化这部大剧的开头,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在那之前,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
作为国内银行业信息化的资深从业者,奎建生在这一行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国内银行记账的情景。
“在银行的柜台前,可以看到里面摞得高高的账本。
银行工作人员算账基本用的都是算盘,记账用的是钢笔。
”而随着几大银行业之间资金流动的日益频繁,手工记账和纸质票据效率低、差错多等问题逐步显现。
以一笔资金从甲行到乙行的处理过程为例:甲行需要手工填写一式三联的联行报单,自己留下一联,把剩下两联通过邮局寄给乙行。
乙行核对无误收账后,再把其中一联寄给总行对账中心,总行把行号、金额等信息制作成卡片。
超过对账期而资金还未到账,甲行就会发查询函、发电报甚至派人去查询。
当时,人民银行总行的联行对账每年结清一次,一般延迟四五个月,最长的一次对清达19个月。
这样的效率,显然难以满足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需求。
而且,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方面的错误,对于银行而言,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在1985年后,国内银行业进行了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其中提升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成为国内银行的重心之一,这也带动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信息对于银行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信息不准确,很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奎建生说。
此时,银行的领导意识到,不走电子化之路,就无法保证业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当时国内几大银行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不过最初主要是将银行的手工账变为电脑账,都是单机的业务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手工业务的自动化。
”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回忆说。
在王舜林看来,当时银行信息化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规模十分有限,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行业。
而且,国内银行所采购的设备也都是以国外为主,国内的公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服务或开发。
因此,国内也没有什么成规模的IT服务商,更多的是一些区域性的小公司。
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两联两天”时代到1990年后,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手工帐到电子帐的转化。
不过,银行各个网点之间仍然无法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流通。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储户在某个网点开户后,只能到这一网点办理业务。
“单元式的计算机作业方式,无论是在运算速度上还是在业务处理能力上都不能满足银行与日俱增的业务需求。
因此,当时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已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王舜林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从1990年开始到1996年的五六年时间内,国内各家银行在系统内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数据汇表汇集联网、会计业务网点遍存代付、储蓄业务通存通兑,基本建立了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型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第一个繁荣期:大联机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内银行业开始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投入,银行业信息化市场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不过,当时还没有方案商这一概念,主要是以骨干网搭建、设备提供等为主,更多的是集成服务,也就是系统集成商。
”奎建生说。
在这一阶段,国内银行业服务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银行信息化的需求猛增使得大大小小的IT服务供应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北京高阳金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林志国回忆道。
而在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IT服务商非“两联两天”莫属。
所谓的“两联两天”,指的是当时在国内银行信息化领域最大的四家国内企业:联想集成、中联、南天、长天。
这四家公司,可以说是中国银行IT方案商的“黄埔军校”。
目前国内领先的银行业IT 方案商,几乎都和这四家公司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时,这四家公司不仅在硬件集成服务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同时,在应用系统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以联想集成为例,始创于1993年,1996年时,联想集成和抚顺商业银行经过一年的合作奋战,在IBM 的小型机上联合开发了一套面向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
随后,经过联想集成内部的进一步研发、整合、产品化,FTS(综合业务系统)成功诞生。
从1998年开始,联想集成凭借联想的品牌效应,携FTS这个有利武器,相继拿下了绍兴、长沙、无锡、西安、银川、威海等几个不小的项目,并且都比较顺利的成功上线,在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开创了非常好的局面。
“1992年时,中联就为国内的银行做了核心系统。
那时中联主要以分销IBM的产品为主,在国内银行对于信息化需求特别是核心系统的需求提升后,中联觉得这是一个发展契机:为银行开发核心应用系统。
当时中联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就从国外以及香港请来一批架构师,把国外银行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方法带进来。
可以说,那几年中联在国内银行核心应用系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奎建生介绍道。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杨淮数据大集中时代:群雄并起不过,国内银行信息化的“两联两天”时代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时间的指针转到2000年左右时,中国银行业信息化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节点:数据大集中。
之所以称其为最重要,是因为之后银行业所做的业务、管理创新,以及数据分析等等,都是基于数据大集中的基础完成的。
“没有数据大集中,国内银行就无法实现管理的集中,风险控制、产品经营、决策支持等也无从谈起,现在面对国外金融巨头的挑战,国内银行肯定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杨淮说。
在2000年之前,中国银行业信息化虽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也逐步显现出了一些问题,数据和信息的分散就是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
当时,各个区域银行都各自投资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可以说有多少个分行就有多少个数据中心,而且在应用系统方面,各个分行都根据自己的情况独自进行开发。
“即使是总行统一开发的软件产品也被各省按照自己业务部门的要求改得面目全非。
应用最广泛的储蓄系统、国际结算系统、会计系统等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系统,系统间数据交换主要通过接口完成,不仅容易造成系统性能的瓶颈,而且也容易构成很多信息孤岛,对数据无法统一利用和分析。
相同的信息多处存放,空耗系统资源;相同的操作多次执行,系统运行低效;一个可以一次完成的业务操作,硬是被拆成几块,分布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
”杨淮分析说。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投资和建设,而且银行的信息和数据无法实现及时的分享和流通,导致银行无法根据信息和数据,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响应。
另外,总行和分行、分行和分行、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也十分高昂。
此外,数据和信息的分散,也给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风险隐患。
面对这些问题,国内银行开始寻求通过新的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变革。
而此时,网络和存储技术的成熟,使得“数据大集中”有了实现的技术基础。
国内银行的数据大集中最早始于工商银行。
“2000年11月10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亲自为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数据中心基建工程开工奠基,这标志着工商银行跨世纪的数据大集中工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该项工程最终要将工商银行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多个数据中心、数万个机构的数据合并到北京、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并建立起一个全行统一的电子化体系。
这不仅是工商银行历史上规模最宏大、范围最广泛、意义最深远的一项工程,也是首开中国金融电子化、集约化体系建设先河的工程。
”当时,中新社的电讯稿真实地记录了工商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历史。
在工商银行开启数据大集中之后,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几大银行纷纷启动了数据大集中的建设。
数据大集中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国内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次新的建设高潮的开启,而且,与之前相比,这一次的投入更大、应用也更为深入。
不过,在上一时期风光无限的“两联两天”,却逐渐风光不在。
而导致他们衰落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因为人员分裂;有的是因为没有及时抓住市场变化的节奏;有的则是因为企业自身的一些改变:南天于2000年分裂,骨干成员四散,或自主创业,或投奔他处。
联想集成经过数次裂变及业务调整,成为后来的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而长天和中联,也遭遇了公司裂变、人员动荡、企业战略不明确等问题。
“两联两天”的衰落,也让其它国内IT服务商看到了机会。
另外,在数据大集中后,整个国内银行业服务商的格局也有所变化。
由于各省、市银行失去了信息化建设的独立采购权,所以,一大批原本依附于省、市银行而生存的中小型IT服务商开始遭遇困境。
而那些具备一定规模、技术实力、有特点的IT服务商开始获得更多的项目和机会,并逐渐成为国内IT服务商中的佼佼者。
因此,在2000年之后,国内银行信息化领域崛起了一批新兴的IT服务商,包括高阳科技、高伟达、宇信鸿泰、东南融通等。
“宇信的崛起确实得益于银行的数据大集中。
主要是因为数据大集中开启后,银行需要做大量的数据专供工作,但当时很多企业觉得这一工作层次不够,因此不屑于这方面的业务。
而宇信觉得这是一个契机,承接了大量的数据转换工作。
这也为宇信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在完成数据大集中后,银行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宇信在数据大集中过程中,天天在研究数据,无疑占据了先机。
”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忠诚介绍道。
北京高阳金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林志国对资本的追逐在2006、2007年时,几大银行的数据大集中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此时,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又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数据分析和业务产品创新期。
“银行数据大集中之后,对金融产品、营销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需要,要求建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风险管理也有更高的要求,都需要供应商能够为银行提供契合度比较高的产品和方案。
”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伟说。
而在这方面,同国外企业相比,国内IT服务商显然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业务产品创新,都有着很强的国内特色,在这方面,国外企业并不擅长。
不过,数据大集中之后,也带来了另一变化:数据大集中所带来的市场高速增长放缓,IT服务商更多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品牌、技术、人才等。
而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
“在数据大集中过程中,市场增长快速,各个IT服务商的基本业务模式都十分相似。
而在数据大集中后,市场增长放缓,就要求各个IT服务商的业务要有差异化,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IT服务商的产品也要更加齐全。
可以说,利润降低,考验的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建设和提升,无疑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撑。
”王舜林分析说。
“可以看到,从2006年后,资本在银行业IT服务商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奎建生如是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业IT服务商纷纷寻求资本层面的运作,引入投资、上市等成为了当时国内银行业服务商口中最时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