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生物起源论把教育概念生物学化,把教育看做动物的本能行为,从根本上否定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是偏颇而错误的观点。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孟禄;心理起源论,将教育活动归结为无意识的模仿活动,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3,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4,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5,教育功能指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6,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首先,培养了各种政治人才;其次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首先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次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最后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7,个体发展过程中,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四个因素影响教育个体发展功能:(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2)教育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首先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发展,其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最后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实现。

8,我国古代的《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

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代表作《伦理学》《政治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卢梭《爱弥儿》;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既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 中学教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生心理B. 教学方法C. 课程设置D. 教育评价3. 以下哪项不是中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统计法4. 中学教育学中,教育目标通常分为哪几个层次?A. 知识、技能、情感B. 知识、能力、态度C. 理论、实践、创新D. 认知、情感、行为5. 以下哪项不是中学教育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重复练习法6.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选拔学生B. 了解学生C. 激励学生D. 以上都是7. 中学教育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项不是中学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学生为中心D. 以教师为中心9. 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B. 指导教学方法C. 促进学生发展D. 以上都是10. 中学教育学中,课程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B. 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C. 创新性、趣味性、互动性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学教育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 简述中学教育学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中学教育学中,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 论述中学教育学中,教师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根据以下案例,分析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案例:某中学历史课上,教师发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存在困难,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五、答案1. B2. B3. D4. A5. D6. D7. D8. D9. D10. A简答题答案示例:1.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风格和动机,从而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重点标注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近代 1840-1919现代 1919奶奶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当代 1949-至今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简答+论述)1.简述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措施?答:⑴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⑵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⑶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2.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⑵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⑸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⑹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低位及相互联系。

答:教育的构成有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⑴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⑵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受教育者也是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⑶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情况。

答:⑴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出现了许多平行性分支学科和交叉性分支学科,构成了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以分支学科为支持的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⑵教育理论异彩纷呈。

出现了许多影响广泛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

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5.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诞生及发展。

答: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把教育分成总论、教育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书中重点绪论第一节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根底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三、放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首推《论语》和《学记》。

四、大约写于战国末年的《学记》对古代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作了系统的总结,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比拟全面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学原那么和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述。

五、赫儿巴特的《普通教育》,烙克的《教育漫画》等等著作出现推动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教育既生活〞“学校即是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他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

七、“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开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所谓全面教育即“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八、中学教育学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

九、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的根本原那么:1。

客观性原那么。

2.系统性原那么。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

十、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定义一、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二、最一般的理解: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具体内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根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四、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体。

2.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

中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学理论
总结词
重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
详细描述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学生应 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以培养其实践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和实 践项目,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性和实用性。
03 教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 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教学方法 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 。
教学理论的重要性
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 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教学过程、 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
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紧密相 关,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培养未来教师
通过学习教学理论,师范生和在职 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本质、掌 握教学技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 者。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就是通过强化和 惩罚来塑造学生的行为。它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个被动 的过程。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总结词
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应该系统地提供刺激,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强 化或纠正。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发展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 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的发展过程,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情感 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黉舍教育形状1.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黉舍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讲授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个别讲授,讲授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1.现代教育的特点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就是研教育究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意义: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掌握教育规律。

构建教育基本素养。

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来了解分析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

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再充实和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教育: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教育是人类传递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学校教育属于狭义教育范畴,它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职的教育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体力,完善学生道德和个性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1培养人才2传递传播创新知识3教育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不受社会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的属性。

表现在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过程2具有历史继承性3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人的发展:个体从生命的形成到死亡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有规律的变化。

个人发展规律:个人发展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教育目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规定。

意义:1导向作用2 调控作用3评价作用。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片面发展而言,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的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发展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中学生的基本素质。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节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和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三、教育的形态:1、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2、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教育系统发展的历史进程: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现代社会的教育四、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中国:我国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形态:夏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欧洲:奴隶社会教育体系: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封建社会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四)近代社会教育(五)20世纪后期的教育20世纪后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第二节一、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1)孔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教育目的:培养出“贤人”和“君子”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教学内容:主张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具体形式: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原则与方法: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主张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3)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3)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介绍中学教育学是指研究中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中学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档提供了中学教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准备。

2. 中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

教育学提供了中学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心理学研究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社会学则研究了中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2.1 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是中学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评价论。

•教育目标论:研究中学教育的目标设置和达成方式,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

•教育内容论:研究中学教育的内容安排和选取原则,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品德教育等。

•教育方法论:研究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法、研究法、实践法等。

•教育评价论:研究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包括学业评价、综合评价、素质评价等。

2.2 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中学教育的实施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教育中,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提供个体化的教育服务。

•心理发展理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和方法。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方式,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2.3 社会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对于中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中学教育中,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中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提供社会化教育的参考。

•社会化过程:研究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交往方式,促进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问题教育:关注中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1年真题]
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癿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癿建立 B.教育癿丐俗化
)
C.初等义务教育癿实斲
D.教育癿终身化
E.教育癿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答案】ABC
【答案】C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2)古代学校教育癿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与制性、刻板性、教育癿象征性
功能占主导地位。 【例题·简答题】[2010年真题]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与制性;④刻板性; ⑤教育癿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B、非制度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例题·选择题】[2010年真题]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是20丐纨60年代产生亍美国癿一
种较为激迚癿教育理论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帕森斯
C.杜威 【答案】B
B.伊里奇
D.布鲁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例题·填空题】 非制度化教育癿理想是建构 【答案】学习化 社会。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例题·选择题】[2009年真题] 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癿夏代,就有了 形态。( A.家庭 C.氏族 ) B.学校 D.社会 教育癿
【答案】B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例题·填空题】[2010年真题] 西周建立了典型癿政教合一癿官学体系,幵有了 “国学”不“乡学”乊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 癿文武兼备癿 【答案】六艺教育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古代印度 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把人分成四等。《吠陀》是主要癿教育内容,僧 侣是唯一癿教师。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1.广义教育: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2.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4.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5.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6.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

8.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9.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10.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11.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

12.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参考文献推荐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参考文献推荐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参考文献推荐中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学科知识则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中学教育学科知识的参考文献,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1. 《中学语文教育学》这本书是由著名教育学家李冯瑞编写的,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学语文教育学的著作。

书中详细讲解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学语文教育的要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中学数学教育学》该书是数学教育专家王明华所著,是一本权威性的中学数学教育学参考书。

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中学英语教育学》这本书是英语教育专家张琦所著,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学英语教育学的参考书。

书中详细讲解了中学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英语教育的要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中学物理教育学》该书由物理教育专家李强编写,是一本介绍中学物理教育学的参考书。

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学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物理教育的特点和难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 《中学化学教育学》这本书是化学教育专家王晓斌所著,是一本介绍中学化学教育学的参考书。

书中详细讲解了中学化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化学教育的要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 《中学生物教育学》该书由生物教育专家刘燕编写,是一本介绍中学生物教育学的参考书。

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学生物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教育的特点和难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学教育学.ppt

中学教育学.ppt

《中学教育学》
2020/2/23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
2
• (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 功能
• 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 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一种贡献性的功能。
•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 极响和作用,是一种损害性的功能。
• (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隐性功能
18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 个体社会化 • 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表现: •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中学教育学》
2020/2/23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
始人。名人家谱调查,“名人后代名人多。” 龙布罗梭,研究犯罪份子的家族,“罪犯后代罪犯多。” (美)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中学教育学》
2020/2/23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
11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 地外部世界。 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
29
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
广义: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 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
狭义: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 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研究教育 与文化的关系时一般都是就狭义而言。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 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是重要的科目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教育学的重点知识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较为重要的教育学知识点。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定义揭示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以及多样化发展阶段。

在萌芽阶段,中国的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都对教育有过深刻的思考和论述。

独立形态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视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密切。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同时,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影响。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则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并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承、改造和创新的功能。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这些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中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⑶人力资本理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 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8.环境: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⑴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⑵个体的心理活动.⑶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驽怀疑知识技能.⑵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⑶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⑷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中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中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⑴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⑵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社会的特别保护.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⑴受教育的义务.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6.教师职业性质: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⑶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7.教师职业的特点:⑴人类文化的传递者.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⑶示范者的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⑹研究者角色.8.教师劳动的特点:⑴特殊的复杂性.⑵独特的创造性.⑶鲜明的示范性.⑷显效的长期性.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⑴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⑴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⑵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⑷良好的道德修养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中学教育学——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要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在三个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制度化教育产生的标志:学校教育系统的建立,时间17世纪(近代)制度化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形态依据实施机构划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形态依据历史存在方式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学内容主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雅典一向被看成“文雅教育”的源地。

我国“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西欧教会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世俗封建学校的“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是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

近代教育的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夸美纽斯在提出“把一切知识教验一切人”的教育目标的同时,找到了班级教学形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的思想: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有教无类”,大办私学。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答: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意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八、学生文化的成因?答: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九、学生文化的特征?答: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五、课程实施结构的安排应注意的问题?答: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4、学则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
元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三、试论制定教育的基本依据?答: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的。
六简述美育的任务?答: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学教育学》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中学教育学》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规律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

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科目通用。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

其基础性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由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或教育学自身的分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教育学逐步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卫生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法学、教育工艺学、教育未来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

教育学自身的逐步分化又产生了许多相互联系的教育学科,如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各科教学法。

又由于教育对象的分化,导致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专门化,如由研究不同的受教育的对象分化出研究各年龄阶段教育特点的教育学,如学前儿童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各种特殊儿童教育学,如聋哑儿童教育学、盲人教育学、弱智儿童教育学、工读教育学;此外还另有家庭教育学、工程教育学、军事教育;职业教育学等。

二是教育学的基础性也表现为它的基本原理构成教育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

通常所说的教育学往往实指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属年龄教育学,与学前儿童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区别。

最近若干年来国内的普通教育学又分化为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

三是以教育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其原理具有一般性,具有普遍使用的意义,它的许多基本原理构成其它许多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教育基本原理对学习其它教育学科来说,例如对学好学科教学法来说,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中学教育学各章名词解释

中学教育学各章名词解释
二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这些因素可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2、文化:从广义上说,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他反映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9、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他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
10、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他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环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2.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3.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1、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2、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并以此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教育教学事务,而教师就是从事这样一种职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填空题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填空题……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

……PS: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填空、简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

……填空题(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亦称教育万能论)……名词解释:白板说★。

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a.1806《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b.赫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

(2)杜威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

……填空题。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科学教育学的建立)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阐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

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的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Ps: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学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

二十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代表:拉伊&梅伊曼);文化……;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主义……。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简答题、论述题全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有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填空题“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2. …………………………………领导权;3. …………………………………受教育权;4.……………………………………教育目的。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具体也要看)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强对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每条具体看)Ps: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简答题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 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结构的变化;4.…………………………………的内容、方法和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Ps: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三、教育与科学技术……论述题(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技术。

Ps: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高校尤其明显)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内容的选择;3.………………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华勒首先提出此概念)1.概念: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最高层次)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名词解释2.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3.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1)主题统揽策略2)个性塑造策略3)传统拓展策略4)重点突破策略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简答题、名词解释(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之一,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性本善)、佛洛依德、格塞尓(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霍尔(一辆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填空题(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简答题(一)遗传(生物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个体的遗传素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的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环境(外部条件)……填空题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里多种可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D.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题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b.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名词解释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填空题、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

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在教育教学的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