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复工必看: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知识全面讲解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一、相关术语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上图为风险评估的流程图,首先是划分作业活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一)作业活动划分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
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
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
在划分作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辅助作业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往往存在很多作业活动,比如配电站、车辆、试验活动、仓储物流、维修活动等,危险源识别时应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二)危险源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活动的时,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种类”、“四个方面”,以便于在作业活动划分完毕后全面识别危险源。
1. 三种时态(1) 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时)。
(2) 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危害因素。
(3) 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2. 三种状态(1) 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正常工作。
(2) 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恶劣天气(雨天﹑高温﹑寒冷)。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安全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
这两项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二)危险源的分类1、第一类危险源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比如,高压电、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气体等。
2、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等。
例如,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恶劣的工作环境等。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询问、交谈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危险情况。
2、现场观察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查看设备、操作流程、工作环境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
3、查阅有关记录查看过去的事故报告、安全检查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从中发现可能的危险源。
4、安全检查表法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按照表中的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确定工作活动和场所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工作区域。
2、分解工作活动将复杂的工作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步骤。
3、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方法,对每个工作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4、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记录危险源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危险源清单。
二、隐患排查(一)什么是隐患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重点(一)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重点(一)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重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源,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的关键点。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的基本概念和重点。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劳动或生活过程中,带有危险性的物质、设备和场所等,其存在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环境污染以及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辨识危险源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设备、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估完成。
危险源辨识的重点:1.全面细致地了解生产过程、设备、环境等,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2.针对各个危险源实施分级管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3.重点关注高风险危险源,定期进行巡查和评估;4.建立完善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二、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对各个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可能性和暴露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风险分级的重点:1.对所有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2.针对高风险危险源进行重点关注,确定防范措施;3.建立风险分级制度和标准,确保评估的科学准确。
三、隐患排查隐患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但还没有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危险。
隐患排查的重点:1.对生产、设备、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和剖析,发现潜在隐患;2.针对不同的隐患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3.通过定期检查和复查,确保隐患处理的持续有效。
总之,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是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赋予高度的重视。
只有通过全面的辨识、科学的分级和有效的排查处理,才能够确保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全面讲解
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物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风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其他风险、危害因素
三、如何控制风险
事故致因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 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能量意外释放 理论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能量,如因某种原 因失去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使 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确危险、危害,控制风险,预防控制事 故发生的目的
三、如何控制风险
辨识要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全员参与 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 考虑相关方活动 考虑非常规活动 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辨识范围
三、如何控制风险
基本分析法
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涉及的人员、
活动、设备设施、物料,对照危害分 类和职业病的分类,确定本项活动中
4 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发动全员参与, 提高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为 “我要安全”
5 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结果的审查,确保 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的质量
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3 需要各方的协调和配合,各专业技术
人员的指导和支撑等
要将危险源与各类检查、隐患整改、岗
6 位操作、日常办公等密切联系,达到明
02
04
06
01
03
05
任务:
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 该任务实施的频率;包括岗 位名称、所属工段班组、在 岗人数、工作制度等
作业环境: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常见危险源
物理性危险源
包括物体打击、触电、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噪声等。
化学性危险源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 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和遇湿易燃物品等。
生物性危险源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等微生物,以及由这些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等。
心理生理性危 险源
包括工作负荷过大、工 作时间过长、休息不足 和工作单调等。
隐患排查方法
检查表法
经验法
分析法
仪器检测法
制定针对性的检查表,对企业的 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检查,找出 存在的隐患。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发现存 在的隐患。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导 致事故的根源和隐患,从而发现 类似的事故隐患。
使用检测仪器对企业的设备、材 料等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隐患 。
03
危险源和隐患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事故扩大和后果加重。
危险源与隐患的处理措施
1 2
强化危险源辨识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能 力,及时发现并评估潜在的危险源。
隐患排查与整改
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整 改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
两者结合
将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结合起来,及时发现 并
危险源与隐患的转化
危险源辨识不当
未能及时发现和评估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隐患排查不彻底
遗漏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事故。
危险源与隐患的共存性
危险源与隐患的相互关联
危险源和隐患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些危险源可能转化为隐 患,而一些隐患也可能演变为危险源。
危险源与隐患的共同作用
社会应用
01
环境保护
通过对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记录与报告
对排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向上 级汇报,同时存档备查。
实施排查
按照计划进行排查,确保不漏检、 不漏查任何一个环节。
整改与验收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整改完 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效果符合 要求。
03
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与隐患的关联
危险源是隐患存在的前提
危险源是可能产生隐患的源头,是隐患产生的先决条件。
危险源辨识流程
进行初步辨识
根据经验和已知的危险源清单 ,对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初步 辨识。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培训、 更换设备等。
确定辨识范围
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 ,确定需要辨识的危险源范围 。
进行详细辨识
通过现场观察、专家咨询等方 法,对初步辨识的结果进行核 实和补充。
定期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危险源 清单进行更新和修订,确保其 准确性和完整性。
02
隐患排查
隐患定义与分类
隐定义
隐患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可 能导致事故或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VS
隐患分类
根据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不同,隐 患可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两类。
隐患排查方法
01
02
03
定期排查
引入新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危险源辨识 和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科学 性。
强化培训
加强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辨识和 隐患排查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的危险源预警机制,通过对危险源数据的监测和 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果断措施处理潜在危险因 素,避免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2)第二类危险源:存在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健康损害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或管理因素等。
4.四个方面1)设备、机器、工具等物理因素;2)化学品、危险物质等化学因素;3)人的行为、状态等生物因素;4)管理、安全制度等管理因素。
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和可能性,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控制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等级,从而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等。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价目的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考虑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针对风险评价结果,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对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过程。
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身防护措施。
在选择控制措施时,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总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管控是生产经营单位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
每个部门或作业场所都应该进行事故隐患排查,但如何确定重点部位呢?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历史事故发生情况:对于曾经发生过事故的部位,需要更加重视,进行更加细致的排查。
2.作业条件: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条件,需要进行重点排查,比如高温、高压、高空等。
3.设备状态:对于老化、损坏或未经维护的设备,需要进行重点排查。
4.作业人员:对于缺乏专业知识或经验不足的作业人员,需要进行重点排查。
5.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的部位,需要进行重点排查。
排查重点部位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案,明确排查内容、时间、责任人等。
同时,排查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建设工程领域,施工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安全施工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安全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一个好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该包含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的环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从整体层面上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只有在项目开始前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才能在施工中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二、现场施工环境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潜在的隐患。
施工现场的经营者需要根据各种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和隐患排查。
必要时,可以借鉴之前类似工程的经验,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三、危险作业行为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中,存在许多危险的作业行为,如高空作业、高温作业、机械操作等。
针对这些危险的作业行为,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同时,还需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材料设备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有可能成为危险源。
例如,质量不合格的建材、老化、损坏的设备等都可能造成施工环境的安全隐患。
因此,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人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施工过程管控中的危险源识别与隐患排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隐患形式各异。
例如,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坍塌风险;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存在模板倒塌的隐患等。
因此,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
节后企业复工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全面讲解
节后企业复工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全面讲解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企业复工不可避免,但在复工过程中各种隐患也可能随之而来。
为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企业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和识别,尽可能消除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节后企业复工的角度,全面介绍企业在复工前的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辨识。
1. 人员安全防护在疫情影响下,人员防护是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实名制登记。
员工进入企业需进行实名登记,并记录进出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必要的体温检测。
为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企业需要尽可能对进入企业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
•配发预防用品。
针对员工可能会面临的疫情风险,企业要配备员工必要的预防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
•办公场所消毒。
企业需要对进入场所进行消毒,并经常做好场所的消毒工作。
以上是针对员工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处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进。
2. 设备安全排查设备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工作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
设备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为使设备处于顶尖状态,企业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等。
•设备使用前检查。
在设备的每次使用前,企业应该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配备必要的保护装置。
根据设备所用领域的不同,企业要为设备配备必要的保护装置,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3. 环境危险源辨识环境中的危险源对员工的安全具有隐患。
因此,企业需要对可能存在的环境危险源进行识别,以消除安全风险。
企业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环境危险源的出现预测和识别:•考虑业务环节中对原料、办公文具、危险物品等的使用情况,以判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企业设施中的风险因素并及时修复;如电缆短路、火灾隐患等;•定期进行环保设施检查,以判断与企业相关的行业安全问题和上游供应商的环境质量情况。
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对企业的复工提供保障。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一、相关术语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上图为风险评估的流程图,首先是划分作业活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一)作业活动划分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
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
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
在划分作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辅助作业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往往存在很多作业活动,比如配电站、车辆、试验活动、仓储物流、维修活动等,危险源识别时应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二)危险源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活动的时,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种类”、“四个方面”,以便于在作业活动划分完毕后全面识别危险源。
1.三种时态(1)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时)。
(2)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危害因素。
(3)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2.三种状态(1)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正常工作。
(2)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恶劣天气(雨天、高温、寒冷)。
危险源辨识分级及隐患排查重点
危险源辨识分级及隐患排查重点前言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险程度和防范难易程度,对危险源进行分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有针对性地安排安全生产工作。
本文将对危险源的辨识分级和隐患排查重点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危险源的辨识分级一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是指对生命、财产及环境造成影响的危险源,如物体的自由下落、机器运动、建筑物倒塌等,其造成的伤害或损失是很显著的,防范治理成本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级危险源的防范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措施,如加强监管、采取防护措施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级危险源二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物品或环境可能造成一定伤害或损失的危险源,如设备维修、电气设备、法律问题等。
虽然二级危险源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相对不太显著,但仍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进行管理。
对于二级危险源的防范,可以采取培训措施、设备检查等措施,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物品或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危险源,如噪音、废气、垃圾等。
三级危险源能对工作和环境造成影响,对于这类危险源的防范,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如改变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间等。
隐患排查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部分,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以下是企业在隐患排查工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人员身体健康企业应该将员工的身体健康作为工作安全的基本保障。
在隐患排查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员工的营养均衡,提供科学的饮食和作息环境。
2.预防常见职业病和意外伤害。
3.设置自助急救箱,为员工提供紧急救助。
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之一,以下是企业在隐患排查中需要注意的方面:1.全面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操纵规程,确保符合安全规范。
2.实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3.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事故的物、人、事、质、环境等因素或条件。
而隐患是指存在于事物或现象中的、可能导致或者预示灾害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或者不安全成因。
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顺利,下面将对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的重点进行讲解。
一、危险源辨识重点1. 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包括施工质量、材料质量、接地保护、线路绝缘、运转情况等多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的设备设施,需要重点关注其安全问题。
2. 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人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大因素,需对人员操作进行全面的分析。
如对工作操作规范及安全操作教育培训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对于操作安全的警觉性和危机感。
3. 化学、物理、毒性危险源的辨识:企业中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物质或者放射性等危险源,需统一做好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
二、隐患排查重点1. 火灾隐患的排查:火灾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隐患。
需要重点排查电气线路安全、用电、用气等方面的隐患,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物品密集的区域,要把握好防范措施,以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2. 物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如对于设备的操作、维修、管理等是否符合操作规范,是否存在疏漏等方面,需要进行细致的排查,建立健全的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现有的安全隐患。
3. 卫生环境的隐患排查:企业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大因素。
需重视环境卫生问题,例如对企业生产环境的噪声、空气质量、温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环保检测常规,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和防范工作。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特别是针对较大风险的生产环节,需采取更为有效的逐级审核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危险源识别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隐患排查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事故、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隐患排查展开论述,旨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识别1. 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等。
危险源识别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识别和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2. 识别方法(1)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如设备、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2)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审,识别危险源。
(3)安全检查表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排查。
(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通过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5)事件树分析(ETA):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识别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3. 识别步骤(1)确定目标:明确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和目的。
(2)收集信息: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设施、环境、人员等。
(3)分析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4)制定措施:针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安全隐患排查1. 定义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等。
安全隐患排查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排查,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排查方法(1)日常巡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
(2)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环节、特定区域或特定设备,开展专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3)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对易发事故的环节进行专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4)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隐患。
3. 排查步骤(1)制定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行业和领域的危险源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控制风险事故的发生,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工作成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概念危险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引发事故的物质、能量、设备、环境因素等。
危险源的特点是潜在性和隐蔽性,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辨识和评估。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或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逐级递进法、事件树法、故障树法、层次分析法、知识库法等。
二、隐患排查的基本概念隐患是指在企业或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但尚未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隐患排查是指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发现,并采取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工具也有很多,例如检查表、检查标准、隐患排查软件等。
隐患排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危险源并及时排除,预防隐患发生,保障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形势。
三、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步骤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辨识和排查的范围。
根据企业或单位的规模和情况,确定需要辨识和排查的区域、部门或场所。
2、获取辨识和排查的信息。
通过流程图、标准操作程序、事故记录、质量检验报告、安全检查报告和生产设备操作手册等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3、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
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工具,对辨识和排查的范围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分析。
4、对危险源和隐患进行评估。
通过量化或定性的方法,对发现的危险源和隐患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危害程度和优先处理的顺序。
5、编制辨识和排查报告。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结果,编制辨识和排查报告,包括发现的危险源和隐患的描述、危害程度、应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和时间表。
危险源辨识原理及隐患排查治理
危险源辨识原理及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辨识原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工作过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源,从而能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而隐患排查治理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原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内容。
1.确定工作场所: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包括工厂车间、办公室、仓库等。
2.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工作过程、材料、设备、劳动者的工作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潜在的危险源。
3.识别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可能产生危险的源头。
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化学物质、高温、高压、高处、尘埃等可能对工人造成伤害的因素。
4.评估危险源:对识别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即对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将其进行等级划分。
常见的等级划分有高、中、低三个等级。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控制、组织控制和个体防护。
技术控制包括对设备进行改进、改善工作条件、采用安全设施等,组织控制包括明确责任、制定操作规程、培训等,个体防护包括佩戴防护用品等。
6.落实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工作场所实际中,包括安装安全设施、指导员工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行安全培训等。
隐患排查治理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排查计划: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对象和范围、排查时间等。
2.开展排查工作:按照排查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排查工作,对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安全设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3.发现隐患:在排查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包括设备设施损坏、工作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员工操作不规范等。
4.隐患录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记录,包括隐患的具体情况、位置、等级、可能带来的危害等。
节后危险源辨识企业复工隐患排查知识全面讲解
节后危险源辨识企业复工隐患排查知识全面讲解前言2021年春节长假即将结束,各种企业陆续开始复工。
但在这个复杂的疫情环境下,为了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做好复工前的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全面讲解节后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相关知识,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确保员工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会导致人身、财产受到威胁或者环境遭到破坏的物、质、场所或者行为的本质性要素,可以分为自然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两大类。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保障员工和企业安全的前提。
正确识别危险源,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是指通过自主检查、走访调查、资料分析等手段主动发现潜在危险源;被动式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通过调查研究、事故原因分析等方式识别已经暴露出来的危险源。
企业在危险源辨识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列表式辨识法2.事件树分析法3.故障树分析法4.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5.HAZOP法6.FMEA法7.人因分析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辨识方法,确保识别出所有潜在的危险源。
隐患排查什么是隐患?隐患是指在现有安全措施下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以及未引起人们注意、未被消除或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前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隐患排查的重要性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排查隐患,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隐患排查的方法隐患排查的方法可以分为检查和评估两类。
检查是指对特定物品、场所或者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并加以处理的过程。
评估是指对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发现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企业在隐患排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抽查法2.专项检查法3.全面检查法4.多专业交叉检查法5.隐患排查评估法不同的排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在选择排查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目录1.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 (2)1.1 (1).危险源 (2)1.2.隐患 (3)1.3.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1.4.风险 (5)1.5.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之关系 (5)1.6.隐患与事故之关系 (6)2.事故隐患详解 (6)2.1 (1).人的不安全行为 (6)2.2.物的不安全状态 (7)2.3.管理上的缺陷 (7)3.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7)3.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8)3. 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8)4. 1.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 (10)3.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12)3.2.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12)3.2.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2)3.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12)4.20种事故类别 (13)5.15大类伤害方式(工伤事故伤害方式) (14)6.4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 (14)6.1. 6.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5)6.1.1.6.01.1无防护 (15)6.1.2.6.01.2防护不当 (15)6.2.6.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5)6.2.1.6.0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15)6.2.2.6.02.2强度不够 (16)6.2.3.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16)6.2.4.6.02.4维修、调整不良 (16)6.3.6.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一一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6)6. 4.6.0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6)7.13大类:人的不安全行为 (17)1.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7)7.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8)7.3.使用不安全设备 (18)7.4.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 (18)7.5.物体存放不当 (18)7.6.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9)7.7.攀、坐不安全位置 (19)7.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19)7.9.9,机器运转时违规作业 (19)7.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9)7.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9)7.12.不安全装束 (20)7.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20)8.6大类危险有害因素 (20)1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1.1.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它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它伤害
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3
管理上 的缺陷
2
物的不安 全状态
按可能造 成事故的 原因分类
1
人的不安 全行为
3、按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
辨识
失控
安全 危 险 源 事故
受控
管理不到位
控制措施到位
排查
失控
安全 事故隐患 事故
治理
事故隐患的特性
隐蔽性: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显现出好似静止、不变的状态,往往使人一时看
不清楚,意识不到,感觉不出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在。
其中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基层班组,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消除等因素造成的。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4% 96%
与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因素 个人防护装备 人员的位置 人员的反应 工具和设备 程序与秩序
所占百分比 12% 30% 14% 28% 12%
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伤害总数 其它因素造成的伤害总数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 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 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 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 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 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 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二、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
(一) 事故隐患的分类 (二) 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
危险性:蝼蚁之穴,可以溃堤千里,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 突发性:集小变而为大变,集小患而为大患是一条基本规律。 因果性: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而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复性:只要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等因素未改变,同一隐患就会重复发生。 意外性:有些隐患超出人们认识范围,或在短期内很难为劳动者所辨认,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巧合性,
因而容易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的发生。
连续性: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
事故隐患的特性
事故隐患
事件
未遂事故
事故
9
事故隐患的特性
安全
平台下方 禁止站人 和通行
安全 = 治理事故 隐患,将风险控 制在可接受范围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伤亡事故中,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目前技术还不能解决的原因而造成 的事故极少,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
事故金字塔理论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希里 Heinrich 20世纪50年代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48334件轻伤事 故,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 1:30:300:3000:30000
1
记
死亡
录
30
性
重伤
事
故
300
轻伤
非
3000
记
录
轻微伤害
性
30000潜在的事故
事
隐患
故
为了预防1起死亡或重伤事故,我们必须要消除30000个事故隐患!
96% 4% 100%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思想
沉思 – 最高明的学习方法 模仿 – 最容易的学习方法 经历 – 最痛苦的学习方法
孔子
先其未然谓之防, 发而止之谓之救, 行而责之谓之戒, 防为上,救次之,戒次之。
荀子
事故隐患的分类及 表现形式
13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类方法
按照可 能造成 的事故 类型可 分为20 类
3
小隐患往往酿成大事故!
险情 一点小伤
重伤 或大事件
小事件足以改变历史!
西方有一段民谚: 铁钉缺,马蹄裂;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 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的脱落和丢失,本是初始条件下的十分微小的事物,是一个细节。我 们谁也不会误解为一个马蹄上的铁钉的脱落会使一个帝国灭亡,但我们可以认定,一些 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其长期的、持续的、连锁的、未来的效应却事关一个帝国的存 亡。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事故的起因:航天飞机发射时一块固体塑料泡沫从外部燃料 箱上脱落,并以高速撞击了左翼。
5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定义
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 缺陷。
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 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 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18
1、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类共51种
1.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4 手代替工具操作 1.5 物体存放不当 1.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7 攀、坐不安全位置 1.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1.9 机器运转时进行维修清理等作业 1.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1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12 不安全装束 1.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节后危险源辨识 企业复工隐患排查知识全面讲解
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是不可避免吗?
➢是管理不到位吗?
➢是设备、设施不安全吗?
➢是操作的方式不对吗?
➢是所处的位置对吗?
➢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是外力因素吗?
➢是由于有意的人为破坏吗?
➢………?
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因为事故隐患的存在!
小隐患往往酿成大事故!
按照可 能造成 事故的 原因分 为3大
类
按照可 能造成 的严重 后果和 治理难 度分2大
类
1、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分类
企业职 工伤亡 事故分 类标准 (GB64 41-86)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隐患按照 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 状态。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potential)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source);状态(situation)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