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建筑工地危险源辨识和防范
![建筑工地危险源辨识和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781da7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8.png)
建筑工地危险源辨识和防范建筑工地是一个涉及众多施工工种和作业环境的复杂场所,其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建筑工地必须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防范。
本文将对常见的建筑工地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1. 高处坠落危险:建筑工地的高处作业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风险。
由于施工人员在梯子、脚手架等高处作业时,可能会失去平衡或不慎滑倒而导致坠落事故。
为了防范这一危险,工地应设置牢固的扶手、安全网和安全带等设施,并且提供充足的培训,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工作装备。
2. 物体打击危险:在建筑工地,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正在进行施工,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物体从高处掉落或机械设备失控的情况。
为了防范这一危险,工地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所有工人都应佩戴防护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且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明确禁止近距离接触运行中的机械设备。
3. 电气泄露危险:建筑工地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如果设备发生泄露或电线出现短路,就有可能引起触电事故。
为了防范这一危险,工地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并确保员工了解电器使用安全规定,如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避免私拉乱接电线等非法行为。
4. 化学品危险:在建筑工地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油漆、溶剂、粘合剂等。
这些化学品在不当使用或储存的情况下,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有害气体释放。
为了防范这一危险,工地应储存化学品于专门的储存区域,并确保工人了解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方式,同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针对以上危险源,建筑工地在实施工程时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并建立一套系统的安全培训机制。
此外,工地管理者应随时关注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并及时采取措施遵守,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总而言之,建筑工地危险源的辨识和防范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建筑工地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防范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d2b9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c.png)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防范建筑施工是一个相对危险的行业,因为它涉及到高空作业、重物吊装、机械操作等许多危险行为。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和防范两个方面来讨论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首要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危险源辨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源的类型危险源的类型很多,如高处作业、机械操作、电气设备、施工材料等。
因此,在辨识危险源时,必须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危险源的位置危险源的位置与地形、环境息息相关。
有些危险源可能处于高处、钢结构或深坑等地方,因此,在辨识危险源时,必须注重场地的分析和判断。
3.危险源的因素危险源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生产工艺因素、作业操作因素等。
这些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危险源的不同。
例如,高处作业的危险源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地面湿滑等因素,而机械操作的危险源是因为机械故障、错误操作等因素。
二、防范措施危险源辨识只是建筑施工安全的第一步,防范措施才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制定安全预案安全预案是一个重要的防范措施,它能够帮助施工方清晰地了解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救援等方案。
安全预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场地的环境、工作强度和确保员工安全等因素。
2.加强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是宣传施工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学习防范措施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员工培训应该持续性的进行,以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员工施工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设备及工具的检查在施工现场中,设备和工具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设备和工具的损坏或故障会对施工人员产生重大危害,因此,检查设备和工具应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安全信号的设置安全信号可以有效提醒施工人员关注安全问题,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10cf5d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9.png)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一、意识到施工现场隐患的重要性在任何建设项目中,施工现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意识到施工现场隐患的重要性,并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一步。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实施进行危险源辨识是识别施工现场潜在危险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方法包括安全分析、风险评估、现场巡检等。
安全分析通过对施工流程的逐一剖析,确定其中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源。
风险评估则基于已知的危险源,对其可能引发的伤害、事故概率和严重性进行评估,以确定重点监控的区域和工艺。
此外,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危险源,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
三、隐患排查的重要性与方法隐患排查是指对施工现场已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对施工设备的安全性、施工现场的环境和道路状况、人员的职业健康等方面进行检查。
通过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从而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四、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与控制措施在施工现场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化学品等。
在高处作业中,应加强防护措施,包括安装护栏和安全网等。
对于电气设备,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与维护,并确保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遵守操作规程,同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在涉及化学品的作业中,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建立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安全培训制度。
五、合理的施工组织与危险源控制合理的施工组织也是减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重要措施。
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等。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明确的作业区域,确保不同工序之间的有效分离,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六、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监督与管理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需着重加强对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监督与管理。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79a3d7c876c66137ef061912.png)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迅猛发展,虽然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每年高达几百起,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还在增加,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针对危险源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与控制,不能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建筑施工的危险源管理与控制已经是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最核心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管理与控制,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危险源进行。
关键词: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引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需要使用大量大型机械和危险材料,故而有着较大的危险。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高度的逐渐增加,高空坠物、建筑倒塌等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再加上饮食卫生、用电安全等问题,更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需要施工单位对这些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和控制,防止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1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1.1 高空坠落在动辄数十米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空坠落已经成为主要的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导致高空坠落的因素主要包括:高层建筑边缘防护措施存在缺陷;脚手架平台安全作业防护达不到标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在高层危险区域按照标准进行配系安全带等安全防护操作等。
1.2 高空落物与高空坠落类似,高空落物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极为常见的危险源。
只不过与高空坠落不同的是,高空落物是物体从高中坠落砸伤现场人员,而高空坠落则是人从高空坠落受伤。
总的来说,导致高空落物的因素主要还是高空边缘区域的防护措施做得不够,导致物体从高空边缘区域坠落而砸伤现场人员。
另外,现场人员没有在施工现场按照要求系带安全帽,也是导致高空落物事故的主要原因。
1.3 坍塌倒塌施工现场的坍塌倒塌危险主要来自脚手架、深基坑和临时建筑。
对脚手架而言,在架设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及按照规定进行架设,拆除时没有依照施工方案进行拆除,在使用过程中严重超负荷等原因,都是导致脚手架倒塌的主要原因。
建筑安全-培训课件-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建筑安全-培训课件-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0458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d.png)
如“维修电工” 在进行“检修电气设备”时,第一类危险源是“带电导体”,第二类危 险源可能有:“外露线路绝缘层破损”“设备漏电”“不按规定监控,停电检修过程中 合闸通电”等 。
事件树分析(ETA ) •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 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危险源辨识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 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管析理。的包缺括陷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作业活动划分包括但不限于JGJ59-2011所涉及的作业活动:(1)钢筋工程;(2)模板工程;(3)混凝土工程;(4)砌体工程;(5)装 饰装修工程;(6)基坑支护工程;(7)脚手架工程;(8)电气工程;(9)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 (1)每项活动分解为假设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的规 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 (4)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 性。(5)根据风险判定标准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方法
定性评价 是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本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判断.评价 结果由危险集合给出,可以为{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矩阵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表等 是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874ed6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7.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记录与报告
对排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向上 级汇报,同时存档备查。
实施排查
按照计划进行排查,确保不漏检、 不漏查任何一个环节。
整改与验收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整改完 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效果符合 要求。
03
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与隐患的关联
危险源是隐患存在的前提
危险源是可能产生隐患的源头,是隐患产生的先决条件。
危险源辨识流程
进行初步辨识
根据经验和已知的危险源清单 ,对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初步 辨识。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培训、 更换设备等。
确定辨识范围
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 ,确定需要辨识的危险源范围 。
进行详细辨识
通过现场观察、专家咨询等方 法,对初步辨识的结果进行核 实和补充。
定期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危险源 清单进行更新和修订,确保其 准确性和完整性。
02
隐患排查
隐患定义与分类
隐定义
隐患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可 能导致事故或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VS
隐患分类
根据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不同,隐 患可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两类。
隐患排查方法
01
02
03
定期排查
引入新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危险源辨识 和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科学 性。
强化培训
加强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辨识和 隐患排查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的危险源预警机制,通过对危险源数据的监测和 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果断措施处理潜在危险因 素,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eab9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d.png)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源,如果不正确地辨识和有效地管理这些危险源,将会给工程造成巨大的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因素出发,介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辨识措施和管理方法。
1.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现场是危险源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源:- 高处作业:建筑施工中常常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搭设脚手架、进行钢结构安装等。
这时存在坠落、物体打击等风险。
辨识措施包括搭设安全防护网、使用安全带等。
-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施工现场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辨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电气设备、使用绝缘手套等。
- 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常用的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存在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风险。
辨识措施包括操作培训、设立安全警示标识等。
2. 施工材料的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也可能成为危险源。
比如:- 各种化学物品: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化学物品如涂料、胶水、溶剂等,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辨识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环保材料、佩戴防护用具等。
- 建筑材料的堆放:施工现场常常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不正确的堆放可能导致倒塌、滑倒等事故。
辨识措施包括规范堆放、加强固定等。
3. 工人行为的危险源辨识除了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外,工人个体的行为也可能成为危险源。
例如:- 操作不当: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械故障、设备损坏等事故。
辨识措施包括加强操作培训、设立操作规范等。
- 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工人对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够,可能存在忽视安全标准、无视警示信号等行为,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辨识措施包括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培养等。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及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正确识别和控制施工中的危险源,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防范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0132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9.png)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防范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行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方法。
一、高处坠落危险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在搭建脚手架、安装钢筋等作业中,工人需要在高处进行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坠落事故。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必须加强对高处作业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人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同时,应提供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确保工人正确使用。
二、电气危险建筑施工中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发电气事故。
为了防范电气危险,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工人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穿戴绝缘手套和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电气安全意识。
三、机械设备危险建筑施工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
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发生机械事故。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施工单位应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工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机械安全意识。
四、化学品危险建筑施工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如油漆、溶剂等。
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范化学品危险,施工单位应确保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并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工人在接触化学品时,应穿戴防护手套、口罩等装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化学品安全意识。
五、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施工现场管理不善是导致建筑施工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现场应划定明确的安全区域,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同时,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2020项目负责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1章)
![2020项目负责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78701cb631126edb6f1a10f9.png)
2020项目负责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1章)本题库共11章节,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编制,仔细看答案解析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能记住70%,可以掌握知识并能通过考试。
考试分值:总分100分合格标准:60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题题库章节内容: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第三章、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第四章、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生产主要法律责任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六章、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第七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第八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第第九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第十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第十一章、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
A.普遍性B.行业性C.继承性D.多样性E.统一性C确定【答案】ABCD【解析】: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性、行业性、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自律性、他律性。
2.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以后,又会在工作中逐渐形成( )上的条件反射,自觉地选择有利于社会、集体的行为。
A.思想B.意识C.信念D.行为【答案】D【解析】:自律性:职业道德具有自我约束控制的特征,从业者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培养成较为稳固的职业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以后,又会|在工作中逐渐形成行为上的条件反射,自觉地选择有利于社会、集体的行为,这种自觉就是通过自我内心的职业道德意识、觉悟、信念、意志、良心主观约|束控制来实现的。
这也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纪律的区别所在,因为法律、纪律|3.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语。
遵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想早型菜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大。
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00d66664804d2b160a4ec03f.png)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potential)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source);状态(situation)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 缺陷。
记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录
海因希里 Heinrich
性
事
20世纪50年代
故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非
其中48334件轻伤事故,
记
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
录
性
1:30:300:3000:30000
事
故
为了预防1起死亡或重伤事故,我们必须要消除30000个事故隐患!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事故的起因:航天飞机发 射时一块固体塑料泡沫从外部燃料箱上脱落,并以高速撞击 了左翼。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4% 96%
与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因素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
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9类) 包括:无防护、防护不当;
第7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第7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9f39539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a.png)
第7章建筑施⼯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第7章建筑施⼯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单选题【问题】1、危险因素是()。
(分值:1.00)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B、对⼈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C、对影响⼈的⾝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D、对企业或个⼈造成经济损失【答案】B【解析】对⼈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问题】2、有害因素是()。
(分值:1.00)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B、对⼈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C、对影响⼈的⾝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D、对企业或个⼈造成经济损失【答案】C【解析】影响⼈的⾝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问题】3、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发展中的作⽤,⼀般把危险源划分为()⼤类,即第⼀类危险源和第⼆类危险源。
(分值:1.00)A、1B、2C、3D、4【答案】B【解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发展中的作⽤,⼀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类,即第⼀类危险源和第⼆类危险源。
【问题】4、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发展中的作⽤,可以对危险源进⾏分类。
决定事故发⽣的可能性的是()。
(分值:1.00)A、第⼀类危险源B、第⼆类危险源C、第三类危险源D、第四类危险源【答案】B【解析】第⼆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义上包括物的故障、⼈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事故的可能性越⼤。
【问题】5、关于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的简化公式为D=L·E·C,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值:1.00)A、L代表发⽣事故的可能性B、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代表发⽣事故的可能性D、D代表危险性总分位【答案】C【解析】L代表发⽣事故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危险性总分位。
施工期间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
![施工期间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8d9b58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5.png)
施工期间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工地随处可见。
然而,施工期间危险源的辨识与隐患的排查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施工期间的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问题,旨在提高工地施工期间的安全水平。
第一部分:施工环境的危险源辨识在施工现场,各种危险源隐藏在我们周围。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这包括对各类施工材料的性质、构造和运输方式进行确认,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源。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设备、工具和机械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危险。
第二部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不同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危险源,需要及时辨析和处理。
例如,高处作业时要确保安全带的使用,避免人员坠落;在深挖、爆破、起重等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的落实,防止土方坍塌、爆炸或物体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同时,施工期间的电气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源,应定期检查维护,并采取防雷措施,确保电气安全。
第三部分: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责任施工期间,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以及监理单位共同承担。
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监理单位则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共同的努力,建筑工地的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第四部分: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可以借助一些科技手段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使用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航拍,以便快速发现高处作业、封闭空间等难以进入的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通过设立闭路电视和智能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
第五部分: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常见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面临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能力。
其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配合不够紧密,导致隐患整改不及时。
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25c89c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d.png)
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建设工程领域,施工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安全施工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一个好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该包含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的环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只有在项目开始前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才能在施工中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二、现场施工环境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隐患。
施工现场的经营者需要根据各种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和隐患排查。
必要时,可以借鉴之前类似工程的经验,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三、危险作业行为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中,存在许多危险的作业行为,如高空作业、高温作业、机械操作等。
针对这些危险的作业行为,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同时,还需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材料设备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有可能成为危险源。
例如,质量不合格的建材、老化、损坏的设备等都可能造成施工环境的安全隐患。
因此,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人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施工过程管控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隐患形式各异。
例如,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坍塌风险;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存在模板倒塌的隐患等。
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排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966626a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a.png)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排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是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 施工设备和机械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如吊车、起重机、挖掘机等。
这些设备在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倾覆、坠落等意外事件。
因此,必须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设备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高空作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比如搭建脚手架、安装钢结构等。
高空作业存在坠落、滑倒等危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搭设安全网、使用安全带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施工材料和工艺施工现场常常堆放大量的施工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这些材料如果摆放不当或者受到外力影响,可能导致材料倾倒、坍塌等危险。
因此,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摆放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选择施工工艺时,也要考虑到安全因素,避免采用危险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 环境因素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施工安全,比如天气变化、地质条件等。
在施工现场选择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排查是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防范措施,才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排查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06de03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4.png)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与排查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危险性较高的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与排查。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危险源,并探讨有效的识别与排查方法。
一、高处坠落风险在建筑工程中,高处坠落是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搭设防护网、安装安全扶手和固定安全绳,同时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醒其佩戴防坠落装备,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二、电气安全隐患电气事故在建筑工程中也属常见,可能导致火灾和人身伤害。
因此,识别和排查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此外,临时用电的场所应合理布局电缆、电线,采取有效的阻燃措施,以防意外火灾的发生。
三、机械设备操作风险建筑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操作,不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可能导致伤害和事故发生。
施工单位应确保机械设备的合理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
此外,要求工人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机械设备操作风险。
四、化学品泄漏风险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各类化学品,如果不正确使用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泄漏和污染,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施工单位应正确储存和管理化学品,定期检查容器的密封性和标识的清晰性。
在使用化学品时,工人应佩戴防护装备,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五、施工现场交通风险在建筑工程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工程车辆和行人流动,交通事故是常见的发生事件。
为了降低交通风险,施工单位应设置明确的交通指引标志和指示牌,确保交通区域与施工区域分离。
同时,要求工人佩戴安全帽、反光衣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交通安全培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危险源,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识别和排查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167c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1.png)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一〕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成因建筑施工是高危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其中有较大部分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触发、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伤亡事故,将其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塌坍、机械伤害、触电等五大类型,现将造成这五大伤害的各类危险源概述如下:1、高处坠落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往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造成的原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虽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高处临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发生,操作人员遭到坠落的打击,往往来自于高处作业面层安排不妥的工具、材料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因捆绑不牢固的物件坠落、立体交织作业中的物件坠落、吊装工艺过程、违章作业的高空抛物、爆破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物体坠落打击等。
造成的原因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工具、材料、小型装备安排不稳固无防护坠落措施;人员主要上、下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作业场所无防护棚,作业人员违章上下抛掷物料,高处作业面层未设置挡脚板,水平防护及立面防护不严密等原因。
3、坍塌倾覆:土石方基坑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拆掉工程、挡土墙;物料提升机、塔吊、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均可能造成坍塌倾覆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造成的原因: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土方不按规定放坡和支护;桩孔砼护壁未按制定施工,地下水未实时抽取或无降水措施;发现流砂、流泥没有实时的有效防治;脚手架搭设无制定计算书,搭设未通过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未设置剪刀墙;支模架未通过制定验算,无充足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掉工程施工无方案,未按规定顺序拆掉等等。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防范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98a3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5.png)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防范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过程,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
正确地识别和有效地防范这些危险源是保障工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讨论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和防范方法,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一、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类在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危险源:包括坠落、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施工材料等。
2. 化学危险源:包括粉尘、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
3. 生物危险源:包括病原微生物、咬伤、触摸有毒动植物等。
4. 人因危险源:包括不安全的行为、无经验的工人、疲劳等。
二、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方法为了准确地识别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施工单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观察法: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观察,注意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处作业时是否存在坠落风险、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等。
2. 询问法: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认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收集他们日常施工中遇到的危险情况。
3. 文献法:参考相关文献和法律法规,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4. 实地考察法: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具体的危险源并记录下来。
三、建筑施工危险源的防范措施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1. 物理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坠落防护:在高处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或安装安全网,确保工人的安全。
-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化学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面罩、手套等,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
- 定期通风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3. 生物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工人需要佩戴防护手套、鞋套等,避免接触有毒动植物或带菌物质。
- 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工人在接触病原微生物较多的施工现场时,应提前接种相应的疫苗。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8765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e.png)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要求第一部分:引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安全隐患排查以及整改要求等方面,深入探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部分: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存在各种危险源,例如高处坠落、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电气设备故障等。
辨识这些危险源的关键在于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确定危险源的类型和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部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是指施工现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包括定期巡视和随机检查。
巡视时应重点关注施工场地、设备设施、作业人员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四部分:整改要求发现安全隐患后,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整改要求包括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消除现场威胁,并在合理时间内采取永久性的解决方法。
整改的过程需要严格执行,并进行记录以备查。
第五部分:安全教育与培训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提升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和应急处理等。
安全教育还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
第六部分:安全管理标准的建立建立安全管理标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
标准的制定应基于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并考虑具体施工条件和风险特点。
同时,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第七部分:安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安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是保证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监督机构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施工单位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施工单位的安全等级评定依据。
第八部分: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持现代科技手段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支持。
例如,在施工场地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智能安全设备的应用也可以提升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施工注意事项中的危险源判定与隐患排查
![施工注意事项中的危险源判定与隐患排查](https://img.taocdn.com/s3/m/a0dbcc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5.png)
施工注意事项中的危险源判定与隐患排查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过程,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判定和隐患排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判定,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首先,危险源判定是施工前的必要步骤。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或损失的物质、工艺、设备、设施、场所或其他因素。
在施工前,需要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析,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或危险。
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工艺流程、材料性质等多个因素,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通过危险源判定,可以明确危险的性质和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其次,隐患排查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隐患是指在施工现场或施工过程中未被发现但具有潜在危险的因素。
隐患可能是存在于施工设备、材料、工人、环境等多个方面,并且可能随着施工进程的变化而不断产生。
因此,隐患排查应该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
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应该进行定期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隐患排查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如目视检查、测量仪器、设备监控、工艺细节审核等,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可能产生危险的细节。
在进行危险源判定和隐患排查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研究和学习。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隐患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准确判定和排查。
施工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提高自己的危险源判定和隐患排查的能力。
其次,要做好记录和整理。
危险源判定和隐患排查的结果应及时进行记录,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这些记录和整理可以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作为施工的依据和证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总结和分析这些记录,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质量。
再次,要注重团队合作。
危险源判定和隐患排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协作与配合。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与隐患排除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与隐患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f5c762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e.png)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与隐患排除在施工现场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识别和排除潜在的危险源。
本文将探讨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和隐患排除措施,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一、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是指施工现场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物体损坏或环境污染等风险的因素。
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源识别方法:1. 现场勘察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
他们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高空作业、电气设备、有毒物质等。
通过全面的勘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的分析过程,旨在识别和评估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
通过对高风险区域、设备和工艺的评估,可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 参考经验在危险源的识别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参考类似项目的经验。
了解以往的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措施,可以帮助施工单位避免重蹈覆辙。
经验的积累对于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隐患排除措施一旦危险源被识别出来,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排除隐患,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 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并明确责任分工。
安全计划应包括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引入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例如警示标志、防护网、安全带等。
这些设施和措施的使用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3. 强化监督和检查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定期进行安全巡视,以及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加强沟通和协调安全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一、单选题【问题】1、危险因素是()。
(分值:1.00)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答案】B【解析】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问题】2、有害因素是()。
(分值:1.00)A、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B、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C、对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D、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答案】C【解析】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问题】3、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分值:1.00)A、1B、2C、3D、4【答案】B【解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问题】4、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分类。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是()。
(分值:1.00)A、第一类危险源B、第二类危险源C、第三类危险源D、第四类危险源【答案】B【解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问题】5、关于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的简化公式为D=L·E·C,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值:1.00)A、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B、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D、D代表危险性总分位【答案】C【解析】C代表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问题】6、1EC法进行危险源评价时,D值为12分的危险是()。
(分值:1.00)A、可容许风险B、显著风险C、重大危险D、及其危险【答案】A【解析】教材P102页表7-4危险等级划分【问题】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
(分值:1.00)A、采取的应急措施B、减小损失C、保护生命D、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答案】A【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职的应急措施。
【问题】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
(分值:1.00)A、公安部门B、危险源管理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D、劳动部门【答案】C【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问题】9、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这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值:1.00)A、组织B、管理C、控制D、总结【答案】C【解析】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这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问题】10、开挖深度超过()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分值:1.00)A、2米(含2米)B、3米(含3米)C、4米(含4米)D、5米(含5米)【答案】D【解析】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范围如下: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问题】1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的起重吊装工程确定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分值:1.00)A、5KN及以上B、10KN及以上C、15KN及以上D、20KN及以上【答案】B【解析】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范围: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问题】12、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分值:1.00)A、监理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建设单位【答案】C【解析】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问题】13、()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
(分值:1.00)A、监理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建设单位【答案】D【解析】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
【问题】14、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分值:1.00)A、监理单位B、专业分包单位C、施工总承包单位D、建设单位【答案】C【解析】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问题】15、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分值:1.00)A、建设单位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咨询单位【答案】B【解析】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问题】16、专项施工项目及企业内部规定的重点施工工程开工前,企业的()应向参加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分值:1.00)A、技术负责人B、项目经理C、企业主要负责人D、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答案】A【解析】专项施工项目及企业内部规定的重点施工工程开工前,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问题】17、下列关于定期安全检查要求,不正确的是()。
(分值:1.00) A、班组安全检查应在每班的班前、班中和班后检查一次B、项目部安全检查每周一次C、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安全检查每月一次D、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周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安全检查日志的记录【答案】D【解析】定期安全检查要求:班组安全检查应在每班的班前、班中和班后检查一次;项目部安全检查每周一次;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安全检查每月一次;集团公司安全检查每季一次。
项目部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并以检查通报的形式公布检查情况;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日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安全检查日志的记录。
【问题】18、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分值:1.00)A、识别难B、整改难C、隐蔽性D、复杂性【答案】C【解析】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隐蔽性,即未被人们发现或者易被人们忽视,这是与我们通常所指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重大区别。
【问题】19、下列()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分值:1.00)A、安全监管监察部门B、建筑施工企业C、政府有关部门D、交通部门【答案】B【解析】建筑施工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问题】20、危险源是:()。
(分值:1.00)A、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和(或)疾病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B、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其组合C、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和(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D、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答案】C【解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问题】21、查思想检查各级()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程的理解和贯彻情况。
(分值:1.00)A、管理人员B、技术人员C、作业人员D、施工人员【答案】A【解析】查思想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程的理解和贯彻情况。
【问题】22、下列关于施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分值:1.00)A、应根据经营业务的类型编制施工作业流程分析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清单B、应组织人员对施工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性较大的危险源一一进行评价C、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D、项目部在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施工时,应按照经审核、批准的管理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答案】B【问题】23、5级危险源属于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的危险源,其危险性分值大于()。
(分值:1.00)A、300B、310C、320D、330【答案】C【问题】24、搭设高度()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分值:1.00)A、20B、24C、28D、32【答案】B【解析】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者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休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时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5)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吊篮脚手架工程。
5)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6)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1)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2)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7)其他: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