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文学论文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利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农⽥⽔利论⽂1 我国农村基层农⽥⽔利建设事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康社会的建设与实现,⽬前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试图从分析农村基层农⽥⽔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和措施,并对农村基层农⽥⽔利建设的科学管理对策作出思考。

⼀、⽬前⼩型农⽥⽔利⼯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农村基层农⽥⽔利建设的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因为农⽥⽔利的建设不仅要为农作物的⽣长有⼀定的保障作⽤,还要满⾜⼈畜饮⽔等问题。

如下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

1.基层⽔利建设权责不明确。

在基层⽔利⼯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明确,造成了⼀些乡镇、村的基层⼩型⽔利⼯程长期缺乏管理,⽽使⼀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修理⽽提前损坏。

另外,还会造成⽔利建设⼝号喊得过多,但是缺乏实际举措。

特别是当农民收益降低的时候,造成他们对农业缺乏信⼼和热情,也直接极⼤地影响了他们对基层⽔利⼯程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2.⼯程建设存在很⼤的盲⽬性、随意性。

由此导致在⼯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型⽔库灌溉涵管漏⽔,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进⾏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问题,致使枯⽔季节缺⽔灌溉,丰⽔期,⽔泛成害。

3.基层⽔利⼯程设计⽔平不够⾼。

⼀些基层⽔利⼯程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前期准备⼯作不够充分,造成了设计过于仓促,没有全⾯地考虑到各个⽅⾯的因素。

另外,设计⽅案还具随意性,设计图纸在施⼯的时候可能遭到随意的更换。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篇一:农业水利工程论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搞好农业生产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灌排制度;灌水技术;节水灌溉;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搞好农业生产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1 灌溉制度与灌水技术1.1灌溉制度其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确定灌溉制度:(1)总结当地群众的丰产灌水经验;(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2 灌水技术我国灌溉土地有98%采用地面灌溉,地面灌溉具有投资少、设备少、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群众易于掌握等特点。

常见的地面灌溉形式有以下几种。

畦灌:用临时土埂将农田分隔成长条形畦田,水流从畦首引入,在重力作用下沿田面坡度以薄水层向前推进,同时渗入土壤。

畦灌适用于小麦、谷子、蔬菜等窄行密植作物。

高质量的畦灌要求:灌篇二: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摘要:近几年,大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时存在着重建轻管,水源短缺,效益难以长久发挥的现象。

文中介绍了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农水;机制;对策;大同市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同市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节水示范改造工程、水源地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占农村水利工程绝大多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现状却令人堪忧,这些工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人用、没人管,有人问、没钱修”的现象。

如何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发展机制,真正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得起、用得住、长受益”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设现状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大同市农业灌溉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共8343眼处,其中机电井7390眼,小自流287处,小型泵站312处,塘坝221处,截潜流133处,有效灌溉面积89.56万亩。

水文学论文

水文学论文

中山市的水资源现状分析摘要:主要介绍了中山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分析了:中山的降水的分布,水资源总量变化,供需变化趋势,水资源质量现状,结果表明:降水分布呈明显不均匀特征,并且用水量在持续增长,对过境水过分依赖,枯水期出现水质性枯水风险。

关键词:中山水文环境降水水资源1自然地理情况1.1 地理位置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

地理坐标: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

市境面积1800平方公里,中山市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

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

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

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

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

平原基底是花岗岩,属淤积浮生平源。

1.2 中山市气候特征中山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

太阳辐射角度大,终年气温较高,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5.3千卡/cm²,其中散射辐射量为57.7千卡/cm²,平均直射辐量为45.5千卡/cm²。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强为7月,可达12千卡/cm²,最弱为2月,只有5.6千卡/cm²。

光照时数较为充足,有高产的光能利用潜力。

光照年平均为1843.5小时,占年可照的42%。

全年光照时数最少时间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平均每天2.8小时,最多时间为7月至10月,平均每日6.7小时。

气候温暖,四季宜种,历年平均温度为21.8℃。

年际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

全年最热为7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月,日均温度13.2℃。

农田水利的论文

农田水利的论文

农田水利的论文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离不开农业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田水利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农田水利的论文篇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发展农业的力度,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更是获得了质的飞跃,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引河灌溉,到现在的喷灌保湿、水站遍地,无不体现出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的决心和巨大潜力,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费,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的农业建设在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推动经济的发展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阻碍其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就对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一)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规划不够到位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涉及到的方面是比较多的,必须考虑到技术、经济、社会以及农民实际需要等各方面的问题。

而现在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规划往往不够合理,并且建设的目标也不够明确,经常存在建设随意和盲目的情况,并且建设出来的工程隐患也比较多,这会导致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

并且,农田水利工程中,小型工程的比例比较大,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资源浪费以及不均衡的情况,可能会对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水质降低对农业生产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规划设计能力低的问题工程的建设论证和设计规划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规划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与工程质量管理有关的影响因素,这主要涉及到工程的规划能力。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工程进行建设论证之前对工程功能开发过程中加入了较强的主观意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规划,并且在专业论证管理方面也不能够同时兼顾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工程的价值大大的打了折扣。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论文范文(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论文范文(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论文范文(2)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论文范文篇二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问题的探讨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更是缺一不可。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用水问题凸显,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灌溉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3%,单方水粮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

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节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一)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

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

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二)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个环节。

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

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

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

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

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

农业水土工程论文 砾石覆盖对农田土壤水热及作物生长

农业水土工程论文 砾石覆盖对农田土壤水热及作物生长
(3)Different gravel mulching processing cumulative evaporation with a quadratic power function increase evaporation tim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greater than 0.94, the total soil evaporation capac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vel mulching change trend of polynomial function to reduce, the decision of the fitted curve coefficient reaches 0.96.
(3)不同砾石覆盖量处理的累积蒸发量随蒸发时间呈二次幂函数增加,相关系数大于0.94,土壤总蒸发量随砾石覆盖量的增加呈现多项式函数减少的变化趋势,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达到 0.96。
(4)砾石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贮水量,且随着砾石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
(5)在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生育期内,砾石覆盖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砾石覆盖处理的夏玉米穗长、穗粗、单穗穗粒数以及石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千粒重和经济产量。
1.2.1不同砾石覆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砾石覆盖可以保墒蓄水、减少土壤侵蚀及调节土壤层温度等(王丽学等,2002;李玲玲等,2005;高茂盛等,2010),在黄土高原地区,砾石覆盖能明显保墒和增加作物经济产量。目前,根据覆盖材料可分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砾石覆盖。其中,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并且耕作方式比较简单,便于实施,所以在很早以前我国就有利用种植作物秸秆覆盖的记录(赵凤霞等,2005)。此外,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砾石覆盖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分析砾石覆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文章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江西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发展1概况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特点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及水土资源不相匹配,这些决定了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包括灌溉、除涝等各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抵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设施,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灌溉面积的持续增加。

技术措施的应用,在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研究的支撑下,农田灌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紧缺的问题,人民群众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2)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农”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影响着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为农业生产打好基础,依靠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提供支撑,保持农村乃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3)我国农产品多来源于灌溉耕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灌区的更新改造进程,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

限于农业用水量无法持续大幅增加,只有依靠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来扩大灌溉面积、保证灌溉效益。

(4)现代农业对灌溉水的利用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也依赖于高效低耗的灌溉技术和设施,因此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只有保证水利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相一致,才能更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解决灌溉的问题,消除旱情带来的灾害。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农业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粮食安全和农田环境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水利工程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农业水利工程研究概况1.1 农业水利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农业水利工程是指应用水利学原理和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供应、灌溉、排水等问题的工程学科。

该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文明的时期,如古埃及、古中国等。

而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则始于近代工业化和农田改造的需要。

1.2 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农业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土地治理、农田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保护农田免受洪涝和干旱的影响,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农业水利工程的研究内容2.1 农田灌溉技术研究农田灌溉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者通过对灌溉水源、灌溉方法、灌溉设备和灌溉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能力,以适应不同农作物的水需求。

2.2 农田排水技术研究农田排水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另一重要研究方向。

它主要解决农田排水不畅、水logging、盐渍化等问题,保证农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研究者通过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以及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排水效果和土壤质量。

2.3 农业水资源管理研究农业水资源管理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又一重要研究内容。

它主要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供应和利用问题。

研究者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调度策略的研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三、农业水利工程的研究方法3.1 实地调查和试验实地调查和试验是农业水利工程研究的基础。

研究者通常通过对农田和灌排设施等进行实地调查和试验,获取相关数据和参数,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依据。

3.2 数学建模和仿真数学建模和仿真是农业水利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农田水利毕业论文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农田灌溉、排水、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水利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的意义、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农田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农田水利的意义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对农田灌溉、排水等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田水利可以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将水资源有效地输送到农田,避免了水分的浪费,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农田水利可以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保证农作物的根系不受水涝影响。

在农田排水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将农田中的积水及时排除,避免了农作物受水涝的危害,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农田水利可以提高农田的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灌溉,可以将含有养分的水分输送到农田,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田水利的现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我国部分农田缺乏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

其次,农田水资源利用不均衡。

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缺水,这导致了南方地区的农田水利利用率较高,而北方地区的农田水利利用率较低。

再次,农田水利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持,农田水利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农田排水不畅等。

最后,农田水利的技术创新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田水利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在一些地区和农田中,仍存在技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作的效益不高。

三、农田水利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该在农田水利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提高农田水利的利用率。

农业工程专业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与模型研究

农业工程专业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与模型研究

农业工程专业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与模型研究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文学则是研究水资源在农业中的运用和管理的学科。

随着农业工程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与模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与模型的相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水文学概述农业水文学是研究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的交叉学科,旨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水文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农田水分平衡、作物蒸散发、地下水运动等。

农业水文学的研究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现代农业水文学理论是指对农业水循环和农田水分平衡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理论体系。

农业水文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水分平衡理论农田水分平衡理论是农业水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土地上水分的输入、输出和贮存等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农田水分平衡,为农业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这一理论的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农民合理进行灌溉管理,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研究土壤内水分迁移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为灌溉和排水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设计灌溉系统,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

3. 作物蒸散发理论作物蒸散发是指植物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通过叶片蒸腾所失去的水分。

作物蒸散发理论研究作物蒸散发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农业灌溉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监测和测算作物蒸散发量,农民可以及时进行灌溉,避免水分不足或过剩,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三、现代农业水文模型研究现代农业水文模型是指基于农业水文学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模拟和预测农业水文过程。

现代农业水文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农田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预测性。

1.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SWAT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农业水文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农业水文水利工程研究

农业水文水利工程研究

农业水文水利工程研究章节一:引言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受到匮乏的水资源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因此,农业水文水利工程研究变得不可避免。

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规律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水利工程则是为便于利用水资源,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和设施的总称。

本文旨在介绍农业水文水利工程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实践。

章节二:农业水文研究农业水文研究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研究和掌握农业水能量的流动、循环和分配规律的学科。

农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性质和植被等,而农业水文分析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量化分析,研究土地水分运移、土壤水平衡、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等关键问题。

农业水文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定量测量和模型预测两种。

定量测量是通过检测流量、降雨、蒸发、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定量描述水文水质环境变化的过程。

模型预测则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型理论,在现实情况下建立模型,通过预测农业水文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章节三:水利工程研究水利工程研究是指为了达到灌溉、排水、调水和防洪等目的,采取各种处理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工程设施,如堤坝、渠道、泵站、水库等,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发展。

水利工程研究首先考虑的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一些灌溉渠道、泵站的可靠性问题。

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以下2个部分:(1)水利结构与治理:水库大坝和防洪工程是水利治理领域的两个关键技术和工程。

水库大坝的设计和施工既要保证坝体的安全,又要灵活应对不同的水文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防洪工程则是通过河道改道和边坡加固、设施完善等措施,缓解水文灾害的危害,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

(2)灌溉与排水: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干旱地区,灌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采取灌溉动态管理技术的同时,灌溉技术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则是通过开发和管理排水系统,使土地能够更好地利用,并把灌溉水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水文分析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水文分析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水文分析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逐步转变,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重视节水农业。

水文分析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借助科学技术来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水文分析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

一、水文分析的定义和意义水文分析是指对水文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处理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它是用数学模型来研究水文过程、预测水资源变化、优化水资源利用,并且确定水文学参数的科学方法。

而在现代农业中,水文分析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水文分析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最佳的耕作计划和灌溉方案,节约用水并增加作物产量。

通过建立定量化模型,可以分析土壤、作物、天气等因素对水分资源的需求关系,最大化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并且确保粮食生产和有机蔬菜生产的可持续性。

其次,针对旱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土地退化问题,水文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现水资源的变化和异常,找出退化的土地和水源并制定相应对策,维护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最后,水文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和农业补贴。

通过对农作物需水量、水作物响应关系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水资源的分配和供需状况。

基于此,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补贴政策,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和投入,调整农业耕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水文分析的应用案例在实际应用中,水文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包括大型农业合作社到家庭菜园子等。

让我们来看几个实际案例。

案例1:利用水文学分析技术和资金支持,中国新疆的水果种植户可以大幅降低灌溉成本,同时提高了果蔬产量。

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些果农使用了合理的灌溉技术、测量感应器和面向模型的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控。

加上喷头、滴灌、紫外线除菌器等节水设备的使用,这些果农实现了丰富多样的水文分析技术,从而保障了他们的生计。

农业水利毕业论文

农业水利毕业论文

农业水利毕业论文基于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现状,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全社会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影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水利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农业水利毕业论文篇1浅议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它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

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更好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镇赉县水利局在县政协的组织和领导下,对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研,形成镇赉县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如下:关键字:农田水利问题建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旧的政策体系被打破,新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矛盾。

1、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

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2、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田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意义深远。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因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管的好坏;有的业主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管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弃置不管;还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造成了水质污染,引起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农村水利毕业论文范文2篇

农村水利毕业论文范文2篇

农村水利毕业论文范文2篇农村水利毕业论文范文一:农村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一、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1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尽管与大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水利设施大多规模较小、形态也各不相同,分布比较广泛,但对农村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大部分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洪灾、旱灾比较频繁,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达3333.33多万hm2,占耕地面积的近30%。

在某种程度上,旱灾的破坏性超过水灾,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农村水利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将十分不稳定。

然而,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设施,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对农村粮食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因此,中央决定需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夯实水利基础,其中建设重点就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彻底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现状。

1.2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耕地,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耕地质量同样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明显不足,大量粮食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世界粮农组织在研究报告中称,我国需要人均有433.33m2的水浇地才能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国务院也明确规定12000万hm2基本农田红线制度。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土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农村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而这离不开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用来开发建设成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反过来,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促使更多的非耕地转化为耕地。

农业水资源利用科技论文

农业水资源利用科技论文

农业水资源利用科技论文省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食科1101:王某某学号:20210000指导教师:某某省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摘要:本文在分析省市水土资源现状的根底上,运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模型对市各县市区的水资源匹配状况进展分析,结果说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优,但区域差异明显,南部优于中部和北部,中部经济开展核心区匹配程度最差。

在此根底上,从优化农用土地资源利用构造、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煤炭区的水土资源利用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市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方向。

关键词: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省市正文: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为鲁豫皖四省结合部。

东邻,西接,南面是枣庄市和省市,北面与市交界。

辖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共计2区3市7县。

市处于鲁南经济带的中部位置,是省重点打造的区域开展新高地和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支点。

农业在其经济开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非农占用等问题严重,全市耕地面积锐减。

1、市水资源现状1.1市水资源总量是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微山湖水面1,260km2,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储水量达30亿m3。

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1/6。

市属南四湖水系,境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km2 以上的河流共91条,总长度1,516km,均流入南四湖。

水资源总量平水年为49.98亿m3,其中地表水33.71亿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16.26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0.37亿m3,其中地表水17.44亿m3,地下水12.93亿m3。

降水保证率为50%年份、75%年份、95%年份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6亿m3、35亿m3、26.2亿m3。

天然水资源与可利用水资源的单位面积拥有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8m3,缺乏全国水平的1/4,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戒备线。

乡镇农田水利论文参考

乡镇农田水利论文参考

乡镇农田水利论文参考乡镇农田水利论文参考1、概述我国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乡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水平还比较地低下,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使乡镇农田水利建设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步伐。

1.1技术缺乏,管理落后目前,我国乡镇农田水利建设队伍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不能对水利的建设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使水利建设受到严重的约束,直接影响了我国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

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制度落后,水利建设的管理讲求的是责权分明,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水利建设管理紊乱,管理者不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有效行使自身的权利,使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找不到人解决。

1.2损坏严重,投入资金不足由于近年来,疏于对水利建设的管理,使乡镇的调水、分水、泄水等水利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

除了自然原因,很多水利建设的破坏都是人为造成的,例如,很多地方的机井房的电机和水泵被偷。

由于后期的维护不当,致使小水渠的提水阀门锈死,当汛期来临,阀门打不开,无法泄洪,出现严重的洪水灾害,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国家的税务改革,取消了农村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使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对水渠等小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及加固,缩短了水利建设的使用寿命。

1.3年代久远,功能退化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乡镇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久远,年久失修,导致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功能严重退化。

很多的小型农田灌溉系统工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在水渠上种植了庄稼或树木,直接阻碍了农田水利设施功能的发挥。

部分农田水利设施由于没能及时维护,已经完全不能发挥其功能,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1]。

2、分析乡镇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出现的原因2.1管理落后的原因现存的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落后,主要是因为乡镇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主体不明确,运行管理机制和维护机制尚未形成,对已建好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已损坏的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水肥耦合研究综述张(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摘要:水资源紧缺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水资源危机即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国家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极为重视,各地根据不同的白然条件结合试验研究基础,发展了一批新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主要有:一是浅湿晒模式,二是间歇淹水模式;三是半旱栽培模式,又称控制灌溉、控水灌溉和水稻旱管。

对水稻节水机理、节水灌溉技术、稻田的湿地功能和水稻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这几个方面待研究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浅湿;间歇;控制;节水机理;节水灌溉技术;尺度效应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水资源紧缺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水资源危机即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9年召开的“水”的大会上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水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共识,对于我国来说,水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康绍忠等,1999)。

我国水资源从总量上讲是较丰沛的。

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27115亿m³,年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 m³,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 m³(玛尚友,2000)。

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受季风影响,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我国的64.1,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为517 m³,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 /20(康绍忠,1997),对全国640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而减产粮食700-800亿kg(柏彦超,2007)。

干旱缺水在我国北方地区更为严重 (汪恕诚,2003)。

这种水资源紧缺和水土资源的极不匹配,导致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程度显著,干旱缺水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需求的日益增长的不协调,导致了我国水危机日益严重(张岳,2001)。

农业在我国是用水大户,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用水逐步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按照2000年全国用水统计,中等干旱年份农业缺水300亿m³,即使今后农业用水保持在零增长的前提下,2030年我国农业缺水也将达到500-700亿m³(钱正英等,2001;石玉林等,2001;许迪,等,2003)。

由于缺水导致过量引用地表水和超采地下水,致使旱季常发生河流干枯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工农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干旱缺水状况不断加剧。

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孙景生,等,2000;吴普特等,2005;刘昌明,等,2001)。

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选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农业节水对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农业节水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也是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配置失衡等严峻形势所决定的。

除了开源以外,节约用水则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紧缺的首要途径,减少农业用水,特别是减少水稻用水已开始成为农业专家的共识(朱兆良,2000)。

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它是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居第一位,白1980年以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23%,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稻谷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水稻生产的稳定对于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和我国粮食产业的稳定作用和意义重大,而其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1/3以上,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5%以上(茹智,2002)。

黑龙江省水田灌溉具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国后,黑龙江省水田面积很快发展到20万hm2,但由于水利技术和农业技术没有解决,始终徘徊在26.7万hm2,到1980年也只有28.3万hm2} 90年代后期,由于加大投入,解决水源工程,水田面积迅猛增加,3年新增69.8万hm2,达到176.3万hm2,平均每年增加19.4万hm2,均产675 0kg/hm2(吴江,2000)。

水田面积的迅速扩大,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但水田用水定额偏高,水量浪费严重。

2国内外研究进展2.1水稻灌溉模式研究进展在我国早期水稻生产中,泡田和生育期灌溉均采用淹水灌溉;60年代以后,我国大多数水稻种植区采用了“浅、深、浅”并结合晒田的灌溉模式,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我国尤其是北方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稻种植区开始试验研究先进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90年代以来,国家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极为重视,各地根据不同的白然条件结合试验研究基础,发展了一批新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主要有:一是浅湿晒模式,二是问歇淹水模式;三是半旱栽培模式,又称控制灌溉、控水灌溉和水稻旱管(翟宁,2009;于法稳,2000)。

1)浅湿灌溉辽宁省稻作研究所1982~1984联续三年的节水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浅湿灌溉比淹水灌溉增产7.5,比淹水灌溉节水40.9%,水稻生产效率比淹灌提高44.9%(朱庭芸,1985 );李英博(1988)根据井灌区水稻浅湿灌溉试验,提出了井灌浅湿灌溉的水稻灌溉定额、耗水规律,得出试验成果,浅湿灌溉比浅深灌溉平均增产13%;覃万国(1996)从Hi问小气候效应,分析了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得出采取“薄、浅、湿、晒”比常规灌溉(淹灌),增产率平均为:早稻5.57%,晚稻5.09% Belder P,Nour M. A C 1997)研究认为,干湿交替灌溉比持续淹水可节约19%~39%的灌溉用水,且对水稻产量无明显的影响。

土俊农指出,水稻浅湿灌溉技术在亩产500 ~600kg水平下,灌溉用水量为420~520m ³比现有浅水勤灌平均节水可达30%以上,在太湖水稻区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勤得利农场水稻生产在近5年累计推广应用浅湿节水灌溉面积达5.3万余公顷,实践证明,应用浅湿灌溉比过去深灌节水35%~45%,增产10%~20%(李承明等,2001)。

我国生产中推广的“浅湿干”灌溉技术,耗水量从13500m ³/hm2减少到9000m³/hm2,能节约用水30%左右(林贤青, 2004)。

2)间歇灌溉水稻间歇灌溉特点是每灌一次水,待其白然消耗后,田面呈湿润状态,再灌下次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形成儿天有水层,儿天无水层,构成浅水与湿润反复交替,浅、湿、干灵活调动的灌溉模式,其技术要点是除移栽后返青阶段及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水稻分粟末期晒田外,其余时期实行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

Tripathi C1986和Tabbal C1992等人研究发现,问歇灌溉模式同传统淹灌相比,可节水34%~43%,而产量不降低(Tripathi R. P.,1986;Tabbal D.F.,1992)。

张清文(1991)通过1988^-1989两年研究发现,在较大面积上问歇灌溉在增产、节水和水效率等方面都比淹灌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向塘示范区早稻问歇灌溉比淹灌增产 5.26%,节水32.6m³/hm2,晚稻平均增产4.72%,节水52.7 m³/hm2。

温家圳示范区早稻增产4.85%,节水约44m³/hm2;晚稻平均增产8.69%,节水66.9m³/hm2。

说明问歇灌溉是较成熟的,增产节水效果明显的灌水技术,适宜大力推广。

张祖莲等通过稻田问歇灌溉和其它水分管理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指出,相对而言,水稻问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最节水,且灌水次数及田问排水量最少,并指出在问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推广应用中,灌溉定额较“薄、浅、湿、晒”模式小15%左右。

3)控制灌溉通过长期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水稻的灌溉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节水高产水稻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就是其中较为先进的一种。

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是水稻节水灌溉的一次变革,是农业生产与现代水利灌溉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稻田建立水层的框框,不同于浅、湿、晒三结合的灌水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在秧苗移栽本田后,田面保持5 ~25mm薄水层返青活苗,除黄熟期白然落干外,返青期以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建立水层,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问和灌溉定额,适时适量科学供水(彭世彰,1992;刘复新,1998)。

这项技术与相同白然条件下的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可节约灌水量40%以上,增产3.6%~14.3%}灌溉水生产效益是淹水灌溉的2.46倍(彭世彰,1991;何顺之等,2004)0 俞双恩(1997)等研究指出,控制灌溉的水稻群体质量高,个体健壮,其产量构成因素与淹水灌溉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控制灌溉对潜育型水稻土地区,增产幅度会更明显。

徐宁红(1999)等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日趋突出的矛盾,引进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试验结果显示,控灌比常规灌溉增产345kg/hm2,节约水量6045m³/hm2,减少农本121.8元/hm2,直接经济效益730.05元/hm2。

控制灌溉效益显著,是一项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灌溉技术。

刘广明(2005)等基于水稻控制灌溉理论,建立了宁夏引黄灌区轻度盐碱地水稻优化灌溉制度,即水稻全生育期灌溉水量为600mm,灌水15次,主要分布在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

结果表明,该优化灌溉制度比常规漫灌节水69.2%,对于宁夏引黄灌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水稻水肥藕合研究现状水肥祸合效应是争取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是在现有条件下不增加施肥量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门科学和实用技术。

1911年Montgomery(土同朝,等,1999)等人在Mabraka就开始研究土壤肥力对玉米水分需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肥力土壤单位用水生产的作物产量较高,且增施有机肥有迅速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Painten C G和Learner R W 01953)在研究中注意到高土壤水势,施较多肥料亦获得较高的产量(汪德水,1995。

白从Arnon C 1975提出旱地植物营养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合理施用肥料、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后,水肥之问的祸合效应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