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近年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在中国各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这些村寨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代表,也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探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并分析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定义及特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保留了较高纯度的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村落。
这些村寨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自然景观和适应性强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保护和发展是维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1. 区域性明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常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西南和西北地区、云南、贵州等地。
2. 建筑风格独特。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但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如藏式村寨的白墙黑瓦、彝族村寨的木质房屋等。
3. 适应性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自然环境下生存,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其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如藏族村寨的藏式房屋就很好地适应了高原环境。
4. 文化多元化。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推动旅游业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中国独特的人文资源,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
2.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同时也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既面临很多挑战和难点,也面临很多机遇和前景。
主要问题如下:1. 保护与开发平衡。
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过程中,需要平衡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原始性和纯度,又要挖掘和利用潜力,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2. 青壮年外流。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有 纪念 价值 的建 筑 、 口头 文化 与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等 。 通 过采 取抢 救保 护 、 开发 利用 等方 法 , 色村 寨 的 民 特
族 文化 遗产 得 到较 好保 护 , 式微 的 民族 传 统 文 化 又 勃 兴起来 , 秀 的 民族 传 统 文化 得 到 传 承 。如 湖 北 优 来 凤县 舍米 湖村 、 贵州 雷 山县西 江 干户苗 寨 、 云南 云 龙 县诺 邓村 、 湖南 通 道 县 芋 头 村 等村 寨 都 在 民族 文
V j3 l o No 5 .
S p.2 1 e 01
保 护 和 发 展 少 数 民族 特 色村 寨 的思考
段
摘
超
(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办公室 ,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3
要: 少数 民 族特 色村 寨 具 有 重 要 的历 史 文化 价 值 , 护 和 发 展 少数 民 族 特 色 村 寨 意 义 重 大。 少数 民 族 特 色 保
2 1 , 北省 试点 建设 的 特 色村 寨 公 路 入户 率 达 00年 湖
9 % , 电率 达 10 , 5 通 0 % 自来 水 入 户 率 达 9 % , 播 6 广 电视综 合覆 盖率 10 , 0 % 电话 入户率 9 % ; 建 r村 5 新 级 卫 生室 , 善 医疗 卫 生 条 件 , 新 农 合 ” 保 率 达 改 “ 参 9 % 以上 。重 庆 民族 地 区在 民 居 改 造 上 下 功 夫 , 0 通 过建 设 、 改造 巴渝新 居 示范 点 , 改善 了村 民生 活 的 环 境卫 生条 件 。云南 在环 境卫 生 的社 区 自我维护 卜 j
和谐 布局 受到 影 响 , 色建 筑 和 民 间文 化 受 到 一 定 特 程 度破 坏 、 消解 , 寨 文 化 资 源 被 滥 用 、 度 开 发 现 村 过 象 严 重 , 果 不采取 有 效保 护措 施 , 数 民族 特色 村 如 少 寨 不久 将会 消 失 。 实践 着各 具特 色 的村寨 环 境 整治 方 法 , 湖 北 民族 地 区实 施 了 “ 改 三 建 ” 如 五 ( 水 、 路 、 厨 、 厕 、 圈 , 家 、 园 、 池 ) 改 改 改 改 改 建 建 建 ,
特色村寨打造情况汇报
特色村寨打造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特色村寨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村寨打造的新模式,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特色村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特色村寨打造方面,各地区都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一方面,通过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特色村寨;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特色村寨。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特色村寨打造的过程中,各地区都注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民俗节庆等形式,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同时,也加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当地手工艺品的发展和销售,为村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另外,特色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改善。
各地加大了对特色村寨的基础设施投入,修建了道路、景观步道、停车场等,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游览体验。
同时,也加强了对特色村寨的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色村寨的打造工作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特色村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加强了对特色村寨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了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总的来说,特色村寨的打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和形象,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特色村寨的建设工作还有待不断探索和完善,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特色村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意义、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意义和优势1.促进旅游业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可以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的元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同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还可以增加旅游产业链的附加值,提升当地的收入水平。
2.丰富旅游产品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云南省的石林彝族村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风情园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3.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展示馆、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还可以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建设缺乏规划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缺乏规划,往往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建设。
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建设品质参差不齐、形式雷同等问题。
2.文化元素过于商业化有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过于商业化,文化元素成为了赚钱的工具,导致文化价值被忽视。
一些村寨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甚至进行民族文化“改头换面”,失去了原本的民族文化特色。
3.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等问题。
例如,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砖瓦等,导致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游客在村寨中留下的垃圾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三、建议1.加强规划和管理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品质和文化水平,应该加强规划和管理。
在建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保护试点的开展 ,不仅引导 了当地社
会各方面资金 的投入 , 还对周边村寨 、 农户 的民居改造 、产业发展发挥了 良
好 的 示 范 带动 作 用 。
二 、 强管 理 , 加 总结 经 验
效整合 、 社会力量广泛参 与” 良 工 的 好
实 。要 进 一 步 明确 任 务 分 工 、责任 主
度。 从资金的支持方向上看 , 以促进 要
发展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眼于促进 少数 民族贫 困群众增 收, 同时 , 探索不 同地 区 、 不同民族 、 同建筑形式村寨 不
特色村寨保护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
会 ,总结 和交 流 各 地 试 点 工作 取 得 的
当地将发展 “ 家乐 ” 农 与少数 民族特色 村寨保护项 目结合起来 , 相互促进 、 相
主要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研究部署下一 步工作 。
互支持 , 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 。 i是促进
民族 文化 的保护与传承。少数 民族特 色村寨具有 浓厚的 民族文 化底蕴 , 民
民族特色村寨 ,成 为当地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二是有力促进 了少数民族群 众增收。一些试点 区以这项试点工作
年 ,财政部会同国家 民委开展了少数 民族 特色 村寨 保护 与 发展 试点 工作
( 以下 简称 “ 色村寨保 护 试点 ” 。 特 ) 20 - 2 1 0 9 0 0年 ,中央财 政 共安 排试 点资金 1 . .亿元 , 1 支持在全 国 2 8个试 点省 ( 、 )2 个 村寨 开展试 点工 区 市 11 作, 涉及 2 7个少数民族。该项试点 的 顺 利开展 ,为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 新农村 、新牧 区建设 ,促进少数 民族 群 众脱 贫致 富 、 加快 发展探 索 了新 路 子。 目前 , 特色村寨保护试点 已逐渐
特色村寨建设情况汇报
特色村寨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特色村寨建设在我国各地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特色村寨建设是指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村寨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改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村寨的特色文化和传统风情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动力。
我国各地在特色村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乌镇,通过对古镇的保护和改造,打造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又如,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山,通过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和提升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
在特色村寨建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我们在村寨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充分挖掘了村寨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和发展需求的规划方案。
其次,我们在村寨改造建设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施工,对村寨的道路、房屋、景观等进行了整体提升和改善,使之更加适合旅游观光和民俗体验。
最后,我们在村寨宣传推广方面进行了相关工作,通过建立官方网站、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外界展示了村寨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村寨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旅游工作,更是一项关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
通过特色村寨建设,我们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也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同时,特色村寨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特色村寨建设,加大对特色村寨的保护和改造力度,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特色村寨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段超? 2021-02-28 14:4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21年5期第20~24页【作者简介】段超(1964—),男,土家族,湖北省来凤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问题(湖北武汉 430073)。
【内容提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意义重大。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和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取得进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目前,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方案不尽科学,部分地区部门协作不力,村民参与不够,村寨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要提高对特色村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建设目标和原则,因地制宜,探寻各自的建设模式和方法,发挥政府、村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许多特色村寨。
这些特色村寨规模不一、类型多样、布局奇巧、建筑独特、民俗浓厚,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
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三种境况:一是残破衰败,异质化严重,面目全非;二是保护与发展较好;三是总体上尚好,但保护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村寨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然和谐布局受到影响,特色建筑和民间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消解,村寨文化资源被滥用、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久将会消失。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成效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下文,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
全国28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确定121个试点村寨,涉及27个少数民族,投入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①。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
特色村寨建设情况汇报
特色村寨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推动了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下面就我所在地区的特色村寨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注重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我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建立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景点和民俗活动。
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增强了当地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其次,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对村寨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和生活条件。
同时,我们还建设了一批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接待设施,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服务内容,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
另外,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态化种植,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通过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等方式,我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最后,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加强了产业扶持和就业带动。
我们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看,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扶持和就业带动,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特色村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特色村寨建设的扶持力度,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色村寨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
二、工作原理1.资源调查与评估:首先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包括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资源。
通过专家评估,确定村寨的特色和价值。
2.制定保护策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包括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3.发展计划制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包括旅游业、农业、手工业等。
4.实施与监测:按照保护和发展计划,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
同时,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项目计划。
2.资源调查与评估:组织专家团队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3.制定保护策略与发展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保护策略和发展计划。
4.资金筹措与项目实施:通过政府拨款、社会筹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按照计划开展实施工作。
5.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6.总结与改进: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尤其是那些面临消失风险的村寨。
五、创新要点1.综合保护:本方案不仅关注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发展旅游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格局。
4.监测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村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关于加快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兰梅凤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7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建设发展十分关注。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畲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取得较大的进步。
但是目前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眼前的重要任务是将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进行有效的构建。
结合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更适合畲族发展的道路。
本文根据现阶段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畲族村寨建设能够越来越好。
关键词:畲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特色发展道路一、霞浦县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基本情况霞浦县有少数民族人口5.0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6%,其中畲族人口4.7万,居全省畲族人口县份第二位,共有3个畲族乡、52个民族行政村、250个民族自然村。
从2008年开始,霞浦县开展了“畲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摸排工作,对全县50个畲族村的村寨建筑及地理区位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现有畲族村寨的历史沿革、民族特色、发展潜力和保护情况。
2009年溪南白露坑村被列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
目前已通过国家民委验收,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
2012年,崇儒上水、水门茶岗、三沙东山三个畲族村被确定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
2015年分别上报水门观音亭寨、崇儒苋下等7个畲族村作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
目前半月里村寨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被评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省级畲族历史文化名村”、“宁德市十大最美乡村”、全省九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之一、“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第六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上水村先后被住建部等单位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并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
2013年1月畲族斗笠制作技艺、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宁德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水村畲族传统工艺制作专业合作社获得“宁德市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霞浦县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的合力需加强特色村寨建设涵盖了民族建筑的维修改造、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开发等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民宗、文旅、住建等部门通力合作。
特色村寨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村寨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推动的工作。
特色村寨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村寨建设旨在通过挖掘和保护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民宿经济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建设目标。
特色村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庄品质、发展乡村产业,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实施方案。
1. 挖掘村庄特色资源。
对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调研,编制特色资源清单,明确村庄的特色和优势。
2. 提升村庄基础设施。
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和条件。
3. 发展乡村产业。
根据村庄的特色资源,制定相应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民宿经济等产业,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4. 保护传统文化。
加强对村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非遗传统技艺传习等活动,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5. 完善村庄管理。
建立健全村庄管理机制,加强村民自治,推动村庄自治组织的建设,提升村庄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特色村寨建设规划。
组织专家学者对村庄的特色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编制特色村寨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特色村寨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特色村寨建设。
3.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村寨建设,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提升村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推动产业发展。
鼓励村民发展乡村产业,提供创业扶持和培训服务,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5. 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特色村寨建设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类媒体和平台,宣传村庄的特色资源和发展成果,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调研报告: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的调查和思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凝聚着各少数民族智慧,传承着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在省民宗委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锐意进取,创新工作,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推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村寨建设中融入经济产业,发展产业上依托村寨特色,着实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浓郁、社会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效培植了一批综合发展前景较好、地区特色浓郁的经济产业,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成效我市目前有10个村寨列入“十三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
2016年全省首届最美十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比活动中,大寨村、崇木凼村,上堡村等三个村寨入选;在2017年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比中,我市又有四个村寨上榜。
取得如此成效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问责,着力完善三大机制1.健全领导机制。
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民宗、财政、发改等市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各相关县及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2.强化绩效考核机制。
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加大特色村寨建设资金投入”等内容纳入2017年绩效考核,明确责任。
3.完善群众参与机制。
在特色村寨建设的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实施、验收等过程中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吸纳村民代表参与决策,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二)突出重点,着力夯实工作基础1.精心编制发展规划。
儒林镇清溪村请桂林理工大学民俗专家制定《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长安营镇以大寨村为主题制定《十里长寨建设规划》、丹口镇桃林村制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
2.精心破解资金瓶颈。
通过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引导相关县、乡将新农村建设、“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及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等统筹资金安排,捆绑投入。
关于云南省特色乡村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云南省特色乡村建设的思考及建议摘要特色乡村,即乡村在历史文化积淀、非农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风民俗风情等方面具有独特和突出的特点,进入这样的乡村,能够给人以别样的感受和体验。
云南省提出的特色乡村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和实现广大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增收。
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特色乡村;现状及问题;对策及建议一、特色乡村的概念及内涵特色乡村,即乡村在历史文化积淀、非农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风民俗风情等方面具有独特和突出的特点,进入这样的乡村,能够给人以别样的感受和体验,主要有以下表现: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传统劳作、与时俱进的农业体系、不断传承的手工业等。
二、特色乡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认识不到位,保护开发滞后经调查,对于特色乡村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有偏差。
很多人把特色乡村简单地与农家乐等同起来,不仅降低了特色乡村的丰富性,也导致了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的经营方式、开发模式和建设思路单一化。
一些地方路通了,房子建了,但整个村子旧居失去特色,新房不成新村,新村不成新貌。
(二)设施不齐全,建设发展无序通过新农村建设,虽然给大多数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村内都通水通电通路,但配套设施不齐全依然是特色乡村建设存在的大问题。
大部分村内道路虽已硬化,但通往交通主干道的道路却未硬化,依然存在季节性行路难。
一些很有特色的村寨由于较偏僻,无序发展的情况非常明显。
(三)项目规模小,特点特色平淡像凤庆设府置县600多年,接受外来和中原文化较早,民族融合同化明显,少数民族汉化严重,有地方特色的村寨在民居建筑、道路交通、民风民俗等方面都普遍存在村寨规模小、文化底蕴浅、文化内涵少、特色不明显的现象。
(四)资源遭破坏,内涵风格散失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但部分区域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误区致使部分特色乡村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消失。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元素融入到建筑、街道布局、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示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目的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收入。
通过建设特色村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和修复村寨内的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修复和保护,维护其原始风貌和特色。
二是塑造村寨的民族特色。
可以在村寨中设置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区,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传统音乐等形式,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升级和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四是加强宣传和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可以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消费支出,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传统音乐等,提升当地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资金投入问题。
建设特色村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经济欠发达,资金来源有限。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防止其被商业化和过度开发。
还需要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和自主开发,以确保村寨建设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民族特点。
管理和运营问题。
建设好村寨之后,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民俗、风景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保护和发展的一种思考。
这些村寨一
般来说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具有很高的
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这些村寨也可
以成为开发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
具体的保护和发展措施包括:
1.加强村寨的保护和修缮。
对于已经存在的文化遗产建筑或景观,需要及时维修、保养、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在新的建设、
修缮过程中需要遵循传统的建筑方式和风格,以保持其历史文化和艺
术价值。
2.开发旅游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于旅游业
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可以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利用。
但需要注
重保护当地环境和文化,合理规划旅游开发和管理。
3.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产业,提
高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
4.加强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应得
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
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和交流。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需要充分重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民众的参与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总结11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总结111永宁乡城子古村彝族特色村寨建设推进情况工作总结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县民宗的积极争取,我乡城子古村荣幸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项目之一。
为此,我乡在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改造一片民居,壮大一方产业,传承一种文化,繁荣一项事业”的显著成效,形成了“试点一个村,宣传一个村,富裕一个村,民族团结的气氛活跃一个村”的良好局面。
现将城子古村彝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作如下总结:一、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城子古村位于泸西县城南部,地处两州(红河州、文山州)三县(泸西县、弥勒县、丘北县)交界处,距泸西县城26公里,距州府蒙自近200公里,距省城昆明197公里,是泸西县连通州内各县(市)及文山州的南大门,泸中(泸西县城至开远中和营)公路穿境而过。
城子古村保持了“质朴、自然、宁静、生态”的具有浓郁乡村气息风貌,其景观系统主要由自然景观区和人文景观区两大类构成,其二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自然景观区包括主入口区、田园水域景观区、休闲度假区、山地景观区。
其主体景观以农田、溪流、山体为主,强调“自然、生态和乡村”的景观特征。
人文景观区主要是指土掌村寨景观区。
其主体景观是以小营、中营和小龙树构成的以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建筑群为主要特征。
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以整体格局真实完整,建筑群集中连片、依山而建、户户可通、家家相连而闻名,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浓厚的人文气氛,为游人展现具有彝族文化底蕴的“建筑奇观”和“土掌房民居活化石”。
城子古村200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旅游特色村,确定为“云南省文联文学艺术创作基地”,荣获“亚洲民俗摄影之乡”称号;2011年被评为“红河州农业旅游示范点”。
今年又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指依托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通过对村寨景观、建筑风格、民俗特色、农产品等方面的特色开发和提升,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还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独特而丰富的,通过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可以展示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民族团结的力量。
而且,在村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当地民众的力量和资源,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民众对社会稳定的满意度。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通常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自然资源,这为村寨景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通过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宣传和传播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工艺和民俗表演等,为当地经济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
也需要注重保护当地环境和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还应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文化活动、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于当地各族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努力。
特色村寨创建工作总结
开展特色旅游村寨创建促进新平乡村旅游发展近几年来,新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围绕花腰傣文化品牌,确立了“两山(哀牢山、磨盘山)一镇(戛洒镇)、两村(戛洒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一河(红河)”的发展思路,加大了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风貌、农业生态、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题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旅游业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促进了新平旅游产品的转型,有力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县开展创建活动情况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化旅游环境,促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2009年,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戛洒为试点,以建设“最美的乡村”为目标,在戛洒集镇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乡村文化示范工程和花腰傣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活动。
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以戛洒镇为实施主体,主要在集镇周边10公里半径辐射范围内的花腰傣民族村寨开展,根据村组条件和基础,实施分步创建。
县旅游局、文化局、建设局、县妇联四个部门按照职能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
以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村庄特色民居规划建设、旅游接待规范、居家文明建设、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特色创新为创建工作内容。
2009年内,旅游局多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旋涡、逛纳徕、平寨、新寨、大槟榔园、蔓里等村,在群众中开展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配合戛洒镇政府开展创建工作指导。
在戛洒镇的积极努力和多部门的配合下,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旋涡村和逛纳徕两个小组已基本具备游客住宿、餐饮、休闲、体验接待功能。
其它村组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居家文明建设、群众思想观念的引导和转变方面也凸显出2009年度创建工作的成效。
12月,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创建工作考评小组,依据年初目标计划和各部门考评细则对试点村寨实施了考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析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意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建筑、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是乡村振兴和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如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民族手工艺品交易等,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给予了重视,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工作。
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加大对特色村寨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当地特色民居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开发等工作,以提升村寨整体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
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使村寨成为一个可以体现少数民族地方风情和文化特色的场所。
除了政府的扶持外,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中来。
有些企业通过投资兴建特色酒店、民宿等,为当地村寨提供经济支持和就业机会;也有些文化机构开发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和推广,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尽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压力。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逐渐消失,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确保其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
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第一篇: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县回族镇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国家惠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2009年以来,中央领导多次深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视察指导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民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县王范回族镇中原村入选“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
2012年7月2日,省委统战部确定**县为全省统一战线唯一的“同心”实践行动基地。
行动始终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帮扶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正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
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帮扶措施的承接和落实,贯彻好《河南省关于实施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县委统战部(县同心实践行动办公室)和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五次到回族镇中原村实地调研,走访群众,征求意见,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推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意见。
一、**县回族镇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现状(一)基本情况王范回族镇1986年建镇,辖2个社区、3个行政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490亩,总人口3.8万人,其中回族4900人,是洛阳9县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元。
中原村地处回族镇西侧,距县城中心约3公里,是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和睦相处的民族村,全村2330口人,其中回族群众1103人,满族群众158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章村镇郎村村
11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特色村寨的发展,是 新的经济增长点 • 带来了旅游产业的发 展 • 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发 展 • 带来了民族经济的发 展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中门民族村
2015-4-2 12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3、民族地区加快新农 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2011年,民族地区生产总 值1847.3亿元,同比增长 17.9%; • 财政收入226.46亿元,增 长28.11%; • 18个民族乡镇农村经济总 收入36.25亿元,增长 12.8%; • 全省少数民族农民收入 6419元,增长16%。
2015-4-2
• 但“两低一拉大”的 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 改变 • “两低一拉大”:少 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 群众的的收入水平低, (浙江省2011年 13071元,49.1%)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 拉大趋势。
2015-4-2
3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1、国际社会重视文化 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后,企业的发展受到 了很大的影响,但文 化产业却增长更快, 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2015-4-2
பைடு நூலகம்
4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2001年11月2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第31届 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 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宣言》。 •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 浦晃一郎发表讲话说: “在目前的国际环境 中,有人也许已经看 到了文化间的冲突。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2009年7月,国务院 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文化产业振兴规 划》,标志着文化产 业完成了从传统的文 化行业到新兴产业部 门的转型。 2010年10月,十七届 五中全会召开,在中 央“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将发展文化产业 的目标定位为“推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 济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 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 中。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2015-4-2
1
提 纲
• • •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内涵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景 宁 深 垟 村
2015-4-2
2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1、国际社会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 2、少数民族推动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 3、民族地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2015-4-2
6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 的一项基本特征”, “是人类的共同遗 产”,“文化多样性 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 界”等一系列有关人 类文化的基本概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148 票对2票(美国和以色列 反对)、4票弃权的压倒 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 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 国际公约》。 • 美国代表坚持认为公约是 “保护主义”的文件,认 为它可能会被用来设置贸 易壁垒,从而对美国电影 和流行音乐等文化行业的 出口构成障碍。 (大片, 芯片和薯片的“三片文 化”)
9
2015-4-2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 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 产业. •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004年的3439亿元到 2010年的11052亿元,达 到占国民经济GDP的 2.78%,年增率为21.48%。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 2015年可以达到29238亿 元。
2015-4-2
• 但文化间的对话是和 平的最佳保证。‘ • 从而彻底否定了各文 化和文明间的冲突是 不可避免的观点。”
5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2005年10月22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文化多样性公约>> • 这项由法国和加拿大 倡议的公约包括35项 条款。
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发布会
2015-4-2
我国十二五期间GDP年增 率设定为7%,2015年将 达到55万亿元人民币,文 化产业如果达到29238亿 元,将占我国国民生产总 值的5.32%,超过“支柱 产业”占GDP5%的标准。
10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 会》公报 •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 • 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 化内涵,广泛开展优 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 活动
13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省委办公厅、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浙委办 〖2010〗141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美 丽乡村行动计(20112015的通知》。 • 省委办公厅、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浙委办 〖2012〗38号),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 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 意见》。
2015-4-2
7
2015-4-2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背景 • 2、少数民族推动文化 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 2007年10月党的《十 七大报告》 • 第七部分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 •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
8
2015-4-2
• 省委、省政府(浙委 〖2012〗90号), 《关于加快山区经济 发展的若干意见》。
莲都区大洪头镇利山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