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个案研究与变量研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个案研究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比较政治学的缺陷及其控制?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归 纳 法
4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100
3、肯定或否定假说
100
3、尝试性结论
50
5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学习时间-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比较政治研究的推论类型:归纳两
种逻辑的交替使用。
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
察;而归纳法是从观
察开始,逻辑和观察
都很重要。在实际研 归
的因素

个案性质 严格的、狭隘的 宽泛的,繁多的 相对狭隘的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
取向 特性
个案研究取向
Case Study Orientation
个案研究
集中比较
变量研究取向
Variables Study Orientation
真伪对照
统计分析
数量特征 单一个案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变量研究
Variables Study 因变量:需解释的对象 自变量:导致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干预变量: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物
自变量
因变量
干预变量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基本取向:个案与变量的过渡
发生变化的,这一变化是如何 导致和影响社会变迁的。
个体的人及其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 有关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数 据资料;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动 机和行为选择; 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样适用 于对人类的研究。

比较政治学30讲

比较政治学30讲

从比较的角度,比较政治学30讲将在政治比较的两个核心维度: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下建立一个观察的参照系,并将不同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角,以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什么是比较政治学?刘玉茹解释说,比较政治学中的“比较”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研究视野。

当你把你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时,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视野”。

比较政治学30讲里面写到“比较视野本质上是一种俯视视野,从‘此时此地’抽离出来,来到多样性的‘天空’。

它从宏观开始,然后慢慢聚焦到微观,也就是从森林开始,慢慢聚焦到树木。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你在分析的问题有多具体,你的头脑深处总会有一种分寸感。

有一种淡淡的森林在提醒你,你看到的只是现象,现象未必是真相。

”刘玉进一步说,“也许我越想越相信,智慧的本质是对事物比例的公正判断。


作者在比较政治学30讲书中反复强调“政治在社会中”,要从政治之外看待政治,意思是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

这本书通过分析南非的变革、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和韩国的思想变化,将带我们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方式,了解社会和政治发展之间的制衡、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的可能性。

同时,比较政治学30讲也告诉我们,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

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将各个国家编织在同一个网络下,从而了解其他国家,审视自己,在差异中寻找规律,进而定位现实,了解自己。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政治理论是指对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理论研究和解释。

它涉及到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在政治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

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价值观、政治权力、公共利益等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国家和权力。

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以及公共利益的识别和实现。

其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包括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等不同的理论观点。

自然法理论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而社会契约理论则主张政治权力是由公民自愿让渡部分自由权利而形成的。

比较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国家治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比较政治学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各种制度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对比分析和统计研究等。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作用。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利益、国际冲突、国际合作等方面,以及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演变和变革。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理论建模和模拟实验等。

总结起来,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三个方面。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比较政治学研究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和分析,国际政治学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行为。

这些基础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政治学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1.政治学: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科学,强调政治学研究的工具性,价值中立。

3.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传统主义政治学:(体现价值)规范研究、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

5.行为主义:把政治现实中可以实际观察的行为,包括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把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治学。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模式是把自然科学研究中通用的逻辑与原则,移植到政治学究领域中来所形成的特定的研究目的、对象、方式的总和。

7.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8.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

9、价值:是人们对于事实的一种态度。

10.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11.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按规则是利益最大化。

12、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政治学科中的比较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分析

政治学科中的比较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分析

政治学科中的比较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分析引言: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国家、政府、政治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政治学领域中,比较政治研究和国际关系分析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向在政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比较政治研究比较政治研究是一种以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

比较政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普遍规律和趋势。

在比较政治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

比如,可以选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以了解其政治发展的差异。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政治体制相似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发展的原因和路径。

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案例研究。

通过对具体的国家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国家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案例,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差异。

二、国际关系分析国际关系分析是一种研究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国际关系分析中,研究者通常关注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国际关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国际体系的演变和变革。

在国际关系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运用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比如,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权力的竞争,而自由主义理论则强调国际合作和制度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国际关系分析也会关注一些重要的国际事件和问题。

比如,研究者可以分析国际贸易争端的原因和影响,研究国际冲突的发生和解决,以及研究国际组织和制度的作用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国际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论:比较政治研究和国际关系分析是政治学科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比较政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差异,揭示出普遍规律和趋势。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1.哲学研究传统政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涉及的是基本的伦理性、说明性的和规范性的问题,所关心的是什么才是应该或必需发生的问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这一传统的创始人,在中世纪思想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那里得到重新阐释。

2、经验研究传统力图对政治现实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

17世纪以来洛克、休谟所阐发的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因此,一切假定和理论都应当在观察过程中得到验证。

到19世纪,发展为由法国思想家孔德所阐释的实证主义理论,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将政治学变成科学的压力变得势不可当了。

3、科学研究传统第一个运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政治问题的理论家是马克思。

他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努力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

这使得他用自然科学的法则来预测未来。

科学分析的时尚在19世纪成为一种主流。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政治科学的热情达到了顶点。

用客观和量化的数据来验证各种假说。

缺陷:首先把政治仅局限在可直接观察和量化的领域,极大的限制了政治分析的范围。

另外倾向于使政治科学家背离整个规范政治思想传统。

最后强调价值中立原则,从而使既有政治安排合法化,政治学可能由此失去其批判力。

从宏观角度概括,我们也可以把政治学研究途径分为以下七个方面:1、权力研究途径特点: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

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

权力研究包括如下问题: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政治体系中权力的制度安排,权力的实践方式。

2、制度研究途径特点:政治制度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和组织方式,所以,制度研究可以描述一个政治体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提供关于一种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方面的知识,他也可以告诉我们一种制度的起源、变迁和运作程序和规范作用。

3、政策过程研究途径特点:政治往往以公共政策为表现形式。

政策制定实施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政治过程,政策过程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实际过程,考察这个过程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分析某一政策的实际效果。

比较政治学考点

比较政治学考点

比较政治学第一章政治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历史分析法1.把政治现象或政治理论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加以考察和研究,认为其产生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2.分析特点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因果关系当中去把握,从而认识政治现象的演化规律;3.研究特定的政治现象,从历史发展的合理角度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4.研究政治现象,注重研究其发展的阶段性,并善于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5.眼注重总结政治现象的历史经验教训;四利益分析法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从事政治活动的动因;2.利益是政治发展的目标;3.利益是影响政治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基本因素;4.利益是政治决策的价值取向;5.利益是社会成员形成一定政治心理的根源;五比较研究法1.通过纵向比较,研究政治现象发展的阶段性;2.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各种政治要素的特点和互动关系;3.通过宏观比较,研究政治现象的特点和模式;4.通过围观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具体差异及其每个事物的特点;5.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6.通过比较,实现政治创新,政治借鉴,政治批断;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一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认为,传统政治学只是抽象地、静止地研究国家权力和国家制度,没有研究政治行为当中的文化、心理因素,并且忽视了一些具体材料的运用,带有主观推测性,因此存在缺陷;1.把政治行为和政治行为为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再重点研究国家和权力问题;2.在研究政治现象时,采取实证主义方式,注重定量研究,利用调查、民意测验、听证会等,来推断出政治行为的动机以及结果;3.在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大量采取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4.在政治学研究中,应当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能带有阶级偏见和意识形态的色彩,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得出公正的结论;5.将政治学和其他科学交叉起来进行研究,主要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进而又产生许多以交叉学科;(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于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某一事件或群体进行个别的、专门的研究;具体包括下列一些个案:1.描述性个案研究;只对研究对象做一些纯粹的描述,不做理论分析;2.阐释性个案研究;运用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3.假说构建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精细化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假说或者理论;4.理论增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某一理论的正确性,或者夸大丰富了某一理论的内涵;5.理论减值型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否定某一理论或者削弱某一理论的适用性;6.异常型个案研究;是指那些背离既有的理论、特殊的个案,通过研究这种情况,发现或者创立新的理论; (七)政治角色研究法是指无论普通农民还是精英人物,总是把自己确定在特定的行为规范相关联的位置上,而人们对于特定位置的人总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而寄予期望;具体内容:1.角色扮演;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对自己的某种期待去行动,努力扮演好社会分配给自己的角色;一个人一旦被授予某种角色,就应该是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风度等,尽可能的复合这一角色的要求和规范;2.角色期待;人们对于一定角色的社会成员所持有的要求和期望,分为局外人期待,当事人期待;3.角色分类;角色具有多样性,依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的角色;依据时间划分为,永久性角色、短期角色、临时性角色;4.角色网络;一种角色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角色处于联系之中;同时,一个人也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5.角色冲突;个人对角色的理解期待和他们对角色期待的冲突;个人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也能引起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章政治价值观比较研究三、多元主义一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1.政治过程中,政治行为主体是多元的,影响政治决策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除了政党、政府、议会、法院参与政治过程外,公会、宗教组织、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公民个人也要参与政治角色,都要从自己利益出发;2.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的,反对单一的意识形态占绝对统治地位;3.社会权力的分配也是多元的,反对高度垄断权力;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彼此竞争的精英,但是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强大的支配一切的政治精英,而是表现各种政治精英为争夺权力彼此竞争;4.政治资源也是多元的,表现为财富、武力、职业、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知识、能力以及家庭等;由于,对这些政治资源拥有的不同,导致了政治影响力的差异性;5.认为政治过程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多元竞争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二多元主义对政治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三多元主义的缺陷五、社团主义一社团主义基本观点1.社团主义主张要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认为特定的利益集团与政府要形成一种稳定的联系;利益集团与政府的互动式在一种共识的的基础上的理性行为,并且利益集团的互动也要受到政府的管辖;因此,主张利益集团与政府保持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社团主义本质是一种合作主义;2.社团主义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做推崇的价值观是秩序、理性、协调、合作,否认利益集团与政府间,以及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的存在冲突,注重人为地安排;3.认为政治过程就是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过程,政治斗争形式就是谈判与协商;4.强调法律以及规则的重要性,正是这些法律、规则、界定了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结构关系;5.认为国家决策在政治实践中的极其重要性,认为国家就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体,因此,个别利益应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6.突出政治领导者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政治领导者个人意志具有中药中作用; 二社团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比较1、二者的相同点2、二者的区别三社团主义的基本类型五社团主义的政治影响六、精英主义一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1.成人社会的差异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精英主义的逻辑起点;认为,内在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2.精英与大众两分法,是精英主义的基石;认为一切社会无论政治制度如何,度存在着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属于统治阶级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垄断着权力并享有政权带来的好处;而被统治者是人数众多的,收统治者合法的或者专横的控制;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少数人统治着分散杂论的多数人的社会;3.精英主义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政治统治”的观点,也反对自由主义主张实行代议制的观点,认为代议制也不会改变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分;4.认为精英之所以能够行使权力是因为:一是,取决于个人素质,这些人有特定的组织能力,人格,特征,奋斗精神,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二是,取决于社会结构,社会上的一些等级结构的存在,领导位置的特殊性,客观上也使一部分人成为精英;三是,非精英方面的因素,非精英具有被动性需要他人领导;5.精英行使权力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暴力,控制大众传媒,强化意识形态,惩处反对者拿手段保护及行使自己的权力;6.关于精英主义权力的更迭,提出了“非精英循环论”,认为历史的变迁是不同的类型的精英循环的产物,是一类精英被另一类精英取代的产物;7.关于非精英成为精英的问题,认为非经营上升到精英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不间断的,非精英首先要接受精英的观点,才能进入统治集团,此外,非精英还是要凭借自身的政治资源以及特定的政治机遇以及积极的政治行为才能成为精英;8.关于精英制定国家政策的价值取向;二精英主义的政治影响第三章国家观比较研究一、强权国家观1.认为国家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所建立起来的统治,统治者又以斗争的手段维持其统治;这种统治既包括物质统治,也包括非物质统治;2.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保证统治秩序的工具;3.国家政策市满足统治着需要的,维护期统治的一种现实的实现手段;4.统治者拥有压倒一切的权力,依靠国家全力保证国家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行;并且国家权力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5.国家目的就是追求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对内实行严密的控制政策,对外发动战争;二、法律国家观1.强调国家权力的规范化和非人格化;国家权力要依据法律规定来行使,官员的职权和责任有法律来规定,国家的价值就是行使权力的规范性;2.强调公民手法的重要性,每个公民都要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3.主张建立法治国家,强调法治优于人治;4.国家是一个有强制性的秩序构成的共同体,而这个强制性秩序就是法律,因此,特备强调国家的秩序性和有组织性;5.认为国家是法律的产物,视为执行法律而设定的特定组织,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法人,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三、合法性国家观1.认为国家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国家的本质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身安全,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2.特别强调国家经济职能的重要性,这种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依据正义原则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建立必须的社会公共设施,制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3.主张实行社会福利;认为现代国家已经成为执行经济职能的工具,通过支配掌握大量的物质财富,不断的为全民谋福利,通过立法以及有关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措施发展社会福利,这样,国家由阶级统治工具变成了福利国家;4.指出国家由于提供了服务,实行了福利,国家由消极国家变成了积极国家,政府由无为政府变成了万能政府,国家由不干涉居民生活变为了积极敢于居民生活;第四章政体理论的比较研究一、柏拉图的政体理论1.他认为,最符合正义的政体是贤人政体,这是最好的政体,以“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2.由于战争,一些善战的人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建立起军阀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强调体育和军事的训练,其不足之处是统治者只重视战备和荣誉,轻视知识和学问;3.由于人们对财产的崇拜与日俱增,富人的低位越来越高,甚至连战功和荣誉等都被忽视,这样财阀取代军阀成为最高统治者,这种政体只重视金钱,不重视学问;4.在财阀整体中,由于人们唯利是图,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穷人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这就难免不会发生穷人暴动,穷人一旦掌权就建立起了民主政体;这种整体的缺陷是:过度自由,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党执政官;5.在民主政体中,穷人领袖总是不断的剥削富人财富,引起富人的不满和反抗,有人以平民代表自居杀害富人,这些人被拥戴为最高统治者,建立其僭主政体;这是一种最坏的政体,因为统治者名义上代表平民,实质上代表专制,这种政体被贤人的整体取代;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1.关于政体的分类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及其掌权的目的,将政体分为两类6种具体类型:一类是正宗政体,另一类是非正宗政体;在正宗政体中,一个人掌权的是君主制,少数人掌权的是贵族制,多数人掌权的是共和制;在费正宗政体中,以上3种政体的变态分别成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2关于政体变化原因他指出,贵族由于在财产上占据优势地位,要求在各方面都超越他们,将政治权力的不平等视为正义;平民则认为,大家都是自由人,因此要求一切方面都平等,将政治权力的平等视为正义;这样在同一城邦中,贵族和贫民在平等的要求上产生了矛盾,是该城邦政体变动的原因;3关于理想政体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因为i,城邦的居民分为三部分:极富阶级,极贫阶级,中产阶级;极富阶级和极贫阶级都是少数人,并且极富阶级生活奢侈,只顾发号施令,易于引起人们的嫉恨;极贫阶级太卑贱,只知道服从,不能从政;中产阶级财产适中,人数众多,具有中庸的美德,适合充当富者和穷者的仲裁者;因此,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共和制最稳定;第五章政体发展理论比较研究第一节西方学者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政治发展观(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1.地理学指向的政治发展是指,把政治发展仅仅界定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不是指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因为他认为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问题;2.派生性指向的政治发展将政治发展理解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后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以及大众传媒作用的日益显着,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政治问题,这些新问题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对象;3.目的指向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被看做是像某种特定的制度形态的政治变迁过程,主要是实现政治的民主化、专业化、制度化、理性化、官僚化;4.功能指向的政治发展5.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其中,多元化的政治体系,发达的政党政治和集团政治,合理的制度安排,个人权利得到保障是政治发展的研究内容;三、政治发展动力(一)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一些具有特殊威望的、能吸引公众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领袖人物,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形成政治权威; (二)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党组织推动政治发展因为政党能够动员民众,控制社会动荡,维护整治稳定,构建政治制度;(三)依靠文官推动政治发展通过文官的组织创新,强化专业精神,改善政治制度;(四)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认为军队参与政治有利于国家稳定;(五)依靠文化推动政治发展文化能够促进政治认同,强化政治动员,此制度因素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六)依靠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因为中产阶级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并且实现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描述(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任何政治发展都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四)改革是推动政治发展的一种现实动力;通过改革消除政治发展的阻力;(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先进的理论宣传教育群众,是政治发展的精神;(六)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这是政治发展的额文化和科技动力;(七)善于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要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本国的政治发展,这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外部条件;第六章政党理论比较一、政党与一般群众组成的区别1.政党有先天的阶级性;表现在:政党是在一定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是积极的核心,是由积极中的积极分子组成的;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维护者;政党在阶级斗争中起领导作用,而一般的群众组织不具备这种阶级特征;2.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纲领;纲领主要包括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标、政治政策,政治纲领是判断政党政治属性的标志;3.政党有特定的组织纪律;任何政党都要制定组织章程,建立组织机构,从基层到中央形成一个组织体系,并且,用组织纪律约束其成员的行为;4.政党的活动与政权有密切联系;政党主要是围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参与政权和影响政权而展开的;5.政党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纽带;一方面,政党代表一定的社会利益;另一方面,政党又将社会实施控制,政党的活动既存在政治体系内部,又存在于政治体制的外部;二、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比较(一)区别1.政党是具有一定阶级性的组织,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利益集团是由某种利益组成的团体,本质属性是利益性;2.政党的活动是围绕政权展开的,利益性的活动,虽然也是参与政治,但是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政权,主要是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3.政党是全国性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得利益连接起来,而利益集团往往是按照一定的行业、区域、职业、民族、宗教等背景组织起来的;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利益集团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其成员也不受某种纪律的严格约束;(二)联系1.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都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利益集团的成员往往分布在政党之中,政党以利益集团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在竞选或执政过程中,政党需要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3.利益集团的要求往往通过政党的政策特别是执政党的政策,得到保护和实现;4.在政党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利益集团往往会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利益集团是对政党政治的补充;第七章政治文化理论比较研究一、关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不同内涵(一)柏拉图的“知识治国论”柏拉图认为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一个城邦的好坏,有赖于人们的品德,正是因为人们品德的堕落,才引起了社会秩序的混论,因此,唯有城邦制度建立理想国家,除了实行等级之外,就必须使公民保持完善的品德,此外,治理国家还要靠知识,知识、美德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二)孟德斯鸠的“民族精神论”(三)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定义(四)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二、政治文化不同类型比较(一)依据参政倾向划分1.地区型政治文化2.臣属型政治文化3.参与型政治文化二依据政治文化演化过程划分1.传统政治文化2.现代政治文化三依据政治之间的关系划分1.冲突型政治文化2.协调性政治文化三、不同社会形态的政治文化比较一奴隶社会政治文化二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三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四我国政治文化1.我国传统政治文化2.我国现代政治文化。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一、介绍政治学中的比较政治学是研究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各国政治体系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政治变革和制度变革的成败因素,以此为基础为世界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比较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当时,在欧洲和美国都开始出现类似的研究活动。

在普鲁士,门格斯-维尔尔斯博士(Ignaz Jastrow Menger)率先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思想。

1872年,“比较法学和比较政治学”学会在法国成立。

20世纪30年代,比较政治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并且出现了主要理论派系,如美国的现代化理论、欧洲的制度主义等。

三、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1. 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政治文化是一种蕴含在人们心理中的观念和现实的总和。

比较政治学通过比较各国政治文化,研究其特点、来源和影响,寻找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为理解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础。

2. 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政治制度是指政府管理和控制人民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比较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其优劣和不同,比如民主制度和独裁制度等。

对比较政治学而言,政治制度的研究是其重要的表征。

3. 政治转型和民主化的比较研究政治转型和民主化是不同国家政治制度转化的过程。

比较政治学通过对这些政治过程的比较研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转型和民主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4. 政治环境和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如经济、文化、地理和历史因素。

比较政治学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经济学,比较其优劣和不同,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四、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趋势与启示随着世界的发展,比较政治学也在发生变化。

比较政治学的发展需要结合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民主意识和新的思想体系来推进。

1. 多元化和全球化政治环境和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比较政治学的发展。

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使得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

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一方法论要求人们客观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

这些要求在分析方法上集中体现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矛盾的研究。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辨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有四个基本角度,即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治的主要原因和内容,阶级分析即是由此出发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

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调查方法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科学的调查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同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政府、政治制度、政治理论以及政治过程等方面的问题。

而比较研究则是指对不同政治体系、政府机构以及政治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以及方法和应用案例等相关问题。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意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关注政府组织、政治力量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通过政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国政治体系的运作机制,为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比较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比较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政治体系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的特点和制度安排,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比较、制度比较和文化比较等。

三、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应用案例1. 政治制度比较:通过对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比如通过对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制度下人权保护、政党竞争等方面的差异性,为国家治理提供对策建议。

2. 政治文化比较:政治文化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通过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对政治行为和制度运作的影响,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文化因素考虑。

比如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对民主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为政治决策提供指导。

四、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时代,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国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游腾飞(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上海201620)摘要:在比较政治学领域,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数学方法,以政治现象的测量指标为数 据来源,并从具体数据中抽象出规律或检验研究假设。

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常包含四种基本处理技巧和七个操作步 骤。

其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个案研究、小样本案例集中比较、真伪对照分析和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的思维逻辑来自于 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

在检验三原则的影响下,比较政治学中的定量研究出现了三种研究学派的分野,即数量描述型 定量研究、认知解释型定量研究和假设验证型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者们难以消弭上述学派间的内部争论并不 断与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们进行争辩。

此种方法论的讨论一方面促使定量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则导致了新 的混合研究方法的出现。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8)04-0065-07从目前来看,定量研究方法在国内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在比较政治学 研究领域内,有众多研究对象适宜用来进行定量研究,如抗议事件、社会运动、公民的政党身份、民主转型 等。

本文试图探讨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哲学起源,并在介绍这一方法的学术史和基本操作步骤的 基础上,指出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1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哲学起源定量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思维逻辑来自于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学派。

英文的定量研究 “Quantitative冶一•词的词源来自于拉丁语“Quantitativu”和“Quantitas”。

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中存在的三 种研究路径与科学哲学的三原则密切相关。

首先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传统”和“伽利略-牛顿传统”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前者通过对经验事实归纳实现理论知识生成和检验,其分析工具包括案例研究和统计学。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各国政治体系、政府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比较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政治的本质与规律。

本文将从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典型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

而比较研究,则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发展等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政治现象的普遍规律和差异。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目标是理解政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释各国政治体系的功能、发展和变化。

二、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重要性1. 揭示政治现象的普遍规律:通过比较各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政治现象背后隐藏的普遍规律,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政治现象的本质。

2. 发现不同国家的政治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政治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3. 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支持:政治学与比较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通过对不同国家政治实践的比较研究,可以为各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制度改革的参考依据。

三、政治学与比较研究的典型方法1. 宏观比较方法:宏观比较方法是对国家间政治制度、政策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大量的国家案例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寻求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揭示普遍的政治规律。

2. 横向比较方法:横向比较是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发展路径和模式,从而理解各国政治现象的差异和原因。

3. 纵向比较方法: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这种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同一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学与比较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深入研究各国政治体制和政策变化对于理解世界政治格局、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精]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精]

国家中心主义
State-centrism
国家在社会生活中 占有支配性的地位
社会中心主义
Society-centrism
各种社会结构因素 或现象具有更加重 要的意义
政策中心主义
Policy-centrism
社会变迁因政府政 策引起,政府政策 变迁因环境变化引 起
研究对象 国家及其正式机构 非正式的、社会性 政策问题与政策事
单一个案:特殊性样本 王二成功的背后:应用个人时间计划的典范 少数个案:类型学样本 殊途同归:张三与李四的成功路径分析 多数个案:类型学分析 宏志班的成功之路: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学校因素 巨量个案:抽样调查 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析:基于XX区26所小学的调查
质的研究 单一个案
比较研究 少数个案 多数个案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导论
(第二版)
张小劲 景跃进 著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
结构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方法
Normative Approach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推论类型
推论,是指在理论建构工作中所必须使用的、从已经完成 解析处理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理论发现特定方法。
归纳推论,是从对于诸多个别事实的具体观察中概括出一 般原理的认知过程,其特点在于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 一般的思维运动,其认识发生的起点所涉及的是对个别事 实的认识,而其推理判断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则是在诸多 个案中反复发生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特征。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

政治研究方法知识点政治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论,是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政治研究方法的知识点。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等非数量化数据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获取对特定现象的深刻理解。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访谈、观察等。

1. 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整合和评价,以获得对研究问题的全面理解。

2. 案例研究:深入分析个别或少数几例现象的实践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特征,为理论的建构提供具体案例。

3. 访谈: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研究对象交流,获取其经验、态度和看法,进一步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及行为。

4. 观察:系统性地记录、分析研究对象的现象和行为,以揭示其规律性和特点,为研究结论提供客观依据。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值化数据,以获取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科学论证。

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1. 问卷调查:设计和分发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解释,得出结论和建议。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现象和处理结果,验证研究假设,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和解释。

3. 统计分析:通过相关性、回归、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进一步验证和论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实践、制度或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推断其影响与启示。

比较研究方法包括对比案例研究、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1. 对比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两个或多个案例,发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2. 横向比较:比较不同地区、国家或文化间的政治现象和实践,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3. 纵向比较:比较同一地区、国家或文化间政治现象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其历史演进和影响因素,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比较政治学理论笔记摘抄(3篇)

比较政治学理论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比较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的学科。

它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分析政治现象背后的原因,为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比较政治学理论进行简要的摘抄和梳理,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二、比较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1. 宪政主义宪政主义强调宪法在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地位,主张通过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限制政府权力。

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卢梭等。

摘抄:(1)宪政主义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应当受制于宪法。

(2)宪政主义强调分权制衡,防止政府权力滥用。

(3)宪政主义主张通过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2.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民的同意。

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

摘抄:(1)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为了保护自身权利而建立的。

(2)政府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权利的职责,不得侵犯公民权利。

(3)公民有权通过社会契约参与国家政治,监督政府。

3. 民主理论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民主制度能够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

摘抄:(1)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制度是公民参与政治、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

(2)民主制度强调平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

(3)民主制度要求政府尊重公民权利,保障公民参与政治。

4. 比较政治制度理论比较政治制度理论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分析其优缺点,为政治改革提供借鉴。

代表人物有达尔、阿尔蒙德等。

摘抄:(1)比较政治制度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

(2)政治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通过比较政治制度,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政治改革提供参考。

5. 政治发展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关注政治制度的变迁和演变,探讨政治制度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代表人物有韦伯、阿尔蒙德等。

摘抄:(1)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制度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比较政治学导论概述和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导论概述和研究方法

规范而非实证/先验而非经验
此前的自然状态
此后的未来社会
推衍逻辑 由过去到现在的变迁 由现在到未来的变迁
局限性
地域狭窄/时间矢量/直线发展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的类型
特征
宏观比较
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形态的比较
微观比较
国别案例的比较
横向比较
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比较
纵向比较
学科统摄层次
Construct paradigm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层次与分野
元理论层次 社会科学统摄层次
学科统摄层次
主流/实证主义 非主流/后实证主义
非主流/批判理论 非主流/建构主义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 马克斯·韦伯:人的行动理论
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激进主义范式
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



概说: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物加以对 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事物作出初步的分 类; ➢是根据比较分类的方式,去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 的表象特征和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解释;
比较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学科主流的影响 mainstream in the discipline ➢主流学科的影响 mainstream disciplines ➢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within the discipline
社会科学其他主流学科的影响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0世纪30出现,许多政治学研究者对制度研究法提出了批评。

他们指出,制度研究法忽视了对政治活动的主体──人的政治心理、动机的研究,并且仅仅局限于对政治机构内部活动和法律条文进行分析,而这些并不能包括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活动。

他们主张政治学的研究重点应从政治制度转移到政治行为,提出用行为主义研究法取代制度研究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行为主义研究法逐渐崛起并在60年代未期达到顶峰,使制度研究法受到很大的冲击。

7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研究法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制度研究法的地位开始回升。

但人们在运用制度研究法时,也引入了行为主义研究法中诸如数量分析、心理分析等手段。

实际上,制度研究法和行为主义研究法不是截然对立的,在对政治现象的分析方面,两者各有长短。

“历史比较法”就是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来探索语言发展规律的方法。

缺点是不能联系社会发展和语言的各个方面。

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是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政治系统论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

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

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

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

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

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历史分析法:这种方法着眼于政治现象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过去政治事件的发展过程,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政治现象。

2. 社会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最初是由社会学家开发的,它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采集,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分析。

3. 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比较不同时间和/或不同国家的政治现象和制度,以找出差异和共同点,并进一步研究原因、效果和潜在影响。

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使用人类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技术来发现关于政治现象的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依赖于让受访者自己描述他们的经历和看法。

5. 文本分析法:这种方法使用文本数据进行研究,例如领导文件、文件、议会辩论、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政治行动的内在动机和的实际效果。

这些方法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野,实际上,许多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得出相关结论和推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