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析法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ABC法则、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 分析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
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
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
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
1963年,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应用说明ABC分类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列,从而实现区别对待区别管理的一种方法。
ABC法则是帕累托80/20法则衍生出来的一种法则。
所不同的是,80/20法则强调的是抓住关键,ABC法则强调的是分清主次,并将管理对象划分为A、B、C三类。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首先将ABC法则用于库存管理。
1951年至1956年,朱兰将ABC 法则运用于质量管理,并创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种管理方法——排列图法。
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1.ABC法则与效率面对纷繁杂乱的处理对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鸡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来的。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ABC法则、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 分析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
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
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
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
1963年,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应用说明ABC分类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列,从而实现区别对待区别管理的一种方法。
ABC法则是帕累托80/20法则衍生出来的一种法则。
所不同的是,80/20法则强调的是抓住关键,ABC法则强调的是分清主次,并将管理对象划分为A、B、C三类。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首先将ABC法则用于库存管理。
1951年至1956年,朱兰将ABC 法则运用于质量管理,并创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种管理方法——排列图法。
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1.ABC法则与效率面对纷繁杂乱的处理对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鸡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来的。
ABC分析法
能集中组织各部门的力量 好的销售技能
高
优秀的谈判能力 积极和进攻能力
能制定和实现进取性的目标
人际交往能力强 有权威性 能熟练的应用策略和技巧
优秀的会议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战略性的思维
成 本 和 价 值
一般型
好的系统技能 成本模型
瓶颈型
较强的技术技能 以专业的技能著称 擅长外交 具有鼓动性 总成本管理技能
一般型
瓶颈型
精简内部流程
降低风险
低
供应风险
高
产品采购政策方向
高
杠杆型 成 本 和 价 值 一般型 瓶颈型 战略型
低
供应风险
高
供应战略制定过程
标准化(基础性生产材料)
高
最大程度的利用杠杆作用 标准化
核心部件 战略联盟
战略化
固定规模
减少交易 降低交易成本 全球采购
供应商设计、采购参与
ABC分析法
100% 95% 80%
投 资 额 比 重
A
B
C
采购量比重
ABC分析法
等级
A B C
占总采购产 占采购总额 品比重 比重
10-20 30-50 40-70 70-80 10-20 10-20
ABC分析法
• 20%的产品或采购服务,占用了80%的采 购支出 • 对A类或B类产品,给予更多的管理资源 • 有助于提高库存成本管理 • 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的供应商 时,ABC分析法无法延伸到制定供应管 理战略和战术上
供应商细分
标准 风险
0
1
2
3
技术水平 付款条件 交期
运输方式
客户政策 质量水平
ABC分析法
所谓的ABC分析法可能是指: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又称帕
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
素分析法、ABC分析法、ABC法则、分类管理法、
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
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
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
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ABC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又称作业成本
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ABC
分析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
有学者认为,
这种成本核算的思想起源于20 世纪30 年代末、
40 年代初美国会计学家科勒(E. Kolher) 的思想。
科勒发现采用传统的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无
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
因为相对于主要
用于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的人工来说,水力发电
的主要成本是发电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
用等间接费用,而原材料水不需从市场上购进。
因
此,科勒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
ABC分析法分析
三、 ABC分析法的目的和意义
商品管理技 术大大提升
1. ABC分析法的目的
ABC分类是一种分析方法,不论分析的标的 是数量或毛利、贡献率,都是表现了某个特 定时间的当时状况,所以应该是商品主档建 立以后才有可能确立,而且还要配合进销存 的流动结果才有办法计算出来。如前所提, 这种方法表现了某个特定时间的状况,所以 是会不断变动的,通常和商品的生命周期、 季节性、流行性、话题性..等等因素有关
举例说明:
下面再计算“累计占比”。 将“占比”的第一个百分数,输入到“累 计占比的第一个。 ”累计占比“的第二个单元格,输入公式 ”=G4+H3“,回车键确定。 同样的鼠标移至右下角,变成“+”的时候 ,双击鼠标,这样剩下的列全部得到百分 比。
举例说明:
最后就是得出"ABC”。 第一个数据标A,累计占比的 第一个接近50%是A,A下面 是B,累计占比第一个接近 90%是B,B下面是C。在表 格中“ABC”这一列将上述表 示出来。 将光标移到标了C的单元格的 右下角,双击,得到所有的C (如图)。
举例说明:
下面计算每个品类商品 的销售占比,首先占比 单元格格式全部调整成 百分比。
占比=销售额/总销售额,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输 入占比这一列第一个单 元格的数据公示 “=F3/F33”,再按一下 F4,得到最终的公 式”=F3/$F$33”,回 车键确定。
点击得出百分比的第一 个单元格,鼠标移至右 下角,变成“+”的时候, 双击鼠标,这样剩下的 列全部得到百分比。
ABC P.F.Drucker ABC
五、 ABC分析法的使用
ABC分析法的三大部分: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
ABC分类法编辑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分析法、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们也称之为“80对20”规则。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目录1简介2应用与说明3基本程序1 3.1 开展分析1 3.2 实施对策4具体步骤1 4.1 收集数据1 4.2 处理数据1 4.3 制ABC分析表1 4.4 确定分类1 4.5 绘ABC分析图5案例分析1简介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
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ABC分类法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
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
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
1963年,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此规则通过对同一类问题或项目进行排序,来认明其中少数争议较大的。
帕雷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美国80%的人只掌握了20%的财产,而另外20%的人却掌握了全国80%的财产,而且很多事情都符合该规律。
于是他应用此规律到生产上。
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力量到A类-总数中的少数部分,你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abc分析法
5.绘ABC分析图。以累计品目百分数为横坐标,以累计资金占用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第三栏和第八栏所提供的数据,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曲线,则绘成ABC曲线。
按ABC分析曲线对应的数据,按ABC分析表确定A、B、C三个类别的方法,在图上标明A、B、C三类,则制成ABC分析图。
制表按下述步骤进行:将第2步已求算出的平均资金占用额,以大排队方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栏。以此栏为准,将相当物品名称填入第一栏、物品单价填入第四栏、平均库存填入第五栏、在第二栏中按1、2、3、4......编号,则为品目累计。此后,计算品目数累计百分数、填入第三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填入第七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填人第八栏。
2.处理数据。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计算和汇总。
3.制ABC分析表。ABC分析表栏目构成如下:第一栏物品名称;第二栏品目数累计,即每一种物品皆为一个品目数,品目数累计实际就是序号;第三栏品目数累计百分数,即累计品目数对总品目数的百分比;第四栏物品单价;第五栏平均库存;第六栏是第四栏单价乘以第五栏平均库存,为各种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第七栏为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第九栏为分类结果。
主要内容
一、 ABC分析法的定义
ABC分析法又称巴累托分析法、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称为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区别主次,分类管理”。它将管理对象分为A、B、C三类,以A类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其关键在于区别一般的多数和极其重要的少数。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先从介绍ABC分析法开始,然后详细解释ABC分析法的步骤和应用,接着探讨ABC分析法的优缺点,并最后提出如何将ABC分析法应用于实际场景的建议和总结。
ABC分析法是一种管理工具,常用于优化库存管理、产品分类以及客户管理等领域。
ABC分析法根据“二八法则”(即20%的因素解释了80%的结果)的思想,将事物按照重要性和贡献度进行分类,从而帮助管理者更有针对性地分配资源和优化决策。
ABC分析法的步骤主要有三步:分类、评估和管理。
首先,将待分析的事物划分为A、B和C三个类别。
A类事物通常是最重要的,对整体结果具有重要影响;B类事物次之,对结果影响不明显;C类事物相对较次要,对结果影响较小。
其次,对每个类别中的事物进行评估,可以基于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估,如价值、销售额等。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管理决策,向A类事物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对于B类和C 类事物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ABC分析法的应用广泛。
在库存管理中,可以将产品按照销售额或者库存占比进行分类,从而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和浪费。
在产品分类中,可以将产品按照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和营销策略。
在客户管理中,可以按照客户贡献度或者忠诚度进行分类,重点维护和发展高价值的客户。
然而,ABC分析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分类的依据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不同的指标和权重可能导致结果有所偏差。
其次,ABC分析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环境,事物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可能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外,ABC分析法过于简化了事物的复杂性,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用ABC分析法,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事物的多个方面。
其次,及时更新评估结果,以适应动态的环境变化。
最后,结合其他管理工具和方法,将ABC分析法与其他手段相结合,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ABC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重要性和贡献度进行分类的管理工具,通过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配资源和优化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析法简介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具体步骤分析评价分析法简介ABC分析法又称巴累托分析法、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称为ABC 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1879年由意大利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雷多·巴累托提出。
1879年,巴雷托在研究个人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口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巴雷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
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
后来巴雷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
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区别主次,分类管理”。
它将管理对象分为A、B、C三类,以A类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其关键在于区别一般的多数和极其重要的少数。
基本程序1.开展分析。
这是“区别主次”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数据。
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
以库存控制涉及的各种物资为例,如拟对库存物品的销售额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年销售量、物品单价等数据。
(2)计算整理。
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
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
习惯上常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计百分数达70%~80%的若干因素称为A 类,累计百分数在10%~20%区间的若干因素称为B类,累计百分数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称C类。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ABC分析法(ABC-Analysis)作为库存管理的技法从1951年由GE公司的迪基开发出来以后,在各企业迅速普及,运用于各类实务上,成效卓著。
1、ABC分析法的概念ABC分析是依据"对应价值大小的投入努力"来获得非常有效的管理分析法。
ABC分析的基础可溯自巴雷特分析(Parteo Analysis)。
巴雷特在1897年研究社会财富分配时,收集多个国家的收入统计资料,得出收入与人口的规律,即占人口经重不大(20%)的少数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80%),而大多数人(80%)的收入只占收入的很小部分(20%),所得分布不平等,他提出了所谓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大数"的关系,用来表示这种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现象的统计图表称为巴雷特曲线分布图。
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迪基经过对该公司所属某厂的库存物品经过调查后发现,上述原理适用于存储管理,将库存物品按所占资金也可分成三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和采购、存储策略,尤其是对重点物品施行ABC分析的重点管理的原则。
ABC分析在原理上与巴雷特分析相同,但是,在适当区分对象、改变管理重点的论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ABC(A类品占金额高重点管理,B类品点金额中等次重点管理,C类品点金额最低一般管理)分析不仅只用于库存管理,其对采购管理也适用,利用ABC分析法根据不同类的商品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在采购手续、采购方式的选择、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实施ABC分类的重点管理,将为企业的采购部门带来更高的效率。
或许其他经营方式的企业可以由销售部门同时承担采购职能,采用购销一体制,但连锁营企业必须集中统一采购,这是由连锁经营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依靠标准化经营、标准化店铺展开的发展类型,标准化是其生命力所在。
标准化除了店铺设计、布局安排、销售服务方式等方面外,标准化的商品是核心部分。
而商品的获得由采购来实现。
试想如果由各分店自行采购,自行决定商品结构、种类、品质和价格,连锁分店和传统的单店企业还有什么差别?统一的经营战略安排从何谈起?另外连锁企业多店铺、广地域经营方式对采购配送形成子不同于单店经营的特色要求,需要由统一规划安排的采购、加工、配送体系,即满足各分店在地区上、品质上、数量上的不同要求,又能做到经济合理地运筹进货、运输、加工、保管、配送业务,比起单店企业,在商品从采购到销售过程中职能分化和协调的程度要深,所需组织管理水平也要高得多。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简单地说,ABC分析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指标值将产品分为三类(或多类),对每类产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帕累托法则,即二八原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库存管理中,ABC分析法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应用。
简单地说,ABC分析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指标值将产品分为三类(或多类),对每类产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常用的分类指标包括:销售额、销量、产品特点、利润贡献率、库存价值等。
以销售额为例,ABC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将商品按销售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计算各种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
3、按照分类标准,选择断点进行区分。
一般而言,A类产品占总销售额60-80%,品种数占全部产品5-15%;B类产品占总销售额15-25%,品种数占全部产品的15-25%;其余的为C类产品。
三类产品的管理方式和备货逻辑是不同的,其中:A类产品对公司销售额贡献最大,总公司和所有门店都应备货,备货周期最短,可以每周1次。
为减少库存资金占用,A类产品应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前提下,小批量多批次按需储存,尽可能降低库存总量,减少仓储管理成本。
但若控制不好库存,很容易出现断货风险。
B类产品销售额次之,总公司备货。
对于门店,只要是各区域的中心店备货即可。
备货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一次。
C类属于长尾商品。
只在总公司备有少量库存就可以了。
可以一季度备一次货,最好是集中采购,并适当增大库存量,相应减少订货次数。
实际工作中,可采用“双堆法”或“红线法”进行粗略控制。
应用ABC分析法,一般是将分析对象分成A、B、C 类3类。
但也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和数量大小分成两类、或3类以上。
ABC分类标准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员工行为分析法——ABC分析法
员工行为分析法——ABC分析法员工行为分析法(ABC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组织行为管理方法,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为表现。
它通过将员工的行为分为A、B和C三个级别,并针对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优化组织绩效和员工发展的目的。
首先,对员工行为进行分类。
ABC分析法将员工的行为分为三个级别:A级别行为(常规行为):员工按时上下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B级别行为(进阶行为):员工能够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工作指标,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C级别行为(尖端行为):员工具备高度创新能力,能够提出独特的思路和见解,积极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对组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针对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A级别行为,组织可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B级别行为,组织可以采用积极激励机制,如给予额外的奖励和晋升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超越自我,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C级别行为,组织可以将其视为重点培养对象,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用。
可以将其纳入项目组或战略性工作团队中,给予更大的权力和决策权限,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激发其潜力和发挥优势,推动组织创新和发展。
最后,定期评估员工行为并进行反馈和调整。
组织应该定期评估员工的行为表现,对其所属的行为类别进行评分,以便及时了解员工的发展情况和需求。
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不足,挖掘潜力,持续提升绩效和能力。
ABC分析法在组织行为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将员工行为分层次地管理,有针对性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绩效。
其次,它可以促进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物料管理应用
应用二. 订单管理 Order Release check list.xls
– 每周发给供应商订单前,可以用表中的数据检查订单是否合理。 – 绿色部分每周一小余帮忙导入数据,红色部分由物料计划员自己 提供,黄色部分会自动计算。蓝色部分会自动提示:DOH-PTFST<0, 那么要增加订单,DOH-PTF-ST>3, 那么要取消订单。 – 然后每周统计A-PART的订单在表二中。 – 可以根据表二中的信息,当评审供应商时,可以提出减少 MOQ/SPQ或LT。
Visual
2-40c
ABC分析法物料管理应用
应用一. 库存管理 A-PART INVENTORY MANAGEMENT.xls
– 表中共900个A-PART,每月整理出相关的PFEP基础数据。 – 每周做一次库存分析,把现有的库存和PFEP DOH的库存比较, 对于金额差异大于〉3000的物料,物料计划员要采取相对有效的 措施,控制库存。 – 同时计算出本次措施可节约的成本或库存达标的时间点。 列:1. 取消6000PCS订单,那么节约=6000*单价 2. 减少2天安全LT,那么节约=2*单价*每天平均用量
Rank 1 2 3 4 5 6 7 8 9 10
Class A A B B B C C C C C
Cumulative % 47.7% 72.7% 82.9% 89.2% 94.3% 97.7% 98.6% 99.4% 99.8% 100.0%
Source: CPIM Inventory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Review Course (APICS, 1998).
– 它是以某一具体事项为对象,进行数量分析,以该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与 总体的比重为依据,按比重大小的顺序排列,并根据一定的比重或累计比 重标准,将各组成部分分为ABC三类。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一般来讲,商业组织的库存物资的种类繁多,而且就销售、利润贡献、市场份额或竞争力而言,并非所有的物资同等重要,还有就是组织的资源永远于有限的状态,如果对所有库存物资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和管理都不大可能。
因此,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方式,这就是ABC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其实质就是突出重点、分类管理。
ABC分析法的起源ABC分析法是指将库存物资按照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库存(A类物资),一般重要物资(B类物资)和不重要物资(C类物资)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类型的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ABC 分析法是帕累托理论在物流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在18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威利弗雷德,帕累托在一项对米兰财富分布的研究中,发现20%的人控制了80%的财富,而80%的却只占有20%的财富,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定理。
该分析的核心思想就是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少数因素对事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多数属于对事物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在库存管理,命名为ABC分析法。
后来,朱兰将其引入到质量管理,用于质量分析,被称为排序图。
到了1963年,管理大师德鲁克将其推广到全社会,使其成为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
/chengshizhuanxian/2012/0912/604.html/chengshizhuanxian/2012/0912/605.html/chengshizhuanxian/2012/0912/606.htmlABC分析法的步骤1.对库存物资进行排队。
通常按照库存资金的多少降序排序。
2.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
根据库存物资排队的状况,确定基本界定,编制库存物资ABC分类表。
该方法划分类别的基本标准是:按照库存物资的累计资金占比(库存资金占用与总库存资金占用之比),以及累计品种占比(累计品种数与库存品种数之比)这两个纬度进行分类,即将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数的5%~15%,而其占资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70%~75%的物资定位A类;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15%~40%,其占用资金额占库存金额的15%~25%的物资定位为B类;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40%以上,而其占用资金额的10%以下为C类。
ABC分析法(巴累托分析法)
ABC分析法(巴累托分析法)提出时间:1879年提出人:意大利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雷多·巴累托提出背景:1879年,巴雷托在研究个人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口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巴雷托图。
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
后来巴雷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
1951年-1956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
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主要内容一、ABC分析法的定义ABC分析法又称巴累托分析法、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
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称为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区别主次,分类管理”。
它将管理对象分为A、B、C三类,以A类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其关键在于区别一般的多数和极其重要的少数。
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1.开展分析。
这是“区别主次”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数据。
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
以库存控制涉及的各种物资为例,如拟对库存物品的销售额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年销售量、物品单价等数据。
(2)计算整理。
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
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
习惯上常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计百分数达70%~80%的若干因素称为A类,累计百分数在10%~20%区间的若干因素称为B类,累计百分数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称C类。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帮助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从而提高营运绩效。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重点关注重要客户,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营销资源,提高市场销售收入。
在中国,ABC分析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识别出不同顾客群体,将营销活动的重点放在有价值的客户上,从而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收入。
ABC分析法的具体方法是将顾客群体按照他们的营销价值和贡献度进行划分,根据销售收入占比大小,将客户分为“A类”,“B类”和“C类”。
A类客户拥有较高的销售收入比例,而C类客户则只占据一小部分比例。
此外,通过ABC分析还可以确定客户价值,从而根据不同客户价值,采取针对性地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达到更高的营销效果。
因此,ABC分析法是企业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管理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准确地将企业的营销支出安排到有价值的客户群体,从而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步骤
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点管理
确定重点 主要因素
画分析图
ABC分析图
编分析表
ABC分析表
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
数据收集
原始数据
ABC分析图
20/80 Principle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A类
B类
C类
A类因素 重点管理 JIT管理 B类因素 按经营方针 调节库存
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 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 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 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 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 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 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 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 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 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 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 管理方法。
C类因素 大量定货, 减少定货费
0.2
0.4
0.桶理论
遇到复杂问题,一时摸不到头绪时,不 妨把问题列出来,找到原因,并对原因进 行一些分类 把8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20%真正重要的事 情上,不但努力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
不足与挑战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在指标选取上的量化稍显 不足。可与其他一些方法结合使用 ,比如AHP 法等。 挑战主要来源于新兴的网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