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 免费文档下载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 免费文档下载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借助网络技术,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方式,有效存储与管理调查数据.考虑到土地变更调查需求,采用多时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实现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历史回溯.另外,由于土地调查成果包括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权属调查数据以及土地动态变化数据等,数据量庞大,记录繁多,采用数据库优化技术,提高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的运行效率.
(二)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仅为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每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分布,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将基本农田上图,登记上证,造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监督,考核各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保障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状况,及时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明确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是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明确规定,"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有量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要求必须全面,准确掌握耕地,新增建设用地实际情况,必须及时,快速获取各类土地数据.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查清各地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的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快速更新机制,为考核各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收缴等提供准确依据,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土地调查是指对指定地区内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以获取与土地有关的基本数据和信息,为指导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次土地调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经过多年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情况发生了变化。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目前土地资源的状况,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必须实施第二次土地调查。

二、目标1. 全面掌握本地区土地资源状况,建立现代化土地资源数据库;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土地调查和监测的技术能力和水平;3. 提高土地调查和监测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的服务能力;4. 为全面推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支持。

三、实施内容1. 土地资源基础调查包括土地面积、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方面内容,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土地权属、土地价格等土地资源现状情况,要求实施面积全覆盖调查。

2.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土地变化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监测,重点监测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状况,动态评估土地利用效益情况,并实施土地管理与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可持续性。

3. 土地资源评价依据土地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保护需求,制定土地合理利用的政策、标准和建议,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和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数据整合和发布将各项调查、监测和评价结果整合为一体,建立现代化土地资源数据库,为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决策和评估提供准确数据和信息。

同时,在政府网站和其他途径发布土地资源调查信息,形成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有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1.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对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传、培训和动员,确保全体人员形成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态势,为实施土地调查打下坚实基础。

2. 制定实施方案。

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期限和考核评价等内容。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定量到定性的转变,这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是支撑土地管理和利用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对于科学评估我国土地资源状况,有助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促进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1.科学评估全国土地资源状况:通过全面开展土地调查,得出全国土地资源面积、分布、质量、品种、变化等方面的数据,从而科学评估全国土地资源状况,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2.完善土地信息系统: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土地调查、监测、信息反馈、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了对全国土地资源状况的准确监测和全面分析。

3.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通过土地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土地资源的面积和质量等信息,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的结构、品种和变化等信息,使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土地利用和开发中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4.增强土地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人们对土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此增强人们的土地保护意识,增强人民群众对土地保护的责任感,推动土地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一)组织机构1.成立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确定调查资金预算,安排调查进度,总结调查成果等。

2.组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指导组:负责制定调查方案、编写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并对调查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3.成立第二次土地调查组织机构:由各省(区、市)、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设立土地调查办公室。

成立监测采集调查组和质量检查组。

浅析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关键技术

浅析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关键技术
策提供 服务 。
调查 工作 的开 展都 是 依据 正 射 影像 图 , 用 内外 采 业相结 合 的调 查方法 , 对调查 信息进行 数字 化 , 准确获
取每 一块土地 的界线 、 围 、 范 面积 等土地利用 信息 。
根据 国务 院 的要 求 , 二次 调查将 在全 国范 围 内 , 充
基本 农 田状 况调查 , 查清 全 国基 本农 田状 况 ; 设土 地 建
理 。 因此 国务院决 定 自 20 07年 7月 1日起 开展 第 二
次 全 国土地 调查 ( 以下简称 二次调 查 ) 。
调查 数据库 , 现 调查 信 息 的互 联 共享 。在 调查 的基 实 础上, 建立 土地 资源变 化信息 的调查统 计 、 时监 测与 及
分运 用航 空航 天遥 感技 术 、 I GS技术 、 P G S技 术 和数 字
具体工作 流程 如图 1 示 。 所
航空、航天影像 的获取与纠正 l 质量较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i
化、 网络化技 术等现 代化高科 技手 段 , 本次调 查 任务 使 快速、 准确 、 有序 、 质保量 完成 。 因此 , 保 充分研 究 以对 地 观测 三 大 高 科 技 手 段 遥 感 ( S 、 理 信 息 系 统 R )地
第 6期
冯 立丽等 .浅析 第二 次土地调 查 中的关键技 术
3 G S关键技术 I
由于 GS技 术在 空 间数 据 和属性 数 据结 合 方 面 的 I 发展 , 地 利用 数 据 的采 集 、 存 、 理 和 分析 处 理 就 土 储 管 变得不再 烦琐 而 无 序 , 同时 也使 得 土地 管 理 工 作 更 加 便捷 。
3 1 G S概 述 . I
标准 而制 定 。系统 的设 计 可 以综 合数 字 制 图技 术 、 计 算机 的 自动查 询 、 索 分类 、 算 统 计 技术 、 间查 询 检 计 空 和分析 技术 、 间 信 息 的存 储 管 理 技 术及 计 算 机 网络 空 技 术 。统一 以上 这 些 技术 , GS技 术 应 用 到 系 统 的 将 I 设计 中 , 形成 系统 基本 的设 计思 想 , 即按照 土地 利 用 的 规 范和标 准 , 建立 起 土 地 利 用 数据 采 集 的技 术路 线 和 数据 库 的工艺 流 程 , 照 GS的要 求 严格 控 制 入 库 数 按 I 据 的精 度 ; 提供 方便 快捷 的实 用工 具 , 高数 据 库 的利 提 用 率 和满 足土地 部 门 的管 理 需 求 ; 用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利

地籍测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_测绘规范大全_地籍

地籍测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_测绘规范大全_地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全面完成调查任务,统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土地调查成果、市(地)级汇总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成果的自检、抽查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检查验收的制度对县级调查成果实行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工作分别由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市(地)级负责复查,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市(地)级、省级汇总成果,实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四条检查验收的依据(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五)《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六)《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八)《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九)《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十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第五条检查验收的程序(一)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1.自检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

土地第二次调查方案

土地第二次调查方案

土地第二次调查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地资源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各地不断进行土地调查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土地信息和数据。

本文提出了土地第二次调查的方案,旨在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标和意义1. 目标:通过土地第二次调查,全面了解土地的规模、结构、利用方式和状况等基本信息,为地方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2. 意义:a. 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通过第二次调查,可以及时获取土地的各种信息,如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状况等,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b.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了解土地的状况和特点,可以制定出科学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第二次调查,可以了解土地的状况和质量,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1. 调查内容a. 土地面积和分布:调查各地土地的总面积和分布情况,包括城市用地、农村用地、生态用地等。

b. 土地质量和肥力:调查土地的质地、成分、肥力程度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c.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状况,了解农田、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的利用情况。

d. 土地变化情况:调查土地的变化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e. 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调查土地保护的政策和措施,评估其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2. 调查方法a. 实地调查:派出专业人员前往各地进行土地实地调查,采集土地样本和数据。

b. 文献调研:收集各地土地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c. 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土地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生成土地统计报告和地图。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调查组织机构,制定调查计划和任务分工,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准备工作。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要点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要点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要点(一)调查比例尺及数学基础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的比例尺不小于1:1万,城镇土地调查比例尺采用1:500,独立工矿调查比例尺不小于1:2000o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黄海高程系;标准分幅图采用3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省级数据汇总完成后,统一进行转换为80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报国土资源部。

(二)基础数据选用原则为满足地类调查的准确性和现势性,采用国家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DOM)或我省更新调查制作的正射影像图(DOM)作为工作底图。

当同一地区具有多种数据时,数据选用原则:同时具备航空和航天影像时,优先选用航空影像;同时具有多个时相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最新时相的数据;同时具有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高分辨率数据;同时具有彩色和黑白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彩色数据。

(三)充分利用已有更新调查成果做好农村土地调查2004年以来,我省陆续完成了9个县(市、区、特区)的更新调查,并开展了41个县(市、区、特区)的更新调查,共投入经费约4000万元。

要充分利用已有更新调查资料,按照二次调查的技术要求,把更新调查的成果统一到二次调查的标准上来。

(四)行政区域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第二次土地调查采用国家提供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以及民政部门提供的县级行政区域勘界成果,作为各级行政区域控制范围;由该界线计算所得行政区域面积,作为调查控制面积。

1、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确定省级的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国家提供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我省土地调查的行政区域界线控制。

以图幅理论面积作为控制,计算图幅内界线各方椭球面积,汇总行政区域控制界线内所有图幅的面积,作为省级行政区域面积控制。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参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的确定方法,由省统一制作计算。

2、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提供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由国家统一提供。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路线与方法(一)技术路线围绕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农村土地调查按照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取全国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连通的“省一市一县”三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城镇土地调查,严格按照全国城镇土地调查的有关标准,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现场确定权属界线,实地测量界址和坐标,计算机自动量算土地面积,并以调查信息为基础,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二)技术方法1、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农村土地调查将以1」万比例尺为主,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

采用多平台、多波段、多信息源的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获取的光学及雷达数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全省各类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现势性遥感影像的全覆盖;采用基于DEM和GPS控制点的微分纠正技术,提高影像的正射纠正几何精度;采用星历参数和物理成像模型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定位技术和基于差分GPS/IMU的航空摄影技术,实现对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地区的影像纠正。

2、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主比例尺,以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在GPS等技术手段引导下,实地对每一块土地的地类、权属等情况进行外业调查,并详细记录,绘制相应图件,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确保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现状信息详细、准确、可靠。

以外业调绘图件为基础,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对每一地块的形状、范围、位置进行数字化,准确获取每一块土地的界线、范围、面积等土地利用信息。

城镇土地调查以L500比例尺为主,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开展大比例尺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准确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等信息。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土)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0七年十二月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及要求,保证数据库成果质量,促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的相关要求,制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其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对本规范的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并须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备案。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 .... 附录R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全国土地调查办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温明炬、韩永顺、张炳智、孙毅、曾珏、高莉、李琪、吴明辉、辛丽璇参加编写人员:杨祝晖、戴建旺、胡小华、陈红兵、梁耘、曾巍、陈金、王莉、王永俊、刘凤君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第一部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2)4 总体设计 (2)4.1 建设任务 (2)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2)4.3 数据库逻辑结构 (3)4.4 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4)4.5 数据字典 (5)4.6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5)4.7 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5)4.8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6)5 准备工作 (8)5.1 方案制定 (8)5.2 人员准备 (8)5.3 软硬件准备. (8)5.4 管理制度建立 (9)5.5 数据源准备. (9)6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6.1 数据采集原则 (12)6.2 数据采集方法 (12)6.3 各要素数据采集 (22)7 数据入库 (26)7.1 数据入库流程 (26)7.2 数据检查 (27)7.3 数据库参数设置 (28)7.4 矢量数据入库 (28)7.5 DEM数据入库 (29)7.6 正射影像数据入库 (29)7.7 元数据入库 (29)7.8 系统运行测试 (29)8 质量控制 (30)8.1 质量控制原则 (30)8.2 数据源质量控制 (30)8.3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30)8.4 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控制 (30)8.5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31)8.6 数据建库信息管理 (31)9 数据库成果要求 (31)9.1 成果内容及要求 (31)9.2 成果质量评价 (33)10 数据库更新 (36)10.1 更新目的与原则 (36)10.2 更新方法及要求 (36)11 数据库管理功能 (36)11.1 数据处理功能 (36)11.2 数据管理与应用功能 (37)第二部分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38)12 总体设计 (38)12.1 建设任务 (38)12.2 数据库逻辑结构 (38)12.3 数据库内容. (39)12.4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40)12.5 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40)12.6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40)13 准备工作 (41)13.1 方案制定 (41)13.2 人员准备 (41)13.3 软硬件准备. (41)13.4 管理制度建立 (42)13.5 数据源准备. (42)14 数据建库 (44)14.1 数据建库过程 (44)14.2 数据采集方法 (45)14.3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 (48)14.4 各要素数据采集 (49)14.5 数据检查 (49)14.6 数据入库 (50)14.7 成果输出 (51)15 质量控制 (51)15.1 质量控制原则 (51)15.2 数据源质量控制 (51)15.3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51)15.4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52)15.5 数据建库信息管理 (52)16 数据库成果 (52)16.1 成果内容及要求 (52)16.2 成果质量评价 (54)17 数据库更新 (55)17.1 数据库更新目的与依据 (55)17.2 数据更新方法及要求 (55)18 数据库管理功能 (55)18.1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55)18.2 数据管理与应用功能 (56)第三部分:土地调查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 (57)19 土地调查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 (57)19.1 基本要求 (57)19.2 管理制度 (57)19.3 数据库安全. (58)19.4 数据库维护. (60)附录A (规范性附录)作业情况记录表 (61)附录B (规范性附录)重大问题协商解决处理情况记录表 (62)附录C (规范性附录)图历簿. (63)附录D (规范性附录)数据源说明表 (64)附录E (规范性附录)数字形式数据源说明表 (65)附录F (规范性附录)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内容表 (66)附录G (规范性附录)数据源质量检查表 (68)附录H (规范性附录)质量控制检查及处理表 (69)附录I (规范性附录)交接检查卡 (70)附录J (规范性附录)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表 (71)附录K (规范性附录)数据入库后质量检查表 (72)附录L (规范性附录)数据库安全运行检查表 (73)附录M (规范性附录)文字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74)附录N (规范性附录)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 (76)附录O (规范性附录)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 (77)附录P (规范性附录)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表 (78)附录Q (规范性附录)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扣分标准表 (79)附录R (规范性附录)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员日志登记表 (8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成果质量要求、成果质量评价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要求等,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更新与维护。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进行了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

在这次调查工作中,我们深入各地开展调查,全面掌握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这次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等,全面了解了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情况。

通过这些调查方法,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土地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土地整治和保护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次调查工作,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整治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次土地调查

第二次土地调查

耕地
洪水位
耕地 行树
常水位

河流水面

无堤河流水面的量测
耕地 洪水位 耕地
行树
常水位



河流水面

有堤河流水面的量测
3、线状地物调查
②铁路、公路、农村道路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类型相似,从横断面结构看,主 要为有无路基、有无道沟(主要用于护路的沟)之分。 ★ 道路用地一般包括路基、道沟、护路行树等。 ★ 当铁路、公路用地已确权,调查时按权属范围进行调绘 或量测。 ★ 没有确权的,按道路定义,参照影像和实地,按现状将 道路用地范围调绘在调查底图上或实地量测宽度。
2、外业调绘程序和要求
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④ 边走边调绘 根据调查设计的路线,在到达下一站立点途中,可依据 影像边走、边看、边判、边记、边画,对室内预判的内 容逐一核实、记载,在到达下一站立点后,再进行调绘。 ⑤ 询问 在调查过程中应多向当地群众或向导询问,及时了解当 地的土地利用的各种情况,主要用地类型、地名、工矿 企业单位和权属等情况,保证调查的准确性。
××县 ××县 ××县 ××县
2、外业调绘程序和要求
2)外业调查基本要求
★ 尽量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对影像进行解译, 将未变化的各种界线、属性、注记等调查内容,依据影 像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并实地核实确认。 ★ 对已变化的调查内容,在实地依据影像调绘在调查底 图上。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应采 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 ★ 对有设计图、竣工图等相关资料的新增地物,可依据 资料将新增地物的地类界线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但 必须实地核实范围是否正确。 ★ 调查精度要求,与影像对比,调绘、转绘的各种明显 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 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土地资源网-------/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二○○七年八月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目录一、目标任务 (4)(一)任务来源4(二)目标4(三)主要任务6二、实施原则 (9)(一)统一领导,统筹部署9(二)统一标准,整合资源10(三)分工协作,各负其责10(四)全面调查,分步实施10三、技术路线与方法 (10)(一)技术路线10(二)技术方法11四、调查内容 (13)(一)农村土地调查13(二)基本农田调查15(三)城镇土地调查15(四)工业、基础设施等用地的调查汇总17(五)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18(六)统一时点更新20五、技术要点 (21)(一)调查比例尺及数学基础21(二)基础数据选用原则21(三)充分利用已有更新调查成果做好农村土地调查22(四)行政区域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22(五)田土坎系数确定23(六)零星地类调查24(七)几种特殊地类的认定24六、职责分工及要求 (25)(一)各级职责分工25(二)工作内容28七、主要成果 (28)(一)数据成果28(二)图件成果29(三)文字成果29(四)数据库成果29八、实施计划 (30)(一)总体实施计划30(二)2007年实施计划30(三)2008年工作计划32(四)2009年工作计划32(五)2010年上半年工作计划33九、保障措施 (34)(一)组织保障34(二)制度保障35(三)技术保障37(四)经费保障38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一)任务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精神,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2009年6月31日完成调查任务。

搞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严把土地“闸门”的需要;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加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_农村土地调查_数据库建设编制研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_农村土地调查_数据库建设编制研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编制研究张淑芬苏博文张寒梅(湖北省地图院,湖北武汉430071)摘要: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已全面开展,本文对于二调的过程及矢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建立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做了具体说明,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MAPGIS建库1、引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二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此重要而繁杂的成果数据,MAPGIS 软件作为机助类软件提高了二调工作效率,图件成果能反映多种利用规划现状信息于一图,不仅使图形信息更直观更有参考价值,还提高数据准确度和精确度,检查功能避免了人工误操作,提高了数据的正确性,统一规范的数据属性,使数据的调用更便捷、更有效,可以说整个二调工作过程从配准套合信息到数据入库和调用,每一环节都有MAPGIS软件的参与。

2、技术依据与路线2.1技术主要依据在此次二调过程中主要的技术依据为: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GB/T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2007年8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2007年12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2007年12月颁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2.2技术路线此次二调运用航空摄影测量、全球定位(GPS)、全野外数字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及国家下发转换后1∶1万正射影像图,按新的土地分类,采用综合调绘法,先进行内业转换和室内预辨,再进行室外补调获得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土地权属和分布信息,完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满足建立互联互通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的需要,并以数据库建设为内业工作核心内容,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相继完成数据汇总、图件编制和文字报告的编写等内业工作。

农村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技术方法介绍(doc 8页)

农村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技术方法介绍(doc 8页)

农村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技术方法摘要: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

本次土地调查对于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地调查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而土地调查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必须有一套严谨、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本文结合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要求、技术方法以及主要技术问题的处理。

关键词:土地调查;技术路线;技术问题及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查和国土资源的管理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第一次土地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航天航空遥感(rs)、卫星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手段,为提高这次土地调查的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

2009年1月,作者所在单位承担了某县的农村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至2009年底全面完成。

工作内容包括:权属调查与核实,地类调查,基本农田调查,面积汇总,数据库建设等。

一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1、地图投影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2、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3゜分带,采用的中央经线为111°,37带。

3、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图幅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5、土地利用分类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系统》(国土资源部2007)为依据对土地进行分类。

6、数据库交换格式采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的数据格式。

7、数据组织在平面方向上,数据组织成逻辑上无缝的一个整体。

在垂直方向上,各种数据要保持土地要素的逻辑一致性按照不同的精度要求,在空间坐标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叠加和套合.在物理存储上可以把连续的实体分离到不同的存储空间和存储单元中分离存储。

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 国家对土地数据的要求和领导的批示精神,是我们开展 二次调查的根本动力。
二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准确的土地调查资料是国土资源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全国范围内的每一块土地进 行一次全面的土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获取到基础 数据和图件,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土地用 途管制,严格落实各项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土地资源节约 集约利用的根本依据。
新技术的应用(续)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社会化普及为调查成果的管 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 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技术的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技术 正在广泛被土地调查所应用; – 根本上改变了纸质成果存储和管理的传统方式; – 数据库技术、分布式存储管理以及网络通信等信息 化手段也同时促进了成果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化服务 。
四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及社会化服务技术方法,实现 土地信息传输、交换的自动化。与“数字国土”和“ 金土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将来数据 交换和传输主要通过网络实现。
五、二次调查怎么去组织实施 ?
组织实施模式
怎么组织实施?
统一组织、分步实施,中央地方分工负责、重点急需地 区优先进行。按照国家整体控制,地方细化调查,各级 优势互补,分级负责实施原则组织实施。
•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利用方式和权属状况
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科学调查的手段和方法。
• 土地调查是国家土地管理的账本子,算盘子,是土地管
理工作的基础,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政府日常 决策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调查能够干什么? 土地调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能够:
– 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 – 查清各类土地的质量; – 查清土地的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 – 查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程序及检查验收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程序及检查验收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程序及检查验收1 工作程序1.1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程序1.1.1 农村土地调查的基本步骤农村土地调查分为县级调查与县级以上各级汇总两个阶段。

其中县级调查的基本步骤是:(1)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领导机构组建、落实经费、专业队伍确定、工作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培训、收集资料、准备仪器设备等项工作。

关于经费落实,国家这次调查经财政部批准的投入经费21个亿,只负责国家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及其检查指导汇总,没有下拨给地方的经费。

省里争取的经费除给大湘西贫困县一些补助外,主要是省里要做的工作中使用。

因此,各市、县要认真向当地政府汇报,多方筹措经费。

国务院、省政府都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经费上要给予保证。

在土地收益中列支。

(2)工作底图制作:主要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和辅助信息的叠加。

(3)外业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表格填写、现场记录等相关工作。

(4)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5)成果制作: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图件以及表格的制作、报告编写等。

(6)检查验收:主要包括对调查成果的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等各项工作。

一般由县级组织自检,市级组织复查,省级组织验收,国家组织核查、确认。

(7)成果资料归档和汇交:主要包括各项土地调查成果的存档、汇交以及数据安全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汇总主要包括建立各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开展数据和成果汇总。

1.1.2 城镇土地调查的基本步骤城镇土地调查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汇总两个阶段,主要步骤是:(1)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专业队伍确定、制定方案、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踏勘、落实经费、宣传发动等。

(2)权属调查:主要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等。

(3)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面积量算等。

(4)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一、技术路线围绕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农村土地调查按照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取全国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连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城镇土地调查,严格按照全国城镇土地调查的有关标准,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现场确定权属界线,实地测量界址和座标,计算机自动量算土地面积,并以调查信息为基础,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二、技术方法1.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农村土地调查将以1:1万比例尺为主,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

采用多平台、多波段、多信息源的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获取的光学及雷达数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全国各类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现势性遥感影像的全覆盖;采用基于DEM和GPS 控制点的微分纠正技术,提高影像的正射纠正几何精度;采用星历参数和物理成像模型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定位技术和基于差分GPS/IMU的航空摄影技术,实现对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地区的影像纠正。

2.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主比例尺,以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在GPS等技术手段引导下,实地对每一块土地的地类、权属等情况进行外业调查,并详细记录,绘制相应图件,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确保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现状信息详细、准确、可靠。

以外业调绘图件为基础,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对每一地块的形状、范围、位置进行数字化,准确获取每一块土地的界线、范围、面积等土地利用信息。

城镇土地调查以1:500比例尺为主,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开展大比例尺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准确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等信息。

地籍调查尽可能采用解析法。

系统整理外业调查记录,并以县区为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技术规范,逐图斑录入调查记录,并对土地利用图斑的图形数据和图斑属性的表单数据进行属性联结,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借助网络技术,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方式,有效存储与管理调查数据。

考虑到土地变更调查需求,采用多时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实现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历史回溯。

另外,由于土地调查成果包括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权属调查数据以及土地动态变化数据等,数据量庞大,记录繁多,采用数据库优化技术,提高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的运行效率。

4.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及社会化服务技术方法借助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网络框架,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先进、高速、大容量的全国土地利用信息管理、更新的网络体系,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结构分级实施,实现各级互联和数据的及时交换与传输,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同时,借助现有的信息网络及服务系统,依托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信息平台,实现与各行业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为各相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土地基础信息和应用服务。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通过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调查成果。

具体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1.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面积数据;2.各级行政区基本农田面积数据;3.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4.各级行政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5.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二)图件成果1.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2.各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件;3.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4.土地权属界线图件;5.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三)文字成果1.综合报告(1)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2)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3)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专题报告(1)各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2)各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主要包括:1.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2.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3.各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4.各级基本农田数据库;5.市(县)级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五、进度安排按照国务院要求,从2007年1月起,开始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2007年1月至6月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定,以及试点经验总结、业务培训和舆论宣传等。

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调查工作,至2009年上半年,完成全国调查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1.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开展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查清全国土地的位置、类型、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

2.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查清农村部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确权达到90%以上。

3.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全面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到2009年底,完成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的城镇土地调查。

4.到2009年底,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汇总统计调查,查清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5.到2009年底,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完成基本农田的上图、登记、造册,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6.在调查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完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全国土地调查信息共享。

7.进行土地调查成果统一时点变更,将成果统一到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逐级汇总土地调查成果,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六、实施计划国家负责第二次土地调查方案和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制定,负责全国的技术指导、省级培训和质量抽查,组织建设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等。

同时,国家负责1:1万比例尺以及小于1:1万比例尺的遥感影像购置及正射影像图制作,为农村土地调查提供基础图件。

另外,国家对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

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地类将开展外业实地核查,以保证调查成果真实、准确。

各省(区、市)负责本地区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编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各省(区、市)在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土地调查的实施细则,通过招投标方式统一选择专业队伍,利用国家下发的基础图件,负责组织各地实地开展土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以及城镇土地调查等。

另外,省级负责对各县(市)土地调查工作的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

七、宣传培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本次调查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本次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家负责对省级土地调查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省级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市、县土地调查人员以及专业队伍的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按照培训教材,培训统一的技术要求、技术方法。

国家统一标准、分级开展调查队伍的资质审查工作。

通过资质审查的队伍和经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承担调查任务。

八、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国务院成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并设立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

按照工作需要,全国土地调查办内设工作组,分工负责调查工作的具体业务和日常管理事务。

同时,抽调部分地籍管理和土地调查的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对调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另外,邀请部分土地管理的老专家、老领导,组成调查巡视组,通过巡视、考察及时掌握各地工作动态和调查进度,及时发现和研究重大政策问题。

各地成立相应的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加强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组长由各级政府领导担任,同时组建土地调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办公室成员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本地区的土地调查工作。

2.政策保障(1)编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系列技术标准及调查规范,包括制定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编制调查技术规程、完善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等;针对调查中涉及到的颁发林权证的林地调查、法院查扣地调查、军队用地调查以及权属界村组调查等具体政策性问题,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性调查规定,提出解决办法。

(2)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将作为核定各地实际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

土地调查完成后,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土地登记、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土地管理工作,应以调查成果为依据。

(3)充实人员和队伍,保证调查经费,并加强经费监督审计,完善土地变更调查制度。

各地随时将更新数据报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保证国家数据库数据准确、客观、现势。

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审批等涉及的基础数据和图件将以此数据库为准。

3.技术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坚持统一的调查规范和标准,国家制定调查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明确各流程环节的技术要求及其操作程序、方法和检查办法,保证分阶段调查质量;根据土地调查成果多比例尺、多形式的特点,制定以数据为主体的成果标准,明确成果的表达形式,提高成果信息共享程度;按照国家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依据,结合管理需求,制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等标准,明确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框架结构、内容、维护更新要求等,提高土地利用信息应用服务质量。

在坚持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同时,本次调查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一步充实、完善土地调查工作的软、硬件环境。

充分应用成熟、实用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本次调查的科技含量。

4.机制保障(1)引入竞争机制,依据政府采购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推行项目监理管理制,择优选择技术强、信誉好、质量高的单位为项目监理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