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村镇建筑风貌保护与设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特色村镇建筑风貌保护与设计研究

————————————————————————————————作者:————————————————————————————————日期:

民族特色村镇建筑风貌保护与设计研究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伍亚奇、覃翠婷

摘要:随着全国美丽乡村计划的实施,全民族各地区的乡村景观建设成为景观设计行业延伸的全新领域。而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保护与设计实践过程中,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成为建设美丽乡村遵循的重要原则。本文拟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墨戎苗寨景观设计改造为例,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就苗寨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以期为墨戎苗寨及其他民族特色村镇景观设计改造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民族特色;墨戎苗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改造设计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民族特色村镇风貌景观设计与保护是需要人们持续研究与发展的。目前湘西众多村落已经成为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村落,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更好的打造民族风貌景观,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以及与周边村落进行对照。特色民族风貌景观设计体现与保护原则方面,生态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应;因地制宜,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结合苗族传统民风民俗,增加商业步行街,将高层的底部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沿街商业局部架空,将人流引入到其中。[1]尊重民族信仰,保留民族习惯、充分提炼民族文化特点,展现民族原生态的景观风貌;体现村寨园林性质,与周边环境协调;结合当地乡土景观,合理规划适当布景。[2]

文化保护、体现与传承方面,可以借鉴宋川、陈建华在宋国萍.融藏羌之文化,塑民族之风情——映秀至汶川二级公路景观设计一文中的明洞景观设计的做法,藏式洞门取材于西藏寺庙建筑的特点,具有威严感。羌式洞门取材于碉楼和片石砌碉房,体现羌族建筑艺术,见证羌族的历史。[3]陈冉在谈云南白族视觉艺术元素与古镇景观设计中的观点也较为类似。[4]

另外,符号化处理老城文化要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比如,红色文化主要通过植物造景实现,民俗文化以线条、图案隐喻来表达。[5]

在景观设计改造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方面,园林不仅是美化环境和提供休憩场所,还需要在改善生态环境,减低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6]

下面将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默戎苗寨景观设计改造为例进行介绍。

一、对墨戎苗寨景观改造的前期调查

1.1 位置及特色简介

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位于东经109°、北纬28°,地处湘西古丈县南部,素有“古丈县南大门”;龙鼻村系默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枝柳铁路,省级公路S229、在建的吉恩高速横穿南北。距吉首23公里,距凤凰县80公里,北距张家界1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龙鼻村依山傍水,安居在龙鼻河两岸,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民居最大的特点就是顺应自然,处处洋溢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机。独具特色的苗族民居沿溪而建,建筑物高低错落,布局自然紧凑。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房屋以穿斗式排扇房屋为主,整栋房屋全是木质结构。吊脚楼多为穿斗式结构木房,通常为上、下两层或三层。顶层为卧室,低层为粮食或堆放杂物。农具,或置碓、磨作坊。楼层外四面设有走廊,置木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式样,悬挂(即吊瓜)为八角形,低端造型别具,常雕有绣球、金瓜、圆鼓等形状,古色古香,栩栩如生。楼内用木板分隔火床、卧室等不同功能的房间。房屋外设有窗户,雕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绣球”等图案。民族风格浓郁。大门一般为六合式,可拆可装,便于家庭举行盛大祭典和婚丧喜庆活动。木屋常用桐油漆刷,金黄油亮,既防腐,又美观。房前屋后多载果树、建粮仓、柴棚和粪棚。这里苗族文化积淀丰厚,风格独特,苗家打花带。刺绣、蜡染、扎染民居工艺盛行。特别是苗族鼓舞,风格独特,动作优美,闻名遐迩。

1.2 村落内部风貌

1.3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光绪《古丈坪厅志》载:“苗俗崇巫信鬼,每于正月之吉,召聚亲族,击鼓跳鼓以迎神,名之曰跳鼓。”在《卷十》中亦载:“正月亲友聚会,则打猴儿鼓,摆腰调年,男女歌和。”由此可见,古丈县苗族地区苗鼓艺术源远流长。据专家考证,苗族

鼓舞源于汉代以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鼓舞逐渐从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用于各种节庆、婚嫁喜庆和男女交往之中,成为广大苗族人民表示欢乐、交流感情、自娱自乐的群众性的舞蹈,对研究苗族的历史、征战、宗教、迁徙、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等有十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丈县默戎镇的苗族鼓舞有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女子双人鼓舞、男子双人鼓舞、八合拳鼓舞、群体鼓舞、猴儿鼓舞等类。苗族鼓舞集舞蹈、音乐、工艺美术、戏剧表演、武术为一体。音乐主体为鼓点,其特点是曲式规范,富于变化,音乐形象鲜明,与舞蹈配合默契。现代苗族鼓舞表演中还加入苗歌伴唱及苗族唢呐伴奏等音乐元素。苗族鼓舞女子服装充分显示了苗族织锦、刺绣艺术的精华,无论是头帕、银饰、衣裙都色彩鲜丽,卓耀眩目。默戎镇的苗族鼓舞表演中,人鼓合一,打鼓起舞。猴儿鼓舞灵活多变,风趣诙谐,挑逗戏耍,表演协调。女子鼓舞温婉妖媚,轻盈柔软,体态健美,极富表现力。男子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全身扭动,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新中国成立后,默戎镇的苗族鼓舞多次参加国家、省、州、县各级会演。1955年7月,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参加波兰华沙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的苗族女子单人鼓舞获国际友人好评。默戎镇于1993年获省授予的“古丈县默戎镇苗鼓之乡”称号,1994年获国家命名的“古丈县默戎镇苗鼓艺术之乡”殊荣,2005年,古丈县在省工商局正式注册“苗鼓之乡”商标,2007年默戎镇获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5年,湘西苗族鼓舞公布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目。

1.4墨戎苗寨基本情况

墨戎苗寨全村8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818户,3471人,其中苗族占95%。

1993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苗族花鼓之乡”。2008年,墨戎苗鼓队受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赛的开幕演出。2010年,“四方鼓舞”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并跨上了宝岛台湾,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演出活动,成为了大湘西地区苗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2011年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2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国务院授予墨戎苗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称号,省旅游局授予“特色旅游名村”。

墨戎苗寨于2013年成立了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旅游有限公司,聘请专业的营销团队,苗寨以“湘西竿子营”和“苗族鼓舞”为特色,向市场重新推出这一旅游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场知名度随之提高,吸引周边县市游客前来观光,实现乡村旅游年收入800万元,带动就业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当地农民从业人数280人,旅游经营户100户,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对优化该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墨戎苗寨存在的问题

墨戎苗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专业设计缺失。缺乏专业规划,对规划先行的认识不够,缺乏专业定位,造成了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重复建设,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2.交通优势缺失。由于张花高速的开通,市场发生了变化,墨戎苗寨的区位优势不复存在,渐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未形成全州一盘棋,周边县市从本地利益出发,造成墨戎苗寨的游客接待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3.综合服务不足。景区门口的停车场、寨内游道过于狭小,不能满足高峰期旅游团队以及散客停放车辆的需要。

4.存在安全隐患。景区大门靠近省道229线,来往车辆众多,尤其是景区门口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