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损失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是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危险源的辨识程序。
1. 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工作流程、设备使用情况、材料的性质和危险性等。
2. 制定辨识流程: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程序。
3. 辨识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工作场所中的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类。
4. 评估危险程度: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伤害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5. 记录和报告:将辨识到的危险源和其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程序。
1. 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如可能性-后果矩阵法、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数据,包括危险源的特性、可能引发的事故和伤害情况等。
3.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
4. 识别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降低危险源风险等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5. 定期复评: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定期复评的计划,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风险控制的程序。
1. 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2. 选择风险控制方法:根据风险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后果控制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选择的风险控制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4. 监督和检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伤害、损失和危害的因素和因素组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人为等各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人员评估法: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
2. 现场检查法:对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设备、工具、材料、布局、标识等方面,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
3. 事件回顾法:对已经发生的类似事故进行回顾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隐患,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监测测量法:通过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和测量工具,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源。
5. 风险评估法:对工作过程或工作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总之,危险源的辨识对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确保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安全稳定。
- 1 -。
危险源的辨识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 监护失误 • 其他错误
• 其他心理
3、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 直观经验法:
• 对照、经验法 • 类比方法
※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事件树(ETA) • 事故树(FTA) • ……
1. 直观经验法
1
对照: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
范;参照相同行业的优秀做法查找不足。
漏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
厨房内各类锋利的刀具、使用时人的精力不集中; 管道煤气或液化气、用完后忘记关闭气阀; 地板有水未及时处理、行走时不注意摔倒; 孩子上学经过红绿灯、家长未嘱咐或孩子自制力差 等等。
1.6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的意义
1
简单地讲,避免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亡,提高
安全经济效益。
如:汽油的储存量超过20t,生产场所超过2t 甲烷的储存量超过10t,生产场所超过1t 煤气(一氧化碳)的储存量超过10t,生产场所超过1t
(2)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如下: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
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如: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 1)蒸汽锅炉
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一一不使用保护用具; 一一不穿安全服装; 一一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7 不安全放置 一一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一一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 一一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 一一其它。
8 接近危险场所 一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一一接触吊货, 或在货物下面; 一一进入危险有害场所; 一一接触易倒塌的物体; 一一攀、坐不安全场所; 一一其它。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
1.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潜在危险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潜在影响程度。
2. 事故调查: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提出控制措施。
3. 作业风险分析:对各种作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
4. HAZID(Hazard Identification):通过系统、专门的会议或工作坊,通过团队的智慧和经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5. HAZOP(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对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操作缺陷。
6.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通过对系统、设计或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优化措施。
7. 五为法:即什么地方、什么物质、什么人员、什么事故、什么原因,通过分析这五个方面的信息,识别可能的危险源。
8. 工艺チェックリスト:通过制定针对特定工艺的检查列表,对工艺进行全面检查,识别潜在的危险。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一、地面
1、维修工在作业过程中预防被砸伤、挤伤。
2、电焊工在作业工程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防止烧伤。
3、装料、卸料时,对大件的装卸必须同时抬起或放下,捆绑必须牢固。
二、井下
1、每班掘进前,必须执行“敲帮问顶”。
2、在使用井下工具时,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正常运行。
3、井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章操作。
三、火工用品
1、涉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火工用品管理办法,当班没有用完的炸药、雷管必须交回炸药库。
2、当班井下存放的炸药必须按照要求存放。
危险源的辨识与界定
危险源的辨识与界定是指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定,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工作台上的危险源:通过观察工作台平台上的物品、设备和工具,确定是否存在危险源。
例如,尖锐工具、高温设备和易爆物品等。
2. 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观察工作环境中的条件,例如气候环境、噪音和振动等,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3. 危险物品的辨识:通过查看物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其危险性和使用方法,以确定是否存在危险源。
例如,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等。
4. 工作流程的辨识:分析工作流程中的每个步骤,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例如,高处作业、机械操作和搬运重物等。
二、危险源的界定危险源的界定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其真实的危险程度和潜在威胁。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物理危险源:包括高温、高压、高噪音、辐射和粉尘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应根据其特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2. 化学危险源:包括有害化学品、腐蚀性物质和可燃物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和存放。
3. 生物危险源:包括病原体、传染病和有害生物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和人员伤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套等。
4. 人为危险源:包括人员操作失误、违反安全规定和不当使用设备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所以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5. 环境危险源:包括工作环境中的不良气候、不良照明和噪音振动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条件。
在界定危险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危险的特性:危险源的特性包括其危险性、易燃性、腐蚀性和爆炸性等。
评估危险源的特性可以帮助确定其潜在的危害程度。
2. 危害的潜在性:危险源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取决于其暴露时间、暴露剂量和暴露途径等。
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
• Ⅰ 物理性危害因素
•
Ⅱ 化学性危害因素
• Ⅲ 生物性危害因素
•
Ⅳ 心理及生理危害因素
• Ⅴ 行为性危害因素
•
Ⅵ 其他危害因素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流程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确定危险源特性 确立是否是重大风险 确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重大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
危险源辨识实例
风险识别与控制练习
厨 房
货物本体绑扎不牢固
货物长短不一
过禁 止 通
舌片 只有一根钢丝绳
禁止在吊装物下工作
通用安全:
16、杂物阻塞消防通道 ; 17、杂物阻塞安全通道; 18、推车阻塞施工通道; 19、箱式消防栓不能落地,距地应1.1米,便于操作; 20、安全门应使用便于打开的门销装置; 21、非紧急情况,不要跑步; 22、堆放物品过高,不整齐,有倒塌风险;
等。 b)维修工作具有危险性。 c)施工、高危作业等易发生事故的情况。
吊装作业:
使用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吊、升降机 等起吊设备进行的作业。 11、禁止在悬吊的货物下有人工作、通过或者站立。 12、没有安全插销和舌片的吊钩; 13、吊装只有一根钢丝绳,吊装物易掉落; 14、货物本体须固定绑牢; 15、货物长度不一,货物的重心不稳定,建议该次吊装分货物长 短进行分批吊装;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四个方面
物的不安全状态--如:保护装置失灵; 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进入危险区域; 有害的作业环境--如:工作场所有烟尘; 安全管理缺陷--如:工作场所亮度不够。
物的不安全状态
• 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 • 生产系统、安全装置、辅助设施及其元器件由于
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危险源常用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常用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物质、设备、工艺或者环境因素。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危险源的存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下面是危险源常用的辨识方法:
一、场地布局检查法:检查场地布局,观察设备、设施、道路、管线、仓库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二、设备检查法:检查设备的运转状态、使用年限、维护情况、安装位置是否合理等,以确定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工艺检查法:检查工艺流程、化学反应等是否存在危险源,如毒性、易燃等。
四、员工检查法:员工应该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事故分析法:对曾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避免。
以上是危险源常用的辨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源,保障生产、生活的安全。
- 1 -。
危险源辨识常识
危险源辨识常识1、危险源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2、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分类(一)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二)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三)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四)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五)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六)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七)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3、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事故隐患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11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
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⑵、驾驶员生理异常;⑶、驾驶员违规驾驶;⑷、驾驶员操作错误;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2、车辆、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⑴、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结构存在风险:车体庞大,车辆存在视觉盲区;行驶特点存在风险:存在速度差,内外轮差大,加速性能差,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⑵、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技术状况不良:制动失效,转向不良,照明装置故障,减振系统不好,车速表故障,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发动机故障。
危险源辨识
一、目的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
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穿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四、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a)物理性危险源:(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危险源辨识三种方法
危险源辨识三种方法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评估可能给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三种危险源辨识方法:
1. 观察法: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检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这包括对工作环境、设备、工艺流程、工作方式等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存在的危险源和可能的危害。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工作环境、设备和工作方式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他们认为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问卷调查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调查对象的真实回答。
3. 专家评估法:请相关的安全和健康专家对工作环境、设备和工作流程进行评估,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专家评估可以借助专业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模型仿真等,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专家评估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准确和有针对性的危害评估和控制建议。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全面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01
消除危险源:通过改进工艺、 设备、材料等,从根本上消 除危险源。
03
隔离危险源:通过设置屏障、 防护罩等,将危险源与人员、 设备等隔离。
05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准备应急物资,提高应急处 置能力。
02
降低危险源:通过降低危险 源的浓度、压力、温度等, 降低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汇报人
辨识危险
源
目录
01. 危险源的定义 02. 危险源的辨识 03. 危险源的评估与控制 04. 危险源的案例分析
危险源的定义
1
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 发生的因素或条件
包括人、物、环境、管理 等方面
危险源的存在可能导致事 故的发生
辨识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 重要环节
危险源的分类
01
2
询问法:向员工、管 理人员了解工作场所 存在的危险源
3
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 场所、设备、人员等, 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4
分析法:通过分析工作 场所、设备、人员等, 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5
经验法:根据以往的 经验,发现潜在的危 险源
6
培训法:通过培训员 工,提高员工识别危 险源的能力
危险源的辨识
2
辨识危险源的步骤
因是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
04
案例四:某学校发生火灾事故,原因是
学生使用违规电器,未按照规定使用
危险源案例启示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案例一:某工厂发 生爆炸事故,原因 是设备老化,未及 时维护。启示:定 期检查设备,及时 维护,确保安全。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三要素 1
是指一旦触发 事故,可能带来 的危害程度或损 失大小,或者说 危险源可能释放 的能量强度或危 险物质量的大小。
2
是指危险源所 处的物理、化学 和约束条件状态。 如:物质的压力 、温度、化学稳 定性,盛装压力 容器的坚固性, 周围环境障碍物 等情况。
存在条件
3
触发因素虽然不 属于危险源的固有 属性,但它是危险 源转化为事故的外 因,而且每一类型 的危险源都有相应 的敏感触发因素。
罐);②压力容器;③库区(库);④金属非金属地
下矿山;⑤生产场所;⑥煤矿(井工开采);⑦压力
管道;⑧尾矿库;⑨锅炉。
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督促落
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生产经营单位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
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
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危险源
危险源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也称为根源危险源,是指可 能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 危险物质
根据危险 源在事故 发生、发 展中的作 用分类
第二类危险源,也称为状态危险源,是指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 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 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和管理缺 陷等。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
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 度; 3.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 性质; 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的 影响范围。
危险源
危险源分类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手动操作; 6.进入危险场所; 人的不安 5.物件存放不规范; 全行为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吊物下作业或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检修、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忽视使用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规范;12.其他。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及防护措施一、危险源和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有:高速行驶的汽车和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他都是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状态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道路运输活动中存在哪些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如车辆)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车辆安全机件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识别。
实际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⑴、驾驶员性格、心理缺陷;⑵、驾驶员生理异常;⑶、驾驶员违规驾驶;⑷、驾驶员操作错误;⑸、驾驶员注意力分散;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2、车辆、行李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⑴、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结构存在风险:车体庞大,车辆存在视觉盲区;行驶特点存在风险:存在速度差,内外轮差大,加速性能差,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⑵、车辆技术状况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技术状况不良:制动失效,转向不良,照明装置故障,减振系统不好,车速表故障,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发动机故障。
主动安全装置失灵:视镜损坏,刮水器失效,喇叭失效,防抱死装置失效。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损坏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1. 审查文献和资料:通过研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安全手册、技术文献等,了解潜在的危险源。
2. 访谈和调查: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立项评估:在项目初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安全巡查:定期进行现场安全巡查,寻找可能的危险源,例如设备故障、环境条件等。
5. 安全分析:应用一些安全分析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识别潜在危险。
6. 病例分析:通过研究类似行业或项目中已发生的事故、伤害或损坏案例,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7. 风险评估:对各种工作活动、设备、材料等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的危险源和控制措施。
8. 经验推理:根据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推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控制。
以上方法是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
危险源的辨识及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及分方法
危险源指的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的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于危险源的辨识及分
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 事故案例分析法
根据过去的事故案例,分析出可能发生危险源的类型以及可能
的原因,从而识别出危险源。
2. 环境安全检查法
在对环境进行检查时,对可能存在的可疑物品或设备进行检查,并着重关注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
3. 设计与工艺评价法
对于设计和工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在设计与工艺评价中,需要关注到每一步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从
而提前识别出危险源。
4. 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察法是最常见的识别危险源的方法。
在现场观察时,需
要仔细观察设备、环境、人员和工艺,查看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危险
的因素。
二、危险源的分级方法:
1. 高等危险源
高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的危险源,如核反应堆、化工工厂等。
2. 中等危险源
中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
破坏的危险源,如公路、铁路、市政工程等。
3. 低等危险源
低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轻微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
坏的危险源,如店铺、建筑物等。
总的来说,危险源是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存在,
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辨识出危险源,并进行细致地评估和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管控危险源,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旋转部件、移动部件、夹紧部件等,可能导致挤压、夹伤、切割等伤害。
预控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旋转部件和移动部件安全可靠。
提供安全护罩、安全开关等安全设施,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规程。
2.化学品:危险源: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腐蚀、中毒等危害。
预控措施: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包装,确保员工了解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化学品。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并设立化学品存储区域。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坠落、摔伤等意外事故。
预控措施:为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设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提供适当的登高装备,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警示。
4.高温环境:危险源: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预控措施:为高温环境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并组织员工轮班工作,保持体温平衡。
提供适当的清凉饮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晒霜、太阳帽。
5.噪声:危险源: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预控措施:设置隔声设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并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
6.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火灾等风险。
预控措施: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供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安全开关,并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粉尘:危险源: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火灾。
预控措施:对粉尘源进行控制和收集,避免其散布和积累。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并进行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8.手动搬运:危险源:手动搬运可能导致拉伤、劳损等伤害。
预控措施:提供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手推车、叉车,并确保员工接受合适的体力劳动训练。
减少搬运重物的频率和距离,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具体的预控措施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猎人如果不能发现猎物,就要挨饿; 一个舵手如果不能发现暗礁,就可能触礁翻船; 一名员工如果不能意识到风险,就相当于踩着安全红线在行走。
CONTENTS
目录
01 风险辨识的目的 02 如何进行风险辨识 03 风险辨识方法及应用
一、风险辨识的目的
经验主义
群体心理
侥幸心理
省能心理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 R表示风险度 ◆ L表示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S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每次作业都可能发生
4
每月都有可能发生
3
每季度都有可能发生
2
每半年都有可能发生
1
每年都有可能发生
S值
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5
3人工伤或2人残疾,或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 10万元以上。
4
2人工伤或1人残疾,或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命令开启故障设备
擅自更改投料顺序 擅自减少氮气置换次数
强令冒险进入危险环境作 暴力搬运、拖拽物料桶
业
抽提溶剂未使用静电夹
设备开启前未进行安全阀、压力表 等安全附件的检查
恶劣天气指挥户外作业 动火前未进行进行可燃气体分析
安全带未采取“高挂低用”的原则
违反劳动纪律
无故脱岗、串岗
手机带入生产现场
生物风险
致敏性物料 致病微生物
环境、管理因素导致的风险
环境风险
地面湿滑 安全通道狭窄 采光不良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作业平台不平整、有孔洞 ......
管理风险
安全职责不明确 安全培训掌握不牢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安全意识淡薄 ......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分为20类:
1. 物体打击 3. 机械伤害 5. 触电 7. 灼烫 9. 高处坠落 11. 冒顶片帮 13. 放炮 15. 瓦斯爆炸 17. 容器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海因里希法则:1:29:300
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尽管伤害可 能在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聚发生的 结果。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此比例 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 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 事故的发生。
1
死亡或重伤
29
轻伤事故
300
未产生人员伤害
每发生330起意外事故
当再次有员工摔倒时,员工将头碰到桌子的边缘
1
上,死亡。
重伤或死亡
又有员工摔倒时,员工的身体擦过金属的抽 屉,割伤了手臂,缝了四针。
29 轻伤
第二名员工在上次处经过,滑倒了, 但没有受伤。
300 未造成人员伤害
员工将茶水洒在地板上,走开了。
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
3
1人工伤但未造成残疾,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下。
2
未造成工伤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
1
未造成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
危险源定性辩识:
风险矩阵R:
R=L×S=17-25:关键风险(Ⅰ级) R=L×S=13-16:重要风险(Ⅱ级) R=L×S= 8-12:中度风险(Ⅲ级) R=L×S= 4-7 :低度风险(Ⅳ级) R=L×S= 1-3 :轻微风险(Ⅴ级)
2. 车辆伤害 4. 起重伤害 6. 淹溺 8. 火灾 10. 坍塌 12. 透水 14. 火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8. 其它爆炸 20. 其它伤害
八大特殊作业
动火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高处作业 吊装作业 动土作业 断路作业 抽堵盲板 临时用电
三、风险辨识方法及应用
风险定量辩识:
1、风险矩阵评价:R=L*S
案例1: 帕瑞昔布钠进行磺化工序后精制溶清操作,冷凝器的放空阀未开启,在打
开固体加料口进行环己烷精制溶清状况判断时发生反应釜喷料。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每次作业都可能发生
4
每月都有可能发生
3
每季度都有可能发生
2
每半年都有可能发生
1
每年都有可能发生
S值
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5
3人工伤或2人残疾,或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 10万元以上。
险
噪声等。
源
➢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
的
分
第二类危险源
类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等。
➢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风险
4
2人工伤或1人残疾,或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3
1人工伤但未造成残疾,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下。
2
未造成工伤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
1
未造成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
风险定量辩识: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D法☆
◆ 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 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C表示事故产生的后果 ◆ D(风险值)=L×E×C 风险值D越大,事件越严重。
无控制方法或没有检查,一定会发生事故
无本质安全的防护措施,基于人的安全意识要求等 措施
未按要求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聚众闲聊、分散工作精 力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风险
物理风险
设备、工器具强度不够 安全附件超出有效期 带电部位未采取防爆防护 离心机震动异常 齿轮、传动轴没有防护罩 管道腐蚀、变形、连接松动 静电接地不牢靠
化学风险
化学品跑冒滴漏 物料桶膨胀、变形 互为禁忌化学品混存 化学品理化性质不熟悉 溶剂敞口放置
当我们发现不了危险, 甚至是对风险无法进行 有效的辨识的时候。如 果任由隐患一次次的重 复,那么距离发生事故 就不远了。
二、如何进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 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电气设备、危险化学品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各类行为。 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或
危
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遇水自燃物质、行驶中的叉车、有毒物品、粉尘、
D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危险程度 重要危险源 一般危险源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判定方法参考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