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1.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制定一份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并在清单上列出常见的危险源,部门负责人根据清单进行检查和辨识。

2.风险评估: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危险源的重要性。

3.现场巡查:定期进行现场巡查,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辨识存在的危险源,特别是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危险源,如设备老化、隐患等。

4.统计分析:对历年来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以便辨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控制和管理,确保危险源不会演变为事故。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2.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对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落实和执行,确保每个部门、员工都能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3.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参与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中来。

4.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不合规的行为和做法,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并对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建立与完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2.提高生产效率:及时识别和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企业成本:事故发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成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序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系统地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能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定义危险源:指能够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体、材料、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

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害程度和发生概率,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责任与义务1. 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各部门负责自身工作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做好记录与报告;3. 所有员工必须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工作,积极提出改进建议。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1. 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计划,明确工作范围和时间节点;2. 开展工作区域的危险源辨识,按照先进的识别方法和工具进行,详细记录识别结果;3. 对辨识结果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对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可控性进行分析;4. 基于风险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防范、隔离措施、预警标识等;5. 定期复评已评价的危险源,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6. 实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和报告,并建立档案。

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1. 直接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发现并记录可见的危险源;2.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他们对工作环境和作业活动的意见和建议;3. 风险矩阵法: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分别分级,绘制出风险矩阵图,以辅助风险评价;4. 专家评估法:邀请安全专家参与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结合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来确定风险水平;5.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通过对设备或系统的故障模式和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风险;6. 事件树分析法:通过构建事件树,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评估风险。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与评估1.利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高温、高压、辐射等。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评估,包括评估对人员、设备、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暴露频率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二、风险控制管理1.高风险危险源管理:针对辨识出的高风险危险源,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确保高风险危险源无法直接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中风险危险源管理:对辨识出的中风险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包括隔离、警示标识、培训教育等措施,以降低事故风险的发生。

3.低风险危险源管理:对辨识出的低风险危险源采取一般性的控制措施,如明确工作程序、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等,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4.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特殊危险源或重大风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灭火、救援、疏散等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5.定期检查与维护: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订。

同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管理制度1.建立责任体系:明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2.制定标准与规范: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明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要求和程序,以保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培训教育:针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辨识危险源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保障其安全防护意识。

4.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存档,以便日后回顾和总结经验。

5.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

总结来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或组织在工作环境中对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管理措施的重要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是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是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材料、操作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因素。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高处作业、电气设备、化学品、人为失误等。

辨识危险源可以通过检查工作场所,查看相关产品和设备的安全手册,了解已经发生的事故情况等方式进行。

风险管控是在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改良工艺、修改设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设置警示标志、实施安全培训等。

风险控制要根据危险源的不同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是企业和单位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安全生产和员工福利。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管理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____相关人员对该工程危险源进行辨识、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

项目安质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实施登记和管理。

二、工作程序1、过程流程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危险源更新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缺陷。

2.1辨识范围:(1)所有人员:包括内部人员,分包商和访问者;(2)所有活动:包括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3)所有设施:包括建筑物(自有的和租用的)、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4)管辖范围内的作业场所:包括从事生产施工场所及影响从事生产活动的周边环境;(5)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2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询问交谈、检查现场、查阅记录、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实际操作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几种方法合理组合使用。

3、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后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长及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____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4、重大危险源管理(1)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路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2)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总工程师马骏是本要素全面负责人,____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标准。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如下:1.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辨识: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辨识计划,并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2. 全面辨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物质和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如供应链、客户需求等。

3. 严格的辨识流程:辨识过程应明确辨识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全面、深入地辨识危险源,例如通过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分析等。

4. 定期更新:由于企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应定期更新,确保辨识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专业的辨识团队:辨识应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包括安全专家、工程师等,确保辨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和员工的风险程度和后果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价的要求如下:1. 评价方法和指标: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如风险等级、风险值、可能性和严重度等。

2. 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各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及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和记录:评价结果应进行报告和记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并作为安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5. 风险管控策略:评价结果应对风险源进行管控策略的确定,包括采取预防措施、设备改进、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有效实施管理标准的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例如,一台老化的机器设备、一个未设置防护栏的高处作业平台、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成为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情况,直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设备说明书等资料,从中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进行逐一检查,确定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的范围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包括日常的生产作业、设备维护、办公活动,以及临时的抢修、搬迁、改造等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单位员工、外来访客、承包方人员等。

3、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和设备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物料等。

二、安全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的概念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对其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风险的等级。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经验判断、直观观察等方法,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值,以更精确地评估风险。

(三)风险评估的因素1、可能性即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可分为几乎不可能、很少、有时、经常等不同级别。

2、后果严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声誉影响等方面,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灾难性等不同级别。

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一)风险控制的原则1、消除风险如果可能,应首先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的发生。

2、降低风险对于无法消除的风险,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认真执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涉及危险源的工作岗位和生产环节。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1. 危险源辨识(1)各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和工作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以发现隐患和未控制的危险源,确保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2)危险源辨识要全面、细致、准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作业环境,操作程序等方面。

(3)危险源辨识要视具体情况制定辨识周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一次。

2. 风险评估(1)危险源辨识后,对于发现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后果等级。

(2)风险评估要综合考虑事故发生可能性、可能的损害程度、是否有保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多个因素。

(3)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危险源的风险被控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四、风险控制措施1.危险源控制原则危险源控制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控制:(1)优先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如改进设备设施、改进工艺流程等。

(2)其次采取管理措施控制危险源,如制定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范等。

(3)最后采取个体控制措施控制危险源,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培训等。

2. 危险源控制文件和制度的建立(1)建立并完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完善制度,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建立并完善工艺流程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工艺的顺利进行。

(3)建立并完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规范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4)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消防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等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5)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因素。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可以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危险源辨识是指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和灾难的因素。

它可以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调查、观察和记录来实施。

辨识到的危险源应该尽可能详细地进行登记,包括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和可能造成的伤害等信息。

辨识危险源的过程应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全面而准确地识别到所有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可能威胁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的可能性是指事故和灾难发生的概率,后果的严重程度是指事故和灾难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少、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危险源产生之前采取措施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事中控制是指在危险源产生时进行控制,减轻事故或灾难的后果。

事后控制是指在危险事故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事故调查和救援,以减少损失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为了有效地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这些制度和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责任分工与权限划分、工作程序和要求、监督检查和评估、培训和教育、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等。

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确保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维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来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减少风险对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影响,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合同工、外包人员等。

第三条主要职责本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风险评价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并组织实施、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四条辨识对象本企业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包括对工作场所、工艺设施、化学品、机械设备等进行辨识。

第五条辨识方法本企业采用现场检查、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

其中,现场检查是主要的辨识方法,以发现隐藏的危险源为目标。

第六条辨识记录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当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在企业的危险源数据库中,以供后续的风险评价和管理使用。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七条风险评价方法本企业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对于特别重要或者特别危险的危险源,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

第八条风险评价内容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识别工作活动中的可能危及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危险源。

2. 根据危险源对员工的危害程度和暴露程度,评估风险等级。

3. 分析和评估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提出改进控制措施的建议。

第九条风险评价周期风险评价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进行一次。

第四章风险管理第十条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本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合理修改工艺流程,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2.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4. 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6. 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难。

风险管理与危险源辨识

风险管理与危险源辨识

总结
回顾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 性
提升企业竞争力 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遵守法律法规
未来风险管理的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风险管理 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 融合将为风险管理带来新的可能性,提升风险 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个人在面对未来风险管 理时,需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敏锐的观 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挑战。
事件树分析法
全面方法
安全管理系统
包括制定和实施公司的 安全政策、安全规程、 安全目标和计划等
风险管控体系
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 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 测四大体系
危险源台账管理
建立危险源辨识、危险 性评价和危险管控的台 账系统
危险源辨识方法总结
传统方法
事故案例分析法、专家经验法、问卷调查法
现代方法
事故树分析法、风险矩阵法、品质功能展开法
风险管理的挑战
风险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复杂性、不确定 性、风险意识不足和文化差异。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使得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而风险意识 不足和文化差异也给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 碍。企业需要克服这些挑战,才能有效地进行 风险管理,保障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的挑战
复杂性
难以预见和控制各种复 杂风险因素
对风险进行定期评估 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预警机制是企业建立的一套危机感知和预 警系统,通过对市场、政治、社会等多方面信 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迹 象,提前做好准备,有效应对危机事件。
风险应急控制
应急响应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 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前言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保护员工的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为生产流程提供可靠的保障,保证生产的高效性和高质量。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在生产流程中,通过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以达到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和员工身体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应满足以下要求:1. 以系统化方式进行危险源辨识应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生产流程中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确定潜在危险的来源、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确定各个危险源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和管理。

3. 针对性强危险源辨识应针对具体生产过程进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保证辨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因工作造成的事故和职业疾病而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管理,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 预防控制、保险控制相结合保险控制的核心是为工作中会出现的所有风险准备相应的保险措施,从而在事故发生后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

然而发生事故之后,对于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因此在制度中同时加入预防控制,对于生产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和防控,能够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风险所带来的问题。

2. 紧急状况的处置制度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准备好安排保障措施,制定相应的紧急响应预案,保障员工及时终止工作、疏散人员,并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需要对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规范。

员工应了解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知识、紧急事故处理方法在内的必要安全知识;企业领导应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应采取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处罚,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可能导致事故、伤亡、环境污染等危险情况的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的管理规定。

其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工作任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

这可以通过对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的检查和调查来完成。

辨识到的危险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物等。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和研究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事故记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环保情况、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同时还需要结合专家意见、工作经验和现场实地考察等,综合分析和判断危险源的潜在风险。

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程度和概率的评估,以确定其对人员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具体威胁程度。

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编制风险分级和评估报告来完成。

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危险源的性质、数量和分布、作业方式和流程、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人员的健康状况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的事故发生途径和后果,包括事故可能导致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据此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和控制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设备更换、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操作规程编制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加强相关的监督和检查。

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体系和档案,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总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与环保的重要管理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辨识和评价,才能有效地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标准与措施)

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标准与措施)

对未来风险管理的展望
0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组织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2
未来风险管理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提
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未来风险管理将更加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和员工参与,通
03
过全员参与和跨部门协作,实现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矿山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总结词
矿山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 节,需要全面分析矿山的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采取 有效的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矿山危险源主要包括矿体崩落、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例如 ,对于矿体崩落问题,可以采用锚索、支架等加固措施 来稳定矿体;对于瓦斯爆炸问题,需要定期检测瓦斯浓 度,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火源进入;对于透水事故问题 ,需要提前探查地下水情况,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 保井下作业安全。此外,矿山还需要加强应急演练和人 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常见危险源类型
化学性危险源
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 质、腐蚀性物质等。
心理、生理性危险源
如心理异常、生理缺陷等。
物理性危险源
如设备缺陷、防护缺陷、电危 害、噪声危害等。
生物性危险源
如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 等。
其他危险源
如信息缺陷、信号缺陷等。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检查,了解潜在危险源及其 危害程度。
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标准 与措施
• 引言 • 危险源辨识的标准 •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和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和危害的因素,包括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等方面。

通过查找历史事故记录、现场巡查、询问员工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危险源,包括常见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品等。

2.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的评估标准包括危险性程度和暴露频度两个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1.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技术控制包括改进设备、改善工艺、使用防护设施等;管理控制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教育等;个体防护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2.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主体和管理程序,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岗位。

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的工作,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1.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包括危险源信息登记、监测和更新,以及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等。

2.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对危险作业和特殊工作进行具体规范,包括工艺流程、安全操作程序、应急预案等。

3.制定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明确安全培训的内容、对象和周期。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正和预防措施。

5.建立危险源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风险管理与危险源辨识

风险管理与危险源辨识

风险管理与危险源辨识1. 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控制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尽可能降低潜在损失和提高机会的过程。

通过风险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规划,以保护其利益和实现其目标。

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步骤:1.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威胁的各种风险。

2.风险评估:评估每种风险的潜在损失和发生概率。

3.风险控制:采取措施来减轻、转移或接受风险。

4.风险监控:定期监测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确保组织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以减少潜在损失。

2.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准确辨识危险源,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可能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损失或伤害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环境等因素。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全面考虑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设备、环境以及外部因素等。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在于:•预防事故和损失:通过及时辨识危险源,组织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保护员工健康:辨识危险源有助于发现并采取措施来保护员工免受潜在的健康危害。

•符合法律法规: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是组织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能够迎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采用以下常用的方法和步骤:3.1. 收集信息收集组织内外部的相关信息,包括事故记录、员工反馈、环境评估报告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已经发生的事故或潜在的风险源。

3.2. 制定团队组建辨识危险源的团队,包括不同职能部门和角色的员工,以确保全面而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能够有效地参与辨识和评估工作。

3.3. 分析工作流程分析组织的工作流程,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
这种模式的结构如图。
这个理论综合地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因素,因 而比较正确,有利于各种事故的分析、预防和处理 ,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理论。美国、日本和我 国都主张按这种模式分析事故。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8:“三圆环”事故致因理论
任何事故都是人的不安
人的不安 全行为
险源的风险——制定措施——落实措施;再识别,在落实。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思路
4.4.1 资源、作用、职责、 责任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4.1总要求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2 OHS方针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
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
件两两在同一时空相遇
物的不安 全状态 环境的不 安全条件
而引发的。而三个圆的 交叉部分就为高事故几
三圆环事故致因理论“人” “机(物)”、“环境”关系图
率区域。
醉鬼黑夜过马路
人的不安 全行为
事故高发区,而 非事故必发区
物的不安 全状态
环境的不 安全条件
安全生产工作难就难 在这里,它极大地滋 生了员工的侥幸心理
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物的不安全状 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尽管伤害可能
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原因事件相继发
生的结果。
遗传 及社 会环 境
人的 缺点
人的 不安 全行 为
物 的 不 安 全 状 态
事故
伤害 、 财产 损失
C A B
D
E
预防措施: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 不安全状态,使连锁中断,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风险降低 无事故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措施 运行控制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事故
应急准备 法规和其他要求 应急响应
危险源辨识是风险预控管理的基础、关键,是安全风险控制的核心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隐患排查治理(局限性在哪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危险源(先进性何在?)
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7、为什么国家对安全生产颁布如此之多的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 8、为什么对其他领域就没有如此严格? 9、为什么我们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 ,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安全生产工作究竟该怎么办?
—— 迷茫
第一节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一个重要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起严谨的、科学的安全 生产理论体系,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清事故起源、发
行为的可能性)极难达到较高水平。于是,人们提出了淡化人
的因素、突出物的因素的事故归因理论—事故遭遇倾向论。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3:事故因果连锁论(多米诺骨牌)
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人 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多数
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
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还没有抓住事故的本
质,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1. 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2. 事故的机理是什么?
3. 生产安全事故能够避免吗?
4. 作为一线作业人员、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该怎么办?
狗咬人的启示 狗会咬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狗为什么会咬人? 狗在什么情况下咬人?狗对人的伤害程度有多大?我们该如 何预防狗咬人?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危险源和隐患的关系
隐患排查的关键是对比标准,虽说安全管理的红线是法规 和标准,但标准合理吗?标准完善吗?隐患一旦出现,离 事故仅一步之遥。排查出隐患前,问题已经存在了。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危险源和隐患的关系:
1、隐患是危险源;
2、危险源不一定是隐患;危险源可以转化为显现的隐患
危险源辨识与 风险管理
培训内容
• 第一节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 第四节 危险源辨识
• 第五节 风险评价
• 第六节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 附件:叉车安全驾驶及操作
2
培训对象
• 公司所属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以及与生产作业活动有关的管 理人员 •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3.3 目标和方案
4.4.6/7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4.5.1/2 绩效测量和监视 合规性评价
4.5.3 事件调查、不 符合,纠正措 施和预防措施
4.3.2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4.5.5 审核
4.6 管理评审
4.5.4 记录控制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安全风险预
控管理思路
职业健康方针 Leabharlann 险控制措施包括:人、机、料、 法:、环、管(制度、流程)等方面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4:事故二元论
A O
B
图中 OA 表示事故隐患,它是危险因素与管理缺陷合成的结果。A 点是 由正常生产到发生事故的转折点,叫第一激发点,也叫事故原点。B 点是事 故中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错误而激发事故扩大的转折点,叫二次激发点。
事故现场是生产因素的潜在能量转化为事故破坏能量的外观表现。
日本的丰原恒男经研究发现“容易冲动的人、不
协调的人、不守规矩的人、缺乏同情心的人和心理
不平衡的人”发生事故次数较多。许多国外文献归
纳出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
①感情冲动,容易兴奋。②脾气暴躁,厌倦工作,没有 耐心。③慌慌张张,不沉着。④动作生硬,工作效率低。⑤ 喜怒无常,感情多变。⑥极度喜悦和悲伤。 ⑦缺乏自制力。 ⑧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⑨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能 量
屏 蔽 失 效
能 量 释 放
伤害
人 员 失 误
机 器 故 障
环 境 因 素
能量转移论给出的事故三要素为:失控的能量、 能量转移途径和受害对象。 防止能量转移的方法有许多,如限制能量、防止
能量释放、在人与能量之间加屏蔽和在能量上设置
屏蔽等。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7:事故综合原因论
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 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乃是社 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 成的结果。它是综合论述事故致因的现代理论。 可用公式表达: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5:轨迹交叉论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归因论的发展和完 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
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起
工业事故能够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生产 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对事故的发生同样有影响,而 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于 是产生了轨迹交叉论。
有缺陷。
2、使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有缺陷(B) 。如机械设备使用时间过长, 产生磨损、老化、腐蚀等时容易发生故障,维修保养不良,超负荷运转 等都有可能使性能下降。 3、物的不安全状态(C) 。由于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保养中有 缺陷,使机械设备存在事故隐患。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人连锁系列的运动轨迹是a—b—c(遗传及社会管理缺 陷→后天缺陷→ 不安全行为),机(物)系列的运动轨迹是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有所不同。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变化
以及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人们对事故的认识不 断深化,人们的安全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事故
致因理论,用于解释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以及如何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等问题。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 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事故归因理论的研究已有了80 多年的历史,已发展出100多种事故致因理论,具有代表性 的有9个。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2:事故遭遇倾向论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在减 少,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增加,人的不安全行为更多地凝结 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之中,有些人较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 与他们所从事的作业有较高的危险性有关。人的两重性或多 重性行为受众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影响,人的可靠度(即不安全
• 落实控制措施——PDCA
第三节 安全生产思路 如何避免(或者说预防)狗咬人?
两种典型的管理思路
思路1——狗是危险动物(危险点)——应建立危险点的 管理制度——分级管理;定期检查、排查隐患、建立记录;一 旦某地发生狗咬人事故——全行业专项整治——完善责任制 、管理制度——教育培训、提高预防狗咬人的安全意识。。 。。。。。。 思路2——在人与狗的共存环境中识别危险源——评估危
培训目的
• 认识事故本质,初步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
• 掌握危险源、风险评价与分级的方法 • 了解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基本原则
3
第一节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2、安全意识逐级衰减(中央到地方,集团到企业,总经
理到员工);
3、安全生产活动、各种专项治理一茬接一茬,但收效甚
微; 4、三大管理体系中,唯有一项是国家、企业投入,员工 直接受益;但员工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 5、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唯有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最丰 富;但管理效果始终不尽人意;
第一节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6、任何人都知道安全、健康对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实际
工作中始终无法摆正安全的位置,无法严格、准确地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论
1939年,法默(H 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等人提 出了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论。 该理论认为:工厂中少数工人具有事故频发倾向,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