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_课件(23张PPT)
合集下载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eb51a6770bf78a64295429.png)
16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了解) 二、技术的内涵(理解)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
会区分)
2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 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呢?
3
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学会用火 多样美食
14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
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
然属性。 同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
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所以,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是技术的第二个性质。
15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 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17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了解) 二、技术的内涵(理解)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
会区分)
2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 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呢?
3
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学会用火 多样美食
14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
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
然属性。 同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
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所以,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是技术的第二个性质。
15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 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17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总复习ppt课件
![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79148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2.png)
专利的种类
我国目前的专利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 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保护期限为20年,自 申请日起算。 2.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 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度,保护 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3.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所作出的富有美 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实行初步审查制度, 保护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有许多设计都是创新活动,但重复的设计,侵犯他人 版权的设计,落后的设计都不是创新活动。
• 设计的种类 设计可以是技术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包括外观、 概念、平面、景观设计等)和教学设计等。本书讨论的主 要是技术设计。
• 技术创新
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 设计;二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创新设计给技术的进步带 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设
计
设计
需
推动
要
着汽
不
车技
断
术的
改
发展
进
1943年, 匈牙利的 比克发明 的圆珠笔
1829年 詹姆士•倍利 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
1884年华特曼发明了比 较实用的自来水笔
设计用到多种知识
燃料燃烧,产生动力 燃烧学和热力学
考虑各部件的承重和传动 机械学和力学
减少运动阻力 流体力学
使各部件性能满足 需要
审查专利申请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专利法规定 的其他实质性条件
6
授权阶段
发放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
重要考点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灵魂
技术及其性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及其性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42407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2.png)
在应用一项技术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对使用对象的影 响,还要考虑对其周边环境和关联事物的影响;不仅要考 虑当下,还要考虑对未来的影响;不仅要让技术更好地发 挥正面影响,还应当采取有效方法克服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
趋利避害,合理开发新技术,让技术为造福全人类服 务。
天然彩色棉
太阳能的应用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
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
人类需要住所以遮风挡 雨 人类需要快捷出行 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 系
纺织、服装、印染技术 食品烹饪技术 农作物栽培技术 家禽饲养上技术 建筑装修技术
车船交通技术
通讯技术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 实用性、创新性、时效性、 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一)实用性 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人类的需求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三、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
区
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 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
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 改造
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
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别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实验
联 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核物理学
(科学研究)
基础 手段
核能技术
(技术)
1、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2、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地铁线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状 况。地铁建设中需要运用建筑学、材料学及电气控制等 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这说明技术具有( D ) A、目的性 B、两面性 C、创新性 D、综合性
趋利避害,合理开发新技术,让技术为造福全人类服 务。
天然彩色棉
太阳能的应用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
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
人类需要住所以遮风挡 雨 人类需要快捷出行 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 系
纺织、服装、印染技术 食品烹饪技术 农作物栽培技术 家禽饲养上技术 建筑装修技术
车船交通技术
通讯技术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 实用性、创新性、时效性、 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一)实用性 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人类的需求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三、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
区
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 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
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 改造
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
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别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实验
联 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核物理学
(科学研究)
基础 手段
核能技术
(技术)
1、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2、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地铁线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状 况。地铁建设中需要运用建筑学、材料学及电气控制等 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这说明技术具有( D ) A、目的性 B、两面性 C、创新性 D、综合性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5.4设计的工程表达1(38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5.4设计的工程表达1(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575ae979563c1ec4da71d5.png)
分规可以分为普通分规和弹簧分规两种。
绘图用品:
常用的绘图用品 有绘图纸、绘图 铅笔、胶带纸、 擦图片、小刀、 砂纸、绘图橡皮 等。
绘图纸要求质地 坚实,用橡皮擦 不易起毛;绘图 铅笔也应根据需 要选择软硬适度 的。
(三)三视图及绘制
思考: 前面我们讲了
哪些立体图?
轴测图和透视 图能不能把物体 的各个面清楚地 表达出来?
③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
大小(单位为毫米时,在图
中不标单位),一般标注在
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标注在
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尺寸
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
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
头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时,尺寸界线 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 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 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 符号“Φ”或“R”。 ③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 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 或“R”前再加注符号 “S”。
1)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由尺寸界线、尺 寸线(包括箭头), 尺寸数字(包括必要 的符号及字母)三要 素组成
①尺寸界线用实线绘制,并由 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 心线引出;也可以借用图形的 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 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且不 能用其他图线代替;尺寸线终 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
分规有两股,上端绞接,下端都是针脚,可以随意分开 或合拢,以调整针尖间的距离。
2、作用不同
圆规主要用于画圆和圆弧。
分规是用来截取线段、量取尺寸和等分线段或圆弧线的 绘图工具。分规两腿均装有锥形钢针。为了量取尺寸准 确,分规的两针尖应平齐。
3、分类不同
圆规分普通圆规、弹簧圆规、点圆规、梁规、老式圆规、 自动铅笔圆规和活心小圆规等。
绘图用品:
常用的绘图用品 有绘图纸、绘图 铅笔、胶带纸、 擦图片、小刀、 砂纸、绘图橡皮 等。
绘图纸要求质地 坚实,用橡皮擦 不易起毛;绘图 铅笔也应根据需 要选择软硬适度 的。
(三)三视图及绘制
思考: 前面我们讲了
哪些立体图?
轴测图和透视 图能不能把物体 的各个面清楚地 表达出来?
③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
大小(单位为毫米时,在图
中不标单位),一般标注在
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标注在
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尺寸
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
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
头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时,尺寸界线 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 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 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 符号“Φ”或“R”。 ③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 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 或“R”前再加注符号 “S”。
1)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由尺寸界线、尺 寸线(包括箭头), 尺寸数字(包括必要 的符号及字母)三要 素组成
①尺寸界线用实线绘制,并由 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 心线引出;也可以借用图形的 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 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且不 能用其他图线代替;尺寸线终 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
分规有两股,上端绞接,下端都是针脚,可以随意分开 或合拢,以调整针尖间的距离。
2、作用不同
圆规主要用于画圆和圆弧。
分规是用来截取线段、量取尺寸和等分线段或圆弧线的 绘图工具。分规两腿均装有锥形钢针。为了量取尺寸准 确,分规的两针尖应平齐。
3、分类不同
圆规分普通圆规、弹簧圆规、点圆规、梁规、老式圆规、 自动铅笔圆规和活心小圆规等。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ppt课件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dd4c299e3143323868938e.png)
15
精选ppt课件2021
16
精选ppt课件2021
17
精选ppt课件2021
18
精选ppt课件2021
19
精选ppt课件2021
20
精选ppt课件2021
21
精选ppt课件2021
22
精选ppt课件2021
23
精选ppt课件2021
24
精选ppt课件2021
25
精选ppt课件2021
系。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 身的需要和愿望对自 然经行改造的手段。
侧重点 所回答的问题
认识自然 是什么、为什么
改造自然 怎么办
通过何种方法得出 通过验证假设,形成结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结论
论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系
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69
精选ppt课件2021
科学与技术实例
科学:万有引力定律、核物理学 技术:蒸汽机、核能发电技术
二、技术的发展历史
33
石器时代
❖ 1.石器时代——是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34
青铜器时代
❖ 2.青铜器时代——指主要以青铜为材料来制造工 具、用具以及武器的时代
35
铁器时代
❖ 3.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 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36
蒸汽机时代
❖ 4.蒸汽机时代——是技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以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社 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带动人 类从农业和手工业时代进 入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37
电气时代
❖ 5.电气时代——是以电为能源和核心的革命。电 的广泛使用是最大的特点,将人类带入了“电气 时代”
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通用技术课程介绍(49张PPT)
![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通用技术课程介绍(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0976e0a0116c175e0e4844.png)
❖ 王小谟,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 者和奠基人。
❖ 2013年度
❖ 程开甲,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 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 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 为了克服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 标搜索距离,同时减轻地形的干扰,将整套 远程警戒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用于搜索、 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 机执行作战任务。
❖ 2011年度
❖ 谢家麟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 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 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 2012年度
❖ 郑哲敏,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 和领导者之一。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 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 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
我们的目标是
能正确认识技术
1、通用技术是一门什么课程?
❖ 通用技术是一门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也就是要 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 学生拓宽视野。
❖ 通用技术重点在于 为你们拓展技术教育,让你们有机会了解现代工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崭新成果和未来 走向;
领略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 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 2个,为《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选 修模块7个,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 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 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家政与生活技术 》及《服装及其设计》。
技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度 由著名数学家、拓扑学领域奠基人吴文俊院士,杂交水稻领域 开创者袁隆平院士获得。 2001 年度 由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计算机汉字激光 照排技术发明者王选院士获得。 2002年度 由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获得。 2003年度 由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刘东生院士、中国载人航 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 2013年度
❖ 程开甲,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 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 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 为了克服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 标搜索距离,同时减轻地形的干扰,将整套 远程警戒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用于搜索、 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 机执行作战任务。
❖ 2011年度
❖ 谢家麟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 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 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 2012年度
❖ 郑哲敏,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 和领导者之一。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 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 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
我们的目标是
能正确认识技术
1、通用技术是一门什么课程?
❖ 通用技术是一门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也就是要 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 学生拓宽视野。
❖ 通用技术重点在于 为你们拓展技术教育,让你们有机会了解现代工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崭新成果和未来 走向;
领略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 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 2个,为《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选 修模块7个,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 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 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家政与生活技术 》及《服装及其设计》。
技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度 由著名数学家、拓扑学领域奠基人吴文俊院士,杂交水稻领域 开创者袁隆平院士获得。 2001 年度 由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计算机汉字激光 照排技术发明者王选院士获得。 2002年度 由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获得。 2003年度 由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刘东生院士、中国载人航 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1d3a89b14e852459fb5729.png)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db34e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5.png)
优选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 虚拟试验法 强化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 ……
设计分析:
(1) 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设计目的、使用对象、功能、 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 (2)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物、人、环境
方案构思方法:
(1)草图法
(2)模仿法
(3)联想法
(4)奇特性构思法
工艺
❖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 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产品说明书的写作
1.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和标记组成。
2.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条款直述式 ; 自问自答式。
3.产品说明书写作要求 A.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 B.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C.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 D.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设计的评价
设计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设计的过程 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钻孔注意事项 做到二要二不:
二要: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 飞出伤害眼睛。
二不:不准带手套,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
装配工艺--连接
•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常用的装配方法主要是黏接、焊接、榫接、钉接、铆接、螺栓接合
表面处理
•为了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的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 需要对金属制品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等。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 b.完整, c.清晰, d.合理 标注尺寸的三要素: a.尺寸界线;b.尺寸线; c.尺寸数字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数字
设计的一般过程
• 发现与明确问题 • 制定设计方案 • 制作原型或模型 • 测试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案 • 编写产品说明书
1-2技术的价值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1-2技术的价值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6fae45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1.png)
6
贰 技术与社会
7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 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 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技术是关于某一领域有效的科学的全部, 以及在该领域为实现公共或个体目标而解决设计问题的规则的全部 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 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通过概念可见,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包含, 互相制约的关系。
4
基于以上对人和技术的理解,作者认为技术包含“内化” 和“外化”两层含义。 所谓外化意味着把内在知识付诸外在的器具或产品, 或者直接代指具体的装置和器具。 这是现代社会对技术的通常理解。 内化意味着人可以通过学习将技能和技巧内化为个人能 力。 在此意义上,技术与人是相互构造的,人不断构造蕴含 价值的技术, 技术又反过来决定人的存在。 将人看作技术性存在,强调技术对人的决定意义 ,这是技术时代对技术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 从这一角度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否定了从本质主义立 场对技术和人进行解读, 而是从演化的角度思考二者关系。 因此作者得出,所谓的“技术”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一个 项目 ,而是有无数可能性、无数相对独立的进路。
9
第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现代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 现代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科学技术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基础。 人对自然的改 造活动, 必须要顺应自然所固有的规定性和规律性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因此, 研究自然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是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前提。 而科 学技术的发展揭示的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奠定着认识论的基础和提供着理论的依据。 尤其 是现在,高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微电子、激光、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 程、宇航工程等新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层 出不穷,日新月异,使人类能在更广阔 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人与自然协调的规律, 认识自然界各种动态平衡的内 在机制。
贰 技术与社会
7
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 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 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技术是关于某一领域有效的科学的全部, 以及在该领域为实现公共或个体目标而解决设计问题的规则的全部 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 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通过概念可见,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包含, 互相制约的关系。
4
基于以上对人和技术的理解,作者认为技术包含“内化” 和“外化”两层含义。 所谓外化意味着把内在知识付诸外在的器具或产品, 或者直接代指具体的装置和器具。 这是现代社会对技术的通常理解。 内化意味着人可以通过学习将技能和技巧内化为个人能 力。 在此意义上,技术与人是相互构造的,人不断构造蕴含 价值的技术, 技术又反过来决定人的存在。 将人看作技术性存在,强调技术对人的决定意义 ,这是技术时代对技术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 从这一角度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否定了从本质主义立 场对技术和人进行解读, 而是从演化的角度思考二者关系。 因此作者得出,所谓的“技术”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一个 项目 ,而是有无数可能性、无数相对独立的进路。
9
第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现代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 现代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科学技术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基础。 人对自然的改 造活动, 必须要顺应自然所固有的规定性和规律性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因此, 研究自然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是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前提。 而科 学技术的发展揭示的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奠定着认识论的基础和提供着理论的依据。 尤其 是现在,高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微电子、激光、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 程、宇航工程等新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层 出不穷,日新月异,使人类能在更广阔 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人与自然协调的规律, 认识自然界各种动态平衡的内 在机制。
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 地质版(2019)必修第《技术与设计1》
![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 地质版(2019)必修第《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a6e1c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0.png)
座位容 易脏
便携式烘干型晾衣架
二、创意构思
方案一
方案二
问题
方案三
在自动鞋套机上获得灵感,给运动 会座椅设计自动套膜或覆膜,
三、制定设计方案
1.方案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2.草图绘制:从模糊到逐渐具体的视觉形象,包括 创意草图、功能草图、结构草图、细节草图等。
3.确定方案:根据设计的原则,对方案筛选,从 实用性、舒适性、易用性、美观性、经济性、市 场性等方面确定。(科学性、功能性、美观性、 经济性、人性化、可持续发展)
四.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目的:测试设计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
简化模型 实物原型
某楼盘沙盘(模型)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 研发的大型支线客 机C919原型机
五、测试、评价及优化产品
1、测试:是否达到设计效果。
2、评价: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贯穿整 个设计过程。
3.优化:根据测试评价结果优化,同时,征集 用户、专家、潜在用户意见
六、编写技术产品说明书
沟通设计者、生成者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思考:
观察如图口罩说明书,思考一下产品说明书一般包括 什么内容?
小结
知 识 回 顾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创意构思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价及优化
编写说明书
方案构思 绘制草图 确定方案
课堂练习
➢ 1.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 创意构思③制定设计方案④测试、评价及 优化产品⑤模型或原型的制作⑥编写技术 产品说明书。
高中 通用技术 一年级
体育场看台座椅
运动会后的体育场
思考: 设计一件经济实惠的产品,方便的保 持室外看台座椅干净卫生,方便打扫。
需要哪些设计步骤?
便携式烘干型晾衣架
二、创意构思
方案一
方案二
问题
方案三
在自动鞋套机上获得灵感,给运动 会座椅设计自动套膜或覆膜,
三、制定设计方案
1.方案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2.草图绘制:从模糊到逐渐具体的视觉形象,包括 创意草图、功能草图、结构草图、细节草图等。
3.确定方案:根据设计的原则,对方案筛选,从 实用性、舒适性、易用性、美观性、经济性、市 场性等方面确定。(科学性、功能性、美观性、 经济性、人性化、可持续发展)
四.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目的:测试设计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
简化模型 实物原型
某楼盘沙盘(模型)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 研发的大型支线客 机C919原型机
五、测试、评价及优化产品
1、测试:是否达到设计效果。
2、评价: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贯穿整 个设计过程。
3.优化:根据测试评价结果优化,同时,征集 用户、专家、潜在用户意见
六、编写技术产品说明书
沟通设计者、生成者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思考:
观察如图口罩说明书,思考一下产品说明书一般包括 什么内容?
小结
知 识 回 顾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创意构思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价及优化
编写说明书
方案构思 绘制草图 确定方案
课堂练习
➢ 1.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 创意构思③制定设计方案④测试、评价及 优化产品⑤模型或原型的制作⑥编写技术 产品说明书。
高中 通用技术 一年级
体育场看台座椅
运动会后的体育场
思考: 设计一件经济实惠的产品,方便的保 持室外看台座椅干净卫生,方便打扫。
需要哪些设计步骤?
技术及其性质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及其性质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9f6c23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f.png)
丰富业余生活, 多与家人朋友交
流
使用环保袋
二、技术的性质
面对技术具有的两面性,我们应该怎么做?
趋利避害,科学合理开发和使用技术。 既考虑使用对象,还考虑关联事物和环境; 既考虑当下,还考虑未来; 既让发挥正面效应,还克服负面影响。
尾气净化+新能源汽车 低害、无害农药的使用 天然彩色棉……
二、技术的性质
2、创新性: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是 从无到有的变化
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革和改 进,是从有到优的变化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创新性之——技术发明
飞机
电灯
一件衣服的生产、销售和运输:
加工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
交通运输技术的应用
技术在人类的生活中能普遍存在,而且还十分重要。 技术的价值在于通过产品、服务或系统上的应用,满足人们需要,改善人们生活方式。
二、技术的性质
1、实用性:是指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人类的需求。
技术发明应用
推动
社会发展
推动
二、技术的性质
材料力学和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说明技术具有(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9.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耳机,其耳机线采用拉链式设计, 可以有效的防止两根耳机线缠绕在一起。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 A )
A.比普通的耳机线价格要高,体现了技术两面性 B.能防止两根耳机线缠绕在一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采用新的拉链式的设计,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D.结合了各种技术进行设计,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流
使用环保袋
二、技术的性质
面对技术具有的两面性,我们应该怎么做?
趋利避害,科学合理开发和使用技术。 既考虑使用对象,还考虑关联事物和环境; 既考虑当下,还考虑未来; 既让发挥正面效应,还克服负面影响。
尾气净化+新能源汽车 低害、无害农药的使用 天然彩色棉……
二、技术的性质
2、创新性: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是 从无到有的变化
在原有基础上的变革和改 进,是从有到优的变化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创新性之——技术发明
飞机
电灯
一件衣服的生产、销售和运输:
加工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
交通运输技术的应用
技术在人类的生活中能普遍存在,而且还十分重要。 技术的价值在于通过产品、服务或系统上的应用,满足人们需要,改善人们生活方式。
二、技术的性质
1、实用性:是指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人类的需求。
技术发明应用
推动
社会发展
推动
二、技术的性质
材料力学和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说明技术具有(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9.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耳机,其耳机线采用拉链式设计, 可以有效的防止两根耳机线缠绕在一起。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 A )
A.比普通的耳机线价格要高,体现了技术两面性 B.能防止两根耳机线缠绕在一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采用新的拉链式的设计,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D.结合了各种技术进行设计,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推荐PPT
![【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推荐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5fd03450e2524de4187e2a.png)
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学,技术与材料学
辩
论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
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没有创新,技术会有发展吗?技术创新有哪些表现?
3. 技术的综合性: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比如:制作一个普通的凳子,建造航天飞机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技术侧重于利用和改造自然。
(科学是回答“为什么”) (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而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 步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学,技术与材料学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
区
象进行观察、分类、归 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
纳、演绎、分析、推理、然进行的改造
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
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
式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
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1、技术的目的性:
我 技国术将的在 目•十 的月 性技份发术射神舟总六号 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
技 技术术的的创综体新合性性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
技术的两面性
们的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技术的专利性
可能带来的灾难,挑战传统伦理道德
1、助听器发明的目的是:——————————
辩
论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
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没有创新,技术会有发展吗?技术创新有哪些表现?
3. 技术的综合性: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比如:制作一个普通的凳子,建造航天飞机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技术侧重于利用和改造自然。
(科学是回答“为什么”) (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而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 步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学,技术与材料学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
区
象进行观察、分类、归 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
纳、演绎、分析、推理、然进行的改造
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
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
式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
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1、技术的目的性:
我 技国术将的在 目•十 的月 性技份发术射神舟总六号 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
技 技术术的的创综体新合性性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
技术的两面性
们的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技术的专利性
可能带来的灾难,挑战传统伦理道德
1、助听器发明的目的是:——————————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5.3.3材料与制造工艺(28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5.3.3材料与制造工艺(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172e08172ded630a1cb6b1.png)
(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1) F
F效 果 F
F
F
效 果
F
(2)
F
F
(抗压力示意图) (3) F
(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5)抗扭强度--材料承受扭转变形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2、弹性——材料受外力作用改变形状后,当外力 消失时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思考
如何整合各种材料的强度,你能举例说明吗?
例:梁的制作是很典型的例子。木材和钢材,都能够抵 抗压力和拉力,适合做梁。混凝土和石材都有较好的抗 压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就较差。因此,要在混凝土梁上 加上钢筋来改善其抗拉强度,以免产生裂变。
二、材料性能
3、韧性——材料抵抗冲击震动的性能。
不锈钢碗
陶瓷碗
二、材料性能
4、硬度——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5、延展性——材料接受折、断、压等外力,被改 变形状、被延伸时没有断裂或破裂的性能。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保温板
亚麻混纺布料
校园的以下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
物理性能,外力、温度、电 化学性能(化学稳定性) 加工性能
跟设计有关的是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
1、强度: 指材料承受 外力 而不被 破坏 (不可 恢复的变形也属于破坏)的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1.2技术的性质(27张PPT)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1.2技术的性质(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6669cc0066f5335b8121a4.png)
二、技术的性质
❖下列选项当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D)
A、广义相对论
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蒸汽机的发明
❖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C)
A、蒸汽机的发明 B、B超技术
C、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技术的发明
❖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 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 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 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造成上述现象的罪魁祸首是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2.授权
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 。正确的顺序是( C)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2005年2月16日,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京都议定书》在全球正式生效。这里的温室气体是指
术的( D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 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 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 B)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D )
A. SO2 B. N2 C. CO D. CO2
分组讨论有关宇宙飞船技术,分析它怎样体现了技 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性质。
☆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 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 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
(A)
A 温室效应 B 臭氧空洞 C 酸雨 D 核辐射
❖下列选项当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D)
A、广义相对论
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蒸汽机的发明
❖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C)
A、蒸汽机的发明 B、B超技术
C、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技术的发明
❖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 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 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 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造成上述现象的罪魁祸首是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2.授权
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 。正确的顺序是( C)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2005年2月16日,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京都议定书》在全球正式生效。这里的温室气体是指
术的( D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 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 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 B)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D )
A. SO2 B. N2 C. CO D. CO2
分组讨论有关宇宙飞船技术,分析它怎样体现了技 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等性质。
☆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 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 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
(A)
A 温室效应 B 臭氧空洞 C 酸雨 D 核辐射
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_课件(17张PPT)
![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_课件(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3802979ec3d5bbfd0a748a.png)
3. 封建社会的文明中心——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发展
(1)李约瑟博士:公元3世纪至15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期的 欧洲各国,让西方望尘莫及。
(2)《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231项, 其中中国就有135项,占58.4 % ; 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 ——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67项, 其中中国就有38项,占54 % ;
走进技术世界
• 从人类远祖掌握钻木取火的技术开始,人 类历史便掀开了文明的序幕。技术,不仅 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满足人类的需 求,而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 步。
• 走进技术世界,即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彩 纷呈的生活世界。
技术演进的历史
1. 原始社会的技术萌发 (1)劳动创造人类的标志:制造工具 (2)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
(3)原始社会技术发明的意义
它不仅表明人类开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2. 奴隶社会的文明中心——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自然科学(物理学之父:亚里斯多德;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几何学之父:欧基里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2)古罗马建筑技术(神殿、竞技场、凯旋门、会堂等); (3)古罗马水利技术(储水池、导排水道、公共浴池、喷泉等);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阅读p1-9,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技术? 2.技术源于什么? 3.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历史? 4.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变革? 5.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6.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 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什么是技术?
(1)李约瑟博士:公元3世纪至15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期的 欧洲各国,让西方望尘莫及。
(2)《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231项, 其中中国就有135项,占58.4 % ; 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 ——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67项, 其中中国就有38项,占54 % ;
走进技术世界
• 从人类远祖掌握钻木取火的技术开始,人 类历史便掀开了文明的序幕。技术,不仅 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满足人类的需 求,而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 步。
• 走进技术世界,即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异彩 纷呈的生活世界。
技术演进的历史
1. 原始社会的技术萌发 (1)劳动创造人类的标志:制造工具 (2)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
(3)原始社会技术发明的意义
它不仅表明人类开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2. 奴隶社会的文明中心——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自然科学(物理学之父:亚里斯多德;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几何学之父:欧基里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2)古罗马建筑技术(神殿、竞技场、凯旋门、会堂等); (3)古罗马水利技术(储水池、导排水道、公共浴池、喷泉等);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阅读p1-9,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技术? 2.技术源于什么? 3.技术经历了哪些发展历史? 4.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变革? 5.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6.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 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什么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 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 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 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专利的申请流程
1 23
4
5
6
提 受 初 发明 发明 受
交 理 审 专利 专利 权
申 阶 阶 申请 申请 阶
技术的专利性
•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他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 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
• 知识产权: • 专利制度:
知识产权是人们在自己的努力活动创造的成 果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 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 权、商标权三部分。
请 段 段 公布 实质 段
阶
阶段 审查
段
阶段
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
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联 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
区
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 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
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 改造
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
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联 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案例:助听器的发明
世界最大助听器
案例:助听器的发明
盒式助听器
耳背式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
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眼镜式骨导助听器
讨论: “助听器的发明”
1.助听器发明的目的是: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 人交流。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E=mc 2 与核电技术 质能公式:E=mc 2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也具有两面性。可能带来福音,也 可能带来危害。
讨论:
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
泡沫快餐盒 正
方便、快捷
反
电池
正
白色污染 带来光明、动力
反
环境污染
核能
正
节约能源(核电站)
反 威胁世界和平(原子弹)
互联网
正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反 易使人沉迷、不良信息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历史变革
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实践性 2.技术的目的性 3.技术的创新性 4.技术的综合性、相关性 5.技术的两面性 6.技术的专利性 (保密性)
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 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 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 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3.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 和改进。
技术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综合性: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比如:制作一个普通的凳子,建造航天飞机
思考:你手中的笔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哪些 知识?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美学等等 Nhomakorabea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都有联系。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学,技术 与材料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
区
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 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