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

合集下载

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好习惯具体内容及措施

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好习惯具体内容及措施

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好习惯具体内容及措施班主任的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

下面是班主任可以采取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卫生日,让学生一起清扫教室、整理书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卫生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营养讲座或者邀请营养师来学校为学生提供饮食指导。

另外,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带上健康的食品,避免食用垃圾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习方法讲座,给学生分享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还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小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小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在团队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班主任可以为学生规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时间管理讲座,向学生介绍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制定个人时间管理计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总之,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卫生、饮食、学习、交往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活动和讲座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

班主任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

班主任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

班主任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班主任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既要带领学生学习知识,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良好的习惯与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是一项挑战,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榜样示范、正面激励和个性化指导三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

一、榜样示范作为班主任,身为学生的榜样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行为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自觉树立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自己学习。

首先,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自己的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榜样。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重个人仪表和形象的塑造,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正面激励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行为时,应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表扬和奖励来鼓励学生。

当发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行为表现出色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良好习惯与行为的比赛或活动,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三、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准确把握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引导。

其次,班主任可以制定个性化习惯和行为培养计划,帮助学生规划和践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同时,班主任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行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榜样示范、正面激励和个性化指导,班主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与行为的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师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师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

他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提供几个方法和建议。

一、榜样的力量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

例如,教师应该准时上课,不迟到或早退;遵守教师的纪律和要求,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二、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并且清楚知道违反规则将会有相应的后果。

规则和期望可以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要求、每日任务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和责任,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倡导自主学习和自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是倡导自主学习和自律。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律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长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四、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机制学生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以保持动力和意愿。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和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针对不良习惯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形成更好的习惯。

五、与家长密切合作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分享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习惯。

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并执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计划,并互相支持和监督。

六、注重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就像在我们生命的枝条上绽放的美丽花朵。

学生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优秀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生活的主人,人们应该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先生。

教育家陈和琴说:“习惯好,生活好,习惯不好,终生受苦”。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在社会中成为“Jackielong”和“Chengfeng”。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幸福,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什么?让我们来谈谈学生在课堂管理中培养良好习惯的一些方法: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级作风从课堂建设开始,我依靠良好的阶级习惯营造学生逐渐克服不良习惯,约束和制约不良行为的氛围,使所有班级都能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阶级风格。

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每周的开始,甚至在每天的开始,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绝佳机会。

在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心灵从轻松愉快的假日生活中带回到充实而愉快的学校生活中,让他们记住“千里之行”的古老教训,从脚步开始'并诱导他们。

去练习和体验。

为了调动全班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建立了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日常工作情况,学生的纪律和家庭表现来管理,奖励制度是松散的。

基本上,全班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奖励,我用勤奋的观察,勤奋的发现,勤奋的表扬和勤奋的纠正,让精心打造的学生有一种荣耀感,让愚蠢的学生瞄准前者,为了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每个人都不甘落后,班里没有人欠作业,大部分都写得整齐,精心完成;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话,气氛非常活跃;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不用追逐做有用的游戏,形成良好的纪律,团结和友谊的氛围。

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

如果要举办一些活动,应在课堂上实施新的管理。

如何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培养学习动机、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环境、激发兴趣爱好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习动机1.激发兴趣:引导孩子接触多样的学科和知识,让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2.树立目标:帮助小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水平,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奖励激励:及时给予小学生学习上的积极反馈和适当的奖励,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制定学习计划1.培养时间意识:教育孩子合理规划时间,让他们明确学习时间的重要性,分配时间进行学习、休息和娱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2.分解任务: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阶段性目标,让孩子可以逐步完成,避免过大的压力,并培养他们坚持到底的毅力。

3.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帮助小学生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时间,并逐步养成按计划执行的习惯。

三、提供学习环境1.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为小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合理的学习工具:配备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书籍、文具和学习设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3.鼓励家庭辅导: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鼓励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给予小学生适当的学习辅导,形成学习与家庭的良性互动。

四、激发兴趣爱好1.多元化学科体验:开展多样的学科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广泛的学科体验,让他们发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学科,激发学习的兴趣。

2.丰富的课外活动:鼓励小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科学实验、美术创作、音乐表演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276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斯琴高娃小学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甚至会伴随学生终身,班主任要对此加强重视,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的习惯培养作为重点,还要具备耐心和包容心,让学生可以稳步地成长与发展。

素质教育对学生不仅作了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更注重学生思维、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小学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会持续到学生大学生活甚至步入社会,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为了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制定目标,加强训练针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解读,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有确切的计划,按照计划来有秩序、有组织、有目的性地展开,强化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训练。

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教学工作作优化设计,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学生能够形成好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上课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弯腰弓背,不跷二郎腿,不埋头伏案,以保护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发育。

其次,在生活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定时锻炼、干净整洁,不随意丢弃垃圾,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讲文明、懂礼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和美。

在与人交际交往方面,班主任就要传达给学生关爱、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不嫉妒、诋毁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身上的优良品质。

二、善于鼓励,激发动力小学生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对班主任的行为和言语也会主动模仿、记忆深刻,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对学生所作出的每一次表扬或者鼓励,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这也使得学生更愿意亲近班主任,和班主任分享他们的一切。

在我们的教育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倾向于选择一种打击式的教育,认为过度夸赞孩子容易使其骄傲自满。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管理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31“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的会让一个孩子受益终身,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本人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培养读的习惯首先,注重课上的指导。

学习一篇文章时,通常要学生通过大声朗读、速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并在读的过程中用心诵读其中的重点的词语和段落,在读中感悟到句子的深刻含义、明确文章精髓,把握文章的主旨。

同时为加深孩子们对这种重点语句和优美句子的感悟,可以把这些好词佳句摘抄记录,边读边记,学生逐渐会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

其次,要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师在完成一节课时,可以布置在把课后阅读相近类型的文章,那孩子循着在课上对课文余热,兴对同类的文章会比较感兴趣,教师推荐书目后要组织学生在阅读之后适时地召开读书汇报会,给孩子们提供分享各自读书的感悟机会,这样孩子们在交流就会发生思想的碰撞。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不再是一种思想。

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这种交流碰撞中自然会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我国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经典之作,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可能晦涩难懂,所以教师要有选择地进行推荐。

比如说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中做可能孩子从最初的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读《弟子规》《三字经》,但要注意诵读的指导。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孩子尝试读四大名著,适时组织学生分享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讲讲多愁善感林黛玉,说说豪情满怀的梁山好汉……还可以引导孩子读经典的现代白话文小说等等,坚持下来,孩子就会在书的浸润中浓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增长自己的文化自信。

二、培养写的习惯首先,对于课堂教学中课文里出现的一些生字新词,要求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教师要有相应的示范和检查指导。

除了这些必须掌握的生字新词,还可以将课文中所出现的重点语句儿和精美句子誊写在本子上,让学生一会其中的中国文字之美。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班主任应该从规范抓起,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认识,严格要求。

班主任可以抓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研究活动,结合《学校校纪校规》、《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细则》,制定《班规班约》、《优秀学生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

2.细致教育,规范行为。

班主任可以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在课堂上,班主任要求学生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坐不好则反复强化训练,直到坐端正为止。

在研究上,班主任要求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想了以后还不懂,再举手问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求学生做事有条理,从书包怎么放,作业怎么交,预备铃后干什么等细节问题一一加以规范训练。

在生活惯方面,班主任要求学生必须打扫好教室,整理好自己的课桌。

为了养成整洁卫生的惯,班主任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条线,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

每个同学要净化自己脚下的一块地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

3.制定计划,讲究实效。

班主任可以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制定每日计划,包括起床、吃早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惯。

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制定每周计划,包括周末活动、家务分工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总之,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惯的养成,从小处着手,为未来奠基。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惯。

养成学生良好行为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关心和爱心。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信息,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养成教育计划。

班主任的关心和爱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挑战,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资深教育家,我将在本文中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1. 树立榜样小学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有良好的榜样来引导他们。

教师与家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家长则应该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激励和引导孩子。

通过树立榜样,小学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制定明确的规则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与家长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

这些规则应该包括学习、行为、生活等方面。

例如,制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规定,约定规范的校园行为等等。

通过规则的制定,小学生可以明确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从而更加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3. 提供正向激励小学生对于积极的激励更为敏感。

教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好习惯和积极行为。

例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时,可以给予赞扬和奖励。

正向激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小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

教师与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例如,规定每天固定的起床、就寝时间,倡导按时完成任务等等。

逐渐培养自律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养成小学生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适当设置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教育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督促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等等。

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每天应该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他们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3. 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年龄和能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习题册、参考书籍等,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学习。

4. 鼓励学生多元化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和课外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5.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课业、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通过以上方式,小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

班主任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

班主任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习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

虽然道理大家都懂,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学生身心还在发展中,对他们来说,想要培养好习惯,必须依靠外在的力量。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施予这种力量,让他们在压力之下培养习惯,随后这种习惯会伴随他们一生。

班主任怎么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好坏,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好的习惯,可以给他们带来非常好的回报,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习成绩的进步,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成绩是不可能好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

一旦养成就便难以改变。

因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特别巨大!拥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班主任的重要目标就是将松散的群体建设成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

因此,要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笔者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结合班级实际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

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

班主任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临湖学区程老家小学:魏敏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和品德等心理因素形成的重要时期。

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模仿性和可塑性较强,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年轻没经验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简便的途径就是将养成教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达到践行的目的,这是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了解父母、懂得孝敬、体味家政、学会体贴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可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支持父母勤俭持家”、“记住父母的生日”、当一天“爸爸”和“妈妈”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父母做一些家务活,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苦,明白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会生活自理的本领,使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最后达到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

这样将孝敬父母的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

二,树立榜样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学生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说的道理,你就得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小学生具有富于幻想、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外露、易冲动、善于模仿、易受暗示和感染、可塑性和依赖性大等特点,其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时,必须利用直观、形象的榜样。

榜样感召是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教育影响受教育者。

榜样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楷模激励。

榜样能给小学生提供鲜明、生动、可模仿的形象典型和行为模式,使小学生在对自己喜爱的榜样的思想行为的仿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认识,激发内在的上进心,强化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通过典型的形象、示范的行动去影响、带动、吸引学生,具有号召力和感召力。

小学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言作为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重要使命之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基石,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导学生如何高效、有条理地学习。

1. 树立榜样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努力做到身教言传。

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展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小学班主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化的学习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制定学习计划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其中涵盖了每日的学习任务和复习安排。

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跟踪和指导。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的复习安排、高效的学习方法等方面。

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学习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习习惯培养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在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当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时,班主任可以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激励,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鼓励合作与互助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意识。

班主任有效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分析

班主任有效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分析

班主任有效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法分析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分析一些班主任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

一、身体力行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仅是在教学上要负责,更要在行为上要有所约束。

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脏话,不吸烟酗酒等,身体力行的行为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班主任还应该和其他老师一起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寝室纪律、校园行为准则等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明确的行为标准,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约束力,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关心学生,及时指导班主任在平时要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

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早恋、逃课、吸烟等,要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

在指导的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鼓励激励,建立正面激励机制班主任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励,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起自信心。

还要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比如设立各种奖励机制,为表现良好的学生设置奖励,激励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家校合作,形成合力班主任还要和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和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

这样既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又可以增加学生家长的教育力量,形成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协作的良好局面,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教学视点•98【参考文献】[1] 邰振兴.谈体育与健康课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华章,2014(06):283-283.[2] 程梦洁.浅议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教育界,2014(26):17-18.[作者简介:琚芳芳,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内容摘要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自制能力较差,作为小学班主任,更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另外,教师应当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把握原则的内涵,通过正当的途径对学生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

同时,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富有更多的耐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小学;良好行为;培养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知识技能,更要对其行为习惯做出重点的培养。

在小学这个黄金阶段,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因此,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担。

身为小学班主任,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即要从教师自身出发,也要借助外部环境,共同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其茁壮成长。

1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注意的问题1.1 培养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可急于求成,教师应当极具耐心的培养,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性还比较稚嫩,过多的规则要求,不仅不能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还会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

故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不能过多的限制他们的心性。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求学生在每一天都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不能出任何错误,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样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过于苛刻的,事实上不仅不会带来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由此可知,小学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缓慢引导,不可操之过急。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关县悦乐镇青林村完小赵阳顺【摘要】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更是学生形成习惯、促其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责无旁贷,需要长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中,应应设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将正确习惯形成过程穿插其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习进步。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行为习惯培养有经验的班主任评价一个学生,往往第一句说的是习惯好不好,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好习惯的养成,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是整个一生中享之不尽的利息,习惯是人的自然而然的行动表现式,小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奠定基础,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现在乃至今后社会发展节奏快,发展程度更高,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和教师担负的重任不仅仅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更需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习得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每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梦想,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班主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此提出笔者浅显的观点,与大家交流,力求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习惯养成。

一、正确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习惯是人在无强制约束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行为表现,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好习惯、坏习惯都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不应将坏习惯简单归结为学生的捣乱。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理解为他们并不想犯错或不是专门与老师过不去,主要是已有的不好的习惯使然,那么班主任就有的放矢,有事可做了。

优秀的班主任,教育中少一分情绪化的言语和方式,多一分客观的成分,既要教育好学生,又要调节教师的心绪。

这样,教师处理学生坏习惯时就会表现出“和蔼可亲”,不至于锋芒毕露,多用理解,多用爱心,一般矛盾会变得近于化解,师生关系也会和谐起来。

浅谈班主任怎样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班主任怎样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班主任怎样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家庭教育环境都不同。

班主任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正处于模仿期,他们会模仿班主任的一举一动。

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学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言行一致,讲究礼貌待人,有耐心,有爱心,对待学生要公正严谨,对问题要有解决的办法,这些都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的方面。

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可以组织团体活动,比如户外郊游、团队合作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纪律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会议上公开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也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给予批评和教育。

班主任还可以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奖惩、心理咨询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问题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家长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
作者:何丁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8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习惯成自然。

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大业者要从小事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今天的言行习惯将会影响一生,甚至决定着命运的走向。

习惯的好坏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要求,制定班规
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小学生年龄小,随意性强、自我约束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

他们无论是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往往凭兴趣而为之,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利用每周的班会、每天的晨会、三操(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早晚自习等时间逐项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习惯,哪些是不良的的言行。

懂得该怎么做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开学第一天起,就立班规,抓班风。

比如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家庭作业制度》、《值日生制度》、《晨读制度》、《班干部职责》等细则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习惯。

这样即可实现了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好了会怎么样,违反了纪律会有怎样的后果。

这些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教师弯下腰,拾起一片废纸,亲手扶正课桌椅,主动与学生一起吃苦耐劳。

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就会变成自觉行动。

教师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学生就会见其善而效仿。

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利用班会、黑板报、光荣榜宣传表扬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

在班上树立关爱同学,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努力锻炼等各方面的学习榜样榜样。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通过身边的正能量相互影响感染、共同进步。

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的一步一步地实施,一天天的形成。

例如:刚入学时,初学写字,就要求学生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认真书写。

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不断地提高,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会适得其反。

学生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的个过程。

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自觉地改变不良习气,养成自己的好习惯。

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会在在严格的他律与自律的约束下得到完善。

教师要一点一滴热心帮扶,耐心培育,使每个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慢慢的发芽、开花、结果。

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需要及时得到老师的承认,和不断的鼓励。

增强学生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四、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沃土。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头羊,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向导。

做好班级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要有的高度责任感,每天坚持跟班,勤抓苦教,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抓班治学,要严谨科学、合理有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班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只有良好的班风,才会激发大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改正不良习气,展现完善的自我。

五、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亲人,是学生的第一老师。

学生每天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

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

家长要注意监督纠正学生的不良言行,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家访。

通过面谈、电话、微信、校讯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及表现。

对于有异常现象的学生及时作出妥当的回应。

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

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言传身教,长此以往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与表率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