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常见的物质 第4讲 碳及其化合物(精练)课件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选择合适的量程:所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为宜(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2019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4
(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3、固体药品的取用
3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
V 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
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
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梳理
②_没__有__其__他__物__质__生__成__的变化
通常是物质三态(固、液、气) 之间的改变,或③_形__状__、大 小的改变
燃 蜡烛、木炭、酒 外形 烧 精等燃烧,燃放 变化 类 鞭炮、火灾等
关 变 发酵、酿酒、发 物态 键 质 霉、腐烂、变馊 变化 词类等
2. 药品的保存
(1)原则和方法:化学试剂的保存一般要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
和变质的原因,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试剂瓶和
瓶塞的选用。
(2)药品的存放:
①固体——_广___口__瓶__; 液体——__细__口__瓶__;
气体——集气瓶(密度大于空气正放,密度小于空气倒放)。
②遇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如浓硝酸、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瓶
A. 烧杯
B. 烧瓶
C. 试管
D. 量筒
【解析】常用玻璃仪器中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有:量筒、细口 瓶、漏斗等。
【答案】D
2. 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答案】B
3. 某同学取8 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10 mL
量筒 ②100 mL量筒 ③酒精灯 ④容积20 mL的试管 ⑤容
【答案】D
3.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这种变化是( )
A. 水沸腾
B. 瓷碗破碎
C. 石蜡熔化
D. 动植物呼吸
【解析】水沸腾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无其他物质 生成;瓷碗破碎只是由一个完整的瓷碗变成了碎瓷片, 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石蜡熔 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固态的石蜡变成了液态的 石蜡,无其他物质生成;动植物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主 要是氧气,呼出来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即生成了其 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四_物质的化学变化)
AB→A+B
3、置换反应: A+BC→AC+B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 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二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量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 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发生变化: 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 可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必须是真 实存在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 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等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 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第一单元 认识几种化学 反应及其基本特征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反应 前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的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反应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基本反应类型(共四个)
1、化合反应:由多变一 2、分解反应:由一变多 A+B→AB
m=ρv
注:代入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物)纯 净物的质量,单位要求一致,若不是纯净物 的质量则要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 粒个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相对质量之比)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 = 纯 物 质 的 质 量 ×100%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 4.有关气体体积与质量间的换算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 第4讲 常见的酸及其通性(无答案)
第4讲常见的酸及其性质1、描述物质的分类,指出物质类别主要是五类;从生活中常见离子化学物氯化钠和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形成说开,谈一下这些物质在溶于水或者高温熔融状态下发生的电离过程,说清电离电荷守恒,写出电离方程式,指明共同的地方,从而引出酸碱盐的概念。
将酸碱盐的命名方式讲出来,使同学们认识到物质所属类别。
2、常见的酸的物理性质,特别的化学性质,以及个别物质的特性。
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色,遇碱溶液变成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色,遇碱溶液变成色。
[总结]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小结]1.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酸有哪些化学性质?请举出尽可能多的典例说明,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发生置换反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4)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5)能与许多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但要注意只能强酸制取弱酸。
一、选择题1.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D.石灰水2.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颜色发生改变B.发生化学变化C.质量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3.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A.生石灰B.NaOH固体C.浓H2SO4D.稀H2SO44.下列氧化物中,通常情况下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的是A.CO2B.COC.CaOD.Fe2O35.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 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 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2019中考冲刺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归纳
2019中考化学复习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一、基本概念(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
(二)、物质的相关概念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
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试纸的检测范围是0~14的整数。
(pH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
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三)、微观化学1.分子①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实例: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实例: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腐烂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水的密度是1g/cm³等。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等。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白烟可以被点燃,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方法:-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另外取两个空集气瓶收集两瓶空气。
- 比较项目:- 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 二氧化碳含量: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一、基本概念(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
(二)、物质的相关概念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
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试纸的检测范围是0~14的整数。
(pH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
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三)、微观化学1.分子①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蒸发(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胆矾的研碎(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等。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是氧气的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氢气的化学性质)。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要点为“一横二放三慢竖”。
例如取用大理石时,先把试管横放,将大理石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竖起试管,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点为“一斜二送三直立”。
如取用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氧化铜粉末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
-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操作要点为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
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固体加热:- 仪器:可使用试管、蒸发皿等。
- 注意事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化学】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一、基本概念(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
(二)、物质的相关概念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
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试纸的检测范围是0~14的整数。
(pH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
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三)、微观化学1.分子①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1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3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4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5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8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9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6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7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0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1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6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7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3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8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