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11.2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下册11.2功率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一、教学内容1. 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 功率的分类:根据功率的大小,可以将物体分为三类:功率大于1W的为高功率,功率在0.1W到1W之间的为中等功率,功率小于0.1W的为低功率。

5.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电风扇、洗衣机等,思考这些物体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分类。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单位:瓦特(W)4. 功率的分类5.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为什么电风扇转得快,洗衣机却转得慢?答案:电风扇的功率大于洗衣机的功率,所以电风扇转得快,洗衣机转得慢。

2. 一家用电器的功率分别是:电视200W,空调1500W,电冰箱100W,请问哪个家用电器的功率最大?答案:空调的功率最大,为1500W。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功率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了功率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2 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2 功率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2 功率一、教学内容1. 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单位;2. 功率的计算:讲解如何计算不同物理情景下的功率;3. 功率与做功的关系:探讨功率与做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 功率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能够运用功率计算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及实际应用;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汽车的加速、运动员的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做功的快慢如何衡量;2. 概念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 例题讲解:分析不同物理情景下的功率计算,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5. 应用拓展:探讨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中的功率、人体运动时的功率等;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2. 功率的计算公式;3. 功率的单位;4. 功率与做功的关系;5.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物理情景下的功率:(1)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所做的功是多少?(2)一名运动员以4m/s的速度跑步,跑了100米,所做的功是多少?2. 答案:(1)汽车所做的功:P = W/t = (80km/h × 30min × 1000m/km) / (30min × 60s/min) = 4000W;(2)运动员所做的功:P = W/t = (4m/s × 100m) / (100m / 4m/s) = 1600J。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2功率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身边的春天为情境,通过观察、体验、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春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天的图片、视频、实物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然后,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眼中的春天,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特点。

2. 观察与讨论(5分钟)分发春天的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并邀请他们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

接着,引导孩子们讨论春天的变化,如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等。

3.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春天的植物,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该植物的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团队协作(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需要共同完成一个春天的场景布置。

在布置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引导孩子们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春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8下物理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8下物理11.2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2 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11章第2节《功率》。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功率的分类: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3. 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4. 影响功率的因素:力和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功率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功率的分类及应用。

难点: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功率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滑轮组、测力计、计时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运动员百米冲刺,让学生感受功率的概念。

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功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

给出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分类讲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两种功率。

4. 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运动员跑步时的功率,汽车行驶时的功率等。

5. 影响功率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力和速度对功率的影响。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分类及应用,以及影响功率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计算下列情景中的功率:(1)一名中学生跑100米,用时15秒,求他的平均功率;(2)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100公里,求它的平均功率。

2. 影响功率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意义。

在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分类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 第2节 功率》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 第2节 功率》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并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上学生活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了解功率的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难点了解功率的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关键采用类比速度,密度,压强等的学习方法二.引入新课5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怎样表示做功的快与慢呢?三.新课教学20分1.功率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1) 作功多少。

(2) 做功所需的时间。

自主合作学习: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3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3楼却用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

6.介绍功率另一个单位:1马力=0.735千瓦=735瓦。

7.一些机械常见的功率。

(学生阅读)8.例题(P215),用分析法分析,板书。

P=W/t 而W=Gh、G=mg、m=ρv9.绍额定功率(铭牌上的功率)。

四小结及测试。

10分五.布置作业。

四.例题(P167)五.小结及五分钟测试。

5分板书设计:功率: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

课后记:。

人教版物理八下11.2《功率》上课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11.2《功率》上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11.2《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1.2节《功率》。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做功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与做功的关系: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与做功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功率的实际例子,如百米冲刺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功率表现,引导学生关注功率的概念和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做功的关系。

通过PPT 展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给定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上升的高度,求物体的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功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率与做功的关系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功率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的平均功率。

答案:根据运动员的质量和速度,以及赛跑的时间,计算出运动员的平均功率。

2. 题目:一个物体从地面上升到高度h,求物体的功率。

答案: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以及上升的时间,计算出物体的功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物理量的关系和规律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旨在让学生理解物体做功的快慢与功率的关系,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量单位、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物理量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理解不深,容易混淆概念,对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应用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2.培养学生运用功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实例分析材料;3.小组讨论话题;4.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功率现象,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做功的快慢,激发学生学习功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批改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功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2节“功率”,主要内容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功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运用功率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运动员百米赛跑,引出功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功率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3. 演示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手推动一辆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计算汽车的平均功率。

答案:汽车的平均功率:P = W/t = (F s) / t = (m a s) / t = (1000kg 2m/s^2 30km) / (30min 60s/min) = 1000W。

2. 一名学生用10N的力举起一本重为2kg的书,举起的时间为5秒,计算学生的功率。

答案:学生的功率:P = W/t = (F s) / t = (m g h) / t = (2kg9.8m/s^2 0.5m) / 5s = 0.98W。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教案()新人教版《功率》◆ 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 2.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功率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起重机和一个工人单独提重物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挖土机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

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知识建构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所做的物体功 A 1000J 间所用时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5S 充,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1min 1min ;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B 1000J 10S C D 4000J6000J 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2 方法,在此基础上3、小明和小刚两同学往楼上搬砖,做功和所用的时间情况如下表做W/J 功小明 1600 小刚 1500 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能量”,第2节“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如下: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小表示做功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上升时人的体重感觉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体重变化的原因,引出功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例题,如一个人提起一桶水,求这个人做功的功率。

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检验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概念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功率的物理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人提起一桶水,求这个人做功的功率。

(2)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求汽车的平均功率。

2. 答案:(1)功率:P = W/t = (G h) / t = (1000N 2m) / (20s) = 100W(2)功率:P = W/t = (F s) / t = (200N 100m) /(30min 60s/min) = 111.1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功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其单位.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三、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四、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五、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六、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2、什么是速度? 它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如何计算速度? 问: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2、新课教学做功快慢的比较方法.方法一:w 甲=w 乙 时,时间短则做功快 方法二:t 甲=t 乙 时, 做功多则做功快判断:做功快的物体一定做功多吗?如果做的功不同,做功所用的时间也不同,那么如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怎样来比较做功的快慢?小明用铁锨挖土,30s 做功600J ,爸爸10s 做功300J, 谁做功多? 谁做功快? 为什么? (小明、 小明的爸爸) 点拨: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可以比较做功的快慢. 功率: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用W 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用t 表示,P 表示功率,则功率的表达式是: 功率=功 / 时间 P=W/t单位:瓦特 符号: W 1W= 1 J/S 千瓦 符号: KW 1KW = 103W 1 MW = 106W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越多,即做功越快.1W 的物理意义:表示在物体1s 的时间内做功1J 问:功率的单位为什么用瓦特呢?介绍瓦特生平: 瓦特 James Watt 1736-1819 瓦特为蒸汽机的推广、使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这样写道:“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给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国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社会各方面的功率值:蓝鲸游动功率可达350千瓦 小轿车可达66千瓦载货汽车为99千瓦 东风内燃机车 2646千瓦一些常见机器设备的功率 知识拓展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P=FV (1W=1N×1m/s)F 表示物体受的力,V 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适用条件:F 与v 在同一条直线上. 变形:w=pt t=w/p P= Fv 的应用: 想一想: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解答:发动机的功率一般是一定的(保持不变),牵引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成反比.减少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增大;反之,增大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减小. 例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在15S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分析: P=w/t —— W=Gh —— G=mg解:起重机拉力与物体重力相等, F=G=mg=0.7×10³kg×10N/kg=7×10³N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4m,所以起重机所做的功是:W=FS=7000N×4m=280000J,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 P= w/t = 280000J / 15S =1.9×10³W.课堂小结1.物理意义: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3.功率的表达式:功率=做功 / 时间4.公式:p=w/t p=Fv习题巩固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功率的大小有w和_t_共同决定.2、试判断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X )B功率小,表示做功少. ( X )C做功时间越短,则功率越大( X )D做功快,则功率大(∨)3、体能竞赛中,小强在20s内就完成了10个引体向上动作,已知小强的体重为50N,每个动作身体向上移动的距离约为50cm,则小强在整个过程中做功的功率约为多少?解:G=50N S=50cm=0.5m t=20sW1=Gh=50N×0.5m=25JW=10W1=10×25J=250JP=w/t= 250J / 20s= 12.5W4、高出水面30m处有一个容积是50m3的水箱,要用一台离心式水泵抽水给水箱,1小时能把水箱充满即可,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瓦?(取g=10N/kg)解:r水=1.0×103kg/m3 h=30m V=50m3t=1h=3600s g=10N/kgm=r水V= 1.0×103kg/m3 ×50m3=5×104kg G=mg=5×104kg × 10N/kg=5×105NW=Gh=5×105N×30m=1.5×107JP= w/t= 1.5×107/ 3600s ≈4167W。

11.2功率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2功率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2功率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孩子们的需求为导向,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11.2功率”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物理概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计时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以奥运会百米赛跑为例,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速度和时间,激发学生对功率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以实验数据为例,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

3. 动手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功率知识,通过实验器材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功率。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分析。

4. 实践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邀请物理学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或实验室,亲身体验功率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2《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2节《功率》。

本节主要介绍了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3.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表示做功快,功率小表示做功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难点: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关于功率的例子,如:汽车的加速性能。

引导学生关注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介绍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的定义。

(2)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阐述功率的物理意义,让学生明白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讲解一个简单的功率计算题,如:一个物体做功20J,用时2s,求该物体的功率。

(2)分析并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100km需要多长时间,求汽车的功率。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功率公式计算几个简单的题目。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学生举重,举起100N的物体用了10s,求该学生的功率。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做功30J,用时3s,求该物体的功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一、教学内容1.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等于做功W与时间t的比值,即P = W/t。

3. 功率的种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4.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功率在生活中的意义,如家用电器的功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功率的日常生活实例,如:为什么汽车的发动机功率越大,行驶速度越快?引发学生对功率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让学生了解两种功率的区别。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功率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的功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功率在生活中的实例,如家用电器的功率、汽车发动机的功率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概念2.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3.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区别4.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的功率。

2.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功率P = W/t = 0(因为做功为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功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优秀教学案例
2.提出问题:“运动员冲刺过程中,如何判断他的功率大小?”让学生思考功率的概念和意义。
3.总结功率的定义,引入新课《功率》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功率与做功关系等基本知识。
2.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强调功率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功率的意义。
2.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功率的计算方法。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通过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
1.针对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功率与做功关系等问题,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解答。
2.结合生活实例,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率的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小组合作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他们积极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4.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百米冲刺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速度和距离,激发学生对功率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11.2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2)能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物理通过观察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有叫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二重点难点(1)功率的概念(2)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三教法学法小组讨论,分析计算四教学器材五教学过程(1)引入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

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

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

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2) 进行新课1.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2.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3.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3) 小结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 课堂练习1, ① 5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② 50立方米水重是多少牛?③用一台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个水箱,这台离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④如果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抽到离水面30米高处用了1小时。

求这台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2 甲机器的功率是30,乙机器的功率是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机器做功一定比乙机器少B. 甲机器做功一定比乙机器多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一定小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做功少3.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00W,使用1小时可以做的功。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教案

第2节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功率的概念。

2.功率的计算。

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画面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怎样比拟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引入本节课题。

(二)进展新课1.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拟的依据。

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A 1 000 J 5 sB 1 000 J 10 sC 4 000 J 1 minD 6 000 J 1 min2.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拟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拟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拟路程。

同理,要比拟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根底上进展答复,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拟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一样,比拟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一样,比拟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3.总结出比拟做功快慢的方法:(1)一样的时间比拟做功多少。

(2)做功一样比拟做功时间。

4.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拟谁的功率大。

教师点拨: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用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引入功率这一物理量。

类比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讲述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2节 功率教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2节  功率教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由可得指出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2)能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物理
通过观察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有叫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功率的概念
(2)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三教法学法
小组讨论,分析计算
四教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

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

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

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2) 进行新课
1.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2.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3.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
1瓦特=1焦\/秒,
1千瓦=1000瓦特
(3) 小结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 课堂练习
1, ① 5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② 50立方米水重是多少牛?
③用一台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个水箱,这台离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
④如果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抽到离水面30米高处用了1小时。

求这台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
2 甲机器的功率是30kw,乙机器的功率是45k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机器做功一定比乙机器少
B. 甲机器做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一定小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做功少
3.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00W,使用1小时可以做__________J的功。

4.起重机把重为1000N的货物竖直提升到10m高处,所用时间是5s,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W。

5.抽水机要把质量是10t的水抽到30m高的楼顶储水罐中,如果所用时间是10min,抽水机的功率至少是_____________W。

(g取10N/k g)
五课后作业
66页2.3.4
六板书
1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七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失败之处
改进措施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
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找出受力方向 ;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数值和单位;
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
五、力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
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
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
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
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7.1 力
一、力的概念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