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3回想鲁迅先生 ( 节选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 累积要点字词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领会鲁迅平时生活中平和平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经过刻画富裕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领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品 , 理解作者衷心的敬重之情。
学习过程一、认识作者萧红 (1911 — 1942), 中国现代女作家, 原名, 黑龙江呼兰人。
19 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在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布了成名作《》 ( 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二、初读课文1.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
调羹()轻率()舀()...揩()咳嗽()校正()....阖()碟()..2. 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三、细读课文本文记述了鲁迅先平生时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请精选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生活片段。
请大家跳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归纳一下, 并思虑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质量?四、品尝语言推测品尝下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亮的 , 是从内心的欢欣。
如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 经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 ,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 忧如不管全部地走去。
(3)青年人写信 , 写得太轻率 , 鲁迅先生是痛心疾首之的。
但他仍是展读着每封由不一样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 眼睛不济时 , 便戴起眼镜来看 , 经常看到夜里很深的光阴。
五、拓展提高请以“鲁迅先生,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个帅哥帅哥的 ffff参考答案一、认识作者张迺莹跋涉鲁迅存亡场存亡场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1.g ēng shuài yǎo kāi ké sou ji ào hé di é2. 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和近人、风趣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1.易错字舀(yǎo)轻捷(jié)校对(jiào)藤躺椅(téng)抹杀(mǒ)调羹(tiáogēng)绞肉机(jiǎo)悠然(yōu)喘着(chuǎn)腻(nì)摘掉(zhāi)阖一阖眼睛(hé)揩(kāi)疙瘩(gēda)深恶痛绝(wù) 2.多音字肋塞恶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吩咐①嘱咐;②口头指派或命令。
“吩咐”是指上级对下级交代的话。
“吩咐”侧重于上下级。
“嘱咐”无“口头指派或命令”这个意义。
嘱咐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嘱咐”是指长辈对晚辈交代的话。
5.词语释义安顿:安详,安稳。
揩:擦、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然,是,对。
旷代:历时长久。
抹杀:彻底勾销;完全去掉。
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校对:查对、订正。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疙瘩: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等。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文题解说】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表明是一篇回忆人物的散文。
【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回忆鲁迅先生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前置知识学习鲁迅先生之前需要了解的知识:1. 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二、任务导引1. 分组探究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让他们自愿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探究:(1)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2. 搜集资料让同学们在课下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书、网络等。
3. 编写答案让同学们对所探究的课题进行答案编写和整理,每组答案都需要包括以下要素:(1)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4. 答案展示让同学们轮流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互相点评。
三、思考讨论1.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革命家,1918年开始创作文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旗手”。
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哪些?《狂人日记》、《阿Q正传》、《五几文集》、《呐喊》、《故事新编》等。
3.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有哪些?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是思想启示、道德榜样和革命精神:(1)思想启示:鲁迅先生的思想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反对封建思想、迷信、愚昧和落后。
(2)道德榜样:鲁迅先生的人格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他倡导正义、公正、善良、真诚。
(3)革命精神:鲁迅先生的作品揭露了社会黑暗面,弘扬了民族精神和反抗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四、实践体验1. 观看鲁迅纪录片让同学们观看与鲁迅先生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加深对他的了解,增强对他的尊敬和敬仰。
2. 在团队中践行鲁迅精神在团队合作中,践行鲁迅先生的精神,尊重他人、懂得自我反省、关注社会公正、倡导科学、勇敢反抗恶势力。
五、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探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这位文化巨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导学案_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3回想鲁迅先生(节选)导学目标:1.感觉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怀和可亲可敬的个性质量。
2.学习本文经过捕获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导学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导学难点:学习本文擅长从撷取生活杂事中去显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导学过程预习案一、课前导学1.复习相关鲁迅的知识。
2.查阅作者萧红的平生事迹,将主要内容整理在书上。
重点:萧红, 1911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 年为了抗争父亲母亲承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 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同到达上海。
抗战迸发后,上海陷落,萧红到了香港, 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存亡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必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需能培一朵花,就不如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养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月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批心血;鲁迅逝世以后,萧红从沉痛中振奋起来,陆续第一版和发布了《马伯乐》、《回想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相同,持续滋润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感人友情已经成为文坛美谈,被千千千万的读者传诵二、试试练习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导教案_3 回想鲁迅先生教案1.给以下生字注音,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鉴( )赏混()浊窘()掠()旷.....( )代深恶( )痛绝抽屉()阖()眼搭讪....()了( )然筵()会解剖()挟()着紊()乱.....虔()诚踌()躇()拥塞()着()色校()样......2.解说以下词语:鉴赏:忠诚:祷告:扼杀:旷代:校样:3.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整体印象是如何的?三、学生怀疑在自读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产生了哪些疑问,把它标志在书上。
学习案一、合作学习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从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念书写作,休闲娱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方法1、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2、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1教学过程(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1、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关于鲁迅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和,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新人教版.docx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知识链接1.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屮国三四十年代屮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來,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
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原名张遒(qid)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吋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阅读“知识链接”,勾画出重点内容并识记。
2.标出文中其它你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血)3.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调羹() 草率(■)舀()揩(■)咳嗽() 校对(•)阖(•)碟(•)4.鲁迅,原名,又名周樟寿,字豫才。
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O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杂文集、等。
5.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6.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至少写出六个)二、合作探究1.其屮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屮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题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作者萧红和文章主人公鲁迅先生。
过程与方法1.体会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有改动。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老师讲到鲁迅先生的时候是多么地神圣和崇高。
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民主斗士,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仍然不朽。
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了解鲁迅先生和他的思想,不仅可以启发自己的文学修养,也可以激励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忆起那个时期,我们全班同学都很激动。
我们在班里也成立了“鲁迅学习小组”,并且定下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从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入手。
在课上,我们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阿Q正传》这部作品的背景、目的和主要思想。
他也指导我们读到鲁迅先生笔下这个懦弱的,贪婪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人物出现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很认真地研读了《狂人日记》,体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文化和旧思想、呼唤人民自由民主的崇高主旨。
其次,我们也集中力量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中学习。
我们研读了《故乡》,了解到鲁迅先生思索家乡深刻巨变背后社会变革的复杂原因和历史背景。
我们还讨论了《自然辩证法》和《中国小说的“第一次”机会》这两篇工具性很强的散文,掌握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学修养、思想方法和表达技巧。
最后,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研究,包括讲座、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
我们认真研读了乡土文化、文学史和现代文学等相关的书籍,系统探讨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我们立体地认识了鲁迅先生这位伟大文化巨子,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彩和其所反映出来的与时俱进的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这段鲁迅学习历程不仅使我们的语文素养显著提升,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大增。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做中华民族的有用之才”,我们信仰,我们必将乘此跃升,成就自我,奋发向前,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和反封建、倡导民主自由的主张,同时也更加自信地拥抱自己的民族文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
3.回忆鲁迅先生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一、导入: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一”“同时”(行为描写)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3回忆鲁迅先生第2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仿佛不顾一切”“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安顿”“沉思”“谈得热闹”“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作业:《配套练习》。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且说郑屠开著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 著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 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夹批:大 官人身分。】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 屠。”【夹批:叫得快。O人人称大官 人,彼亦居然大官人矣,偏要叫他一声 郑屠。】郑屠看时,见是鲁提辖,慌忙 出柜身来唱喏,【夹批:画出郑屠。】 道:“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 凳子来。──“提辖请坐。”【夹批: 写郑屠屁滚尿流光景,总见鲁达平日英 雄。O看副手卖肉,叫副手掇凳,又总 写郑屠平日做大官人也。】鲁达坐下, 道:“奉著经略相公钧旨:【夹批:郑 屠是相公铺户,鲁达处处以相公钧旨压 之,妙绝。】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 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夹批:奇 情。】郑屠道:“使头,你们快选好的 切十斤去。”鲁提辖道:“不要那等腌 臜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夹批: 奇情。】郑屠道:“说得是,【夹批: 吓极语。】小人自切便了。”自去肉案 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自读文章,勾画出萧红所写的鲁迅琐事, 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语句, 写一写你的感受,并说一说你眼中的鲁 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 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 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 大拷问 。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忍从,他始终维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16本 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胡 像 一 字须 刷 件 ,形 子 朴
鲁 迅
面成 一 素
目 冷
了 一
样 直
的 中
:
峻个 竖 式
严 肃
隶 书
着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编制教师总序号审核人学主姓名班级小组序号课题内容3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FI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rh衷的爱戴之情。
2.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通过精读,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
2^能够揣摩和品味重点字词。
学习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
学法指导师生讨论和探究,学会精读,•把握特征。
1、作者名片:萧红:原名(),黑龙江呼兰人,(),代表作有小说(《》)、(《》)等。
2、生字词:看拼音写词语。
kO sou cao shuai tiao gOng you rdn fen fu mo sha() ( ) ( ) ( ) ( )( )ge da shen wu tdngjue jido r6u xin jin jiao dui xi zdo()()()()()()3、解词:(1)、安顿:(2)、存心:(3)、阖:4、问题导学: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请概括写出本文写了鲁迅的哪些口常琐事?列出我的疑惑二.探究案1、通读全文,请同学们谈谈此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语文主题阅读(一)回望钱学森卞毓方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
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
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
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
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 也长短有度,屮规屮矩。
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Z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
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吋,才长舒一口气。
七年级语文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3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3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3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回忆鲁迅先生》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描写,使他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本课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通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思考课本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读,并借助文旁批注进行思考的能力;2.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萧红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3。
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细腻的语言,体会作者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2.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萧红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细腻的语言,体会作者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2。
学生课前了解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鲁迅作品,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包括《社戏》《故乡》《孔乙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时数:1课时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二、基础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校样深恶痛绝阖眼抹杀
2、默写出鲁迅的《自嘲》一诗中的名句。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三、深入学习问题记录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
鬼、谈鬼(
.病“好”了;
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踢鬼
木刻画:写病中鲁迅的一幅木刻画,暗示鲁迅顽强的生命毅力(此处可在后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供参考:
部分中一个品质
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
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
指作品中对一(一)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
.更直观。
通篇都是对鲁迅的
.更有趣味。
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
.更有表现力。
也
基础上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
但由于三个
的神色”,虽然也曾“当着人哭过一次”,但“该做什么,人是做什么”,
从侧面烘托任
【堂测】
听写课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