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利工程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是水利工程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为水利设计和水利施工岗位服务,通过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结构分析、受力分析和受力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不同形式、不同环境下的各种结构和构件进行钢筋配置;培养学生绘制与识读结构图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三、设计思路(1)以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部分是设计、管理及施工岗位,通过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调查研究与分析,制订适合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计算、识图绘图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力求学生能满足岗位需求。

(2)以水利实际项目设计为载体,构建学习项目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目标,将实际工程设计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到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将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3)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学习项目载体可以替换。

本课程的学习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目标、内容要求为基础构建学习项目框架。

项目中的案例也可以替换。

每个项目中有多个案例,教师教学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案例,也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引入新的案例。

(4)合理使用“录像”、“图片”、“仿真”等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试验录像、工程图片、仿真配筋模型、仿真建筑物、三维配筋图和动画等手段、使学生理解结构的构造知识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设计。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以下能力:(1)专业能力:①掌握建筑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②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质;③掌握的结构、结构构件的种类、结构组成及其受力特性;④掌握一般结构、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过程和方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两项措施来推进课程改革:一是进行教师的技能培训与测试,转变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水平;二是对该门课程进行开发,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问题;措施一、引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正处在两难境地,一部分人批判高职课程不高,与中等职业课程没有很大区别;另一部分人则批判高职院校课程简单采用本科课程,是对本科课程的压缩。

这两个批判都是致命的,又很难兼顾。

高职院校课程既要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又要体现课程的高等性,因此推进课程改革,优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要学好该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教学方法的缺陷《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采用理论教学,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

这种单方面灌注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讲课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的自觉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挖掘、发挥学生的潜能。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现在很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影像、声音等载体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相对具体的认识,避免了纯文字带来的不足。

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但还是没有脱离“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师生间缺乏互动与交流,还是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摘要通过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设计,阐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步骤和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结构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也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观念,采用适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而项目化教学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课程性质与任务1.1 课程性质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该课程以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水闸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顶岗实习等。

1.2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常用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板、柱等)的结构设计,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

主要依据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的试验基础建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定的构造规定加以规范和完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水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等专业活动中,具备必备的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配筋计算原理、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很好地按图施工。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2.1 设计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传统授课章节概念,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必须、够用”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 教 学设计

收 稿 日期 :2 1— 5 2 000—5 作 者 简 介 :李 存 ,女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从 事 水 利工 程 教 学 与设 计 工 作 。
李 存 ,等 :基于 工作 过程 的水 工建 筑物 课 程教学 设计 与 实施
6 3
表 1 学 习情 境 、 项 目任 务 表
务 、转化为学习Βιβλιοθήκη 域 、 设计教学项 目、形成课程结 构 ”的流程 进行基 于工作 过程 、行动导 向的课 程设
计 而形 成 的课 程 。 该课 程共 8 课 时 ,采 用 情境 教 学 ,根据 工 O个
程的教学方法是借鉴北美及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成 功 经验 而形成 的 工学 结合 、能力 本位 的课 程 体 系 。
I N 67 - 8 1 SS 1 2 2 4
— —
广东水利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1 00年 第 8卷 第 3 期
Ju nl f u n d n T c nc l o e e fWa r eo re n l tcE g e r g 2 0, Vo. 。 No3 o ra o G a g o g eh i l g t s uc s d e r n i ei , 01 aC l o eR a E ci n n 1 8 . 6 -4 2 6
作 岗位 ,采 用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案 例 分 析 ,按 照 “ 、学 、做 ”一 体 化开 展教 学 。 它是 “ 照具 体 教 按 工 作 岗位 、分析 实际 的工作过 程 、提 炼典 型工作 任
高 等 职 业教 育 的课 程设 计 基 于 “ 作 过 程 ” 工 , 采用 “ 为导 向”的项 目式 教学方 法 。基 于工作 过 行

浅谈高职高专《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现状,就《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谈了一些具体做法和设想。

关犍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对于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对高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时刻以此目标为前提,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职高专人才。

但是就目前高职高专教学来说,由于教学对象具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民办高职高专,由于生源的多样性,学生起点不一样,知识内涵和素质结构也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高职高专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基础理论方面以必须、够用和能用为原则,高职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训教学,培养过硬的技术和能力。

一、改革教学内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修课程.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的数学和力学的知识,同时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但是内容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内容的改变,课程教学一定要以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在理论内容教学上是以必须、够用和能用为原则,来培养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1】,按照此要求去重组课堂结构,重点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明确国家最新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2】。

1、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门课程以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肋形结构、渡槽结构为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绘制与识读结构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团结协作意识。

从以上的主要内容上就能看出,本门课程是一门内容涵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为集中的课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探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以提高学生对水工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二、设计基本原理1.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承受水压、抵抗水流冲刷、保护基础和结构稳定。

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选取适当的结构形式、确定荷载和计算设计参数、进行结构计算和验算。

3. 荷载分析:包括静水压力、水流冲击力、地震力等荷载的计算和分析。

三、结构设计步骤1. 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工程需求、场地条件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重力坝、溢流堰、水闸等。

2. 确定结构尺寸: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要求,确定结构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3. 计算结构荷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结构所受的静水压力、水流冲击力、地震力等荷载。

4. 进行结构计算:根据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设计要求,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5. 设计构造与配筋: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和配筋方案,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指导实际施工过程。

四、施工技术要点1. 模板工程:模板的搭设要牢固稳定,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质量。

2. 钢筋工程: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

3. 混凝土浇筑工程: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4. 防水处理:采取合适的防水措施,防止结构受到水的渗透和侵蚀。

5. 结构验收:对已完成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验收,检查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案例分析以水坝工程为例,进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工程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重力坝作为结构形式。

根据设计荷载和地质勘察报告,确定结构尺寸和截面形状。

通过荷载分析和结构计算,确定结构的受力分布和配筋方案。

根据设计结果,编制施工图纸,指导实际施工过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其设计与施工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进行讨论,内容包括结构荷载计算、结构布置和设计、钢筋构造设计以及结构稳定性分析等。

首先,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项目的荷载类型和荷载大小。

常见的荷载包括恒定荷载(如结构自重)、可变荷载(如水压力、雨水荷载)以及运动荷载(如水流作用)。

对于水工工程来说,特别需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准确计算水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结构布置和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

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和结构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的布置方案。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需要兼顾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包括:确定结构的几何尺寸,以及结构中使用的钢筋种类和数量;根据结构荷载计算的结果,确定结构所需的配筋方案;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荷载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和预应力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钢筋构造设计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确定结构内部的钢筋布置方式和数量。

在钢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包括:合理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以满足结构的强度需求;根据结构荷载的作用位置和大小,确定不同部位的钢筋配筋方式;根据构造形式和荷载情况,设置适当的连接件,确保钢筋的连接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构荷载计算、结构布置与设计、钢筋构造设计以及结构稳定性分析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准确地进行设计,才能确保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说课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说课

C o l l e g e
3.2 教学方法
3.2.1项目导向式教学:
知识应用
解决任务
知识学习
学习知识
知识分析
指出思路 设定任务
情境设定
G a n s u
F 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l l e g e
3.2 教学方法
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举例单向板肋型结构设计) 2.1.课程定位 讲解设计的原理和相关的规范
钢筋 混凝土 梁、板 和柱 设计
肋形 结构 设计
渡槽 结构 设计
水工 钢筋 混凝土 综合 实训
G a n s u
F 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l l e g e
2.1 教学内容选取
项目三 肋形结构设计
单向板 结构 板的 设计
任务一
单向板 结构 次梁 设计
图、结构施工图绘制)
教学项目(五个项目) 教学内容(26个学习任务) “教、学、练、做”一体化 “理论——实践”一体化
职业能力培养
G a n s u
F 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l l e g e
2.2 教学内容组织
项目 任务 学时数 12
G a n s u
F o r e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l l e g e
测 绘 工 程 系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整体设计
主讲:杜丽荣
G a n s u

高职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研究

现阶段 课程改革 的主体思路是 以工作 过程为 导 向, 以真实工作 任务 为载体来 构 建课程体系 , 以职业 能力分析为基 础 , 构建 面向整个 工作 过程 , 把从 业所 需要 的 知识 、 能 、 技 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 起 , 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 化成课 程 目标 , 把 形成 “ 本素质—— 职业 能力—— 岗位技 能 ” 位一 体 的课 程 目标模 式 。混 凝 土结构 基 三 课程作 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 的一 门重 要专业 课程 , 所培 养的 专业 技 能在学 其 生毕业后 的工作 岗位 中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地位 。这些专 业技 能实 践性 和综 合性 较 强 , “ 堂式 ” 传统 课 的教学模 式 已不 能满 足职业 岗位能力 培养 的需 要 , 采取项 目 而 化 的实践教学 是多数 专业 教师一 贯 认可 和追求 的教 学 方法 。由于建筑 类 专业 的
基本构件计 算 和构 造处 理 , 后 讲解 施 工方 法 , 最 收到 择小 型 框架 结 构 作 为训 练 项 目, 本项 目选用 的是 一 了较好 的效果 。
个 二 层 别 墅 结 构 , 层 梁平 法 施 工 图 如 图 2所 示 。 二
( ) 学 内容和方式与学生工作 岗位有较 大差距 在 结 构施 工 模 拟项 目里 , 先 进行 钢 筋 翻样 及 下料 二 教 首 近 年来 , 随着 高 校招 生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 来 越 计 算 , 照 图集 0 G 0 —1 越 按 3 1 1 绘制 出框 架 的构造 详 图 , 多 的本 、 科 毕业 生 选 择 去施 工 企 业 就 业 。特 别 是 计 算 出每一根 钢筋 的实 际长度 , 定钢 筋 下料单 , 专 拟 然
16 0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成效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成效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成效分析作者:鲁双赵明雨王传涛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08期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作者从教学内容、情境设计、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进行改革尝试。

通过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卷面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总成绩加以分析,总结课程改革经验,探索更行之有效的課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水利类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有能力对实际工程中的受弯、受压构件进行截面和配筋设计。

一、课程改革方案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将主要的设计计算内容设计为三个授课单元。

每个授课单元均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导向,串联理论知识,固化设计计算流程。

三个授课单位按照固化的流程进行学习。

第一个单元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第二个单元采用教师辅助指导学生完成的方式,第三个单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旁听点评的方式进行。

通过三个授课单元的重复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钢筋混凝土设计的计算方法。

课程学习单元见表1。

通过设置4个学习情境和软件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钢混配筋的流程;学生通过学习、参与、完成设计项目,既熟练掌握了配筋设计的技能,又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行动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其能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项目,直至可以类推完成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等方面的配筋设计项目。

二、考核方式(一)平行班平行班的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测试及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占20%、作业占40%、测试占40%)。

(二)课改班课改班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案例分析计算、课堂表现(课堂表现占30%、作业占20%、案例分析占50%)。

提高《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提高《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创新教育DOI:10.16660/ki.1674-098X.2006-1017-5189提高《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①梁谦1,2 程建萍1,2(1.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水资源保护研究所 甘肃张掖 734000)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革也随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与之配套的田间工程也相继在不同灌区得到改造和提升,这就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因此,在培养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等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不断改善其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学习者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理论的掌握和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

为此,有必要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和探讨,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 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a)-0170-04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Hydraulic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LIANG Qian 1,2 CHENG Jianping 1,2(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Province, 734000 China; 2.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Institute,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Province, 734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agri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has also developed vigorously, and the field projects accompanying it have been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in differ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this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desig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killed grasp th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such as agricultu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learning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strengthen the learners to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specialized theory grasp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s in the course of hydraulic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learners' master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Key Words: Hydraulic concrete;Structure design;Teaching method;Teaching effect①基金项目:2019 年河西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河西学院在线课程平台的《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HXXYJY-2019-21)。

水工混凝土结构教学设计

水工混凝土结构教学设计

水工混凝土结构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水工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

它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耐水性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坝、水渠、水库、水电站等水工建筑中。

在学习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构建原理、设计方法、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了解相关工程实践的情况,提高学生对于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大纲第一节课:水工混凝土结构概述•学习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定义、种类、特点和主要用途;•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水工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节课:水工混凝土的材料与性能•学习水工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水泥、骨料、水和掺和料;•了解各种材料对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流动性、坍落度、强度、耐久性等。

第三节课:水工混凝土的设计与计算•学习水工混凝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通过示例演示常见设计工具的使用,如配合比设计、强度计算、温度和收缩应力分析等。

第四节课:水工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学习水工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流程;•掌握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如试块制作、现场测试、施工质量检查等。

第五节课:水工混凝土损伤与维修•学习水工混凝土的损伤形式、原因和检测方法;•了解水工混凝土的维修方法和应急处置策略。

教学方法•授课+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课堂练习:教师分发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小组讨论: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估•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练习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作业(30%):包括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期末成绩(50%):采用考试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教材:水工混凝土结构,第三版,杨某某等编著;•参考书:《水工混凝土工程实践》、《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等;•案例:水利工程中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历史上著名的混凝土结构等;•工具:配合比设计软件、施工质量检测设备等。

“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高职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第十四条中提出“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足以说明项目化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导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做中学”教学模式[1],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来组织教学。

1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途径项目化教学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的教学模式,然而该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是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难,真实工作任务往往难以直接当作教学项目,缺乏教学性,难以实施;受教学条件限制,有些工作任务教学情境无法充分还原,同时要解决好项目的实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二是课程教学组织中面临课堂时间少、项目任务难以连续完成的难题;三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考核评价。

1.1关于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难的解决途径对于困难一,直接把工作任务当作教学项目,缺乏教学性,难以实施。

经过文献研究,本团队认为解决途径是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应用于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应用中,“岗”是课程学习的标准,课程内容要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课”是核心,要通过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赛”是指要以比赛机制提升课程教学水平;“证”是课程学习的行业检验,要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2]。

因此,本团队对“岗课赛证”融合的内涵和路径进行分析,从调整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资源、细化教学组织、优化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等[3]多方面提出“岗课赛证”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解决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难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王颖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2(000)036
【摘要】通过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设计,阐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
学内容设计步骤和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紊养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J], 赵光伟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研究——《商务英语函电》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J], 齐巧云;周婕
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J], 雷术海
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成效分析 [J], 鲁双;赵明雨;王传涛
5.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成效分析 [J], 鲁双;赵明雨;王传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升“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提升“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
2. 联系生活生物,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对于生物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大量的生活经验和 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生物规律,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充 分结合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还可以安排出每周定期的实验课, 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要针对高中生强烈 的好奇心,和对神秘世界的探索欲望,进行引导性教学。在这过 程中首先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准备足够的生物资料,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根 据现实要求,利用一切可用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 提高学生的新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效率。 3. 注重课堂提问,加强学生知识巩固 高中生物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指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记忆, 如果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解透彻,那对于掌握知识可以说是完成了 一半。对于概念性知识也不能只是靠死记硬背,教师可以通过课 堂提问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学习“基因突变”时,可以提问“基 因突变指的是什么,基因突变的原因”等一些由浅及深的问题, 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对学生巩固知识提供帮助。 4. 加强师生互动,建立高效课堂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师生互动非常重要。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自身一个合适的定位,认识到自身角色,建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 年第 36 期 教学·信息
计对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三、优化高中生物的课堂效率有效方法 1.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
兴趣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主要地位,只 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 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发、引导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 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知识储备,生活环境等,制定 出一些合适的引导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新的学习思路。如在学习 “染色体变异”时,可以提问学生“整容获得的后天容貌可以遗 传给下一代吗?”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能够让知识的学习 和理解更加深刻。从多各个角度各个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 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基于水运行业需求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水运行业需求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水运行业需求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刘昌凤;辛宇;周长禄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24()10
【摘要】交通强国战略不仅为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水运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以水运行业需求为视角,发现目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不对接、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页数】4页(P95-98)
【作者】刘昌凤;辛宇;周长禄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基于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2.《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3.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水工钢筋混
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4.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水工钢筋混凝
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5.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OBE理念的“三驱推进”模式下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创新

基于OBE理念的“三驱推进”模式下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创新

基于OBE理念的“三驱推进”模式下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创新摘要:为了响应国家“立德树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研究,针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将PBL(问题教学法)、TBL(团队教学法)、CBL(案例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融汇贯通达到“三驱推进”的教学改革目的。

专业课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助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政价值的全面培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凝土结构学;OBE;教学改革;三驱推进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现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教学理论、思想政治和实践能力的三维发展[1]。

结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和“新工科”教育要求,推进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发展,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将问题教学法(PBL)、团队教学法(TBL)和案例教学法(CBL)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推动现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好满足教育教学的改革需求。

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改革必要性及现状问题(一)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必要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教育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科教育正转向采用新的教育理念、体系和模式。

社会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纸上谈兵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统筹推进知识、能力和价值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培养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高质量人才成为当务之急[2]。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实践,它在工程学科中广泛应用,并与当前工程项目的规范和规章有密切关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

由于该课程的复杂结构和繁琐的理论知识运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

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课程教学研讨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课程教学研讨

(2011.04.10)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课程教学研讨(文本)王卓:欢迎参加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将对水工钢混结构(本)课程进行教学研讨,希望老师们留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该课程的内容层次划分及教学方法讨论该课程的内容可划分为两大块:1.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计算2.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1.结构上的荷载及内力计算关于荷载计算内容,可以结合工程实例单独讲授,也可以安排在各章节内分述。

主要内容要选择常见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进行荷载分析。

如闸坝上的工作桥、厂房屋盖、扶壁式挡土墙、渡槽槽身及排架等实际结构。

同时要教会学员利用荷载规范分析计算荷载,分清楚荷载的标准值、设计值和准永久值的概念,并能进行荷载的组合。

同时,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支座的简化和计算跨度的取值等内容,并能绘制出结构的计算简图。

对于内力计算,能利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常见的一般构件的内力计算,并能利用现成的表格计算结构的内力。

2.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正常使用验算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何利用现行规范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配筋和验算,这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对于电大学员来讲,计算原理不能作过高的要求,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也只作简单的交代,重点要求他们能正确理解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的意义及使用范围,学以致用即可。

同时,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也需要逐步掌握。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现行规范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进行配筋。

如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不去过多地讲授应力应变过程和计算假定,直接给出计算图形,利用计算图形引入规范计算公式,再根据公式和构造要求进行截面设计。

对于受弯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内容,也不再长篇大论地讲述斜裂缝开展前后的应力状态,而是直接引入影响斜截面抗剪强度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再导入规范给定的斜截面抗剪计算公式,根据规范公式,进行腹筋的配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摘要通过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设计,阐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步骤和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结构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也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观念,采用适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而项目化教学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1.1 课程性质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该课程以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
课程为水闸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顶岗实习等。

1.2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常用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板、柱等)的结构设计,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

主要依据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的试验基础建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定的构造规定加以规范和完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水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等专业活动中,具备必备的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配筋计算原理、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很好地按图施工。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传统授课章节概念,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必须、够用”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首先,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专家,对相关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人员的有关工作和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再确定课程内容和工作项目;其次,对所确定的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以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确定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最后,再与专家们一起讨论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是否满足
了实际工程需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同时对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进行评判和鉴定,检验学生掌握的各项能力是否达到工程实际要求。

2.2 项目化工作过程设计
按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对课程进行归纳和整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工程实际中的结构构件梁、板、柱等为载体,将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渐进的成长规律分成若干个基本工作过程的任务。

见表1。

将该学习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对应地提出具体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

以项目1为例,该项目分为4个学习任务,要求达到6个知识目标、4个能力目标和5个素质目标,具体如表2。

3 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组织教学上,按照教学方案的设计,采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分项目完成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各项目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际工程录像、图片等资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基本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下面以学习项目1中的任务1中预备知识(表3)为例。

4 考核评价
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考核评价,其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二级建造师),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职能力,推进“双证书”制,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既能激励学生、促进教学的改革发展,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见表4,表5;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来进行。

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平时表现等。

5 结语
(1)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通过项目的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内容一般均来自实践,并涉及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精神、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使培
养的学生更能适应工程实践第一线的工作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