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导则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高度控制:明确建筑高度分区及控制要求,以及标志性建(构)筑物布局原则,塑造优美的区段城市天际线。
-观景点和观景路径选择:根据近景、中景、远景等不同景观层次要求,提高特定视野的观赏效果,优化城市天际线。
-基于山水保护的基准高度:研究城市的最大建设高度,并结合TOD开发模式,在轨道站点300米范围适当提高建筑高度。
-建筑与山体和水体的融合:通过模拟建设项目高度,控制建筑高度在18米至24米,使建筑能自然与山体和水体融合,基本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
-高度梯度变化:根据建筑与水面的远近关系进行细分,临近草海界面的建筑高度应更低,从西坝河至草海应形成高度的梯度变化。
不同城市的CBD城市设计导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城市设计导则总则文本
城市设计导则总则文本1.整体风格1.1单元类型本单元包括两种类型。
第一是以地铁站为中心辐射的区级商业中心区,属于以商业、商务用地为主的重点地区类型。
第二是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成林庄居住区,属于以居住用地为主的一般建成区。
1.2整体风格在保留现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水绿交融的开放空间和尺度环境宜人的步行绿带,美化了单元的居住环境。
地铁站周边的商业区高层林立,通过高密度开发、公共空间的塑造和架空步行廊道的设置,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商业气氛。
两者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2.空间意向2.1区域本单元包括居住环境温馨的成林庄居住区和商业气氛浓厚的成林庄地铁站商业区。
2.2地标节点津基金融中心作为城市地标建筑,是区域天际线控制的最高点。
成林庄体育公园位于居住区的核心位置,是单元内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
2.3视线通廊3.街道类型3.1街道类型本单元街道分为景观型、生活型两种街道类型进行引导控制。
3.2交通型道路卫国道、靖江路、津滨大道、兴泰路。
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
有绿线的,退让绿线不得小于5米;无绿线的,退让红线距离不得小于8米。
商业用地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70%,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
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不宜面向上述道路设置,机动车不宜出入口应面向上述道路设置。
3.3生活型道路红星路、成林道、十一经路、津塘路三条道路承担对外交通的主要作用,以保证机动车的通行能力为主。
长征路、韶山道、晨曦道、杨林路、落樱道、博汇道、晨光道、彩阳路、天药路、慕华路、建新路、杰君道、十四经路等十三条街道重点维护尺度宜人的空间尺度和绿树成荫的街道环境,通过线性连续的街道系统串联城市公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
有绿线的,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无绿线的,退让红线距离不得小于8米。
新建有较大人流、车流集散的商贸、娱乐、体育、展览、办公、学校和大型商场等建筑主要出入口一侧,有绿线的,退绿线距离不得小于10米;无绿线的,退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5米。
宁波市城市设计导则
宁波市城市设计导则一、导则背景宁波市作为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迅猛。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宁波市制定了城市设计导则,以指导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二、城市设计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立绿色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保护,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
2.人本原则: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需求和福祉。
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休闲设施,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3.文化特色原则:城市设计应保护和发扬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创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形象。
在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布局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
4.灵活性原则:城市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注重城市各个功能区的互相衔接和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和机会。
三、城市设计内容1.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域。
明确城市的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保护区等各功能区的边界和布局,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建筑设计规范:制定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筑外观、高度、体量等要素。
推动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应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促进城市的低碳发展。
3.公共交通规划: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出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4.绿化景观规划: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提供丰富多样的绿化设施和自然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5.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保护和利用好宁波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
修复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保留传统文化的风貌和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城市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城市设计导则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则第一条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
设计引导的形态方案是引导性的,开发活动在贯彻控制意图的前提下,具有多种形态方案的可能。
涉及每个地块的具体设计原则应参照分地块设计导则。
第二条空间使用体系(含土地使用体系)合理规划地块,确保本区域各地块进行建设实施时,整体的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依然可以被维持与执行。
控制本区域各地块上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并在各项指标上加以落实,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构建亲水宜人的滨湖城市空间。
1、地块划分原则上以道路中心线或河道湖泊蓝线为边界,区域内各地块的划分界线和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
2、区内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不宜随意更改。
地块的功能在各地块的导则中阐明。
每一地块体现的是城市整体设计原则,地块内形态控制是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的反映,应严格遵守。
3、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各地块的详细实施计划应整体设计、送审。
基于操作的现实性和市场因素,可允许进行分期建设,分期分区办法应专门研究实施。
4、各地块控制图中确立的技术指标,反映城市空间容量的整体平衡,应予遵守,建设时如因具体情况变化,需经专门审议许可,但其变化不得超过10%。
5、各地块开发应体现公共空间优先原则,在具体使用功能与公共空间矛盾时,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实现为先。
应鼓励地块开发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提供公共空间的数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
应鼓励几个相关联系的地块组合进行整体实施建设,以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性和城市形态的完整性。
第三条交通空间设计导则综合考虑机动车道路及公共停车、步行交通、轨道交通、防洪抢险交通等,在原有规划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组织动态、静态及堤坝抢险交通,通过对道路系统、道路断面及标高、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设置、地块车行出入口等的控制,确保滨湖广场区域以及核心商务区的交通可达性,确保区域内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车辆停泊方便有序、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建立服务于滨湖新城核心区的、具有良好可达性的交通体系。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规划、建筑布局、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有目的地安排和组织,从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指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方针和规范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基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应该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确保导则设计的实施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是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整体的战略指导,而城市设计则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案实现这些规划目标。
2.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应该贯彻人本主义的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体验。
导则设计应该鼓励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环境,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社交、休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3.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应该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导则设计应该促进社会公平、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避免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和环境问题。
4.强调创新和灵活性: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应该鼓励创新思维和设计手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城市需求和挑战。
导则设计应该灵活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设计标准和规范。
在城市设计的导则设计中,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城市空间结构:导则设计应该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功能分区、用地比例、街道布局等方面。
合理的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达性,提供方便交通和便利的公共设施。
2.建筑设计原则:导则设计应该制定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包括建筑高度、密度、体量、材料等方面。
建筑设计应该与周围环境和历史风貌相协调,保持城市的人文特色和个性化。
3.交通与交通规划:导则设计应该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方面。
交通规划应该注重交通流动性和交通安全,优化交通资源的利用。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城市设设设设容内一、设城市设设体1.设城市设设原设~体2.土地利用设~划3.设平面设设~4.土地设设强度分~区5.地下空设设~划6.城市建筑高度控制~7.城市天设设控制~8.路设点控制~径与9.设敞空设系设设~划10.建筑色彩设设及指引~11.城市交通系设;交通设设方式、步行系设、道路面形式、道路设化指引,~断12.城市公共交通系设;公交设路设设、公交港站设置、有设设设系设、地设接设站点设设,湾。
二、建设地设设设1、地设设设强制性容建筑布局形式、建筑高度、建筑退设、沿街界面、设设率、底设通透内——率、出入口位置、设敞空设、设设控制、街道设化引设性容建筑量、建筑设格、高设建筑位置、主立面、裙房形设、第五立内——体体面、公共景设~街道设施、停设设、建筑布局形式2、特色地城市设设引设区设水地设强设建筑设境的融合~突出设湖域和河域特点不同的城市空设~区与区内区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布局~活多设的设水界面~富有律的天设设~控制设设廊道~聚灵韵焦景设设点~设多通往设水设敞空设的路~步行廊道设敞空设相设合~建设设的步划条径将与构行设~控制公共建筑水的空设设系~加强水岸面形式的设设~打造魅力设水休憩网与体断空设~有效设理地设防洪堤设的设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与1商设设设地设强设商设设~打造宜人的街道尺度~突出中央商设设设的空设特点。
沿设两区氛设依据功能分多设貌~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设~合理设设路串设各景设设点~划个区径个形成设设的步行系设~注重街道空设设奏的设化和建筑界面的设设~强设地设部功能的设合利内用~有效提高土地使用价设。
形成具有设志性的建筑设点~设水地设强设城市自然、建筑设境的融合~突出设湖和设河不同特点的城市区与与内空设。
考设设水界面、天设设、设设廊道、景设设点等容~内2设步行系设设敞空设相设合~设设设设的休设游设~依据使用功能~控制建筑水的划与与体空设设系~加强水岸面形式的设设~打造魅力设水休憩空设~有效设理地设防洪堤设的设断与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城市设计技术导则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原则,旨在为城市设计者提供一套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标准和方法。
它包括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以下是城市设计技术导则的一些重要要素: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城市的整体布局、用地分区、建筑高度和密度等方面。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居民的生活质量、交通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城市的外观和形象。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功能的满足、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建筑物的可持续性等要素,以实现城市建设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
3.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包括道路网络的设计、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自行车和步行道路的建设等。
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4.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公园、绿地、湖泊、河流等自然和人工景观。
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的改善和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5.社区规划:社区规划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社区的整体布局、居住环境的改善、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等。
社区规划需要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创建具有社区凝聚力和活力的城市环境。
6.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土地的分区和土地的开发利用。
土地利用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合理规划土地的用途和分布,以实现土地的最优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它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可持续性要求城市设计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以实现城市的长期发展。
城市设计导则范文
城市设计导则范文1.人本导向: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筑和街区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公园、图书馆、社区中心等。
同时,也要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无障碍设施和社会支持。
2.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应具有低碳、高效能的特点。
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也要保护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
合理规划交通系统,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3.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合理设置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和娱乐设施等不同功能的区域,以便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同时,也要合理布局公共空间和绿地,增加城市的景观和生态功能。
4.多样性和包容性:城市设计应鼓励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的文化、社会群体和生活方式。
建筑和街区的设计应兼顾各个群体的需求,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设施和服务。
同时,也要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持城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5.可达性和可连接性:城市设计应注重交通可达性和城市连接性。
合理规划交通网络,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便捷交通。
鼓励步行和骑行,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的连接性,增加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
6.安全和防灾:城市设计应注重安全和防灾。
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应具有抗震、防火和防洪的能力。
合理规划城市,避免高风险区域的开发,保护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
7.景观和城市形象:城市设计应注重景观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建筑和街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打造美丽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
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设计,提高城市的品质和人居环境的感受。
在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时,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特点、人口需求、环境条件等因素。
导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和时期进行调整和更新。
通过良好的城市设计导则,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提升。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
彩色涂料、金属和玻璃幕墙,一般情况下不 允许公共建筑使用面砖外墙饰面;公共建筑 裙房鼓励使用石材,并局部采用金属材料, 不允许使用大面积的反射玻璃幕墙和反光金 属材料。
精品课件
(4) 色彩 不宜大面积地使用明亮耀
眼活色彩沉重的颜色,石料和 砖石块要保持自然的色彩。玻 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 中性的色彩,如透明的窗玻璃 、古铜色、灰色、绿色和蓝色 的材料,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 ,来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 节点。
精品课件
2.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整体性 连续性 协调环境 无障碍设计
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设计时 应注意其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构建,并使之与相邻建 筑、街区保持有机的联系。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是表现空间活力和风貌的重 要标志,规划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位于车站周边, 空间构成应多样、大方,建筑设计应具有时代气息。
精品课件
街道上的活动应该是安全舒适的,行人 与车流应进行分离,可采用平面上的可立面 上的,且应设置必要的行人休息空间。步行 道包括人行道和建筑后退的步行区域,可利 用地面铺装来区分人行道与建筑后退的步行 区域。
所有公共开放空间均应该考虑无障碍设 计。
精品课件
3.道路系统设计导则
明确道路的功能和等级,合理组 织,使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步行系统安 全便利,塑造良好街道景观。
控规城市设计导则
控规城市设计导则:
控规城市设计导则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设计导则应与控规编制同步,以指导性和约束性两种形式对地块进行控制。
2.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交通组织、视线通廊、建筑界面、景观风
貌等的控制要求。
3.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的控制要求。
4.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防灾设施等的配建要求。
5.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交通出入口方向、停车位数量等的交通组织要求。
6.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建筑立面、屋顶形式等的建筑风貌要求。
7.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视线通廊的控制要求,包括视廊宽度、视廊内建筑高度等。
8.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景观风貌的控制要求,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视廊、景
观视域等。
9.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开放空间的控制要求,包括开放空间的位置、面积、形式等。
10.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公共设施的控制要求,包括公共设施的类型、规模、位置等。
11.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市政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包括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
的配建要求。
12.城市设计导则应明确提出对地块安全防灾设施的控制要求,包括消防、人防等设施的配建要求。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 ppt课件
2020/12/22
35
2020/12/22
36
空间形态要素
1. 城市形态特征要素 2. 建筑物要素 3. 街道设施
2020/12/22
37
城市形态特征要素
1.路径 2.界面:连续建筑界面、主要滨水界面、次要滨水界面、
绿化景观界面、城市交通界面
3.节点:地标节点、交通性节点、出入口节点、历史性 节点、节奏性节点
公共建筑主楼鼓励使用透明浅色玻璃、彩 色涂料、金属和玻璃幕墙,一般情况下不允 许公共建筑使用面砖外墙饰面;公共建筑裙 房鼓励使用石材,并局部采用金属材料,不 允许使用大面积的反射玻璃幕墙和反光金属 材料。
2020/12/22
49
(4) 色彩
不宜大面积地使用明亮耀眼活 色彩沉重的颜色,石料和砖石 块要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 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 的色彩,如透明的窗玻璃、古 铜色、灰色、绿色和蓝色的材 料,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来 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城市广场作为规划区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 点,要协调好广场与周边公建、站房的关系,通过 轴线对位以及广场、公建建筑形态的巧妙处理,营 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建议采用冷色调 铺装,给人以安静的秩序感,材料选用花岗岩等质 地坚硬的材料。并利用花坛、喷泉及标志性浮雕分 割广场空间,使其尺度更加宜人化。同时,为吸引 人流,可在广场适当位置布置咖啡厅、茶座,并配 有足量的座椅。
2020/12/22
45
1.建筑设计导则
尺度 形态 材质 色彩 交通组织 环境协调
(1) 建筑的尺度
步行层面要求具有人体的尺度,并通过景观要 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的表 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来获得。并且通过建 筑内部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街 道层面。
城市设计导则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1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0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2资2配料,置试而时卷且,调可需控保要试障在验各最;类大对管限设路度备习内进题来行到确调位保整。机使在组其管高在路中正敷资常设料工过试况程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5术写卷、交重保电底要护气。设装设管备置备4线高动调、敷中作试电设资,高气技料并中课术3试且资件中、卷拒料中包管试绝试调含路验动卷试线敷方作技槽设案,术、技以来管术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
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的重要性二、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概述1.目标与原则2.主要内容三、城市设计策略1.空间布局2.生态环境保护3.历史文化传承4.民生改善四、城市设计重点领域1.交通与基础设施2.公共服务设施3.居住与社区建设4.产业发展与创新五、实施与监管1.政策保障2.技术支持3.监督管理六、展望与建议1.未来发展前景2.针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武汉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构建和谐、宜居、智慧的城市,武汉市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城市设计导则。
本文将围绕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展开讨论,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
二、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概述1.目标与原则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旨在创造以人为本、生态友好、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导则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人文关怀原则:强调民生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特色创新原则:挖掘武汉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城市特色。
2.主要内容武汉市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2)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武汉特色文化。
(4)民生改善:关注民生需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三、城市设计策略1.空间布局: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生态环保政策,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绿色容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3.历史文化传承: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武汉特色文化融入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名片。
4.民生改善: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四、城市设计重点领域1.交通与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交通便捷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城市设计导则是为了规划和建设城市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包含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城市能够达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并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以下是城市设计导则的一些常见内容。
1.城市愿景:城市设计导则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愿景和目标,即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期望达到的状态进行规划。
这就需要制定城市发展策略,确定城市的定位和特色,以及发展的重点和优先事项。
2.土地利用:城市设计导则需要对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规定,包括不同区域的用途和密度。
比如,商业区应该集中在市中心,住宅区应该与公共设施和绿地相结合,工业区则应该远离居民区。
3.建筑规划:城市设计导则还需要对建筑设计进行规范,包括建筑的高度、体量、外立面设计等方面。
这样可以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
4.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导则需要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网络的布局、公共交通的发展、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安全等。
这样可以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快速和安全地出行。
5.绿地和生态保护:城市设计导则应该注重绿地和生态保护,包括规划和保护生态系统、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给市民一个宜居和美丽的生活环境。
6.公共设施:城市设计导则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同时要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和质量,确保市民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7.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导则还需要保护和利用城市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城区等,以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8.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导则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以确保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导则是为了规划和建设城市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包含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城市能够达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并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
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1.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城市设计导则应该明确规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合理划分土地用途,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
同时,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导则还应考虑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城市扩张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建筑风格和高度限制:城市设计导则应规定建筑风格和高度限制,以确保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风貌的统一性。
建筑风格应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相符,并且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交通规划和道路网络:城市设计导则应规划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络,以确保城市的交通流畅和交通安全。
导则应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并提供多种交通选择,如公共交通、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
此外,可以通过控制交通流量和交通规则等措施来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公共空间和绿化环境:城市设计导则应规划和保护公共空间和绿化环境,包括公园、广场、休闲区等。
导则应鼓励城市中的绿色建筑和园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以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5.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应要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
建筑应考虑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广使用新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
基础设施应设计和建设合理,以提供高效的供水、供电、供暖和交通等公共服务。
6.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城市设计导则还应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导则应鼓励建设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导则还应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无障碍环境。
7.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城市设计导则应考虑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
导则可以规定建筑物的抗震和防火要求,以及城市的防洪和抗旱策略。
此外,导则还可以鼓励采用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如植被覆盖、生态涵养等。
总之,城市设计导则是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准则和原则,其中的控制要素包括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高度限制、交通规划和道路网络、公共空间和绿化环境、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包容性以及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等。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城市设计的导则是指在规划和建设城市过程中,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这些导则包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形态、空间布局和连通性、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配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导则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使城市能够更加合理、美观、便利、舒适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其次,城市设计的导则应该关注空间布局和连通性。
城市的空间布局要考虑到居住、工作、娱乐等功能的匹配和平衡,使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和比例合理。
此外,城市的连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重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网络的构建,使城市的交通流畅,方便市民出行。
另外,城市设计的导则还应该关注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配置。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因此要注重公共设施的配置和服务的提供。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使市民能够方便地享受这些服务。
同时,还应该注重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环境卫生等方面,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最后,城市设计的导则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主要地点。
因此,在城市设计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包括绿化、防污染、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低碳生活等方面,以保证城市的长期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生活。
总之,城市设计的导则应该注重整体布局和形态、空间布局和连通性、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配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这些导则能够指导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使城市更加合理、美观、便利、舒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同时,还能够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城市。
因此,城市设计的导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1.城市布局: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明确城市的总体布局,包括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公共设施等的位置和规模,确保城市的空间流畅性和密度合理性。
2.道路交通: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规定道路的宽度、车道数、弯道半径、人行道宽度等,确保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绿化和景观: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包括绿化覆盖率、树木种植数量、公园和广场的规划等,以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4.建筑规划: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规定建筑物的高度、体量、用途等,确保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造成视觉污染和阻挡景观。
5.水资源管理: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制定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河流湖泊保护等措施,确保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6.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制定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噪音控制、废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确保城市的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7.公共设施: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规定公共设施的布局和配套,包括学校、医院、商场、体育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8.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制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包括古建筑修复、历史区保护等,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
9.统一标识和标牌: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规定统一的城市标识和标牌,包括交通标志、指示牌等,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和导航。
10.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应制定可持续发展要求,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确保城市的发展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它能够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规范城市的建设和更新,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才能使城市成为人们理想的居住地和工作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形象。
深圳市城市设计导则
深圳市城市设计导则
深圳市城市设计导则旨在指导城市设计工作,确保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高品质。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 制定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符合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导则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的城市设计活动,包括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和修缮项目等。
3. 导则规定了城市设计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
4. 导则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公共参与,要求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增强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
5. 导则要求城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的发展。
6. 导则提倡创新设计,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
7. 导则强调城市设计的实施与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确保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
总的来说,深圳市城市设计导则是指导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文件,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一)景观风貌区控制城市风貌区划分为老城商业风貌区、新城行政文化景观风貌区、现代产业景观风貌区、综合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等几类进行控制。
◆老城商业风貌区主要指南山路与青山路交叉口及其周边地区。
导则 1:以商业服务为主要导功能的区域,控制开发建设密度,鼓励用地的复合利用,要创造好的步行环境和宜人的商业活动空间。
导则 2:建筑风格可有对比变化,建筑色彩可采用相对明快的色系,不必强调统一,但在色调上应有一定的协调或对比关系,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
建议在建设前对整个建筑群深入细致的空间环境设计,以保证空间环境品质。
导则 3:应结合龙河与其两侧绿化形成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空间的设置要将绿地和活动广场相结合,成为购物、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导则 4:倡导立体开发,混合利用。
可利用绿化、广场建设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购物中心。
◆行政文化景观风貌区导则 1:行政办公和商务办公建筑应形成宏伟严整与开放的布局;以整体性和个性相统一,形成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导则 2:文化建筑以广场为依托,建筑采用规则式布局,在统一中有变化,彰显个性,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产业景观风貌区主要指沿龙河北路两侧、青山路与北外环路交叉口周边地区。
导则 1:要充分体现现代产业建筑的特色,强调技术美,现代感,建筑尺度不宜出现过高和超大体量。
导则 2:建筑应后退道路相应的距离,以保证形成围合的开放或半开放的公共空间,作为人群休息、交通的场所。
◆综合景观风貌区导则 1:公共建筑成组成群设置,建议建筑采用较为一致的体量,突出标志性建筑的高度,建筑造型以水平线条为主,开窗简洁,细部处理精致。
导则 2: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低层为辅,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在建筑布局上应错落有致。
建筑形式宜采用坡屋顶,建筑色彩以浅色调为主◆居住景观风貌区主要指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寻山片区内的各个居住区。
导则 1:鼓励沿人流量大的道路两侧用地复合利用,增添地区的活力,保持街道宜人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导则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城市设计导则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设计引导的形态方案是引导性的,开发活动在贯彻控制意图的前提下,具有多种形态方案的可能.涉及每个地块的具体设计原则应参照分地块设计导则.空间使用体系(含土地使用体系)合理规划地块,确保本区域各地块进行建设实施时,整体的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依然可以被维持与执行.控制本区域各地块上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并在各项指标上加以落实,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构建亲水宜人的滨湖城市空间.1,地块划分原则上以道路中心线或河道湖泊蓝线为边界,区域内各地块的划分界线和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2,区内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不宜随意更改.地块的功能在各地块的导则中阐明.每一地块体现的是城市整体设计原则,地块内形态控制是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的反映,应严格遵守.3,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各地块的详细实施计划应整体设计,送审.基于操作的现实性和市场因素,可允许进行分期建设,分期分区办法应专门研究实施.4,各地块控制图中确立的技术指标,反映城市空间容量的整体平衡,应予遵守,建设时如因具体情况变化,需经专门审议许可,但其变化不得超过10%.5,各地块开发应体现公共空间优先原则,在具体使用功能与公共空间矛盾时,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实现为先.应鼓励地块开发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提供公共空间的数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应鼓励几个相关联系的地块组合进行整体实施建设,以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性和城市形态的完整性.交通空间设计导则综合考虑机动车道路及公共停车,步行交通,轨道交通,防洪抢险交通等,在原有规划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组织动态,静态及堤坝抢险交通,通过对道路系统,道路断面及标高,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设置,地块车行出入口等的控制,确保滨湖广场区域以及核心商务区的交通可达性,确保区域内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车辆停泊方便有序,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建立服务于滨湖新城核心区的,具有良好可达性的交通体系.1,交通性道路:参照车行尺度,速度进行空间组织,充分利用自然水体或人工标志提供方向指认,绿化种植应强调其个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标志.2,生活性道路:塑造以人为本的尺度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基础上,拓宽人行面积,增加行人穿越道,增加行人活动的范围.在市民活动量密集并有特色的路段,设置休息区,增加行人滞留机会.公共空间设计导则公共空间设计风格必须要与周边环境,建物风格和街景相融合.街道空间提供主要干道和人行步道两旁的绿化带.标准的处理方式是植树.树的间距,大小和种类必须和邻近街道相同.在视觉焦点或地标性建筑物旁多设置广场,并于其上配合水体的运用.大面积的小区内可多设置公共的景观绿化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和人行步道系统相结合,可用以展示公共艺术品.小区内的开放空间应为居民提供休闲设施,包括花园,游泳池,建筑遮阳和儿童游戏区.若住宅楼有裙楼屋顶,其设计应当让居民得到最大的使用效益.自然生态设计导则自然环境具有生态丰富性和脆弱性并存的特征,是滨湖新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滨湖核心区的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问题,保护与利用自然环境,实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推进生态和谐.1,在城市建设中应尽可能保留自然山地地貌和林木.2,应运用多种手段恢复被破坏的地形与地貌,实现自然与人工的共生.3,在城市建设中应积极的进行防洪理水,促进防洪水利与景观活力相结合.夜景设计导则1,区域亮化结合建筑物和各节点的照明,道路照明和有关构景元素的照明,分高,中,低三个层次规划布光,高低错落,点,线,面兼顾,构成一幅庄重大方,亮丽壮观,简洁明快并富有生机活力和时代精神的组团夜间景观.2,线性亮化滨水带亮化:以绿色泛光灯为基础,沿河布置庭院灯,结合行道树亮化,渲染出良好的亲水氛围.道路亮化:以路灯亮化为基础,结合广告亮化和沿路装饰灯具的安装,以及沿街点缀亮化的建筑物,节点等完善道路亮化系统.重点路段可沿路安装泛光灯照明,道路上方拉软管灯,营造良好的道路夜间景观.3,点状亮化节点亮化:道路交汇点,街头绿地等夜景灯光雕塑,以取得良好效果.重要建筑物亮化:主要指中心地段的商业娱乐建筑物,利用多彩泛光灯进行外部照明,并结合建筑内部灯光照明.4,控制光污染强调城市夜景照明以"以人为本,节能照明"为原则,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要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灯方案,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严格限制光污染的产生.建筑高度间距控制1,建筑高度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和消防等方面的要求.2,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3,同时,建筑高度和间距的控制应符合山东省和聊城市有关规定.建筑物退让规定沿建筑基地边界和道路,河道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景观,环保等方面的规定外,应同时符合以下规定. 1,建筑退道路红线根据规划区道路的不同等级,规定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主干道:道路规划红线为40-50米,两侧高层建筑退道路红线15米,多层建筑及沿街商业后退道路红线8米;次干道:道路规划红线为30米,两侧高层建筑退道路红线10米,多层建筑及沿街商业后退道路红线6米;支路:道路红线12-24米,两侧高层建筑退道路红线8米,多层建筑及沿街商业后退道路红线4米.2,建筑退绿线道路设有绿化带的,两侧高层建筑后退主干道道路绿带8米,后退次干道,支路道路绿带5米;多层建筑及沿街商业后退道路绿带不小于3米;建筑后退鱼丘湖绿带10米,后退其他水系滨河绿带5米.3,建筑退用地边界多层建筑退用地红线不小于5米,小高层建筑退用地红线不小于8米.紧邻绿地广场一侧的小型商业建筑后退用地边界不小于3米.在满足以上规定时,同时满足高唐县有关建筑退让规定.道路交通要求1,出入口方位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块设置1—2个机动车出入口.2,禁止机动车开口规定322省道全线禁止设机动出入口.其他道路交叉口禁止开发地段规划见下表:注:均以自相交道路(中心线)直线段延长线的交点算起.3,停车位配建规定停车场(库)须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时施工,同时使用.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服务半径不得超过150米,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的方式.配建机动车停车位大于50个时,出入口应不少于2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当设两个出入口有困难时,可改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9米."四线控制"规定1,道路红线规划控制规划区的道路红线包括:主干道,次干路,支路和小区路的道路红线.规划确定城市道路的中心线,红线位置,宽度及交叉口用地范围;确定城市道路两侧规划绿化带控制线.主干道红线控制:泉林路,人和路,时风路,滨湖路,管道路及东兴路道路红线宽均为50米,金城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次干路红线控制:红线宽度30米;支路红线控制:红线宽度12-24米;小区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9米.2,蓝线规划控制规划区鱼丘湖及其引排水渠道,蓝线宽度根据水利部门相关规划和上层次规划标定. 3,黄线规划控制规划区基础设施黄线包括规划确定的供应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绿线规划控制规划对规划区内的公园,街头绿地等绿地划定绿线控制范围;第十一章规划管理实施规划实施1,要将规划付诸实施,需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落实措施,健全法制,加强管理,保证其稳步的实施.2,本规划批准后,有关规划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规划,严格按本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3,在本规划指导下,加强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对规划公共绿地,广场等应进行城市设计.4,进一步编制和完善土地开发的各种政策规定,调整和引导规划区的建设.基础设施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产业化经营的途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5,大力宣传,普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依法进行本规划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证本规划的落实.规划法制建设措施充分发挥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检查,监督作用,强化规划的法制职能,并根据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依法进行规划管理.规划行政管理措施加强规划工作的行政领导以及组织实施规划工作是政府及相关机构重要的工作职责.建立规范化的规划管理审批程序,要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并提高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第十二章术语,条件标准用词及图则索引查询有关名词解释用地性质:规划用地按照所担负的不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类型,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称为用地性质.本规划使用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中的用地分类.用地兼容性:即城镇用地与建筑的互适性,规划对每一具体地块规定某种用地性质.在某一用地性质下,一些性质的建筑允许建设,对用地及环境没有干扰和影响;而另一些性质的建筑在符合条件下才被允许建设,称为用地兼容性.地块面积:又称建筑基地面积,用地面积,由道路红线和地块界线围成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容积率(FAR):指某一地块地面以上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可以直观地反映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计算公式为:FAR=Sa/SFAR——容积率Sa ——地块上的建筑面积总和S ——地块面积建筑退让:指用地中的建设项目必须后退建设项目的土地边界的最小垂直距离.分后退道路红线和后退用地边界.建筑后退用地边界:指建筑后退地块边界线的距离.它确定了建筑沿非道路面的建造界线,保证建筑间必须的正面和侧向间距,同时满足消防,通行,日照和通风采光要求.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指建筑沿道路部分的建筑外边界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在本规划中指建筑底层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建筑间距:指规划用地中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建筑高度:指室外地坪起至建筑物最高层面部分的高度.绿地率:指规划地块中绿地面积与该建筑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之比.地块边界:指地块或某建设项目用地由道路红线,自然边界围合而成的封闭的边界线. 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指建议某个地块宜在此设置机动车出入口.禁止机动车开口路段:为保证安全行车地块内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必须退让道路交叉口一定距离而设置的封闭界面.建筑控制线:指限定地块内的建筑建造范围的界线.建筑控制线由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组成.当地块沿道路时,建筑控制线即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地块内的公共开放空间,公共通道以及各地块建筑之间的合理间距.用地红线: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批准的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界线.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市政黄线:是指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线.条件标准用词说明执行条例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使用时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4,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