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B.情绪低落C.经常感冒D.人际关系不良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B.思维能力C.记忆知识D.掌握技能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B.幼儿身体素质C.文化课学习D.社会性培养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及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A.兴趣B.意志C.自信心D.创造力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幼儿教师的素质B.园校的沟通C.家庭的配合D.社区的帮助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幼儿的兴趣C.师资力量薄弱D.办学条件差二、名词解释1.幼小衔接2.过渡期3.幼儿教育小学化三、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及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6.幼儿园及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7.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四、简答题1.如何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小学化教学”,发挥儿童学习的自主性?2.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3.列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4.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有何意义?5.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6.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别?2.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深化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认同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指导教师开展幼儿的教育工作。
2. 请简要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主要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
前运算阶段(2-4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发展了象征思维的能力,开始进行简单的符号运算,但还无法处理复杂的逻辑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具体运算的能力,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和形式操作的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
3.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情感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感发展能够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如果幼儿在情感发展上遇到了困难,可能会出现自卑、自闭等问题,影响其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
例如,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通过关爱和关注,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只有在情感发展得到有效培养的基础上,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
4.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教育有怎样的影响?请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看见”、“听到”、“想像”、“思考”是( )。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2.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3.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4.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B.动机C.心理过程D.个性A.转折期B.关键期C.危机期D.过渡期8.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9.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C.大致相同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10.“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1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二、填空题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______反映。
3.__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4.______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简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3.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四、论述题1.试说明心理的实质。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试述幼儿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7
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2.( )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 )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A.思维B.感觉C.想像D.知觉7.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动作B.表象C.判断D.概念8.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9.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强化B.模仿C.核误D.试误10.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通过生活实践B.自己总结C.向成人学习D.通过阅读11.儿童在( )才能在动作开始前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
A.新生儿期B.幼JL-9-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12.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B.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目的认识水平15.思维的产生标志着( )的出现。
A.感觉B.知觉C.意识D.意志16.幼儿对科学概念掌握的特点为( )。
A.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B.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C.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D.以上都对17.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B.生活逻辑C.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18.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幼儿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心理学测试卷,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心理理论认为儿童发展受遗传因素主导?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生物生态理论答案:D解析:生物生态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主导,即儿童的生物学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2. 因对新鲜事物产生恐惧而一直不敢接触、不敢尝试的儿童可能处于以下哪个阶段?A. 自尊心发展阶段B. 性别认同阶段C. 外化行为阶段D. 安全依恋阶段答案:C解析:外化行为阶段是儿童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环境分离,习惯通过表现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阶段。
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新事物属于典型的外化行为。
3. 下面哪个行为属于典型的反应形式?A. 逃避B. 反抗C. 合作D. 报复答案:A解析:逃避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儿童面对困难或恐惧时常常会选择逃避。
4. 以下哪项属于幼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A. 经验积累的结果B. 主要趋势是逻辑思维的发展C. 可进行抽象思维D. 逐步形成操作性思维答案:D解析: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为操作性思维的逐步发展。
5. 下列哪个情绪属于自基本情感?A. 兴奋B. 愤怒C. 羞耻D. 嫉妒答案:B解析:基本情感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和惊讶等,愤怒属于其中之一。
二、简答题1. 请解释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
答案: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婴儿能够建立自我认知和安全感。
充满爱与关怀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婴儿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和心理发展。
相反,父母依恋不良会造成婴儿情感和行为问题。
2. “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请简述自我中心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案: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幼儿在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通过______来获得新知识和经验。
A.操作符合逻辑的推理B.观察和模仿行为C.抽象思维D.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2.以下哪种是典型的激励理论?A.认知发展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社会文化理论3.下列哪项不是培养幼儿学会自我控制的有效方式?A.给予明确的指导和期望B.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惩罚C.给予开放式的学习环境D.提供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4.幼儿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
A.道德判断的形成B.认知能力的提升C.语言能力的发展D.情绪控制的变化5.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______。
A.语言表达能力B.运动协调能力C.逻辑推理能力D.社交与情感能力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请简要解释儿童早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方法。
2.什么是自我概念?请简要介绍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3.请列举并解释幼儿早期自主性发展的四个阶段。
4.请分析幼儿园教师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培养创造力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
5.简述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幼儿情绪智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促进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方法。
三、论述题(共40分)请根据你所学的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以儿童教育为背景,论述以下观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的存在对教育有何影响?应该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育?答案:个体差异是幼儿发展中常见的现象,每个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教育效果。
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育者应该了解幼儿的个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例如,对于认知能力较低的幼儿,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图像、故事和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
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教师招聘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幼儿园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面临的招聘考试也变得日益严格和细致。
其中,幼儿心理学考试成为了很多幼儿园招聘的必考科目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些典型的幼儿心理学试题和答案,帮助关注幼儿教育的朋友更好地备战。
第一题:幼儿发展的四个基本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个领域是其他领域基础?(答案)幼儿发展的四个基本领域分别是: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语言发展。
其中,身体发展是其他领域的基础。
第二题: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是什么?请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婴儿期、早期语言进展期、语言爆炸期和句子形成期。
婴儿期主要通过哭泣、笑和牵引等方式与成人进行非语言交流;早期语言进展期幼儿开始发出简单的语音,并能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语言爆炸期是幼儿大量学习和使用词汇的阶段,一天能掌握多达10个新词汇;句子形成期是幼儿开始构建简单句子,逐渐进行语法组织并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第三题:什么是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请列举并解释三个关键阶段。
(答案)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包括:自我概念的建立、同伴关系的形成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建立阶段是幼儿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的特点;同伴关系的形成是幼儿开始与同龄人互动,建立友谊,分享和合作;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阶段是幼儿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适应不同的情感环境。
第四题:请解释以下两个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答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该理论强调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幼儿通过不断主观和客观的行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社会和文化环境提供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工具,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合作,幼儿能够获得新的认知能力和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口.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0年教师资格证测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分析(1)选择题1.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2.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3.( )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4.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5..幼儿园一词是()年诞生的6.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
A.1915年B.1923年C.1934年D.1936年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8.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9.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分别为( )。
A.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C.观察指导、示范、准备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10.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于(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11.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
A.生活教育B.蜡块说C.白板说D.儿童中心论12.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北京有张雪门,南京有( )。
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陈鹤琴13.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 )。
A.《幼稚园课程标准》B.《幼儿园暂行规程》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稚园规程》14.《爱弥尔》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 )。
A.“自然教育理论”B.“活教育”理论C.绅士教育思想D.和谐教育思想15.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 )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B.1996年7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3年7月1日16.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8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言语过程D.交流活动2.言语和语言不同,言语是( )。
A.社会现象B.自然现象C.交流活动D.民族语言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7.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
A.环境B.遗传素质C.语音模仿D.语音强化8.听觉开始积极参加到发音过程的语音形成阶段是( )。
A.出现嗓音B.出现啊咕声C.出现喃喃语声D.开始发出语音9.婴儿最初掌握语音是通过( )学会的。
A.辨音B.自发D.模仿10.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
A.同时出现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下列各项表述,(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15.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较复杂的复合词,本质上是( )的表现。
A.发音器官成熟B.词汇量增加C.形象思维发展D.逻辑思维发展16.幼儿语法意识从( )开始明显出现。
A.2岁B.3岁C.4岁D.5岁17.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A.培养读写兴趣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D.尽可能多识字18.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 )。
A.0~2岁B.1~3岁C.3~4岁19.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 )。
A.调节功能B.游戏功能C.交际功能D.问题功能20.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
A.逐渐分化B.逐步严谨C.副词运用D.语法意识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二、填空题1.______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学前教育部分)(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完整儿童”,是指获得了()整合性发展的儿童。
A.身体的B.认知的C.情感的D.社会的E.人格的2.以()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福禄倍尔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柏拉图E.洛克3.国外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世纪中期到60年代的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作为主要任务。
A.保育B.智力教育C.社会性发展D.照管E.营养4.()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
A.夸美纽斯B.福禄倍尔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E.杜威5.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唯物主义B.党的教育方针c.教育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文化制度6.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D.三小时E.四小时7.()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高中教育E.大学教育8.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并不是随着政治的改变而改变的,反映出学前教育具有()。
A.绝对性B.停滞性C.长远性D.相对独立性E.持续性9.玩具是幼儿游戏的()。
A.主要工具B.物质基础C.物质中心D.介质E.主体内容10.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是()。
A.帮助幼儿认识社会B.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c.发展幼儿的智力D.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E.培养爱好11.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是()。
A.教育者B.伙伴C.第二任母亲D.知心朋友E.研究者12.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有()A.课外训练法B.交流法c.游戏法D.实验法E.操作练习法13.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正确的是:A.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过程。
B.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C.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
D.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幼儿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幼儿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B. 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
C. 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过程。
D. 幼儿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E. 以上都对。
3.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儿童主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A.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 自主行为阶段、合作阶段、独立阶段、依赖阶段。
C. 认知阶段、情感阶段、社交阶段、身体发展阶段。
D. 持久毅力阶段、创造思维阶段、批判思维阶段、创新思维阶段。
4. 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A. 自我认同与自尊。
B. 友谊与人际关系。
C. 情绪与情感表达。
D. 以上都对。
5.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家庭环境是否和谐稳定。
B. 父母的育儿方式和教养态度。
C.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D. 以上都对。
6. 对于幼儿的学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幼儿的学习行为主要由外界环境决定。
B. 幼儿的学习行为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C. 幼儿的学习行为主要由内在动机决定。
D. 幼儿的学习行为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
7.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在于:A. 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
B. 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C. 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
D. 以上都对。
8.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 奖励评价。
B. 惩罚评价。
C. 教育评价。
D. 懒散评价。
9. 幼儿阶段的自我概念主要有以下哪些方面?A. 身体特征。
B. 称号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共1 0分)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
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答案与解析(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 )年。
A.1879B.1897C.1789D.17982.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3.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4.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6.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D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9.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B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10.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1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B )。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D)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代以后1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
A.19世纪加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二、填空题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 )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儿童发展学家普遍认为,( )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A.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形成B.抽象性开始发展C.随意性开始发展D.言语的获得2.儿童发展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82年普莱尔的( )出版算起的.A.《儿童心理》B.《儿童与世界》C.《一个婴儿的传略》D.《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3.儿童发展研究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 ).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测量法4.(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A.身体的发育B.心理的发展C.社会化发展D.文化的发展5.在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比如老师一边弹琴,一边要注意班上的孩子,这是指的( )品质.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6.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有时也称为注意范围.这是指的( )品质.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7.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遗忘D.起伏不定8.( )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人或物)或在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A.生气B.伤心C.高兴D.害怕9.儿童早期依恋的测量方法是( ).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社会测量技术D.陌生情境技术10.3岁以后,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明显增加,( )主要就是对3岁以后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研究.A.视觉悬崖B.糖果实验C.延迟满足实验D.守恒实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__________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与大脑发育迅速.2.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包括__________、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文化性发展.3.产前发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包括突触的形态上和功能上的修饰.5.视觉适应包括__________和暗适应,它们都是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6.__________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7.一般可以把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指__________.9.__________是理解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意义,如学习标志物体、动作特点的词,以及表示物体之间关系.10.对语言的运用是__________.11.__________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12.当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婴儿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行动参照,这种反应称为 .13.__________是儿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14.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是__________.15.社会测量技术是要求儿童自己主观来评价对同伴的喜欢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一__________和两种.16.个体为了抑制某种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是__________.17.作为一种认识活动,__________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18.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是班杜拉的__________.19.早期同伴关系的类型一般分为__________、被拒绝的儿童及被忽视的儿童.20.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小脑是人脑中最大的结构,占脑重的85%,比脑的其他任何部位对环境性的影响都敏感. ( )2.学前期儿童想象是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发展的,但是主要以有意想象为主.( )3.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 ) 4.大约5个月时,婴儿进入了牙牙学语阶段,自第9个月起,呀呀语的出现达到高峰. ( )5.社会性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要早于基本情绪. (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1.儿童发展2.神经元3.定向反射4.元记忆5.再造想象6.元认知7.呀呀语8.语法9.情绪理解10.能力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1.简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2.简述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3.简述抚摸对婴儿发展的作用.4.简述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5.简述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6.简述依恋及其特征.7.简述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8.简述师幼关系的特点.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1.结合教学实践,试论述在培养儿童注意力时应注意哪几点原则?2.试论述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 2.A 3.A 4.A 5.B 6.D 7.A 8.B 9.D 10.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婴儿期2.生理发展3.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4.突触可塑性5.明适应6.有意注意7.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自我监控、元认知自我调节8.无意想象9.命题语义10.语用 11.社会化语言12.社会参照13.情绪自我调节14.依恋15.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 16.自我控制 17.道德判断 18.社会学习理论 19.受欢迎的儿童20.同伴关系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 3.× 4.√ 5.×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1.儿童发展: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定向反射: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4.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指儿童关于记忆是什么,记忆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记忆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5.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6.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7.呀呀语:听起来像语音,并常具有升降调,但是无意义,不能被理解,常常在婴儿5个月以后不自觉地发出来,第9个月起婴儿呀呀语的出现达到高峰,不同文化和背景下发出的声音相似.8.语法:语法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中最为抽象的基础系统.9.情绪理解: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10.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32分)1.答:年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生理、心理、社会整合机制的结果,儿童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2)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3)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2.答: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个体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要求等都会对儿童个体的动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影响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基因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感官经验的统合.(2)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如个体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不仅会对儿童动作的发展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其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3.答:(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2)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3)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4)促进消化,增加体重.4.答: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基本策略开展:复述、组织、精细加工.(1)复述:学前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复述了.(2)组织:如果在记忆一些内容时,能将信息结合成为更大的单元,这就是组织策略的使用.(3)精细加工: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就是精细加工策略.5.答:(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a.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b.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c.想象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2)入学后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创造性的内容逐步增加,想象的独特性也日见端倪,想象更符合现实逻辑.6.答:现代学者们认为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依恋还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7.答:(1)文化;(2)父母教养方式;(3)同伴关系;(4)儿童自身原因.8.答: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师幼关系除了有双向性、双重性、差异性等一般表现之外,还有以下特点:(1)游戏性;(2)稳定性和亲密性;(3)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六、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1.答:儿童注意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与练习培训结合的过程,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刺激丰富化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使刺激组合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刺激孤立,利用联觉培养有效的刺激反应.刺激物适度丰富、鲜明.(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的训练要与注意发展相匹配,如与婴儿、低龄幼儿谈话时语速要缓慢,声音要柔和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不能操之过急,要因龄施教.(3)形式立体化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并不是单纯的某种操作或几次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是一个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儿童在游戏、做作业、吃饭的时候都可以进行.(4)空间渗透式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儿童注意力的培养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婴幼儿时期,当儿童在专心玩弄手中玩具的时候,父母应给予安静的空间直至儿童自行停止游戏.2.答:亲子关系是伴随儿童的出生,甚至是在儿童的孕育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与安全的依恋关系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内在工作模式是一种重建记忆,是影响主要照料者(主要是母亲)与孩子建立起来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要原因,每个父母都希望与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但结果总是千差万别的.(2)父母亲的抚养品质.为什么同在稳定的家庭中,同由父母等照料抚养的孩子,却出现不同的依恋类型,表现出不同的亲子关系?大量的研究认为,照料者的抚养品质,如敏感性、接受性等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安全依恋和亲子关系.如研究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3)父母亲的缺失、稳定情况.很多学者对孤儿院等机构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早期表现出哭泣、对周围环境退缩等更多的不良行为,在成长后期也同样受到影响,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4)儿童情况.儿童的气质、智力、生理特征、出生顺序等会直接影响依恋关系、亲子关系.(5)家庭一般情况.研究表明,失业、经济困难、婚姻失败都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照料的质量,父母之间经常争吵、挑剔,会使孩子体验的多是消极情绪,从而破坏依恋的安全性.(6)文化性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同种文化背景下依恋类型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依恋类型的具体表现比例有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2010年3月1日一一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
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2.个性的(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7.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8.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 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 )的成分。
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10.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1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12.(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13.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4.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5.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16.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
A.个性的调节系统B.个性的倾向性C.个性的心理特征D.个性的能动性17.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
A.遗传性B.先天性C.易变性D.稳定性18.“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19.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道德感B.理智感C.气质D.性格20.布鲁姆认为,( )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B.15岁C.17岁D.19岁21.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 )。
A.安全B.交往C.游戏D.尊重2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2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24.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
A.情绪不稳定型B.多愁善感型C.掩蔽现象型D.起动迟缓型25.(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2010年3月1日二二二二、、、、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1.(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2.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它可能是被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性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方面。
7.(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
8.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感质)。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动力性)(情绪性)。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2010年3月1日三三三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个性2.自我意识3.需要4.动机5.兴趣6.气质7.性格8.能力9.智力分化论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10.智力复合论11.智力内容变化论四四四四、、、、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8.简述个性倾向性的含义及其特征。
9.简述幼儿动机和需要的发展。
10.简要回答能力的分类。
11.简述幼儿能力的发展。
12.什么是“掩蔽现象”? 五五五五、、、、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幼儿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2.试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试述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
4.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 六六六六、、、、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2010年3月1日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一一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
2.A.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是独特性的体现。
3.B.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
4.C.需要是动机系统的基础。
5.B.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6.A.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
7.D.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8.D.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
9.A.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的。
10.C.需要要成为推动活动的动力,还必须有外在的诱因。
11.A.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12.B.模仿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13.D.能力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4.B.这是针对多血质儿童的弱点。
15.A.儿童智力在学龄前就成熟了。
16.C.个性心理特征最能集中反映一个的心理面貌。
17.C.气质相对稳定。
18.D.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
19.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20.C.布鲁姆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在17岁。
21.A.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
22.A.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
23.C.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24.D.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起动迟缓型三种。
25.D.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责编:xufen 二二二二、、、、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填空题1.个性2.自我意识3.生理社会4.动机5.指向性情绪性动力性6.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7.性格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8.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9.能力气质性格10.指向性情绪性动力性三三三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是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
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
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2010年3月1日四四四四、、、、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简答题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另外,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