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武装起义的历史必然性
中共领导的桂北抗日武装斗争对桂北武装起义的作用
一、中共领导的桂北抗日 建立北障、南藩两乡联合办事处,阳雄飞 临阳联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其
- 20 -
历史传承
成员中,阳雄飞、全昭毅分别是潞江抗日 游击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革 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一九二六和一
自卫队指导员和队长,邓崇济是全县大田 命力量,中共灌阳特支在“保存武器,转移 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
抗日自卫队队长。
干部”的前提下,将抗日武装队伍解散,党 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2]
二、中共领导的桂北抗日 员干部分散转移隐蔽,从事教育工作和农 也就是说,红色政权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
武装斗争,为桂北武装起义准 村工作。武器方面,原国民党灌阳县政府 方,一定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一基本
备了必要的武器装备和经费
成为敌后。7 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李亚 国共产党在桂北一带的力量。这些党员
群到广西,向中共广西省工委传达放手发 干部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武装起义的
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游击根 中坚和桂北游击战争中的骨干力量。
据地的指示。为此,中共广西省工委提出
1945 年 2 月,阳朔县兴坪战时青年服
藩乡乡长。中共灵川特支掌握了这一区 二乡的民主政权。灵川潞江抗日自卫队 和灵川抗日政工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多 次打退日军对潞西和镇义山区的进攻,摧 毁了日军在灵川县北障乡的伪政权,开辟 和 巩 固 了 河 东 、潞 江 两 块 抗 日 游 击 根 据地。
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确切地说,桂北抗 工作,建立灵川抗日政工队,队长吴腾芳, 日自卫队、灵川抗日政工队、全县大田抗
日 武 装 斗 争 是 桂 北 武 装 起 义 的 先 导 和 副队长全昭毅。还在灵川县镇义成立东 日自卫队等抗日武装的领导者。例如,桂
桂系为何会垮掉
桂系为何会垮掉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18期桂系是国民党中唯一拥有相对独立的武力、地盘和财权的派系。
抗战一开始,桂系便加入淞沪会战,其后在台儿庄血战中战功彪炳。
然而,解放战争开始后,桂系逐渐走向了衰落。
名副其实的北伐钢军国民党在孙中山逝世之后,派系便逐渐兴起。
但是桂系和其他各派系相比,则有所不同。
国民党内其他派系,都是在党内成长起来的,桂系则是国民党中唯一拥有相对独立的武力、地盘和财权的派系,始终难以洗掉它的地方色彩而真正地加入“中央”的大熔炉。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积极响应。
国民政府将手中能掌握的军队共改编为8个军10余万人,其中以桂系军队的第7军最为强大,全军辖9个旅25个团共4万余人。
北伐战争开始后,第7军出动8个团参与北伐。
虽然第7军不像第1军、第4军那样基层拥有大量共产党员,但由于低级军官出身的李宗仁、白崇禧等比较讲究军事民主,官兵关系比较和睦,因此士兵觉悟也比较高,打仗比较卖力。
在第4军和第8军配合下,第7军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攻占武昌。
之后由于江西战场告急,第7军奉命入赣援助,经几次激战击溃孙传芳主力,缴枪3万余支。
江西之战后国民政府授予第7军“钢军”的称号。
更为出彩的则是之后的龙潭大捷。
1927年秋,北洋军阀孙传芳部11个师共7万余人渡江而下,扬言“打到南京过中秋”。
白崇禧等指挥第1军和第7军,在距南京30余里的龙潭将其狠狠击溃,共俘虏4万余人,从此孙传芳部一蹶不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到1928年7月,桂系已经控制了包括广西、两湖、南京和平津在内的地區,直辖军队发展到7个军共20余万人。
白崇禧为此得意洋洋得宣称:“即便是当年的太平天国也不过如此!”在台儿庄一役达到巅峰北伐后的中国军队分成四大系统——4个集团军。
在这4个集团军之上,又有4个“政治分会”,总揽国内四大区域中的一切党政军大权。
李宗仁任第四政治分会主席,兼第4集团军总司令。
此时,桂系的真正力量已遍及全国,它的司令部已自广西移至武汉核心。
红色桂师在全州
第34卷第5期(总第133期)Vol.34 No.5(Sum.No.133)2020年9月Sep.2020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红色桂师在全州周雄1,刘先锋2(1.全州县党史县志研究室广西桂林541500;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199)摘要:从桂师在全州建立第一个党小组到桂林抗日暑宣队、广西(桂师)学生军的成立,再到全州抗日武装斗争以及轰轰烈烈的全灌武装起义,在桂北大地上处处都活跃着桂师学生的身影。
桂北武装起义领导小组成员大多数都在桂师工作和学习过。
桂师力量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
关键词:红色;桂师;全州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70(2020)05-0001-07一、 桂师的红色文化背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桂师”),其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迄今已有82年的办学历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桂师师生在党的领导和影响 下,始终坚持抗日、民主、进步的优良校风,传播革命思想,从事革命斗争,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 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白区中的红色堡垒”。
据 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1年,桂师招收的900多名学生中,就有400多名参加党领导的武装队 伍或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中有51名师生为革命事 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邓崇济、刘心潜、谢敦俊(谢雄平)、唐志敬、王少白、张先珏、汪记雨、赵琪、唐楚英、王本立、唐耀诚、唐仁芝、杨保元、赵修仁、陈业正等一大批全州籍桂师学生先后参加党领导的武装斗 争或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王新国、蒋昌斌、蒋光密、邓 德敏、梁莹、唐耀星、邓鸾英(女)、赵修义、蒋继璘(女)等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 信念①。
二、 桂师在全州成立的地方组织及活动1942年7月9日,由于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被捕叛变,出卖了南 委和广西党组织,导致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蔓、省工委妇女部长罗文坤,中共南委驻广西特别交通员张海萍等3人被捕。
共产党领导的桂北游击队的发展壮大
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 。1 月 , 0 起义队伍被国民党
桂 系镇 压 。根据桂 柳 区组 织 委员李 福 海指 示 : 游击 队组建 党支部 , 任命 阳雄 飞为书记 、 昭毅 为组织委 全 员、 卢蒙 坚为宣传 委员 。 自此 , 北党 组织及 其领导 桂 的游击 队正式归属桂柳 区工委领导 。 桂 北游 击 队和 游击 队党 组 织 的诞 生 , 威慑 和 打 击 了国民党 桂系 的反 动统 治 , 舞 了灵川 、 阳 、 鼓 灌 全
行 支援 工作 的吴 腾芳 任地 工委 书记 , 阳雄 飞任 副书
旬, 总队领导机关南移灵川 , 指示各部尽快与解放军 取得联系, 为解放军进军广西提供一切方便 , 并要求 各部队切实执行《 大军入境前我们应注意的工作》 指
示 。1 月 8日, 0 白崇禧 在衡 宝战役惨 败 , 北总 队抓 桂
牺牲 3 人。1 7 8 0 , 2 9 年 —1 月 剩余 的骨干分批转移 4
到灵J 坚持 斗争 。 i I
9月 5日, 胜县小 江村一 些革命 同志 在雷 剑 的 龙
全州 、 灌阳等多个点同时起义 ; 并成立起义领导小 组, 肖雷任组长 , 阳雄飞、 曾金全 、 全昭毅、 邓崇济为
飞要“ 深入农村 , 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97 4 。1 年 月, 4 省工委在横县召开会议 , 要求各地党组织在全省开
展武装 斗争 。6 月下 旬 , 北党组织 在灵川县吴 家村 桂
召开了有肖雷 、 阳雄飞、 曾金全、 全昭毅、 邓崇济等参
加 的 紧急会 议 , 肖雷 传达 了上 级党 委关 于 开展武 装 斗 争的具 体指示 。会议 决定 : 月 2 7 5日分别 在灵川 、
解放战争剿匪史系列之——广西桂北剿匪回忆录
解放战争剿匪史系列之——广西桂北剿匪回忆录作者原解放军49军147师张志刚1950年6月29日,我们这批军校毕业学员,有200多人分配到49军147师工作,我与谢忠杰同志被分到师直警卫营二连任文书,连部驻地在灵川县九屋区。
根据师部的统一部署,担负进驻灵川县剿匪的部队是师直警卫营和441团3营,加上灵川县地方武装县大队和各区区中队,剿匪总共兵力近2000人。
上级要求务必在年底前将灵川县土匪肃清。
至1950年11月底,整个灵川县的土匪基本肃清,我连顺利完成了在灵川县的剿匪任务。
1950年12月初,我连又接受新的剿匪战斗任务,奉命转到山区百寿县龙江第四区追歼残匪。
由营联防剿匪指挥部率我连进驻龙江。
龙江是个新解放的大山区,山高林密,盛产香菇、罗汉果,一直是桂北反共救国军梁圆匪部盘踞的老巢。
按剿匪的战略部署,是暂时放弃进剿地区之一。
当我们在胜利肃清桂林市郊区外围的土匪后,由我师四四零团和师直警卫营一、二连奉命进军百寿。
在未进山区追匪前,百寿、龙胜、三江基本上是土匪的一统天下。
当时,百寿土匪暴乱比灵川更为严重。
匪北区司令梁圆匪部在临桂、灵川通往百寿必经之路一高耸云宵的金竹坳构筑有坚固的工事防守,还经常派出土匪向我临桂、灵川、义宁靠近百寿的边沿地区侵袭、骚扰。
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圆匪部气焰更嚣张,扬言要率部出山攻打桂林。
为了把百寿数万群众从土匪的残暴欺压下解救出来,我们事前已作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根据百寿联防剿匪指挥部下达的战斗命令,由我连担负从临桂苏圩往金竹坳向土匪发起总攻击。
攻击开始,先是用六零炮瞄准土匪在金竹坳山头构筑的工事猛轰,将其摧毁。
土匪在我强大火力的攻击下,望风而逃,我连一举突破了梁圆匪部设在金竹坳的第一道防线后,于下午一点多钟解放龙江。
经过连续作战追歼,向梁圆匪部盘踞在龙江附近的驿马、江口、保安一带的土匪连续发起进攻,宣告龙江区全部获得解放。
解放后的龙江,全由我连负责组建新生人民政权——百寿县龙江第四区人民政府。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作者:陈峥陈垣君来源:《桂海论丛》2020年第02期摘要: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期间,严格执行有关纪律,关心群众疾苦,并以实际行动支援各族群众的革命,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他们为红军提供物资,担任向导和翻译,救护红军伤病员和收留掉队战士,部分青壮年参加红军队伍。
中央红军在桂北停留时间不长,但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提高了沿线民众的革命觉悟,促进了先进思想在广西的传播,对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桂北;广西革命运动中图分类号:K2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2-0117-07收稿日期:2019-1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提振文化自信路径研究”(19BKS21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内科研启动金项目“长征与红军壮族干部成长研究”(US18003Y)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學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与应用研究智库”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峥,男,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陈垣君,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三大主力及红二十五军在两年多时间,艰苦转战数万里,付出重大牺牲,最后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史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广西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之一,在这里发生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血战即湘江战役,同时桂北又是红军长征途中所通过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因而红军长征过广西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界主要关注的是红军在桂北的民族政策及实践,对推动该地革命运动问题的关注较少。
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一、中央红军在广西的群众工作1934年9月2日至10日,中央红军第六军团在短短的九天时间,经过了灌阳、全县、兴安①3县(今灌阳、全州、资源3县),完成预期横渡湘江、进军城步的作战任务。
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游击队的统战工作
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游击队的统战工作唐军富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北游击队,非常注重统一战线工作。
桂北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桂北实际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争取和团结中间力量,打击和孤立顽固势力,开展政治攻势和宣传活动,为桂北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也对桂北的顺利解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游击队;统战工作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桂北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桂北游击队,活动在广西北部及湘桂边境的广大区域。
在两年半的游击斗争中,桂北游击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国民党桂系统治中心——桂林的周边地区建立了近百万人口的游击根据地。
桂北游击队之所以能够在险恶复杂的局势下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建立了桂北人民反对国民党桂系统治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为解放桂北各县和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桂北实际情况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了桂北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的政策理论开始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转变。
1947年10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是:“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政治纲领是桂北游击队开展统战工作的指针和基石。
桂北起义伊始,起义队伍急剧扩大,进展顺利。
后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游击队遭到严重挫折,造成这一严重挫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统战工作的失误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后来游击队总结了起义遭受严重挫折的经验教训,把统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游击队的生存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求真理的杨庆祝7:参加桂北武装起义
求真理的杨庆祝7:参加桂北武装起义卿助南原创1947 年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共桂北地下党组织为了配合解放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根据中共省委横县会议的统一部署,决定在桂北地区举行武装起义。
1947 年6月下旬,中共广西省工委桂北特派员肖雷和中共桂林市工委负责人阳雄飞,在灵川甘棠渡吴家村吴腾芳家里,主持召开了桂北党组织负责人紧急会议。
会上,肖雷传达了上级关于武装起义的指示。
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析了国内省内形势,一致认为在桂北开展武装斗争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决定:以党员和抗日时期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骨干,动员基本群众和从城市回来的学生一道,组成起义队伍,于7 月25 日分别在灌阳的县城、新圩、陈家卫、巨望、秀江源和全州的石塘、两河,灵川的灵田、甘棠、南蕃等10 个点同时起义。
起义后,全、灌队伍向南发展,灵川队伍向东发展,3支队伍在灌阳南部崇月乡集中整编后,向桂东发展,与桂东起义队伍汇合,在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山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同时成立起义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肖雷、阳雄飞、曾金全、邓崇济、全昭毅5 人组成,肖雷任组长,总指挥部设在灵川。
具体分工是:肖雷、阳雄飞、全昭毅负责灵川方面;曾金全、邓崇济负责全灌方面。
7 月中旬,杨庆祝得到党组织的通知,和他的战友和治刚立即由西大赶回全州,找到了起义总指挥邓崇济。
在立田村(时属全县,1951 年划归灌阳)小学,邓崇济主持召开了中共全灌特支党员及起义骨干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邓崇济、傅一屏、陆绍双、黄荣誉、杨庆祝、蒋光密等人。
会上传达了灵川吴家村会议精神,并对全灌武装起义作了具体研究和部署:成立了全灌武装起义指挥部,邓崇济任总指挥。
指挥部设在立田村。
决定7 月25 日晚,灌阳的县城、新圩、陈家卫、巨望、秀江源和全州的石塘、两河、镇东、麻市各点同时起义。
指派各起义点负责人为:新圩点由陆绍双、黄荣誉负责,参加行动的有40 余人枪,配有重机枪一挺。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摘要】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桂北地区处于关键位置,是连接中原和西南的重要通道。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桂北,增强了革命力量,鼓舞了广西人民的斗志。
这对于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广西革命运动得到了新的推动力量,取得了成功。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加速了广西革命事业的进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桂北地区、广西革命运动、推动、意义、影响、成功、积极作用。
1. 引言1.1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通过桂北地区的蜿蜒山路,向广西进发,为广西革命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使红军队伍更加紧密团结,更加顽强奋斗。
他们抵达广西后,积极参与当地的革命斗争,与当地的革命力量紧密联系,共同推动着广西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桂北的意义,不仅在于战略上的部署,更在于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
红军战士们在桂北的各种挑战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同时也接触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状况,深入了解了广西革命的实际情况。
这为红军与广西地方力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共同推动广西革命运动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
通过这次长征,红军不仅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更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他们与广西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推动着广西革命运动的进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桂北地区的重要性桂北地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处,是南方革命的重要前沿阵地。
这一地区地势险要,气候适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革命斗争中,桂北地区曾经是革命力量与国民党军队激烈对抗的战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
解放广西的战争,不仅让广西人民从桂系军阀的统治中脱离出来,同时直接为解放云南省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全国解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历史意义。
广西解放所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进与退,追与逃,充满了传奇色彩。
“衡宝战役”结束,解放军备战广西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
桂系军阀大家耳熟能详,当年,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长江日报》社论这么评价它:桂系军阀本来只是国民党反动军事集团中的二三等角色,但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悉数被歼之后,却成了国内外反动派所幻想的救命菩萨。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桂系反动军队和我解放大军的正面接触较少,暂时幸免于和蒋匪军主力同样的悉数被歼的境地,因此桂系反动派尚握有一注比较完整的军事赌本。
他们利用封建地域观念以及欺骗麻痹和强力控制相结合,在桂系反动部队中造成一种封建雇佣部队所固有的凶顽的气质。
特别是桂系军阀在其广西老巢有20多年的统治经验,又面临着死亡前的最后挣扎,所以我们估计解放广西全部和全歼桂系军阀的进军作战,将是在我国大陆上全歼残敌中的最后一次激烈的战斗。
这个预计,切中了广西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白崇禧自从武汉撤退以来,由于连遭解放军的重创,内心方寸大乱,加上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猜忌和争斗,使他不得不分神抽身,穷于应付。
因此,此时的白崇禧已无昔日“小诸葛”的风采,在指挥决策上的一误再误,显得毫无章法。
一九三三年桂北瑶民起义
作者: 南跃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44-50页
主题词: 人民起义;历史背景;兴安;灌阳县;汉族;广西;义宁;地主;桂北瑶民起义;桂江
摘要: <正> 1933年的桂北瑶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很深。
参加这次起义的,主要是广西灌阳、全县、兴安、龙胜及义宁、灵川(今临桂县的一部分)等县的瑶民;受起义影响的,有桂江上游以及湖南江华、永明等瑶区,连同起义地区的瑶民,人口约有十五万。
当地的汉族和僮族农民,也有一部分积极地参加了起义的行列,共同进行了反对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
为了比较全面地认识这次起义的性质,必须分析一下这次起义的历史背景以及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
所以本文分为三个问题:(一)起义前的历史背景,(二)起义的经过,(三)起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谈谈我们的看法,并请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同志指正。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摘要】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的背景和原因,然后分析了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探讨了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意义和对其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过程,得出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深远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广西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桂北、广西革命运动、推动、影响、意义、发展、深远影响、未来发展1. 引言1.1 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性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其在推动广西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广西地区的思想觉醒和政治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长征过桂北的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广西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通过长征,中央红军将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广西地区,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促进了广西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长征不仅带来了政治上的变革,也为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其开启了广西革命新时期,对当地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广西革命运动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广西地区的思想觉醒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的背景和原因详分析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的背景和原因,首先需要考虑到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之下,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而红军的主力部队也因为长期作战和战争疲劳而需要休整和重新部署。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红军领导层决定进行长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政策导致了中央红军无法在原地继续生存和发展。
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势力的打压使得红军在原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出路。
红军内部的需要也促成了长征的进行。
长期的作战使得红军面临着士兵疲劳和物资匮乏等问题,需要进行休整和重新部署。
桂北大剿匪(摘录)
解放初期,桂北境内共有土匪116股约20400人,主要分布于桂林市周边县区及铁路沿线各县,重要匪首有钟祖培、林秀山、韩蒙轩、陈钧亮、石作衡、石世佑、唐介圭、伍英、鲍钧等。
桂北土匪以国民党桂系军警残部为主体,以其党政军警宪特人员为骨干,以各地地主恶霸为基础,以桂北复杂险要地形为基地,以颠覆我新生人民政权为目的,是一股极端反动凶残的反革命势力。
他们不断组织反革命暴乱,攻打我区乡人民政府,杀害我党政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造谣惑众,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抗征抗粮抗税,残害广大群众,破坏社会治安和交通设施。
桂北剿匪,势在必行。
担负剿匪主力的是解放军49军147师兼桂林军分区的439、440、441团和独立团以及49军145师兼平乐军分区的433、434、345团。
剿匪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阶段:(1949.12—1950.2)追剿残兵,镇压暴乱桂林解放前夕,桂系正规部队都随白崇禧大举南逃了,但桂北刚解放时仍残留有近万名桂系军警残部,主要有:以周祖晃中将为司令的桂北军政区5000多人,以林秀山少将为师长的广西第1独立师800多人,以马谨民少将为副司令的桂林警备司令部500多人,以及被我击溃的其他军警分散残部。
1949年12月中下旬,桂北军政区虽然接受了我和平改编,但仍有其他残部拒绝改编,就是已接受改编的一些残部,摇身一变,又拉起了队伍,自编番号,占山为匪。
除桂系残部外,已被我击溃的原驻湖南江华、永明一带的国民党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周天雄,也收罗其残部,成立了“反共救国军”12军,并自任军长,作乱于湘桂边界的恭城、平乐、江华、永明一带。
桂林、平乐两分区于1949年年底便投入了追剿国民党军警残部的斗争。
桂林分区首先对已接受我和平改编后又占山为匪的桂北军政区团长陈钧亮残部进行追剿,迅速剿灭了该部主力,迫使其窜入临桂、永福交界山区。
1950年1月7日,桂林分区441团在永福与鹿寨交界的桥板突袭林秀山残部,该部800多人大部分投降,林率余部逃往该县的四十八弄。
夺取解放战争在广西的胜利
人民救灾委员会,领导群众
几次成功阻米外运,强行将
奸商囤积的 5000 斤大米平价
出售。5 月中旬,救灾委员
会获悉该县官僚地主蒋余荪
开的“同益庄”粮店要将一
批粮食外运牟利,于是发动
2000 多 名 饥 民 将 粮 车 堵 住 ,
饥民冲进“同益庄”,将店匾
和家具砸烂,和前来镇压的
县警发生激烈冲突。县警拘
尔什维克的革命精神,做必 死准备,英勇就义,绝不出 卖组织和群众利益。”按照桂 柳区工委的部署,桂、柳、 邕、梧四市党组织隐蔽精干, 积蓄力量,积极发展党员,
击队在城内建立了一批联络 斗争,保存武装,保存干部; 本
站,接待来往的游击队领导 一方面长期打算,准备将来 刊
人、伤员和其他人员;积极 为各地游击队提供情报,采 购药品、电讯器材和其他军
由陈枫传达中共中央香港分
二、掀起农村求生存和
局的决定,将桂柳区内广东、 城镇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广西两系统的党组织合并,
成立中共桂柳区工委,书记
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
陈枫,组织委员李福海,宣 广西省工委贯彻南方局提出
传委员路璠,下辖桂林市临 “争取和、准备打、立足于
时工委、柳州特派员、柳州 打”的方针,领导掀起争取
策”之机,推动学生自治会 “辞职”。3 月下旬,广西大 黄景文、政委唐才猷率领下,
成 立 “ 营 救 被 捕 同 学 委 员 学教职员工开展罢教、罢工 开始从遂溪县突围西进,途
会 ”, 开 展 罢 课 、 请 愿 等 斗 斗争。3 月 30 日,西大 800 经遂溪、廉江、博白、合浦、
争。国民党广西当局被迫于 名学生包围中央银行桂林分 灵山、钦县 (现属钦州市),
委。在此期间还有隶属中共 经济斗争和爱国民主斗争,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资料摘录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资料(摘录)瑶民起义中的漠川义军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压迫歧视的政策,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激起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强烈不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反抗情绪就像火山下的溶岩,越积越热,随时都会爆发。
民国二十一年初(公元一九三二年),桂北瑶民地区来了两个江西的长衫客(据说是江西红军),他们走村串寨,和瑶民促膝谈心。
过不多久,起义暴动消息就传遍了瑶民居住的地方。
次年正月,首先是全州的凤福林和灌阳的凤福山(瑶王)率先打醮”(一种瑶族祭祀)起义,口号是种大田,住玻璃房子”,一场声势浩大的桂北瑶路,一路从蕉江安和进攻全州县城:一路从漠川向兴安县城进攻。
据兴安县志记载,漠川瑶民早就做好了起义准备,建立了供堂(以迷信的方式集中物资和人员),起义一爆发,统领龚金甫立即率领漠川的两千多义军顺漠川河而下,到戽斗塘又兵分两支,分别从邓家村和五里峡向西进攻兴安县城。
义军一个个腰扎钱纸,喝了符水,据说这样就可刀枪不入。
他们手执马刀、梭标、鸟铳和棍棒,斗志昂扬地行进到犁头圩,正好与县长田良骥带领的民团相遇,义军持仗人多势众,一陈猛冲猛打,把两个班的民团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田县长乘坐的高头大马在惊慌中陷入烂泥田拨不出脚来,急得县长大人慌忙下马,由两个民团搀扶爬出烂泥田, 大大鼓舞了各地义军的斗志,吓坏了兴安县的民团。
与此同时,兴安县其它几支瑶民义军共四千多人也分别从华江、金坑、清水几个方面向县城合围,形成了大包围圈,与桂北其它几个的义军遥相呼应。
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震惊了文本省内外,严重地威胁了反动政府的统治。
国民党驻广西的第四集团军第十九师奉命镇压起义,副师长陈恩元率一个团加一个迫击炮连和两个机枪连赶到兴安对义军进行围剿。
用正规军对乌合之众,用现代代武器对原始兵器,不到半个月,义军就被赶回原来居住的各处深山。
兴安义军被杀一百三十四人,房屋被烧毁一百六十二座,被抓的义军集中关注在县城的湖南会馆,县城的老百姓亲眼看见瑶民被国民党开膛破肚。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
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摘要】中央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经过桂北时期对广西革命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经过桂北地区,与当地革命力量相互配合,加深革命合作,促进了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
长征后,广西革命运动迎来了新的变化,革命力量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
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启示是:革命力量的团结和合作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桂北的历史事件对广西革命运动产生了长远影响,为当地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桂北、广西革命运动、推动、背景、促进、影响、变化、启示、积极推动作用、历史事件、长远影响。
1. 引言1.1 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中央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广西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作用显著,不仅加深了中央红军与广西地方革命力量的联系,也带动了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中央红军长征通过桂北这一过程,使得广西革命运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为广西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与广西当地的革命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抗击敌人,推动了广西革命事业的发展。
长征过桂北对广西革命运动的推动作用在广西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影响延续至今,对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央红军长征对广西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具体推动作用,更在于其激励和激励效应,为广西革命运动提供了坚定信念和前行动力。
2. 正文2.1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桂北时期的背景和情况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桂北时期的背景和情况可以追溯到1934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困和追击,被迫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经过了险象环生的桂北地区。
桂北地区地势复杂,山高林密,气候恶劣,道路艰难,给红军的长征带来了巨大困难和挑战。
在桂北地区,红军不仅要应对风险重重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广西革命圣地研究报告总结
广西革命圣地研究报告总结
根据对广西革命圣地的研究报告,可以得出以下总结:
1. 广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革命圣地之一。
广西革命圣地包括了许多地区,如柳州、桂林、南宁等,这些地方都发生过重要的革命事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广西革命圣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清朝末年,广西处于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这为后来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基础。
此后,广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加剧,激发了更多人民的反抗情绪,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 广西革命圣地的形成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广西的农民、工人和其他社会群体在维护权益和推动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逐步形成的农村苏维埃政权和工人工会等组织,为广西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广西革命圣地的形成还离不开党的领导和重要的革命领导人。
广西培养和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党员和革命领袖,如刘少奇、陈云等。
他们在广西的革命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国革命在广西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广西革命圣地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重要的革命领导人和党的领导等。
广西革命圣地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武装起义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唐军富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年第10期[摘要]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桂北武装起义,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是中共党组织的活动,桂北人民革命传统以及国内革命形势等因素综合影响,促成了桂北武装起义的必然爆发。
[关键词]解放战争;桂北武装;必然性桂北武装起义,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广西北部的灵川、全县、灌阳等县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发生在国民党广西桂系集团统治的中心——桂林附近。
所以,起义的爆发,威胁到敌人的后方,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以及遍及广西全省的各地武装起义。
桂北武装起义,在广西及全国革命武装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这次起义,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即历史的必然性。
一、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及活动,为桂北武装起义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桂北武装起义能够发动的根本保证和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及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为桂北武装起义的爆发准备了必要的思想、组织和干部条件。
正如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所指出的:桂北“有党领导。
”[1]桂北地区很早就有中国共产党活动的足迹,1926年7月,桂林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桂林县支部成立。
同时,一批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的进步青年回到桂北,发动农民开展斗争,促进了桂北各地革命运动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1942年7月9日,桂林发生“七·九”事件,国民党桂系当局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
中共广西省工委、桂林市委遭到严重破坏。
在桂林市区活动的中共党员被迫撤退到桂北各县农村坚持斗争。
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中共党组织在桂北一带农村的力量大为加强。
1943年春,中共广西省工委组建中共灵川特支,主要负责灵川县和桂林师范学校党的工作。
1944年8月,成立中共灌阳特支,后改为中共全灌特支,负责党在全县和灌阳县的组织建设。
中共灵川特支和全灌特支构成了桂北武装起义领导机构的主要力量。
中共灵川特支和全灌特支成立后,积极开展各种秘密活动,团结、发动广大知识青年,唤醒群众革命意识,扩大党的影响。
中共全灌特支创办了机关刊物《民主战线》和《时代与教育》半月刊,《民主战线》转载中共七大文献及新华社播发的时事新闻。
《时代与教育》主要刊载《新华日报》及其他进步报刊的文章和消息,同时报道和评论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共全灌特支在灌阳县城开办了“文化供应社灌阳特约经销处”,秘密出售进步书刊。
当时国民党灌阳县县长兼“剿匪”司令部司令称这些活动:“如组织桂师同学会、开设文化供应社、贩卖中共书籍、创办刊物、宣扬共产主义等,显为有组织、有计划之行动。
”[2]中共灵川特支设立“生活服务社”,作为青年集会和读书讨论、宣传革命道理的场所。
出版《少年中国》杂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启发青少年政治觉悟。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在党组织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和青年农民,提高了中共党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为桂北武装起义打下了基础。
二、桂北人民所具有的光荣革命传统,为桂北武装起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桂北人民,历来就有不畏暴政,敢于斗争的传统精神。
1852年,太平天国起义队伍经过桂北,桂北人民踊跃参加太平军抗击清军。
1854年,广西天地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军占领灌阳,建立“升平天国”。
1932年10月至1933年4月,桂北瑶民和部分汉族、僮族群众,不堪国民党桂系当局和地主豪强的压迫剥削,发动了席卷桂北、柳州部分地区及湖南道县、江华等县的武装起义。
起义队伍达到六万人。
而中国工农红军三次路过桂北,更是对桂北人民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邓小平率领红军第七军,从广西左右江北上,途径桂北,到达中央苏区。
1934年9月,红军第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西征,经过桂北。
同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主力进入桂北,在灌阳、全州、兴安一带进行了惨烈的“湘江战役”,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
经兴安、资源、龙胜等地进入湖南。
红军在途径桂北期间,严守纪律,关心爱护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使桂北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工农红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从而在桂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桂北人民所具有的革命传统和红军过桂北在群众中的积极影响,为桂北武装起义的发动,培育了深厚的群众因素。
当桂北起义爆发时,桂北群众踊跃参加,积极主动帮助起义队伍,革命热情非常高。
例如灌阳县新圩立田村的村民就将埋藏的红军送的武器挖出来,参加武装起义。
三、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和全县、灌阳的抢米风潮,构建了桂北武装起义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抗战胜利后,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桂林掀起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对内战和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6年12月,北平发生驻华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女生事件,桂林的大中学生强烈抗议美军暴行。
广西大学学生自治会发出《告全省同学书》、《告全国同胞书》等,开展“美军滚出中国宣传周”活动。
1947年5月20日,国民党当局在南京镇压游行示威学生,制造了“五·二O血案”。
为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广西大学学生发出《告全国同胞书》。
6月2日,广西大学、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学生以“反饥饿,反内战示威大游行”的大旗为前导,举行示威游行。
6月4曰,桂林中学、桂林女子师范学校和桂林高级助产士职业学校近千名学生,进行罢课和示威游行。
与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相呼应,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还在桂北广大的农村领导“反饥饿、求生存”斗争,其中标志性事件就是全县、灌阳的抢米行动。
抗战期间,日军在桂北的烧杀掳掠,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至1947年期间,桂北地区水灾、旱灾频繁发生,造成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群众贫病交加,被迫逃荒避难。
但国民党桂系当局横征暴敛,实行苛捐杂税,强夺民粮,甚至还向民众征收1944年度已免的沦陷时期的粮赋。
贪官和地主豪绅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牟取暴利。
1946年4月,全县数千饥民为了生存,要求奸商将囤积的粮食平价出售,遭拒绝后愤而将米抢光。
国民党全县政府下令缉捕“肇事者”。
在这种情况下,为加强对抢米运动的领导,中共党组织成立全县人民救灾委员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声援饥民抢米运动,迫使国民党全县政府释放被捕的群众,并开店卖粮。
6月12日,灌阳县城南门码头有3艘满载粮食木船,准备运往全县牟利。
中共全灌特支发动饥民及灌阳中学师生封锁码头,阻米外运。
国民党灌阳县政府派出警察、民团进行威胁。
群众愤怒,将船上所载的粮食一抢而光。
“全灌米案”震动全国,国民党第八区(兴安)专员陈恩元认为:全灌阻米风潮“均由‘匪党’利用时机从中鼓动饥民……演成混乱局面,几至不可收拾。
”[3]这些爱国民主运动和“反饥饿、求生存”斗争,构成了在桂北一带反对国民党桂系集团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为桂北武装起义准备了客观的社会条件。
四、全国以及广西解放战争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是桂北武装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在南方各省国民党正规军大批调走,征兵征粮普遍施行,正是我党发动游击战争的好机会。
”因此,南方各省的乡村工作是:“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
”“凡条件尚未成熟之地区……,其目标仍是积极准备发动公开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之各种条件。
”[4]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12月1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发出《当前的政治形势与我们的斗争任务》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在可能与有利条件下,发动武装斗争,建立民主政权。
”[5]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共广西省工委要求,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建立秘密武装,准备武装起义。
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
为开辟敌后战场,配合解放区军民的斗争,中共中央于3月8日发出《关于在蒋管区发动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认为目前蒋管区后方甚为空虚,群众斗争情绪高涨,已具备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客观与时间条件。
1947年4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横县召开会议,制定了“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摧毁反动政权,建立新解放区”的总方针。
确定在桂东、桂北、左右江等地举行武装起义。
横县会议后,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按照会议的部署,加紧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1947年6月,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的桂东起义爆发,举起了广西开展武装斗争的旗帜。
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桂东起义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调动了敌人,为桂北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鼓舞了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的信心,加快了武装起义的步伐。
7月下旬,在中共桂北地方党组织领导下,桂北的全县、灵川、灌阳等县举行起义。
起义风暴很快席卷桂北,动摇了国民党桂系在桂北的统治。
总之,解放战争时期的桂北武装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宣传发动和领导下,全国和广西及桂北革命发展到新阶段的结果。
是国内和广西省内的政治、军事形势发展,以及桂北一带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民生凋敝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注释][1]钱兴:《广西×报告》,1947-05-05,广东省档案馆.[2]蒋文度:《灌阳县共匪暴动之前前后后》,1947-09,灌阳县档案馆.[3]陈恩元:《灵全灌三县事变纪略》,1947-10,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4]《中共中央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1946年11月6日.[5]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武装斗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