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6篇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6篇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年度,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工作回顾1.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本年度,我们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具体举措包括:- 完成了多个濒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记录与整理;- 支持建设了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推广民族传统艺术;- 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2. 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我们坚持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施了一系列项目:- 扶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经济;-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深入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实现了贫困人口的有效减贫。

3. 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

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建设,改善教育环境;- 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扶持力度,提供奖学金与助学金;-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融合。

4. 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为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品质,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加强少数民族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强化全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三、工作成效1. 民族文化更加繁荣。

通过一系列措施,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统艺术、节庆活动得到传承与发展。

2. 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贫困人口实现有效减贫。

3.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条件得到改善,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取得实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4. 社会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近年来,我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全面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 本乡镇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少数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对我乡镇少数民族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二、少数民族概况我乡镇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万,其中有苗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广泛,大多生活在山区等偏远地区。

三、工作成绩1. 教育工作乡镇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教育扶贫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校舍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教育,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文化节日等活动,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经济扶持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少数民族农民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山区,到城镇务工,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3. 医疗保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通过派驻医生、送医下乡等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健康的关注,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4. 文化活动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各种文化展演,形成瑶族歌舞、苗族绣花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

5. 宗教宣传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和秩序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

同时,注重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提高宗教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引导作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摘要:2009年,湖南省民委委员会组织湖南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评选活动,经过半年多推荐、票选、考察,全省54个候选村寨中,最终凤凰县的山江镇冬就村等十个村庄成功胜出。

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为这十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授牌,每个村寨将获得3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村寨的保护和开发,扶持力度在未来还将加大。

从2009年起,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试图挽救正在急剧消失的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包括被破坏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湘西村寨坏境保护发展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村寨介绍1、芙蓉镇王村的土家族占居民总数的百分九十以上。

是一座有土家族民族特色和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是猛洞河水道旅游的门户,猛洞河风景区的南大门。

镇中风光风情独特.五里青石板长街,两傍板门店铺,土家吊角楼顺坡而建,淳朴的土家民族风情十分迷人。

王村古镇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

战国时代楚王马希范与土司王彭世愁争战盟约所立的“溪洲铜柱”依然如故,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溪洲铜柱”,上面铭刻2300多字,记载公元940年楚王王与土司罢兵言和盟约,是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2、苗寨山江苗寨又名总兵营,苗语称叭固,位于凤凰古城西北20公里处的一个峡谷之中,是一个具有浓郁苗族生活气息的小山寨。

称山江为总兵营则源于清朝镇压苗民起义时在此驻兵设过总兵营房。

至于叫"山江"则因解放后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库,苗寨缺水、水库修成后观者如潮,人们称"叭固"为山江,久之,行政区名便随之改为"山江"。

山江,保留着古老的苗家习俗。

在古时的湘黔边境的苗族聚居地,苗人为了抵抗朝廷的进攻,修建了大量的保家楼和防御墙。

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山江苗寨的最大特点,碉楼和防御墙又是构成苗寨的两类主要建筑。

2024年社区少数民族的工作总结

2024年社区少数民族的工作总结

2024年社区少数民族的工作总结
在2024年,社区各地的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

以下是对2024年社区少数民族工作的总结:
1. 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政府和社区各方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工作。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和宣传教育,有效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2. 提供教育机会:社区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为少数民族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通过提供补贴、推广国家少数民族教育项目等措施,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体的受教育环境。

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社区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中心等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少数民族就业创业支持:社区加大对少数民族的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提供相关培训和资金支持,缓解了少数民族群体的就业压力,提高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5. 加强少数民族和谐发展:社区注重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和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增进了社区各民族间的理解与团结。

6. 积极参与少数民族事务治理:社区引入少数民族代表参与社区事务治理和决策,促进了民族事务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总体来说,2024年社区少数民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通过政府和社区各方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得到加强,教育、文化、就业创业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支持,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与合作得到了增进。

然而,也要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工作中还存在一
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民族关系的复杂性等。

因此,未来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民族艺术和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游客。

因此,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常建筑着寨头、寨门、寨墙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通过传统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展示了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和聪明才智。

这些建筑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风格,需要对村寨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确保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得以保留下来。

与建筑风格相伴的是民族艺术的保护。

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都有自己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如壮族的芦笙、彝族的毛刺绣、藏族的唐卡等。

这些艺术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而闻名,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这些民族艺术品,需要加强对技艺传承人员的培养和保护,确保这些手工艺品得到传承和发展。

除了建筑风格和民族艺术的保护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习俗和节日也是保护的重点。

少数民族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示范活动等。

这些习俗和节日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体现。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习俗和节日,需要加强对年长者和传统习俗的宣传和教育,使得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些习俗。

为了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村寨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的少数民族村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村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方案提出了针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计划。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以“保护为主,发展为辅”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实现少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文化保护:通过修缮古建筑、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当地居民等方式,保护村寨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生态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3.经济发展:通过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和旅游项目,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4.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保护与发展工作,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

三、实施计划步骤1.资源调查:对目标村寨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

2.规划编制: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保护与发展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

3.项目实施:按照规划编制,分阶段实施各项措施。

4.监测与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具有独特少数民族文化的村寨,特别是那些面临消失风险的村寨。

通过推广此方案,可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创新要点1.综合保护:本方案不仅关注文化保护,还重视生态和经济发展,实现综合性的保护与发展。

2.社区参与:通过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加强保护与发展的效果。

3.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实现村寨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文化、生态和经济的长期稳定。

六、预期效果1.文化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2.生态改善: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模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首先,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自然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往往位于山水之间,环境清幽美丽。

保护自然环境,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村寨周边的开发建设,杜绝过度开发和过度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村寨环境保护中来。

其次,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人文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为了保护和弘扬这种文化,政府可以资助相关机构对村寨内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文化保护和修缮工作。

同时,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展示和传承村寨的文化精神,提高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再次,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民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民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不仅仅是传统的村寨,更是村民的家园。

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开发和宣传力度,投资和建设相关的旅游设施,提升村寨的接待能力。

同时,培养和选拔村民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旅游活动不仅可以给村民增加收入,还可以加强村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政府、专业机构和村民共同努力,才能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发展旅游业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追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逐渐成为旅游景区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如何在保护少数民族特色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开发,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重点在于保护其独特的文化、民俗和自然环境。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全面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寨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其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其次,加强专业团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最后,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保护工作。

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目的在于提升村寨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首先,要注重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要发展特色产业。

依据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禀赋,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农、牧、林、副、观养等产业,提高村民收入。

同时,要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再次,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培养专业导游和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最后,要注重文旅融合。

通过文化演艺、手工制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开发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动力。

综上所述,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需要同时注重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立保护机制、加强培训与合作、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特色产业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村寨的全面保护和持续发展。

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

二、工作原理1.资源调查与评估:首先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包括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资源。

通过专家评估,确定村寨的特色和价值。

2.制定保护策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包括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3.发展计划制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包括旅游业、农业、手工业等。

4.实施与监测:按照保护和发展计划,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

同时,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项目计划。

2.资源调查与评估:组织专家团队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3.制定保护策略与发展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保护策略和发展计划。

4.资金筹措与项目实施:通过政府拨款、社会筹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按照计划开展实施工作。

5.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6.总结与改进: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尤其是那些面临消失风险的村寨。

五、创新要点1.综合保护:本方案不仅关注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发展旅游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格局。

4.监测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村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关键一年,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少数民族代表继续积极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并积极推动各族群众团结进步,促进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

以下是对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的总结。

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打破发展瓶颈,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我们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少数民族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显著降低。

教育领域,在2024年我们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高。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我们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通过这些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也大幅提高。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我们坚持联合办学、联合居住、联合发展的方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社区层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帮互助,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特别是在宗教领域,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的管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安全防范,保障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我们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艺术、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新和营销,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审议稿)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和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市政协成立了以副主席兼秘书长XX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于2021年8月至9月,采取现场考察、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方式,对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

依托地理、自然资源等优势,融合以朝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历史、民俗、歌舞、饮食、传统建筑等人文资源,培育发展生态、冰雪、边境、红色教育等优势旅游产品品牌,使我市少数民族村寨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特色民居得到合理改造,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获得新成效。

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X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8个、XX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4个,现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面尚有许多不足。

(一)缺乏总体规划,部门协同不足。

各县市普遍缺少县级层面的统筹抓总,没有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同谋划,村寨各自为政,有的存在急于求成、彰显成绩的思想,在缺乏通盘考虑与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一些项目匆忙上马,虽然短期内取得了成绩,但能否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部分特色村寨居民住宅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户与户之间距离长短不一,村内形成许多难以利用的边角空地,土地利用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与特色村寨建设有关的扶贫开发、住建、水利、民族、文化等多个部门各有上级主管单位,工作目标不同、要求不一、验收标准也不同,协调难,没有形成建设合力。

(二)发展模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

少数民族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少数民族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少数民族相关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教育事业全面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修建了一大批学校和教学楼,改善了教学设施条件。

同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了当地教育水平和质量。

此外,还加强了对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再次,民族团结进步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积极开展了各项民族团结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加强了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和保护,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此外,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维护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加强。

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力度,改善了当地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了当地民生状况。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相关工作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共同推动少数民族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XX区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地区,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总人口达93万,全区辖6镇10乡2个街道办事处,有少数民族乡镇6个(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云山彝族傣族乡、永庆镇—傣族、瓦窑镇—白族彝族),有民族村委会68个,居住有彝、白、傣、傈僳、德昂等26个少数民族13.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7%。

其中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德昂族、满族、佤族9种世居少数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

近几年来,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展较快,截止20XX年8月,全区共有非遗项目名录87项,涉及少数民族的有近30项,其中省级名录3项(彝族舞蹈“擦大钹多次在国家、省、市重要场合及重大节庆日上演,并多次获奖见后注解);州(市)级名录61项(省山乡、永庆乡傣族舞蹈“嘎光”、杨柳乡甘沟村彝族麻纺织传统工艺、永庆镇德昂族传统服饰习俗、云山乡芒龙村拉仑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云山乡民族民间歌舞之乡、汉庄镇永铸村铸造工艺之乡等),县级名录11项。

共有传承人46名,其中,省级传承人17名,州(市)级传承人29名;区级传承人1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众智慧的结晶,一直以来,全区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朴实、坚韧的民族性格,创造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如以哀牢民族起源传说《九隆传说》、勐赖坝傣族民间故事《月罕姆卓与冒龙央》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口述文学,以彝族《青龙山上水好吃》、苗族《送郎送到麻栗坡》、德昂族《妹妹在山上等阿哥》、白族《花见蜜蜂笑着开》为代表的民族民间音乐等等,使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别具一格,多姿多彩,内涵丰富。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倾斜,全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少数民族工作的关键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2024年少数民族工作的总结。

一、宣传教育工作在2024年,我们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以及大力弘扬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增强了全社会对少数民族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

二、经济发展工作我们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以扶贫开发为重点,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条件,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经济实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手工艺、旅游业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我们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核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交往和合作活动,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友谊合作。

我们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传承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各项涉外、涉外民族交流活动,加强了国际间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

四、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工作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工作作为推动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推动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总之,2024年是我国少数民族工作的关键之年,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宣传教育、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少数民族聚居村情况汇报

少数民族聚居村情况汇报

少数民族聚居村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作为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将针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全面客观地展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现状。

首先,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地理位置多位于偏远山区或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支持,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发展逐渐得到了改善。

其次,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居民以农民为主,他们多以种植和畜牧业为生。

在政府的扶持下,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产业化,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聚居村还开展了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服饰加工等,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再次,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也在逐渐改善,学校和医疗机构得到了加强和建设,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最后,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文化传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聚居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发展状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得到了改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也在逐步提升。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少数民族聚居村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民族村发展情况汇报

民族村发展情况汇报

民族村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的民族村落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下面我将就我所了解到的民族村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许多民族村落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
民族服饰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

同时,一些民族村落还开展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民族村落的扶持力度,通过投入资金、修建基础设施等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文化方面,许多民族村落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些村落开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和传习活动,使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同时,一些民族村落还举办了各种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和参与,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社会方面,随着民族村落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使村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同时,一些民族村落还加强了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了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村发展情况整体向好,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
了长足进步。

然而,也要看到一些民族村落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够多元化、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等。

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村落的扶持力度,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民族村落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加快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资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五化”的深入,民族特色村寨聚落、乡土民居建筑、村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挑战和生存危机,保护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大槟榔园一、戛洒镇大槟榔园保护与发展实践进程(一)戛洒镇大槟榔园基本概况新平县的戛洒镇是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是三州市(玉溪、楚雄、普洱)五县(新平、双柏、镇沅、墨江、元江)的交通交汇处和商贸集散地,境内海拔510米,最高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7~23摄氏度,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优越,2011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的土地面积4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40亩,辖17个村(居)民委员会,227个村民小组和239个自然村,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10234户,共计35124人。

境内居住着傣族、彝族、哈尼族等11个少数民族,占户籍人口的79.75%,少数民族人口中以傣族居住较多,是花瑶傣的民族聚集的主要乡镇之一,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

(二)人文资源概况1、民居建设大槟榔园村民在没有改造和建设民族特色村寨之前,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土掌房之中,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它的墙体是以泥土为料,在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成加高,最终形成平台房顶,房顶又可以当做晒场,每家每户房屋错落有致,可以从这一家走到另一家,每家都是互相连通,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改造后,村里从之前的土掌房全部推倒在原地重新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对房屋的风格进行统一,在内部的装修和功能上区别,新建的房屋与原来传统村落相协调,现在的大槟榔园虽然没有之前的土掌房,但是新建设的房屋,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先土掌房的特性,房屋的布局依然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的间距很短,在即保留了最原始的土掌房的一些特点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西藏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境内巴松错地区。

珞巴人居住的村寨中,有许多具有典型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文化景观,如晶巴神庙、拱多拉庄园等等。

这些珞巴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既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特色村寨的保护工作1、文物保护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中有许多文物古迹,如神庙、寺庙、庄园、堡垒等等,需要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文物修缮和保存工作,防止文物被破坏或流失。

2、民居保护珞巴人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构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框架结构的建筑。

这些传统的民居需要得到保护,否则将因人为或自然因素而逐渐消失。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法律,保护民居建筑,并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鼓励拥有家庭建筑遗产的人保护和维护这些建筑。

3、环境保护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

因此,特色村寨的保护工作中环境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并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特色村寨的发展1、旅游开发珞巴族特色村寨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政府应该注重开发和利用特色村寨的文化景观,打造各种旅游产品,建设旅游设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寨居民的收入。

2、乡村振兴特色村寨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珞巴族村落居民发展当地的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品、农业和畜牧业等等。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村落居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收入水平。

总之,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应该密切配合当地社区和文化保护机构,共同推动珞巴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民宗局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

民宗局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

2018年民宗局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XXXX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18年6月15日)XXXX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在上级民族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全旗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18年)》,坚持以点带面,分批推进的原则,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按照XXXX民委安排部署,我旗XXXXXX和XXXXXX分别被列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嘎查村,为每村安排了8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少数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

二、取得的成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是国家民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18年我旗争取到了80万元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XXXXXX的建设上,项目已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通过民族一条街的装饰,打造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更加浓厚。

民族文化广场的建成,极大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调动了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环境得以改善。

通过嘎查村基础设施的优化,使村庄街巷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变,村容、村貌和农牧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广大农牧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农牧民群众更加注意生活卫生,注重生活质量,追求和向往新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为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新观念,拚弃陋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农牧民迈步现代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通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使农牧民群众更加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更加向往健康、富裕的幸福生活,农牧民主导产业从传统的农牧业已转向现代养殖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全嘎查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000元,大大高于全旗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十二五”时期拟重点保护的特色村寨数量和民族、地域分布情况
毛口乡牂牁村民族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将列入毛口乡“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毛口乡有80%以上的少数民族,其中牂牁村、西陵村、半坡村的部分村寨少数民族数量达90以上。长期居住了布依、苗、彝、回、仡佬等少数民族。村境内有多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及传说,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
力争把1到2个特色村寨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名村。为实现这一目标,全乡将在巩固成果、提升内涵上下功夫;在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上下功夫;在创新思路、再上台阶上下功夫。对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断完善其配套设施,丰富内涵,提档升级,展示魅力,发挥效益,巩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试点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并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同时,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特色村寨建设与促进全面进步的关系,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助、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等,解决投入不足和建设经营的问题,探索一条民族村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促进毛口乡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和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特色村寨建设受经济发展商品化的影响,没有引起重视,村民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对村寨的破坏时有发生;
二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倾向于发展、保护力度不够;
三是村民思想意识急需转变,需要克服“小农”意识和传统思维;
四是基层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口,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以确保农民增收为目的,培育特色产业,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为目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尊重历史,尊重民族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建筑工艺,就地取材,尊重村民意愿,注重环境协调,突出民族特色。经过改造的民族村寨保持了整旧如旧、建筑风格主体不变;新建的项目起点要高,民族特色要鲜明。
毛口乡少数民族的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急剧消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情况
毛口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居民长期生存的环境,村寨内植被茂密,水土流失较少,大部分村寨保存完好。因2007年光照电站的修建,毛口乡西陵村、牂牁村部分民房已被拆迁,新建的民房已失去民族村寨的特色,需要加以修饰。
二、“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情况
1、取得的成绩
4、特色村寨保护的重点区域(与当地旅游和文化发展规划相衔接)和重点工程。
毛口乡传说是古夜郎国的都邑所在地,其境内的牂牁江风景秀丽,有白壁峡、绿荫洞、一线天等多处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还有传说神秘的王子坟、龙潭、虎跳石、将军坟、木城古榕树、老王山(郎山)、九层山、古驿道、梯子岩、狗爬岩、西陵渡、牂牁寨等,人文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景点众多,峰峦叠嶂,集山奇、水险、谷幽为一体,传说古朴而神秘。牂牁江沿岸山势雄峻险奇,水急滩险,原始植被葱绿,素有“小三峡”之美誉,已被列为古夜郎旅游胜地。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项目应选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体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村寨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当地政府和群众有较高积极性的村寨,应以支持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以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和综合考虑,突出重点为主要原则。
5、具体项目和资金概算
一是民族村寨示范点建设工程:毛口乡牂牁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5公里,改造院落3个,新建特色民居26栋。毛口乡西陵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2公里,改造院落4个,新建特色民居30栋。毛口乡半坡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6公里,改造院落4个,新建特色民居16栋。具体概算如下: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公路
13公里
在国家、省市和特区相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特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牂牁江旅游正在乘着西部大开发利用的东风迅速发展。1995年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经黔府发[1995]10号文件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而且,毛口乡牂牁村是一个集布依、苗、彝、回、仡佬等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其中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各兄弟民族热情好客,民风纯朴,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蜡染、绣花更是独具风格。苗族的芦笙舞,布依族的赶俵歌更是叫人叹为观止。吸引很多的游客。北盘江光照电站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光照电站建成后,毛口乡将成为一个人工大湖,面积相当于清镇红枫湖的两倍多,人工湖配上神秘的古夜郎文化,与老王山、月亮洞等多处景观相互辉映,再加上湖区周围座落有致、独具一格的移民新村小镇,将成为众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为牂牁江旅游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5
总计
34
以上经费总计:1028万元。
2、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总结和推广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地区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人文精神、劳动智慧、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在实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要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镶嵌在少数民族地区熠熠生辉的宝石。
少数民族特色村保护与发展工作报告
关于申报毛口乡牂牁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
保护与发展工作报告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现状
毛口乡辖6个行政村(西陵村、沈家村、大冲村、木城村、牂牁村、半坡村)、1个居委会,共59个村民组、48个自然村寨。全乡2570户10132人,少数民族有布依、苗族、彝族、仡佬等,其中以布依、苗族为主体民族,占全乡总人口85%以上。
6
78
改造院落
11个
20
220
特色民居
72栋
8
576
总计
874
二是民族村寨绿化工程: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树苗
40万株
5
200
栽种
100000
10
管理
100000
10
总计
220
三是民族村寨饮水工程: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水管
10000米
0.002
20
水窖
9个
1
9
管理
50000
3、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应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一个组成部分,六枝特区毛口乡按照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毛口乡牂牁村、西陵村、半坡村三个基础条件较好、民族特色突出和民族文化浓厚的村寨作为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
2、特色村寨民族、地域的分布情况和特点
毛口乡牂牁村所处地区属岩溶结构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海拔落差大。地势平坦而开阔,东、西、北三面是崇山峻岭,最高山峰是老山,海拔2126.94米,是六枝特区第一高峰,最低海拔为北盘江虎跳石处,海拔为581米。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属冲积性平原,具有“小盆地”、“小吐鲁番”等之美称。地势低凹,是北盘江低热河谷,气温高,气候炎热,光照充足,最高温度为43℃,最低温度为5.5℃,年均气温为22℃,无霜期达360天,降雨量1035毫升,春旱较严重。
1、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数量和主要建筑类型
毛口乡牂牁村共12个村民组,80%以上为布依族,村寨内居住有布依、苗族、彝族、仡佬等少数民族,房屋建设全部为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村境内有多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及传说,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主要建筑有:毛口乡牂牁村水电站、毛口乡口棚大桥、牂牁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