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4年高考文综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测试评析 (1)

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测试评析 (1)

2014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测试评析2014年高考山东卷政治试卷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这主要表现在:(1)试题在分值增加了16分;(2)选择题数量由9道试题变为12道;(3)取消了选做题。

(一)题型、题量及分值(见下表)全卷政治试题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二)试题主要特点1、试题视野开阔,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注重价值观引导。

试题通过有关材料和设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试题要求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辨别、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

例如,第24题通过中央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对种粮农民实施补贴等政策,引导学生关注三农发展。

第28题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背景,考查学生经济生活知识。

实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方式,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

第30题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新成就,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31题通过志愿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42题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充分显示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等。

试卷广阔的视野、鲜活的素材与不同视角的观察思考,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出试题的时代意义与时效性。

2、从试题立意和形式来看,坚持了“以能力立意”的基本指导思想,注重能力考查。

选择题部分选材丰富、信息量大、时政性强,考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阅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正确判断的能力。

例如,第25题表1中,例举出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考生要做出正确选择,就需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在认识到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的前提下,选择B项。

非选择题部分,引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创设问题情景,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分析综合及文字表达能力。

2014年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出炉

2014年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出炉

山东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取消选做题鲁网2月20日讯(记者孙杰)今天下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外公布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

鲁网也特约资深教师、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组教研组长李满进行了解读。

全文如下:语文科目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

满分150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30分,名句名篇6分,现代文阅读27分,作文60分。

相对于2013年的语文命题,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命题在保持相对稳定、坚持山东特色的基础上,有两大明显变化。

其一,第六大题不再选做,而是从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文本中只选择其中一类文本命题。

其二,6分的名句名篇也不再是四选三的形式,而是必做的三个小题。

并且在考试说明中增加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包括义务教育阶段50篇,高中阶段40篇。

由此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关注各种文体,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感觉某一类文体更好得分,从而针对一种文体使劲练;同时也避免了往年因为两大文体的不同而出现的平均分的差异问题。

而对于名句名篇,选择空间没有了,但是又附录了篇目,使得学生复习也有很大的指向性。

从总体上来讲,这两大变化,可以说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更公平。

对于现代文阅读选考这一变化来说,无论是哪种文体,都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察,只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清楚明了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变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几大考点。

而实用类文本则需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另外,备考过程还要注意几点:第一,理清考点,强化训练,总结把握做题技巧;第二,语文基础知识坚持天天练,并经常回顾;第三,精品文章天天读,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第四,积累写作素材,关注社会,关注当下,关注自我。

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内容,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谟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答案为A。

根据所学知识,教育与瓦解宗法分封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春秋战国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经瓦解,排除B。

C项和D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理。

从所给材料看,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方面的内容,排除A。

伴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增加了机构和官员,也就说明中央实际上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

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与各地经济联系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

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的内容,排除D项。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2014山东高考文综考试形式地理部分

2014山东高考文综考试形式地理部分

2014山东高考文综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满分为300分。

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每科总分均为100分。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35道题。

其中地理12道题,历史11道题,思想政治12道题。

每道题4分,共140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60分。

其中,必做题部分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各2-3道题,共14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道试题的分值均为10分,共20分。

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Ⅲ.题型示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A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Ⅰ、ⅡB. Ⅲ、ⅣC. Ⅰ、ⅢD. Ⅱ、Ⅳ【答案】D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3~4题。

3.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0 10 20km 山脉山峰N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答案】B4.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答案】C读右图,完成5~6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及答案(高清扫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及答案(高清扫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第II卷36.(1)年降水量多(3分);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3分)。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3分);洋流由北向南流动(3分)。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3分)。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3分);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3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3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3分)。

37.(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3分);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3分)。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3分);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3分);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3分)。

38.(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凤鸣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时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山东卷)说明:本卷为山东卷,由政治解析团队第一时间独家人工录入。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学科网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5.表1所示为2005年和2012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

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2年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商品成本增加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26.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推出了对电、水、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的改革方案,将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量划分为不同档次,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

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A.发挥价格杠杆功能,引导资源合理利用B.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C.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D.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7.某同学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内容涉及民主党派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协商、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居民委员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

据此推断,该次政治课要讨论的主题是我国的A.政党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基本政治制度28.2014年,为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山东省某市政府决定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列明民营资本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在这个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体现了该市政府①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②推进自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③坚持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④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2013年10月,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共同语言;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

2014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4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全国卷Ⅱ)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4.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12A .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 .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014山东·1~2)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图1(2014山东·1)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③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2014山东·2)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2014山东·3~4)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图2(2014山东·3)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014山东·4)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2014山东·5~7)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城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5~7题。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

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高考研究0614 19382014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详解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学科网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解析:A(A读音分别是zhàn/zhēn,júe/jùe,dī/tí;B读音分别是jī/jī,gōng/hïng,hâ/huî;C读音分别是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读音分别是jìng/jìn,xiào/jiào,zhuï/zhu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学科网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解析:D(A震聋发聩-振聋发聩,B伏卧撑-俯卧撑,脉博-脉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2014年考试说明解读

2014年考试说明解读
无论从命题人的知识结构,还是从高考是高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来看, 与大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是命题组不能回避也是无法回避的内容。主要 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学化学为基础的,联系密切的高校重点教学内容; 二是学术热点问题和科研前沿成果。
(2012年山东)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自学能力

通过对事物、现象、实 物、模型、图表以及自 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中 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 语及文字、图表、 信息并进行加工、吸收 模型、图形表达, 做出解释的能力 、有序储存的能力 观察能力
维 能 将分析解决问题的 力 过程结果用正确术
验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 能 题过程中,运用科 力 学方法了解化学变
规范书写:使其表达符合学科特点
化学中有很多专用化学名词及化学符号,而历年高考阅卷 中,对专用化学名词及符号的书写要求非常严格,错写或乱写
一律不得分。
拼音也不行! 成“硫酸氨”等。方程式的书写错误主要体现在:①化学反应
方程式不配平或缺生成物;②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中出现多
如10年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不能说成其它的
第1条第1[总第⑴]点: ⑴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 能力。 —最基本(最起码或最低)的能力要求 “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是指哪一些?就是《考试说明》中规定部分。 —“复述、再现、辨认”是一种能力要求,要对所学知识能够 “复 述、再现、辨认”的前提是做到“融会贯通”。 —所谓融会贯通,就是知识网络的构建,并且脉络清晰,要非常熟悉 这些知识的内含和外延(即来龙去脉),提到什么就应该立马想到与 之相关的知识链接,能有序调用知识储备,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熟练 掌握”。 感悟:要考试就必须有熟练的学科知识,连最起码的知识工具都不具备, 还考什么试?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山东省2014年高考说明发布

山东省2014年高考说明发布

山东省2014年高考说明发布
20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了2014年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下称《考试说明》)。

今年,我省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变为“3+X”模式,文综和理综分值各由240分提高至300分,总分仍为750分。

作为我省高考自行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提到,在2013年高考基础上,今年高考将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我省高考在考试模式上有所变化,取消了沿用多年的“3+X+1”中的“1”,即基本能力测试,改为“3+X”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科目,“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在分值上,文综和理综分值各由240分提高至300分。

因此,虽然取消了60分的基本能力测试,高考总分仍为750分。

外语科目中听力测试的取消也是2014年高考引人关注的一大变化。

《考试说明》明确,外语科目满分仍为150分。

评:山东的高考折腾来折腾去,还是回归了新课标高考之前的模式,这是不是意味着,从2004年到现在的所谓的新课标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只是一个瞎折腾的物件呢?要不,怎样解释现在的这种回归呢?。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解读:文综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解读:文综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解读:文综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今日出炉。

2014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X”为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

2014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综:总分恢复300分,单选增加10题40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综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30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35道题,每题4分,共14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60分。

其中必做题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2-3道,共14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历史和地理两科中各选1道试题作答,每题分值均为10分,共2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政治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及时事政治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时事政治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必考内容包括历史历史历史。

根据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山东省历史选修课程开设情况,确定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历史选考部分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选考部分命题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文科综合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文科综合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文科综合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

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

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政治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政治科部分。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高考文考试说明

2014高考文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数学(文)制定《2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教学实际.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有利于推动新课程课堂教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和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系列2和系列4中4-4和4-5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像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像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像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像能力高层次的标志.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一观点或作出某项结论.抽象概括能力就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正确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初步的推理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几点说明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2、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应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考查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学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安徽省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生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考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5、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6、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二、考试范围与要求(一)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能用(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1)了解,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含义.(5)会运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且a≠1)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这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两个平面垂直.理解并能够证明以下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两个平行平面平面相交交线相互平行.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2)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3)掌握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4)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5)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輸入语句、輸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样本数据基本的数字特征平均数和标准差.(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弧度(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1)理解任意角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 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的余弦公式.(2)正切公式.(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的一类特殊函数自变量为正整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十三)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3.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十四)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2.简单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2)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1.圆锥曲线(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的几何性质(2)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简单的几何性质(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十六)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运算(1)·导数公式:(C为常数);, n∈N+;;; ; (a>0,且a≠1); ;(a>0,且a≠1).(2)·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法则1 .法则2 .法则3 .()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会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十七)统计案例(十八)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归纳和类比推理,(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演绎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十九)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2.复数的四则运算(1)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2)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整卷共20-22题,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四选一型的单选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理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共50%左右,解答题50%左右.试卷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数学各部分知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使得考查各部分内容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对考生的要求,考查选修系列2和选修系列4的内容约占35%.试题应用合理的能力层次结构(试卷对能力要求的层次和占分比例),使得对能力要求的层次和占分比例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对考生的要求.试题按相对难度即得分率(P)分为容易题(P为0.7以上)、中等难度题(P 为0.4 -0.7)、难题(P为0.4以下).试卷应设计合理的难易结构(包括各题型的难度结构).应发挥各种题型的区分选拔功能,每种题型原则上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以有利于考生稳定应考情绪,正常发挥考试水平.试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总体难度要适当.。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名师解读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名师解读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名师解读语文:选做变选考备考需全面语文有两处较明显的变化,一是把“选考内容”部分合并到“现代文阅读”中表述,而且明确说明“命题只选择其中一类文本”。

这意味着在试题中只会有一类文本的题目。

这一变化将“考生选考”变为“命题人选考”,考生备考要由有所倾向转变为全面周到,因为无法预料试题将会考“文学类”还是“实用类”文本。

这一变化会从根本上消除从前因为两类文本的阅读与命题差异带来的得分差异。

当然,这一变化将无法照顾到考生的阅读个性差异。

这一考点的命题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考点要求与分值设臵并没有变化,广大师生可以从容应对。

变化之二是增加了“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

从2014年考试说明来看,山东高考语文命题将保持稳定,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到赋分比例,都没有太大变化。

(山东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兼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刘志刚)数学:结构变化大基础还得牢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考查的能力框架和顺序也进行了重新建构,主要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依据今年命题趋势,提醒考生在备考复习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梳理和积淀是复习工作中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训练时突出“问题诊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是知识性问题、运算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技巧性问题、阅读性问题,还是习惯性问题,然后寻求解决的方案。

三,解题时突出“化归思想”———化归是数学思想的核心,是解题的中心环节。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傅平修)英语:听力分值匀给完形和阅读理解在基础知识运用方面的分值增加表明,试题难度不会增加,强化了英语基本知识的考查;阅读理解分值的增加表明,突出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

2014年山东高考英语确定3300个单词作为考试命题的范围。

另外,为命题需要增加了39个仅要求考生知道汉语意思的带※号的词。

(山东师大附中英语教研组长王崇好)物理:分值增加,选做题少了两个不变:二级知识点要求变化不大;物理试题的总数目没有改变。

2014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

2014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

2014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历史 和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文科 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 •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 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角 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2014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 三 地理 •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 题的过程与结果。 •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014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 三 地理 •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 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 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014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 三 地理 • (二)考试内容 • 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 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 关内容。其中,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 续发展”;根据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东省地理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 情况,确定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地理选考部分的命题 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 容。 • 另外,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 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 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2014高考文综

2014高考文综

2014高考文综一、背景介绍2014年高考文综考试是中国高中毕业生进行统一考试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该年度的考试内容有着一定的特点和亮点,对于复习备考的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2014年高考文综考试的内容和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考试内容概述2014高考文综考试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的内容。

1. 文学部分2014年高考文学部分考察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知识,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文学理论等方面的考点。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复习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篇章,同时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相关理论也需有所了解。

2. 历史部分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时,学生应重点复习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同时还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

3. 地理部分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主要考察地球与地理环境、人口与城市、生产与区域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了解人口分布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以及地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区域规划等内容。

三、备考建议面对2014年高考文综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和方法,提高备考效率和成绩: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科的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掌握。

2. 重点复习备考在备考过程中,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考点,重点复习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

可以通过刷题、做考试模拟、参加辅导班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3. 做好笔记整理在复习过程中,及时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要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做好笔记可以帮助复习回顾和记忆,同时也方便日后的查阅和复习。

4. 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备考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可以借鉴他人的复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帮助和支持。

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前言2014年我省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为了指导和规范我省2014年高考命题工作,便于广大师生了解考试要求,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以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省的高中教学实际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际,组织编写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力求在2013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我省的教育教学实际。

2014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说明》分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部分,每部分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部分组成。

《考试说明》既是我省高考自行命题的依据,也是我省教师教学、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用书。

2014年《考试说明》的编写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具体指导,得到了我省广大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本说明吸纳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经验和建议,凝聚了研究人员和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13年12月文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一思想政治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

二历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其中,必考内容包括历史(I)、历史(II)、历史(III)。

另外,根据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东省历史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历史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三地理必考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第四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

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选考内容选考一旅游地理选考二自然灾害与防治选考三环境保护II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35道题。

其中地理12道题,历史11道题,思想政治12道题。

每道题4分,共140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60分。

其中,必做题部分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各2-3道题,共14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道试题的分值均为10分,共20分。

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Ⅳ.题型示例15.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答案】C16.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17.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

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答案】D18.右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A19.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A. 2 B. 31 C. 73 D.193【答案】D20.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21. 右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答案】C2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答案】D23. 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2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