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研究
节水措施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902023.11节水措施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田培旭(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 甘肃 景泰 730400)我国西北地区长期存在水资源短缺、农业干旱等严重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应大力建设农业水利灌溉工程,不断完善节水措施,从而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 西北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现状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量极其稀少,干燥炎热,温度变化明显,蒸发量大。
独特的位置及自然条件造就出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产物,但是,随着人类肆意破坏,全球变暖愈加严重,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多重损害,部分牧场草地严重干旱,因此,针对西北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西北地区灌溉工程技术多为传统灌溉,难以保障旱区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原因在于意识、资金、技术的多重缺乏,进而导致西北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无法发挥其根本作用。
2 工程概述灌溉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最有效的节水技术之一,运行特点主要是均匀灌水,控制性良好,可以规避风力影响,实施自动化模式,使农药、化控剂、化肥等随水一同浇筑土地。
3 地下滴灌技术3.1 首部及田间系统设计田间管网布置规模:通过建设区的林、路、田等分布信息,将田间管网按照地形所属依次布置,采取梳状单向规模,将控制区地势范围选择在东南低西北高。
管网模式分为支管、分干管、输水干管、毛管四级输配管。
采取灌溉中的滴灌技术,系统结构分成首部、砂式与网式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施肥罐,再通过主干管转向分干管、支管、毛管,最后转向滴头,由滴头开始滴灌工作。
地埋管主要分为分干管与干管。
首部设计:首先,泵房建设选用彩钢板材质,内部要布置完善的过滤器、施肥箱、管道和阀门等,要求布置简单整洁,并将机组安装为一列,方便后续检修与操作,总面积40平方米。
其次,过滤器型号首选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在过滤水头损耗高于0.08~0.10兆帕时开始自动反冲洗,从而保障滴灌均匀程度,并通过系统流量筛选至200~600立方米/小时的过滤器。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植被稀疏。
抗旱造林技术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防护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树种选择、人工造林技术和抗旱管理等方面,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抗旱造林的基础。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的树种非常重要。
常用的树种有杨树、沙柳、沙樱子等。
杨树是一种对干旱条件适应性强的树种,能够耐旱、抗寒、耐盐碱和抗粉尘。
沙柳是一种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乔木或灌木,能够耐旱、耐寒和耐盐碱。
沙樱子是一种旱生小乔木,树干高大挺拔、形状优美,能够耐旱、耐寒和抗盐碱。
这些树种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和生长。
二、人工造林技术人工造林技术是抗旱造林的核心。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土壤质量差,采用适宜的人工造林技术尤为重要。
常用的人工造林技术有濡沫直播法、沙障固沙造林法和防护网覆盖法。
濡沫直播法是一种在干旱地区进行绿色工程的新技术。
该技术采用濡沫剂将树种种子保护起来,使其不易受到风沙的侵袭和蒸发。
濡沫直播法适用于沙地、石地和高盐碱地等条件较差的地区。
沙障固沙造林法是一种采用沙障结构对沙漠地区进行抗风固沙造林的技术。
沙障是由树木和草本植物构成的屏障,能够减弱风沙的冲击,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保护根系的生长。
防护网覆盖法是一种在干旱地区进行人工造林的有效措施。
该技术采用高强度的防护网覆盖在造林区域,能够有效防止风沙和浓烟侵袭,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三、抗旱管理抗旱管理是抗旱造林的保障。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强抗旱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树木生长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抗旱管理措施有水源管理、灌溉技术和覆盖保水等。
水源管理是抗旱造林的基础。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障水源是关键。
常用的水源管理措施有利用洪水、引水工程和水库蓄水等。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战略储备区。
然而,该区域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从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的水文循环、水资源量、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还将关注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揭示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主要规律,识别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这对于增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西北干旱区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温方面,西北干旱区整体呈现出明显的暖化趋势。
根据多项研究,过去几十年中,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以每十年3~5℃的速度上升。
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显著,而夏季气温上升则相对较慢。
这种气温变化趋势导致了冰川融化和冻土消融,进一步影响了河流径流和水资源分布。
降水方面,西北干旱区的降水量在过去几十年中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然而,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等频发,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极大冲击。
蒸发方面,随着气温的上升,西北干旱区的蒸发量也有所增加。
蒸发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农业、生态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暖化、降水波动增加和蒸发量增加。
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河流径流减少、冰川融化和冻土消融等。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小的是()A. 耕地B. 林地C. 草地D. 建筑用地【答案】D【解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小的是建设用地2.我国的耕地状况是()A. 耕地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B. 耕地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C. 耕地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D. 耕地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答案】B【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即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3.(1)该图反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3.(2)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乱占耕地B. 草场退化C. 乱砍滥伐D. 土地污染【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的想象是乱砍乱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现象该现象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答案】D【解析】变草地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选项D做法是错误的选项ABC中的做法都是正确的4.(1)东部季风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4.(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雨③降低水费价格④推广节水技术A. 地势低平河湖较少B. 经济发达人口众多C. 植被稀疏蒸腾量小D. 季风影响降水集中【答案】B【解析】(1)我国东部季风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这样就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故选B【答案】B【解析】(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节水技术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水汽条件不适合实施人工增雨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为增强节水意识适当的提高水费价格故B正确故选B5.(1)从图中可看出长江武汉段水量最大的是()5.(2)该图间接反映中国的降水()A. 1月B. 4月C. 8月D. 11月【答案】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武汉段水资源量夏秋多冬春少 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长江武汉段径流量的逐月变化特征故选C【答案】D【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夏秋季节水量大冬春季节水量小从而间接反映出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故选D6.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A. 节约用水B. 兴修水库C. 防治水污染D. 跨流域调水【答案】B【解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7.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滥伐森林问题严重B. 超载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C.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D. 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答案】A【解析】图中漫画标题是“水土的怒吼” 反映的是水土流失现象这是由于滥砍滥伐造成的 A正确超载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会造成草场退化与水土流失无关 B错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是由于城市用地等迅速扩张乱占耕地造成的 C错误图中漫画反映的不是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问题 D错误故选A.8.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B.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 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D.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答案】D【解析】A、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会使我国耕地面积缩小故A不正确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降低湖泊的蓄水能力造成自然灾害故B不正确C、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故C 不正确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可以改善自然环境故D正确9.读图分析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对比匹配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 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D. 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答案】D【解析】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我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的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最突出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10.(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10.(2)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A. 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B. 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C.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答案】C【解析】从图中看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C正确【答案】D【解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 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11.如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下列关于三个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东北乙—华北丙—西北B. 甲—东北乙—西北丙—华北C. 甲—西北乙—东北丙—华北D. 甲—华北乙—西北丙—东北【答案】B【解析】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 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 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 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据此判断甲为东北乙为西北丙为华北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12.(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部或东部)地区所处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和盆地12.(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________地区漫画“手下留情”反映了人类对________资源的破坏12.(4)请你为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__ (合理即可)【答案】旱地, 水田, 草地, 林地【解析】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是旱地 B是水田 C是草地 D是林地【答案】东部, 平原【解析】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平原盆地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答案】西南, 森林【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漫画“手下留情”反映了人类滥砍乱伐树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答案】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解析】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我们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禁止乱占耕地等13.(1)安徽省三大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流域13.(2)从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虑安徽省境内的新安江流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 适合发展________业淮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 适合发展________业13.(3)安徽省境内的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请据图表分析这种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一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工程措施表现 ________措施________【答案】(1)准河【解析】(1)由题目可知安徽省的三大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是淮河流域近一半的流域是淮河【答案】(2)山地, 林, 平原, 种植【解析】(2)从地形类型看安徽省境内的新安江流域主要是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淮河流域主要是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答案】(3)皖北耕地资源丰富而水资源不足皖南水资源丰富而耕地资源短缺, 跨流域调水工程(或在淮河上游修建水库【解析】(3)可以看出安徽北部耕地丰富而水资源不足安徽南部水资源丰富但耕地不足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或是在淮河上游修建水库的办法解决14.(1)该图反应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丰________缺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________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14.(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联系生活实际请写出节水建议农业节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家庭节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1)空间, 南, 北, 跨流域调水【解析】(1)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答案】(2)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解析】(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15.(1)从图1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 这与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15.(2)图2中 A地和B地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图中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15.(3)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北方缺水这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也使的我国南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为此我们实施了________工程15.(4)图3漫画中揭示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水浪费和________问题【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析】(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答案】(2)奏岭-淮河, 草地【解析】(2)图中的AB两地大致以奏岭--淮河一线为界 B地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发展旱地 D地区是我国草地集中地区 DB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答案】(3)南水北调【解析】(3)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是不合理的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的东线工程利用了京杭运河来输送水【答案】(4)水污染【解析】(4)图3中的A图一个人端了水转身走后水龙头还继续流水反应的是水浪费现象 B图造纸厂、炼焦厂、炼油厂和洗煤厂等厂子大量排放污水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水污染问题。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杭州市雨水花园应用初探一、低影响开发理论下的雨水花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是一种以减少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理论。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设计和规划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损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雨水花园作为LID的一种实践手段,是通过自然的植被和土壤,将雨水在地表自然渗透或蓄留利用,减少城市中的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空间的适宜性和舒适度。
二、杭州市雨水花园现状作为中国有名的水乡城市,杭州市的雨水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雨水排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在过去的雨水管理中,杭州市主要采取混凝土管道和排水沟的方式来排放雨水。
这种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雨洪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雨水管理问题,杭州市开始尝试引进LID理念,雨水花园就成为了重点方向之一。
目前,杭州市的雨水花园布局不多,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建小区或园林绿地中。
由于雨水花园的建设相对较新,其规划和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雨水花园的管理和维护也面临一定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LID理念的指导下,杭州市雨水花园的应用初探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 规划和设计针对雨水花园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来进行科学设计,确保雨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还需要考虑雨水花园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结合城市景观规划,打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 建设和施工在雨水花园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选择和工艺技术,确保雨水花园的长久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还需要注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 管理和维护雨水花园的管理和维护是其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
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确保雨水花园得到持续的管理和维护。
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雨水花园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 社会参与在雨水花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参与。
干旱地区水文循环特征与水资源利用
干旱地区水文循环特征与水资源利用水,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然而,我国干旱地区的现实却是水资源短缺,水文循环特征独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干旱地区的水文循环特征与水资源利用。
一、干旱地区水文循环特征1.降水稀少干旱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因素,降水量严重不足。
这里的降水主要以雨的形式为主,降水的季节性、年际变化较大,且降水量逐渐减少。
2.蒸发强烈干旱地区气温较高,日照时间长,地表水分蒸发强烈。
这导致了水分供需矛盾加剧,地表水资源逐渐枯竭。
3.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弱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减弱。
地下水循环速度加快,水位下降,难以维持生态平衡。
4.河流径流量小干旱地区河流径流量小,河流水系发育不良。
许多河流在干旱季节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5.土壤水分含量低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土壤质地干燥,肥力下降。
这使得植被生长困难,生态环境恶化。
二、水资源利用1.开源与节流并重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下功夫。
开源方面,可以积极开发雨水收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节流方面,要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合理配置水资源干旱地区水资源配置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
根据地区水资源状况和需求,优化水资源分配,确保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水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3.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前提。
我们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水资源执法监管,确保水资源安全。
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干旱地区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关键是推广节水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
同时,加大水资源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
5.发挥水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干旱地区应充分发挥水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水产业、旅游业等与水资源相关的产业,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益。
“软工程”战略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维普资讯
第 3 卷 20 8 02年第 3 期
v 13 2 0 No 3 0.8 02 .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ot et om l n e i ( a rl c ne ora o N r w s N r a U i rt N t a Si c) h v sy u e
e gn e n d s r o c t o n e m a u e r u r ad t e l e rs n b ee p ott n o ae s u c 。 w i n i e r a t c n r e c u tr e s r sa ep tf w r o ra i e o a l x li i fw trr o r e i n o i g e e o z a o e hc h
Y NG i —u NI al 2 A Ja g o , E Hu —i n n
( .I l o ec es o e e 硼z 0 3 0 0 a u h a 1 . z uT a h r C l g ,I }u7 0 7 ,G n ,C i ;  ̄ h l l a n
2 o l eo E omi n ngm n,LnhuU i rt,Lnhu700 ,G nu h ) .C e f cn c adMaae et azo n e i g s vs y azo 300 a ,C n a i a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少雨,植被较为稀疏。
抗旱造林技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抗旱造林技术,是指在干旱地区根据地方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植被修复、土壤改良等方法,提高植被对干旱的适应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恢复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点1.气候干旱少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
雨水一般集中在夏季,而冬春季降水量较少,高温干燥的天气使得土壤水分流失较快。
2.土壤贫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土层浅薄,含水量低,且土壤贫瘠,缺乏养分。
3.植被稀疏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较为稀疏,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容易发生风蚀、水土流失等现象。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措施1.科学选择树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首先要科学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要选择耐干旱、抗风沙、快速生长、根系发达的树种,如沙柳、胡杨、柠条、胡桃等。
这些树种能够适应干旱环境,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高,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2.合理布局造林在进行抗旱造林时,要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造林。
在平原地区,可以采取条带状或块状造林,以减少风沙的侵蚀。
在山地地区,要根据地势高低,结合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合理的植被恢复和修复。
3.改良土壤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贫瘠,为了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可以采取改良土壤的措施。
可以在造林前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如施入有机肥料、耐旱保水剂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合理施肥抗旱造林的过程中,施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树木对干旱的抵抗能力,加快树木的生长速度。
根据当地土壤的性质和树木的生长需要,可选用有机肥、磷肥、氮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树木的养分含量。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1. 引言1.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概述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干旱条件给树木生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抗旱造林技术在西北地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合理设计抗旱造林方案、科学管理抗旱造林项目、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抗旱造林技术水平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干旱地区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水源,促进经济发展。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发展还能促进当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当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探索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和种植方式,以更好地适应西北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是抗旱造林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造林项目的成败。
为了确保造林项目的成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水资源情况,科学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
对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选择耐旱性强、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造林。
柽柳、刺槐、沙柳等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适合在干旱地区进行造林。
这些树种能够适应干旱环境下的高温、低水分和风沙侵蚀,有利于造林项目的生长和成活。
还需要考虑树种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在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时,除了要考虑其抗旱性能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其木材用途、果实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生态功能等因素。
这样可以实现造林项目的多效统筹,既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是抗旱造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才能保证造林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2.2 合理设计抗旱造林方案合理设计抗旱造林方案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及其相关策略。
我们将概述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现状,揭示该区域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的问题。
我们将分析水资源问题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水资源问题对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当前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和建议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这一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总量有限:西北干旱区降水量稀少,且多集中在夏季,导致水资源总量有限。
同时,该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数量较少,储水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极度缺乏。
这种不均衡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使得一些地区不得不通过远距离调水等方式来解决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在农业灌溉方面,传统的漫灌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在工业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用水器具的漏水、滴水等现象时有发生。
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论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水利用研究
论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水利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3-01T12:32:53.37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7期作者:赵雅倩赵桂浩[导读] 现在面临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工业城市洪水后,暴雨地区的负面问题,和传统的排水模式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问题,矛盾日益加剧。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 056000摘要:现在面临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工业城市洪水后,暴雨地区的负面问题,和传统的排水模式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问题,矛盾日益加剧。
然后在水处理的低影响开发城市洪水预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基于绿色空间为例,利用现有地形雨水利用规划网站,建设基于雨水利用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在不同的雨采取措施,利用组合搭配,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人的设计方法和水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城市;排水目前,我国正处于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雨洪管理不足、雨水资源利用不足、水污染严重的两难境地。
本文选择低影响开发条件下雨水利用形式与景观规划设计之间的应用进行研究,这也是由于雨水控制利用布局合理,应尽可能减少洪水灾害,美化城市,减少水污染。
因此,应对雨洪灾害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 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水利用的概念低影响开发(LID)是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一套系统化雨水管理系统。
主要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综合运用雨水和洪水管理技术对水文和水质进行处理的系统。
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应该以原有的地形地貌为设计依据,将项目空间原有的自然环境因素与设计相结合,以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
2 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水利用的形式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水利用形式是解决雨洪管理系统的关键,雨水利用的基本方式是渗入地下、收集和再利用、调节和排放。
通过这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个面向环境自身特点的科学利用体系。
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
第32卷第9期2007年9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 I R O N M ENTAL SC I ENCE AND M ANAGE M ENT Vol 132No 19Sep.2007收稿日期:2007-04-12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1D I B 10079)作者简介:李强坤(1968-),男,河南灵宝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水文与环境水文等方面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673-1212(2007)09-0145-04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李强坤1,丁宪宝2,胡亚伟1,孙娟1(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2.黄委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452000)摘 要:在当前生态需水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植被盖度作为衡量绿洲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根据植被盖度和侵蚀率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需水机理出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以额济纳绿洲为例,计算了2000年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并与额济纳绿洲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生态功能;植被盖度;生态需水;额济纳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Ecol ogical W ater Require ments Based on Considerati onsof Ecol ogical Functi ons in Northwest A rid Regi onsL i Q iangkun 1,D ing Xianbao 2,Hu Ya wei 1,Sun Juan1(1.Yell ow R iver I 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YRCC,Zhengzhou 450003,China;2.Survey Bureau of Hydr ol ogy and W ater Res ourses of San menxia Reserv oir,YRCC,San menxia 452000,China )Abstract:I n the current studying on the basis of ecol ogical water require ments,selected vegetati on coverage as a key indica 2t ors aboutmeasure of Oasis ecol ogical functi on .According t o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vegetati on and the rate of er osi on,meanti m e considered t o the mechanis m of eco -syste m and based on considerati ons of ecol ogical functi ons,the method t o calculate ecol ogi 2cal water require ments in north west arid regi on was put for ward .Taking the Ejina oasis for instance,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 2l ogical water require ments in 2000,and had don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l ogical water require ments of Ejina oasis at dif 2ferent ti m es .Key words:ecol ogical functi ons;vegetati on coverage;ecol ogical water require ments;Ejina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加大,由此而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益突出。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它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振兴西北经济, 必须振兴西北农业, 要振兴农业,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1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开发利用现状西北地区(指甘、青、新、宁、陕、内蒙6省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36%,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 5.84%, 入均水资源量2000 年为全国人均的80.50%, 人均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单位GDP 用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1.20 倍、40%、1.85 倍,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为53.30%(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 这说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足或不合理,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超量开采超量开采是北方地区大部分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机井灌区的超量开采, 造成甘肃民勤县等地当地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地下漏斗; 因为上游渠道灌区的超量开发水资源, 造成黄河下游断流; 甘肃景电一期工程等一些灌区出现大面积耕地返碱现象, 都是不合理开发、开采、配置和利用水资源的沉痛教训。
1.2.2 浪费严重西北地区一方面水资源极为匮乏,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美国、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 水的利用率已达到或超过99%, 我国水的平均利用率仅有52%, 而西北大部分地区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40%, 有些地区、灌区还低于30%。
偷水、漏水、跑水的现象在各个灌区极为普遍, 造成水的成本增加, 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
1.2.3 污染严重尽管国家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水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 但是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 有法不依, 城市污染、工业污废水违规排放, 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还有上游水电站、电灌工程的泥沙排放, 使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再度加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雨水控制利用评价指标介绍杜晓亮曾捷李建琳吕石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100013)0前言绿色建筑关注水环境改善与水资源利用,雨水控制利用也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得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
即将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章节对雨水控制利用提出了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在雨水控制利用方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从其技术理念和宗旨可以看出,低影响开发注重雨水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该方法在美国、西欧等地得到广泛运用,并有众多代表性案例。
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其中就包含了雨水控制利用的要求,与低影响开发理念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因此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水环境及水资源难题。
2低影响开发原则下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与传统的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相比,低影响开发推崇的措施更注重因地制宜,追求实现接近于自然状况下的水文循环、低耗能且生态化。
我们将此类措施称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它是由诸如林荫街道、湿地、公园、林地、自然植被区等开放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此类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截流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摘要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排水问题,节省了投资费用,并且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涵养地下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0引言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50多个城市严重供水不足,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跨流域、跨地区引水,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
与此同时,雨水作为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经济而宝贵的水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地利用。
雨水综合利用,也被称为雨水资源化,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或手段将雨水资源转化为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的过程,也是雨水资源转化为其它形式水资源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雨水对人类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外发达国家对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起步,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具体表现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有关雨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入渗井、入渗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从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雨水的利用。
我国在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了研究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1 干旱地区变电站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榆林地区某750kV变电站为例:榆林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如下:变电站设计场地铺设有厚度约100mm~150mm的碎石层,有很好的蓄水作用。
一般情况场地设计时地坪要求低于道路50mm~100mm,每块场地尽量平整。
因场地竖向设计平均坡度为0.005,故在场地沿等高线方向每隔10m设挡水墙,档水墙为外粉12砖墙。
为了站区美观,要求档墙顶标高和碎石地坪一致。
碎石空隙率按30%设计,100mm厚碎石层可储水22.5mm,150mm厚碎石层可储水37.5mm。
试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及节水保水技术
试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及节水保水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区域之一,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区域内,抗旱造林及节水保水技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抗旱造林抗旱造林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林木种植,通过合理的植树造林技术以及事先的补植、保护等措施,提高林木的生存率和树高、树粗生长速度,从而达到抗旱的目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旱地入林项目主要是以人工植树为主,同时,也可采用混交林、低支架林、高标准林等林业模式进行造林。
1. 选择适宜品种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抗旱树种,目前适宜的抗旱树种有黑松、马尾松、柿子树、丹参等。
在选种时,应掌握各树种的生态和生长特性,了解各树种的耐旱能力和对土地光热、水分、土壤等的适应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树种。
2. 合理密度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保证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成活的关键。
低密度植树效果不佳,而高密度植树则会导致水分分配不均,根系交织,发生疏林现象。
因此,应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树种的生长特点,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
3.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影响林木生存率和生长速度的关键。
在抗旱造林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比如进行土壤修复、均勻施肥、施用追肥、观测病虫害等。
此外,还应根据当地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选用相对优良的造林技术,比如建造固定林带、植树成行、间作林、草木复合等。
二、节水保水技术节水保水技术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减少土地水分流失和地貌侵蚀,维护生态平衡。
该技术可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包括土地改造、水资源管理、灌排技术改进、雨水集中、地下水补充等。
1. 土地改造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干燥脆弱,需要采用土地改造措施,以增强土地保水能力并提高利用率。
改造主要包括:施种草地、保水型林场建设、增加耕作深度、拔掉病虫木杆、铺设防护网等。
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调配,旨在实现最大程度的水资源利用效益。
最实用的4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技术
最实用的4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技术雨水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体现绿色建筑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打造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技术与设计手段。
现在雨水利用的宗旨是采用源头控制的理念,尽量将雨水直接利用或者渗入地下。
以下介绍4种常用的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技术。
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顶、天台上种植绿草和小灌木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绿化目的的统称,形成了立体化的绿色空间。
国外研究表明,绿色屋顶能够留存雨量的65%,即使经历了一场暴雨,土壤基质完全渗透,绿色屋顶也比传统屋顶还有91%的额外蓄水能力。
屋顶绿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雨水降落在屋顶时,首先通过在屋顶植物的截蓄作用削减径流洪峰流量,同时降低雨水径流总量,然后经过土壤的吸收和渗滤作用提高径流水质;②由于种植土的保温作用,有利于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③屋顶的绿色结构起到了遮阳作用,减少光反射和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尘埃,洁净空气,并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进屋顶微环境。
2、下凹式绿地和植被浅沟下凹式绿地和植被浅沟是指比绿地中的路面下凹深度在5~20 cm 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
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后,首先经过下凹式绿地的蓄留作用,降低地表径流流速,然后经过植物过滤和土壤的渗透吸收,减小径流流量,从而调节了雨水流量。
同时,雨水在渗透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吸附分解,雨水中COD、SS 等污染物可得到有效去除。
植被浅沟和下凹式绿地设计时植物的选择需注意选种乡土植物中抗旱且耐淹植物,以保证成活率。
3、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采用生态透水材料或草皮砖作为面层,其下增设滤层和蓄水层,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的一种地面做法。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地面硬化面积一直在增加,暴雨时由于缺少绿地的吸收,大量的雨水在街道和停车场等不透水性地表急速汇集,引起洪涝灾害;同时由于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又会引起含水层水位降低等环境问题,导致现存的雨水收集设施出现隐患,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干旱地区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干旱地区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一、预测干旱水源供需情况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因此,预测干旱水源供需情况对于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再生利用措施至关重要。
预测可基于历史水文数据、气象模型和专家经验,并结合地下水位、降雨量和用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预测,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水资源的再利用策略,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效率1. 推广灌溉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例如,通过喷灌和滴灌系统替代传统的洪灌和沟渠灌溉,可大幅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提高灌溉效果。
2. 环保型工业用水节约技术的推广。
例如,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再生水利用系统等技术手段,降低工业用水量以及污水排放量,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3. 加强农田排水及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在干旱地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水资源再生利用至关重要。
此外,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降水收集起来用于生活和灌溉用水,也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再生利用方式。
三、开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需求,科学家们应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以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1. 开发新型膜技术。
膜技术在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能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并提供良好的水质。
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膜技术将推动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
2.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可以通过光催化和化学氧化等反应,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提供清洁的水源。
3. 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生物技术通过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方法,可以降解水中有机物,净化废水,为水资源再生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居民节水教育和意识提升在干旱地区,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居民的节水教育,提高大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技巧,在家庭生活和农业用水方面精打细算,实现节水目标。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节水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研究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研究摘要: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雨水分布不均导致旱涝交替,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可以极大地改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
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策略着重分散式源头控制,减少了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削减了雨水洪峰流量,在城镇防涝和雨水回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加之其经济效益方面的优越性,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状况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青海,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几个省,由于受强烈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之温暖湿润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对西北各省的影响很小,西北地区全年的降雨量大部分在450mm以下,表现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状况,而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的供需矛盾则更为突出。
“水循环规律”是解决目前水资源匮乏问题可供利用的自然规律。
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称为自然界的“三水”,过度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忽略对大气水的利用,不但不能长期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破坏水的循环,可造成的地质灾害包括:大面积土壤盐渍化;自然景观破坏,土壤荒漠化;地面不均匀沉降;海水入侵等。
基于此,城市雨水利用作为防涝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
2 低影响开发设计理论低影响开发的目的在于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对水文过程的改变最小化。
利用已有的自然水文景观,结合微观尺度下的蓄洪机制,模拟雨水形成初期的流态,进而优化流动条件,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延长雨水的流动路程和历时,削减雨水峰值流量,改善水质。
在传统雨水管理最佳措施中,雨水径流流经不透水路面到达雨水篦,在雨水沟里汇集后再通过钢筋混凝土管输送到雨水调蓄池。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增值利用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增值利用
赵玉柱;樊文颖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年(卷),期】2007(30)6
【摘要】面对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用水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将继续增加,水资源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要,提出了今后在进行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应遵循的科学方法,并简要阐述了实现水资源增值利用的主要途径.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赵玉柱;樊文颖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市苏尼特左旗林业工作站,011300;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J], 任春颖;张柏;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
2.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分析 [J], 李梅;黄廷林;王晓昌
3.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分析 [J], 李梅;黄廷林;王晓昌
4.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增值利用 [J], 樊文颖;阿腾格;包金英
5.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探讨 [J], 张仁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低影响开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状况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青海,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几个省,由于受强烈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隔,海洋湿润பைடு நூலகம்流难以到达,加之温暖湿润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对西北各省的影响很小,西北地区全年的降雨量大部分在450mm以下,表现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量稀少,年内降雨量分布极为不均匀,用水不当则易涝、易旱、土地易盐碱化。有专家预测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建新的工程,不增加供水量,西北地区2020年供水量的缺口为207.5亿m3/a,2030年的缺口
2 低影响开发设计理论
低影响开发的目的在于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对水文过程的改变最小化。利用已有的自然水文景观,结合微观尺度下的蓄洪机制,模拟雨水形成初期的流态,进而优化流动条件,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延长雨水的流动路程和历时,削减雨水峰值流量,改善水质。
在传统雨水管理最佳措施中,雨水径流流经不透水路面到达雨水篦,在雨水沟里汇集后再通过钢筋混凝土管输送到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池容积确定是很复杂的问题,相关设计规范未给出明确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国外也有研究显示,雨水调蓄池往往不能满足联邦政府的水质标准,不能有效地控制设计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总量[1]。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利用研究
摘要: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雨水分布不均导致旱涝交替,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可以极大地改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策略着重分散式源头控制,减少了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削减了雨水洪峰流量,在城镇防涝和雨水回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加之其经济效益方面的优越性,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状况,而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的供需矛盾则更为突出。“水循环规律”是解决目前水资源匮乏问题可供利用的自然规律。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称为自然界的“三水”,过度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忽略对大气水的利用,不但不能长期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破坏水的循环,可造成的地质灾害包括:大面积土壤盐渍化;自然景观破坏,土壤荒漠化;地面不均匀沉降;海水入侵等。基于此,城市雨水利用作为防涝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