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练习(学生)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是如何看待战争的?A. 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B. 认为战争是必要的手段C. 认为应该避免战争D. 认为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答案:D2. 曹刿在文中提到了哪些战争策略?A. 先发制人B. 以逸待劳C. 诱敌深入D. 以上都是答案:B3. 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军队的规模B. 士兵的士气C. 将领的智慧D. 战争的时机答案:C二、填空题1. 《曹刿论战》是一篇关于______的论述。

答案:战争策略2. 曹刿在文中提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体现了______的战争思想。

答案:以逸待劳3. 曹刿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______,更在于______。

答案:军事实力;战略智慧三、简答题1. 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策略及其意义。

答案:《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策略主要是“以逸待劳”,即在战争中,要避免盲目进攻,而是要等待敌人疲惫,然后发起攻击,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种策略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战争的策略性和智慧性,而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体现了战争的深层次思考。

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是如何论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的?答案: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并没有直接论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而是通过提出战争策略,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理解和态度。

他认为,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通过智慧和策略,可以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减少战争的损失。

四、论述题1. 论述《曹刿论战》中曹刿的战争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曹刿论战》中,曹刿的战争观主要体现在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上。

他强调以逸待劳,等待时机,用智慧而非蛮力取胜。

这种战争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军事家和战略家都受到了曹刿思想的启发,将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争策略运用到实际的战争中,提高了战争的效率和成功率。

2. 分析《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争策略,并讨论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曹刿论战》习题

《曹刿论战》习题

《曹刿论战》习题一、拓展运用1.《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篇幅极其短小,却将复杂的长勺之战这一事件,介绍得井然有序,清楚明白,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精心安排。

课文以长勺之战的经过(战前鲁国的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为线索,各部分间又注意了巧妙的过渡和照应,使文章结构十分严谨、周密,表现出了一种结构的构思美。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也发生过许多的故事,请你依照本文的行文结构,写出一个故事构架。

二、美文赏练郦生见沛公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①。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②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③,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④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⑤!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⑥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⑦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⑧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⑨,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⑩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①沛公:汉高祖刘邦。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当时属陈留。

传舍:旅舍。

郦生:郦食(yì)其,本为监门吏,后来成为刘邦的谋士。

②倨:相当于“踞”,坐。

③长揖:旧时所行的一种见面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移动。

不拜:不跪拜。

④且:还是。

⑤竖儒:骂人的话,如同说“无见识的儒生”。

⑥相率:互相联合。

⑦从横:合纵、连横。

这里是泛指秦与六国之间的激烈斗争。

从,相当于“纵”。

⑧起:兴起,率领。

⑨冲:要塞。

⑩下:投降、归降。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郦生至,人谒(拜见)B.臣善其令(与……要好,有交情)C.延郦生上坐,谢之(感谢)D.遂下陈留(攻下了)3.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

21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21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带答案新人教版)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词汇理解(1)肉食者鄙()(2)弗敢专也()(3)弗敢加也()(4)必以信()(5)虽不能察()(6)公将驰之()(7)遂逐齐师()(8)故克之()(9)小惠未徧()(10)神弗福也()(11)公将鼓之()2.一词多义(1)故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2)从民弗从也战则请从(3)间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间千二百里奉命于危难之间(4)夫夫战,勇气也其夫呓语予观夫巴陵胜状(5)之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宋何罪之有辍耕之垄上(6)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不以物喜3.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智慧对决,也是兵法中的经典之一。

曹刿以智慧和谋略击败了强大的敌军,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下面是一些关于曹刿论战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练习题一:曹刿如何利用地形优势来取胜?答案:曹刿在论战中,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来取得胜利。

他选择在狭窄的长坂坡上布阵,使得敌军无法发挥骑兵的优势。

同时,曹刿还在坡上设下伏兵,使得敌军在攻击时受到了重创。

通过合理利用地形,曹刿成功地削弱了敌军的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练习题二:曹刿如何利用心理战术来击败敌军?答案:曹刿在论战中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战术来击败了敌军。

他派出使者向敌军传递了一封密信,声称自己部队内部存在不和,士气低落。

这样一来,敌军对曹刿的部队就产生了轻敌之心。

曹刿趁机出击,配合地形优势和伏兵,成功地打乱了敌军的阵型,最终取得了胜利。

练习题三:曹刿如何运用谋略削弱敌军的实力?答案:曹刿在论战中巧妙地运用了谋略来削弱敌军的实力。

他在坡上设下伏兵,使得敌军在攻击时受到了重创,士气大幅下降。

同时,曹刿还利用心理战术,使得敌军产生轻敌之心,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通过这些手段,曹刿成功地削弱了敌军的力量,为自己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

练习题四:曹刿论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案:曹刿论战给我们的启示是智慧和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曹刿通过合理利用地形、运用心理战术和谋略,成功地打败了实力强大的敌军。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力量和武力,而是应该运用智慧和谋略。

只有通过合理的策略和巧妙的手段,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练习题五:你认为曹刿论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答案:在曹刿论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智慧和谋略。

曹刿通过巧妙地利用地形,运用心理战术和谋略,成功地击败了敌军。

这表明,在战争中,智慧和谋略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无论实力如何强大,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就很难取得胜利。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曹刿论战》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儒家经典著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祭祀的歌谣。

B. 《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一文出自《左传》。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秋节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B.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 《汉字英雄》的主旨是带领观众“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

D. “牺牲”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统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3.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神情与苏、黄不属B.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 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 遂逐齐师(suí)下视其辙(zhé)C. 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óu)D. 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6.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 遂逐齐师(suí)下视其辙(zhé)C. 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óu)D. 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是何人?A. 一位著名的军事家B. 一位政治家C. 一位文学家D. 一位历史学家2.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提出了哪些战术思想?A. 以逸待劳B. 以守为攻C. 以攻为守D. 以战养战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武器装备B. 士兵数量C. 战术策略D. 天时地利4.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味着什么?A. 军队可以失去领导,但个人不能失去信念B.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能被摧毁C. 军队可以被征服,但个人精神不能被征服D. 军队可以被领导,但个人不能被命令5.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如何对待战争?A. 以战止战B. 以和为贵C. 以攻为守D. 以守为攻答案:1. A 2. C 3. C 4. A 5. A二、填空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是曹刿论战中的经典名言。

3. 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了________的战术思想。

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________,还取决于________。

5. 曹刿论战中,曹刿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1. 战术策略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以攻为守4. 武器装备,战术策略 5. 个人信念三、简答题1. 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术思想。

2. 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论述战争胜负的?3. 曹刿论战中,曹刿对个人信念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的?答案:1. 曹刿在论战中提出了以攻为守的战术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2. 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和士兵数量,更重要的是战术策略和个人信念。

3. 曹刿强调个人信念的重要性,认为即使军队可以失去领导,但个人不能失去信念,个人意志不能被摧毁。

四、论述题1. 结合曹刿论战,谈谈你对战争胜负因素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新(精)品同步练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练习新(精)品同步练习

《曹刿论战》一、加拼音,写汉字(1)曹刿()(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徧()(6)小信未孚()(7)公与之乘()(8)战于长勺()(9)下视其辙()(10)登轼()而望(11)彼竭()我盈()(12)望其旗靡()(13)夫战()(14)牺牲玉帛()二、解释加点字⑴齐师伐我()()⑵肉食者谋之()()⑶又何间焉()⑷肉食者鄙()⑸乃入见()⑹何以战()⑺弗敢专也()⑻小惠未徧()⑼牺牲玉帛()⑽弗敢加也()⑾必以信()⑿小信未孚()⒀神弗福也()⒁小大之狱()⒂虽不能察()⒃必以情()⒄忠之属也()⒅可以一战()⒆战则请从()⒇公与之乘()(21)必以信()(22)公将鼓之()(23)民弗从也()(24)齐师败绩()(25)公将驰之()(26)下视其辙()(27)登轼而望()(28)遂逐齐师()(29)既克()(30)公问其故()(31)一鼓作气()(32)再而衰()(33)彼竭我盈()(34)故克之()(35)难测也()(36)惧有伏焉()(37)望其旗靡()三、翻译句子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⑤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⑦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⑧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四、填空:①《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这部著作是时期所作,是根据史写的一部体史书。

②《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话是:“,,。

”③齐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了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五、写出“以”的解释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可以一战()④必以信()六、阅读下文,完成1——4题(18分)(2008江苏省淮安市)十年春,齐师伐我。

21《曹刿论战》练习

21《曹刿论战》练习

21 《曹刿论战》练习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夫战,勇气也 曹弗敢专也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小信未孚 登轼而望之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3、翻译以下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古文阅读(一)2005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翁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2.词语理解。

⑴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④公输盘诎⑵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克己奉公B.克敌制胜②例句: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B.下不为例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战,勇气也。

译文:⑵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文: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二)2007年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精选练习(解析版)

《曹刿论战》精选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曹刿论战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答案】jiàn bǐ bó mǐ fú轼【解析】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轼”的字形和“间”“靡”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2)弗敢专.也(3)必以情.(4)忠.之属也(5)公将鼓.之(6)下视其辙.(7)既.克,公问其故.(8)难测.也【答案】(1)以:凭、靠。

(2)专:独自享有。

(3)情:实情。

(4)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鼓:击鼓进军。

(6)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7)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8)测:推测,估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3.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C【解析】A项中“属”意思是“相同,类似”。

B项中“属”意思是“隶属,管辖”。

D项中“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答案】D【解析】A项两个“信”分别为“信用”“实情”;B项两个“伐”分别为“攻打”“砍”;C项两个“间”分别为“参与”“间或、偶然”;D项两个“战”都是“打仗”。

5.填空。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该书旧传为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九年级《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名篇名句积累考纲解读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大纲要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不写错别字”等等。

而名家名篇名句的记诵默写能较好的实现大纲诸如此类的要求,而且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它能够检测出学生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同时,这一考点还能检测出考生的归纳、联想、迁移等能力,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一般来说,除根据诗词或课文语句的上句或下句填空默写的形式外,近年来,背诵默写的形式会继续沿着“有理解、能运用、善归纳、融内外、多积累"的方向发展。

如把内容、思想相近或相反的名句加以归纳并准确默写的,与语言的迁移运用以及阅读理解相结合而记忆默写的,有的甚至深入到对结构、修辞和表达方式等等的理解检测。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综合习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①公将驰之②望其旗靡【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节选的文段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答案【小题1】①驱车(追赶)②倒下(2分)【小题2】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2分)【小题3】第一问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1分)第二问要点:(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2分)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基础知识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旗靡肉食者鄙2、填空:⑴ 《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⑴ 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⑵ 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⑶ 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

⑷ 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⑴ 小信未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边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⑴牺牲..玉帛()⑵小大之狱.()作出牺牲..()越狱.逃跑()⑶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忠.之属也()以情.动人()忠.于人民()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如有省略,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

⑴何以()战?___________ ⑵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⑶必以()情。

___________ ⑷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3、用课文原句填空:⑴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国以弱胜强,打败齐国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三、比较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2.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小信未孚( ) 下视其辙( ) 夫战( ) 望其旗靡( ) 肉食者鄙( ) 2.重点实词解释。

(1)齐师伐我师:(2)又何间焉间:(3)肉食者鄙鄙:(4)小惠未遍遍:(5)弗敢加也加:(6)必以信信:(7)小信未孚孚:(8)虽不能察察:(9)战则请从从:(10)公将驰之驰:(11)既克既:(12)一鼓作气作:(13)三而竭竭:(14)彼竭我盈盈:(15)难测也测:(16)惧有伏焉伏:(17)望其旗靡靡:3.解释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____________ )故克之(____________ )(2)以何以战(____________ )必以分人(____________ )必以情(____________ )(3)从战则请从(____________ )民弗从也(____________ )4.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义:参与(2)小大之狱今义:监狱古义:(3)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5.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释义。

(1)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6.重点句子翻译(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课内探究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身为一介草民,却能冲破阻挠,坚持拜见鲁庄公去进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正印证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2)曹刿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取信于民。

鲁庄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回答则表明他终于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专项练习(含答案)

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WORD资料.可编辑《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史事件的。

C. 《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 公将驰之。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135.0分)4.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实用 好用)《曹刿论战》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

(实用 好用)《曹刿论战》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

《曹刿论战》练习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安,有“养”的意思B.小信来孚孚,信服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D.遂逐齐师遂,于是,就2.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又何间焉(间,参与)B.必以信(信,相信)C.虽不能察(察,明察)D.小大之狱(狱,案件)3.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何陋之有何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言语粗鄙鄙C.患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属D.下视其辙其如土石何?其4.选出下而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未能远谋弗敢加也未弗B.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安C.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D. 望其旗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登轼而望之临溪而渔(《醉翁亭记》)而B. 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于C. 何以战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以D. 乃入见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乃6.曹刿的“远谋”表现有误的一项是()A. 政治公平,取信于民B. 精于谋略,知己知彼;善于观察,把握时机C. 洞察时政,进谏献言D. 急躁冒进,取胜心切7.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兵力多寡B. 武器先进C. 士气高昂D. 策略得当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与什么有关?A. 天时地利B. 将帅的勇猛C. 士兵的忠诚D. 民众的支持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分析战争的?A. 通过历史案例B. 通过兵法理论C. 通过实地考察D. 通过占卜预测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A. 军事实力B. 政治因素C. 经济基础D. 心理战术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A.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可被征服B. 军队的指挥官可以被更换,但士兵的志向不可改变C. 军队可以被解散,但个人的信仰不可动摇D. 军队可以被俘虏,但个人的意志不可被剥夺答案:1.D 2.D 3.B 4.B 5.A二、填空题6. 《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战争策略的古代文献,其作者曹刿是______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7.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还与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8.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的胜利需要“知己知彼”,这体现了______的战争观念。

9.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战争的胜利需要“以逸待劳”,这体现了他重视______的战术思想。

10.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味着战争是国家的______,必须慎重对待。

答案:6. 春秋 7. 政治经济 8. 知己知彼 9. 以逸待劳 10. 大事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

12. 根据《曹刿论战》,曹刿是如何论述“以逸待劳”的战术思想的?答案:11.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是:首先,必须了解敌人的意图和动向;其次,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最后,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以逸待劳,等待敌人的疲惫。

20《曹刿论战》(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2)弗敢专.也(3)必以情.(4)忠.之属也(5)公将鼓.之(6)下视其辙.(7)既.克,公问其故.(8)难测.也3.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5.填空。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该书旧传为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____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6.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

[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曹刿论战》练习(2篇)

《曹刿论战》练习(2篇)

曹刿论战练习二姓名班级(一)【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用兵之法:高陵①勿向②,背丘③勿逆④,佯北⑤勿从⑥,锐卒勿攻,饵兵⑦勿食,归师勿遏⑧,围师⑨必缺⑩。

穷寇⑩勿迫⑩。

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注释】①陵:山头。

②向:仰攻。

③匪:高地。

④逆:迎击。

⑤佯北:假装失败。

⑥从:追逐。

⑦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

⑧遏:阻击。

⑨囤师:包围敌方部队。

⑩缺:让条出路。

⑨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

⑥迫:逼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3)既克. (4)望其旗靡.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

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用自己的话叙述)。

4.“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

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5.甲文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乙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6.结合“长勺之战”,对乙文“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丛分人。

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练习题(学生用)

曹刿论战练习题(学生用)

《曹刿论战》练习题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
4、小惠未徧.,
5、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

可以
..一战。

9、既克.,公问其故。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
4、夫战,勇气也。

答:
5、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答: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答: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答: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答: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答: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练习姓名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信未孚.()登轼.而望之()吾视其辙.乱()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齐师伐
..我公将.战
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
小惠未徧.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神弗福.也
必以信.虽.不能察.
忠.之属也必以情.
遂逐
..齐师公将鼓.之
公问其故.公将驰.之
惧.有伏.焉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故克.之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语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今义:
3.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今义:
4.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古义:今义: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今义: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今义:
四、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公问其故.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彼竭我盈,故.克之
属:忠之属.也以:可以.一战
神情与苏黄不属.必以.情
有良田美池之属.必以.分人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找出文中的“之”“其”“而”,分别加以解释。

五、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并翻译:
1.何以战?
2.夫战,勇气也。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必以分人。

六、合作探究(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2.曹刿的身分怎样?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

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4.“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5.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

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可以分为几层?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七、深入探究: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2.分析人物形象:
①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在文中能找到根据吗?
③相比之下鲁庄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④庄公除了见识鄙陋之外,就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吗?
⑤对于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哪些方法?
3.文中哪些地方是详写的?哪些地方是略写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八、重点提升: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又何间焉()⑵弗敢专也()
⑶公将鼓之()⑷彼竭我盈()
2.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和下列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成语。

例子: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①彼竭我盈——()②小信未孚——()
③故克之——()④下视其辙——()
⑤未能远谋——()⑥夫大国,难测也——()
3.用原文回答,曹刿“请见”的原因是,同意鲁庄公跟齐国打仗的原因是。

4.结合原文,请分析曹刿的性格特征。

5.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
6.长勺之战是古代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著名战役?请你谈谈战争中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